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散文
梅花散文(精选20篇)
正月初一,梅花树下红茶香
文/彼岸蒹葭
今年的春来得早。除夕前两日,看到朋友在大坪山上拍的照片,满山乌梅尽已绽放,一朵朵、一树树、一片片粉白娇艳的花朵,细看袅袅婷婷,远看云蒸霞蔚,我心动了。如若在梅花树下举行一场茶会,在花海里烹茶品茗,岂不风雅有趣?
丁酉年正月初一,梅花茶会如约举行。韩先生等一拨茶友专程从成都赶来,“为了赴一场风花雪月的茶会,值得!”他笑着说,从城市的噪音和雾霾中突围出来,一脚踏进大坪山,心都醉了!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山野清新的空气,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举目四顾,山坡上到处是盛开的梅花,红的,粉的,白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它们开得素净纷繁,粉嫩娇俏,星星点点,清芳幽冽,香气里带着一丝丝冷韵。
从停车场下行数百米,即到天谷洞道观。这是一个小小的道观,相当干净,距离天谷洞不足一百米。关于天谷洞,历来有诸多神秘的传说。天谷洞也叫天师洞,是创五斗米教的张道陵天师当年修炼的岩洞,后来仙师张三丰也来此修炼。去夏我曾来过这里,满山草木葳蕤,虽骄阳似火,但人一走近洞口,便有森森冷气袭来,眼镜的镜片瞬间模糊。洞内深不可测且幽黑,我们一行人躬身前行十几米,便告退了。
天谷洞道观前有一个悬空搭建的木头平台,这是一处开阔的场所,大约两百平米,背靠大山,面朝空谷,天气晴好的时候,对面的山峦树林清晰可见。当日云遮雾锁,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浓雾之中,恍如仙境。道观左侧有一株虬 枝伸展的老梅树,好像修行多年的隐士,斜伸出繁花满枝的手臂,长长的拂尘一甩,声音飘飘渺渺隔空传来:“老道这厢有礼了!”我们遂决定就在树下设茶席。因为是新年,我特意选择了深紫色的丝绒茶席,案头一枝恣肆的梅花斜插着,春意知几许。“水是从天谷洞汲来的,水质清甜,可以泡茶。”管理道观的黄诚超道长走出来,轻声问讯致礼,并细心地为我们拉来电线插座,接通电源。
天谷洞的山泉闻名久矣,而我还是第一次尝试。第一道茶,冲瀹峨眉紫笋,此茶系峨眉高山紫叶红茶,滋味醇和,温文尔雅。开汤之后,我发现,以天谷山泉沏出的紫笋,汤色金蜜透红、清澈艳丽,细细啜饮茶汤,分明更有活性,更柔滑、温润,回甘更快。虽是初相见,但我一下子便爱上了这水。
茶聊中,大家说起了天谷洞。天谷洞是在峭壁上天然形成的岩洞,洞中有洞、曲径通幽,据说有大洞二十四个,应二十四气;小洞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洞内岩壁及岩顶凝结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花。听黄道长说,他曾入洞探寻,洞深几百米,尽头处有一小洞直通山顶,阳光可以照入洞中,幽阴吸阳,天地交合,是修炼圣薮的洞天福地。如此说来,在道教祖庭鹤鸣山鹤之背所在的大坪山赏花品茶,且用天谷洞的泉水冲沏,这一盏茶真是意味深长了。
不知何时,太阳从云缝里探出头来,露出微微的笑脸。细碎的阳光通过梅花漏影到茶席上,透视出山野特有的光阴之美。虽剪剪微风、漠漠春寒,但一盏紫笋喝得大伙儿身心俱暖。不能辜负了这树花蜜香浓的梅,我起身摘了几朵粉白娇艳的梅花,丢进盖碗里。茶汤里的温婉,陡然多了清冽的幽香。细细品来,竟是从未体验过的清凉甜香。
花间一壶茶,席上饮清雅。对花品茗,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珍惜的呢?梅花树下暗香浮动的这一席茶,让茶友潇湘竹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遂吟诵起《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 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古韵悠悠,清趣无边。林歌尔姐姐也诗兴大发,当即为大家诵读了她刚刚写的诗。你一首、我一首,诗情在茶香里飞扬。清亮金黄的茶汤里,有花影荡漾入盏,也映着茶友们温暖的笑容。这一刻,茶沟通了天地自然,也连接了心灵与友情。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丰子恺的漫画里所描述的,我们“小桌呼朋三面坐”,是该“留将一面与梅花”,携山水共饮,与梅花同笑,这正是我喜爱的诗境和茶境。
此时,若有一床古琴或一管洞箫就更妙了。可惜,正逢春节,善于弹琴、吹箫的王师弟和桃子妹妹回家探望父母未能赴约,不过,留点遗憾也好,正如佛经所言,娑婆世界不完美,喝茶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寻求片刻的完美。
