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家乡故事

2023/07/25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7篇家乡故事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家乡故事(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家乡那条河

文/彭万香

我的家乡在会理县城最南端的一个小山村,跨过一条江,经过两个村子,就到了云南。村头有一条河,叫"癞子癞河",河水极其清澈,终年哗哗地流淌着,河床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滑石蹁",平平整整的,可以在上面睡觉,也可以在上面玩耍,石缝里有野生的鲫鱼和石鸡,还有浅浅的青苔,那些青苔顺着流动的河水绕着"滑石蹁"一圈一圈地回流……

我们小孩子得空总喜欢邀约着到河里去玩耍,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全都光着脚丫,挽着裤腿,散布在小河里,捞青苔,抓小鱼,捉螃蟹,逮石鸡……那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盆盆桶桶供我们玩耍,我们就在小河边筑起小小的泥坝,把抓到的鱼儿、螃蟹放在里面。石鸡是很肥硕的,又会跳,不能直接放在里面,要用山崖上垂下来的常青藤绑了脚,拴在石头上才行。"癞子癞河"里的螃蟹和别处的不一样,个头很小,颜色和石头的颜色一样,都是灰白中泛着青色,小小巧巧的,特别可爱,它经常在浅水处活动,只有下雨天,才会顺着石缝爬到"滑石蹁"上来,它的钳子很长,很硬,如果不小心被它夹到,会很疼。

"癞子癞河"里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用白耳巴泥做玩具。这里的白耳巴泥黏性很好,可以用来烧制碗和坛子等陶器,我们小孩子不懂那些复杂的工序,统统都是先把泥和稀,然后像揉面一样反复地揉,等揉到一定程度,再找一块平整的"滑石蹁",把泥放在上面反复地摔打,等摔打到韧性十足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做玩具。我们最爱做的是小"吹机"、小汽车、拖拉机和水牛,做好后要放在山崖下的僻静处晾几天,等水分干了再拿回家去,放在"锅洞"里,边煮饭边烘烤,烘烤过后的白耳巴泥会变得很牢固。我们最得意的作品要数小"吹机",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先把它做成小猫、小狗、小手枪的样子,然后根据口哨的制作规律把中间部分掏空,留出小口,再用树枝和小刀刻出花纹,烘干后,对着口子一吹,它就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

黄昏的时候,大人们从地里回来,放下锄头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村头扯着嗓子喊:"小鬼丁丁些,还不回家,小心棍子!"我们于是就匆匆忙忙地寻了大片的树叶,用草茎 "缝"成瓢的样子,装上水,把小鱼和螃蟹装在里面,提着用树藤拴着腿的石鸡,笑笑闹闹地回家了。

"癞子癞河"里最美的景致应该是在初春,两岸的山茶花竞相开放,花瓣娇小玲珑,色彩清新宜人,白的、粉的,和着淡淡的花香弥散在小河里……

年关临近的时候,村里的姑娘媳妇都会把家里的床单、被套、蚊帐、毛巾、窗帘,以及一家老小的衣物收拾在竹篮里,背到小河边去洗,洗干净的衣物晾晒在树枝和"滑石蹁"上,要等晒干后才能带回家去,老人们说这是为了让头年的细菌、病痛和晦气全部淹没在"癞子癞河"里。所以先洗完的也不急着回家,有的坐在"滑石蹁"上做针线活,带孩子,有的帮着剩得多的漂洗、晾晒,大家和和气气地拉着家常,说着未来,诉着衷肠。洗干净的衣物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晾满了一河沟,花花绿绿的,在风里荡漾着。

小河两岸的山坡上开满了映山红,阳光暖暖地照着,放羊的老汉笑眯眯地站在花丛里,挥着羊鞭,抽着烟斗,时不时地朝小河沟里瞟两眼,再哼上两句山歌过一下干瘾。

这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只顾一个劲儿地洗着,幸福地憧憬着,孩子们依然光着脚丫在小河里笑着,闹着……

家乡的果园

文/汪政辉

啊!家乡的果园是美好的,春夏秋冬,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白一片,它奉献的比我们谁都多!

春天到了,大地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候,我都会去果园一趟,第一次春雨已经下过了,树上长出了令人心醉的小花,五彩缤纷,走进果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就是最好的见证。

春天一走,紧接着就是夏天,上面的花儿全谢了,长出了似熟非熟的果子,这时,我会去树下乘凉,阳光透过树枝,只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变得格外柔和、美丽。靠在大树上,还显得格外舒服、悠闲。

秋天像个流浪汉,穿过一片片山脉,来到了果园,这时,可爱的果子们好像中了魔法一样,一夜之间都熟了,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掉下来,我拿着篮子,贪婪地捡着,树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为我铺出了一块金黄的地毯,这真比当皇帝还逍遥。

飘落的雪花伴随着冬天来到了,完全落叶的大树像一把把光秃秃的大扫帚,我在雪地上打了几个滚,精心为果园做了一个雪人,它像圣洁的小天使,像出水的芙蓉,永远也欣赏不够的,这就是我给果园的礼物。大雪还在下着,果园在冬天里也是那么美丽,雪花把果园衬托得格外醒目。

我离不开果园,可能在别人眼里,它是微不足道的,可在我眼里,它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不仅有那仙界般美丽的景色,还承载了我童年五彩斑斓的记忆。

家乡的春节

文/胡熠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而我的家乡风俗习惯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给你介绍介绍吧!

