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元宵节的抒情散文

2023/07/2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7篇元宵节的抒情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元宵节的抒情散文(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汤圆里的浓情

文/吴嘉

年的味道来不及细细品尝,走门串户的热闹还正醇酣,元宵佳节又如期而至了。下班路过闹市,穿行在琳琅满目的美食和谜灯里,浏览现在品种齐全的汤圆及馅料,协裹在喜气洋洋的人群里,顿觉浓浓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不禁回忆起儿时简单却温馨的元宵佳节。

儿时的日子很清贫,每年元宵节,母亲都亲手做汤圆。市面上的汤圆有红糖、芝麻、桂圆花生等馅,但我家只有实心汤圆。元宵节前几天,母亲提前把家里仅有的糯谷碾脱谷壳。元宵节前夕,拿一半糯米加三分之一粳米一起倒在大盆用水浸泡。母亲说糯米黏性强,加了粳米中和,做出来的汤圆软硬适中成形又好吃。第二天早上,母亲把泡了一夜的米倒在竹箕里沥水。

沥干水后,母亲开始臼米。她便把一部分米倒入石臼,用两头均匀,中间插着一根厚实握柄的"木锤"用力砸,直至成粉末。人工砸粉耗时费力,母亲要花一个上午才能全部完成。那天,看臼米好像很好玩,忍不住上去试试,结果不到十分钟,便全身酸软,手臂又酸又麻。糯米成粉后,母亲又忙着熬米糊。一木勺水,几把糯米粉,洒上适量食盐,用筷子在加热后的锅里快速搅拌,几分钟米糊就熬好了。把米糊加入糯米粉后就可以揉粉了。母亲揉粉团的姿势很好看,我们像小狗一样围在母亲身边围观。母亲像魔术师一般,仿佛一转眼就把雪白松散的糯米粉揉捏成筋道绵软的粉团,接着用刀把粉团切成一截截小长条,又把粉条抓成一小坨一小坨,扔在团箕里。母亲一声令下,我们五个小孩欢笑着抢着搓汤圆了。粉团很小很小,刚够我们的手

心握。嬉闹中,汤圆成形了。

元宵一过,就面临开学。家中五个小孩开学的学费,对于贫穷的家庭是笔不小的开支。那时在农村,大多数人家不会让女儿上学,因为女儿终究要嫁出去做别人家的人,只让男孩上学。母亲小时候吃过没文化的苦和亏,她决不允许让三个女儿步她的后尘。因此不论家境如何贫困穷苦,母亲咬紧牙关也要供我们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上学。为了孩子,母亲每天起早摸黑,省吃俭用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即便在万家团圆欢乐的元宵节,被贫穷束缚的母亲也不输阵势,带领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汤圆。只不过,我家的是实心汤圆。为了增加口感,汤圆出锅后,母亲会在每人的小碗里加一小勺白砂糖。当肚子早就咕咕直响、馋得口水直流的我们接过那一碗香气扑鼻的汤圆,一起就站在灶台边,像喉咙里长了牙齿般"呼噜呼噜",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底朝天。看看碗底还有一些没溶化的白糖,又都伸出舌头把碗底仔细地舔了个干净。母亲见了,总会笑着把她碗里的汤圆分拔到我们五姐妹碗里,自己喝汤。

后来,我们五个长大了,外出工作,也出息了,陪在父母身边过元宵吃汤圆的日子少了。每逢元宵节,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汤圆馅料,看着赏心悦目,味道也不错,可吃在嘴里,总觉得不如儿时母亲做的实心汤圆味美。或许,那小小汤圆里浓浓的母爱早已镌刻进我们的味蕾,成为内心深处最踏实的甜。

心中的"元宵结"

新年的鞭炮还在炸响,象征着美满团圆的的元宵节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匆匆促促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来临,咬一口如蜜般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延安元宵节

