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800字的抒情散文
倚栏轩精选6篇一篇800字的抒情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一篇800字的抒情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春之韵
文/李瑞华
早就盼望春天来了,去年冬天就掰着手指头算算离春天还有多远,春节前夕就立春的季节里,空气中还夹杂着刺骨的寒,在这元宵节刚刚还未走远的当口,人们期待已久的春天在不经意间款款走来了。
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于是,我们舒展了身子,开始在春天漫步。当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之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于是,我们开始在春天漫游。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春,也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若到田野去,小草会拂着你的裤管,春的气息那么真实地贴近肌肤。有露珠停留,在叶尖坠坠不肯滑落。不肯滑落的还有春天的色彩,明亮而轻快。不敢太急,徐徐地移动脚步,印下一条清新的痕迹,像是春天不经意抹过一笔淡淡的油彩。是怕惊动一些梦和呢喃,还是怕春天的手指搔痒心底的某个地方,怕有些人和事纷扰我的思绪。徐徐而行,徐徐而行…… 第一声鸟鸣,从树林那头传来,清脆嘹亮。是春天的声音,那绿油油的颤音,惊了我的脚步,惊动了第一滴露珠的跌落,溅在泥土的额前,惊慌失措。又有第二声鸟鸣传来,近在咫尺,就在头顶的某个方向,在树叶间,在嫩芽儿里,顺着枝桠奔放起来。紧接着,第三声,第四声……整个林子就热闹了。索性躺在春天的手掌里,任阳光就这么肆意地抚摸。那稀疏的叶儿间,阳光成了一条条金线,织着耀眼的图案,一幅幅挂在我与春天之间。小草儿已竖起了身子,摇摇晃晃,要在阳光的怀抱里,拼命表现自己,表现一场争先恐后的舞蹈。就这样,阳光渐渐笑了。 身旁的一朵不知名的花,凝眸看着一切。看着我与小草和阳光。小小的花瓣儿,淡淡地黄。藏在草叶里,不意争先,却在不经意间泄露春的骄傲。我回眸看着小小花,期待与她有一场春天的对话,可她瘦瘦的身子,又躲进了小草的绿丛里。一阵微风拂过,她却藏得更深了,一闪一闪,在绿草丛里,一路窜到林子外。 林子外是一条河,我的母亲河。河水在涨,浸过泛白的卵石,一步一步靠近我,靠近春意盎然的小岛。她已经忘了去冬的那场冰冻,忘了几近露脊的尴尬。轻唱着,舒缓地向前流动,带着春天的气息,映着河对岸一坡一坡的金黄,那么惬意而张扬。
当城市的喧嚷穿过空气,隐约流动出弱微的符音,像是风笛尾音的一个回旋,随即了无声痕。它们随着季节的轮回,从明艳到憔悴,从萧瑟到苍翠,从未撇舍过半秒的相守。它们有着独立的天空,却在心怀里婆娑着对方的沉静或飘摇,同荣共戚中缠绵不休。当春雨停消驻步,山屹然,水依旧,鸟儿于风中传唱春天的妙情。山如男子,挺立着坚强与巍峨;水若女子,铺陈着秀美与端庄。在山涧水涯,有过几多冰霜雪雨的洗礼,风雨雷电的袭击,才有了今朝惬意中安然的柔情,享受着春天到来的喜悦呢?春,那精灵般的气息,天使样的纯净,无暇,温软,吹拂着风的翅膀,继续扩散出春之歌谣,天真中透着悠扬的曲调,传来那天籁般的曼妙,在唤醒着蝴蝶与虫儿的耳朵。春,掠过城市的屋脊,漫过原野的辽阔,走过花园的围栏,跃过树冠的问候,她在调适搭配着最完美的色彩,巡展在每一个角落沟坎中,来感动你的眼睛,震撼你的心灵,令世界于灿烂中充满爱的情愫!
心墙
文/袖笔添香
当混入城市的人群中后,我第一次感觉得到了城市忍可悲的一面!
