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文章
倚栏轩精选7篇信仰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信仰文章(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一个人的信仰
文/墨子砚
我,只是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寻常小百姓。没有骄人的学历,没有耀人的工作,拥有平凡的相貌。经历的不多,感悟的也不多。在这泱泱大国的一寸土地上,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我想,即使与那些光环四射的名人相比,我也不算是被遗忘的角落,因为,在每一个人的交际圈子里,自己都是位于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只是象限不同,影响不同,绝非没有作用。
人生的道路,如果以八十岁为一段,那么,我走过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的四分之一。不大不小的年龄,什么都是刚刚开始,却又什么都想结束。矛盾之源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发现,儿时的我们想长大,长大的我们想童年。谁又知,生活没有倒流从来的可能,时间也不会停留在你认为最美的光景而不再流逝。
写一些东西,作为日子的纪念,成长的经验,回忆的想念。让若干年后,在我老态龙钟,记忆衰退之时,还有这些印迹,得以追寻,慢慢回味。
世界,我来了。
我不相信有生命的轮回,但我相信有人生预定的轨迹。按照老年人迷信的想法,我可以存活在这世界上。即使没有经历别人在母腹中足足九个月的耐心等待,在七个多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这个大概向往已久的世间。不可追寻的原因在于:民间有"七活八不活"无任何科学根据的古老流传。我的提前出世,打破了家庭原有的平静。去医院找大夫托关系,真是好不容易给自己找了个睡觉的地。现在想想,大夏天的,那时的我怎么就还得需要个保温箱来保持我这微弱的生命?和其他的婴孩相比,在身体上我是弱小的,在生命力上我是顽强的。可能这个世界对我的诱惑力足够让我在那个生命垂危的时刻撑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八十年代末的中国农村,真的谈不上富裕,只能说温饱可以满足。我的出生,虽然没有男孩降生的喜悦,但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足可以让那个四代同堂的家庭产生小小的涟漪。怎么着说来,我也是一个宝,一个曾祖父,祖父母,父母心中的娇柔宝。
后记:降生,是一个生命的宣告!它无需聒噪全众,却企盼至亲的疼惜。如你的身边有生命的降临,请去珍爱,它是上帝的一种美好给予。爱里没有男女之别的内心落差,它是上帝的恩赐,为的是要在你以后的道路上向你显明它的力量。
林黛玉离我有多远?
据可靠消息透露,我是一个很难缠的孩子,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比是小有差距,但在同龄人当中我可以首屈一指。泪水是我脸上的永恒标记。多病是我身体如影随形的时刻伴侣。自然而然,我就成了银河系的焦点。
万物生长靠太阳,小孩长大靠奶水。可俺又是偏偏不走寻常路的那一位,不爱奶水爱糖水。红糖水加淀粉,是我生命营养之源泉。真不知林黛玉有无类似我这样的怪癖?从睁眼的那刻开始哭泣,到入睡的时候停止。真不知失去或未得到什么是我泪腺的引爆点?细琢磨,我还真不是一般的女人,在襁褓中就懂得让人去猜想我的心思。可怜的是,十次能有一半猜中的几率,可能家中就会有一阵成功的窃喜。与我近百年相隔的林姐姐,如果我们今世相遇,但就泪水这一赛,会是怎样的结局?当年的你为一个情字洒泪无数,而初入世界的我,因着还不明白的"情"而如洪决堤!前者是爱情的起伏跌宕,后者是没有界定的情感累计,这情感只能说是自我需求无法满足的内心情愫的孩提式宣泄。恍然彻悟,长大后的我讨厌你的原因,原来在于幼时没有胜负对比的黯然愤慨。
