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抒情唯美的散文

2023/07/2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7篇抒情唯美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抒情唯美的散文(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老家

文/陈刚军

初秋的夜晚,村子里那些不知名的虫子争相吟唱,我躺在老家的床上,心情越发沉静了下来。隐约能听到父亲的鼾声——这次回家来,觉得他似乎更为平静而淡然。老家的这个夜晚,天气有些闷,闷着一场雨。打开一扇窗户,秋虫的鸣叫便更为清晰地击打着我的心,我翻来覆去,想着这次回家,一定要去村前的河边走走,去村子背倚着的原坡看看。

流过村前的是灞河,我去河边的时候,天空飘洒着小雨。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就是不得近前,河滩里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沿着河岸寻找,终于看到一处无草的地方,急忙往前走,也顾不得鞋子一浅一深地陷进泥里。走到水边,惊扰了正在觅食的白鹭,它们四散飞去,泥沙里留下一串串"脚印".河水不大,轻快地流淌着,伴着不远处树丛中清脆的鸟鸣。应该是勾起了小时候在这水中嬉闹玩耍的旧梦,我这时候就不由得想在水里洗手濯足。

河岸以北是村子里曾经的水浇地,父辈们年年种下小麦和玉米,前两年土地被征用去,现在建起了工业园区。我只是小时候在农田里简单地劳作过,村子里老几辈的人们都曾靠着土地谋生,到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有了新的谋生办法,去城里打工或做生意,年龄大些的人们就清闲了下来。原坡上的旱地也都不再耕种了,厚重的黄土被做成砖块,运往建筑工地。我站在原坡上的制砖厂旁,远望灞河对面的白鹿原,那原巨大而连绵,原上有些树木蓬勃一片,茂盛挺拔胜于众树。遗憾的是,不曾站在白鹿原一边,打望我脚下的这片原坡是怎样的容颜,恰好小说《白鹿原》里的朱先生的生活原型——"关中大儒"牛兆濂先生——就曾生活在这片原坡褶皱中的"老爷沟"里,便使灞河两岸的这两道古原没有了什么距离,似乎彻底贯通了。

牛兆濂先生辞世已近八十年了,"老爷沟"里树茂草杂,这位关学传人的故居,我这个后辈实在无力辨认,只见草丛中的小花零零星星,偶有蝴蝶飞舞,蟋蟀和蚂蚱跳窜。记得我小的时候,还见这沟里有胡基垒砌的院墙和门楼,而今却都不见了踪影,窑洞也坍塌而模糊不明。牛先生继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精神,实在可贵。我常因自己与这位老先生是同村之人而深感荣幸。

孙犁先生说:"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他还说:"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真是这样,随着自己一天天长大成人,远离故乡,这种感情真是愈显复杂而深沉了。

就像我这笨拙的文章,似乎有很多情愫和感觉都想表达,但就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这感情,真是愈显复杂而深沉的。

啊,那漫天的紫色

文/好诗如风

这么多年来,一直钟情于紫色。

有人说紫色是抑郁的,有人说紫色是高雅的,也有人说紫色代表着忧伤……

可对于我来说,紫色是一种怀念,一种情结,一种精神,一种生命的源。

每逢一年的三、四月,每到清明时分,那紫色的小花遍开在北方初春田野的时候,乡愁就开始积聚,开始发酵,那也是我关于父亲的记忆最浓的时节。思绪正如北方的天气,有感激,有关于儿时的美好记忆,有漫天的枯草和荒芜,也有漫无边际的关于故乡的气息……五味杂陈,都会涌现。

其实,这个季节,北方的草才刚刚露出绿芽,星星点点,还未连成片。上一年秋天残留的黄色枯草还占据着主流。山花也才刚刚开放。在山坡上,在田野里。最先开放的是紫色的小花,叫紫花地丁。这种小花看似不起眼,但仔细观察,这低矮的小花,贴地开放,开满了山坡和田野,一簇簇,一团团,还有翠绿的片片叶子,在初春的阳光下,悠悠闪亮。远远望去,成片的小紫花,似紫色的雾,蔓延在山野;又似那紫色的风,弥漫在北方的春天。

