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

2023/09/0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爱在樱花烂漫时

文/戴益民

惠风和畅,草长莺飞,樱桃绽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阳光作伴,与春天同行,手舞足蹈,踏青而歌,那是何等的浪漫与写意?身未动,心已远。哦,武大校园,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为那久违的青春梦想而来。粗壮的白桦,碧绿的草坪,林荫的小道,激情澎拜的球场,隐隐约约的音乐,浪漫携手的情侣,在唤醒昨天青春记忆的同时,赋予心灵一种怎样沉醉的神韵?似水流年,带走的只是岁月的沉淀,带不走的是珍藏心底的青春诗行。走进校园,便不想说再见,那至纯至美的青春、激情和梦想,是人生的底片和韵脚,在凝视和梳理中,绽放成令人心醉的美丽风景,成为无法释怀的梦境,即使青丝变成了白发,也能在心底深深保留。拾级而上,伫立樱顶,美丽的珞珈山尽收眼底。以樱花命名的城堡,既给你宽容的接纳,也给你行走的自由。哦,百年武大,星光灿烂;煌煌学府,响遏行云。且让相机定格相拥的瞬间,不为半生错过的遗憾,只为半生未了的情缘。是啊,前世的多少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萍聚?浩渺的尘世间,下一世,再下一世,我们能否不再错过,相濡以沫,相伴相依?!

我们来了,为那勃发的生命激情而来。樱花的绽放和凋零都是义无返顾的决绝,那是生命的礼赞。看,那一树晕的花蕾,白的花瓣,粉的花蕊,如满天的云锦,如盛装的新娘,如起舞的歌者,团团簇簇,层层叠叠,变幻多姿。但只须一阵风吹过、一场雨打过,那飞扬的雪片一般的花瓣,便纷纷扬扬的撒落地上。樱花的花期是如此短暂,从开花到落花只有不足10天,正经的爆开只能持续几分钟。"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樱花将生和死诠释得如此经典,那热烈而浪漫的绽放,是升华的人生追求写照,是执着的人文精神象征。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她短暂的盛开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热情和奔放,纯洁与高雅。她不需要廉价的悲伤,不需要施舍的同情,只是我行我素,无怨无悔,把自己所有的美丽都奉献给了爱她的人们,今生今世,夫复何求?

我们来了,为那烂漫的美丽爱情而来。樱花是极富灵性的,她能把粉色和白色完美融合在一起,如同两个不同的世界有机对接,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感应呢?樱花之美,就在于她以生命凄美壮丽的谢幕,演绎爱情如云似锦的烂漫,圣洁,华贵。质本洁来还洁去,芳魂渺渺有谁吟?一边开花,一边飘落,这绝版的唯美的爱情,如同梁祝再现,足以温暖任何一个鲜活的心灵,让人由衷地产生一种眷恋,一生一世都不再分开。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在短暂中懂得珍惜,在偶然中不言放弃,在必然中义无反顾。今生我来过,真心爱过哭过,真情开过笑过,没有遗憾,没有悲伤。为什么樱花气韵清雅,味道浓郁,形状高洁?盖源于其风骨与魂灵的出类拔萃啊!

黄昏来临,游人渐稀,晚霞夕照下的校园呈现一种朦胧之美,令人心旌摇曳。拍下最后一张校园风景照,我们依依不舍离去。跨出那道"牌坊"式校门,我们卑微渺小的身影,很快就被大千世界熙攘的阡陌红尘所淹没。此刻,我只渴望回到我那小小的空间,在手指和键盘的厮磨中,让文字重温与樱花的浪漫之约。

"我要把你的影子留在童话里,我要把你的笑声编写成一首歌。纵然是光阴遥远,你依旧在我的心田。"我期待着,来年的今日,我们再次相约相聚,在那林荫小道之上,在那烂漫花树之下。