第二道茶,我为大家冲泡了腊梅紫笋。这是一款由成都榜上有名茶庄研发的花茶,用小寒初候刚开的腊梅与春天制作的峨眉紫笋精心窨制而成。好茶自当恭敬以待,烧水,烫杯,投茶,摇香,注水,出汤……玻璃公道杯中,蜜黄通透、璀璨如宝石的腊梅紫笋引来茶友们一片赞叹。细细饮之,茶香花香合二为一,香气鲜灵,喉底沁凉圆润,回味幽长。细嗅杯底,是绵长的梅之冷香。茶香在口舌,花香在鼻目,众茶友无不欢喜自在,笑呼:“梅花树下品梅花茶,这个梅花茶会实在是名副其实!”
对花饮茶,原本清雅之极,更何况是梅花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梅的疏影横斜,喝茶的情趣便大不相同了。我很认同明人田艺蘅《煮泉小品》里的说法:“若把一瓯对山花啜之,当更助风景。”携手清心淡泊之人,野外寻芳,于幕天席地中,花前树下品茗,可谓浮生一大快意之事。大年初一,由茶与花开启新一年的帷幕,想来便极具诗情和韵味。
天色渐暗,山风渐紧,该回家了。我们收拾起梅树下的茶席,辞别了黄道长。走在被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山径上,看到路两旁数株花开洁白的野茶,我们忍不住又停下来,驻足观赏。山坡上有大片李子树,忆及去年盛夏,来的时候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满树李果郁郁累累,光是看着就令人口齿生津。眼下,李树们还在沉睡酣眠中,哦,不,应该说,它们正在安静地积累力量、蓄势待发,依往年的经验,料不出一个月,它们必定蓓蕾满树,繁花满眼。想到这里,我内心暖如阳春,荡起温柔的涟漪……
且插一枝梅花醉
文/任崇喜
这个冬日,雾霾肆意横行,实在无奈,也实在乏味得很。
无聊便翻书。喜的是,看到一句: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这是郑板桥的诗句。只有郑板桥,才能这等心境和雅致,才可写出这样的诗句。
心,俨然动了起来。虽然没有郑板桥的雅趣,但读到这样的诗句,还是能给心带来一丝生机、一点喜气,更能给人带来暖意、带来温馨。
在古代,插花是一件雅事,无关过不过年。
古人插花,主要方式可分三种:花瓶式插花、盆景式插花和壁挂式插花。古人插花,要求插花活泼自然,有生机、有韵味,高低有层、疏密有致。“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戴,自然合宜”,这是李渔的见解。“花宜瘦巧,不宜繁杂。若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二枝须高下合插。亦只可一二种,过多便如酒肆”。这是文震亨的说法。按沈三白的话说,枝枝叶叶都可以入诗入画,只要给我们美感就行。“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可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
插花是件雅事,插曲折多姿、经霜耐寒的梅花,更是雅上之雅了。
据记载,禅宗六祖惠能生性好梅。每到一地都以插梅为记。一次,他寄寓端州期间城西一土冈之上,夜里林跃坐禅,为四周清丽景色感染,便在冈上遍植梅花,昭示他惜梅喻爱、以爱扬法的无限禅心。当夜,万树梅花迎风绽开。这样的禅意,这样的风度,更契合宋人的生活。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宋人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花,几乎囊尽一年里的所有花卉。在冬天来临之前,聪明的女人,把应季的鲜花夹在书册中间,留作冬天簪髻插花之用,宋人称之为“花腊”。没有花儿,她们就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图案,“皆并为一景”,让它们长相厮守,从头到脚展示。岂止是女人?宫廷盛行簪花宴,御苑常备应节鲜花,做赏赐、宴会簪戴之用。能被赏花戴,是一件幸事。
在宋朝,梅花最盛。“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无多少皆不系轻重。”“足见梅花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梅花为天下神奇,而诗人尤所酷好。”梅花枝干挺秀,花色雅丽,香味清幽,不但进入文人的诗词里,而且浸入文人的骨子里。和靖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姜白石喜梅的暗香疏影,胡铨说“我与梅花真莫逆”,何梦桂“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陆游感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南宋诗人范成大不仅栽植梅花成瘾,而且“食梅”成史上一绝……动人心扉的传奇故事里,展现的是孤芳自赏、幽洁自持,寄托的是孤清与落寞。
在冰封大地的酷寒冬日,铁骨铮铮、锦心绣口的文人,最喜欢插的该是梅花了。
