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
倚栏轩精选9篇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描写家乡的优美散文(精选9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家乡的小桥
文/北风飘雪
我站在分别多年的桥上,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家乡变了,小村变了,村西的小桥变了。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座比独木桥大一点的小桥,木制的栏杆,整整齐齐,桥头上镌刻着几个大字--联立大桥。粗实的桥墩,也算威武。我常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争先恐后地爬到桥栏上,站在护桥墩上嬉笑欢闹着,快活极了。劳作的人们,有时聚到一起,站在桥上比赛跳水,虽然动作不是很优雅,却是却很精彩,经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忘记了一天的疲惫。
每到礼拜天,赶集的人们,推车担担,跟在牲口车后,不慌不忙的走着。时不时地看见妇女和姑娘们挎着篮子,无精打采地走过。羊倌和牛倌懒洋洋地往桥旁的阳坡上一躺,晒着太阳,看着马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一切都那样平静。每当这时,心里总有一种亲切感。后来,我到很远很远的内蒙古老家去上学了,时时想起村西的小桥,多想早日见到它啊。
今天,我终于回到了它的身边,没想到短短几年,家乡变了,记忆中的小桥不见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座水泥石桥,比原来的小桥宽阔了许多,雕塑的精美图案,小巧玲珑。那二龙戏珠,双狮奔腾,好像在水上翻舞飞跃,张云吐雾,给人一种时隐时现的感觉。桥下有四个又粗又坚实的水泥桥墩,桥的两旁有八个雕着龙形的护桥墩,条条金龙活灵活现,守卫在桥的两边。联立大桥四个大字,潇洒大方,妙不可言。
早晨,走出屋子,只见汽车,拖拉机,小四轮连续不断地驶向城里,都急着去赶集,人来人往,车流奔忙,坐车的人嘻嘻哈哈地说着笑话,相互打着招呼,那笑声传得很远。此时太阳升得很高了,几个小羊倌和小牛倌坐在石桥的水泥板上,哼着流行歌曲,听着录音机,悠闲地看着吃草的牛羊,看着远处推土机在轰鸣,推着一个连一个的养鱼池,山脚下一伙人说说笑笑地盖着猪舍,建一个自己的养猪场。在不远的地方,牧鹅少女,聚精会神地读着科学养鹅新法,鹅群像一朵朵飘荡的白云,在广袤的大草垫子上游动。她们不单是放牧梦想,也正在放牧着,他们多年积攒的热望,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可是,人们心中那团火,在春天里燃起无尽碧浪,点燃激情,点燃梦想,让腾飞的翅膀,在春风里变得更加硬朗,舞起漫天的七彩霞光。
我多年的家乡变了,我分别多年的小桥变了。
家乡的小河
文/冷冷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这诗句本是描绘西湖的平湖秋月的,但每当我念到这首诗时,心中总会不由的勾起对家乡的那条小河的思念,它虽没有西湖那样时而幽静舒缓,时而高亢激昂的旋律,但在我心中,却是最美、最亲切的地方。
家乡的小河在我的记忆里总是永远泛着清波,就像是母亲慈爱的酒窝。清晨刚来时,小河会为我们送来沁人心脾的清风,吹的我们的心都柔柔的。这时一张金黄的"大红脸"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为大地唤醒了勃勃生机。
晶莹的河水开始慢慢涌动了,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从手指缝间溜走,好似少女的柔发,又好似仙子轻柔的浮尘。水触动着我的心,仿佛把我也融化了一般。多情的杨柳随风而舞动起来,如披着绿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为河水伴奏,不知从哪儿飘来几片粉嫩的花瓣,打着旋儿,随水而远行,仿佛是怕错过这精彩的盛宴。小燕子穿上燕尾服,俨然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在无边的天空中与小河跳舞。小河附近开始热闹起来,生命的侓动愈发激昂,在这绿色的地毯上,为我们铺演了一场精彩的乐队演出。
中午,阳光正强,带着它那可以灼烧世间万物的光辉降临在这片土地上。童年的小伙伴正欢快地朝小河奔来,一边跑一边脱下鞋子,纵身跳下河水,在小河的怀抱中,万物的簇拥下,尽情的欢腾玩耍,邻居的小伙伴在芳草萋萋,波光粼粼的河边放歌,男孩子们喜欢站在河水边沿上抓小虾、小鱼,喜欢往水中扔起小石子,在平静的河面泛起一阵阵涟漪,就像无忧无虑的笑脸一般,女孩子们喜欢用水往小伙伴身上泼,在额头上那不知是汗水还是河水的倒映中,装满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笑脸。总之,小河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圣地,最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夜,就这样悄悄地来了。小河又安静下来,一轮弯弯的小月芽,从大槐树的树枝上挂起,将皎洁的清辉洒向河面,仿佛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婚纱。一汪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金黄的月亮,显得格外幽静迷人,就像一个沉睡的王宫,在黑白两色的衬托下,又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只有小老鼠"窸窸窣窣"地咀嚼声。小河像是被吵醒的孩子一般,伸了一个懒腰,一波雪亮的水花拍打向河边的彼岸,整个世界又静了下来。
家乡的小河陪伴我度过了儿时的时光,它带给了我精彩的回忆,美妙的欢笑,如今它还卧在故乡的大地上,因为留恋着那里,那美好、朴素的地方。我呢?也留恋着家乡的小河,那条在我心中永不衰老干凅,善良无私的小河!
