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景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乡村美景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乡村美景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乡村方物
文/牛合群
我所熟悉的乡村,在一片低洼之地,比天蓝,与水近。
一声恣意的蛙鸣,就能唤醒村庄的风声、水声和人声。小河变得活泼起来,知了也开始尽情地吟唱。
芝麻开花,并不急于长高,它在等待那个扎长辫子的姑娘。它和姑娘早已约定,要让那个经常来家中的扶贫叔叔看看,这个夏天,谁最漂亮?
黄昏点水,触碰到大地的旋律,一朵莲低下尊贵的头。
忽隐忽现的新娘花有着不可方物的美,她的快乐无人知晓,她的幸福半紫半黄。
山川水东去,禾苗茁壮长。豆荚裹着土腥味,裹着一株庄稼的前世与今生;这份爱,什么时间打开,都会新鲜如初。
一条河,从母亲细细的针孔流过;如今,我睡在她倒下的岸边,被河水一次次洗礼,成为干净的石头,成为青春的小草。
奔跑的河流不会高出它的源头,沾满故国神韵的鲜花不会嫌弃养育它的土地。一条河,唤醒的往事有些潦草,但它总能给那些爱它的人们带来希望。它每笑一次,露珠就会摇曳生命的另一段清影,乡村的爱就会加重一层,让亲近的人接近无限的幸福与美好。
七月,成熟的土地搭起偌大的新房,装下前所未有的丰收、诗意流淌的愿景,装下五谷杂粮,以及与我白头偕老的新娘。
飘落在乡村初冬的雨
文/肖树雄
天是灰的,云也是灰的,偶尔被风吹起的雨也是灰的。这个初冬,就在一片灰色里拉开了帷幕。
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雨下了一整天。接连的阴雨,让我早已失去了听雨的兴致。再说,这白日也听不出雨的况味来。
临近黄昏,雨终于慢了下来。我独自一人走了出去,漫步到乡村前面的小径。
小径紧挨着房舍与田地,随意生长的草木此刻都是安静的模样。它们,都是刚从雨的梦里走过来的么?
小径旁边的房屋都是农户新建的小楼。那些爬满围墙的藤蔓在季节的凌厉中,终是缴械投降了。先前饱满的绿,此时呈现或暗黄或绛红或苍绿的色彩。风吹过,轻轻摇晃的草尖,怎么看都有几分萧瑟的意味。倒是小径旁边的荒地里,节节草、水蓼花依然顽强地保留着原来的样子。我突然有些心疼起那些水蓼花来,那寂寥的粉红竟是有些不合时宜的感觉了。
雨是斜飞着的。一丝丝,一缕缕,凉沁沁。我没有打伞,仰脸,任由雨丝拂过面庞。清冷的雨拂过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清新,还有一点小小的欢喜。大约这份欢喜是因为有着野生的美吧?野生,我居然想到了这个词,我笑了,轻轻地笑,窃窃地笑。又或许,我简单的欢喜仅仅来自对于季节的敏感吧!
临近"古树群落"旁边的农庄时我停了下来。这些农庄都是建成别墅的样子,在田野深处的树林边,彩色的墙砖,蓝色的罗马柱,实在是妙得很。我很喜欢那些美丽的窗户,一扇窗,就是一方风景。远远望去,这里高大的常青古树好似顶着绿色的云朵。忽然,一只雀子从树冠落下,又慌慌地飞走了。想来,大约是它看到我了。唉,我本无心,怕是扰了它的好梦吧。
小径边的水杉叶子在雨中摇曳着,色彩暗黄萧瑟,颇有些沧桑的意味。忽然想听落叶的声音,想来这水杉叶子落下的声音最是细小吧。这样细细密密的叶子落下来,是不是和下雪的声音一样呢?想我每日与它面对,竟是从来没有听过它的声音,真正是辜负它的美了。或者,它细小的声音我根本听不到,又何谈辜负呢?