朱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他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于是,他拂衣还山,“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是他南渡后回忆的当年得意生活。“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首《鹧鸪天》,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一剪寒梅,凌寒绽放,白雪映红梅,骨傲姿娇。周邦彦的无限惆怅低回,该与梅花无关了。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南渡后,颠沛流离,沦落漂零,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描述的该是她的心境吧。事隔多年,她连安身立命之处也没有,又怎会惦念旧日的那一树腊梅是否安然无恙?
插梅、咏梅,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不管身置何处、心境如何,快雪时晴,且插一枝梅花醉吧。
与梅相约,仿佛已是千年!
文/张玲
时光流转,再待那花开时,因凡尘琐事的干扰,耽搁了梅的花期,等我匆匆赶赴梅园去看她时,梅园的花已经花颜憔悴。心里不免后悔,为何不早点来呢?为何被那些尘事所羁绊?与你相约是我今生的诺言,而今为这一份迟到心存愧疚,纳纳回眸,心许来日再探。
天有不测风云,连日的狂风暴雨直袭大地。梅园的梅花怎样了?心被那一阵阵的狂风暴雨纠结着,不觉痛上心头,幽幽的。等那雨点见小,我迫不急待地撵去梅园。梅园果然是一地花瓣。那棵棵梅树湿漉漉,冰凉凉,情形消瘦,惹人怜爱,心中徒增凄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缓步走在梅林,轻弹花瓣上的水珠,水珠在我触碰的瞬间从我指尖滑落,那水珠如同一滴泪珠晶莹剔透坠入泥土。
探梅
邻居家的梅花开了,在这以梅城命名的小城里,是十分应景的美事。一串串粉嘟嘟的,长得极其旺盛,在光秃秃的红砖墙下映衬得格外显眼,清香弥漫身边,时间在这一刻更加温馨。欣喜中,我不禁默默吟起王安石那首《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在我们梅城郊外还有一座梅园,那里的梅花一定开得更烂漫吧?
到梅园去,别误了梅的芳信。
带着这份欲望,我独自急切地往三祖寺边的山谷流泉景点的梅园赶。已是夕阳西下。风微冷。
远远望去,梅林似乎有些单薄,瘦枝上的花朵也没有意念中的芳妍。是我来早了?还是我没赶上趟儿?我不免有些遗憾,也生出几分怜惜。也许只是天色将晚的缘故,梅园的风姿更需要一种亲近。其实,美,只有亲近才能发现的。而这种亲近,不只是空间距离的缩小,更是心灵空间的相拥。待我走进梅林,眼前的景色一下子就改变了我的心情。我徜徉在花海里,仔细地端详着梅花,轻轻地抚摸那一朵朵粉的、白的、红的脸颊,像婴儿的脸一样粉嫩,极是好看。不经意间,还误以为是谁巧手制作的绢花,在瑟瑟风中独自吐艳,独自芬芳。
是呵,梅花!一个充满着清冽芬芳的名字。那剔透如玉的花瓣里,承载着多少风霜雨雪?每一朵花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朵梅花,都是人世的一段象征。因为淡然,忧伤也明艳,苦涩也芬芳。年少时,我就被琼瑶的《梅花烙》深深吸引住了,梅之凄美在梦里百转千回。而姜育恒那沙哑、沧桑的声音演绎的《梅花三弄》,将世间的情爱诉说得如歌如泣,那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更是至真至纯。
一生的守候,只为一次绽放。花开有声,生命也因之有声有色。在这有着古典幽静的意境里,梅,轻云蔽月,翩若惊鸿,伴石牛清幽古洞,聆听晨钟暮鼓,亲吮山谷流泉,看朝阳夕落,真真切切成了美的化身。
本想与你秉烛夜谈,却又怕“穷幽深不尽,坐石而忘归”;想牵着你的纤纤玉手游历人间,却又恐游历到此的文人墨客,早就带走你一缕香魂,飘渺在烟雨水云间。静静地,我在风中沉默,任一缕芳香绕于心间。
夜色渐浓。我轻轻按下快门,将时间定格在下一秒的沉默之前,我要让所有的情节都在最美的光景里留下最独特的剪影,并将她轻轻地珍藏在心里,看岁月安好。
卓尔不群的梅花
文/剑啸
梅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奇异花卉。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天气愈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美。梅花先冬开放,花瓣五片,有红、白、绿三种颜色,红梅如朝霞,白梅如晚雪,绿梅似翠玉,内外晶莹剔透,十分的好看。梅树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不仅性情高洁,而且长寿,在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