家乡的干汊河
文/陈胜
我的家乡在舒城县干汊河镇。据说,过去全镇有上百条河流纵横交错,蜿蜒在田间乡野,故名干汊河镇。
有水就有灵性,就有生机。这里的人们正是在河水的滋润下,繁衍生息。
我家的门前就有一条小河,一到开春季节,冰雪融化,河沿边的柳树长出了嫩芽,带来了春的讯息。春天来了,农耕又要开始了。这时,全县最大的龙河口水库就开闸放水了。水库里的水进入小河,河水汹涌而下,冲刷着河岸边的杂草败叶,把冬天的气息也一齐冲走。每当此时,就是我们小伙伴们最高兴的时候。几十个孩子撵着河水跑,又喊又叫:春水来啦,河水来啦!看到浑浊的水流夹杂着枯枝烂叶向远方流去,我们也跟着一齐奔跑……
水来了,农忙开始了。大人们开始了犁田、播种,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春水的到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家都来到水塘边淘米、洗菜,刷牙、洗脸……有的家里忙,省得到井里挑水,就直接把塘水挑回家煮饭用。人们把水引向了很远的庄稼地,用大水漫灌,禾苗也茁壮成长。
在我们家门前不远的河面上,不知什么年代架了一座桥。水从桥的涵洞里汩汩而出,长年冲刷,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也较深的河湾。河水在这里打旋、翻转,这里也成了孩子的乐园。我们在这里扎猛、游泳,从中午到黄昏,河湾里总有人扑腾,但河湾上也总能看见年轻的母亲追着恋水孩子的身影……
有时上游闸水,河里的水量变小了,我们小伙伴们就把河沟里的烂泥堆砌在一块,截个流,形成一个小小水塘。从家里拿来水瓢舀水,水舀干后,那些鱼儿、虾儿束手就擒,一顿美美的牙祭就不成问题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哪管身上沾满泥巴,变成泥猴。
不知不觉,当年的小伙伴也都长大了,或外出上学,或出门打工,村里的孩子少了,村庄也显得冷清了。
上世纪90年代,我也外出上学去了。暑假回来,看到村前的河水平静地流淌着,没有欢快嬉戏的情景,心里不免有些落寞。村里人说,这河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清洁了,河水乌黑,夹杂着腐臭的味道。谁还敢把这水当生活用水,灌溉庄稼我们都嫌污染了粮食。
带着村民的愤懑,我们大家相约一起溯流而上,一探究竟。果然,沿河两岸,企业林立,砖厂、瓦厂、轮窑厂……这些村办或民办资源性小企业就地取材,消耗着土地,排放着污染,让清清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污染型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大了对河道的管理力度。曾经的污染型企业大规模改造,脱水厂、化肥厂、轮窑厂等企业纷纷转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开工运转,新型节水环保企业也多了起来,旅游产业、光伏发电企业等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村民们也学会了科学种田、科学用水,一改过去的漫水灌溉,喷灌、滴灌等节约型用水技术,走进田间地头。地膜、棚膜技术,遍布乡村田野,反季节蔬菜大量上市。即使三九寒天,乡亲们也能吃到过去夏天才能吃到的菜蔬,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乡亲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家家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设置了垃圾桶,自觉地把垃圾分类后放进其中,再也不向河流里倾倒垃圾了。村里还明确了河道责任制,要求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构建起了责任明确、监管严格的管理保护机制。