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除尘。一大早,每家每户的主妇们都忙着大扫除,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最热闹的肯定就是除夕这天了。早上一起来长辈们便开始贴对联,我们小孩子有时会给大人们当帮手。贴完对联,挂上火红的灯笼。女人们都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准备着年夜饭。到了晚上,看着一碗碗端上桌的美味佳肴,我们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每个人的饭碗里都盛着满满得,饭都不能吃完,这意味着年年有余。吃完饭后,大人们会给晚辈和长辈们发红包,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是春节的又一高潮。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各种各样的花灯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夜空中绽放。

新年在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家乡的四季

文/胡文涛

我的家乡,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可美了!

春天,百花齐放,到处是花的海洋。桃花笑红了脸,柳树发了芽。花儿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草儿们把雪白的大衣换成了绿色的衬衫,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大地。孩子们在清澈的河水中玩耍、嬉戏,你追我赶;一阵风拂过,旁边的树木仿佛在为孩子们鼓掌。

秋天,丰收的季节到了。田野里、山上,到处是金灿灿的稻谷和果实;一眼望去,漫山遍野像堆满了黄金一样。农民伯伯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冬天,可爱的雪娃娃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有的为树枝披上白色的大衣,有的飘落在地上供人玩耍,踩踏;它们无怨无悔;有的一直在空中飞舞,好像要去环游世界。

我爱我的家乡——莆田,更爱家乡那美丽的四季。

家乡的梨

文/丁文慧

我的家乡是一个诗情画意、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齐天大圣的故乡。那里有闻名遐迩的花果山,蔚蓝色的大海,驰名中外的海鲜……而我却最喜欢家乡的鸭梨。的确,家乡的鸭梨不仅好吃,用处还很多。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此时,梨花也已经开了,那雪白的梨花,是那么淡雅、纯洁,远远地看去,雪白一片,别有一番风味。五月间,梨花凋谢了,结成了一个个"小娃娃","小娃娃"们在树上一动不动,真乖巧!刚开始的梨子很青,咬上一口十分苦涩,但它的用处却很多。比如,梨子皮能防臭抗汗,梨子的肉熬成汤可以美容养颜、治咳嗽等。

熟透了的梨子,黄中带些青,非常好吃,当你出游时,带一些梨子,又能解渴,又能止饿,咬上一口,甜滋滋的,比蜂蜜还好吃呢。

因为梨子全身都是宝,所以家乡人称梨子为"活宝".

我爱家乡,爱家乡的花草,爱家乡的树木,更爱家乡的梨子和梨花,因为那黄色的梨子表示我们是中国人;而那白色的梨花,则呈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高尚品格。

家乡的黄土小路

文/王为璋

我是穿着布底鞋,踩着,走到城市里来的。

布底鞋,用米粉熬制成浆,将层层布片黏紧压实,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照着牛皮纸质鞋样剪出鞋底,然后沿鞋底边缘开始一针针向内密密缝缀,线绳缠缠绕绕如奶奶额上的白发。鞋底纳制坚硬后,缝上青布鞋面和松紧带,穿上脚,舒适柔软,体贴大方。

不管我行走多远,在城市居住的时间有多长,我的心,都会思念穿着布底鞋走在家乡小路上的日子,它留在我成长的心灵深处。那些黄土小路,弯弯曲曲,清新柔美,它们紧依小河,纵横交错,像一条条锦带,缠绕着农田庄稼,把四散的村庄紧紧连接在一起。

黄土小路有多长,它只在我归来的情愫里盘旋。那些年月,我穿着布底鞋去上学,放牧,挑水,到镇上赶集。露水打湿鞋底,留下我一行行烂漫的足迹;留下我顽劣时不小心踢破脚趾头淌下的鲜血;留下我咿咿呀呀的童梦歌谣。也把我年少时对外面世界的雄心勃勃,遗失在路旁蔓草野花丛中。

因为生计,我行走到了城市的路上。城里的路宽阔,繁华,人流如织。走得久了,我反倒有一种陌生的讶异,我时常怀念穿着布底鞋宁静地用步履丈量家乡小路的时光。那份骚动让我的心铺上一层像土地一样绵长的阳光,牵系着我从城市一次次走回寻觅根源的黄土小路。当我踏上小路,虽然它和童年时相比,早已日新月异,新铺的水泥路面像一条条多情的飘带,一直飘舞到村子的巷道,但我还是能寻觅到浸渍着岁月甜美或苦涩的陈年往事——清晨,小路刚从晨曦里醒来,三三两两早起的村人,扛着锄,提着筐,赶着牛,走向丰盈的田野。微风徐徐拂过,树枝轻轻摇摆,云朵在天空慢慢悠游,安谧而又诗意。小路在霞光的掩映中,向前绵延,我惬意地走在小路上,感受生命的温和从容,顺着它走向高处,奔向红日冉冉升起的地方。

