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叙事散文1200字

2023/09/1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叙事散文1200字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叙事散文1200字(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最后的老影院

文/郭红解

在福州路文化街闲逛,走到浙江中路口,又见红砖外墙的浙江电影院。年少时,这里是我常去之处。屈指算来,已有四十多年未走进这家影院了。每回经过这里,都有进去再看一场电影的冲动,但每回都只留下深深的一瞥。这次刚好有场电影要开映,不是因为这部影片,而是为了怀旧,购票上楼走进影院。

尽管影院外貌陈旧,但里面设施已今非昔比。那时,"浙江"放映厅内有上下两层,座椅是有靠背的硬板凳。夏天没有冷气开放,进场时每个观众从筐子里捡一把印有广告的纸糊小扇,以此来送凉。当银幕上出现"完"字,全场灯亮时,楼上顽皮的小观众迫不及待把纸扇朝楼下撒去,让工作人员要忙活一阵子。如今的"浙江",除了座椅旁缺个放杯子的设施外,其他与现代化的影城相差不多。"浙江"的主要观众是中老年人,而正在放映的是场星球大战的科幻片,上座率不错,大都是成双结对的年轻人,像我这样上年纪的人极少,显得有点落单。

看电影,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最大的生活乐趣。少时去"浙江",是因为票价便宜。那时电影院分首轮、二轮,甚至还有三轮电影院,记忆中"浙江"是二轮影院。那个年代片源少,平时上映的新片不多,逢年过节才有一批新片。首轮影院放映新片,二、三轮影院放映老片,也就是复映片,一般新片上映3个月后才进入复映片放映。对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学生来说,不必为趋新而去看新片,没看过的就是新片。二、三轮影院票价便宜,设施相对差些,但淮海路龙门路口那座城堡式建筑嵩山电影院,虽说也是二轮影院,在我看来很精致,里面的座椅是沙发软座。

改建后的"浙江",依旧只有一个放映厅,300多个坐席,比原先少了一大半。市中心这般历史悠久、单厅的专业影院,恐怕找不出第二家了。前些年,"浙江"能够保留,或许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一些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西藏路、四川北路等繁华商业街上的老影院就没有这样幸运,比如南京西路上建于1914年的新华电影院,淮海路上创办于1921年的嵩山电影院、建于1926年的淮海电影院,四川北路上建于1924年的永安电影院,上世纪90年代后因市政改造和产业置换等原因相继消失。这些老影院都有过辉煌,新华电影院的前身是夏令配克影戏院,夏令配克是奥林匹克的旧译,1929年2月首映美国影片《飞行将军》,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家装置有声放映设备的影院,上世纪50年代在星期天还有"外语原版片专场".原先的和平、大上海电影院尽管改建成现代化的影城,但早年的建筑已不复存在。

这些年,"浙江"能够幸存,或许还沾了邬达克的光。当浙江电影院将要被拆的消息在网上传出后,引起了社会关注,媒体、专家翻出了"浙江"的"身世":浙江电影院的前身是浙江大戏院,1930年开业,由邬达克设计事务所设计建造。有专家表示应列入优秀历史建筑。

这些年,邬达克已成为老上海风情、优秀历史建筑的重要符号。其实,中国建筑师早期在上海也留下不少经典之作,如陈植主持设计建造的大上海电影院(原名大上海大戏院),上世纪30年代曾是远东第一流的豪华影院。

走出"浙江",刚看完的科幻片并没留下多少印象,一直在想象若干年后的"浙江",将会以何等模样呈现于世人。

那年大雪二三事

文/王泽松

又下大雪了。我们单位院子里有个池塘,但水比较浅。池中有不少红鲤鱼,因温度低,水面结了冰,但仍能看见它们在水底缓慢游动。这使我想起了1954年的那场大雪时的一些趣事。那时我还小,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只觉得好玩。

那年年底,大雪将近二尺深,无法出门玩。妈妈带着我们兄妹两个,在家呆了好几天。一次,我穿着棉鞋,从脚到膝盖被妈妈用长筒袜子套着,慢慢走到外面。但等我往回走时,脚下一绊,两手往前一趴一撑,雪在胸口下面,就像四条腿的狗一样陷在雪中动弹不得,嘴里还呛着一口雪。妈妈迅速冲出来将我抱回家。