进入新时代,又是一年春来时,春水哗哗,燕子飞翔,青蛙欢叫,一片欣然。小河大变样了,父老乡亲们漫步河边,看鱼翔浅底,赏花开两岸,心旷神怡,好不快哉!这真是:百条河道今最美,小镇四季万物秀。
家乡的篾匠
文/游水方
我们村曾出了一个名篾匠,人称三叔,他编织的竹器流传甚广。成就他的技艺当归功于村里那连片的竹林。
我们村子的周边种上一片一片的竹子,因竹子年年发笋,越生越多,片片相连,翠绿的竹林竟把村子围得严实,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抵御了台风的袭击;仿佛一条绿色的画廊,荡漾着醉人的诗意。
因村里竹子多,自然篾匠也不少。三叔自幼聪明灵巧,喜爱学习篾匠技艺,常到篾匠处观摩,回家用心研习,博取众长,技艺自成风格,各种竹器无所不会,而且花样不断翻新,美观耐用,人见人爱。如此,他织出的竹器价钱自然要高。尽管价钱高,但找他编织器物的人很多,他的活计忙也忙不过来。只见他终日在门前那棵老榕树下忙碌,不是弓着腰破竹,就是坐在矮凳上修篾条、织器物。他破竹时噼啪作响,使人想起势如破竹这成语。他修篾条很专注,批的篾条大小均匀,表面光滑。他织器物时篾条起舞,碰撞有声。夏天中午,不少村民聚于树下谈天,看他编织。在谈笑间,一个个器物便在他手中诞生了,常引发褒奖之声。
编织竹器要经过选竹、破竹及编织三个环节。三叔曾说,要织出好的器物,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选竹要凭眼力,织不同的器物需选用不同的竹子,老嫩要适当,过老篾条够硬但脆,过嫩织出的器物硬度不够,不耐用。编织猪笼、箩筐等大器物,一般选大的竹子,不是很直的也无关紧要。编织竹筛、鳝笼比较精致的器物,就选用较直的竹子。如织精细的如鲦笼等器物,就选用竹节较疏的竹子。竹子选得好,就会各得其所,使用率就高,就会降低成本,织出的器物也美观耐用。
破竹要靠手势,手艺好了,才破得均匀。篾条均匀了,编织的器物才美观,竹子的利用率也高。破竹有粗破和细破两个环节。粗破是将一条竹破开大的竹片,分开篾青与篾肚。细破就是根据器物的需要,将破开的篾片破成小的篾条,再用刀削去篾条棱角。三叔破竹如行云流水,轻而易举。
编织就讲究技巧了。三叔技高一筹,在于他织的器物均衡硬朗,造型美观,像艺术品。在众多的物品中,筛子、鲦笼、鳝笼等要求的技艺是最高的,从这些物品就可看出一个篾匠的真正水平。三叔织的筛子篾条如一,筛孔大小如一,而且编织的筛筐很圆,其曲中规。他织的鲦笼篾条很细,六边形的笼眼均匀地斜排着,仿佛一朵朵花,笼口的倒插口柔而有弹性,让鲦鱼进得来而出不去。三叔一边编织器物可一边与你交谈,有时还说一些笑话让你大笑不已。
三叔除了织用品,有时还用一些排不上用场的小篾条编织一些小动物逗我们小孩子玩,我们举着那些小动物开心地跳着跑着。
那时,我们家家户户的许多物品都是编织的竹器。大到箩筐、畚箕、簸箕、筛子、炊架、鸡笼、猪笼,小到菜篮、竹兜,鲦笼、鳝笼。使用这些竹器既大方又环保,用坏了一把火烧掉就成了肥料。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些竹器被塑料的器物所取代了。箩筐被尼龙袋代替了,菜篮被塑料袋代替了。每天买菜便一起带回不少塑料袋,因而每天都有许多塑料袋被丢弃在路边屋旁,红红白白绿绿,周边变得肮脏起来了。
竹器被塑料取代后,三叔的编织手艺便闲置起来,他也老了,有时去村里的小买部打打牌,早已风光不再。
那些竹子当然也不再风光,可它们照样年年发笋,越长越密,竹下堆积起厚厚的落叶。家乡翠竹空自长,多可惜啊。
回到乡下,看到三叔,我不止一次说,要是大家还用竹器多好啊。三叔也很无奈,说,大家都图方便,结果处理垃圾就不方便了。
我曾想,什么时候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人们使用竹器的意识复苏了,村里的竹子又值钱了,该多好啊。
家乡的庖汤
文/梧桐花语
十冬腊月,正是农村杀年猪的时节。
在南充农村,一直都有杀年猪吃庖汤的习俗,我的家乡蓬安相如镇自然也不例外。
