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怀旧散文

2023/07/2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4篇怀旧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怀旧散文(精选4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怀旧之疾

文/小曼闲笔

无意中翻看前几年写下的博文,睡意全消。

那其中,有我的生活和工作,有我的悲伤和快乐,那其中,有朋友的问候与关心,有诗友们的唱和与鼓励,那其中,字里行间哀伤着我的哀伤,幸福着我的幸福,那其中,有曾经我的喜欢我的担忧我的伤疤我的疼痛……

我被自己的文字感动得不能自拨,也不想拨。

但,终是意难平!

怀旧是我的顽疾。我希望,对过去的怀念也如同生活中的习惯,喜欢一个物件,时间长了,便不那么喜欢了。也许几天,也许几年,但总是有厌烦的一天,或者不厌烦,也不喜欢。对于有些日子,我愿意也如此,并盼着这一刻的到来。

可是,这一刻迟迟不来,我忘不掉一些理应忘掉的人!并为此而心痛,心如止水与我来讲还是遥不可及!

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再也止不住的纷纷滑落,开始热热的流过腮边,一会儿就变得凉凉的,湿了脖颈……

虽然怀旧,但,生活中能有多少时间让我这样挥霍?恰逢今天,忙碌刚过,家人也都安静睡去,夜深人静时我才可以放松片刻。而这奢侈的片刻,我悄悄地都用来怀念,怀念与一个人有关的从前。

有时候,一个字也不想写,誓要沉默到底。有时候,只想对你滔滔,获你的幽默配合。一直想办法好好生活,让自己尽可能优秀,不会落后,我怕哪一天,你如果回来,因为我们隔离太久而无话可说。当然这种假设很微茫。

写给兰雪的诗,还在那里,精巧灵动;见与不见的续笔,也在那里,心香两瓣;那个多风的春天遭遇的感冒和袖管空空的你依然印在我的脑海;我绣的兰花图,还在我的书桌上;还有你的书,虽然不是你送我的,但我一直视如珍宝;书的扉页上有你的电话号码,但我绝不敢再拨打。我所有博文后你的评论,都字字重温,仿佛以前默契日月重又来过。这些,你有没有想起过,有没有动容过,说到底,我真不知道究竟要怎么样,这一劫才能过得去?

一位朋友批评我不够努力,我接受,但不想改变。我不为名利而写,不为什么目标而写,也不为谁而写,只为喜欢二字,喜欢写字的感觉,喜欢有朋友陪伴的相知相惜。

或许,我不算是真的喜欢你,只是喜欢有你陪伴的那段一去不返的时光!

书至此,泪始干!

过传统节,妙在怀旧

文/朱正文

中国人过农历新年(现在叫过春节),过端午节,过中秋节,过元宵节,等等等等,凡是过的是传统节日,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要过得有传统味,过年要有年味,过节要有节味,一句话,就是不能少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积聚的韵味。如果没了这种韵味,这些节就都会变样,娈味,也就是变得没有了味道。这是我这老老头的观点,属于老法头的观点。这种观点还有没有一点道理?我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可能统一标准。

传统,总是旧的。其实,旧不旧也要看人。譬如在我眼里,旧的、新的,界限很清。为什么?因为是过来人,分得清。如果换个年轻人,他对旧的没经历过,不了解,就有可能新旧不分。假如把新的东西来冒充旧的,他可能还以为这就是传统。所以,有时候旧的也不能一概作废,还可以起返新的作用。

我举点例子。譬如过农历新年,以前几乎家家要在门上贴新春联。有段时间不行了,显然过年缺了点红彤欢乐的气象,感觉年味就淡了。后来总算又恢复了,不过在我眼里还是与以前不一样。这不一样,年轻人就不会有我的感觉。我感觉的新年贴对联,是要买了红纸回来自己动手写的。各家所写,就看各家肚皮里的墨水了。墨水多,笔头硬,水平就高。否则只能写写大路货,象"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春"之类的陈词滥调。至于毛笔字的水平,当然也是各昭各的揭啦。到如今,连这些也做不到了,都到小菜场杂货摊上去买一副印刷品,往门上一贴算数。有的更简约化,只贴一个"福"字。还要倒过来贴,说这样贴"福"才会到。倒、到不分,就象上海人王、黄不分差不多,也算是一种发明。我举这贴对联的例子,说明要想做到老传统,还真有点不容易,不知道有几家家里拿得出笔墨砚台?还会不会有"能人"敢拿起毛笔来大笔一挥?

