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哲理小故事
倚栏轩精选10篇100个哲理小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100个哲理小故事(精选10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文/九满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和五谷杂粮一样重要。
当我们拥有信仰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一颗真诚、满怀希望的心。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也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使我们在生存的博奕与幸福的追求中直面现实,从而求知扩识去提高理智和扩展胸襟,达到一种超脱与愉悦地享受人生的境界,我们的生命从此追寻到属于它的意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我的四哥,从娘肚子里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十六岁时还经常遗尿在床,小学也只读了两三年就弃学了。由于身体差,加上"家庭成份"的缘故,直到三十七岁那年,他才与一个脾气暴躁的二手女人成了家。就是这么一个农夫,在他人的诱导下,竟以疗病为目的信奉起基督教来。通过多年基督的洗礼,他读《圣经》或祈祷的时候,就像有一股醉人的甘甜传遍全身,让他如醉如痴;平时做人处事也怕亵渎了上帝,教堂、圣经成了他个人情感的寄托。
我跟四哥联系时,时常听他说起:"信奉耶稣,让我的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心中充满耶稣给予的安慰,人生有了最大的快乐。"的确,基督的教义让他用自己的善良与周围的人互动,教友之间的友好而愉快的交往,那是一种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自然流露,彼此都是"兄弟姐妹",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相互慰藉,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欢笑。他们还经常走出教友圈子,给予村子里的一些弱势群体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协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引导他们一起奔小康。信仰,成了支撑他生活、生产的动力。
每天清晨,四哥一醒来,冼两下脸,擤擤鼻子,脸上还带着怒色,就站到圣像前开始祈祷了。只有祈祷才能真正使他恢复生命的活力。他伸直脊背,抬起头来,安详地注视着圣像。他画着十字,低声地祈祷着。他的上帝永远如他所想,他甚至会对牲畜提起上帝,在他心中,不论是人,还是狗、鸟、草、木,都会服从他的上帝。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慈祥,一样的亲切,一样的关爱。
后来,听亲人们说起四哥信教的事,我才知道,信教的好处远不止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了信仰,四哥心里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将苦难看成希望的前奏,在困难面前,四哥很容易实现内心的自我平衡、自我满足。金钱、名誉对他的冲击和影响小了,让他不会为了个人目的或者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有空就静下心来研修《圣经》,让四哥的生活比过去充实了许多,心态好了,与人争执少了,身体也慢慢地强壮起来。
当然,信仰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我的三姐,一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妇女,她也有她的信仰,那就是信奉菩萨鬼神,她相信只要她遵奉各路神仙菩萨,神仙菩萨就会像阳光一样浸润着她、指引着她;逢年过节或者家中有事,她都会去叩拜菩萨神仙,希望菩萨和神仙为她指点迷津,在她的生命中撒下清凉的智慧甘露,保佑她一家平安、健康、发财。菩萨与神仙是否照耀过她,我无处查证,但是,她那"鬼魂附体"的经历,我倒是耳闻目睹了的。
一九八三年夏天,一个夜黑风高的傍晚,三姐收工回来,在池塘边洗脚的时候,一只受惊的青蛙突然跳进水里,三姐误以为是"鬼"来了,当晚一躺下便一病不起,疑神疑鬼。三姐夫带她去医院接受治疗,收效甚微;后来,三姐夫找来一位七十多岁的"神汉"给三姐驱邪。
老人一到,他挥舞着桃木剑跳着古怪的舞蹈,然后将香点燃,用钱纸在三姐左右各三圈,嘴里念叨着三姐的名字,鬼哭狼嚎似地叫道:"XXX身上的阴魂请跟着香火走!"然后,走到十步以外的十字路口面对三牲,嘴里念念有词,将香和纸钱烧掉,并把纸灰熄灭在早已准备好的水中,纸烧完后,他立即往回走,然后叫我三姐服下那碗化咒水。当三姐虔诚地喝下那碗圣水,她就好像换了另外一个人,立马精神好了,病也渐渐的痊愈。我想,化咒水应该属于灵的范畴,在信仰鬼神的三姐心中,有一种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能量,驱散了三姐心灵上的阴影,最终让她恢复了健康的体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七情六欲和悲欢离合,会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突发性的事情;此刻,信仰就好比指航灯射出的光芒,在朦胧浩渺的人生海洋中,牵引迷途的人走向光明的彼岸。化解人性中的弱点,让人自信有神明的助佑,失败而不气馁,受苦而不畏缩,失望而不绝望,让我们宁静地面对一切,充满希望、幸福、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一年又一年
文/郑金侠
在人们的匆匆脚步中,在庄稼的静静生长中,在孩子的牙牙学语中,在常年打拼在外的年轻人赶回家里的急切中,在老人的殷殷期盼中,在家家户户门口挂上大红灯笼艳艳的光照中,年来了!