文/杜延军

在我的故乡延安,元宵节可算是正月里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最有年味的一天。

白天长达几小时的万人秧歌过街表演,晚上元宵灯展、转九曲等民间文化活动,男女老少一个也不想缺席,再忙也都想去凑个热闹。参加完这些活动回到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放烟花、跳火堆,还是跟过年一样闹通宵。

正月天,陕北人会在自家的门前屋檐下、阳台上或是院子的大门上,挂上五颜六色或是形状各异的灯笼。有的是女主人花心思自己亲手制作的,大多数的人家会上街去买别人做好的灯笼。各色各样的灯笼,挂满家家户户的大门阳台和庭院,为的是给全家人来年求个平安吉祥的好兆头。

说起正月十五的万人秧歌过街表演来,那可是最有看头的。每年元宵节,由各县区、各单位精心准备的秧歌队整装上阵,城区主街道排成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欢快的锣鼓敲的欢,喜庆的旋律响彻天,热烈的舞步扭不停,汇集了众多的陕北民间表演形式,阵容宏大,着装独具陕北民俗特色。来自延安南北不同县区,独具艺术特色的秧歌队,把十里长街汇成了一条彩色的河流。

着名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堪称"延安五鼓",加上近年来开发的黄河战鼓、黄陵抬鼓、宝塔木兰鼓,还有传统的飞锣、梆子、划旱船、赶毛驴、丑角迎亲队等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使延安的元宵节成为陕北民俗风情展演的最佳节令,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安塞腰鼓,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表演豪放热情,欢快有力,虎虎生威。既有"柔"的魅力,又有"刚"的气魄。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吸引着海内外各地的摄影家、文化名人及艺术家前来采风。

秧歌过街表演从上午持续到下午,一时间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彩绸飘飞,狮舞龙盘,红火热闹要持续三四个小时。秧歌队所经之处的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楼顶上、房前窗外,甚至树杈上,到处都是观看演出的人,"十里长街,万人空巷"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真实写照。

夜幕降临,山城灯火通明,繁"星"点点。元宵节灯展成为市民的又一个好去处。孩子们手持各种形状的动物、花鸟小花灯,高兴得蹦呀跳呀,一家人出门去看灯展、转九曲,好不热闹。

记得十多年前我还在延安工作的时候,各单位在初七初八收了假后,都要找人做一些有特色的大红灯笼送去参加元宵节灯展,供市民们欣赏观看。

看灯辗转九曲,也是陕北人特有的一种民间活动,寓意着消灾除病、祝福保平安。九曲也称"黄河九曲连环阵"、转灯,远看人山人海,灯火辉煌,近看却杂而不乱,动而有序。整个阵呈正方形,阵内共分为九个曲阵门,从入口一直延着灯阵走,穿过九个阵门,一直转到九曲的阵中心,然后在中心的大灯塔下抛零钱祈福,讨个平安吉祥或是财运滚滚来。九曲是个连环阵,一旦不注意走错了,就会找不到出口,所以转九曲不但有欣赏,有祈福,还有从入口到出口的紧张。能顺利走进走出,算是为新一年的顺顺利利做好了铺垫,老百姓图的就是顺利平安。

看完灯展,转完九曲回到家后,大约已是子夜时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跳火堆。家中长者抱来一大捆稻草,在家门口或院子里点燃,在火势最旺的时候,让家中所有的男性成员逐一从火堆上跳跃过去,男婴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的兄弟替跳,女人可跳可不跳,寓意来年家庭团圆、生活红火、驱邪避灾之意。

当子夜的钟声就要敲响的时候,家家户户鞭炮齐鸣,人们又跟年三十晚上一样,开始放花炮。而与年三十晚上不同的是,正月十五以放烟花为主,看那夜空,明月高悬,烟花璀璨,一派绚烂的美丽。而在农村的社火场子,到了晚上,在院子里架起几堆大大的柴火堆后,人们围在一起,唱着陕北人特有的信天游和陕北民歌曲词,现编歌词现唱现跳,敲锣打鼓扭秧歌,要闹一个通宵。夜越深,灯火会越发明亮,孩子们会把鞭炮放得更响,大拜年、庆丰收之类的歌谣,让憨厚老实的陕北人,传唱了一代又一代……