记得紫花地丁这个名字,是小时候爸爸告诉我的。那时家住在农村。每到春天,爸爸经常带着我上山去玩。他教我这种草叫什么名字,那种花叫什么名字,哪种草有毒不能碰,哪种花粉会过敏……北方大部分花草的名字,都是小时候爸爸教给我的。现在看来,都是准确的,有一些甚至是学名。现在才感觉到,爸爸其实很有学问。只是那个时候我还小,什么也不懂。

爸爸一生是教师。生活清苦,但是非常有一种傲骨。因为他教的学生多,跟家长也就熟悉,附近几十公里之内的人,都知道他,都尊称他"先生",而且有时候人们有一些难解的问题也会向他请教,他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尽其所力,从不厌烦。因此他人缘很好。他还经常教育我们,人活着要有一种精神,要有思想,有追求,有志气,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否则就跟动物吃饱喝足后只知道睡觉没什么区别了。其实他自己,是以自身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态度影响了我们。他还教育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有长远的人生计划和近期的想法,人活着要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父亲的这种精神,对于我性格的形成,对于我的处事和为人,一生都有深刻的影响。使自己能够喜欢繁华也能够钟情于荒凉。能够不为世间的浮躁和喧闹所动,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做人准则。是啊,这世上的物质和喜欢的东西也太多了,怎么可能都成为自己的,说到底也都是身外之物。但是生命的源和精神,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因此,这么多年,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遇到何种纷争,都依然坚持那种"漫看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态度。

感谢紫色。感谢故乡的紫花地丁。给了我关于春天和紫色的深深记忆。

感谢父亲。给了我永远精神上的生命和精神的源。

故乡,温暖的柴火

文/九满

小时候,家家户户以烧柴为主,需求量大,柴火短缺是常事。

每年秋天,我都会去漫地里捡柴火。这柴火,其实就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已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树枝,或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的零星灌木。

放学回家,拿起竹筐,架一个竹耙,搭上肩就走,哗啦哗啦满野地瞎转悠。在本来就光秃秃的地里硬是搂出一筐柴火来。风起时,眼看一根树枝就要被吹向远方,还会紧跑几步,把它抓回来,让它回到自己掌控下的柴火队伍里。

累了,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上的树枝。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急了便爬上树,把那些要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筐底,背回去迎接燃烧的时刻。

每当夕阳快要吻到东边的屋顶,我就背起柴火往家走。背着满满一大筐柴火走进村里,遇见婶婶嫂嫂,她们或许会夸赞一句:"九满,真勤快!"那时候,带着收获的成果,喜悦早已占据了整个内心。但是,对于这种鼓励,却毫不推辞地欣然接受。

柴火灶可不是吃素的,我捡的柴火远不够它享用。弄柴火还得靠两位兄长。

夏收后,兄长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田埂,把队里分配给自家的稻草、棉花秆依次收回家。于是,房前屋后便冒出一个个蘑菇状的柴垛。

稻草收回家后,四哥总要找几个晴朗的日子,在屋面上发黑的茅草中补充新生的稻草,用新生的稻草整修过的房子就很难漏雨了;冬季来临,母亲会从柴垛中取几捆上好的稻草铺在床板上,睡在稻草制作的"席梦思"上,冬夜里,我们就不至于太寒冷;当母亲从柴垛上拽下一把干燥的稻草,细心地铺进鸡窝,从此,这里每天就能增加几枚令人嘴馋的鸡蛋;当母亲给猪窝铺上厚厚的稻草,猪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就能暖暖而幸福地做着它们的黄梁美梦……

柴垛,不仅是农家的资源库,更是农家生活质量的标志。堆柴垛是很有讲究的,既要防水,又要防风,有经验的庄稼人码出来的柴垛严严实实,风吹不透,雨淋不入,任人在上面蹦跳也安然无恙。若是某户人家码出来的柴垛松松垮垮,那就预示这户人家要么是不讲究整洁,要么就是养着一群懒汉。以致于姑娘家找对象,亲朋好友去男家时,总会悄悄地走到柴垛前,用手推一推柴垛,试探它的结实和饱满程度,以此来了解其家人的素质以及勤劳的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同意这桩婚事。