幼时,还处于朦胧期的我常常趴在门槛上听老人们讲述外界的精彩,在潜移默化中,我渐渐对外界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想要离开这个村庄了,为了去见识老人们童话中的精彩。于是,我的脚步在岁月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走出了村庄。
我第一次走出村庄是在六岁时,那是我第一次听见自己轻快的脚步。后来才知道,当时自己并没有真正地走出村庄。
第一次走出村庄是因为一个陌生的名词"读书".当时,我并不懂得这两个字的含义,只是跟着村里的大男孩,他们似乎是受了我父母的嘱托,玩照顾好我。到了学堂,我看见了明亮的大教室。其实也并不大,只能容下二十来人,但却确实比我家大多了。其实也并不亮,只是比我家多挂了几盏昏灯。我好奇地打量着教室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却又给我一丝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老师拿着根白色木棍在乌黑的墙壁上比划之后,留下了一连串难看的蝌蚪。后来才知道那是粉笔和黑板,而墙上的蝌蚪则是我今后要学习的文字。
"嗨,我叫王兰,你呢?"我第一次接触了陌生人。我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番,最后告诉了她我的名字。后来的几年生活中,我们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可是,现在却是无了她的消息。
我还记得第一个摸我头的老师,他是那么的可敬;记得第一个牵我手的玩伴,他是那么的可爱;记得第一个为我出头的朋友,他是那么的值得信赖!他们第一次让我在陌生人身上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那是值得依恋和珍藏的。
如今,投身城市,才知道自己当初并没有真正地走出村庄。
对于我而言,自己并非城市人。原因之一便是没有一个城市户口。另有一个原因却是藏在心底,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说我是个过客却是不为过的,但不是匆匆过客。于是,我便对寄身的城市或多或少有了些了解。
走在繁华的的街头,看着多彩的商品,听着各种韵味的音乐,本应是高兴,但我的心却是沉重不已。不为其他,仅因为这繁华的街头,这多彩的商品,这韵味十足的音乐,在其中,我感受到的却多是放肆!我不知道身边的人们为何还要乐此不疲地穿梭于高楼与高楼之间。我不由想起养育了自己的村庄了。
清晨,当第一缕微光划开黑幕,第一声鸟鸣打破了黑夜的沉寂。我躺在床上,倾听着自然的物语。我仿佛确实清楚地看见了人们肩扛锄把,头顶霜露,两人在雾中相遇,相互问候,最后相视一笑,各自走向自己的耕地。我看见了绿叶吐珠,蝉鸣虫唱,我看见了雏鸟闭眼伸喙,成鸟振翅,我看见了麦浪吐金,白鹅戏水,……仿佛这村庄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宠儿,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密不可分。每一个人,每一只鸟,每一棵树,每一个生灵的心都融在了一起,我们与自然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一个眼神,就是信号,一个微笑,便是交流,我们与自然相融,各自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嘀……"一声长鸣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妈的!你小子找死啊!"一粗脸大汉把头伸出车窗,冲我叫道。
我冷冷地回了他一眼,并未作声,只是退到了路旁。
"如果是隔壁的王大妈,决不会因为我挡了道而粗口骂我,"我暗叹一声,摇了摇头。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城市只算是个入侵者,我并不能真正地融入这里。但这里的人是否又融入了这个城市呢?如果说是,为何我再也没有听到早晨的虫鸣鸟语,就连人们出门问候的话也不曾出现了?看来要说自己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员也是会让人寝食难安的!不过,我倒是听惯了另一种声音。"哐当!"对,就是这关门的声音。我知道是隔壁的人回来了。至于其名字,我只能惭愧地告诉你,我确切不知。和她作了近半年的邻居也就知道其是位女性罢了。我本也曾找过她聊天,第一次聊了五分钟,她进屋去了。第二次竟只有三分钟,她便又告退了。后来,我见她早出晚归,整天忙里忙外,也不好意思再打扰。坐在自己的房间,我凝望着和邻居的共用之墙,思绪又飞向远方……
"成娃娃,(村庄里的人都这么叫我)到李阿姨家里来,我们今天炖了肉哦!"这是我的右邻居,李婶。在我的村庄,每个人都认识别人家的孩子。记得年幼,每晚吃完饭,一家子就围在电视机前,有时烘几盘花生,但花生并非为了看电视时候的消遣。不一会儿,大人们就开始讲白天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整个村庄的大小事从来都不会隔夜,定会在第一时间传遍每户家庭。那时,我不懂长辈到底在谈些什么,只是自顾着剥花生粒,塞了满满一口。时而跟着大人们傻傻地笑。
那年,我考上了大学。临走时,全村的人第一次毫不遗漏,集合在村口,陪我等候去向远方的的车。
"好孩子,你在外面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天冷了就要记得多加衣服。"
"孩子,在外面要多忍让,遇事要冷静,千万别冲动。"
"是呀,孩子,转眼竟然这么高了,我还记得你当初在我家门前打滚呢!"
