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散文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阅读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阅读的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踏雪寻春
文/安海
正月里的雪虽然纷纷扬扬,来势汹汹,却毕竟是温润的。站在窗前,可见大片大片鹅毛似的雪片铺天盖地而来,瞬间便迷蒙了四野。这些大片的鹅毛落在地上,又很快没了踪影,倒把路面打得湿黑。睡前再看窗外时,却已是一片银白了,雪还依然在下着。枕着这样的大雪入睡,感觉特别踏实。
晨起,倚窗而立,看到雪已经停了,天却还没有朗晴,太阳在丝丝缕缕的云彩后时隐时现。走到院中,才知道昨夜的雪真的很大,尽管刚开始是时下时化的,但积雪还是足足有一尺厚,脚踩上去,扑通一声,立刻陷入雪中。忽然就想,雪中的植物园是一种什么景致呢?索性朝植物园走去,好在街道的雪被车辆碾压瓷实了,走起来并不困难。
从小区到植物园并不远,不大工夫就到了。还是夏天的时候,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这里走一走,沿着园区的砂石路,或快步疾走,或缓步慢行,眼前是各种树木的绿,耳边是各种鸟儿的鸣唱声,呼吸着树木野草的气息,那种感觉是很惬意的。现在,踏雪走在植物园里,感觉也是一样得惬意。其实人就是自然之一分子,本应该多与自然亲近一些的,但实际上很多人却总因这样那样的琐事缠身,而忽略了与自然亲近的乐趣,实在是不应该。古代诗人中,我比较喜欢孟浩然,喜欢他诗中的那种田园气息,喜欢他与自然的那种和谐共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就像我们的父辈,亲朋好友几人,秋收之际,盘坐在土炕上,喝着小酒,话着农事,兴起之时推开窗户,看着场院中收割回来的庄稼,那种喜悦是纯净的是发自内心的。正是因为与自然的这种零间距,孟山人也才能在冬天下雪之际骑一瘦驴,灞桥之上踏雪寻梅,诗情自然溢出,浑然天成,不事雕琢,不仅成就了山水田园诗派,更是表现了自己的一种率真。古人写山水诗者多矣,写冬雪的也不少,但大都重在寓意,像孟浩然这样纯粹纯净的并不多。
踏雪而行,看着、想着,心情竟格外得好。雪后的天气并不冷,节令毕竟已经过了立春,快到雨水了。立春,是中国农历一年的开始,《群芳谱》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一过,气温回升,万物开始复苏。但现在,雪后的植物园一幅冰天雪地的模样,难觅一些春迹。园中的小路上竟然早有一行行的足迹,看来早有踏雪之人了。园中的那些松、柏、槐、桃们,穿上雪衣后姿态万千,有的臃肿肥胖,憨态可掬;有的头顶白纱,亭亭玉立;有的膀大腰圆,疑为雪雕……这时,太阳出来了,阳光照耀着雪地,雪面反射着阳光,交相辉映。站在园中,头顶是瓦蓝瓦蓝的天空,四周是皑皑的白雪和白雪覆盖着的树木们,偶尔有鸟雀嬉戏于林间,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好长时间,我恍惚间感觉自己就是园中的一棵树,静静地站在那里,接受四季的馈赠,承接日月的恩泽,幸福地与时光相守。
植物园道路的两边是一排排的垂柳,夏天的时候,枝叶婀娜,长发飘飘,像对镜梳妆的少女,让人心生柔情。由于枝条纤细,树枝间落雪并不多,而是显露着树木的原色。它们虽然还保持着冬季光秃秃的样子,但枝条已明显变得柔软,颜色也发黄发绿了,是一种生动的色彩,而非冬季那样的僵硬了。其实,大自然就是个捉迷藏的高手,它用一场又一场的春雪让我们沉陷在冬季的梦魇里,却在我们目光之外,地层之下,悄悄地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动植物们是最能体悟到四季冷暖的,大自然哪怕一丝一缕的律动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而我们总是沉溺于日常的庸碌中,总是自以为是地将春天与花红柳绿划上等号,而忽略了春心萌动的过程,因此才会屡屡产生"春天易逝"的伤春之怀吧!实际上,在大自然中,在地表之下,在树木植物的根茎之中,春天早已来临。