即使下再大的雪,有了柴垛,农家便不会慌张。雪只是把柴垛的表面浸湿了,里面的柴火还是干干的。那时候,常听人说:"仓里有粮,心中不慌",其实,家有柴垛,农家心里才会踏实。

做饭的时候,一个灶台,一把锅铲,母亲把人生的光景细碎成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日子。母亲蹲在灶膛口,棉花杆放进去,再抓一把稻草引火。擦亮火柴,放在稻草下,火苗呼的一下蹿起来,伴着棉花杆的噼啪声,火势很快就旺了,大自然的美味也弥漫开来。灶膛前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也映着母亲慈祥的脸庞。当然,如果风向不合适,烟就会逗留在整个屋子里,让人体会到烟熏火燎的真正含义。这时,母亲会赶紧打开门窗,让弥漫在屋子里的烟飘出去,飘向更远的地方,烟太大太浓时,母亲还会拿着芭蕉扇,使劲地摇着,好让烟快点儿散去,仿佛在说:"出去走走,好男儿志在四方!"

过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时,需要启用大锅,稻草、棉花秆过火快,眨眼就熄了,不经烧,只得退居二线。经烧还得老枝、树干等硬柴,它们是烧火材料的不二之选。父亲平时不怎么在灶前灶后帮忙,这时候,父亲会和母亲一道烧菜做饭,父亲坐在灶门前,负责生火,母亲在灶台前忙碌,母亲会不时提醒父亲,烧大火,父亲嗯一声,加点柴火,有时母亲说让火小一点,父亲也是嗯一声,就用火灰埋一下大火,父亲话不多,但很耐心地听着母亲的唠叨,两人相互配合着,好温馨,不象平时做农活那样,大声大气,争争吵吵。看到父母协同做饭,我的心里感到有一种幸福和心安。母亲还会把平时积攒的、舍不得吃的食物都拿出来,也会在铁锅里大显身手做足文章,蒸腾出大家喜欢吃的饭菜。各种颜色你来我往,各种瓶瓶罐罐接踵摩肩。整个屋子里,烟雾缭绕香味飘飞。红通通的灶火,噼噼啪啪的声响,多么喜人的颜色,多么清脆的声响,多么富有人情味的烟火。

凛冽的寒冬,室外寒风呼啸。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听炉火"轰轰"地烧着,看茶壶"扑扑"地吐着热汽,闻烤红薯呲呲喷香。母亲那些有趣的励志的民间故事便是在这时候讲给我们听的。一家人,说着笑着,特别温馨美好,特别富有诗意。很有围炉夜话的味道,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描述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那时候,柴火是农民的"底气",有了它就有了生存必备的条件,有了它就有了点燃生活的希望!母亲将一把把柴火填进灶膛,蒸腾出一锅锅简朴而美味的餐食,燃烧了一段段艰苦而安稳的岁月,也用勤劳的双手抚养我成人。

追逐与梦想同行

文/陈子依

每个人都可以年轻一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曾追逐过自己的梦想。我们要带着年轻的坦然与希望,带着那颗奔腾的心,让追逐与梦想同行。

追逐与梦想同行。我们都认识李小龙,他就像一面旗帜,代表着中国武术。李小龙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把中国武术传扬到外国。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功夫。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的梦想犹如天马行空一般。李小龙到美国后,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顺利。他遭到了白眼与侮辱。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在他的努力下,他在美国有了自己的武馆,有了外国武术爱好者的支持。最终,他实现了他自己最初的梦想——把中国武术传扬到了国外。从他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李小龙凭借着青春的冲劲,奋力追逐自己的梦想,真正做到了追逐与梦想同行。