前些年,每到杀年猪吃庖汤的那段时间,乡村的各家院坝都充斥着一种兴奋,似乎大人孩子都多了几分期盼。一般庄户人家杀年猪,总要请一两个杀猪匠帮忙,收拾妥当之后,主人家会煮上一大锅猪下水,再炒上几个菜感谢杀猪匠,一并招呼亲戚邻居,大家热热和和吃上一顿,那感觉,就像过年一般。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庖汤已不再是单一的"下水一锅煮",而是做成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吃起来也和城里的宴席差不了多少。不过,我始终难忘家乡杀年猪时那"一锅煮"的庖汤。
杀年猪是农家的重大事情,很有讲究,得选个黄道吉日,然后隆重请来亲朋好友。院坝里提前搭好了临时的灶台和杀猪台,备好了杀猪要用的所有物品。天不亮,一家人就要开始忙碌。女人生火烧水,老人下地摘了新鲜的蔬菜,孩子们也早早起来,兴奋地满院子跑来跑去。
一切准备就绪,前来帮忙的杀猪匠一拖二拉把喂得肥滚滚的大猪押上"断头台",杀猪匠把亮晃晃的杀猪刀在围裙上擦擦,搓搓手,然后飞快地持刀刺向猪喉……待肥猪没了气息,杀猪匠用手试试水温,合适的时候,便操起瓢子舀水淋遍猪的全身,然后 "唰唰唰"地褪毛刮皮,不一会儿,一头白白生生的肥猪就挂在竿子上开膛剖肚。
"厨馆师,快点把这块肉拿去中午吃哟!"杀猪匠一边将猪剔骨分块,一边大声吆喝。肉丝、肉片、肉丁在厨师的刀下翻飞,不一会儿,一桌有肥有瘦有下水的"庖汤宴席"就摆上了桌。
吃庖汤,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是少不了的客人。开席前,他会端起用土碗盛满的酒绕院子走上一大圈,然后带领所有人在院子站定,举起酒碗酒杯,虔诚地敬天地,敬祖宗,敬英雄,然后人们开始自由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庖汤里,一般从猪头到猪尾,猪的每个部位都要弄点来做成菜让大家品尝。酱黄酱黄的蒜苗回锅肉,吃到嘴里糯糯的,软软的,一家炒肉,满村闻香;红白萝卜炖排骨,再撒上绿绿的葱花,红白相间,就像一幅画;豌豆苗煮滑肉,可说是蓬安乡下的一道特色菜,这滑肉表面看起是冷的,如果一下子就放进嘴里,会烫得你跳起来;酸辣猪血则是取农家自制的泡菜和泡椒,配上姜葱蒜等作料红烧,香喷喷的猪血入口即化,酸中带辣,吃下去浑身暖和……
此时此刻,男人们很畅快地吃喝,满碗的酒,几个轮回就底朝天,一直喝到个个脸红脖子粗、天旋地转了方才肯收场。女人们则忙前忙后,一脸绯红,似乎已被这既善良淳朴又热情奔放的亲情、乡情和友情醉了。
多年以后,我工作了,成家了,但每到杀年猪的时节我就越发想念家乡的庖汤。于是,每到这时候,我就千方百计打听好朋友们中谁乡下的家里要杀年猪,并相互叮嘱,杀猪那天相邀一起回乡吃庖汤。如此这般地随各色人等到过几个地方吃庖汤,那种惬意的吃喝,在微微醉意中的高谈阔论,一个个义气豪放、肝胆相照的彼此"关照",让人感觉不到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此时此刻,没有功利,没有世俗,只有酒逢知己千杯少,只有喝了一杯又一杯……
这些年,农村的庖汤上档升级了,不过,吃过城里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人们,似乎更加向往农村那最原始的庖汤。于是,有些地方别出心裁地举办庖汤节,让游客看杀猪、吃庖汤、观山水,在表演节目的环节,幸运的游客还有可能抽到猪头、猪尾、猪脚、猪肚等独特奖品。我在想,如此土得掉渣的旅游项目,或许会让庖汤发扬光大,以更传统、更怀旧的形式延续下去。
家乡的西瓜
文/张建强
我的老家吉利区南陈村,紧临黄河,耕地以沙土地居多,最适宜西瓜种植。南陈的西瓜历来以"甜、脆、沙"著称,在洛阳周边地区美名远扬。
我小的时候,还是集体生产,生产队每年都要留上几亩上等的滩土地栽种西瓜,全队的经济收入基本上靠西瓜来支撑。种植西瓜是个技术活,可不是随便扒拉到谁就能胜任的。负责种瓜的村民,都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行家里手。这"行家里手"不仅体现在种植技术上,还要体现在辨别西瓜生熟的能力上。好端端的一个大西瓜,摘下来倘若是生的,换不来钱,岂不把人心疼死!
