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散文
书香散文(精选20篇)
温暖的书香
文/谢云波
今年,学校启动了“书香校园”活动,有个学生就问我:“老师,‘书香’是不是油墨香?”我告诉学生,书香是一个很典雅的词,有着美好的内涵,它指读书的一种风气、习尚和精神。
据说,“书香” 最早的由来源于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芸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芸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书香是温润的,给人一种贴心贴肺的暖,与书香相伴的每一个晨昏,是我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在家里,每一个周末的清早和午后,或泡一杯清茶,或冲一杯咖啡,或在沙发上,或在窗前,随手打开一本书,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读着一行行清新、睿智、平实的文字,我的心灵变得澄澈与明净。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被书中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作者说:“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书末作者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的文章不仅让人学会了感恩,更培养了人正视命运的勇气。
我的书架上还有一本《浮生六记》,这是为了配合我的教学买的,语文书中有一篇《童趣》出自其《闲情记趣》篇。晚上无聊时翻一翻,感受《闺房记乐》里沈氏夫妇款款的伉俪情深,琢磨一下文字的幽雅细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古典诗词,更是我的至爱。一打开书来,便进入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空间,仿如在炎夏纳凉、冬夜围炉、早春游园或仲秋赏月。得闲便翻看几首,寻求那份物欲之外的宁静,流俗之上的单纯。
作为一名教师,更多的时间是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在书中感受中华经典教育的绕室清香。我常常掩卷沉思,学习比较,感悟教育事业之神圣,领略教育艺术之美丽,反思教学策略之丰富。书籍犹如知己,给了我编织梦想的勇气,给了我追逐梦想的翅膀,给了我完善人生的智慧,成为我生命中历久弥坚的一份挚爱。
三毛曾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只有心灵充满清雅,方能品味人生的乐趣。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物欲横流的时代,我要感谢读书这个爱好,是它滋养了我的性情,陶冶了我的情操。如今,不知不觉已近中年。回望过去,感觉真正能够慰藉心灵的,还是那温暖的书香。
土炕上的书香味儿
文/林仑
上小学时,母亲的火炕是我的书房。
火炕是母亲用泥块盘起来的,所以也叫土炕。炕洞里是曲廻状的,便于柴草烧起来时热劲好传遍整个土炕;炕面是母亲用麦秸草混合在泥巴里抹上去的。这种典型的北方土炕,就是一盘凝聚着万众生灵生活的智慧结晶。我在这盘土炕上,读书学字,阅史品今,感知着世界的冷暖,饱尝着上古至今的沧桑巨变。
母亲的火炕里,容纳着我童年如饥似渴的阅读念想,也熏醉了书籍在我心中迷人的滋味。泥土在身下散发着清香的气息,晕染得《闪闪的红星》在夜色下更加光艳暖人,就连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也氤氲着土炕的温馨;《费尔巴哈》的哲学深陷进土炕的人文学里,彰显出与尘世不一样的情怀;一部本土的《苦菜花》,在火炕蕴蓄的泥香文化熏陶下,悄然地绽放着奋斗的力量……
在土坯的温润里,通过阅读,夯实了我一生质朴踏实如一粒谷的性情。我在这里吸嗅着柴草感人的气味,徜徉在书的庄稼林里,对社会、对人生从此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诗意情愫和真实的亲切感。土炕这盘书房,是我思想的温床,在这特定的书屋里,我的思想生发出最初的嫩芽,想人生,想生命的追寻,想深不见底的江湖风云。
在土炕这座书房里,母亲一直是一本大书。她身体力行地教导着我,人生路上无论遇到风霜雨雪,还是电闪雷鸣,都要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勇敢前进;生命中,遭遇到怎样的不平和不公,都要学会忍与让,忍忍让让才是福。母亲为我建造出土炕这处书房,让我在寒冷的季节,从飞雪的妖艳里,看到了春在不远处等候的烂漫。母亲的坚强和隐忍引领我走山,走水,走红尘。
如今,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书房,近二十平方米,藏书千余部,品种类别琳琅满目,令人心旷神怡。从嘈杂的街市归来,书房就是我最美妙的去处,是我清心静神的港湾。一头扎进书的海洋里,我如鱼得水,在这里脱掉尘伤,在这里畅快地呼吸,惬意着悠悠时光。
让人生充盈书香
文/姚林宝
一个好的阅读者,会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有归宿,充盈书香。
学会读书方式。读书之法有三到,心、眼、口皆要,心要专注,心无旁骛。首先是学会利用时间。如果每天抽出2小时阅读,长年坚持不懈,年累月积,精神世界充盈活力,生活质量明显改变。其次是选择阅读时间。春天晨读效果最佳,经过充足睡眠后,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最后是读书不能功利心太强。放空自己的欲望,随着生活厚度的增加,经典书籍读得越多,心情平和,心态年轻,满屋散发出书香味道。
读书需要坚守。读书既要不离不弃,又要锲而不舍。当一个纯粹的读书人,首先要经得起生活的磨砺和诱惑,苦心志、劳筋骨,重塑人格;其次甘愿生活平淡、寂寞;还要收敛胡思乱想,让自己爱书恋书,从一而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勤学远远不够,还必须经常动笔,练习写文章。一些人因感觉读书枯燥中途退场,原因是没有真正领悟读书的真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只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学无止境。坚守读书这方净土,勤奋耕耘,让书香充溢你的智慧,持之以恒,做一个正能量的思想者、推动者和文化传播者。
沉醉书香
文/胡小兰
我是一名特教教师,说起来,是书引领我从事了这天底下最阳光而神圣的职业。
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家在农村,除了课本,一本小人书对我来说也是奢侈。看到别的大哥哥姐姐看武打小说,自己羡慕不已。到了初中,幸好班主任郑老师想法给我们订了《辽宁青年》和《少女》,还有《读者》。说实话我看得很认真,如饥似渴。特别是《少女》,正好符合我们那个年龄,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贴近现实生活,仿佛找到了可以促膝交谈的好朋友。让我第一次知道外面有很丰富的世界。那时候的我幻想自己未来也能成为书里某个主角,过上那样浪漫有趣的生活。因为有梦想,有希望,所以特别喜欢,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它到现在还收藏在我的老家旧房里。因为很感激生活学习的导师和引路人——郑老师,我对教师职业充满了敬仰,渴望自己能当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1995年,我幸运地考上了襄樊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成了跳跃“农门”的人了。自己觉得是实现了理想,能走出家门,到外面去开拓眼界了。那时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图书馆里的课外书多得不可胜数,我仿佛是一块海绵投入了大海,想要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看遍就好。尤其是专业书籍给我很深的印象,比如当代初等教育女专家,小学特级教师斯霞的教育经验文章《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也给了我很深的影响。当时就暗下决心,争取做这个像他们那样的老师。
参加工作后,我开始潜心工作,《班主任之友》、《特教天地》,加上学校那些可敬的老教师的帮助,我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因此有机会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报告,知道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和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着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一直以主人公为榜样,无论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都不发火,面对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总是很有耐心地教导他们。当然有时候也真是找不到好的方法,这时《爱的教育》和《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好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随手翻翻,往往就能想到好的点子。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还看了更多生活一类的书籍。我读书是没有功利性的,从不死记硬背某个句子或者章节,我总是将书籍里的精髓融在自己的血脉中,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受我的感染,儿子也喜欢读书。
曾经迷过一段时间的拜伦、雪莱、泰戈尔、冰心和汪国真的诗,浏览过各类报刊杂志。如《今古传奇》、《小小说选刊》、《特别关注》、《青年文摘》等等。不同阶段喜欢读不同的书籍,我喜欢读书,我读书基本是学以致用。或读有关教学的,或读有关生活实用的,或读修身养性的。偶然的机会,我翻阅到了导游方面的资料,很快喜欢上导游,我觉得这是两全齐美的事——丰富我的社会阅历、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我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考试取得了导游资格证。我利用假日给旅行社当导游,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活泼清丽脱俗又不失幽默的讲解风格让游客耳目一新。因为有书做底气,我无论带老年团还是青年团都备受大家欢迎。
虽然我只是个平凡的普通的人,做着平凡的特教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因为有书给我智慧,现在我也是年轻的有车族了。我的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看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啊。
书籍丰富了我的人生,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书香为我的人生大添异彩!