其实,在这世界里,总有一些美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安静里,存在。
走在小径上,忽然觉得自己今天真正是幸运的。平日这里是极其热闹,人,车,扰得这条小径也不得安宁。今日或许是雨天,小径安静得很。一个人,真正的难得。
靠近农舍的边上,是清澈的河水。小河对面有远远的灯光落在碧水里,一漾一漾的,让人恍惚那就是美好的月光落下,又渐渐地化开了。我定定地看了一会儿,又默默地离开了。
雨,依然飘着,淡然,顺遂。寒意渐深的暮晚,一切无声的思绪也都随着夜色坠落于这片静谧之中了。
我抬眼望去,朦胧里,时光,仿佛有了潋滟的波纹。
乡村戏事
文/董国宾
走出乡村,记忆中总会留下什么。我最忘不掉的,便是乡村的戏事。
乡亲们天天在地里耕作,一旦闲下来,生活中就缺少很多东西。晚上打谷场上要唱戏了,老老少少安闲的时光里,一下子有了滋味,村子也便沸腾了。那时乡村都是这个样子。乡村戏事在乡下是个挺大的事儿,我们那儿称唱大戏,规模再小,也都这么叫。在我们村,我可没少看大戏。
我们村常常有戏看,日子也过得闹,外村人起名戏村,他们自然也会跑过来过戏隐,因为村里就有个戏班子。村子不算大,会唱戏的人却不少,嗓子一亮,人人都说好。这个戏班子都是种田的农民,但他们又颇有些功底。晚清时村里好多人爱唱戏,还出过几个名角呢,方圆数百里算是唱得响。世代相传,我们村还真称得上戏村,连小孩子也能唱上几段,田埂上片刻休息时间,也有人扯着嗓门唱。
年节里戏事最多,一场赶着一场,地里没了农活,乡亲们有了闲,村子里照样好戏连台。戏班子不用花钱到别处请,村里几个人一撮合,拉起场子就是一台戏。别看戏班子整日泡在泥土里,但演艺还不赖,做、念、唱、打功夫倒是有些底子,只是乐队简单了些,只有板胡、二胡、三弦和锣鼓,可伴奏起来挺有气氛。乡亲们对台上唱腔听得惯,花花绿绿的戏装和道具,看着也过瘾,倒增添了几分生动和逼真。村东头打谷场上,像模像样的戏台没有,只筑个高台,搭个天蓬,用布幔围起来,一个个戏迷就全找到了感觉。入戏的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但小孩子比谁都心急,离开戏还早呢,就搬了凳子到戏场去占地儿。晚饭一过,那才叫热闹,几乎全村人倾巢而出,成群结队地向戏场蜂拥过去,十里八村的人也往这赶。还有不少百里开外的戏迷,提前住到近处的亲戚家,只等着好好过一场戏隐。打谷场上,人头攒动,灯火通亮,这大概是小村庄最热闹的事了。
三通锣鼓过后,戏开演了,演员唱得正酣。《秦香莲》最动情,情恻恻,恨悠悠,思绵绵,观众在台下也跟着一下一下抹眼泪。戏曲《精忠报国》最牵动心魄,爱国名将岳飞在台上骨气正坚,群众对这个铮铮铁骨心仰目捧,只可惜奸臣当权。场下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恨不得窜到台上,将"秦桧"除之为快。《穆桂英挂帅》每年都应邀重演好几遍,每次上演,乡亲们都充满了豪情和满足。那时我是个顽心小童,我的最爱当属《孙大圣》。孙大圣金箍棒一耍,我只觉得两眼冒金光,真逗真开心。戏曲把乡亲们的魂勾了去,演到情深处,整个戏场像开了锅。
戏班子在台上塑造历史人物一大串,生活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有位演员到外村串亲戚,半路上蹿出一伙人,拦住他就往回赶。他们说看戏时曾见他演秦桧,死活不让他进他们的村。叫孙涛的小演员不一样,有个模样俏丽,人品娴淑的外地女子找上门来,非要嫁给他,只因小孙涛成功地塑造过正面人物小罗成。那姑娘一次次跟着看戏,着魔似地仰慕剧中人物小罗成,也着魔似地爱上了小孙涛。俩人遂因戏结缘,真是痛快。
巴掌大的村除了种庄稼,再就是戏事,乡亲们日子颇欢畅。走出农村很多年,但乡村戏事我怎么也忘不掉。
乡村锣声
文/朱志成
那年正月初一的早晨,妈妈扛着我去开门,随着一阵锣声,一头怪物冲过来,吓得我一股热尿流进了妈妈的脖子。"锣鼓一打团圆声,麒麟登上贵府的
门……"寻常乡村人家哪有什么贵府?能吃饱穿暖就谢天谢地了,不过逢到过大年,喜气团圆总是百姓们期盼的,于是妈妈拿了两块圆圆的麸面饼子给唱麒麟的,唱麒麟的也用双手托着圆圆的锣面接过饼去。每年春节,乡村还会有荡湖船、舞龙灯狮子、跳马灯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几乎都离不开锣鼓,春节的喜庆锣鼓声不绝于耳可绵延到正月十五。