延安的正月十五,就是这么流光溢彩,让人永生难忘。

元宵节的"面灯"

文/雷晓婉

小时候,元宵节那天,奶奶吃过早饭,就开始着手准备捏面灯。那时候,麦子白面那是何等的珍贵稀有啊,于是,就用几瓢瓜干面、玉米面掺起来,和好面捏面灯。

面灯的捏法,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紧密相连的。奶奶一般先捏在她看来能预示年份天气的月灯。她先把面团成圆柱形,在圆柱的一端,用细擀面杖,轻轻按压出一个圆窝儿,一月灯的在窝沿上捏一个摺儿,二月份捏两个摺,往下依次类推。然后,再捏一些动物灯,奶奶的手艺很精湛,那些鸡鸭狗鹅造型夸张,狗伸颈狂吠,鸡仰天打鸣,猪卧地酣睡,鹅探嘴觅食,神似无比。

半天的功夫,捏好的面灯,就被放到锅里篦子上,开始上火蒸了。等掀开沉重的大锅盖,在氤氲的水蒸气中,奶奶就眯缝着眼睛,逐个查看月灯:哎呀,你看,六月灯里的水儿,很多啊,雨水一定多,好啊,六月连阴吃饱饭!哎呀,三月灯怎么没有水啊,可别干旱,三月雨水贵于油啊。实际上,这是奶奶在根据面灯盏蒸熟后盏中水的多少,来占卜推算来年十二个月份的雨水和旱涝情况,这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好年成的美好期盼。

黄昏很快到来,夜色朦胧中,东家西邻的鞭炮声像炒豆般响起,奶奶开始点面灯了。她把豆油,小心地倒进这些出锅不久、晾晒干燥的面灯的凹槽里,用捻好的棉线放到里面当灯捻,一盏一盏点亮。最后,奶奶还会用勺子灯,在我面前晃几晃,照照我的眼睛,嘴里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我感到很神秘,很想问,但过年的禁忌早已被大人"耳提面授",我们不敢问也不能问。

放灯是有讲究的。鸡灯放到鸡窝上,狗灯放到狗窝前,勺子灯放到锅台上,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龙灯放到粮囤上,暗示苍(仓)龙引进,粮食满屯,于是,整个院子就都被跳跃的明亮的面灯光笼罩了,像极了童话中的世界。

第二天,我们这些孩子起得很早,没等穿好衣,就急急奔向放面灯的地方,拿过经过一夜冻得硬邦邦的面灯,狂嚼,感觉香甜无比,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再看,燃过灯芯的黑灰,已经给嘴上加上两撇黑胡子了,孩子们就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起来。

奶奶看着我们,抹着眼泪说:你们这些孩子们,见过什么啊,去吃吧,是好的,能治尿床的,但可别撑坏了肚子啊!

难忘儿时元宵节

文/陈建兴

童年的元宵节记忆是多彩的。那时,虽然没有豪华的花灯和绚丽的烟花,但有父母、兄弟姐妹的陪伴,有弄堂的小伙伴一起的玩耍,那份深深印在心底的记忆依旧醇香。

听说离家不远的少年宫有猜灯谜的,我便叫上左邻右舍的七八个小伙伴直奔少年宫。灯谜写在红红绿绿的纸上,贴在宫灯上,猜中者可揭下谜条去兑奖,能得到铅笔、橡皮、蜡笔和卷笔刀等奖品。大都是成语谜、俗语谜、人名谜和地名谜,饶有趣味,一群群的孩子在谜语下沉思。记得有一次我猜中的一条谜语是"两个胖子在一起",打一地方,我一番搜肠刮肚后终于想到"合肥"这个地方,领到了一包心爱的蜡笔。"元宵"是元宵节必吃的食物。母亲用春节藏下来的糯米粉包"元宵",上海人叫汤团。包汤团父母是有分工的,父亲与哥"乒乒乓乓"斩菜斩肉包菜肉大汤团,母亲与姐"咚、咚、咚"地用石臼子捣黑芝麻,拌猪油和绵白糖,揉捏成黑洋酥包宁波汤团。忙碌了大半天,甜的咸的馅心做好后,母亲便把糯米粉倒进面盆里,加入些许温水后,反复揉搓成面团,再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