梅花具有坚强和高雅的气质,居二十四种花信之首,色、香、姿、韵俱佳。特别是梅花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为人们所敬仰和珍视。梅花与雪花,如影随形,相互激励着,在冬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梅树苍劲,曲枝横斜,在寒冷的冬天,梅花点点怒放,愈寒愈艳。若单株孤植,可尽呈英姿秀气;成林成片,则现白云挽霞奇观。
人们喜欢梅花,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梅花的相关习俗,有梅具“四德”“五福”之说。“四德”,即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等。但人们更喜爱梅的风骨,她独步早春,不惧严寒,在百花凋谢之时,依然迎风斗雪、生机勃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她被誉为报春的使者:“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报春花”。
由于梅花傲雪绽放的个性和纤尘不染的高洁,因此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可供观赏的花卉,而是人们心中的高洁象征和志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梅花开在冬春之际,或生长于高山幽谷,或独立在村落庭院,无论身在何处,她都清香依旧、不随俗浮沉,始终保持着“真我”的个性。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她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她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她的,不是灿烂明媚的阳光,而是冬天严寒里的一缕残阳。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她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她认为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才是美好而有意义的。它不与百花争春斗艳,也不故弄玄虚;不嫉妒别人的美丽,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一副傲骨。梅花也知道春天的种种美好,但她不愿随俗,觉得寒冷的冬季也需要鲜花和美丽,所以就在风雪中绽放,给大地和人间一个惊喜。
自秦汉以来梅树诞生至今的四千年间,上自显达,下至布衣,很多人对梅花深爱有加。她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坚贞不屈的品质和气节,激励着一代代有骨气的中国人奋力开拓。在我国艺术史上,有众多才子佳人、骚人墨客,以梅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梅诗、梅画、梅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相传隋代有个叫赵师雄的人,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典雅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并有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嬉戏欢唱。原来,那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怅惘不已。他回忆梦境,写下了“梦游梅树下,幸得仙女痴”这样的诗句,也算是一段佳话。
古代爱梅的文人多为独具风骨之人,其爱梅咏梅的理由,也正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维护道义,高标立世。在这梅花中处处渗透出他们理想中的气质和追求。他们的精神化作优美的文字,散发出传世的芬芳,花中有人,人中有花。梅花圣洁、高雅的品质已与他们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了。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堪称古人咏梅诗的代表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寥寥四句诗,略略几枝梅,恰好把梅花的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他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具有特别意象的梅花,令人叹为观止。而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传神佳句。