夜晚吻书香
文/钟迪良
晚上读书,情味特别,书香氤氲,亦最迷人。对于书,我总认为,每一本书,都是有其灵魂的。白天,世俗喧嚣,书的灵魂就静静地附着在每一页书页上,以躲避这尘世的烦扰。夜晚则不同了,夜深人静,一切的污浊和肮脏,都悄悄地躲避或湮没起来,世界,变得宁静而安详。于是,每一本书的灵魂,就会走出书页,悠然自在地在书房中游走,游之所至,即芳香四溢,这就是书香。
书香,其实就是书本身灵魂的体香,故尔,晚上读书,书香最浓、最挚。我极喜欢在夜晚读书。
一页一页地翻着,书页发出细微的呼吸声,虽则细微,在我听来,却是极其地清脆和响亮,我喜欢听这种声音,这种清脆的声音,有一种生命的质感,有着一种极强的穿透力。我从这种声音里,听到了书的话语,感到了书的温度;它穿透的是魂,让我感受到阅读时的那份无处不在的畅快和欢愉。我觉得,那是书香在开启它芬芳的闺门。
所以,每次打开一本书,特别是一本新书,我都习惯性地将书端至鼻端,轻轻地翻动书页,用力地嗅着,嗅一嗅那散逸着的书香。静静的夜里,书香,如丝如缕,飘逸透彻得不得了。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闭上眼,什么也不想,任凭缕缕的书香,在肉体和灵魂里行走。肺腑荡漾,七窍舒泰,世界都在无处不在的书香里。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最干净的世界,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最芳香的世界。这种夜晚的阅读,就成为最令人沉醉的阅读。
读书累了,我会起身,环视四壁的图书,我觉得,虽夜深,但每一本书,都是醒着的,欣欣然然地张着眼,笑盈盈地看着读书的人。我以诚心换慈谒,看着每一本书的时候,每一本书都灿烂着,都可亲得不得了。它们在呼吸,轻轻地,轻轻地,既是绣口锦心,又是吐气如兰。于是,在这房内,书香盈室,书香浩荡。有时候,会禁不住追问,这些书香,究竟来自何处?想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个故事,似乎作了回答。他曾写过一座深藏于岱岳深处的“经香阁”;有人问:“为什么叫经香阁?”答曰“读书至子刻午刻,一字一句,皆发浓香,故题曰经香阁。”又问:“书为什么会发香呢?”又答曰:“圣人之心,与天地通。诸大儒阐发圣人之理,其精奥亦与天地通,故相感也。”“故相感也”四字,最得要领,通而解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闻得书香,只有“人书相感”才能闻得到书香。你必须是书的“解人”,人对书“有情”,书才对人“有意”。书香,只为“真读书人”而发。
在书香中成长
文/余乐仪
大家好,我是余乐仪,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我非常喜欢读书。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读书生活吧!
从我刚记事起,每天晚上,我都会依偎着妈妈,听她给我讲故事。在妈妈轻柔的声音中,在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里,我才能香甜地入梦。慢慢地我喜欢上了书。等我再大一些,妈妈就会指着书中的字念给我听,生动的图画,奇妙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渐渐地,我学会了识字,能够自己阅读了。每天,我都会捧着心爱的绘本,如饥似渴地在书中寻找快乐。
时间一晃,我上小学了,不再满足于那些薄薄的绘本,便开始试着读一些纯文字的童话故事。可爱的小山羊、机智的小裁缝、勇敢的杰克、美丽的白雪公主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一有空便捧起童话故事书。一开始读非常吃力,一小段文字就要用十几分钟,一篇文章读完可能要几小时。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识字面的扩大,我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词句的掌握也越来越扎实。书让我学会了思考,书让我收获了快乐,书中的故事伴着我慢慢长大。
三年级了,我已经读完了四大名着,还有《窗边的小豆豆》《稻草人》《草房子》《列那狐的故事》《彼得·潘》《笨狼的故事》等等,从中我知道了童话的有趣,自传的生动,名家作品的多姿多彩,科幻书籍的丰富想象……在书中我周游世界,在书中我遨游太空,在书中我穿越古今,在书中我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就这样我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如今,我已经把书柜上我能读的书全读完了,只能向别人借书看。每天在一堆又一堆散发着笔墨香气的书旁沉沉睡去,一有空,我便拿起书,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我就像一个婴儿,不停地吮吸着书中的智慧,一点也不遗漏,一丝也不放松。我又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忙碌地在书中采集香甜的花蜜,一滴也不放过,一刻也不停息……啊!书,我对你无限热爱,充满眷恋。
书是好词佳句的宝盒,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分享读书的快乐吧!