过客记

文/李福寿

正月初三,渴念近二年后,重登鼓浪屿,自轮渡码头乘渡轮越鹭江,达鼓浪屿,始知原拥挤不堪之轮渡码头、渡轮竟于春运间意外宽松悠闲,人人有座,盖两码头已成市民专用码头,不接外客,小有惊喜。

以我之体验,在厦门,跑步,宜环岛路,而走路,却有多选:环岛路外,白鹭洲环湖步道,绿色充盈,水光滟潋,空气清新,可;铁路公园,往返8千米,若绿色隧道,沿途步移景换,清新自然,可;五缘湾步道,木栈道环湾,绿树夹道,虹桥卧波,海天景壮,可;五老峰顶,林间步道,穿林过岩间,居高临下,赏岛内各样美景,亦可。尚有万石植物园、园慱苑、天竺山、北辰山等可供健步。故,厦门岛内外可赏行者,凡十数处,难以尽述。

然,尤宜健步者,首善鼓浪屿。或一人独行,或两人相亲相爱偕行,或阖家亲亲爱爱乐行,或成群结伴同行,穿行鼓浪屿,南洋风、欧风别墅森然排列,成群成片,构街成巷,兼时花溢院,古榕蔽天,无论履平坦故道,拾古老石阶,各有奇趣。而或缘坡攀崖,街巷宽宽窄窄,曲曲弯弯,路越峰峦,花墙夹道,起伏跌宕,无律回环,崖生古榕,虬根抱岩,蔚为壮观。蓦然逢弯,或登顶四顾,各式老墅,绿色掩映,俨然身侧眼前,令人喟叹时空无常,世事纷繁,厚重庄严,自在其中。

登岛沿环岛步道放足北上,由龙头路上坡,入街寻巷,春风扬波海上,回旋岛中,激扬街巷,为万木添绿,百花增艳,穿街走巷间,目之所及,绿肥红瘦,皆浓情似火,娇艳欲滴。

人曰,鼓浪屿,为漫步胜地,尤宜情侣彳亍,尔侬我侬。仔细品味,如细嚼慢咽,别有雅趣,此固有自在酿情境界,于我,却不相宜。我喜于鼓浪屿狭长而蜿蜒之街巷疾步速行,若疾行中观影,历品优美隽永之海洋建筑文化大片,万千市井风情,尽收眼底,虽贪婪,却惬意于心。如此,我于岛内山中,盘桓数小时、数十千米,观千百墅,赏各色花,拜无数榕,拍万千照,驻留此时此刻,秒秒皆为享受。

偶遇两犬,一大一小,依偎街心,淡定侧卧,静观往来行人,游人过其侧而绕道,行脚擦其身而无感,满满此街宿主气概,委实令人动容。正如岛上花草树木,任你观、任你抚,任你闻嗅任你赏,她自迎风沐阳,浓绿浓艳如常,了无贪欢之媚,求赏之谄,如鼓浪屿,正所谓"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是为自然大德,令我留连往返。

噫!身在异乡为异客,惟惜浮生万千味。我于鼓浪屿,屡为过客,却似老友,冥冥之中,前世之约也。是为记。

父亲的大嗓门

文/李桂媛

父亲是个大嗓门,八十三岁的他说话还是那么底气十足,铿锵有力,以至于和我老妈"吵嘴"的时候,他的比分总是遥遥领先。而每次"战争"结束后,老妈总会使出全身的力气向父亲吼上一句:"你这死老头子,看你走路都不稳了,嗓门还是那么大,我这心都快被你震碎了。"

父亲读过私塾,上过几天洋学堂,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老妈虽识字不多,可贤惠、温柔、识大体。我记事起,他们就喜欢拌嘴,但也仅仅是拌嘴,从没动过手。

虽然我喜欢父亲有学问,但我讨厌他的大嗓门。每次上学,我经过他办公室的时候,就能老远听到他的男"高音".这让我在同学面前非常没有面子。到了叛逆的年龄,只要他一张嘴,我便用比他还高的嗓门"回击",直至他哑口无言。