林黛玉的生活离我很远,林黛玉的情感我无可触及,可林黛玉内心自我矛盾挣扎,内心需求得不到回应的苦楚我有缘深知。也许,时间空间的距离无法更变,但心与心的距离很近。
后记:人的内心需求没有年龄的差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它都已不同的方式折射在我们的生活中。人是动物,是高级的情感动物,因着情感,就有喜怒哀乐的种种表现。只是,没有人完全了解我们的所有,当自己的所需得不到满足时,要改变的不是关心我们的人,是我们自己。关心,是别人的权利,却不是义务。作茧自缚,永远不会有破茧成蝶的完美结局。
月亮变成了北极星
从出生开始,我就是众星间被捧起的月亮。只是没有永恒。一年后妹妹的出生,意味着那月亮不再是我,我顶多是众星中耀眼的北极星。就此,曾在我眼前闪来闪去的多个面孔,霎时变得单一了许多。祖父母担当了照料我的重任。自然而然,与父母接触的机会也因而缩水。当时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生活会有改变,也不懂得什么叫做不恰当的退位让贤。只晓得,我周边的面孔不再有年轻,只有苍老。祖父母着实的对我疼爱有加,父母的概念在我头脑中也渐渐消逝。我仍一如既往的要我想要的,玩我想玩的,即使不再是曾经的月亮,却在本质上没有显着差异。
月亮可以不再是月亮,但北极星却不可不再是北极星。我害怕离开祖父母的日子,哪怕是短暂的几个小时,否则我会没有安全感,像在森林中迷路的小羊。父母的模样在我的记忆中点点淡忘,至少在当时,是可有可无的角色。突然记起一个场景,母亲因车祸住院,我再次见到她的陌生与胆怯,以及她看到我,我却不知道她是妈妈时她脸颊滑落的泪水。她是伤心的,而我是茫然的,一脸无辜的茫然。
后记:即使有血浓于水的事实渊源,也无法抗拒情感的后天培养。毫无疑问,情感不是与生俱来,永恒不变。情感的深华是交流中的恒量,而不是停滞中的变量。家庭中情感的升温,需要互动,需要付出。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也没有努力后一无所得的结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深信在五六岁的年纪,还不懂得这样耐人寻味的道理。幼儿园被我想象成不会孤单的童话王国,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我的梦想遥不可及,满心期望换来的竟是颗颗滑落的泪花。
幼儿园里没有童话里的仙女魔法,也没有让我爱不释手的漂亮娃娃。有的只是生疏的面孔,陌生的环境和我不可掌控的现场。爷爷的衣襟成为我手中的泪帕,周遭与我不想关的人啊,你们想看就看吧,此刻,我只管让我的泪尽情的挥洒。可惜当时的信息没现在发达,不然,我也会是网络中迅速蹿红的"挥泪娃".
我真的不是九零后。只是,行为上有点让人无法消化。
逃课是我生命中不变的信仰。独来独往是我行动的根本原则。学习优秀是我一切的坚固根基。倔强而自强,是我永恒的人生标榜。我逃我快乐,我走我疯狂。无需理解。无需约束。只可怜了那一次次送我上学一再受挫的老两口。
我那对我无语的老师同学啊,让我着实的惭愧不已啊!我是不会按照常理出牌,也不想成为你们眼中的"头号人物".所谓那些的虚虚实实,我不在乎,像极了如今官场中礼钱不入,软硬不吃的小人物。
后记:童心需要呵护,需要关爱。孩子的年龄虽不够大,但心足够强。她在寻找一份让她安全的爱,没有寻见就会已她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去满足。大部分外表孤傲,表面坚强的孩子,内心却如散落一地的玻璃渣脆弱易伤。
信仰的力量
文/许秀兰
清明节前,我和单位支部党员到湘南起义纪念馆缅怀先烈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沿着弯曲的小径步行下山,耳边不时响起讲解员讲述的那段战火纷飞岁月的声音,我更加怀念参加过湘南起义的曾祖父许玉山烈士。
在纪念馆的墙上,有一栏湘南起义前后郴州各县市党组织建立情况表,曾祖父的名字就在其中——这是我知道后,第二次来瞻仰他。我曾经无数次来过东塔岭,却从未在意过这段历史,也不知曾祖父一直没被历史忘记,一直没被党和政府忘记,他的名字,一直印刻在这里。我凝视着,想着他年轻挺拔的身躯,为了革命抛家舍业,义无反顾英勇献身,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铸就了曾祖父一生传奇的经历?