一座城市的书香
文/李晓
打开一座城,也是打开一册书,一个人,就是这本大合集中的一个页码。
我常想,一座城市要是没有书香浸润,就和没有绿树、草坪一样荒芜。一座没有书香墨韵流动的城市,就是失去了温润土壤的文化沙漠。
我的朋友孙胡子,在城里一条巷子卖卤肉,平时在城里闲逛,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城市里的书店、报刊亭。这座城里许多书店的老板,都认得卖卤菜的孙胡子,他捧着一本书,靠在墙上读,或是在一棵树下看书倦了,抱书而眠。孙胡子说,他每晚入睡前,要靠在床头灯前看上一阵书,不然就难以入眠。孙胡子床头的灯,是一盏老台灯,在夜里泛出暖色的光,已伴随了他十多年。孙胡子记得清楚,这盏老台灯,已换了十九颗灯泡。去年的一个秋夜,他在床头看完李渔的《闲情偶寄》最后一页,灯泡如一个困顿之人打了一个呵欠闭眼沉沉睡去,钨丝上的微光一下熄灭了。
像孙胡子这样的人,在城里凭一种手艺辛劳谋生,却忘不了在心的角落里,对书籍的一份惦念。一座城市的书店,也成为孙胡子这样的普通爱书之人,精神上的粮仓。
在古代城市里,青花瓷一样的蓝色天幕下,也是有书店的,不过那时的书店称作书肆、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书坊。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似乎能够看见人马熙熙的开封城里,有酒楼书肆。古代那些用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线装书籍,散发的文墨之香,更是让一座城有了精神上居住的客栈。这些古代的城市,也常常让我冥想,李白、孟浩然、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人穿梭在那里的身影,他们拈须捧读的姿态,对文化的代代传承,在一个城市斜阳烟尘的倒影里,成为城市厚重历史的沉淀。
传统的文人,把拥有一间书斋书房作为精神寄托的小小空间,这些书斋书房,让他们在一座城,有了灵魂遨游的天地。雪夜闭门读禁书,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谁又能阻挡文人们胸怀天下的眺望目光。鲁迅先生在他的“三味书屋”、“且介亭”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我还能听见鲁迅先生在书斋里捂住胸口的咳嗽声,斗室之内,瘦弱的他,吐纳出一个民族深重的精魂。
去年秋天,九十三岁高龄去世的大翻译家草婴先生,对家人留下的最后嘱托就是“不留墓碑,只留书房”。在这书房里,他以一人之力翻译完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全部小说。有一次,草婴先生与在美国的儿子对话,儿子说,爸啊,自己走时会把骨灰撒在太平洋,让风把自己带回家乡。草婴先生点点头说:“嗯,好!”而今,没留墓碑的草婴先生,他留下的书房,安卧在上海这座都市的一隅,在岁月里袅袅散发着文化与精神的双重光芒,这是一份城市的遗产,也是一个城市的福气。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对一座城市的眷念,除了市井人生里的烟火气息,当然还有安放我们心灵的一方田园。而城市里的书店、书房、图书馆……摇曳着城市里的文火,先人们的身影,让漂泊者的心灵,可以平安落地,归隐到书中山水里。
我的故乡城市重庆,有一个著名的地标叫“解放碑”,这里是都市的心脏地段,是城市的客厅,每天的人流潮水一样涌动。在“解放碑”不远,就是重庆书城,浩大的重庆书城,让一座城市的客厅之上,有书香洋溢,它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地标,一艘精神航船。
很庆幸的是,在我去过的北京、上海、福州、青岛……这些城市里,已经有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深夜书店,这深夜里的书店,是给归来的夜航者们,亮起的一盏盏最温暖最明亮的灯。在这样的深夜书店里,我仿佛嗅到了那些年求学时,半夜时经过校园面包房里飘出的烤面包诱人香味,那其实是来自灵魂里的原香。
书香风里絮诗赋
文/瑶瑶
孤灯凭栏,明月夜,睹物伤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题记
抬头仰望,一轮清辉莹莹的明月,在深蓝的天幕上独自闪耀着。月亮的温婉,垂首凝神时给了人浪漫的朦胧与诗意,云彩点缀了单调的夜空却安于平淡,云卷云舒自得闲。轻轻推开窗,自由的风,似莲步轻移,正如:“云淡无痕风过处,去留自在皆随缘”。 爱恨凋零,云淡风轻的夜,幽幽的旋律,浅吟低唱,盈盈泪光中,是昨日欢颜。轻拾忧伤,不诉离愁,只因无人会心,无人能诉那一场无关风月。
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挚的泪滴,内心深处的千年沃土中,一朵莲花正悄悄开放,永不凋零。你,轻轻地,在书页中闪过,滑过指尖,似隐者拨动心灵之琴,将离别愁绪化作袅袅仙音,行云流水的韵律,跌宕起伏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诗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风行水的清新飘逸之感,内心流淌的情思也伴随着字迹舒徐渐进的节律,缓缓地却又是执着地扣击心弦,令人荡气回肠,心 雨飘飞。
悠扬的琴声入涓涓细流般缓缓而至,飘潆着隔世的灵气,是如此超凡脱俗,空灵深邃!恍惚间,高山流水似乎化成了两个人,流水便是那抚琴的人,灵巧的十指在古琴上一划便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响,而高山则是流水的知音,每一个琴音都镌刻在了心中,一晃便成了那永世不灭的印记。营造出一份独有的宁静,温馨,悠长不尽的遐思,采书香一缕,携一片紫罗兰清香的梦想,走在风轻云淡的路上,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手掬黄卷,捧茗细品,那是一种淡泊明志,正如茶淡情悠之际畅闻窗外飘扬飞散的旋律,心中宁静无尘,菊香四溢。
掩卷长思,荡气回肠,千古一叹,叹在今朝,擦干眼泪,却又见小桥流水…… 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一缕书香风里絮,叹无妙笔赋诗文。
因书香而美丽
文/何卫东
入夜,喧嚣的城市终于安静下来,不远处的霓虹灯渐次闪烁,华彩迷人。温暖的房间里,洗去一身疲惫,悄悄地倚桌或拥被而坐,伴着橘黄色的灯光,在小小的台灯下静静地捧读一本书,融入进去,放下焦躁的心,此时心绪澄净得如同一泓秋水,不染纤尘。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的眼睛映照得鲜亮而炯炯有神。翻着一页页纸张,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书中曼妙的情节涤荡着你的灵魂和思想,便会顿觉异香弥漫,沁人肺腑总能和着油墨的芬芳渐渐地融合进一种深远的思绪境界中,感悟那旷古幽远的哲思,渐入佳境……