团即可包汤团了。

母亲手搓的宁波汤团个头只有桂圆大小,却皮薄馅大,滚圆滚圆的。父亲手捏的菜肉大汤团两头尖尖的,中间鼓鼓的。做好的汤团母亲会用湿纱布盖在上面,防止干裂。

煮汤团了,我也挽起袖子来帮忙了。我将锅盖上的汤团一古脑儿全倒入了沸水中,水花溅到了我的手上,烫得我哇哇直叫,把锅盖也扔到了地上。怕汤团粘锅底,我又用饭勺子去搅拌汤团,几只汤团被我戳破了皮,清水变成了芝麻汤。第二锅的汤团母亲硬是不让我"插手"了。只见她将汤团沿着锅边一只只轻轻放入,不一会儿,沸水中白白胖胖的汤团翻涌而出,晶莹剔透。我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用调羹去舀了一只,咬上一口,流沙状的黑洋酥淌了出来,细腻、甜香、绵柔缠绵在我的嘴唇、牙齿和喉咙。母亲帮我盛了满满的一碗,我刚刚端起来,天空中响起了炸雷般的响声。我爬上老虎窗,四处的烟花尽收眼底。

拉兔子灯是我儿时最有印象的元宵记忆。

这是父亲每年元宵节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元宵节前几天,父亲拿出老虎钳、旋凿、钉子、蜡烛、细铁丝和小木板等,戴上一副纱手套,将几根竹爿削成竹篾,折弯,加以细铁丝固定,扎成了兔子灯的骨架,四只轮子是自行车摊淘米的废轴承做的。然后在兔子灯的骨架上用糨糊贴上薄的白纸,纸屑粘出兔子毛,我还在兔子灯上贴上几只香烟壳子上剪下来的图案。父亲又在骨架底部钉上一块小木板,反敲一只钉子,插上一根小蜡烛,兔子灯算是完工了。父亲做的兔子灯有眼有鼻有嘴,特别是那对大耳朵向上竖着,好像在聆听弄堂人的欢声笑语。

我拉着兔子灯满弄堂地跑,兔子灯在弹硌路上颠得摇摇晃晃的,蜡烛忽明忽暗。弄堂的前前后后,到处都是拉着兔子灯的孩子们,整个弄堂被烛光映照着,不时传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

父亲带着我拉着兔子灯一直走到了中山公园门口,只见上百只兔子灯在广场上转悠,造型不同,色彩各异。几只奇异的兔子灯深深吸引着父亲的目光,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往后几天的晚上,我照拉着兔子灯去中山公园门口玩耍。几天的拖拉,"兔子"的屁股被磨掉了一大块,肚子被路面蹭破了,轮子也掉了一只。奔跑中,我的兔子灯与另一只撞在了一起,两只"兔子"都四脚朝天,火苗蹿出。望着燃起的熊熊烈火和星星余烬,我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失落回家去了。

甜汤圆

文/施崇伟

一元复始万象新,大地回春的第一次月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节日——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唤起我对亲人的思念。

热闹元宵节,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彩灯高悬,户户焚香燃烛;"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人们沉浸在狂欢之中。

童年记忆里,最难忘是村庄里的"打铁水".天一擦黑,坝子里就生起了打铁炉子。我和一群孩子抢着拉风箱。"哐哐哐",风箱有节奏地拉起,钢炭炉子里的火吐起火舌。小娃娃们围蹲在火炉旁,看那化铁炉里的铁器慢慢变软,点点融化成铁水。七八个大人出场了,头戴草帽,蹲着马步,平端木板,整齐地排成一排。带头人像威严的将军站在前头,身子轻轻一晃,其他人心领神会,他们端着木板,把滚烫的铁水颠向空中。带头人高高跳起,击打那在空中被颠成了一团火球的铁水,"哗"地一下,铁水冲上夜空,旋即散开成花,夜空里铁花纷飞,朵朵绽放,顿如仙境一般。围观的人们欢呼、雀跃,村庄沸腾起来……