曾祖父1900年出生于永兴一富裕家庭,少年时代,就富有进取精神,体察群众疾苦。考入长沙私立达才法政专科学校后,接触进步思想,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于192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永兴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27年秋,他和许郁、曹钧在金龟安福司成立了永兴第一支工农武装——永兴县江右独立团,1928年3月,带领独立团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率团随朱德、陈毅部撤上井冈山。1929年,他被组织派往广州工作时,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9岁。
我小时候在长辈忧伤的表情、叹惜的言语里,除了知道曾祖父是因为干革命很早就牺牲了之外,对他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却知之甚少。随着时间推移,竟渐渐在淡忘。除了偶尔有政府人员来老家联系关于烈士的一些事,我以前几乎没想过要更多了解他的一生。
曾祖父的父亲勤俭持家,为他挣得一份不小的家业——农田60多亩,茶山20余亩,在方圆数十里也算得上殷实人家。那时候,如果他"安分守己",在家过着男耕女织的平常日子,或许不至于早早地离开老母和妻儿。为推动土地革命,他还做通母亲和妻子的工作,当众烧毁田契、地契,捐献家里全部农田和茶山,打开自家谷仓,将稻谷分给贫苦农民,为"插标分田"作表率。
在去广州之前,他知道此行危险。回到老家,在和妻子老母话别时,他哽咽地说,此去路途遥远,凶险难料,不知何时还能回来,要家人不要担心,不要悲伤,好好保重身体。望着刚出生不久还待他取名的女儿,他更是热泪纵横。而当他牺牲的消息真的传来,家人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哭声,却已永远也唤不回曾祖父的归来了。
不知道那段岁月,祖辈那些亲人是怎么熬过来的?在那段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清乡团不时来家里骚扰找碴,反动派更是要斩草除根。多亏好心的亲戚和共产党人的帮助,年幼的孩子东躲西藏地生活,终也长大成人了。
今天,当我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时,似乎更懂得烽火连天的岁月,和曾祖父一样的共产党人的胸襟与情怀。那个年代,脑袋是提着走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意味着牺牲,意味着随时准备掉脑袋。然而,哪怕随时可能牺牲,一批批共产党人还是前赴后继,忠诚无悔,因为在他们心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曾祖父许玉山,以及无数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他们需要被铭记!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信仰的力量
文/高涵
天空澄澈,冰面透亮,枯木肃杀,高举军刀的冯小刚那一声呕出灵魂的呐喊,究竟湿了多少观影人的眼眶?电影《老炮儿》的结尾,让我突然有种撞倒人生魔盒放跑杂陈五味的感觉,一时间时光旋转,轮回颠倒,曾经犯过的错,拥有过的梦想,错过的故事,说过的梦话,那些年少时才敢有的壮怀激烈,一股脑地从心中落灰的角落里喷薄而出,撞击得鼻子好酸。
然而,在观影伊始,冯小刚塑造的这个北京老炮儿的种种行为并没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甚至让吸惯了城市纸醉金迷气味的现代人感到是过时的、疯狂的、冥顽不化的:街坊邻居给个面儿叫声"六爷",他就俨然拿出了"小混蛋"(文革时的传奇顽主)的范儿来了;他和哥几个到老还在用打打杀杀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多少显得有些幼稚;在和这个时代的新兴顽主——富二代小飞等人的较量中,他"(补豪车)2000块够了吧,我门儿清"的豪言,笑掉了一群富二代的大牙。但是随着人物形象的逐渐立起,六爷端着顽主范儿的固执也逐渐变成了扞卫"规矩"的执着,在电影的结尾处,一群老炮儿冲进冰湖的壮举更是把这种执着变成了对"规矩"仍存的信仰,让人突然觉得,这不是冥顽不化也不是幼稚可笑,这是对自己毕生信仰的至死忠诚,这种信仰的强力让人顿生敬畏。