再譬如说春节放炮仗。以前哪有过年不许放炮仗的?这个话题已经说得太多了,我只换个角度说说。本来放炮仗是表示喜庆(也有驱邪的),因为限放、禁放,如今炮仗厂老板都不高兴了,就用生产出气,小鞭炮造得都象开机关枪,大炮仗造得都象炸药包,这算是继承那门子传统?怎么连我一向不赞成禁放炮仗的,现在也想改变立场态度啦?再这样放下去,要不要用放炮仗去打日本鬼子?所以说,逢年过节要过出传统味,也不容易。有的是写字不行了;有的则是变瞎来腔了。、

还有例子。譬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本来这些都是平常百姓家过节吃的普通食品,怎么一下子都变得象旅游门票那样高不可攀啦?一个月工资能吃几只棕子、几盒月饼啊?当然这是指作为上档次礼品的。不过,我小时候看到大人们礼尚往来拎礼品,也没如今这样。过节过到非要和不正之风紧密挂钩,似乎传统里还没发展到这种地步啊。

我又想起以前中秋节的香斗了。这香斗是怎么样的?我以前写的博客里有详细描述,不再赘言,诸位年轻人没看见过的,有兴趣可以查阅我的旧文。我今天要说的还是重复一句老话,这香斗不能简单看成是一种迷信品,实在是过节时的一种价廉物美的工艺消耗品,是增加传统节日气氛的工具。我就不相信中秋节家家户户点只香斗,我们的飞船上了月球就可以见到嫦娥、吴刚和玉兔啦。迷信是迷信,神话是神话,过节要过出传统味,点只香斗只会增加气氛,增加喜庆,增加欢乐,而不会增加玉皇大帝显灵,吊煞狙出现。

可见 ,想要过好传统节日,还真的得用点心思。能好好用心过,这日子一定会过得更有趣,更有味。

怀旧年代

文/疏影美钰

网上在说我们80后到了集体怀旧的年龄,初看不以为然,凝神回想一下自己参加工作后的心理变化以及某些刻意为之的行为,才发现自己早已不知不觉加入了怀旧大军。

80后这一代成长于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小时候大多没有挨饿的经历,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是简单的,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现在有着巨大的差别,小时候熟悉的东西在一样一样慢慢消失。最开始我们为当下色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欢欣不已,在对比中感叹童年的贫瘠。等我们习惯了甚至厌倦了现在的琳琅满目、繁华喧嚣,却发现丰衣足食的生活却是百无聊赖,而童年里简单的快乐再也回不来。

我喜欢旅游的根源大概是童年的缺憾,从小父亲就不让我外出,她总是用繁琐的农活压着我,以至很多非常亲近的亲戚家我也没有去过,更别说同学家了。上高中以前我从未认识到长期困在家里是人生的一种缺憾,直到高中我到外地上学,每逢听到同学侃侃而谈,谈他们去过的城市,他们看到的新鲜事物,我由衷地羡慕。原本就性格内向的我在面对同学的见识和自信时,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自卑。那时候的我居然连家乡的县城也没有去过,我开始向往别人去过的地方,向往我到达不了的远方,而终究只能是向往。

参加工作后,我终于有能力完成童年的梦想,把向往变成经历。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我装扮成生活安康、无所顾忌的样子踏上了陌生的路程,尽管那是花钱买罪受的勾当,回家后我还是原来那个为了一日三餐辛勤工作的我,我见过的山水还是魅力四射、游人如织的山水。若问是否还有旅游的打算,下次有机会还是要选择出去走走的,我终于清楚心中少了一些悬而未决的东西。