家门口有个邻居,是细木匠,会绘画雕花。这么厚的雪,给了他创作的机会。他在门口堆了个"玉麒麟",特逼真,一条腿还蜷着,一直到春天才化完。

最有意思的,是鸡罩捞鳖。我伯父门前有口大塘。那年的大水将塘里的鱼冲了个净光,但老天给了他补偿。雪下大了,塘里的水化不掉雪,像冰一样。塘里的沙鳖缺氧,只好爬到塘边,将鳖头伸出来忘情地呼吸。到了夜里,水慢慢结成了冰,将沙鳖的颈子冻住,鳖头缩不回去了,只好"原地踏步走".第二天,我伯父醒来一看,十分高兴。跑回家去,拿了一根木棍和一个鸡罩,来到塘沿,先将鳖周围的冰敲碎,然后将鸡罩从下面一捞,一只只沙鳖就被他捞上来了。好家伙,一下子捞了一百多只!我们也跟在后面欢呼雀跃。伯父挑到集市上去卖,一共卖了一百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对他度过难关起了很大作用。

今年的大雪也封住了塘面,鱼儿几乎不动,要是想捞很好捞,但大家很爱护它们,连想都没有想捞它们。未见它们被冻住,更没有见到什么沙鳖。这玩意儿现在是稀罕物,除了养殖场和菜市,其它地方难得一见。

父母与老屋

文/梧桐花语梦

十几年前,父母在我和哥哥的"软磨硬泡"下才勉强同意从农村的老屋搬到县城哥哥的房子里居住。

父母都是农民,母亲没进过一天学校,父亲倒是读过一些书。他们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供我们上学。在那个离县城远,不通公路、干旱缺水、田少地少的老家,要供养一双儿女读书,就得常年不分白日昼夜地劳作。肩挑背磨,父亲的背弯成了一张弓。母亲体弱多病,但为了节省钱,也都是草药对付。长年累月,积劳成疾,胃、鼻窦、肩周、腰部到处都落下毛病。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我们就四处为母亲求医问药,总算有些好转。我们也暗暗发誓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特别是要离开农村老家那个"屙屎不生蛆"的鬼地方。

1999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搬家的时候,父母表现出万分不舍。父亲将家具装车,母亲在屋里收拾,一个水桶、一个背篓、一根小板凳、一把镰刀、一担菜篮子、一个盘子一个碗,甚至一根筷子,他们都装上了。我跑进去对母亲说:"小东西就不带了吧,带到城里去也用不着。"母亲将一把磨得亮亮的锄头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后找了个墙壁高高挂起才转身出门、上锁。车子起动,父母望着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老屋和屋前的自留地,异口同声地絮叨:"家里那么多竹子,自留地里那么多柑子树、核桃树、柿子树,都没人照应,不知道会怎么样?若是被糟践了就可惜了。我们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去?"

刚到城里,尽管我们天天陪伴,父母总是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他们说:"进门就关门、门对门住着也不打招呼,这样好没人情味,没烟火气,还是老屋里住着好。"于是,他们总以敷墙翻瓦或看望亲戚邻居为名,回老屋住几天。回城后的十天半月,父母口中的话题都离不开老屋和老家人。

一辈子都与土地打交道的父母闲不下来,他们决定做蔬菜生意。以前供养我们上学的钱多来自父亲卖菜,尽管我们一百个不情愿让他们再那么辛苦,但还是拗不过他们。母亲谦虚地当起了父亲的学生,识秤、算账。母亲把家里的小东小西都拿来称量,报重量给父亲,然后交由父亲审核。母亲很聪明,几天就烂熟于心。父母开始跑市场巡查,几天以后,他们就摆开了"战场".从老屋带来的背篼、菜篮、扁担有了用武之地,它们与父母朝夕相处,仿佛沾染了灵气。父母的蔬菜生意很快上手,每个下午或傍晚,父亲回家记账、算账,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那段时间,他们除了自己的生活,和家里的水电气和收视费等日常开支以外,还有些结余。这倒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每次去菜市场看他们,都能听到他们和菜农们谈笑的声音。有了朋友,有了喜爱做的事情,他们不再那么惦记老屋。

逢年过节,陪着父母回乡祭祖,长久没人居住的老屋不忍观看,今年墙壁破损了,明年瓦掉落了,后年檩子腐朽了,大后年屋梁断裂了……每次祭祖完毕,我们在老屋周围转一圈就匆匆离开,可父母总要在屋里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磨蹭半天都不出来。有几次,我在老屋临近的垭口处等他们,隐隐约约听到父亲怪罪母亲:"我说不去城里也,你偏要去,这下房子都快垮了,以后‘老’了咋办哇?""我就是想去城里,你不想去你不去就是呀!垮了就垮了,我‘老’了直接火化,你怕火化就回这里待着嘛!"母亲的嗓门大些,似乎想盖过父亲的声音。