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平凡,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到精研,也称得上一声"大师"了;一个价值观,不要太坏,能够坚守成一份信仰,也足以让人心生敬畏——正如人们可能会对宗教本身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但是谁又能不对朝圣者那份虔诚的信仰之心肃然起敬?当看着一群夕阳老炮儿为了扞卫信仰逆势而行——六爷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怎能不想起那句热血的话语——"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电影散场之后,从影院走回灯红酒绿的都市,仍然觉得北京呼啸的风沙灌透了衣领,挑拨着一颗热血沸腾的炽热之心。实际上,作为一个华语电影的忠实观众,这种类似的感觉在2015年的观影历程中出现过不止这一次。
作为今年的一部现象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怒刷了一波热血情怀。那个腾云驾雾、驭电驰风的大圣曾经是多少少年心中的神明,但是随着少年的成长,枯燥现实的重击早已将心中正义的化身碾压成了畏首畏尾、明哲保身的皮囊,正如电影中那个被如来佛的五指山挤压出灵魂的大圣一样,失去了法力、迷失了自我。但是那份侠肝义胆却深藏在我们每个的身体里,在大圣浴火重生,斩妖除魔的瞬间,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电影《狼图腾》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信仰的主题,但它最特别的地方还在于,它不仅描述了人对自然力的崇拜,更展现了狼对狼族图腾的信仰;作为华语电影的拥趸,很难不爱武侠,在玄幻武侠誓将特技特效玩出好莱坞水准的热潮下,电影《师父》逆风而行,扞卫传统武侠魂的硬气,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今年,就连一些低成本喜剧片也纷纷竖起了信仰的大旗:电影《万万没想到:西游篇》里,世袭守卫村庄重任的慕容白在对祖训"纵横荡魔邪,一剑斩群妖"的信仰和对心魔"长生不老"诱惑的迷惘中纠结挣扎,最终,信仰战胜了心魔,他还是做出了牺牲自我来守卫村庄的选择,这一份对信仰的殉葬还是颇为动人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选材于真人真事,改编自主角自传体漫画,从始至终都展现出女主角对顽强生命力和世间有真情的坚定信仰,激励了无数同样被病魔折磨的人重燃生命的希望;电影《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也因为继承了同类型鼻祖《老男孩》中的追梦情结而收获了一部分观众的喜爱。虽然囿于多种因素,这些情节多多少少有些为了情怀而情怀的煽情感——它们也因此招致了很多影评人"又在贩卖情怀"的挖苦,但它们试图和《分手大师》之流——利用明星效应疯狂圈钱,却在恶俗老梗里转不出去的廉价搞笑片划清界限的行动,本身就带着一些小坚持。
从第五代电影人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对华语影坛的诟病就从未停止。的确,经历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霸王别姬》的盛世,第六代电影人的登场是狼狈和尴尬的,他们在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被毫无防备地卷入了陌生的电影市场竞争中,既无法在体制内实现艺术理想,又在第五代电影人闪耀光环的遮蔽下显得茫然若失,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被迫成为了边缘的小制作群体,诞生了许多叫好不叫座的小众电影。这青黄不接的局面到了新电影人这里更甚,"跨界执筒"的热潮让一群网络小说家、主持人、明星都来电影圈的肥地大捞了一笔,这些年,华语影坛真的是鲜有好作品问世。
但是今年这一年,华语电影人集体向信仰致敬的价值取向,给了我太多的惊喜。虽然谈不上什么历史性转折,但总算是在前几年疯狂利用粉丝电影圈钱的乌烟瘴气中扒开了一条出路。而对于像我这样平凡不过却热爱华语电影的观众来说,一部电影能照亮一颗心,当我们终于在大圣重托金箍棒,再披黄金甲的涅盘瞬间,重新找回了那个曾经敢作敢当所向披靡的自己,还有什么好惧怕的呢?用一部电影让人重拾对信仰的信仰,想想都很"燃".