谈到读书,每每心动。上学时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儿时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时常历历在目,让人感怀。读书相伴,升学、毕业、工作,岁月流逝的无情涛声里,是书给我以追求与期待,智慧与浪漫,认识了社会的开阔博远,人世的沧桑多情、大爱无疆。而现在,由于工作繁忙和日常家庭琐事,读书往往在临睡前,读上几页书,已成为我多年养成的习惯。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没有回程车票,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拥有的一次人生,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人生的组成不外乎于家庭、事业、朋友,家庭温暖幸福,朋友体贴关心,我们在事业的道路上才会走得平心静气,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曾经的我也迷茫过,不知道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自己是否会厌倦,是否会对工作中的琐碎小事变得麻木。庆幸的是一部部励志书籍让我明白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读书,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生活品质才能绽放;通过读书,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完善管理和专业水平;通过读书,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在不断总结中学习新知识,在不断实践中学习活知识。一个个不眠之夜,伴着书香,一本本书籍衍化为飞舞的欢乐音符,流淌成安详的小夜曲,弥漫在灵魂深处。
读一本好书会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忘记压力,享受放松,也可能给你的内心带来无尽的平静。最好是找个安静的书屋,可以喝点茶,手捧一本喜欢的书,坐在靠窗边的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品味书中的滋味。这时候,内心是充实的而满足的。通过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解脱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寂寞、悲哀,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达到淡泊宁静、自信从容的心理和谐状态。
是啊,人生中最宝贵的就是万金不换的心灵,我相信,思想启迪心菲,读书滋润心灵,书可润智,书可润心,无论身在何方,书籍都是我们的老师,引路明灯,以书为伴,心灵更辽阔,更能让人心旷神怡了。读书之乐,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品味书香,如清风徐来,让其熏陶出一颗优雅的心;回味书香,让中华传统美德的清香萦绕其身;享受书香,让琐碎的生活添满诗意,尽情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温习书香,不时与书中的贵人促膝长谈于灯下,保持一颗健康与昂扬的心态。
幸福人生书香伴
文/高艳飞
“自从喜欢上看书以后,书本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谈起读书,汤华琴的脸上荡起开心的笑容。
汤华琴是贵州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平时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自行支配。所以,到书店看书,对汤华琴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只要学校没课,朋友们准能在书店里看到汤华琴。
每次到书店看书,汤华琴总是一待就是一天,连中午饭也是简单地在书店附近解决,“我每次到书店,一天可以看完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碰到十分喜欢的,就买回家收藏。”汤华琴说,她家里有一个专门收藏书本的柜子,每年大概会收藏4、50本书,碰到喜欢读书的朋友,她会很乐意地把书本借给朋友们。
“我的读书兴趣,其实是这两年才培养起来的。”聊起自己看书的经历,汤华琴说,“以前我也不太看书,因为周围的朋友都喜欢玩,如果我看书会显得不合群,让朋友觉得很做作。”
“其实以前是我想多了,看书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只要处理好看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读书并不会影响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汤华琴颇有感悟地说,“现在有书香相伴,我觉得生活很幸福。”
有些兴趣爱好一旦培养起来以后就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现在只要有一天不看书,我就会感觉很不踏实。”汤华琴说这话时,脸上溢满幸福。
书香沁春
文/荆墨
古人说,百鸟鸣春乐读书。万物复苏,绿肥红瘦。因为读书,俊俏的春天更多了一份内涵。用书香沁春,能让思想在梦幻中尽情舒展,能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春天读书,是一种美丽的意境。春天的世界,置身于花的海洋,绿的罗帐,仿佛进入了天然屏障,把喧嚣的尘世摒于其外。读书之余,赏郁郁葱葱的树影,听微风过后的沙沙,时或有小鸟啁啾,间中有雨声滴答,日闻幽幽花香,夜观遥遥星空,倍觉心灵空阔,思接千里,神清气爽,其乐融融。此时读书,心情是愉快的,脑筋是灵光的,创造力是旺盛的。从而寻找到那份恬淡,感悟生命,品味生活,最终获得启悟,产生新的灵感。那心境,开阔,澄明,清朗,愉悦。妙不可言!
春天读书,是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致。春天里,去郊外择一处草地而坐,沐浴着阳光,吮吸着花草的芬芳;一边读书,一边融入大自然景物之中,聆听着鸟的歌声,溪的浅唱。把书本轻轻合上,双目微闭,一丝倦意袭来,在梦幻中享受着春读的美好。或打开窗子静静地坐在书房,一边读书,一边品茶,那份闲适随意、恬淡和轻松很是惬意。或邀三五书友相聚,边读、边议、边交流体会,还可以互相换书读,共同感受读书的乐趣,更是乐不自禁。
春天读书,是一种难得的心情。读书的时候,诗情画意的美景萦绕在周围,不仅能闻到那股馨香,更能带来快乐和希望。春天读林语堂,能领略国粹的幽默;读马克·吐温,能感知异国的风趣。一个懂幽默的人,一个整天乐呵呵的人,一个面带微笑的人,一个具有好心情的人,他会把困难看得轻一点,工作和生活压力自然就比常人要小。其实,爱读书的人,白纸黑字可读,青山绿水也可读。古人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当作人生“四美”,春天里读书,岂不是四美兼备的乐事!
春天,人的气色更旺,正是读书的最好季节。春天没有严寒的侵袭,没有炎热的烘烤,没有蚊虫的干扰。有的是习习的和风,悦耳的鸟语,它们像伴读的轻音乐,让你自足,快乐。春天适合读心灵的书,读卡耐基,能遇事心胸豁达,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春天适合读散文,像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这些文字似乎也染了青青的草色,人便成了书里的一抹春色了。春天也适合读几首徐志摩的诗,因为诗里有一份青春的意味。读这些书犹如喝一杯淡淡的清茶,虽淡,却沁人心脾。
悠悠书香沁人脾。春天读书,收获的不仅是精神,还有一份沉稳与自信。春天闲暇之余,我常沏一壶淡茶,手拿着一本百读不厌、每次重读总有新收获的好书,寻找那份心灵的感动。有书读的春天,那感觉真好!
