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写景日记

2023/09/0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写景日记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写景日记(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怒放的生命

文/曹矞

我完全被绚丽的花海惊呆了,吸引了,震撼了!说实在的,我还不曾见过如此灿烂怒放的生命!

这是千千万万株郁金香所形成的偌大壮丽的花海,碧绿碧绿的叶子,衬着五彩缤纷的花朵,一大片,又一大片,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硕大!耀眼!惊艳!迷人!这是郁金香花海给我的最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郁金香又名洋荷花、草麝香,原产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就留下了"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名句,即为明证。后经丝绸之路传至中亚,又经中亚流入欧洲及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全世界拥有8000多个品种,被大量种植生产的约150种,其中红、黄、紫、白色较为普遍。它是荷兰、新西兰、伊朗、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等国国花,被称为"世界花后",成为代表时尚和国际化的一个符号。

当数十个品种、几十万株怒放的郁金香,一下子争奇斗艳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顿时被惊呆了!那种艳丽,那种气氛,那种意境,实在一时找不出用什么话语来形容表达。

郁金香婀娜多姿,色彩斑斓,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褐、黄、橙等,深浅不一,既有单色的,也有复色的。

瞧,碧绿如茵的草坪之上,锦绣般铺满了成千上万的花卉,简直是花的海洋!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无比炫丽,特别诱人。数十种如酒杯状的郁金香,显得特别硕大又美艳,红的似火,白的如云,蓝的如美玉,黄的像锦缎……纯色之外,更有无穷的配色组合。再加上花朵形态的变异,每一种组合和新的变化都会带给我们几多惊喜,几许兴奋。那是一种心灵的悸动,一种美好的憧憬,一种美丽的震撼,无一不惊艳于郁金香花朵的硕大华丽,绚烂绽放,风情万种!

仔细观察一下,每种郁金香花前都有一个标识牌,写着这一品种的名字。"国泰郁金香"、"迟花郁金香"、"黛颜寡妇"、"绝代佳人"、"夜皇后"等,不胜枚举。通常那些名字都带有诗意的浪漫和梦幻,让人一见钟情,惹人浮想联翩。

郁金香之美,美在天人合一,它是自然的造化,又是文化的结晶。她简洁、明快、率真、亲切,自豪、挺立,朵朵都是那样的光彩夺目,高贵圣洁,炫丽迷人。

郁金香的花语是"热情似火的爱恋".郁金香品种之多,花色之繁,世人无不称赞,既被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又代表着爱情的炽热表白和永恒的美好祝福,而且不同的花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黑色代表着独特的权利、魅力、神秘和高贵,像身着一袭华丽绒缎的贵妇人,像她们的名字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高贵。

紫色寓意高贵的爱、无尽的爱、永恒的爱。紫色的郁金香像盛满了美酒的杯子,杯口处又围了一圈宛若白羽毛的绒边,细细的、碎碎的,老挠得人心直痒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你瞧,那红得像火一样燃烧的郁金香,卵形,红色的花瓣镶着黄边,这是中国传统的富贵色,雍容华贵之气直逼肺腑,不由人肃然起敬。她们大朵大朵地恣意开放,热烈,奔放,张扬……仿佛是在大声诵读她们爱情的宣言。

还有黄色的郁金香代表开朗真诚;粉色的如美人,寓意热爱生活、永远幸福;白色的代表纯洁清高的爱情……

徜徉于公园五彩斑斓的花海之间,妩媚动人的郁金香随风摇曳,空气中飘荡的阵阵花香让人晕眩,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总是那么诱惑和感染人。置身于这般的"人间仙境",每个人的笑容都是一样的灿烂,每个人的心空都是一样的晴朗,每个人的心花都是一样的绽开,无论老人孩子,无论男人女人。

小孩们在花径上奔跑嬉戏,胖嘟嘟的小脸蛋极像粉色的郁金香;一对对年轻的情侣不时卿卿我我地秀爱情,正在兴高采烈地拍照;更有头发花白的老年夫妇相携而来,他们走走停停,在各种郁金香前驻足留影……人们纷纷慕名前来观赏,个个赞不绝口,无不为之而折服,无不为之而倾倒。

走进花的世界,我才发现,花原来是那样的无私。在她们短暂的生命当中,往往都会把最灿烂、最美好的生命花季无私地展现给人们,而留给她们自己的,却是为了绽放美丽而蓄势准备的最平凡、最乏味的奋发成长期。

突然间,一首流行歌曲《怒放的生命》,清晰地跃入我的脑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汪峰这首歌曲,不正是对郁金香的炫丽灿烂热情的歌颂么?同时,它也恰巧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情不自禁,我竟旁若无人地高声唱了起来: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像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夏日北戴河