在村里,很早就流传着一个笑话:有个人到瓜园去买瓜,回家的路上,被石头绊了一下,西瓜从怀里掉了下来,瓜瓤竟然还是白色的。此人很生气,要求退钱。看瓜的老汉一本正经道:"人摔在地上,脸都会吓得苍白,何况是西瓜呢!"此笑话竟和后来网络上的笑话如出一辙。第一次听到这个笑话时,我们这帮孩子肚子都笑痛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条件差,家家缺衣少粮,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一年能吃上一两次西瓜已经很不错了。年景不好时,一年吃不上一口西瓜也不稀罕。不过还好,我的父亲是拿工资的"公家人",几个西瓜钱父亲还是掏得起的。西瓜成熟的季节,只要父亲回来,必定带上我们到瓜园买西瓜,常常引来小伙伴羡慕的目光。有一年,眼瞅着地里的西瓜已经所剩不多,可还等不到父亲回来。我和哥哥一商量,由我负责放风,利用看瓜老爷爷午休的机会,哥哥悄悄潜入瓜地偷了一个大西瓜。不想,正好赶上父亲回来,我们非但没有得到表扬,反而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顿。更要命的是,父亲还要我们亲自把西瓜送回去,向老爷爷赔礼道歉。"不是咱的咱不拿。"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一直是我做人的信条。
后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村里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土地自主经营权的乡亲们,都纷纷开始摸索着种起西瓜来,南陈西瓜也一下子名声大振。大哥也加入了种植西瓜的队伍。起初的两年,因经验不足,大哥种出的西瓜不是个头不大,就是甜度不够,收入很不理想。那两年,大哥到市场上去卖瓜,从不说自己卖的是南陈西瓜。我不解,打着南陈西瓜的招牌,岂不更好卖!大哥摇摇头:"咱的技术不过关,可不能因为一己之利,毁了南陈西瓜的好名声!"
时光荏苒,而今大哥早已经是种植西瓜的行家,全村西瓜的种植方式,也从传统的祼地种植,改进为地膜覆盖、大蓬栽培。南陈西瓜产量越来越高,成熟越来越早,品质越来越优。高耸入云的泡桐树上刚刚传出知了的鸣叫声,市场上便可看到南陈西瓜的倩影,南陈西瓜成了引领吉利区西瓜市场的一面旗帜。今年春上,大哥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不穿的旧毛衣,啥颜色都行。我说我给你买件新的吧。大哥一笑:"你误会了,我是用这些旧毛线给西瓜作标记。同一天开花坐果的西瓜,就在藤上系上同一种颜色的毛线,收获时判断西瓜生熟就变得非常简单。"古有"结绳记事",今有"结绳辨瓜",真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改革开放四十年,如今的南陈村,村民住的早已不是过去的低矮瓦房,那一排排气派非凡的小洋楼背后,西瓜的功劳首屈一指!家乡西瓜的美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得益于悠久的种植历史,更得益于父老乡亲的勤劳与智慧。南陈西瓜其实是一种精神,是"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精神的缩影,拥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好的事情!不是吗?