"看上好的女孩就带回来给我们大家看看。……"
"有事就给村长打电话,(家乡穷,前些年全村的人投资买了部电话,放在村长家里)我们就全知道了。"
"……"
大伙说得没完,泪落,我哭了。最后,车来了,我将要离开村庄。但是,在上车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似乎失去了一样东西。穿梭在城市的潮流中,我对这个城市越来越熟悉,但我大小自己丢失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我在这里似乎永远也找不回来。原来,我对这个城市并非更熟悉,而是越发陌生了。
我想回到家乡,回到那个村庄,每天倾听蝉鸣虫唱,大人们的相互问候;去看麦浪吐金,白鹅戏水……但这都不可能了。前些年,村庄已然泯灭,投入了城市。
不久前,我才意识到,城市有一道道墙把人与人,人与自然都隔离开来,我姑且把它们称之为"心墙".
一路向前
文/张倩
沿着历史的轨迹往前追溯,她带着梦想款款而行,裙摆处流苏摇曳,在斑驳的老墙上投射出梦境般变幻的光影,浮动的尘埃见证着她的成长,泛黄的书卷记录着她的辛酸。
只因一份执念,她的梦想不曾老去。她的名字,叫做中国。
她执起我的手,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时间以一种自由的姿态流淌,定格在1949年的初秋。她说,10月1日,便是她的诞辰。随着最后一场炮火的落幕,中国的儿女从废墟中站起,酿苦为酒,润涩为甘,用饱经风霜的手,为她筑起一道道台阶。我看着她的身影一步步向前,直到那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语言萦绕耳畔,方见她屹立于天安门城楼之上,双拳紧握,眼神坚定。中国的诞生成为新世纪最大的新闻,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她悄悄在心里种下一颗梦的种子:中国,一定要崛起!她知道,她今日的重生是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筑就的天梯换来的,那是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亦是激励她前进的动力。
顺着记忆的路线,跨过荆棘丛生的"文化大革命",走进埋葬寒冬的改革开放,2008年,中国迎来了盛世。我与她坐于云端,俯视着座无虚席的鸟巢,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奥运会的举办,是中国人生里的一场辉煌的盛宴,更是她崛起的奠基石。看着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挥洒汗水,嗅着空气中飘来的拼搏的气息,我知道,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洋溢。民族精神的汇聚让中国不断前进,当几十枚沉甸甸的金牌挂于胸前,我看到她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大。那一刻,中国的梦想,便是举起火炬,站到高处。
也许是太过绚烂,总有一些乌云带来倾盆大雨。2008年5月12日,地动山摇,汶川这座小城瞬间覆灭,多少鲜活的生命霎那间消逝。我回头,她的脸庞上早已布满泪痕。中国的儿女众志成城,与大自然的无情进行抗争,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是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输送到中国体内,支撑着她傲然挺立。5年后,2013年的4月,又一场灾难袭击雅安,然而,中国从未被地震的绳索缚住双手,尽管她已泪眼婆娑,却一直秉承着信念,挽救儿女于水深火热之中。她说,她最大的梦想,是见证家园的重建,是看到儿女重绽笑颜。
中国一直小心翼翼地怀揣着她的梦想,而她的孩子,也守护着这份"中国梦".罗阳因着梦想与责任,用生命托起战机直到最后一刻;林俊德因着梦想与信念,把一生终结在马兰烈士陵园;刘跃进因着梦想与忠诚,铸就了湄公河上的铁血警魂。浮生只如白驹过隙,有些人,只为寻梦而来;有些梦,只待我们奋力追逐。
中国曾对我说,她想用最真切的梦,面对未来。她用一生来实现自己的梦,回首时便不会再留下遗憾。
民族精神,是中国寻梦旅程中的熠熠火光,亦如桂花般淡雅,却香飘十里。因为这光,中国才能一路向前。
母爱在我身边
文/赵琳雁
忘了有多久了,母亲那充满肥皂味的大手不再轻抚我的脸庞;忘了有多久了,母亲那温暖的话语不再滋润我的心田;忘了有多久了,母亲那温暖的怀抱没有抚慰我的伤痛;忘了有多久了……