文/李令飞

夏日的北戴河是另一重世界,它把炎热与烦恼统统地抛给别人,只有清凉、舒爽,蓝的天、的海。在细软的海边沙滩上漫步,让海水欢快地扑过来迎着人们的脚丫,抚摸、揉搓,那种幸福是在其他地方难以体会的。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辖下的一个区,绿树成荫,鲜花如锦,碧海蓝天,空气清新。它南临渤海,北倚联峰山,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石,是一条狭长的海滨地区。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尤其夏季,是一个得天独厚消夏避暑的好地方。难怪清光绪24年(1898年),清政府就将北戴河海滨开辟为避暑之地。近年来,北戴河又新建了不少休养所、疗养院、饭店、宾馆,成了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海滨避暑胜地。

来到蔚蓝色的大海面前,脱掉鞋子,穿上泳装,迫不及待地投进大海,享受着海水的清凉。海水是那样的温顺,它轻轻地拥抱着人们。这一刻,令人真想永远沉浸在这蔚蓝色之中。

涨潮的时候,海浪从海平线上汹涌而来,猛烈地撞击着礁石,碰撞出大朵大朵的浪花,冲刷着沙滩,然后在一片喧哗声中抽身而退。

海面上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时候的海是骠悍的,没有了温柔和娴静,露出了北方汉子般野性的、不羁的个性。想必这就是大海的个性吧。

走在细腻柔软的海滩上,任凭潮水一波一波涌来。随意眺望着千重银浪、万顷碧波,心不由得就会再次感到震撼。原来,海是如此善解人意,就像一位深沉、睿智的哲人,轻轻地告诉我们,人生就像汹涌的浪潮,本来就是一个来来去去的过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颗安宁、平和的心。

漫步在海滩,清新的海风迎面拂来,令人仿佛卸下了尘世间所有的烦恼。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咯咯地笑着,海水涌上来时,她就跑着退回岸上,海水落下去了,她又跟着海水追过去,她在和海水玩游戏呢。***妈有时大惊小怪地呼叫着,她却在故意地逗妈妈,海水涌上来打湿了她的衣裙,她的父亲手持相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下美好的瞬间。那一个个与海水嬉戏的镜头,成了他们此行浪漫的记忆。

北戴河绿化非常好,青山绿水,茂密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大片的土地,建筑顶部的红色点缀其间,倘若从上空俯视,就会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享受……

我们住的宾馆就在海边,在房间里就可听到涛声,看到海浪。我们心里都存有一个疑问: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建高层的宾馆呢?那样不就可以住进更多的宾客了吗?来送水果的服务员听到我们的谈论,主动为我们释疑:北戴河是一个旅游城市,它以美丽的大海、清凉的夏日、红绿自然的风光,带给游客独特的享受。北戴河为什么能拥有这样美丽的气候呢?主要得益于它是一个海滨城市,当凉爽的海风不断地吹向城市时,基本上就可以让这个城市达到较低的气温。这里的建筑都是低层建筑,这样可以让海风吹拂得更远些。如果在海边的建筑都建成高楼,它们就会像一排城墙,遮住了清凉的海风。

美丽的北戴河,它的美有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有的则是北戴河人自己的创造,绿是自然的生机,红则是人类对自然的敬意,红绿北戴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回到了布达拉

文/孙雁群

一直喜欢那支欢乐清亮的歌曲:"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到布宫真的有回家的感觉,那种亲切,那种熟悉。比如,当我走在布宫的南广场,从不同的角度观望着那一幅油画般的图景的时候,我第一次发现,它是这样真切又是这样让我熟稔于心:这座名为红山的高山,似乎天生就应该和布达拉宫融为一体,脚下山脊迂回绿树葳蕤,山上飞檐外挑铜瓦鎏金,建筑重重叠叠,宫墙红白相间,在这海拔3600米的高原之上,布宫借山而立却又高于山顶,横空出世并且气度雍容……布宫之美,即使近在眼前仍然远若梦幻。

脚下照例有磕长头的藏民匍匐于地。5月到10月,是拉萨旅游旺季,气候温暖了,藏民在布宫脚下磕长头,只是一种源于内心的信念,或者,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