小时候,过完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从元宵节起,小孩子又开始盼着过下一个新年了,那种等待的感觉漫长得就像母亲织布机上的线一样,简直没完没了。切切地盼望是从吃腊八粥那一天算起,心也就从那一刻开始不安分了。家里人做着过年的准备,年货是少不了的,给孩子购置新衣自然也是必需的。和哥哥去集市上买回鞭炮、火红的大灯笼,等着父亲亲手写了对联晾干。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最忙的是母亲,她早早做好了臊子面。在吃饭前,母亲将家里的灶神、财神、谷神、门神等从尊位上请下来,然后跪下,恭恭敬敬地磕头,焚烧,送走,同时嘴里念念有词。我后来问过母亲都说些什么?当然是说些好话,让诸神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供奉,就知道今年庄稼丰收;再讨些顺时顺风的雨水,让来年也风调雨顺,再有个好收成。母亲的表情神圣中又有些神秘。神仙能听懂?当然能听懂,每年祷求,就能年年丰收。哦,原来是这样!于是,在与哥哥三十贴门神、灶神时也格外认真起来。接下来的事情几乎全部与吃有关:大年三十煮肉,包包子;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春节晚会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初一,一大早包饺子吃饺子。我能包出的老鼠样子的饺子是跟着父亲学的,他包饺子既快又好馅又多,咬一口,那叫一个香,从舌尖到嘴角,一直到心里面。
如今,我却踟蹰在年之外,时光是一把无形的利刃,斩断了来路,只能往前走,似在逼人就范一样,每个人就像拽着年的尾巴被拖到了新的一年。大家都在慨叹时光短暂,转瞬就是几十年。回想起来,年只在小时候的记忆里,传统意味的年已在日渐淡去。年早已消融在现代人不再期盼亦无口腹之虞的较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网络媒体充斥耳目的丰裕的精神文化之中。也许,对年的淡漠还有因年纪渐长而对世事的淡定与冷漠?在孩子眼里,他们对于过年是否和我们曾经殷切期望的一样?我问刚上初中的女儿,她一脸的无谓,眨巴眨巴眼睛,叹了口气,说:过年真没意思,我也不需要新衣服,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各科都有,等做完也到过完年该收假了。有的同学还要补课,参加兴趣班,我倒想出去看看,比如哈尔滨的冰雕,或者是吹吹三亚的暖风……说到最后,她被自己的想法一时激发起了兴致,高兴地给我规划着,手舞足蹈着,孩子随意的快乐计划在那一刻驱散了我对年深深的忧戚与沉闷,一时也感觉轻松起来。
我该给女儿讲讲我们小时候过年的盛况还是陪她出去走走看看?孩子眼里的过年就是难得的几天假期,他们如若在家过年,就是做作业、上网、看电视、打游戏,或者去走走亲戚,逛逛零星开门的店铺、依稀只有几个人转悠而冷落异常的街市……
没有浓烈的色香味与激情搭配的年,我们是否该期待些什么?