这一年的华语电影,我看的很过瘾。希望那些用信仰的力量打动了我们,最终又被我们亲手捧上票房冠军宝座的电影人,也能始终不忘对电影艺术的坚守和信仰,"站着把钱挣了".
信仰--爱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有的信宗教,有的信金钱,有的信权利,有的信地位。在这个物质社会,人们总得找出一点信仰来填充一下自己的空虚的内心世界。本来我以前活着也没有信仰,或许是根本就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东西,在人生中浑浑噩噩过了二十又二载,终于,我明白原来我的信仰是——爱情!
不是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话我理解且同意。在我的人生里面我可以用我的生命去保护爱情,为了爱情我可以付出,不管是金钱,地位,还是尊严,甚至包括我的生命,都愿意用来换回我那所谓的爱情。但是,有一点我想说,那是亲情千万不要用来和爱情作比较,如果你用他们来作比较,那么你会死的很惨。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不信仰亲情,我想告诉你的是,对于我来说亲情我根本不需要信仰。
"每当我听见忧郁的乐章,勾起回忆的伤,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月光,想起你的脸庞,明知不该去想不能去想偏又想到迷惘,是谁让我心酸谁让我牵挂——是你啊。"
信仰爱情,却不知道爱情长的什么样!于是用着讥讽的表情嘲笑着自己,于是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描绘着美满爱情的样子。早晨,我会用轻轻的一个吻叫醒熟睡的你,当然你也可以这样叫醒我;工作时间大家都忙于工作,偶尔闲下来的时候拿上电话听听你的声音;晚上可以出去逛逛,虽然那地方走过很多遍,我们却不厌其烦的拉着对方的手来来回回;周末的时间回家跟老爸老妈聚聚,尝尝老妈的手艺,跟爸爸唠叨一下午;一年当中必须挤出一周左右的时间,背着旅行包,带着单反,牵着彼此的手,出去旅游一大圈。
就像张信哲的歌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我爱你,是忠于自己忠于爱情的信仰,我爱你,是来自灵魂来自生命的力量".
寻寻觅觅十几年,信仰的东西却是我不曾拥有,也不会拥有的东西。找不到信仰,找不到人生的目的,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我该如何是好?要知道信仰爱情的人是脆弱的,但是信仰也己被打破,人生就陷入了无底的漩涡。
现在我的信仰是命运,不是我不再信仰爱情,只是我不再信仰自己有爱情,却相信别人有真正的爱情。爱情那本就不属于我,我也就敢再奢求。信什么不好,信爱情!
母亲的信仰
文/孤蓬征
父亲去世那年我刚小学毕业,也许是我懂事比较晚的原因,当时我并没有天塌了的感觉,只是觉得很伤心,因为我知道以后再也看不到父亲了,所以我当时哭得特别特别的伤心。在父亲去世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都一直抱有一种幻想:父亲是又出差去了,过段时间还会回来的。其实我心里清楚,那不过只是自欺欺人罢了,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整个人也变了。在我之前的记忆中,母亲是不信佛也不信命的,可在父亲去世以后的很多年里,母亲对佛和命运的信仰达到了一种盲目的程度。记得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寺庙,母亲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还愿,之所以去还愿,是因为在父亲生病期间她去许过愿,但一度让我觉得不能理解的是,既然去许了愿也还了愿,但父亲还是走了,那证明所谓的神或者佛并没有做到应该做的,那母亲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呢?直到过了很多年,有一次在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说出了自已多年的疑惑,母亲只说了一句话:你爸爸已经走了没办法,但还有你们三兄妹。当时我的心狠狠的抽搐了一下,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明白,原来母爱也跟父爱一样的深沉,明明知道所谓的神佛不可信,可为了自已的儿女却甘愿象一个傻子一样,去相信一个明知不可信的信仰!