高考落榜后,我说想学医,他就托亲靠友帮我走进中医学院的大门。可是没到一年,我说不高兴学医了,实验课太恐怖。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再去求助人家,好说歹说的把我调到财会班。烈日当头,我转换宿舍,父亲就扛着我的行李,从这栋八楼到另一栋的六楼宿舍,如蚂蚁搬家,一趟一趟地上楼、下楼,热得嘴唇干裂,汗珠直滚,也没舍得买瓶水喝。临走时,他又把口袋里的纸币和钢镚都掏给了我,然后沙哑着喉咙对我来了句男"高音":"好好学啊!"说完,就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学校,步行十几里回家。

入住新宿舍后,我无法适应,拖着哭腔给父 亲打电话。刚回家没几天的 父亲,又赶 了十几里的路,带上我、赔着笑 脸去求住在附近的表姑。他说单独给我租房子不放心,想让我住到表姑家,好歹能有个照应。屋里,表姑和父亲说着话,我则心无忧虑地站在院角,逗着一只关在鸟笼里的八哥。无意中,我听到表姑对父亲说:"兄弟,我不是说你,一个丫头,早点寻个婆家算了。二十出头了,还不懂事,你看你这大拇指变成这样了(父亲在一次工伤中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韧带断了),你快奔六的人了,也得为自己存些钱防老啊!"

"她还小,只要孩子过得好,我就满足了。"父亲一边揉着变了形的大拇指一边说。

闻此言,站在窗外的我潸然泪下。真是父爱如山啊!即使所有的人都在说你的不是,但在他眼里,你永远都是他最优秀的孩子。

我以为从那刻起,自己就懂事了。可是我没有。毕业后,我好高骛远地跳槽,然后四处打工,却一次又一次面对下岗。那时,我承受不了同学和亲戚们的眼神,为了"逃避"现实,决定远嫁他乡。得知我的决定,从没有流过眼泪的父亲眼眶红了!记忆中,他第二次喉咙沙哑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我知道,他这是因为我而着急上火、偷偷流泪,但我没有停下离开的脚步。在上车回首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他正从老榆树后探出头来,无奈地目送着我……

这一幕,让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如今,我常给父亲寄些东西,以示我那一点可怜的孝心时,父亲总放大喉咙在电话里对我说:"我啥也不缺,有空就回家看看吧!"

世界很大,我却找不到一个如父亲般疼我的人;世界很小,可我能将喜忧都装在心里!但我不能不知足,因为双亲仍在。拨通电话的时候,那头就会响起父亲的大嗓门:"老闺女呀!"父亲讲话的分贝如初,响亮而透彻。我在异乡很是珍惜地享受着父亲"大嗓门"带来的这份幸福!

春天的色香味

"冬瓜"在沙河岸边的麦地里蹲了半天,站起身的时候,手里面多了一把草。他说是野菜,满脸洋溢着幸福。我们都说那是草,长得就没有食欲。说说笑笑,麦地里走过,麦苗绿的可爱,阳光下组着团儿摇摆。

喜欢在春天的麦地里玩儿。地里有小动物,你动了一片叶子,或许就有蚂蚱和飞蛾蹦蹦跳跳,有时候还有蚯蚓蜿蜒着奔跑,跑得再快也跑不出你的视线。小心翼翼的蹚着走,走进绿色里,翻过的地很松软,踩过去,土坷垃碎了,沙沙的响。雨水多的时候,荠荠菜、面条菜、菈菜和许多不知名的杂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和麦苗比着肩,向四周伸胳膊,享受和炫耀自己的生命,有些居然还开放着紫色、粉色的小花,点缀着田间地头的春色。遇到挖野菜的大人小孩儿,田埂上、沟渠边一个小小的发现,足以让大家欢呼雀跃。