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
文/佚民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我若不全力地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
我常常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
一生必做的功课
文/丁明烨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顿,许多烦扰,总是识不透它的真面目。对一些事情,总是孜孜以求,沉湎其中,痛苦挣扎,终生难以自拔。
有的人一生致力于财富积累,"终生只恨聚无多";有的人心仪于权贵,热衷于出人头地,一心只做人上人;有的人被是非所累,是非曲直总难辨,总感觉受屈蒙冤;有的人寄托于爱情,一生为情所困,总怨恨情无所依;有的人牵挂儿孙,一生做牛做马,时刻寝食难安;有的人忧惧死亡,醉心寻找长生之道,希望永享富贵荣华。
活在人世间,富贵荣华,人之所向;是非纷争,在所难免。然而,一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则不是明智之举。
譬如物质财富,就像身上的脂肪,满足需求就可以了,太多了也是负担。真正养生的还是白菜萝卜小米粥,山珍海味吃多了消受不了,一千元一瓶的美酒照样伤肝伤胃,价值几万元的紫檀红木床也只是起支撑作用,不比普通木板床有益睡眠,到一定程度,钱多或钱少,并不会让生活质量有什么大的改观。至于儿孙后代,应注意养成教育,留的财物太多了,就会窒息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生命趋于平庸,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徒劳无益。
譬如是非曲直,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层面,就有不同的需求,很难有一个绝对的好和坏。老师家长体罚孩子好不好,当然不好,但站在另一个角度,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好好长长记性也不错。至于有人说到对孩子心灵层面的伤害,有时小的挫折,更能开阔孩子的心胸,提高他们的耐受力,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所以,一个成熟的人,不会轻易言好坏的。甚至佛家的最高阶段讲众生万物平等,没有善恶之分。
譬如爱情,有的人认为是崇高的,圣洁的,是人类最最崇高的感情,是生命的归宿;有的人认为它是自私的,充满占有欲的,是一种以满足自我为目的的情绪。无论如何,爱情是美好的,像极了冬天的雪花,纯洁、美丽,但难以捕捉,当你真想抓住它仔细欣赏的时候,它却在你的掌心幻化为一汪楚楚的泪水。爱情是经不起研究推理的,如果想求得真相,正像我们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来,到最后会什么也没有。所以,人世间痴情于爱情的人们大都以悲剧的方式结尾,因为没有得到,才始终抱定心中的那份美好。至于两情相悦而婚姻圆满的,大都把爱情转化为了亲情,转化为了责任,才得以善终。总之,爱情也就是一种绽放的激情,梦幻美丽,不可能持久,我们何必做扑火的飞蛾,以生命的一切代价,验证它的真实虚无。
无论多么重要的事情,等有一天,你想透了,看穿了,从中走出来了,今后再不会为此类问题伤脑筋,受煎熬,不再为它所困扰,你的心灵就成长了,你的生命就超越了,你的人生境界就得到一次升华。
这些遭遇,这些挫折,这些经历,就是这个人一生必做的功课。遗憾的是,许多人一生沉迷于一种追求,缠绵悱恻,饱受打击,不得释然,说明这个人还没有迈过这道坎,还没有完成这一项功课,灵魂依然在这个层面徘徊,不得解脱。或许,来生还要经历类似的事件,同样的磨难,直至你悟透了,明白了,释然了,彻底从中走出来了,你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份功课,你的灵魂就提升到一个新的量级。
人生"定额"
文/刘荒田
在纽约拜访一位景仰多年的前辈,在他朴素的家里畅谈文学。从历史的无情谈到人性的险恶与救赎时,这位已90岁的文学大家讲了一个亲历的故事:他和一位曾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军官聊天,他问军官怕不怕死。军官说开始怕,慢慢就不怕了,越往后心里越踏实。他很疑惑,战场不是老死人吗?军官笑答,正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死的不是自己,我方战士死得越多,自己生还的机会越大。说到这里,前辈苦笑。我仿佛看到战壕里的军官,在接到我方伤亡报告时复杂的表情,痛惜、愤怒、悲哀的底层,竟是"逃过一劫"的庆幸。我听罢沉思良久,试图厘清军官"你死我活"的逻辑,姑且将之归类为虚假的心理安慰。
再想下去,却发现这种思维具有普遍性。我们不是常听人说探望年长者"见一次少一次"吗?商人贩卖稀缺货物时,抢购者也以"买少见少"为理由。极端言之,这是生命的"逆命题".本来,见面也好,购物也好,从正面计算是叠加的。我们给人庆祝生日,不会残酷地说:"你离死亡又靠近一步。"过年度节亦然,强调"天增岁月人增寿",而不会像鲁迅《立论》中的阴冷绝望,连人家的婴孩满月,也赠以"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之类的晦气话,尽管没有人敢说这个立论荒谬。
这种思维定式,隐藏着一个核心——人生是有"定额"的。战场的伤亡数早已注定,每死一个,就给同伴增加了活下去的可能。儿女看望父母的次数早已限定,每去一次都使"配额"减少。民间也有"吃多少穿多少,都已注定"的说法。