年,双膝辗压出的信仰
文/暮千雪
灯笼、对联,满街的中国红,像团团烈火燎烧得空气里都弥漫着新年的喜庆。每每这个时候,双膝便开始隐隐灼烧,心也开始飞向古镇深巷中那座老槐深覆的院落:
窑洞清凉,幽光微泛的棕红方桌面上,水果点心礼盘若四朵莲花般静静地开着,旁侧两支燃烛,一方香炉,明明灭灭的香吐着轻烟,一缕一缕地拂过桌边高背木椅上端坐的祖母端庄洁净的脸庞,拂过靠墙而立的16寸黑边相框。相框里,祖父用与父亲相似的眉眼在威严地看着我们。
静谧流淌成肃穆,父亲拖着细长身影在桌 前独自上演着哑剧:小心翼翼地取出五根香,双手呈至烛火前,点燃,后退两步,高高举过头顶,深深揖拜三下,又上前,双手将香一支一支插进香炉里,再后退,跪落蒲团,举目祖父照片言:达,儿给你磕头拜年了!音落伏身,直到额头在洒扫干净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砰",起身,伏身,叩磕……三个响头叩后又跪移向祖母:妈,儿给你磕头拜年了!同样长伏腰身,将额头叩得全屋人都听得见。三个响头叩完后,祖母开口:我儿是孝子,快起来吧。父亲便小心翼翼的起来退到祖母身侧,恭敬伺立。
模仿父亲的样子,一溜贴墙而立的未成年的二叔,三叔,姑,以及我们兄妹三人按从大到小先男后女的次序一一上场。每个人往桌 前一立,祖母便像讲解员一样对着祖父的照片旁白:李家XX给你拜年了啊!
女眷只磕头不上香,磕完祖父磕祖母,六岁的我是最后一个。
站在供桌 前,听着祖母慈爱的旁白,小心脏急速的跳动起来。平常总被人当无知稚子忽略,第一次成为全家的焦点,胸膛里升腾起奇异的欢喜与自豪:我是李家子孙,我是李家一分子,我是个肩负代表李家形象之重任的"人"……满屋人只道我慢腾腾的是因为羞怯,哥姐窃笑,祖母和父亲眼睛鼓励,我定定心,终于跪拜于地。
按着父亲的指点,完整地跪拜过祖父祖母后,祖母伸手来拉我,边拉边心疼地说:"快起,快起,把我小孙女膝盖都跪疼啦",经祖母提醒,我才觉出膝盖真得烧呼呼地疼,就难为情地咧嘴笑。祖母慈祥地笑说:"从今年起,每年过年都要这样子给祖先下跪磕头,做李家子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呀,我娃愿意不?"我连连点头,祖母满意又欢喜地把两角钱按到我手心:婆就知道,李家子孙没有一个孬的。来,给我孙女压压岁,长大好好做人,为李家祖先争光添彩,李家祖先会在天上保佑着每个子孙平安吉祥!
此后,每年过年,膝盖便灼烧一次,直到十四岁离开家,灼烧的双膝已将年在心中辗压成一种信仰。
二十多年了,我仍能清晰地记得双膝跪地那一刻的神圣,膝盖灼烧里的那种幸福和自豪。虽然随着祖母的仙逝,房屋的迁移,族人们的四散,那样的年再也不会回来,但是我仍习惯盼望过年,习惯在万家灯火满城烟花里一次次寻回记忆过一场"属于我的年".在我心里,年已不仅仅是一个迎春的节日,更是一个生命的签证日。在那个日子,以那样庄严的仪式宣告了一个生命的归属,宣告了每个卑微生命都是隆重的存在,认祖归宗不仅是名份的认可,更是一种道义伦理的继承,是爱的传延,家族荣誉忠实的监督着敬畏生命的子孙,鞭策着每个渺小生命认真而扎实的活过……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文/九满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和五谷杂粮一样重要,当我们拥有信仰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一颗真诚、满怀希望的心。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也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使我们在生存的博奕与幸福的追求中直面现实,从而求知扩识去提高理智和扩展胸襟,达到一种超脱与愉悦地享受人生的境界,我们的生命从此追寻到属于它的意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我的四哥,从娘肚子里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十六岁时还经常遗尿在床,小学也只读了两三年就弃学了。由于身体差,加上"家庭成份"的缘故,直到三十七岁那年,他才与一个脾气暴躁的二手女人成了家。就是这么一个农夫,在他人地诱导下,竟以疗病为目的信奉起基督教来。通过多年基督的洗礼,他读《圣经》或祈祷的时候,就像有一股醉人的甘甜传遍他全身,让他如醉如痴;平时做人处事也怕亵渎了上帝,教堂、圣经成了他个人情感的寄托。