独自走在校园空旷的球场边,寒风撩起我的单衣,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又想起妈妈,心中有些失落。
从我记事时开始,妈妈似乎从没有爱过我,我跌倒了从不扶我起来;考试失败了只能默默地接受妈妈的批评。初中在学校住校,妈妈只在开学那天来过。看着别的孩子开心地和妈妈在一起,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尝遍了各种滋味。
妈妈的手很大,打在脸上时很痛,辣辣的,但我从来都不哭,因为我不屈服。在妈妈巴掌的"关爱"下,我走过了十四个春秋。
"语琳",一声陌生而又亲切的呼唤传入我的耳朵,我回过头,是妈妈吗?真的是妈妈吗?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身影分是我的妈妈。我向妈妈走去,妈妈也向我走来。"天气变凉了,多穿些衣服,不能着凉了。"说着把手中的衣服递给我,在我与她的手接触的一瞬间,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这是妈妈的手吗?这是刚过40的妈妈的手吗?我凝神细视,这是双饱经风霜的手,深深的纹路刻在了粗糙的手上,手指的骨节夸张地隆起,交错的裂口还淌着血丝。这双手见证了妈妈这些年来的辛劳,我的双眼一下子模糊了。我拉起妈妈的手,心疼地问道:"疼吗?"妈妈怔住了,然后笑着说:"不疼,以前打你的时候倒是蛮疼的。好了。天色不早了,我还要回去喂猪呢,你也快走吧!"然后,便留给我一个一点一点缩小的背影。我抱紧衣服,心里的暖意一丝丝荡漾开来,突然想起了小时侯的一幕:"妈妈,你的手为什么这么大呀?""为了给你足够的空间玩耍呀,你永远在妈妈的掌心!"
有一种爱,刻骨铭心,有一片空间,永远为你保留。母爱,就像春天一样,原来一直在我身边,给我温暖、甜蜜。
活着真幸福
文/暖冬
有人视宁静和谐的心境为幸福,有人以感受生命的欢乐与苦痛为幸福,有人以爱以自我遗忘为幸福,而我经常在简单而朴素的真实生活中感悟着生命点滴的爱与生的幸福,那气息如雨露般滋润着我的心扉,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如同阳光无孔不入,缓缓渗进我幽寂的心房。
时常,我会仰望晴空,望着空阔无垠、浩瀚渺远的天空,怔怔地出神。一丝风起,一片云过,一声悠远的鸟鸣从天际传来,一片轻柔的飞絮悠游地从眼前荡去,空气中润湿的水汽,袭人的暗香,敏锐的神经捕捉着每一个倏忽而过的瞬间。我知道,我健康地活着,活着的感觉真好。我深深体味着每一个悄然逝去的瞬息以及洋溢在生命中幸福的气息,活着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穿梭于生命的流转中,日子在盼望与等待中过去,总以为你就在某个角落等我,好象很着急。有时,也会去想你搔首踟躇,秀靥娇嗔的模样。雾从你的身后涌来,你的身影渐渐淡去,直至隐没,而我怜爱的目光,你并未察觉。我颔首微微笑着,你的出现与消隐都是生命中的必然。恰如有爱就有恨,有青春就有衰老,我用满腔爱怜的心情将你在生命中珍藏。静默时,我会从记忆中细细翻检,继续去想你,等你。生命中对你,我永远怀着一颗稚子般童贞的心灵,那里有我对你的依恋。生命里每一天的牵牵绊绊都是真实的幸福,那气息一直在我的胸中蕴蓄着,鼓荡着。
那是生命里一个细屑而淡然的时刻,我却看到了你的脸庞溢出的甜美幸福的笑容。你静静地俯首,小囡囡柔若无骨躺在你的怀里,淡黄的头发熨贴地伏在头顶,泛着清新油亮的光泽。粉嫩的小脸似乎吹弹可破,酣梦里嘴角抽动着,似在咂吮着你的亲怜蜜爱。纤柔的身躯,玲珑的身形带着无以抗拒震撼心灵的力量。孩子俊美安详,你的慈爱与柔肠也在那个瞬息里凝固。母女的相拥里,散着犹若佛顶的辉晕,柔肠百回,柔情万端,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那时,我已无言,只能用我的目光诉说着对生命的感动,惟恐任何一点声响会打破了那种谐和恬静柔美的气氛。
平静的生活里,我始终带着朦胧的欢喜,朦胧的幸福。岁月的刻痕很浅很淡,好象有意无意地令我们忽略、忘记,一切似乎都无从把握,无从言说,无从提起。或许这是真实而单纯的生活的另一层意蕴,而我却透过朦胧的影像去描摹你的快乐,我的欣喜。那种温暖在我们的心间流淌,我会用生命里所有的时光与你分享,与你珍惜。分享我们相聚的每一个时日,珍惜生命里相偎的每一个瞬息。
初夏的午后,带着午睡醒来的几分娇慵,你静立在窗前。眩目的阳光在窗外照着,窗前就成了明朗与阴凉的分割线。远风很轻很静,又暖又香,那些淡淡的气息浮在你的周围,让我经过的脚步霎时间贪恋地停伫。我从你的背后用双手环着你的腰身,脸颊轻轻地贴向你的鬓角,细细地摩挲。耳鬓厮磨间,如麝如兰、清幽芬芳的气息直渗心脾。娇躯微颤,你并不回头,用手一点一点地抚着我的短发,带着深情的依恋和温柔。我轻轻地摇着你的身体,并不多言,安谧的空间里,我俩就如同相依的两颗树,枝杈在清风流云间相携相握……