在西藏,目光所及,几乎都可以看到藏民在顶礼膜拜,而布达拉宫,藏民心中的圣地,朝圣者自然络绎不绝,他们一身沧桑,目光却执着而坚定:"前半生劳作,后半生朝圣(或者死在朝圣的路上)",这样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常常让我们心生震撼。他们大多风尘仆仆,来自很远的牧区,系着围裙,戴着袖套、手套,双手上各套着一只类似板鞋的护具(板鞋的底子正中一条胶带,将手套进去),他们一丝不苟地双手合十,闭合双眼,把手高高举过头顶,再缓缓放下来,触及额头,再触及嘴唇,接着是心口,慢慢跪下匍匐全身让额头触地,最后用尽全身力量去亲吻那片神圣的大地。这样的动作,从他们出发朝圣那天起,每天都要重复千遍万遍。趴在地上身体前伸,手上的护具和水泥地或者青石板碰触,就发出哗哗的响声,像是诵经的声音。也有的带着一块长方形的小毡子,人一次又一次地伏在上面,只有无声的祈祷,向心中的神作最高的致意。

进入布宫,权势、宗教、财富、以及神秘和死亡,在浓烈的酥油味道中被一次次放大,每当我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就看看那些唐卡,那些壁画,那些鲜亮的色彩以及让他们永远明媚生动的澄澈的蓝天。

一直以为,布宫是一座由宫殿、佛堂和灵塔殿组成的三位一体多层建筑群,但更多的时候,布宫更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无数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西藏而来,奔赴吐蕃时期这始于爱情的宫殿而来。而且,关于布宫,那样极端的爱情总让我们喜不自胜或者悲不可抑:松赞干布的爱情是政治的,代表着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也代表着人伦之大美;而仓央嘉措的爱情则是宗教的,此间我佛,彼间我爱,最是两难,所以他悲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几天后,我又一次在布宫南广场驻足,仰头四望,藏民们依旧磕着长头,但我只是摇头。今生,布宫也许只能进去一次吧,布宫的眼花缭乱只能让我迷失,现在,我只想远远地坐着,望着它,还有它头顶上一次次掠过的飞鹰。想着自己,如果我不是匆匆过客,而是千年之前红山脚下的一棵草,今世,我已经化灰化烟,成为布宫脚下的一粒小小尘埃。

山乡水村

文/陈德道

鄂西北深处,连绵的青山已无脉势走向,凌乱无序的峰峦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看不出章程,偏有水从神农架来,穿插迎让,几曲几折,反反复复流出深沟,忽深亦忽浅、潮涨亦潮落地逝去。据《水经注》卷二十九载:"取此水以渍粉则皓耀鲜洁,有异众流。"盖如此,称其为粉青河,又名粉河。

天穹不高不低,一片瓦蓝,星星点点地触着山处,有云浅浅地浮荡,东西南北地游走。小村三面临山,依清清凉凉的水流而成渊薮,全无丹青的底蕴,不值得激扬或镌刻。村中少有风流人物,千篇一律的饮食烟火、吃喝拉撒,自然生生死死,一去无痕,却层出不穷地留下子孙后代。村民敦厚朴实、勤俭持家,耕种收割是世代相传的劳作,吃五谷杂粮,穿单一的传统衣裤。也有终日长衫裹身者,山乡水土的文墨先生而已,村人照凡夫俗子看待,不卑不亢。遇红白喜事,或去讨教说法,或请来主持礼遇;平日清闲逢在一起,多是问问与庄稼收成有关的阳光雨水。久之,也会看那恬淡祥和的远山、走着的白云,衍出自然通俗的村谚来:"云朝东,一阵风;云朝南,雨成潭;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北,雨没得。"却少有掐指推算的做作,无天机不可泄露的神秘与虔诚。

长堤十里,疏林亲水,断断续续闪成河边风景。小路纤纤,飞针走线般连贯,人走车也走,穿肠过一般。日头起来,一抹金黄洒下,房舍和田地挂在两岸,若干瓦屋背山向水托着幢把楼房。门前荷叶田田,屋后林木芬芳,若序与跋,护守着平淡如水的故事。

过去山石是包袱,今日山石成财富。矿是山那边赭红的、灰白的山石,采下来拉出去,钱大把地进来,有人专做开采的营生。累了,几捧溪水,灌个肚圆,筋骨舒展,心却虚了:这成坡成岭的东西要整到哪代子孙?没有答案就大字样懒懒地躺下,看钢筋砼筑的桥身压在粉河身上,水仍旧蛇样地走;又看引水渠,龙身一样发出青蓝的暗光,索然无味。一、二、三……去数桥上过往的车辆,数星星般数不下去,惹得一片吃吃的笑声弥漫开来,却理直气壮地断言:数学家也数不清哩!偏又暗暗地盯着数,大桥仍然时吞时吐,无限忙碌地掠过赭红或灰白。