一个山村的麦香与书香
文/张中坡
麦梢黄、樱桃红的时节,我不禁想起了“麦香”与“书香”这两个与生活和心灵有关的词语。
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麦香”与“书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一种是乡野农村的味道,一种是优雅闲适的味道;一种是农夫们期盼收获时的感觉,一种是书生们品读文字时的体味;一种是物质生活的气味,一种是精神生活的气味。“麦香”应该在阔大的田野上漂荡,“书香”应该在幽闭的书房中弥散。
身处底层,这些年我在不少乡村游走,竟然发现“麦香”与“书香”也能很好地融合,它们融合在南阳盆地北部一个名叫东大麦沟的村庄里,它们融合在东汉王朝时期高凤流麦读书的执着或曰痴呆的故事中。
东大麦沟村北靠老青山,南依漂麦河,山水形胜,自然天成。颇具文化和诗学的意味。这就绕不过一个名叫高凤的东汉大儒。高凤流麦读书的故事,《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东汉观记》《初谭集》等书中均有记载。据《后汉书·逸民传·高凤》记载:“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西唐山当地人称老青山。因了高凤流麦的故事,东大麦沟村的村名才名副其实,才真正充溢着麦香味和书香味;东大麦沟村前的河流也由此名为漂麦河,一河的流水也因高凤当年读书的故事而漂满了麦香和书香。对高凤这种忘我读书的精神,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一诗中不无感叹和赞赏地写道:“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
高凤潜心读书,非关升官发财,非关沽名钓誉,而是纯为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甚至为了拒绝出仕,不惜自污名声。《后汉书·逸民传·高凤》载:“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隐居青山绿水之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让山村的穷孩子也能有求学读书的机会,让麦香和书香一起在大山深处流传不息,让高凤最初的读书目的和人生履历显得是那样的清亮和纯粹。
数百年后,唐朝的隐者元丹丘因慕高凤之名来到大青山隐居,李白曾与元丹丘在此一起游玩、一起喝酒、一起论道,并写下了诸多记载这种神仙般生活的诗篇。其中,李白在《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一诗中写道:“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遂造幽谷间,始知静者闲。”石门即老青山两山对峙之处。此诗把老青山之幽之美写得淋漓尽致,把两人相处甚欢的场景写得生动传神。由此,老青山中又洋溢着浓郁感人的友情、诗情,历经千年,纯度不变,愈来愈让后人艳羡。
这些年城市在变化,乡村在变化,东大麦沟村也在变化。最近应本地友人之邀去东大麦沟村,天蔚蓝,山青青,树也泛青。村口立着一块大石头,正反两面都雕刻着“东大麦沟村”五个红色大字。村碑东边是牌坊,背面有副对联,亦是上书两行红色字体:“在家温良恭俭让,出外仁义礼智信。”横额:“高凤流麦。”村口西边是一个文化广场,有草坪,有健身广场,也有文化石头。文化石头图文并茂,正面刻画表现的是李白与元丹丘一起喝酒时写的长篇诗歌《将进酒》,背面刻画表现的是高凤流麦读书的历史记载的故事。有了高凤流麦的故事,有了李白《将进酒》的诗篇,麦香、书香、诗香、酒香就在东大麦沟村上空飘散开来,就像过去乡村村庄上空飘散的炊烟一样,亲切耐品,韵味悠长。
正在村子里游转,忽见几位老太太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友人急忙迎向其中一位又瘦又小的老太太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妈。”身材高大的他轻揽着老太太的肩头,其亲切状犹如幼时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母子相融的亲情,让人感动。这是这个周末我在东大麦沟村看到的最为动人的画面。友人说,母亲老了,但她不愿到城里住,因为现在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白天她和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起跑着玩,晚上就在灯火通明的村文化广场上跳老年舞,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精神头可足了!
老青山依旧在,漂麦河依然流。东大麦沟村,麦香与书香已经在这里氤氲了两千年,纯朴的乡风与厚重的文化交织在这里,使这个村庄具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培育人生健全的人格,追求人生朴素的价值。有时候,低于尘埃的人生态度,却有可能开出最美丽、最馨香的花朵!
我相信,东大麦沟村,这个以麦香与书香作铺垫的村庄,一定会越来越美丽,也一定会走出越来越多的有理想的文化人。
享受书香
文/李美萱
如果您到过我家,您就会发现我家里到处都是书,就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您便可以随时拿起一本来看。
我家的书大多都是小小说和故事,它们一本一本地摆满家里的每个角落。也许您会问,你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书呢?我可以荣幸地告诉您,当全国小朋友都问爸爸去哪儿了?我却不动声色,因为我知道,我爸爸总呆在家里,他是作家,一个全国知名的小小说作家,家里的书大多是爸爸写作后收到的样刊。作家,这年代都戏称为“坐家”,爸爸总是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激扬文字。
因为家里书多,所以我就有了看书的便利条件,一有空,我就可以好好享受书香,沉醉在书的海洋里,做个新时代的小书虫。
每天放学,做完了家庭作业,天色也渐晚了。这时,也正是夜深人静、上床休息的时刻。可我们一家三口却没有消停。华灯初上,正是我们躺在床上看书的好时间,这也是我们家一直保持的一种良好习惯。
爸爸每天夜里看书,一直到很晚,经常是夜到三更枕书眠。爸爸读书的热情感染了我,这种读书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每天晚上入睡前,我也总会拿起一本书来读。爸爸的书读起来都很有趣,但他说《故事会》、《小说月刊》那些都是成年人读物,总不让我过早浏览,他总是找出一些诸如《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狼王梦》的书给我读。
我也记不得是从哪天起这么狂热地喜欢看书的。爸爸妈妈很注重对我的培养,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买了各式各样的幼儿读物让我读,虽然现在我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可那些幼儿书籍我至今还舍不得让妈妈扔掉,现在还保存着,足足有一大箱子。
据爸爸讲,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大约才两个月大,他就开始一边抱着我,一边大声地给我朗读《唐诗三百首》。弄得邻居见了妈妈就不住地追问,你家孩子多大啊,给她读古诗,她能听得懂吗?
爸爸说,他当时倒不是让我明白唐诗的意思,而是潜移默化地引导我,让我长大了好和他一样,成为一个“书痴”,热爱读书。
爸爸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我也常常像他一样,捧起一本书,看得如痴如醉。
我爱读书,书籍让我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我愿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好好学习,读更多书,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报答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我爱读书,但更爱我家,爱我的爸爸妈妈!