活着真好,生命的每一个淡然而平静的瞬间都充溢着你的身影,我喜欢那缠绵不舍的感觉。无论是一种这样的心境,或悲或喜,或焦躁或忧虑,我都不以为意。记住也好,忘却也罢,这些都是简单的生活,朴素的真实,写满了你我今生幸福的气息。
柏洋湖情思
文/阮以敏
雨中的柏洋湖静谧而迷离。
风中的芦苇轻盈地起舞,湖边的翠竹多姿地摇曳。静坐在大坝上,凝视着这一泓青山倒影的碧水,倾听雨的细语,风的呼唤,叶的呢喃,真正体验了心如止水,宠辱皆忘,整个身心陶醉般融入到了这大自然之中。
那柏洋村袅袅的炊烟依稀还在眼前,那先锋洞打凿的锤声仿佛还在耳际。招展的红旗和鼎沸的人声,是我们全校师生在参加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劳动,高音喇叭里播放着进行曲和劳动场面的表扬稿,我们这些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分子,时不时还要集中起来,唱歌、给大伙儿鼓劲。山皮被一层层剥去,水渠在一米米延伸。遇上坚硬的岩石,便叫来专业师傅,打几个洞,待大家收工了,埋上炸药、雷管,随着一声闷响,炸开了。干劲冲天的我们,都相信人定胜天,靠锄头、洋镐、土箕战天斗地,改造世界,都在憧憬着水库建成后的美好未来……
远处,三两声的鸟鸣,划破了天际。把我的思绪拉回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们还只是初中学生。
多年之后,和友人再上柏洋,已是回到故乡为人师表了。虽尚青涩,但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充满了梦想,迷恋着这世间美好的一切。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一路向上。村口风水林的几棵松柏、柳杉郁郁葱葱、高耸云霄,但坐其下,清风徐来,倦意顿消。古老的村庄已经淹没,沉睡在母亲湖的怀抱,安详而恬静。柏洋的村民,多已迁居。波光艳影的柏洋湖清澈明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阵阵银光。虽说是第一次看见蓄水后的样子,有点儿心动,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小学校还在,为留守儿童,一个民办教师在坚守,她热情地挽留我们吃了中饭。应该感谢她们,那个时代的符号——"民办教师",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她们一直坚持在最偏远、最贫穷的山村(多是单人校)默默耕耘,撑起了一片蓝天。
午后,漫步在湖边小径,看蝶儿双飞,蜻蜓点水,时时惊起林中小鸟,知名不知名的山花,点缀着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山涧、大坝、草丛、小树、稻田、牧童处处都是背景,留下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定格了青春年华。那一张张黑白照,一直保留在相册里,成了永久的记忆。时时翻起,都是一段甜蜜的回忆。
一别经年,今次再访,是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乡土文学作品集《故园深深情满怀》配图,和学生一起穿上雨鞋,撑起雨伞,挎着相机,登上了柏洋湖。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总是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柏洋的村民为大家舍小家,早已全部迁居山下的幸福新村,国家为他们易地搬迁,进行了集中安置,还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让他们在新村安居乐业。
群山环抱之中,少了人间烟火味的柏洋湖一尘不染,更显宁静,犹如天上一块碧玉掉落凡间,更似豆蔻年华的少女清纯可人、灵动圣洁,堪称"圣女湖".那棵颇具魏晋风骨的的棕树,依然如故,独立在湖边,显得有些清瘦和孤单,岁月虽然销蚀了它的容颜,但它不改初衷,一往情深地脉脉注视着湖面,也许是在冥思苦想:伙伴们都哪儿去了呢?也许是在站岗放哨,守卫着一方故土;也许是还在痴情地等待着圣女的归来……
这故乡的山水总是饱含着无限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