乡是山乡,村是水村,山显水露的大地上,更改不得的炊烟依旧袅袅升起。日子像天空的鸟群,穿云渡月,从容向前,草木春秋,花开花谢。红的砖,青的瓦,绿的树,小村的山色水影就是一篇篇优美的故事。

雪似

文/张绍碧

乙未年腊月十五的雪,如媒体预测,微信传播,如约而下,如期而至。如期而至的雪,白了古城的青石街巷,白了古城的青砖黄瓦,白了古城人的眼睛,白了古城人的心情。

看着一城白雪,想起一个典故。说有个叫谢太傅的人,大雪天与家人相聚时,望着飞雪欣然吟咏:"白雪纷纷何所似?"然后让子女们应对。他的侄子以"撒盐空中差可拟"应对,侄女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同样是雪,可以"盐"比,可以"絮"喻。其实,雪,还不止似"盐"似"絮",还因生活经历与生活状态不同而有许多"似",如同看戏,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譬如我经历的四次降雪,就有四种不同的"雪似".

一似白米饭。那时候我还小,来到世间三四年,却像是饿了千百年。饥饿的冬天里,看见满屋顶的雪,以为是白米饭,伸着小手,指着满屋顶的雪,哭嚷着要吃白米饭。父母说那不是白米饭,是雪。我没见过雪,就认定那是白米饭,哭着喊着要吃白米饭。父母只好铲雪来煮,一次次把我的"白米饭"煮成水,我才知道白米饭不是雪,雪不是白米饭。当知道雪不是白米饭时,失望沮丧的心情,就像雪中的一个黑洞。

二似白棉花。那是1983年12月28日,百年罕见的大雪,像棉花一样堆满大地。方志记载,建水城内的地面积雪有三十多厘米厚。城内,就是人多温度高的代名词。温度高出很多的城内,积雪那么深厚,山区就更深厚了。那时年轻,是老人们说的肚里烧着三把火的年龄,冬天里垫张席子盖片薄被就行。那天夜里却觉得很冷,不想早晨一起床,开门就见雪,满眼满世界的雪,雪天雪地,看不见一丁点树的绿土的红。门口的雪堆得比门槛还高,平时车来车往的临窗公路,被雪埋得没有一点痕迹,只有三三两两人影,或红或绿,或黑或灰,像一些快乐的精灵。没被踩踏过的雪,白白的,净净的,泡泡的,软软的,像轻松泡泛的白棉花,有一种睡上去的欲望,便穿了翻毛皮鞋跑出门外,许娃娃一样在雪地上欢蹦乱跳,满地打滚。但雪太厚,没过膝盖,不一会儿,翻毛皮鞋和裤脚就湿了,浑身冷得像筛糠。急忙回屋换上高桶水鞋,穿上长棉衣,又奔向天真无邪的雪地,玩得天真无邪。可是,雪还没化完,我的双脚就生冻疮,十趾肿胀,鲜红透亮,不能落地,不能行走,捂在被子里还疼的钻心,真是疼在脚上,痛在心里,疼痛难忍。母亲用什么马粪狗屎在瓦片上烧热熏蒸十几天,肿痛才逐渐消去。这次天真无邪玩雪,玩得一份磨灭不掉的记忆。

三似白衣裳。那是2000年1月31日,睡梦中被北正街上的惊喜呼叫而惊醒,睁眼便看见窗外屋顶上白雪,急忙穿衣上房顶,东西南北看古城,四面八方一片白,平时姹紫嫣红的建水古城,突然穿上了一件严严实实的白衣裳。此时,我已在城里居住了17年,并从鸡市街50号搬到红井街50号,又从红井街50号搬到建中路184号县委大院。寒室在北正街边的五楼,顶层。临街的好处与坏处,都在于连绵不断的声音和连绵不断的活报剧。虽然有很多不耐烦,但也能获得许免费的信息,比如这次下雪,若非街上免费呼叫,我可能要暖暖的被窝里度过寒冷的一天。听见呼叫,上房一看,古城一切高低错落的古建筑,都被白衣裳似的白雪掩住了古老沧桑,而那些线条优美的瓦沟屋顶,一青一白,青白相间,成为古城最美的景致。而更有韵味的是,一条弯弯窄窄的小巷,两边是比肩相连的矮瓦房,瓦沟里积了雪,瓦松倔强地在瓦沟瓦脊上站着,屋顶上的烟囱里,不时飘出几股青烟。屋檐下的街道上,行人悠然,或仰望高处的雪,或询问米线多少钱一碗,酒肆茶铺的水牌锦旗,或竖或横,在雪光银气里忽隐忽现,宛如一幅烟雨水墨。这条小巷,这幅水墨,就是我曾生活其间的鸡市街。我爬上百货大楼屋顶拍摄的那些照片,就是一幅幅雪皑皑、瓦青青、烟袅袅、人悠悠的清雅水墨。