人生其实是很简单的,人之一生实际所需甚少,只是欲望无穷罢了。因此我羡慕孟浩然的旷达和潇洒,能顺从本心,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求一种诗意人生。想着,看着,不觉踏雪绕园一圈,意犹未尽。走在返回的路上,脚踏厚厚的白雪,我感到自己因为雪因为春而得到了一种大自在。
故乡的河
文/daydayup
我见过很多地方的河,但从不曾忘记故乡的河。这条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东至陕西省潼关县汇入黄河,中间不知流经多少地方,但我一直固执地认它作故乡的河,因为在我记忆里它只和我的故乡有关,它就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我的故乡绛帐是一个坐落在关中平原西部渭河北岸上的古镇,全镇共有十七个村子,我们村是处在最上游且靠河岸最近的一个。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靠渭河近,村子里世世代代的父老乡亲便与之结下了不解的生死之缘。
在我的记忆中,渭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河堤曲折蜿蜒,河床辽阔宽广,河水随着四季的交替更迭总有不同的风貌呈现。
春天,站在高高的沙堤上向南眺望,渭河滩里芳草萋萋,野花烂漫。温柔清浅的河水顺着弯弯曲曲的河床轻轻滑过河底的细沙和鹅卵石,最后慢慢隐入遥远的天际。成群的牛羊在沙堤的斜坡和河中的沙梁上悠闲地甩动着尾巴吃草,偶尔抬起头望望头顶飘动的棉花一样的白云哞叫几声。小燕子一会儿贴着河面轻盈飞翔,一会又猛地蹿入空中消失了踪影。蝴蝶和蜜蜂争着在花草间蹁跹起舞,小蝌蚪在水底轻松地游弋……渭河对岸是一大片槐树林,大概在五月初,洋槐花就全开了,远远望去如雪如云一样洁白清新。每年这时候,我就和小伙伴们就手拉手趟过河去,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大把大把地去采摘那些新鲜的洋槐花吃。回家后,我把采摘来的洋槐花交给娘,娘把杨槐花和面粉和在一起放进锅里蒸,蒸熟后加入盐、醋和辣椒油,就成了一顿香喷喷的"槐花饭"了……后来,听说是联合国要在渭河南岸修建近千亩的鱼池,槐树林被大面积砍伐了;再后来,剩下的槐树断断续续被人砍伐,开垦出一些承包地,槐树就越发少了,慢慢地也就不复见当年孩子们成群过河采摘洋槐花的盛况了。
到了炎炎夏日,渭河就是我们孩子们的欢乐园了。尽管大人怕出事,不让孩子去河里游泳,但孩子们常常耐不住暑热,利用中午家人午睡的当儿偷偷地结伙跑到渭河里去游泳。游完泳,累了就在沙梁上找一个小树荫睡一觉,渴了就溜到沙洲上人家的地里偷瓜果吃,还有人会在河边的草丛里逮青蛙……回家后,撒谎说是去渭河滩打猪草,结果大人用手指轻轻地在我们背上一抓,就露出了五道白白的划痕,自然是少不了挨一顿骂的;假若运气不好偷瓜被人逮着,让大人知道了也很少能躲过一顿打的。即便是年年听说有小孩游泳被淹死,但大多数孩子不理会那一套,夏天里必然要去渭河里戏耍的。
秋天,雨水多,渭河水位就会陡然增高。有些年头,上游若下了连绵大雨,渭河里水位就涨得特别厉害,有时甚至会差点都翻过沙堤来,靠河岸的几个村子的人都会跑到堤岸上观看洪潮,黑压压一片,大家的心都提在了嗓子眼上——满河滩里尽是浩浩荡荡混混沌沌的洪水啊,河中那些高高低低的沙梁和沙洲里大片的庄稼地全被淹没了,木桥也被冲垮了,只剩下细细高高的芦苇在湍急奔涌的古铜色的洪流中左右摇摆。有时候上游发下来洪水,渭河里总会漂些木材、瓜果甚至一些家用的东西,有些好水性的村民就会禁不住意外之财的诱惑下河打捞。在我的印象里,那年头几乎每年都听说有人因发"涝财"而被洪水夺去生命。有一个人我印象特别深,他那时大概就是四十多岁,一脸的胡茬子,但肚子里很有些文墨,每次从我家门口经过,都要用土坷垃在我家的黑漆木门上写些生僻的字教我认,有时也会给我讲几个故事或唱几句秦腔。他应该是我们村里公认的水性最好的,因为家里穷,每年这个季节都下水去捞东西,有一年秋洪特别大,他为了捞一根粗壮木材而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去,结果再也没回来。他们家人顺着河岸去下游寻找,几天几夜也没找见尸首,从此,家里就剩下他婆娘和五个儿女艰难地过着日月。
入了冬,渭河就逐渐"瘦"了下来,分出好多岔流,水流细得好像能用手握住一样。曲曲折折坑坑洼洼的河床里大面积露出白花花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三两只不知名的水鸟经常在河滩上空盘旋,或是立在缓缓流淌的浅水中央仰头望着蛋黄儿似的夕阳。河滩上的野草都枯黄了,弥望的是无垠的苍凉的沙尘,西北风一吹,满河滩都是呜呜哇哇的风声,好似狼嚎鬼哭。到了三九天,河面上就结了厚厚一层冰,渭河滩上就显得更加荒寂了。若是下了大雪,渭河滩里整个就是一片白茫茫静悄悄的世界了。