追逐与梦想同行。世界着名钢琴家朗朗,虽因自己不是正常儿,但仍享受到了正常人的最高荣耀。出生在音乐世家的他,从小在艺术的熏陶下,努力学习钢琴。战胜了自己生理上的不足,用音乐创造出了他自己的不平凡。当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完后,当掌声响起的时候,他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更何况是正常人呢?要永远记住追逐总是与梦想同行的。

追逐与梦想同行。世界冠军邓亚萍,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的人,竟成了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胜利者。邓亚萍年轻的时候,由于身高的原因,在当地的乒乓球队选拔赛上被告知:身高太矮,不适合打乒乓球。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仍在默默努力,一次次的被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在打击中成长。后来,被省队选上,但她并没有满足,仍在努力。最终,被国家队破格选中。她说,是谁说个子矮就不能打球的。邓亚萍就是靠这句话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享受着站在领奖台上的荣耀。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青春中的我们,是一簇新生的藤花,带着年轻的茫然与希望,带着那颗奔腾的心,让追逐与梦想同行。

秋风细雨,续写一纸风华

文/笑谈一纸风华

一座凉亭,数条古道,临山望远,看秋风席雨飞。折扇轻摇,拈一段唐诗,取一阕宋词,感叹风华还在,我心幽然。

注定了要相遇,注定了要成为回忆里最美的沉淀,这是一场梦,却是一场注定了要结束的梦。梦里的碎竹还为野幽弄舞,当年我执笔落拓,笑谈一纸风华,如今却衣袂摇曳人笙笙,只叹似水年华。原来,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叹息庭前古椅犹在,阶前老树换新装,叹息河西长廊上的颠簸,叹息洋溢着的维也纳的忧伤。我想我是醉了,醉在那找寻不到的梦幻的世界里,任凭那亘古的钟声一遍遍涤荡着我的身体,带着我的血液共鸣。醉在了这厚重的心雨里,化作大地的沉淀,最终侵入那难割难舍的回忆里。我醉在回忆里,原来只因为有你。

"春花那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似水年华等闲过,盼不到的是初装。不知那楼旁的碎石坡是否已被磨平棱角,不知那窗台上信笺里的诗句是否还有人推敲。心犯涟漪,雨压叶难起。谁说蝴蝶迷恋着花,是一曲千古佳话;谁在篱笆边弹唱,思念远方牵挂。昏黄渐染,红瘦嫣然,不总会赢得遍绿,熬得花开。原来我以为,只是我以为,种子都会像那田里庄稼,总会收获一茬又一茬。

于是,那种"当年相知未回音,空叹年华似流水"的情感迸发而出。于是,我记起了那一年,那一天的雨中我埋下的那一颗看似生机盎然的种子,我盼它生根,盼它发芽,却不知它不完整,他不成熟,它只是水中月,迷恋着镜中的花。唉,风华,风华,风华经得几度折,似月如勾,似水悠悠。原来,我还在探究,探究那指尖无法透过的清秋,探究那秋千上笑靥下的担忧。原来,放不下是因为我看透了你,却没有看透我自己。原来,我什么都不懂。

如今,我还是我。一个人的生活懒懒散散。闲来无事时,便学一学老人家的沧桑,沏一壶淡茶,静静沐浴在阳光下,轻阖双眼,在这繁华依旧的流光里,静悟一个人的细水流长。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风华。

母爱无声

文/吴芸辉

清晨,天空飘起了雪花,把圣诞的气氛点缀得有些童话色彩。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可我怎么也乐不起来。

这是我们初中生活中最后一个圣诞节,为了迎接晚上的圣诞晚会,同学们每人精心准备了一个节目,我也不例外。作为英语课代表的我,拿出了我的强项,唱一首英文歌《天使在歌唱》。可让我烦恼的是,到现在圣诞老人的帽子还没有着落。

上星期放假回家,我跑了好几个商店,都扑了个空。回到家,妈妈看到我无精打采的样子,问我什么事,我叹口气说,说了你也不懂,我们要举办圣诞晚会,我要唱歌的道具到现在还没着落,能不着急吗?听说网上可以买到,可以我们家又没有网,再说你也不会买,算了,实在不行,到时就这么唱吧。

妈妈听了以后,没说什么,只是又问了我帽子的样式,安慰我说:"宝贝,你不要着急,我再帮你想想办法。""你能想什么办法,又不会上网,还能变出个圣诞帽?"我嘴上没说,心里早已没了希望。

看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雪花,我的心也像这雪花一样,忽上忽下,全没有迎接今冬第一场雪的欢乐。

"吴芸辉,***妈找你呢。"同学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妈妈,天这么冷,你怎么来了啊?"