书香暖冬
文/荆墨
古人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北风呼啸,漫天鹅毛,用书香温暖自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因为读书,浮躁的心很容易静下来;因为读书,寒冷的冬天便多了一份温馨。用书香温暖冬天,能让思想在梦幻中尽情舒展,能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冬天读书,头脑清静,利于冷静思考,适合读一些具有人文内涵的书。寒夜斜倚床头,尽心地品味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讽刺简练,梁实秋的细腻亲切,张爱玲的典雅飘逸,贾平凹的随意与匠心,余秋雨的博世与天然,还可以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由文字带来的煦暖气息穿透力很强,足以抵挡鼻息之间空气的寒凉。读这些书犹如喝一口浓浓的热咖啡,很苦,却温暖了心田。
冬天读书,是一种美丽的意境,更是一种难得的心情。冬天,人的气色更旺,正是抓紧读书的好时候。作家叶灵凤在《书斋趣味》中说:“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冬读”的心情是愉快的,让人的脑筋更加灵光,充满创造力,最能增加人的智慧、知识和才能,陶冶人的情操,激活人的思维,从而获得启悟,产生新的灵感。
冬天读书,让单调的季节变得有滋有味。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沉醉在书中描绘的世界里。从古读今,从国内读到国外,在这门功课里自得其乐。作家钱歌川在《冬天的情调》中说,大雪天到外面去看过一回雪景,回家来扫清身上的积雪,吃过晚饭,关起门从容地来读禁书,这是金圣叹所赞美的人生一乐。储蓄冬天,阅读心灵,会让人更加自信。面对冬天的寒冷,读书让文字温暖人心。
冬天读书,是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致。读书的时候,常有雪花飘落,让人觉得妙不可言。那些梨花般的雪花,在窗外制造着春天的假象,而手中的一本书,却让我体验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阅读更舒恬、更真实、更惬意……倘若,再有一两片雪花,从窗缝里挤进来,刚想逮它,却化掉了,如蝴蝶的隐身。把书本轻轻合上,双目微闭,一丝倦意袭来,再看两页吧,待我未把那两页看完,书却“啪嗒”掉在了地上,不管它了,身子一歪,呼呼睡去,多美的滋味!
悠悠书香暖人心。冬天闲暇之余,常沏一壶淡茶,手拿着一本百读不厌、每次重读总有新收获的好书,就这样,开始一段美妙的旅行。冬天有书香为伴,会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和煦而温暖,惬意而幸福。有书读的冬天,真好!
别有滋味是书香
文/郭桂杰
人活了半辈子,没有放下读书的嗜好。人生的沉浮与读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爱着痛着、悲着喜着,有着道不尽的纠结、说不清的情怀。
灰色的童年是在那个穷乡僻壤度过的,农村孩子最深刻地有关文化的记忆除了母亲讲的故事,就是一部部露天电影,还有收音机里的《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等评书,看书是何等奢侈的梦啊!读完小学后到乡里读初中,才有机会慢慢接触到课外书,我似一块干瘪的土地突然遇到春雨,岂能不如饥似渴、如痴如醉,一部琼瑶的小说我能泪眼朦胧的一夜读完。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失落好长一阵子,脑子里空空的,急于再找到另一本书,永远沉浸在读书的快慰里。大哥的高中语文课本都藏匿在我的书桌里让我通读了多遍。我语文成绩出奇的好,作文课上我的作文成了老师必读的范文,初三开始就在中学生报刊连续发表文章。我对读书写作愈加偏爱,在高中阶段一度荒废了学业。数学课上,老师把我埋头读着的《西游记》夺过去撕得粉碎,呆望着纷纷落下的书页,我心痛如焚,那可是我省了几个月的伙食费才买来的书啊!
结束了校园生活,我进入县城一家国有纺织企业上班,每天三班倒,吃住在厂里,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是发了微薄的工资可以到书店里买几本书看。情窦初开的年龄里,工友们下了班都和女孩们约会去了,我除了在车间干活儿,就是躺在宿舍床上看书。一个“书呆子”的绰号在工厂里渐渐成为工友们称呼我的代名词。
我被厂部调去做厂报编辑、做企业宣传工作。每天邮递员送来一沓子报纸刊物,我都是先睹为快,有了更多接触书的机会和更多的阅读时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书痴”。宣传企业的新闻稿频频见报,读书写作让我似乎找到了一丝自信。但好景不长,纺织企业破产倒闭了,我成了下岗职工。看到很多工友纷纷投身商海,我却很是迷茫,除了读书写字,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做什么?在那段日子里,我身无长物,唯有一堆书相伴。也是因为读书,我有了一点儿小名气吧,我被借调到政府部门做文秘工作,既有了栖身之地,读书写作有了更大的空间。读墨子荀子孟子庄子老子,读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读《尚书》、《诗经》、《论语》、《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也读余秋雨、贾平凹、铁凝、毕淑敏、池莉、刘亮程……越读越感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博大,越读越感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深。
人到中年,读书写字的生活让我深感经济上的困窘,看到身边的朋友们买车买楼,我除了书便是两手空空,心中五味杂陈,也曾自怨自艾。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为了生存、为了家庭,我决定改变一种生存方式。我受聘一家商业公司任副总,走上从商之路。近十年来,经济上的收获和改观却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快乐,更多的是深陷商海的疲惫和困惑。每次出差在外,总是不自觉地走进书店,只要翻开书,我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精神饱满、心旷神怡、乐而忘忧。
我发现我的生命已经离不开书了,宛如一条鱼离不开水一样。这些年来,我已习惯了一个人读书自乐的世界。虽然读书写作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依靠,但却成为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撑。每个人都可以不理睬我,只要有书,我的生命就不会孤独。
淡淡书香 沁人心脾
文/赵秀梅
4月的兆丰幼儿园,春风和煦,满园书香。以“书香漫园,魅力兆幼”为主旋律,为期1个月的兆丰幼儿园第三届“阅读节”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兆丰幼儿园为全园教师、幼儿、家长送上的一道文化盛宴。浓浓的书香飘进社区、家庭,飘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本届阅读节期间,全体师生沐浴着书香,尽情徜徉书海。“故事大王评比”、“图书跳蚤市场”、“书签制作”、“故事表演”、“经典诵读”、“优秀图书推荐与漂流阅读”等活动,交相呼应,奏出了和谐、快乐的文化交响曲,让孩子们真正体味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滋味,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绘本解读”教师讲坛、“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十本书”、“经典美文诵读”、“书香家庭”的评选等活动,在家长和老师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不但营造了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浓郁氛围,更让全体家长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本届阅读节,我们尽可能地创设时间和空间,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交流,进一步提高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好书传真情”图书捐赠、“妈妈故事讲演团”、“精彩一刻”亲子故事表演、“亲子阅读日记展”、家庭教育成功之道讲座等活动,精彩纷呈,不但丰富了阅读节的内涵,而且让阅读节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家庭。一位家长说得好:“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在生存和发展中取得优势,学习是惟一持久的竞争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本届阅读节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成为全体师幼的自觉追求,我们也充分相信通过“书香校园”读书计划的实施,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充分体验读书的快乐,并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
书香四溢的阅读节,使我们多了一份别样的美丽。魅力四射的阅读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在读书中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书香伴我成长
文/李丰毅
去年生日,爸爸买了一本《自然未解之谜》作为礼物送给我,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自然未解之谜》分为几大部分:分别选取了大地怪象、水域悬案、迷幻气象、生命迷团等四个领域中最不可思议的大量“谜团”。书中让我见识了地球的秘密,见识了闪电的魔法、龙卷风的威力,感受了死亡海、吃人洞的可怕,了解了钟乳石能开花的奥秘……科学家们对这些不可思议和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了许多推测,可是都不能科学地解释清楚,然而它们确确实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存在和发生过,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读了《自然未解之谜》之后,我才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这许许多多的谜团没有解开!有的无法解释,有的原因复杂,有的奇妙无比,有的扑朔迷离……这本书真的很棒,它让我想到了家乡的奇景及许多神秘的疑团。
我的家乡海镜大龙树,有一个泉眼,每天都流淌着清泉,长年奔腾不息,在田里干活的人们都会到这里解渴。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我们村的牛皮仔洞,位于大龙树的后方,洞口犹如被冰封的石头一般,蔚为壮观。那里有两个摆放很久的杯子,听说是古人留下的。我自己认为,这里曾经埋过死人,那两个杯子一定是陪葬死人的物品。这只是我的猜想,真正的原因我也不晓得。牛皮仔洞洞口处阴森森的,洞内肯定也让人害怕。我没敢进去,可听班上的同学说:里面像个无底洞,挺神秘的。而且这个洞是横着的,洞内宽敞的地方和演戏团的大小差不多。为什么它是个无底洞呢?至今,原因仍无人知晓!