乡村里不光是"锣鼓一响小孩脚痒",连大人们也会心神移荡。有道是丰年唱大戏,我们村是个大村,两三百户人家,盼来个风调雨顺年,农闲或春节会凑份子请剧团进村火火地唱上几本。太阳还没落山锣鼓家伙就响了,头一阵,是催村民们该提前吃晚饭,第二阵,是催村民们该进场了,第三阵,是告诉人们大戏即将开场,锣鼓一阵紧一阵,催得姑嫂婆媳们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有的姑嫂或婆媳昨天还吵得不可开交,今晚却挤在一条板凳上有说有笑的看大戏了。装扮过的青年男女们喜欢挤在戏场外围某处谈天论地疯傻一气,也有恋人隐身在场角黑暗处卿卿我我。此外,哪家孩子当兵,哪个生产队向国家送超产粮,甚至哪个职工光荣退休,村上都能听到喜庆的锣鼓声。
在某些时候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只有锣声独来独往。比如打更,比如夜间巡逻,那锣声在静谧的夜间稀疏轻飏,睡意正浓的村民们听了,心里自然增添出许多甜美踏实来,然后翻过身去进入下一个梦乡。新中国刚成立那些年,农村没有广播喇叭,村民们有时会在清晨或傍晚听到明亮的锣声,大家知道村里要开群众大会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公审大会,区上县上要逮捕谁审判谁,在召开万人大会前一两天会通过锣声通知远近各个村庄,使之家喻户晓,那锣声听上去格外铿锵有力,沉重严肃。
还有一种锣声,它在历史上也许只是短暂的瞬间,但令人记忆尤为深刻。那时,一些造反派谋划出一种新的斗争方式——给专政对象挂起牌子戴起高帽子编起号,让他们排着队到群众劳动的田头场头去游行示众,要他们一边敲锣一边喊"打倒×××,"每人喊三遍,按序进行。一开始确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第二天第三天那锣声就渐渐萎靡起来,然后更是零零落落有气无力的了。一次,9号喊完了三声将锣和锤交给1号说:"轮你了,老实点,不要消极怠工啊!"1号迟疑地盯着9号说:"你坏分子也有资格说我怠工?你还差一声呢!"9号猛敲一下锣反驳:"你聋了!这事能打折扣呀?"两人半真半假地争吵起来,被其他几个号头的半真半假地劝开,高帽子滚到田沟里引得群众埋头弯腰一阵暗笑。
要说乡间最为紧要的锣声,应该是发生火灾和汛情的时刻。
一旦村里发生火灾,无论昼夜,村上专管太平锣的人会立即掂起锣和锤直冲门外,在第一时间发出信号,密集的太平锣声短促急迫、令人惶悚,人人面露惊恐地追问哪里哪里?紧接着水龙会上的小伙子们闻锣声而动,抬起水龙扛着消防器具风风火火地直奔火灾发生地。村民们则自发地提着水桶掂着盆紧跟其后。乡间不管哪个村子发生火灾,只要报信的锣声一到邻村,这个村子的太平锣必须立马接应,两位执锣人作短暂交接,报信的锣声又传向另一个村子去。接到报信锣声村子的救火队当然必须立即出动。
在江河水库周边的乡村,春夏季节极易发生汛情,由干部党员骨干组成的巡逻队日夜巡逻在大堤上。一边是泛滥的洪水,一边是父老乡亲和庄稼农舍牲畜,巡逻队不敢有半点疏忽。当年他们穿戴的是蓑衣斗笠草鞋(后来是雨衣胶靴),腋下挂着长电筒,手里掂着铜锣,两眼须臾不敢离开暗流涌动的水面,万一险情发生(如管涌破堤等),只要领队一声令下,锣声响彻大堤,传遍水乡,紧接着乡村的劳动力全部涌上大堤,有的抬着木头门板,有的扛着草包沙袋,有的砍树沉船,有的跳下水涡打桩,民众们在乡村组织的指挥下分工协作,全力抗险保大堤,直到洪水退去。
唐山大地震那年夏季的一个凌晨,村广播喇叭里刚刚传出几声信号,值班人紧急地敲着锣一路狂奔,全村人在惊恐中迅速向各个谷场跑去——据说那是县上为把震灾损失降到最低而组织的一次抗震救灾演习。人们聚集在谷场上,首先是相互查问人头,看有没有落单在屋子里,同时紧张地观望猜测,接着就是相互照应相互劝慰,凌晨时分凉意袭人,有人拿出随身携带的单衣薄裳、被单、塑料布披在邻居的老人小孩身上,还有人回自家防震棚拿来一点干粮热水给饥者充饥给患者服药……直到缓慢的锣声响起,警报解除。那锣声那场景,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至今仍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人间春色在乡村
文/童薇
迎接了一场又一场冷雨过后,初春的阳光终于展露出让人期盼已久的笑脸。我掸落春节过后满身的疲惫,推开老屋虚掩的大门,一身轻松地到乡间寻找春色。