所谓"冥冥中自有定数",如果它确实存在,比如,定下"吃"的总量,那么,谁细水长流,每天尽量少吃,谁就能延长寿命吗?问题恰在于,这是玄妙的天机。《圣经》云:"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总括而言,"有时"即"上帝所定配额已满"之谓。
是否确有其事,在窥得上帝的分配方案之前,都难以说准。人生有"定额"是好事还是坏事?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从"定额"出发,可奋发,也可懒惰;可达观,也可颓唐;可走快速到达终点的捷径,也可以通过拐弯与停驻来延长时间。
前辈这般下结论:历史无情,文学以情补其空疏,救其冷漠。
消逝亦是美
文/W燕敏童鞋
喜欢聆听花开的声音,昭示着绚丽的辉煌;喜欢聆听花落的低吟,宣告着花期的消逝。一花一乾坤,花开花谢,生命在奔腾,消逝了,却仍不失为一种美。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在指缝间流走,年华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曾经的几度东风,几度飞花,曾经的樱桃又红,芭蕉再绿,许多人会暗暗感喟生命的无常,时间的年轮碾过,留下历史深深的辙痕,时光从辙痕中消逝,一点一滴,带着我们曾经的笑容与泪水离我们远去。其实,行走在消逝中,失去了,错过了,也得到了。
穿越历史的长河,去品读一种叫做消逝的美。曾记否,在那烟花三月的时代,他放白鹿于青崖之间,梦未满,也不会圆满,于是他便离开长安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的时光已经消逝,但如今,举杯邀明月仍是一种美的享受。又曾记否,他的光芒曾经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暗的人,他注定要一并承受官场与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宁静的时光已消逝,贬谪的日子在延续,可他,一枝竹杖,一双芒鞋,从容行走于雨中竹林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子瞻行走于消逝中,却诠释了一种旷达的美。消逝中,相信他们也曾有过惆怅,可最终却提炼出了生命之美。
一口井的深沉也许就在于井沿边那道道索痕,一座塔的风度也许就在于它那经历风雨洗礼后不适时的倾斜,一个人的魅力也许就在于他行走于消逝之中,沉积下来的内涵和对人的坦诚相待。消逝是一种必然,于是我不该对飞逝的年华耿耿于怀,厌恶那所谓的成长与成熟,而该尊重这一自然规律。看着窗外儿童的嬉闹与童真的笑声,多少次,我的心早已随着他们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去寻找我童年的脚印;多少次,我暗暗流泪,为找不到童年的笑容而失落。而如今,二十载的风风雨雨,我将要挺直脊梁。是的,行走在消逝中,我的童年、少年已悄然从我身边溜走,但磨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信念,因此也就拥有了成熟,成熟的笑容,另一种大自然的美。
天边风起,天边云散,我愿意用我的笑容映染半边云霞,用我的心灵荡涤数里云烟,不管海枯石烂,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知道行走在消逝中亦是一种美,有所失,有所得,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生命中的大石块
文/飘云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那堂课的演示让学生们终生难忘。
"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喻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与你心爱的人共处的时光?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会终生错过了。"
有些错不需要道歉
文/张君燕
格雷戈·弗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小时候,弗兰克林的家里很贫穷。有一次,弗兰克林要代表班级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可是他连一双完好的鞋子都没有。弗兰克林很想让妈妈给自己买一双新鞋子,可他知道,妈妈根本拿不出一分钱。
弗兰克林路过邻居琼斯太太家时,看到了一双晾在窗台上的鞋子,那是一双簇新的球鞋,漂亮极了!如果我能穿上这双白球鞋上台演讲,那该多么神气呀!弗兰克林突然强烈地想要拥有那双白球鞋,他看四周没有人,迅速地把球鞋塞到了自己的书包里。
穿上新鞋子的弗兰克林充满了自信,最后如愿以偿地赢得了演讲比赛的冠军。就在弗兰克林得意之时,突然有同学议论,说他的鞋子很像琼斯太太的那双。最后,同学们要弗兰克林带着他们去找琼斯太太求证。听了同学们的质疑,琼斯太太笑着说:"是的,这是我的鞋子。不过,昨天我已经把它送给了弗兰克林。""原来是这样呀!"琼斯太太的回答让同学们都无话可说,最后大家一哄而散。
"怎么样?孩子,穿上还合脚吧?"琼斯太太抚摸着弗兰克林的头轻声说。弗兰克林局促不安地搓着双手,羞愧地说:"对不起,琼斯太太,我……""孩子,你不需要道歉。作为你的邻居,我竟然没有想到送给你一双鞋子,真是太不应该了。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你会变得更好的,是吗?"琼斯太太打断弗兰克林的话说道。弗兰克林忍着泪水,认真地点了点头。之后,他一直记着琼斯太太的教导,最后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琼斯太太的宽容和大度不仅保护了弗兰克林的自尊,甚至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是的,有些错不需要道歉,而正是这些善心和宽容维护下的"错误",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基石和动力。