渭河的面貌一直在变化着,它的变化不仅是随着四季的更迭,也随着时代变迁。我上小学时,渭河上只有一座水泥桥,在下游七八里外的罗家村附近,因来人或车辆过往都要交费,而且距离我们村有点远,我们村人一般很少打那里过。那年头,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渭河对岸的滩上有承包地,每到夏收或秋忙时节,少不了要在两岸之间往返。河水浅时,我们就拉着架子车直接趟过去;河里涨水时,就坐着一只大木船渡河——那船长约五十米,宽约十米,一次能容纳近百人,南北两岸上空横架着一根手腕粗细的钢丝绳,另有一条带滑轮的钢丝绳一头牵着横架着的钢丝绳,一头拉着船头,这样渡船就十分稳当了,不会漂移到下游去。到了我上中学时,政府为了发展太白山和法门寺的旅游事业,修建了汤法高速公路,公路正好从我们村旁边经过,于是渭河上就有了一座新桥——前进渭河大桥,从那以后,我们就彻底告别了趟水或者摆渡过河的历史。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渭河除了秋汛期非常浑浊之外,平时还算是较为清澈的,里面还经常能看到鱼儿;到了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一夜之间兴起,渭河两岸便建起了好多造纸厂、化工厂,渭河水就变得污浊不堪,老远就能闻见刺鼻的气味。到了2007年,省政府制订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提出用十年时间使渭河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要求,经过这几年治理,现已初显成效,相信不久的将来,渭河定能重现往昔的风采……
离开家乡已有十年,这十年来我回家的次数不算太多,且每次回去都很匆忙,难得有时间去渭河里尽情游览,但渭河一直牵着我的心,经常能听到一些与之有关的事情:那一年,我九爸年仅十五六岁的女儿慧霞在端午节那天过河时被上游突然下来的洪水浪头卷走;那一年,《新封神榜》剧组在渭河滩上驻扎了个把月,村里好多人应征了群众演员并亲睹了刘德凯、吕良伟等大牌明星的风采;最近,又听说村里某人在渭河滩筛沙石时挖出了一把宝剑,送到文物部门鉴定,说是唐朝古剑,价值三百万……关于渭河的传闻很多,让我有时欢喜有时忧。
故乡的河,从漫长的远古流到今天,曾历经多少次潮起潮落、沧桑变幻?故乡的河,勾勒的不仅仅是故乡儿女孩提时的梦想;故乡的河,承载的不仅仅是异乡游子沉重的乡愁。我想,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无论我漂泊在何方,故乡的渭河永远在我的心头流淌,如同那绵绵不断的来自童年的回忆。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河,那是永远在内心深处流淌不息的故乡的河。
燃烧的美人蕉
文/方舟
你到过公园里的美人蕉花圃么,那可是一个热闹的世界。炎炎夏日,一片刀枪剑戟似的绿色茎干,个个头顶上都绽放着硕大的花朵,火红火红的,像当年红军枪头上的红缨。走近细看,那花瓣之肥厚,之宽大,亚赛水中盛开的荷莲。
我喜欢美人蕉。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栽满美人蕉的大花园,春天一来,我就成这里的常客,每日晨昏都会不期而至,看着它发出幼芽,抽出粗壮的茎干,长出肥大的绿叶。它的花期很长,从夏到秋,底层的花败了,上层的又开了,前后接力,连续不断。到了秋末,百花早已凋尽,可它还在淅淅沥沥地开着。
也许是日久生情,在一段时间内,我对美人蕉的感情达到了须臾不可离开的地步。每天早上锻炼时,我都会伫立在它的身边观察半天,像看一本书那样,对它的茎、叶、花反复阅读,似乎要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来。