"宝贝,看妈妈给你带什么来了,妈妈像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了了一顶圣诞帽。"

"村里李主任家不是有网吗,这几天我每天去李主任家,请他教我怎么在网上买东西,还好赶上了你的演出。望着寒风中妈妈冻得发红的脸,我心中一热。

"妈妈,谢谢你。"

"傻孩子,跟自己妈妈还客气。快进教室吧,天冷了,你要照顾好自己,我走了。"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的雪又大了,风雪中妈妈瘦小的身影渐行渐远,我望着,泪湿了眼角,捧着软软的圣诞帽,妈妈的身影在我心中渐渐氤氲,慢慢幻化成几个字:母爱无声!点评:母爱如水,滋润着我们成长的每一天,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和平凡的日子里。作者因母亲的一个微小举动受到感动,自然地流露了心声。

五月放歌

文/李学强

五月,柳条垂青,桃花酡红,迎春花金灿灿。走近五月,耳旁仿佛传来黄河滩头船工的号子,眼前仿佛出现诺贝尔实验室彻夜的灯火。

走进五月,放眼田野,农民在田间流着汗水耕耘,辛勤劳作,他们,哺育了碧绿的庄稼,清澈的返青水映着温馨的朝阳,唱响欢乐的歌。

走进五月,工厂里环境优雅,车间里机床轰鸣,高炉里钢花四溅,流水线上半成品飞快地穿梭。

走进五月,建筑工人踩着脚手架,吊车挥舞着巨臂,一砖一瓦垒积着,不久,这里将会出现一座座大桥、大厦的巍峨。

走进五月,讲台前,老师谆谆的教导化为学生不倦学习的动力,那飘洒的粉笔沫一天天染白了园丁的鬓额。

走进五月,大街上,忙碌的环卫工不停地洒扫庭除,每天她们迎来第一缕晨曦,每天她们送走最后一抹晚霞。

走进五月,病房里,白衣天使忙碌着量体温、打点滴驱赶病魔,用手术刀与死神作生死对决,南丁格尔精神永不灭。

走进五月,让我想起人类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劳动史,有巢氏筑巢为室,燧人氏钻木取火,一代代口耳相传,一辈辈耕驯渔猎。"春种一粒种,秋收万粒粟。""谷雨前后,栽瓜点豆。"劳动使人增长智慧,精于技能,也使生活充满了生机,看今日,神舟翩然飞天,航母慷然下海,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

踏着五月春色,仿佛回到一八八六年的五月,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树立起工人运动的里程碑,从此世界工人挺起了脊梁。

踏着五月春色,我想起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一根适用的灯丝,做了成千上万次的找寻,劳动让人倍感艰辛,也会让人品尝到喜悦与收获。劳动不但创造价值,而且还给了我们光明的世界。

踏着五月春色,清澈的达活泉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两只燕子撒下一地清脆的呢喃,篱笆边的爬山虎惬意舒展着翠绿。

我想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的好书记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还有石油工人王进喜,苦干实干,让铁人精神成为一段佳话。

劳动让人生充实,让生活充满乐趣。劳动是幸福之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经过汗水浇灌的果实滋味最甜。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罗兰说:"世间一切美味佳肴都没有劳动结出的果实更甜美。"新的世纪让我们拒绝碌碌无为,奋力提升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走进五月,世界生机勃勃。生活的脚步还在继续,我不禁心潮澎湃,让我们为光荣的劳动者高歌,让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