家乡的茶叶
文/林杰
我的家乡紫阳,地处汉江上游,那里山大人稀,经济较落后,但这里土质与气候适合茶叶的生长。
早春时节,茶树发出嫩芽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也就开始忙碌起来,山间田地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摘茶人,刹那间打破了乡村的寂静,增加了热闹的气氛。
记得小时候每到茶季,我就和大人们挎着篮子一起上山采摘茶叶,那时候没有整块的茶园,地里到处都是茶树,也不讲究摘茶要领与技巧,这儿采采,那儿摘摘,很快一篮子茶叶就摘满了。当茶叶积攒到一定数量时,便在自己家里加工成形,用柴火、土灶、铁锅将茶叶炒至几分熟后起锅,随后将茶叶撒在簸箕里使温度降低。冷却过后茶叶收成一小堆,这时用手来回反复在簸箕里揉搓,直到茶叶由片状变成小条形,再慢慢用手摊开。晾晒时将手抬到一定高度,均匀的将茶叶撒在簸箕里,放在阴凉处自然干到八成,又将茶叶收在一起,用手再次轻轻揉搓,这样茶叶更加成形。晒茶也有窍门,茶叶不能放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暴晒,这样会使茶叶变黑,没有光泽和色泽,同时沏出的茶口感不好。做工不好的茶叶,拿到市场去卖,茶贩子会挑三拣四,卖不出好价位。
而今家乡的茶园有很大的变化,一种是有规模的,一种是无规模的。有规模的是指个人承包的,茶园有专人管理经营,茶园一块块整整齐齐,大小高低一样,时常除草修枝防虫,很是讲究。比如,摘茶时,茶叶的叶片大小要一致,只能用手掐,不能用手掰,要用篾篓子装,不能用塑料袋装,这样是为了保持茶叶新鲜不变色、透气、不受温度的影响等。无规模的是指个人自家的,山间田地到处都是,很零散,不讲究茶园规划,随去可随摘,无拘束。如今茶的做工都变成了机械化,取缔了人工做法,成品的茶叶是通过机械加工、人工筛选等程序,才流通到市场上去。
每到茶季时,乡村就热闹了,外乡的人有来摘茶增加收入的,也有来观赏茶园的。茶贩子也来来往往,有收新鲜叶子的,也有收干茶叶的,大包小包接连不断,满载而归。摘茶人忙碌了一天,带着采摘的喜悦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维进步,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的富硒茶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发财致富之路,未来,这里的人们会因为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的家乡在南梁
文/杨继红
我的家乡是稷山县翟店镇南梁村,据说,村子原在汾河附近,因为梁姓先居住而名为梁村,后来因为发大水遭灾,一部分向北移民居住,仍名梁村,即如今化峪镇梁村;一部分南移居住现地址,才起名南梁。
这里没有奇花异草,也没有山川河流,有的只是淡淡的泥土芬芳和自然淳朴的青砖兰瓦,但这里却是我心中永远的美景,其他名胜也无法比拟。家乡的景,家乡的味道,还有家乡的情,永远都是那么美好!
南梁村北边有一个池泊,据说还是村里的八景之一。我记得当时池泊西边是学校,北边和东边都是田野,南边稍远处住着人家,其中就有几家姓梁的。池泊边还有许多高大粗壮的树木,记得是楸树。池泊边曾有一座娘娘庙,我估计这些大树就是庙旁边的,据说庙宇辉煌,风水非常的好。在据此越数百米也就是村中间还有一座关帝庙。庙说起这两个庙来,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娘娘庙这个地方本来是关老爷最先选中的,却被娘娘用计给骗走了。关老爷云游到南梁村上空时,一眼就看中这里的地脉,准备为自己建一座庙宇,便拔出宝剑插到这里,作为标记。娘娘同样为选择庙地跑了很多地方,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无奈已被关老爷宝剑所号,放弃了又不甘心,遂起了争夺的念头, 耍了一个心眼。乘关老爷尚未动工时,悄悄把宝剑抽出来,将自己一只绣鞋埋到地里,再把宝剑从鞋上插下去。当关老爷要在这里动工时, 娘娘便前来阻挡, 说她占此处宝地在先, 关老爷在后,有埋鞋为记。关老爷性情直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没想到娘娘会捉弄自己,见到宝剑果然插在鞋上,便不再相争,而去了村中间另建庙宇。娘娘就这样把南梁村这块宝地据为己有。
娘娘庙关帝庙都在日寇侵华战争中,给予烧毁或毁坏。昔日的胜景只在民间口口流传。在这弹丸之地,竟然建有娘娘庙、关帝庙、土地庙、魁星楼、火神庙等庙宇和戏台。据说,关帝庙和杨家祠堂是在文革期间给予拆除,实为惋惜。
村里的八景已经寻找不出当年的景色,可是村里的八怪却还留着不少。村里的八怪是:房子都往高的盖;出门带也馍布袋;滚水泡馍不吃菜;炕边盘也锅台台;平时爱紧红裤带;火烧就葱美得太;满月请人脸抹坏;喝酒划拳醉得快。特别是喝酒之风,在翟店镇是数一数二的村子,每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喝许多酒,常常是醉人一片。