活着,为的是什么
文/时间给了我们感悟
听一首钢琴曲,静下浮躁的心,或品一杯茶,静赏风景。
时间在走,我们在悟。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挫折不断。那些年,我们满腔热情,追逐梦想,拥有一个无畏的心,去拼搏,去奋斗,没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一路狂奔着。
起初,我们幼稚可笑,有着天真的想法,做着天真的事情,没有过多的烦恼。
后来,暴风雨来临,我们不畏惧大风大雨,逆风奔跑,认为只有困难才能使我们强大。
再后来,我们经历的越来越多,时间的摧残却没停止。
有一天,我们停下那匆忙的脚步,感到了强烈的倦意,那时,我们告诉自己,别放弃。
最后,现实的残酷将我们摧残的只剩下那疲惫的躯壳,我们被打击了,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梦想。
生活没有停止,每天,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没有一点色彩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了绝望和迷茫。
我们变得伤感,感叹现实的残酷,在缓慢的步伐中,我们有着不同的感受,我们开始感叹人生,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人活着,就是来体验一番,是否应该勇敢一些,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包袱?我们总是怕被别人嘲笑,而失去了本真,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我活着,是给我自己看,不是给别人看,被人家笑了又怎样?人生何其短,何不在年轻之际,活得让自己都羡慕呢?
可是,人都会有过多的束缚,比如总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害怕被否定,所以我们战战兢兢,生怕做出了让人嘲笑的事,有时候细想一下,这是何其的幼稚?为何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活着,活给自己看,为何要因此失去了勇气?有何意义?
当然,并不是要一点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至少要做到能和别人相处,而不是放任自己的缺点,有时候,换位思考便可。
人生太复杂,何必想太多,做自己想做的事,别让自己后悔!
方向与努力
文/朱杰文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样的话:"他的能力并不比我强,也不见得比我勤奋,为什么这件事他成功了我却失败了?"每次我都这样回答他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有一位著名的美国科学家,曾进行了这样一项十分有趣的试验。他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了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那5只蜜蜂全部都撞死了,而5只苍蝇早就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
一向勤劳、聪明的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经研究发现,蜜蜂通过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为。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来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汲取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们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的觉悟,它们依旧朝那个有光源的方向拼命努力挣扎,最终导致死亡。
而那些苍蝇呢,由于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在智者消亡的时候顺利得救。苍蝇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蜜蜂和苍蝇的事例真是太多了。许多人选定一个方向后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可他们却不愿放弃,依然如此,他们认为自己是智者,自己选的方向总没错,而这事实上错误的方向让他们的一生都活在失败中;也有些人,在意识到失败后,赶紧仔细分析,调整努力方向,不断尝试,最终更快地获得成功、赢得出路。
有位诺贝尔获奖者在谈到他成功的经验时说:"从容思考,从速实行,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我想这句话可以给茫然奋斗中的人们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