春天的麦地里,色香味俱佳。

色,来自于麦苗和油菜花,苗绿的浓郁,花开得灿烂。虽然油菜花不像贵州或者婺源长成了"规模",但麦地里偶然的一簇,粉嫩嫩的脸、颤巍巍的腰,亭亭玉立,顾盼生姿,看在眼里,人就醉了。即使天是灰色的,因为麦田,勾勒出的图画却色彩绚丽,赏心悦目。

香,最浓烈的还是油菜花,和着泥土的芬芳,飘飘荡荡,飘过麦田,飘过村庄,飘过公路,提醒来来往往的人,这是春天的气息。花丛里停留一会儿,鼻子轻轻那么一吸,特别的香味儿如丝如缕,钻过鼻孔,沁人心肺,肚子里"周游列国",身体成了香囊。如果不小心,再被花粉"挠"了一下痒,灵魂出窍,好希望自己是忙碌的蜜蜂,忙着采蜜的工作,忙着甜蜜的日子,就这样不知疲倦的飞,直到飞也飞不动,坠入一片金黄。

味,你看那些慕名而来的城里人,不管是开着汽车,还是骑着摩托车、自行车,麦田边停了,提着篮子,迫不及待的涌进塑料大棚,大棚里种的是无公害食品,可以尝到久违了的味道。比如草莓,鲜红鲜红的,闪着光亮,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娇嫩可爱,摘一颗入口含着,品味的时间它就化了,化作一种甜,无法形容,只是觉得美滋滋、喜洋洋,像是仰起脸就看见了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还有绿油油的黄瓜,黄瓜架上排成排,倒挂金钩一个个,看着十分俏皮。找个长得匀称的摘了,水里拧着冲冲,绿的越发滋腻,咬在嘴里咯吱咯吱,又脆又甜,完全不似超市里的干瘪无味。嚼着嚼着,黄瓜里的阳光、清水和泥土起了"化学反应",蓦然想起了遥远的记忆,记忆里是姥姥的菜园,有吃不完的青菜,有香甜的瓜果,有快乐的童年,色彩斑斓,欢声笑语,是世外桃源……

那天,"冬瓜"手里拿的必定不是野菜。后来我专门又去那片地里仔仔细细的寻觅了,野菜踪迹全无。浇地的大婶说今年天旱哩很,野菜木有长出来。悻悻然归去,找到一个大棚,摘了三斤草莓、五根黄瓜,沙河水里洗了洗,大快朵颐。

无论如何,麦地里又来了春天,春的生机盎然,春的颜色迷人,春的味道甜蜜。站在麦地里,心摇神驰,伴着春风摇曳。

海岛"狼牙山"

文/曹宁元

缅怀、哀思、崇敬、感恩……在清明即将到来的时节,我的心纵情奔向烟波浩渺的东海那一片红色的地方——大鱼山。

大鱼山,位于浙北舟山群岛岱山县西北部,一座孤悬灰鳖洋上的小岛,由一列东西走向的山峰构成,其形状似鱼,故此称。当年新四军以1比8的兵力,与由飞机大炮武装的敌人激战7个小时,壮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海岛狼牙山"壮歌。

迎着大海中冉冉升起的红太阳,我和同事从岱山岛高亭轮船码头乘船到达了大鱼山岛。从码头沿着海塘大堤向前走,穿过两旁盛开着黄澄澄油菜花的山路,徒步约1公里就来到了位于湖庄潭岗上的"大鱼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跟前。

眼前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彻成的塔形结构纪念碑高高耸立。纪念碑占地面积19.6平方米、高7.75米,碑的正面镌刻着"大鱼山战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8个金色大字。碑的右面刻着严洪珠、陈铁康等43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录,左面刻着大鱼山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文。革命烈士墓分两行排列在碑后。纪念碑周围苍松翠柏,意喻着革命烈士的精神如松柏万古长青。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英灵敬献了花篮。在现场,在碑前,我们有幸聆听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干部所作《大鱼山战斗经过》的战例报告。