元宵节的另一件乐事是吃汤圆。母亲早已备齐材料,和好米面,制好有冰糖颗粒的芝麻心子。一家人围拢在热锅旁,手上摊开糯米粉团,加入黑甜的心子,搓得圆圆的,丢进锅里,笑声在锅里锅外齐鸣。等白白的汤圆浮起,一人两三个,咬开,糯软、香甜,沁人心脾。最有趣的是,母亲要在一锅汤圆里选几个包入硬币,寓意着谁吃到它,今年就有好运。吃汤圆便成了一种仪式,大家既在用心品味,更希望能吃到硬币获得好运。哪个孩子若是咬到硬币,那滋味,才是甜上加甜。

元宵节也是我爷爷的生日。爷爷在世时,这一天我们家会比春节还热闹。家里来了亲戚,我们又唤来邻里,摆上酒席,为爷爷祝寿。他捻着山羊胡,乐得合不拢嘴。爷爷过世后,这一天都会勾起我的思念。我想起他的勤劳,他总是早起,劈柴、喂牛,打扫院坝;想起他的慈爱,他总把姑姑、叔叔为他买的糖果储存在一个缸里,它们成为我们这群孩子甜蜜的宝藏。

欣逢盛世,元宵又至。今年不看"打铁水",不去走亲戚,守在电视机前看冬奥会,冰雪世界灯火璀璨,这是今年元宵节最美的花灯、最甜的汤圆。

闹元宵

文/徐晟

"年小月半大".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后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是重点。元宵节的热闹,堪比西方的狂欢节。

"一年明月打头圆",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节的余兴未了,又掀起新一轮欢乐的高潮。人们张灯结彩,放烟火,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尽情欢乐。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夜深了,仍意犹未尽,恋恋不肯回家,古人元宵节玩得"嗨",一点儿也不逊于今朝。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踏月赏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元宵放灯始于汉代。汉明帝崇仰佛法,下令上元日寺院须张灯祭祀,皇帝亲往寺院燃灯以示虔诚,后来逐渐形成元宵放灯的民俗。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元宵放灯,可谓盛况空前。唐玄宗"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竖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并命宫女数千人和长安城少女灯下歌舞"三日夜",皇帝在御楼观灯,与民同乐。

"九陌连灯影,千门遍月华。"这个时候谁还在家里窝得住?就连平素不出深闺的女子,元宵佳节也会相约出门。 "花艳艳,玉英英。罗衣金缕明。闹蛾儿簇小蜻蜓。相呼看试灯。" 或许,还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猜灯谜是逛花灯的进一步发展。谜语在我国历史悠久,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了口头谜语,当时称作"隐语"或"庾词".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自魏以来,颇诽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是谜语的最早定义。

把谜语搬到灯上,已是宋代的事了。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上说:"时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不仅给元宵观灯增添了无穷乐趣,还可以锻炼思维,增长知识。时至今日,不少商家,在元宵到来之际,也会挂出各式灯笼,内藏谜语,有奖竞猜,引得不少顾客流连。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元宵".元宵也叫圆子、 汤圆。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在1913年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汤圆之名才逐渐流行。

吃元宵的民俗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始于晋,盛于宋。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销售的元宵节令食品,首推元宵,只是那时还叫"圆子".

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我国南北各地,汤圆各具特色。宁波汤圆甜滑油润,糯而不腻;兴义鸡肉汤圆独树一帜,"众家皆甜,唯我咸鲜";苏州五色汤圆甜咸皆备;山东枣泥汤圆油润绵软。"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不管什么汤圆,吃的都是一份团圆,寓意团圆幸福。

闹完元宵节,"年过了,月也过了",人们卯足了劲,带着新的希望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