回城后,又是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老屋的话题。那时,我们觉得老家一个村都没几个人居住,公路依然不通,附近的几个医生都跑外面挣钱去了,父母更不能住在老屋。岁数越来越大,买东西、看病不方便,一到天黑,更是冷清得让人毛骨悚然。为了减轻他们对老屋的依恋,我们决定请父母去市里帮着照顾孩子读高中。

六年的时间于年轻人是长知识、长身体,甚至是观念和气质发生彻底改变的好时机,于父母来说,却是一把平添诸多白发、皱纹和各种肌体衰老症的刻刀。尽管,我们每周去陪伴他们散步、买菜、聊天,但父母走路的速度终是愈来愈慢,父亲的视力也一天天变差。好在,这些年里回老屋较少,他们似乎已慢慢适应了老屋的颓败,如同儿女已经适应了父母的渐渐衰老。好在,近几年,总听到老家传来好消息:修了提灌站,家家吃上自来水了;公路修到家门口了;用电实行农网改造了;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可以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了……父母又几次向我表达想回老家去住的意愿。

去年过年,我们开着车,载着父母回老家祭祖。车子启动,呼啦啦十几分钟就到了。父母感慨万千:"现在真好呢,以前赶场爬坡上坎走三四个小时,现在一溜烟就到了。只可惜我们老屋彻底垮了……"是呀,院子里杂草丛生,人都可以在里面躲猫猫了;大门都快要倒下来,拿一根木棍支撑着;灶台、烟囱都垮塌了;屋顶的杂草在烈风中呜咽……我在那里住了十八年,床、桌子、凳子、柜子、灶台、草木都如亲人般血浓于水,何况父母?那可是他们一辈子的产业,他们如燕子衔泥般垒起的一个窝,每一件物什都刻下了他们抚摸过的痕迹,每一根柱子都散发着时光的味道。人到中年,我越来越理解他们心中的那份不舍,那份眷恋和疼惜。

重修老屋被我们提上议事日程,商议定夺下来,告知父母,他们顿时精神百倍地表态:"修吧,修吧,修房子的时候,我们回去帮着监工、守材料;修好了我们回老屋去住,把自留地都种上菜,把果树好好护理,再喂几只鸡……"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喜悦的、希望的光芒。

经过几番努力,老屋重修终于在开工。父母提前几天就回去清理院里的杂草,拆房子那天,看着遍地的石头瓦片和屋梁檩子等,我的心顿时生疼生疼的,在那片宅基地被夷为平地之前我赶紧拍了视频做永久的纪念。从此关于老屋的记忆都贮存在脑子里,这个视频也只是一点表象。

修房子期间,我们轮流挤时间给父母买菜买粮回去,他们暂住老家监管。昨天我给父亲打电话,他说起老家的人,老家的地,老家的草木就滔滔不绝。我先前还顾虑:父母在城里待了十六七年,回老屋去住还能习惯吗?可从他的话语中听来,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有人说:"孝顺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叶落归根,年迈的父母与老屋已经血脉相连,就让他们与老屋快乐相守吧!

暖心的冬季之旅

文/黄秀生

女儿说他们小两口休假陪我们带小外孙女去"雪谷"、"雪乡"看雪、玩雪,感受和体会冬天真正的"冷味".我们要去的地方、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住房,还有当地的特色餐饮,女儿都早早在网上搜索、比照,提前做了预订。因此,整个行程衔接自然、轻松愉快。乘坐飞机、动车,都有朋友或预订的专门包车接送,没有了找车的烦恼、等车的无耐。所到之处,吃在特色餐馆、住的是那种有特色的家庭旅馆,睡在铺着大花被褥的炕上暖和且富有情调。哈尔滨民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生活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像是回到了家中。

我们的第一站是到长春看朋友。朋友陪我们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第一汽车制造厂参观。看到电影厂大门前的工农兵雕塑和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名,浮想联翩,倍感亲切。

在哈尔滨,第一次体会在松花江冰面上行走,好生激动,和小外孙女在江面上放烟花、追逐嬉戏,流连忘返。第一次到《北极馆》看北极熊等生长在北冰洋的水生动物,艰难地应对着小孙女连续不断地提问,方知自己对大千世界的知之甚少。第一次观看世界唯一的白鲸表演,看那驯鲸员与白鲸协调和谐优美的舞姿,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这次先到的"雪谷",穿越的雪山是从"雪谷"到"雪乡"景区间的羊草山。这是中国雪乡最高、也是雪景最美的一座山,骆驼峰海拔1235米。穿越全程15公里。它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最喜爱的一条穿越线路。由于路线较长、山高路滑,女儿女婿起初担心我们老俩口的身体,准备放弃这次穿越而改乘汽车绕道去"雪乡",由于我的坚持,小两口又为我们选择了三种穿越方式,即山脚缓坡5公里乘坐马拉犁,接下来的2.5公里徒步攀登,往山顶的2.5公里乘雪地摩托,然后下山的5公里再徒步行走。这使我们感受与体会到了不同穿越方式的乐趣。