四似一颗虔诚的心。乙未年腊月十五的雪,像往年的雪一样洁白朴素,但我有一个与住年不一样的想法,想去文庙看雪,想去文庙拍照。在银妆素裹的文庙,我看见一个红衣少女,花一样绽放在雪地上。她从月台进入洙泗渊源坊,从白雪间的甬道上往大成殿走,由一个小红点逐渐变成一个清晰的红衣少女。她在大成殿门口请了一柱红香,在先师庙前点给了先师孔子,又磕了三个头。这是很普通的三个叩首,又是不一般的三个叩首。普通,是人人都会三叩首,不一般,是没人跪拜的寒冷雪天,红衣少女给先师孔子点了一柱香,磕了三个头。当然,触动我的,不是那一柱香三叩首,而是红衣少女那颗虔诚的心。红衣少女在所有人都为雪而狂欢而妄乎所以的时候,她不为世俗的狂而狂,她还记得孔子,记得祭拜先师孔子。尽管红衣少女的祭拜参杂了高考祈祷的功利,她也是一份文化的清醒,是一份不盲目狂欢的自觉。在当今社会,最可怕的是没有文化清醒和自觉的盲目狂欢与盲目随从。因此,这一份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就十分可贵。那一柱红香化出的点点的灰,我觉得像雪一样白,比雪还白,那是红衣少女虔诚的心。试想,如果对文化的虔诚之心,像纷纷雪花一样飘洒,我们的文化该是多么的绚烂多姿。

白米饭、白棉花、白衣裳、虔诚的心,既是生活状况的呈现,也是心路历程的反映,更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许,下一次看雪时,又会是另一种"雪似".

难忘那朴实的微笑

文/尹耀兴

夏日,玉龙雪山山脚下,阳光透过密林洒下斑斑碎影。高耸入云的山脊,夹杂着寒凉之意。可山脚下却如日中天,炎热之极。

葱郁的树丛,几匹健壮的马便隐在这期间了。当地几位乡民带领我们上山,那老乡一身黝黑,脸上的皱纹如斫痕般横七竖八地交错在他的脸庞,头发闪耀些许银光。手中的茧磨出岁月的沧桑。他依然容光焕发,看来不是生命磨灭他,而是他在历练生命。片刻,我们便向着深远的玉龙雪山进发了。

太阳依旧毒辣,只是不习于骑马的我在崎岖的山路中拖着腿向前行进。骄阳似火,四周的花草已在太阳下蜷缩,显得枯槁憔悴,而我,则如它们一样有气无力。四周苍翠的树木,被清风裹去绿色,荡漾在这清凉之中。远处漫着几丝游云,青碧的天空凌展出雄鹰的翅膀,苍松翠柏间徜徉着欢悦的鸟,震彻山谷的鹰啼,在玉龙雪山山谷间久久不散。

我的水杯空空如也,口干舌燥,大汗淋漓,虽景致优美,却兴致索然,在时间的消磨中,我的信念和意志全无。

我一看老乡,结实的臂膀在阳光下依然挺拔,缓缓的马蹄声,一如他嘴中的小曲,久久回响在耳畔,回荡在树林边。他一边走,却有着惊人的速度和超强的耐力,朴素的着装,单调的色彩,与银装素裹的玉龙雪山不免有几分相像。

他见我的惨像,说:"你还可以啊!"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便又说:"山腰快到了。"我又继续坚持了几百米路,山腰上,亮丽的风景并没有令我振奋。这时,老乡突然伸手递过来一瓶新的矿泉水,他善意的眼神,让我一惊:他是谁?他看我瞠目结舌的表情,说"给,原本打算下山喝,看你不骑马,我挺得住,你就…快喝了吧!"他脸上一个极平淡的微笑浮现,紧缩的皱纹松开,那种如山一般厚重的笑容,嘴角微抿,眼里绽出善良人才有的光,他的微笑,滞停了千山万水,滞停了冰川的消融,那朴实的笑容,浮华似水,纯净得一如高原灿烂的阳光,定格在我的脑海。

瞬息万变中,永存的不是人工做作的风景,是亘古不变的朴实中的善意,我接过水,半天说不出话,想到那圈在凉亭里的风景,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唯有朴实,才是风景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