这种感悟还真的发生了。一个暴雨欲来的早晨,一阵疾风吹来,满园花木沙沙作响,牡丹、芍药、月季、海棠等的枝叶都在随风飞舞,有的甚至歪倒在地。而此时的美人蕉却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吃了定风丹一样,迎风树立,它那铁杆似的茎干和壮硕的叶柄只是轻轻地摇撼;只有那顶端宽大的红色花瓣,在欢快地飘动,似乎在说:欢迎你呀,疾风!美人蕉的这种刚毅、大气,这种潇洒、稳重,着实令我感动。它使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人和事,想起了那些让我敬慕的潇洒、大气的朋友。
凤儿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听说她的名字,那时她刚调入一家报社当记者。秀美的长相和活泼豪爽的性格,很快使她成为备受社会瞩目的大众人物。她才华横溢却又极为单纯,单纯的就像美人蕉的花朵,虽然硕大,却只有简单的四个花瓣捧着一个花蕊,不像芍药、牡丹,花瓣一层又一层的,让你剥不尽,看不透。当时由于业务关系,她同我们单位的一个老记者走得较近,加之她那不避嫌疑的张扬性格,业界绯闻蜂起,一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单位领导为此专门组织了专案组调查此事,其实他们仅仅是师徒和朋友的关系,调查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可是当时的那股风吹得满世界都是,这对于一位年轻女性,就无异于泰山压顶了。不久,我受命担任单位一把手,经过了解,果断解散了那个专案组,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那嘲疾风"中的她,一直令我担忧。在那文革余毒尚在的时候,舆论之风足可置人于死地。在这股风的影响下,她的家庭破裂了,她只得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独立地生活。可是艰难中的她,依然故我,刚毅、大气、张扬的性格不改。她上山下乡,深入采访,写出了大量鲜活的新闻、通讯,成了一位具有较高水平的著名记者。如今,她已退休,她的两个女儿均已结婚成家,她依然独自坚强的生活着,依然在著书立说,笔耕不辏她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以稳重、特立的性格与行为,证见了自己在那场风波中的清白与无辜。
这时我想,凤儿多像眼前这疾风中的美人蕉啊!同时我也想,这美人蕉不也就是花族中的凤儿吗!
凤儿的性格火辣而率直,遇事爱较真,不到理屈词穷时,从来是不会认输的。无论对领导、对朋友,都是如此。她爱写杂文,文笔犀利,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鞭挞揭露,从不留情。如今老了,性格依然不改。她的杂文直指上层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有名了。杂志报端经常见到她那投枪匕首似的文章,这些杂文多次被同行赞为范文,有的还获得了优秀杂文奖。当然,她这些针砭时弊的文章,也惹得一些人老大的不高兴。我曾经劝她:"现在的社会很复杂,你为文用语还是委婉一点好。"她却说:"我一介草民,当不了领导,也不想当领导,怕什么?不像你,被头顶那个乌纱帽罩着,‘多有不便’啊!"这隐含揶揄的话语几乎令我无地自容,我只有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佩服并为自己解嘲了。
有一位生物学界的朋友告诉我:"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时是那样的相像,竟至于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注脚,简直如同先验的一样。"果真如此。凤儿那种火辣的性格,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还真的在美人蕉的身上找到了。
那一天,西边的吴山半衘落日,映照着满天红霞。我和女儿从公园西侧的高架桥上向东俯瞰,只见美人蕉园里火红一片,烈焰腾腾。女儿指着说:"爸爸你看,那里着火了!"我顺手看去,知道那里正是美人蕉园,我说:"那是燃烧着的美人蕉啊!"女儿说:"太热烈了,真像烈火一样。"我说:"你看像不像一个人?" "谁?""凤儿!"女儿笑着说:"就是那个点火就着的老太太啊!倒真有点像。她现在怎么样?"我说:"她得了一种癌症,刚动完手术,正在康复治疗。"女儿说:"这一下,她那火燎毛脾气也该改一改了吧!"我说:"不会的!到死也改不了啦。你看那火红的美人蕉,它开到底,颜色不还是火红的么!"