一大早,进山的大门口就挤满了人,马拉犁也在进山的道上排成了约一里多路的"长龙".木犁上的每个人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随着赶马人的一声吆喝,马拉犁缓缓启动。冰天雪地里,三人一团、五人一群,或夹在马拉犁中间,或散落在马拉犁两边,一个个蜷缩着身躯往前赶着路。那情景,恰如女儿说的——有点"闯关东"的感觉。

徒步山中,望着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会自然想起《智取威虎山》影片中杨子荣穿林海、跨雪原,打虎上山的片段,顿然豪气冲天,虽然深一脚、浅一脚,喘着粗气,呼出的热气瞬间使眼镜和眉毛染上白霜,视线模糊不清,偶尔还会跌上一跤,但心里热乎乎的,一点也不气馁。小外孙女走在我们的前面,摔得满身是雪,还不时回过头来,冲着我们喊"加油",引来前后穿行者们连声称赞。

比起坐马拉犁和徒步攀登,乘雪地摩托才算得上刺激。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呼啸而来,摩托摇摇晃晃的嘶鸣着,莫名的恐惧感猛然撞到心头,害怕被奔跑着的摩托抛出,或是与摩托一起滚到山下……到了终点,紧闭着的双眼还不敢睁开。

这富有挑战的雪山穿越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也使我们欣赏到难得的雪景。无怪乎人们都千里迢迢来这里看雪、玩雪。雪乡的雪景实在是美得让人窒息:晶莹洁净的雪,茫然无际,仿佛给世界穿上了一件银色的冬装。那满树的银花,像是蘸着国画水墨的风韵,楚楚动人。雪韵大街两旁错落有致的建筑,像是一位位端庄沉静的素装女子,在不动声色地轻抚着瑶琴。

不说话的豆豆

文/陈炳林

豆豆很可爱。有她陪伴的日子,大家欢笑无限,排解你的烦恼,逗你心情舒畅,开心愉悦快乐。

豆豆忠心耿耿,忠诚可嘉。但凡你是待见她的,她总会不离不弃,摇着尾巴缠绕你左右。

谁对豆豆好,豆豆就对谁亲。只要递零食炫好吃的,大抵是摇头晃脑奔着你来者不拒。豆豆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对待陌生人毫不犹豫绝不留情地狂叫猛吠,与亲朋老友相处则是随呼随唤亲近有加。

豆豆的个性很鲜明,很特别。家人出门,只是远远地看着,并不表示留恋,当然更不会欢送。然而,当家人下班回家或出差离家多日再见面,一旦闻得讯息,便会觅着人影循着脚步声响,不顾一切地飞奔而来,围着你的腿脚尽情地撒欢。你伸出手抚摸,豆豆便会乖乖地躺平任由你摩挲肚皮挠着痒痒,想必这在豆豆是件很美很惬意的事。有的时候高兴至极,也会撒脚丫在客厅里来来回回地狂跑好一阵子,直让人担心豆豆不小心撞了头闪了腿,那场景真叫一个欢快。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梁实秋说过的"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据说,一般狗的智商相当于人的婴幼儿时期,我们惟愿豆豆是有浅浅思维的。豆豆具备这样的情感:来,热烈欢迎;去,任凭你走,不欢送。人生自古伤离别嘛!

豆豆虽不能说话,却也有自己的喜好。最恐洗澡,爱出门遛弯。她方向感强,选择准确且坚决。牵带她往门外去,肯定是很乐意很配合。而当楼上浴缸传来龙头放水声,你若再牵豆豆上楼,其必定蹬直前腿蜷着后腿匍匐着身子,与你进行一场拔河似的对抗。但这是无济于事的,最终敌不过大人,末了总是乖乖就范。当然,出浴后全身清爽宜人散发着香气,还是比较惹人爱怜的。

豆豆有时也耍点小聪明,打点"小算盘".倘有不高兴了,偶尔也会耍点小脾气,使些小性子,耷拉着耳朵,任你大呼小唤就当没听见。即便如此,也总还是见好就收,晾晾她,不一会儿就还原其本性,与身边人和好如初了。