乡村的春天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放眼望去,万物皆沉浸在一片崭新的世界中。蓝莹莹的天空仿佛被白色的涂料泼洒出大片大片纯白的流云,烂漫的春光犹如水中自由游弋的鱼儿,在绝美的天空之城中自如穿梭,让人恍然一不小心,仿佛步入了仙境。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行走在乡村小径上,脚边的草儿破土而出,在温软和煦的春风中颤颤抖抖地舞动着身躯,跳起一支又一支圆舞曲。小径两旁的花儿也忙着跑过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绽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娇艳可人,犹如天边的一抹薄媚,美得不可方物,惹得蝴蝶、蜜蜂翩翩而来;"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的梨花,在春风荡漾下,千朵万朵压枝欲低,清丽如雪、玉骨冰肌的它恍若从云中款款而来的神女。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姹紫嫣红地点缀着山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解冻的春水开始逐渐变暖。三五成群的寒鸭在池塘里、湖中嬉戏、快乐悠游。万条垂下绿丝绦,湖边的杨柳犹如娉娉婷婷的少女,舒展着婀娜的身姿在风中起舞。垂柳依依,春风徐徐,漫步在乡村湖畔,仿佛走进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中,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心也变得格外舒爽惬意。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站在广阔无垠的田野间,抬眼便看见漫天凌风飞舞的风筝,燕子、蝴蝶、蜻蜓……几个天真烂漫的孩童,穿梭在田间地头,一阵阵欢声笑语像水中惊起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
常年呆在水泥森林中,我们感受不到季节的更替,因为流光溢彩的灯火,让我们看不到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份怦然心动,忙碌的生活,遮住了我们去寻求美丽的心。
如今,蓦然回首才发现,春色最美在乡村。如果你累了、倦了,趁着春光无限,不如到乡村走走,你会闻到撩人的花香,听到婉转的鸟语,你会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聆听到万物的呼吸,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乡村汗浴
文/熊立功
沐浴也称洗澡吧,五花八门的,种类繁多,有热水洗啊蒸的热水浴,有用冷水淋啊冻的冷水浴,有找阳光晒啊炕的阳光浴,还有把草药进行配伍的药水浴,以及牛奶浴等等,只要是想得到的、对人身体有益的沐浴,都能生得出来。
我这里要说的,也是一种沐浴,叫汗浴。家乡人在劳动之中自然生成的。且,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小时,我们放暑假的时候,也正是父辈爷们大忙的日子。抢割早稻,抢插二季稻,为不误农事、农时,忙五更,睡半夜,没个闲生。年轻的后生,更是上夹的力牛,下不了架。连洗澡的功夫都没有。
可,他们自有解决的办法。
清早,天刚刚粉明,在生产队长的吆喝下,年轻的后生们,肩垫布垫,搭上汗巾,打着赤膊,扛上冲担,到大队部集合。
有妇女们,早把摊冷的绿豆粥,一桶提出来,大家呼呼啦啦,喝上两碗。摘下冲担上备好的水壶,灌上摊冷的车前草煎的水,出门。
后生们是做顶苦的事,挑草头。如是,小辈的我们,很荣幸地欣赏到长辈们很有特色的汗浴。
那是早饭之后,我们拾稻穗的红领巾队伍,随后来到挑草头的后生们阵地,打扫战场。
迎面,挑草头的后生们带着风,悠过来,近两百斤的稻谷草头担子,在肩上沉沉地压着,稻穗挂在草头下,摆动着,哗哗啦啦,扇出一阵阵风。
但,稻穗扇出的风还敌不住热浪。汗水如注,从头冒出来,披头往下淋,冒了又出,出了又冒,体内的水用完了,摘下挂在冲担上的水壶,一边悠着走,一边把水往体内灌,洗澡一样,从头到脚,湿漉漉的,还夹杂着体内的油星子。
他们是快乐的,在汗浴之中,打着哈哈,哼着调子,一往无前。
于是,金黄色稻谷草头之间,就耸出了一个油亮亮身躯,一个汗浴的人。
如此反复,反复如此。
一天下地,汗浴一天的后生们,搁下担子,放下冲担,来到清澈见底的池塘。一个个,赤身裸体,或扑,或扎,或跃,进入水中,漂洗汗浴之中体内带出的污渍,漂洗一天的劳累、倦意。
从池塘钻出来,后生们又恢复了精神焕发的模样。
如今,几十年过去,每每想起儿时看到的汗浴情景,就有一种冲动,就免不了试一试。带上几瓶矿泉水,走到太阳下,蒸一蒸,晒一晒,出出汗,但总也找不到畅快淋漓的感觉,总是觉得体内有一种东西释放不出来……
于是,我自愧不如。于是,我更加怀念自然的、无拘无束的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