这话被我说中了。凤儿在癌症的化疗中,仍然没有停下她那只犀利的笔,而且语言依然是火辣辣的。她还利用治病的时间,编成了三十多万字的书稿,即将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看来,她这棵人中的"美人蕉",也将在"燃烧"中度过自己的余生了。
秋日静好
文/梦醉清风
明媚的秋,以一种金黄涂灿了我的双眸。晨间,那枚闪着柔情的秋露,润了夜的眼眶,将升起的晨曦缀成朦胧的纱状;而秋霜,依旧持着一种冷寂的清纯,将春天与盛夏的故事浓缩成一点一滴的回忆。其实情感入秋春萌的热情消退,盛夏的恋情亦趋于静美了。
一切在宁静中皈依。万类霜天,终将走向一种纯净。我一直认为,生命的主色是白色的,那种白如冬雪一般雪色高洁,象征着高雅与内心的宁静。当季节入秋,所有花期向晚,我那片喜欢的竹影,便成为我生命的四季里最难得寂静的极品装饰了。
我爱竹,并不需要画出来,或用诗句吟咏出来。因为,我出生的寒冬,那树梅花开在老屋的竹林旁,那种鲜艳,引领了我一生的憧憬。而今,忆起从前老屋光景里散碎的文思,凝在眉梢,系在指尖,只一瞬就被这秋天的霜韵染成了独白,于无声处听心默语。
晚秋的天,高远而明净,很多时间的忙碌里,只知秋日静好,尚未读出秋天的悲喜,因为,我看到艳丽的秋花之静美,也目睹着一叶知秋的零星萧瑟,种种情怀与感慨相遇,竟淡了浓烈的诗情画意,静了喧嚣中感染的浮躁,一切如秋霜般归于秋天的水寒霜白了。
低头,我看见了秋草,仍自在地生长着,仿佛是这霜白之地一丝坚强的点缀,似乎,草就是这样生性坚强,不屈不挠的,可这样的"坚强",却引发了我无尽的深思。仿佛,秋草如我,一直觉得无论多伟大的漂泊都是虚无的,热恋的故乡的土地才是自己皈依的根。
此刻,独享于秋日的旷野,静卧在一块大大的水边石头上,默默地遐想着,四边是高高的耸立的山崖,巍然淡定,远方是蓝得浩瀚的苍穹,浩渺深远,耳边少了蝉鸣,蝶舞,微微的秋风,轻轻地吹动林间的树叶,沙沙作响,谱着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天当被,地当床,我真的感受到了那种秋日静美的重生。远处的湖水,微澜宁静,倒影着苍翠墨绿的山,空旷的山谷,葱郁的山林围绕在我的周围,像一幅精美的图画。我静静地躺着,思绪那么淡然,没有丝毫忧烦、苦闷,整个人融入了博大的山水之中。
林间的秋风,合着有地底下传来的凉气和大石的凉意,在我周身漫延,让我忘了尘世的繁琐,世事的艰辛,人生的无奈。觉得自己卸载了所有的不快,心更宽了没有忧烦,没有忙碌没有无奈。放下了累,放下了倦,放下了所有,觉得大自然更淡定,更深邃了。
秋日静好,无论树大草小,一切都无须比较。因为,人生本没有完美,缺憾亦是一种美,学会释怀,每一天都是静好的晴天。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度的索取只会让心灵疲惫不堪,不如卸下行囊,做真实的自己,不求圆满,但求无悔,才是人生最美的幸福。
绽放美丽生命
文/陈勇
生命如花,岁月如歌。
生命中不能没有鲜花。有鲜花相伴的日子,苦中也有乐,同样让人陶醉,同样给人幸福。"外面下大雨,房间一个角落就下小雨。我喜欢雨中那些泛着油光的翠嫩的树叶,于是采了透着嫩红的树叶,粉粉的桃花,雪白的李花,用一个大瓶养着放在桌上让它们淋着雨,满心的陶醉与欢喜,就有了一种把整个春天搬进家里的感觉。"读着这样感人肺腑的句子,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生命如花,花香袭人,氤氲着少女甜蜜而温馨的美梦。"贪恋驱使我摘下数枝挂在蚊帐两边的钩子上,入夜后朦胧在用绿色的纸罩住的灯泡下,整个闺房那般安宁,那般梦幻,名不见经传的刺槐花就这样用它独有的簇拥、独有的素净,芬芳着一个少女的情怀。"作者用文字作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花和谐图,给人以美感,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生命如花,花伴人行。"房屋装修好以后人未搬进花先入住,一来可净化空气,二来有点迫不及待,之前虽也陆续养过一些花,可终究少了一种归宿感。"生命中,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但是,不能没有鲜花。鲜花,是人类永久的伙伴,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寄托。