豆豆有自己表达需求的独特方法。想外出、想上楼睡觉,都会缠着能满足其需求的人,绕着腿边哼哼唧唧。奶奶整天在家相处日久,自然是有求必应付出最多的。奶奶回苏北老家,豆豆也总是紧随左右,一路上忍受旅途的颠簸与晕车的苦楚,耷拉着耳朵萎靡不振,一下车又活蹦乱跳,伸出鲜红的小舌头"呼哧呼哧"快乐地跑来跑去。

豆豆是一只狗。几年前,一个细雨霏霏的黄昏,我们在蒙蒙夜色的屋檐下发现它,身上湿湿地倦在阳台的门前瑟瑟发抖,又饥又疲的样子。全家顿生怜爱之心,收留侍养至今。

朋友圈有"狗来富,猫来穷"的说法。传说源于古代,是讲富人家住砖房铺地板,经常吃肉,狗鼻子很灵,就跑去等着吃骨头;而穷人家住土房没地板,满屋都有老鼠洞,猫就经常光顾捉老鼠。不论这说法是否有道理,总之,狗一直被看作吉利的动物,狗的叫声"旺旺",寓意吉祥如意,预示富贵美好。

豆豆来到我家,从此不再流浪,生命情感有了倚靠寄托。我们也感觉生活里的欢乐变得多了起来,上班的、上学的,感觉身后有一双忠诚的目光在注视着,回到家里,那只可爱的灵物会扑上来表达她的喜爱。人与人相遇相处相亲相爱相交往,归结的是一种缘分。对于狗来说,忠诚是一种美德,而等待更是一种难遇的品质。世间微妙的情感与缘分,不仅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狗狗的世界很纯粹,主人就是她的一切。她的忠诚与陪伴,让我们在浮躁又纷繁的世界里,多了一份真实的温暖。

明天你还上来做

文/耿广捷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每逢教师节,总会想起高中时的贾春书老师。

贾老师个子不高,一头短发,朴素干练。候课时她总是早早来到教室前,在窗台前来回翻看教案,生怕遗漏掉课堂重点。等到铃声响起,就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走进教室,站定后环视一圈,开始进入课堂主题。

因为贪玩,我数学一直很不好,和那些"学霸"相比距离甚远,自己也很灰心,缺少奋起直追的勇气,整天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甘愿做老师眼里的差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那时我坐在第一桌,老师眼皮子底下的位置。虽然数学依旧大多听不懂,但除了睡觉,还是会装装样子。那天贾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两道习题,其中一道居然点了我上去做。我的天,以前的数学老师从来不提问我,更别提让我上去解题了。我站起来给题相了会儿面,低声说,我不会。贾老师说,不会就站着看别人做。等别人做完以后,贾老师对我说,明天还是这道题,你还上来做。

一放学我就把她的话抛到九霄云外,直接和同学出去玩了。第二天课前我还想,她不过和别的老师一样,吓唬吓唬我罢了。等到她把题目抄到黑板上又点名让我做时,我顿时傻了眼。站起来吭吭哧哧了半天,说,不会做。贾老师看了看我说,你昨天没听懂?我支支吾吾。贾老师让另外一个同学完成题目后说,明天还是这道题,你还上来做,不会接着站。

自习课想起老师的话,打算请教高人把这个题目拿下,后来又想,算了吧,我这个差生全校闻名,她也不过是做做关注差生的样子,明天肯定不会再问我了。

直到她再次在黑板上抄写那道题目的时候,说实话,我的脸颊烫得厉害,脑袋瓜子嗡嗡作响,感觉板凳上有无数枚钢钉在扎我的屁股……

没等她抄完题目我就自己站起来,冲着她的背影说,老师我不会……

贾老师转过身来注视着我,我以为她要大发雷霆了,可是,她没有,只是叹了口气,说,坐下吧,明天再做。

那节课贾老师讲的什么我完全没有听进去,一下课就赶紧找同学帮我讲解,一直到彻底弄明白解题方法和步骤。

第四天,我顺利完成答题后,贾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全班说,有的同学数学成绩上不去,是基础没有打牢,是没有真正下功夫,并不是学不会。成绩不好,追赶的空间也就大,俗话说勤能补拙,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去学去钻,没有上不去的。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自暴自弃,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大学毕业后做老师的那段时期,我更加关注的是所谓"差生"的成长,发现其实他们在乎的,是老师和家长是不是在乎自己。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就看怎么去激励他们放大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