那是1944年8月20日,新四军浙东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76名指战员自宁波慈溪古窑浦起航,夜渡灰鳖洋,向大鱼山岛进发,准备由大鱼山向舟山岛挺进,开辟隐蔽的海上抗日根据地。然而,由于汉奸告密,致使我"海大"一中队在上岛后的第5天,即1944年8月25日,突然遭到了由200余日寇、300余伪军组成的日伪联合部队的包围进攻。敌军动用了5艘机帆船、2艘登陆艇和1艘编号为"105"的大型战舰,以及2架轰炸机,以8倍于我的兵力,杀气腾腾地扑向地处于汪洋孤岛的新四军"海大"一中队。

面对张牙舞爪蚁群般的敌人,"海大"一中队全体指战员毫不畏惧,斗志昂扬,在指导员严洪珠、副大队长陈铁康的带领下迅速抢占高地,依托工事奋勇抗击。在遍地亦弹痕和焦土的山头阵地上,战士们拼死坚守,立下了"头可断,血可流,战士斗志不可辱"的壮烈誓言,英雄顽强地打退了敌人多次的进攻。

这场异常残酷的战斗从上午8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我"海大"一中队击毙击伤日伪军百余名,英勇地抗击了日伪联合部队的多次轮番进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孤岛无援的特殊性,严洪珠等43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云层低垂,大海呜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千疮百孔的山岗阵地,大鱼山岛沉浸在一片肃穆凄怆之中。

英烈的壮举牵动着我的情思。当天下午,我和同事蹬上巍巍的山头,实地瞻仰当年"海大"一中队新四军浴血奋战抗击日伪军而坚守的打旗岗、湖庄头、大岙岗3个防御阵地。其实这些山不高,没有嶙峋怪石,连树木都很矮小,可想当时的防御战斗是多么的艰难。

英雄的阵地真实而自然,山岗上碎石依旧,这是当年轰炸所致。萋萋野草中,深浅不一的战壕依稀可辨。然而风雨侵蚀,泥土尘封,阵地上没有给后人留下多少遗迹,这无疑有些遗憾。

在大岙岗主阵地上,一块半插在泥土中的小红石耀目引人。莫不是用烈土鲜血染红?毕竟它是亲历了枪林弹雨的血洗,见证了这场惨烈战斗的物件呀!我疾步向前,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拭去石面上的尘土,将永远珍藏。

夕阳西坠。不经意间,豁然发现此时的大鱼山岛满山遍野血红连片,就是五星红旗的那种色彩。

回望乡土

文/陆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有这样的观察与思考: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茫茫人海中,那些从乡村洗脚上田的客居者,往往活得更有精气神,原因在于他们记住乡愁,身上没有褪去乡土本色,心中始终装着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

农家出身的我,乡土早已融入生命基因,是绵延一生的记忆和解不开的情结。每当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顿而迷茫时,我低落的情绪总会翻山越岭,从城市一隅飞回那个生我养我的山旮旯,乡土气息的慰藉,让我再度汲取营养,滋润心田。这种特有体验,只有经历乡村生活、常回望乡土的人,才有切身感受。但这一切,对我们已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下一代又一下代来说,乡愁已渐行渐远。而更令人扼腕的,则是那些曾见证一代代人成长、积淀千百年农耕文化的老房子、老物件——乡愁的附着物,在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与碰撞中,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正逐步淡出人们视野。

去岁冬天,当我就听说故土的邹氏人家,情系桑梓,难忘故园,依托他们繁衍生息、血脉相连的祖屋,创办"高凉乡土文化博物馆"时,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恨不得一睹为快。无奈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心里极是煎熬。幸好春日时节,偷得浮生半日闲,我特意返回故土,痛饮那些时光发酵的乡土醇酒,以解悠悠乡愁。他们没法留住光阴,却留住了乡土家园,又怎能不令游子兴奋呢!