我跟四哥联系时时常听他说起:"信奉耶稣,让我的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心中充满耶稣给予的安慰,人生有了最大的快乐。"基督的教义让他用自己的善良与周围的人互动,教友之间的友好而愉快的交往,那是一种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自然流露,彼此都是"兄弟姐妹",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相互慰藉,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欢笑。他们还经常走出教友圈子,对村子里一些弱势群体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协助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引导他们一起奔小康。信仰,成了支撑他们生活、生产的动力。
一九九五年,四哥刚刚皈依基督时,教堂里要求教友捐款改善教堂环境,四嫂不同意捐资,四哥向我求援,我一听到这个信息,便亳不犹豫给予四哥经济上的帮助。我想:弱不禁风的四哥,信教应该是一件好事,坚持做礼拜,至少可以让四哥从繁忙的农活中抽空出来休息。
后来,听亲人们说起四哥信教的事,才知道信教的好处远不止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了信仰,四哥心里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将苦难看成希望的前奏,在困难面前,四哥很容易实现内心的自我平衡、自我满足。金钱、地位对他的冲击和影响小了,让他不会为了个人目的或者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有空静下心来研修《圣经》,让四哥的生活比过去充实了许多,心态好了,与人争执少了,身体也慢慢地强壮起来了。
当然,信仰并不是完全空洞的,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我的三姐,一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妇女,她也有她的信仰,那就是信奉菩萨鬼神,她相信只要她遵奉各路神仙菩萨,神仙菩萨就会像阳光一样浸润着她、指引着她;逢年过节或者家中有事,她都会去叩拜菩萨神仙,希望菩萨和神仙为她指点迷津,在她的生命中撒下清凉的智慧甘露,保佑她一家平安、健康、发财。菩萨与神仙是否照耀过她,我无处查证,但是,她那"鬼魂附体"的经历,我倒是耳闻目睹了的。
一九八三年夏天,一个夜黑风高的傍晚,三姐收工回来,在池塘边洗脚的时候,一只受惊的青蛙突然跳进水里,三姐以为是"鬼"来了,当晚一躺下便一病不起,疑神疑鬼。三姐夫多次带她去医院接受治疗,收效甚微;后来,三姐夫找来一位七十多岁的"神汉"给三姐驱邪。
老人一到,他挥舞着桃木剑跳着古怪的舞蹈,然后将香点燃,用钱纸在三姐左右各三圈,嘴里念叨着病人的名字,鬼哭狼嚎似地叫道:"XXX身上的阴魂请跟着香火走!"然后,走到十步以外的十字路口面对三牲,嘴里念念有词,将香和纸钱烧掉,并把纸灰熄灭在早已准备好的水中,纸烧完后,他立即往回走,然后叫我三姐服下那碗化咒水。当三姐虔诚地喝下那碗圣水,她就好像换了另外一个人,立马精神好了,病也渐渐的痊愈。我想,化咒水属于灵的世界,在信仰鬼神的三姐心中,有一种无往不胜、无坚不摧的能量,驱散了三姐心灵上的阴影,最终让她恢复了健康的体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七情六欲和悲欢离合,会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突发性的问题;此时,信仰就好比指航灯射出的光芒,在朦胧浩渺的人生海洋中,牵引迷途的人走向光明的彼岸。化解人性中的弱点,让人自信有神明的助佑,失败而不气馁,受苦而不畏缩,失望而不绝望,让我们宁静地面对一切,充满希望、幸福、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