家乡的这两个奇异问题,是我肚中的虫子,脑中的云雾。这两个未解之谜,为什么都在大龙树的旁边?这也仍然是个问题。
读了《自然未解之谜》后,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而且增长了我的课外知识。尽管我很喜欢看这本书,但看完每一个谜团后都会给我留下一丝遗憾:要是能有一本《自然全解之谜》,该有多好啊!
香在骨里
文/融冰
如果有人问我,今生的至爱是什么?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说:书香的味道!
“蚕食桑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会吃者长精神,不会吃者生痰瘤。”这是袁枚的点化,“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这是郑板桥的教诲。顺着大师们的指引,工作间隙之中,生活闲暇之时,灵魂游走之际,我便将自己扔进书海,在翰墨清香的沐浴中,让灵魂回归静谧,让情操得到陶冶,让修养不断提高,让生活更加丰富,让心智得以开启。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读书便成了我此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种享受。
春暖花开的周末,与儿子相约,静坐于婆家小院,放眼迎风摇曳的绿杨枝,倾听青草塘中响亮的蛙叫,连连的碧波,荡漾心头。“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儿子脱口而出,我们相视一笑,共同醉心于润之那敏捷的才思,高妙的意境和渊博的学问,隐约中似乎看到了惠帝衰败的源头。从而去感慨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去领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意。那时候,书香在我们眼中是一支画笔。
夏日的傍晚,和先生牵手,漫步于澧水河边,看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那树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我们不由的驻足,一幅活脱的康桥美景映入我们的眼帘,夕阳的余晖照进彼此的心里。我们促膝,交谈于连的利欲,张生的执着,宝玉的纯情。那时候,书香在我们眼中是一道风景。
秋高气爽的长假,与家人相邀,齐聚于父母的桔园,丰收的喜悦,采撷的快感,在每一张如花的笑靥里绽放,溢满心房。在沉甸甸的果香里让欲望摊展,让思想展翅,让灵魂脱壳,追随欢腾的麦浪,去碰触无字碑后武瞾那犀利而滚烫的目光,去解读无字碑里的血雨腥风,得失荣辱,功过是非。一阵凉风拂过,那时候,书香是我心中的一面镜子。
寒冷的冬夜,独倚床头,与灯盏相伴,合着史学家们的笔触,穿越时空的隧道,信步于酒池肉林中,做一回纣王和妲己的宾客,去感知他们的骄奢淫逸;伴着咯吱的喧闹,搭乘一次李斯的马车,在鲍鱼和腐尸夹杂的气味中去聆听嬴政对长生不老的畅想;推开玄武门,建成的血腥犹存,走近英姿飒爽的太宗,去仰视他眼角的泪水,是失去手足的自责,还是痛失人镜的缅怀?迎着扑鼻的酒香,奔扑千叟宴的现场,在觥筹交错中去端详玄烨那张写满天下无敌的笑脸,涌动的思潮升腾出无以复加的理性。那时候,书香是我身上的一股暖流。
“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但香却在骨里。”一支画笔,一道风景,一面镜子,一股暖流,不知不觉中,林语堂眼中的书香已浸到我的骨里。
秋语书香
文/轻吟细语
2011年10月26日,秋风送爽,阳光明媚,深圳小学迎来百年华诞庆典。这天,来自港澳和国内8所知名小学,历届校友,以及各界嘉宾4000多人欢聚一堂,百年深小在深圳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走进这座百年学府,到处布满鲜花,欢乐的孩子像云雀像杜鹃。再往操场走去,四周一方方大理石端庄的雕刻着唐诗三百首、名言古训、篆刻墨宝,还有那厚重的百年校史,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浓郁的书香随着阵阵熏风迎面拂来,这曾是儿子度过6年关键的学习阶段的学校,储存在脑海的那抹映象,清晰的重现眼前。
心情悠然漫步百年学府,静听秋语书香梦源遗韵……不由感叹,这里真是孩子心智启蒙的好学校啊。
深圳小学创办于1911年。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3月,在“废科举、办学堂”风潮影响下,当时深圳最大的张氏家族在供奉祖先的“雍睦堂”创办了“私立深圳小学”。解放前,深圳小学经历过无数战火硝烟,但始终坚持办学的信念。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抗日英雄,许多东江支队的革命老前辈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新中国成立后,“私立深圳小学”转为“公办深圳小学”,成为深圳唯一一所市属小学。
建校100年来,深圳小学以读书育人为己任,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教学成果丰硕,办学成绩斐然。全校教职工秉持“做小事成大器”的校训,践行了“爱心熔炉、儿童乐园、英语天地、网络世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积极进取、幸福快乐”的校风、学风,取得了丰硕的教学育人成果。孩子们在这里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快乐学习,培养了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为将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晚上,在学校外操场举行了“筑梦百年”大型生日晚会,晚会节目分寻梦、绘梦、筑梦、追梦四大精彩篇章,退休教师合唱、少儿武术舞蹈、管弦乐队演奏、福永民工街舞等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卫视少儿主持强子的到来,更是掀起了高潮。也许是骨子里的书香与百年学府的书香忘情交融,患病在身的我,竟然完全忘了疼痛,坚持到晚会结束,手中的相机一直高高举过头顶,留住那美好的一幕幕。
看着舞台上天真活泼的孩子,感慨万分,很庆幸我儿子也是这所百年名校的校友,书香的美好深深地烙进了孩子的心灵。如今,不仅儿子深深感念母校,我也难忘与深小老师结下的深厚情义。