岁月变迁,村上的人渐渐定居下来,无论先来的还是后到的,都契合自然,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平和、珍重情义,各种不同性情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相互磨合,包容与创新,由此形成的村文化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最亘古不变的永远是家乡那一片美丽的田园;最难以割舍的永远是家乡那一缕轻柔的呼唤;最依恋渴盼的永远是家乡那一份淳朴的守望;最无法隐藏的永远是家乡那一盏孤灯的温暖;最魂牵梦萦的永远是家乡那一抹安宁的等待。
南梁人热诚豪爽,反映在乡村里的人际关系间,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住在一村,便是一家".村子里东西有一条通往北吴村和太郝村的街道,面对面住着各家各户。看起来,各家盖自己的房,家家相连,两邻的房却伙用同一堵墙,形成了分门独院的一户户农家。屋顶炊烟互相缭绕着升腾,猪羊鸡犬之声相闻,一墙之隔的左邻右舍,一住就是好几辈子。
邻里想借个东西,不用走门口,站在自家墙根下一吆喝:"叔,借个锄。"他大叔的锄头随手就隔墙递了过来。要赶集看戏去,隔着墙问一声:"隔壁去不去"?很快俩邻家就丝杆着出门。平日里人们下地时,许多家的大门上都不挂锁子,任凭门或虚掩、或洞开,只见几只鸡悠闲地踱步。即使挂了锁的家,钥匙就放在进门旁瞥瞥下或门扇角落的门墩石上,那是左邻右舍都知道的。有哪个乡邻需要在院子里拿张铁锨取把扫帚,只需自己推开门取出,然后把门再带上就行,从没听说过谁家因此丢了东西。偶有不慎遗忘在地头的农具或衣服,别人也不会捡走,等你下午去地里时那衣物还在原处放着。遇到谁家过红白事,不用吭声,全村人都会去帮忙。不必分工,有名望、有主意的人会自命为"理事的",承担起主事重任,然后分派众人买菜搭棚待客,按能力各自执事。邻家甚至会连自家的锅都拔起送来,待过完事后又自己带回,不需主人操心。这就是南梁村的乡风。
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村便是一家,乡下人牢记并恪守这些格言,邻里彼此相帮就成了家常便饭。即使相互间偶尔也因鸡毛蒜皮起摩擦,但不上口齿也没人计较,邻里间拥有着最宝贵的理解和最大度的宽容。村子是乡人世代栖居的乐土和共同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农家的和睦,连接着淳朴的情谊。
家乡的能人一辈辈,有的传承下来,有的失传。我记得有辛家的豆腐最可口了,在方圆十几里地都有名。还有老杨家的烧饼,打出了翟店饼子纯正的味道,全国三十几个省市的人都吃过,因为他的饼子就在南梁村骨髓炎门口销售,这医院住着全国各地的患者,吃过的人赞不绝口。还有梁家的铁匠,虽然不认得洋卷尺,做活就用木棒或者高粱杆度量,做出的铁艺活就像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尺寸就像卡尺卡的一样准确,还有西头杨师傅的砖雕活,无论是镂空还是拼造型,做出的都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像这些乡间能人南梁村有许许多多,恕我在后书详细叙述。
南池泊俗称南池头,我想可能是这个池泊位于村南边最前头,才叫南池头。就在南池泊周围百十平方米范围内,竟然出了六位书画家,一个比一个头衔大。有年逾七旬的省美协会员杨金奎先生,他的隶书与国画在省内外都有名气,至今仍画笔不辍,笔墨越发老辣;另一位是杨永录先生,也年迈七旬,早在七十年代末,他与着名工笔画家史秉有合作的《金鸡报春》年画,就发行全国,我记得小时候,在许多屋子都看到贴着这张年画,近年来他专攻写意墨竹,其作品被好多收藏家收藏;与杨永录厦前厦后的杨全龙是一位退休教员,无论书法还是国画,都有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曾收录许多出版的画集,他曾组织南梁村举办过好多届书画展,邀请全县书画爱好者参与了这些活动,是南梁村文化建设的开拓者。再有年轻三位分别是杨光汉、杨旭东、杨玉杰,其中杨光汉现任运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在国家画院进修多年,拜过许多名家高人,在花鸟画领域独树一帜,兼任省花鸟画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他的画作多次在全国获奖,曾在中国美术馆这座最高美术殿堂办过个人画展。杨旭东现在省幼师学院任职,也是省美协会员,也担任太原美协好多职务,他近年专攻牡丹画,受到美术界的关注好好评,他在大写意花鸟和荷花在美术界也是独具匠心。杨玉杰早年在文化馆受过美术专业培训,后来自己开办装饰画廊和制版厂,但他一直笔墨不辍,近年书法大有进步,在稷山县也算得上名家。特别是他把翟店镇的书画爱好人士召集起来,成了了翟店镇书画协会,每年举办几次书画展,为翟店镇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许是这个池泊原本是一台澄泥砚投胎,要不就是那位神灵的笔洗掉在此处,要不这些自小就生活在这个池泊周围的土生土长的农家娃为何对书画情有独钟、都有建树呢。