童年留给我们的还有许多简单的快乐,我们再不搜集,它就会从记忆里走远了。石磨被遗弃在屋外的墙角,它曾在每一个煤油灯的微光之夜转动,成为我们进入梦乡的摇篮曲,而今伴随我们成长的转磨声永远停息了。

稻黄时节吆喝在田野上的抓鱼声已经死寂好多年了,水田全都变成了旱地,小河不淌水了,水库不蓄水了,我那鱼肥水美的家乡没了鱼也没了水。一年一季的闹腾再也不会上演了,我童年最有趣的活动再也不会继续开幕。整个夏天叫声不绝的青蛙在家园巨变后去了哪里呢?它们是否还记得绿油油的水稻在细雨中拔节,是否会想起黄灿灿的稻穗在秋风中招摇,是否已忘了有双亮汪汪的眼睛曾与它对视,一声声学着它的鸣叫。

小时候稻田间生活着一种叫做秧鸡的小鸟,稻叶最茂盛的时节,它们就在田中央做窝,隐秘且有技术含量,悬于水上空,藏于碧叶中,它们就安睡在天然的绿色帐篷里,那时我曾羡慕它们的窝太过美好。锄草时节,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蛋,和今天市场上的鹌鹑蛋极其相似,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一个种族。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商店里有这种稀缺的东西卖,捡到秧鸡蛋就像捡到金元宝,大人也不敢和我们抢,大多成了小孩的美餐,也有同学煮熟了带到学校向同学炫耀。那时候并没有多羡慕,毕竟自己也吃过,说不定放学回家又会发现家长捡到了秧鸡蛋。现在要是有人还拿它向我炫耀,我定会有几分羡慕了。

"现在的酱油好像没什么味了,小时候我不吃任何菜,只吃酱油拌饭也能吃两碗,那时候的酱油好像很好吃",另一个人赶忙接着说"就是,那时候的酱油拌饭可好吃了".似乎我们这一代的农村孩子都有吃酱油拌饭的经历,吃得很香,现在讲起来也很得意,但一切都只是怀念了。不知道真的是酱油变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了。

我不敢再继续回想,继续想下去就会失落。我们一直马不停蹄地追逐,在追逐中得到想要的,也在追逐中失去最美好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拥有许多美好,要等到明天失去的时候才来怀念。

清明怀旧

文/昨夜东坡

儿时在老家过清明,有很多习俗。小孩子不懂的祭祖,好像老家也不是太隆重,只是大人们会上坟烧纸,我们有时跟着,也不知道在干什么。有两件事印象很深。

过清明时,每家都要用白面蒸一些小鸟、兔子等,我们叫"寒燕儿",图案不大,大概有核桃大小,蒸熟后,再点上红绿颜料,做工精美,颇有些艺术的味道。一般都舍不得马上吃掉,大多用线串起来挂在墙上,晾干后能放好长时间。小孩们会拿一两个晾干的"寒燕儿"出去玩,饿了就啃着吃了,脆脆的,还有一点甜味。倘若拿着被别人家的主妇看见了,必然会品评一番:"某某家的手就是巧……"

母亲们会给小孩外衣肩膀上挂一串布串儿,叫"清明串儿",用布剪成铜钱一样的布片,再用五色线串起来,布片中间用一根半寸多长的枳棘隔开,下边是一个小布条的穗。最上边一片布片代表天,最下边一片布片代表地,中间有一片代表母亲,然后剩下的几片就是小孩的年龄。十二岁以下的小孩都戴。不知道现在老家的小孩还戴不戴,也不知道别的地方是否这样。

老家清明的时候天气还冷。有时候天阴着,但很少下雨,风却很大。做风筝、放风筝是最好的娱乐,只是风筝线很难找,纸也不多,只好几个人合伙做一个风筝,大家一起玩。

儿时的清明节,并没有多少愉快的记忆:大年的新衣服早已经收起来了,要到走亲戚或上集市时才穿;大人们正忙着种地,也没有多少好脸色给孩子;也没什么好吃的,很少有肉,更没有新鲜的蔬菜;大风从早晨就开始刮,还总是卷着沙尘,没有多少好玩的游戏可做……

不过记忆里也并没有忧伤,只是灰灰的一片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