俗话说,人勤春来早。此时,走在故土的田野上,处处春风拂面,皆是一幅幅繁忙而熟悉的春耕图景。当我抵达博物馆时,但见一座建于民国末年的"三搭十二间过"四合院——邹氏大屋,在幢幢崭新的"荔枝楼""龙眼楼""香蕉楼"簇拥下,古朴而迷人,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儿。大屋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东西南北4个大门,内有6个天井,歇山顶砖木结构,是古高凉地区典型农家民居建筑。尽管风雨兼程70余年,墙上的泥砖和屋顶的瓦面布满沧桑,但由于保护得当,依然是我踏访过的古高凉地区众多珍贵古建筑中,乡土气息最浓厚、整体最完整的一座乡村民居,沉淀着岁月芬芳。因与我家里祖屋建造年代、格局相近相似,更让我多了一份惊喜和一份热爱。

年过七旬的大屋后人邹伯,就像守护神一样,每天都在守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两个事业有成的儿子,外出拼搏多年,分别成了著名画家和书法家,却依然情满故园,将家族中曾使用过的数千件生产、生活用具和乡土艺术品收集整理,以艺术家的眼光陈列于大屋之内,传承乡土血脉和农耕文化,展现高凉本土风情,让更多的后来者知道过去,珍惜未来,留住乡愁,留住根和魂。

进入屋内,虽然一点也不堂皇,却如泥土一样朴实自然。各个时期展品分门别类铺陈,布满院内墙上、地上、房间里的各个角落。过去日常使用的犁耙、锄头、镰刀、勾刀、扁担、柴枪、石碾、石磨、水缸、米缸、打禾桶、风谷柜、鱼笠、衣柜、八仙台、竹叶帽、竹火筒、单车、衣车、煤油灯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而沧桑中的每件藏品,都能让人回想起过去劳动和生活的场景,重温历史记忆和童年时光,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当年荷锄、扶犁、砍柴、煮饭和艰辛求学的身影,顿有一种如临其境的原汁原味感觉。

在一个房间的展台上,一个相传数代的长方体竹笼,引起了我的注目。虽然竹笼已斑驳陈旧,但触景生情,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当年提着竹笼、风尘仆仆外出谋生的情景。过去,乡亲们外出装衣物使用的都是竹笼。我还清楚地记得,尽管爷爷那个竹笼四个角已开了拳头大的洞,但也舍不得弃用,让我的眼睛骤然湿润,深感他们那代人生活的简朴和不易。

当看到摆放于屋厅天井旁边的石磨时,也让我油然想起过去像推石磨一样艰辛的生活,石磨每转动一圈,都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虽然石磨米粉是故土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可捞可炒,也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但在那艰难的年月里,要吃一顿米粉又谈何容易,也唯有期盼农历五月初五、七月十四两个传统节日有机会解馋,不像现在想吃就能随时吃到。如今,石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它的远去也结束了那个年代的艰辛、无奈与沉重,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乡亲们为追求美好生活而顽强打拼的坚定信念。

东门内陈列的两台旧式华南牌缝纫机,更让我百感交集,仿佛又闻到了机轴转动的"嗒嗒"声,穿过悠扬岁月,在屋子里回荡。它虽然与现代生活气息已格格不入,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对很多农家来说,却是家中之宝,见证着一个特殊年代,见证着我们家庭生活变迁。缝纫机旁,既有童年欢笑、母亲嘱托,又有生活的无奈与艰辛。那缝缝补补的衣裳,是母亲对生活的希冀,更是母亲对儿女倾注的爱!

正门屋厅,一幅幅挂于墙上的油画和书法度作品,更饱含着远在他乡的艺术家对家乡的不竭情怀。他们用生动传神的笔墨,再现了高凉本土昔日乡村的劳动、生活场景,展现了乡亲们在艰苦环境下追求幸福生活的气度,让人在艺术熏陶中,再次感受穿越时光的心灵震撼。

诚然,乡土博物馆谈不上高大上,却同样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圣地,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现在,我们住上了高楼大厦,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只有不忘记根和魂,我们子孙后代才会懂得家乡和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艰难发展起来的。回望乡土,回望历史,才让我们心中永远充满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