儿子的班主任是一位女教师,记得上学的第一天,上课时儿子大便急了不敢举手,强忍不住结果拉在裤子上,孩子被吓得哭了起来。班主任老师发现后,问他什么事,孩子只哭不说,班主任见状把他带课堂外问。得知实情后,边给我打电话,边清理又脏又臭的裤子,老师母爱般的温柔安抚,让孩子忐忑的心很快安定下来。我赶到学校,孩子换上干净裤子,好像没发生过什么事似的高高兴兴重新回到课室。低年级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老师既要教好书,又要照顾好孩子,真的很辛苦。然而,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好学校这样的老师,我们家长还有什么不放心?心里只有无尽的感激……
作为学生家长,我很希望能为老师做点什么?于是,无论班主任叫协助什么工作,我都很尽力支持。尤其是课余的引导工作,参与最多的就是板报宣传,以及课室环境美化。
有一次,班主任家中有事马上要回老家,临走前给我打电话,说学校组织板报比赛,内容是十大元帅中任选一位,拜托我帮忙指导一下。接到电话,我对班主任说,请她放心回家,我一定会尽力办好。那次我与同学们一起选择了文武双全博学多才的陈毅元帅,以陈毅元帅的着名绝句《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高且直。白雪层层压,青绿更易识。”及《红梅》“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 树树立风雪。”为主旋律,组织同学们写心得感想,最后用剪纸粘贴出苍劲的雪松和盛开的红梅,艺术性的立体效果使整个版面主题更加突出,从而把陈毅元帅光明磊落的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品德表达得淋漓尽致,学校给予高度评价,在师生中留下深刻印象。
班主任老师常在电话中与我探讨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她认为出身书香世家的我在指导孩子写作上定有好方法,因为小小年纪的儿子文笔很不错。可我并不是教师,更没有什么经验。我告诉老师,孩子每天作业很多,而我工作忙人很累,往往在孩子写作业时我已半眠,迷糊中告诉他大概从哪方面着手,具体铺陈全是孩子自己动脑筋想的。老师听后,说还是用对了方法,孩子才受到启发打开思路。老师谦虚敬业,不耻下问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回忆的点点滴滴,如琼浆玉液般滋润着心田……老师的辛勤,培育了桃李满天下。
如今的深圳小学,书香校园,百年追梦,浓郁的文化气息,把所有来宾都深深陶醉。随着特区的发展,学校各类综合设备齐全,还有完善的电脑网络及先进的有线电视录制及广播系统。学校建立了“校园义工联”,孩子们自愿、无偿地以自己的时间和技能开展校内服务,培养了奉献、友爱、互助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家长们也积极加入到深小义工行列,为维护学校和孩子的安全和次序作贡献。活跃的各种文化艺术团体,锻炼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艺术的兴趣和真、善、美的欣赏和追求。严谨的校风,活泼的氛围,让孩子们快乐地奔跑在成长的路上。
在深圳小学百年校庆活动中,让我对这所百年名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一切荣耀不是来自偶然,而是来自一代接一代深小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是深圳小学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精诚团结,让深圳小学成为了孩子们的精神高地和幸福家园。此时,心怀感恩和感怀……百年深小的未来,将书写更精彩的篇章。深深祝福这所百年名校越办越好!
书香润秋
文/张光茫
古人说:“秋日读书滋味长。”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最适宜读书。用书香润秋,能让先贤们的睿智收获入仓,能让思想在梦幻中尽情舒展,能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秋天读书,是一种沉静的优雅。秋天的清晨是最美的,金色落叶上面,点缀着晶莹的露珠,房前屋后的菊花,顶着严霜傲然开放。此时,不妨打开窗子,伴随美丽的秋景,翻开短小而优美的散文,高声朗诵,培养自己对美的感悟力。读张小娴《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如许红尘,如梦一场,那些失眠的夜晚,有张小娴诚挚陪伴,不再孤单。读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温暖冷静,平和亲切,给心灵以安定,给生活以信念,蕴含的光明与力量,深深震撼人心。读这样的书,宛如清冽的山泉,可以洗刷心灵的疲惫与惶然。
秋天读书,是一种安静的恬然。秋日温暖的阳光下,摇椅旁边的小木茶几上,有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菊花茶,透明的玻璃杯,盛开如蝶的菊花,那一刻,时光太美好,不读书,岂不辜负了这份美好?此情此景,每个家庭如果要选一本全家共享的书,龙应台《目送》绝对是最细腻动人的一本,温柔婉转的文字,讲述父女的温情,动情之处,内心也跟着拨动。读席慕蓉《流动的月光》,淡雅剔透的文笔,展示了触动心灵的喜悦与哀愁,读这样的文字,随时都会拥有一个美丽的心灵,沉醉其中,顿觉神清气爽!
秋天读书,是一种悠闲的境界,更是一种难得的心情。秋天的午后,天不那么热了,人不会那么困了。悠闲之中,读梁实秋《雅舍小品》,这里有老北京的烧鸭、豆汁儿、小吃酸梅汤和糖葫芦,不亚于品尝了一顿美食所带来的满足,更可算为一种精神的会餐。读朱晓平《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能把生活中“亚健康”的症状清除,比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之类的,相当朴实,也特别实用,让人感觉很贴心,也很有信任感。这些美食、健康方面的书,既能补充生活的知识,又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秋天读书,是一种人生的感悟。秋天夜晚的窗外,繁星点缀着深邃高远的天空,就像一本深奥而厚重的大书。四野里传来秋虫唧唧的叫声,绝对与日渐寒冷的天气和日渐悲凉的命运有关。此刻,不妨打开台灯,翻开马尔克斯的名着来读,《百年孤独》像上帝用天才写的,一日百年,神鬼莫测;《霍乱时期的爱情》像老者用生命写的,大喜大悲,爱过恨过。沉浸在浓重的文学氛围中,与书中人物同悲同喜。读累了,就揉揉眼睛,躺上床,伴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多舛入睡。相信,第二天醒来,人生感悟会更深些!
我乃一介书生,被人认作书痴。秋天闲暇之余,常沏一壶淡茶,手拿着一本百读不厌、每次重读总有新收获的好书,就这样,开始一段美妙的旅行。秋天有书香为伴,会让我的心里充满阳光,和煦而温暖,惬意而幸福。有书读的秋天,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