家乡还有一位最牛的人物,我不说恐怕全稷山人都知晓,他被好几代国家领导人接见过。他就是骨髓炎专家杨文水,他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攻克千年医学疑难症,治愈千千万骨髓炎患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九项。把一个小小的村卫生所创建成国内外最大的骨髓炎医院。南梁村因为他而名扬中外,他为南梁村、稷山县、山西省、中医药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正如一位国家领导人为他题写的:"从一个小村走向世界,大为中华民族争光!"
家乡,是一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总有种种熟悉的味道悄然潜入心底,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幽幽的,悠悠的。家乡的味道,是苜蓿花、酸枣儿的味道。在温暖的日子里,小孩们呼朋引伴,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路欢歌,一路笑语,走到酸枣儿多的地方,便散开,猫腰蹲身,生怕刺耳扎着手,摘几个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直叫人满口生津,余香不绝。回家再吃上一碗苜蓿谷垒,那才过瘾。让人留恋的还有玉米杆甜甜的味道;还有那红红的软柿子的味道;还有那清香的洋槐花的味道……透骨爽心的回忆令我余味无穷。
日暮黄昏,家家屋里烟熏火燎,温暖升腾。户户屋外青烟袅袅,爱意绵绵。村庄便弥漫在淡淡的芬芳中。那是温馨的味道、情爱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嗅着她,不会迷失回家的路。因为熟记家乡的味道,远行万里也久久不能忘怀的游子,永远是水是故乡甜,花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那份想念牵心动魂,系于现实与记忆的两端,早已经成为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乡那片土地、那些人、那些场景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它们在记忆里是如此鲜活、清晰,难以抹去,难以割舍,在现实中,许多优良传统和许多优美环境却被蚕食,也有沦陷,留不住又回不去,这让人感到十分沮丧。
我的家乡南梁,我是多么爱你生我养我的地方;多么爱你那块富饶美丽的土壤;多么爱你那片丰硕清甜的五谷果实;南梁,是你哺育了我成长,是你教会了我欢笑,是你滋润了我的生命,连同我的温柔和善良。
我的家乡南梁,永远热爱你!
我的家乡
文/肖雅轩
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有着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风景。
那里的山高耸入云,春天的时候,就会穿上嫩绿的新衣。绿,只是底色,表面还点缀着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的花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山腰云雾缭绕,宛若一条轻柔而又飘渺的腰带。
若是夏天,晨雾便可将山脚下的荷花池染出几分仙气,而荷花则变成了其中亭亭玉立的仙女。中午,荷花池就会热闹非凡。花香伴着鸟语,蝉嘶和着蛙鸣,组成一支动听的交响曲。每到这时,蜻蜓便会飞来舞蹈,看那轻盈动人的身姿,仿佛一位优秀的舞者。而晚上,荷塘边便会花香四溢。此时此刻,要是站在荷塘边,便会觉得自己飘飘欲仙。
秋风刮来,一片片落叶就像一位位可爱的旅行家,旋转着离开母亲。落在水面,化作一支支娇小的叶舟;落到大地,牺牲自己,为母亲输送养料。此时的田野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滴滴豆大的汗珠落进稻田,强壮了庄稼的脊梁。一阵清冽的秋风吹来,稻谷们就会向我挥手问好。
北风瑟瑟,雪花飘飘,迎来了凄美的冬天。每每这时,万木枯萎,百草凋零。只有那苍绿的松、青翠的竹、粉红的梅还凌霜傲雪,孤立于狂风暴雪之中。
看!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