生命如花,岁月如虹。
生命与花一样,都会有枯萎凋零甚至消逝之日,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像一朵花,不同的花朵有不同的色彩与芳香,有不同的语言与花期,但总有一天会开放,哪怕是开出一丁点的小花。"这句话,是散文之文眼。话虽朴素,却蕴藏着诸多人生与生活哲理。
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朵花,我们都是这朵花的主人。花儿绽放的精彩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方式。勇于展示自己的智慧和风采,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灿烂辉煌。
生命如花,岁月如梦。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花,尽管不可能是一朵完美无缺的花。有的是艳花,有的是香花,有的是艳而香的花。但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我们要学会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我们的生命就可能成为最灿烂、最精彩、最有特色的一朵花。
春夜喜雨
文/张成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把春雨写得悄无声息,情意绵绵。春雨随风而至,似一位曼妙轻舞的少女,羞涩而甜美,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让心田复苏。
春雨润春色,柔美的春雨,落入凡间,化作春意。雨中漫步,空气中有一些清新的味道,凉丝丝地沁人心脾,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夜色沉沉,街灯闪烁,雨雾中泛出柔柔的光,折射着浪漫和温馨,给春天的夜平添了些许妩媚。细细的雨丝,缠缠绵绵,在空中渐渐地形成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处的街灯在朦胧中若隐若现,神秘而浪漫,引人遐思。倾听雨滴飘落的声音,心情不禁随着雨丝一起飘逸。
淅沥的雨丝在眼前交织成的雨帘,悬挂于天地之间。春雨落在手心里,光滑轻灵,触碰唇边时,似甘露入口。雨水冲刷了城市的喧嚣,洗涤了人们的心灵,雨夜如此静谧,打开窗户,闯进来的是那浓浓湿润的泥土气息,带来丝丝凉意,点点惊喜。春夜喜雨,悠悠的思绪在雨中穿行,让我们多了无限的遐想。扣人心弦的雨声,会勾起人们诸多的记忆和思绪,春雨弹奏如水一般的曲子,浅醉了春宵。
春雨飘落,如蚕咀嚼桑叶沙沙地作响,沐浴春雨的柔情,让我沉醉在春的气息里。春雨清爽,让我们抖擞精神,雨丝拉起的雨帘,就像一串串诗行,富有音律和韵味。春雨在耳边低低轻语,倾听着春雨的节奏,心间便盈满了憧憬和思念,荡起一层层涟漪。
春雨是大自然的赐予,润泽了生命,清新了世界。雨中的城市,像那沐浴中的少女,妩媚动人。雨后的春天,突然地明朗起来,明亮了春光,也点亮了春的眼睑。春雨贵如油,亦如绵绵的情思,含蓄而真挚。孟浩然的《春晓》是最富有情调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梦乍醒,春鸟啼歌,雨过花落,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春夜喜雨,聆听雨点的音符,敲打着兴奋的心情,春风吹春雨,春雨醉春心,一片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