我想起了奶奶。她曾牵着我的小手,我与她牵衣挽袖地行走在黄土小路上,来回往复,听惯了路旁草丛里各种虫子的私语。奶奶一直牵着我的手,我泰然自若地在村子里长大。我长大了,奶奶却老了。奶奶活了80多岁,满头银发,她生前做得一手好针线活,从小到大,我的一双脚都被她缝制的布底鞋保护着,温暖着。如今,我在这条小路上徘徊、流连,奶奶却去了远方。她走的时候,我迷失在城市的道路上,未能来得及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我跪拜在黄土小路旁奶奶长眠的坟地,风从远方飘然而至,我仿佛又看到奶奶颤巍巍地从路的前方向我走来,深情地拉着我的手,引领我回家。

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奶奶16年对我的养育,给予我的恩情,铸成我生命成长的历程,奶奶走的时候,心底里一定对我有过嘶声力竭的呼唤,可那个时候,我又在哪里?奶奶终究不会再回到我的身边了!但我知道,奶奶善良的品德,还有她清澈的菩萨心肠如黄土小路一样永远存活在我心底。

傍晚,西边天空爬上一团团火烧云,河岸边柳枝摇曳,老屋门前的枣树在夕晖下一片葱翠。忙碌一天的父老乡亲们在炊烟的弥漫下,沿着小路归来。他们一生都在黄土路上行走,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谈天说地,生儿育女。他们的日子像泥土一样简单诚朴,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却和长势正丰的庄稼一样。

家乡的黄土小路,供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农人休养生息,延伸梦想。是我人生的起点,记载着我最真的梦,储存着我青春行舟的浆声,见证着我生活的辛酸与斑斓。它们静静守护村庄,守望远行的游子。

我是穿着布底鞋,踩着家乡的黄土小路,走到城市里来的。走着走着,那些模糊而遥远的痕迹又清晰起来,心头不免生出些对岁月如飞的怅惘,对流逝光阴的感喟。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家乡小路的怀念和感恩,它们永远存活在我记忆深处,直到地老天荒。

家乡的小河

文/唐靖翔

我的家乡丽江,具有"高原江南"的美称,这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一条明净的小河,像一匹美丽的蓝缎,终年不息,缓缓流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城内水陆交错、路转水回,有了这一条流淌不息,汨汨有声的小河,让家乡的四季变得花草繁茂,岁月静好。

初春,落了几场春雨,山峦润了,水丰盈了,那汨汨流动的溪水,愈发湍急秀丽起来。小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嫩绿的枝芽,枝条伸进小河里,好似在跟小河亲切地握手,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山绿树,一会儿扩大,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像调皮的鱼儿在游动。古城里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地背着书包向学校奔去。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服,小河水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初春的小河像一面镜子,映出眉清目秀的人们,你来我往,一片繁忙。

或许有了水,丽江的春天充满了生命的奥秘,春来春又去,万物的轮回也如同流水一般,在静默地流动着生生不息。

盛夏,一个愉快的季节。波光粼粼的河水,诱得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河边。女孩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用脚拍打着水面,宁静的河水泛起微波,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就像铺满了碎金。男孩像泥鳅一样在河里穿梭往来,河面上溅出朵朵雪白的浪花,嬉笑声、打闹声传遍古城的每个角落。盛夏的小河哗哗地流着,恰似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此时,泡一壶普洱茶,在雪山下小坐,悠悠往事,又在玉兰花下催醒。

金秋,天气渐渐清凉了,小河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少了,越来越清澈。河边几片黄叶"沙沙"地翻着跟头,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像一群黄蝴蝶在匆匆忙忙赶回家。妇女们提着洗好的菜笑着说着地归来,小孩们哼着小曲回来了,口袋里塞满了酸甜之极的果子。男人们推着载满稻谷的车子匆匆忙忙往家赶。秋天的小河静静地注视着人们,缓缓流淌着,驼铃声从远处传来,虚虚实实,影影绰绰,好像一场梦。

冬日,高大的梧桐树已经脱下它那翠绿色衣裳。青青的小草,变得一片枯黄。各种好看的花朵都不见了,只剩下摇曳的细茎。河里已经没有多少水,失去了它往日的欢声笑语,细声细气地像个文静的小姑娘。一群小鱼不嫌水冷,仍游得摇头摆尾,悠闲自得。河边,孩子们不畏严寒,一张张小脸通红趴在河边用小网捞冰、捉鱼,在欢快地奔跑,一旁老人们正在享受冬日的阳光,街上男人和女人们正忙碌制办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满城洋溢着一种幸福、和谐、新春的气息。冬天的小河,载满着人们的希望和梦想缓缓流向远方。冬季的丽江,消褪了炙热的喧哗。有一棵老树,树根盘枝交错,周围砌了花坛,花坛上有一些纳西族的老人。他们神情笃定地坐着,犹如打禅做功。岁月的利刃在他们身上幻化无形,如雨落泥,润了土壤,白了花发。

正是有了这一条清澈的小河,家乡的山更清水更秀,滋润着的土地更加肥沃。故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静谧的小河,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