疏影参差,横伸斜曲,梅姿的这一风骨神韵,尽在“疏影横斜”四字中道尽矣。它不仅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姿态,还营造了一种超凡入圣的审美意境。在古诗人的笔下,梅花被赋予了德的品性。诗人寄予了梅花高洁的人格美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或咏其意志坚强,或吟其君子之风,或颂其贞节情操,或赞其冰清玉洁。如苏东坡的“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秋瑾的“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等等诗句,都是赞扬梅花的这种精神品质。
梅花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和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深深地植入人们的脑海中,激励着人们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未来。她始终保持着自己超凡脱俗的个性,永不随波逐流,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但她并不排斥春天,她之所以在暮冬时分绽放美丽的花朵,就是先向万物打个招呼:腊梅开花的时候,春天就快要到了。
梅寄春早
文/张琴
在春风到来之前,于北风亦寒的二月,去江城梅园探访梅的消息。
听说梅园的花已开,心中暗喜。满园的梅花盛开在寒风里,将是怎样的夺目,怎样的妆容。初见梅,是三月里在洞庭湖边,两树梅花开得火红耀眼,全然不顾别的花朵还在暗自酝酿,首先妖妖然地开了。就觉得梅是有风骨的,雅致清绝。永远开放着属于自己的色彩,不羞羞答答,不期期艾艾。王安石的梅花还在记忆里生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是一种优雅与凛冽,不畏寒风,是冬季里不为人知的风景。
一路坐着车沿江而行,看到冬季的色彩依然灰蒙无光,那么梅花的约会呢,应该不会失约吧?内心的期盼可是一点点地疯长,然后蔓延成心中梅花的样子。娇羞,美艳,清冷,决然……梅园坐落在东湖边,湖光山色,使得这里的温度低了很多,空气倒是清新可人。梅的香气呢,那若隐若现的暗香呢?
沿着一古朴小门进去,看到一树树、一枝枝满目的嫣红,心都要醉了。一片梅林,浅白,粉霞,胭脂红,那么可爱,那么清新,不用走进,一股淡香飘飘渺渺绕至你的鼻尖,醉了。闭着眼,想象众芳摇落,暗香盈袖,似乎一拂袖,就带走一片梅香。梅朵不大,单层,多层,不见叶子,从树的下方开到上方,边开边落,直至整棵树繁花似锦。
梅园的梅花是分季节的,冬季的时候开几树,春来的时候发几枝,这样每个时节都有梅花可以欣赏,都可感受梅的姿容和魅力。没有全开,但是路两边每走一段,便会邂逅一片梅林。就如在春天的田野,遇见一白衣女子,清淡,可人,不施粉黛,给你的感觉是好久不见,或是哪里见过。是欣喜的,美好的,心中雀跃,暗暗欢喜的。
一个人走在梅花丛中,不问归去,不问来路。只问自己与梅的缘分,是深还是浅。树上有朵朵花苞,是沉睡的婴儿,等待一缕春风路过,唤醒她。她的芽苞娇嫩,淡绿或玫红,星星点点,孕育着希望。就如插花中的一种,开满芽苞的枝干透着一种简洁和力量。也有花朵妖娆,层层叠叠的花瓣像少女的心思,轻盈可人,立在枝头,绝绝然地开着。枝干多旁逸斜出,然后长成弯弯曲曲的摸样,如画家笔下的遒劲线条。也许懂得弯曲,才更懂得生活的真谛。古老的枝干配着梅花,说不出的安静馨香。都说桃花静美,梅亦不逊色。梅更有一种素心静洁,粉妆玉琢。
徜徉花海里,独独喜爱一种淡白色的花瓣喜爱。她淡雅,简洁,花朵单层,五瓣柔柔地开,蕊淡黄娇嫩,花心是红色。花瓣单薄似乎风一吹就会落了,要人怜爱。这是历尽沧桑后的淡泊明静,简洁明朗。整树是白色的花舞,树下也落了一地落英,像极了一个精致女子的妆容。《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点了梅花图案的女子,自是多了份轻俏美丽,绝美脱俗,便也有了梅花仙子之说。
梅之韵,不止在形,更在风韵。古往今来,文人爱梅,留下许多带着墨香的诗句。宋代郑域的《昭君怨。梅花》写出了梅的气质:”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说是花,春天还未来;说是雪花,分明有花的模样。无论怎样的地方,三两树便是一处风景。宋代词人陈亮则这样写梅:”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在诗人眼里,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
不仅文人爱梅,画家亦然。画家画梅,画得她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或老辣浑厚,或清新俊逸。素静的画纸上,枝干虬曲,点缀在上的梅红疏影横斜,说不尽的风情。或一枝迎上春枝头,或一树引来早春的喜鹊,配着干净的背景;或是古色古香的小园,就如同走在一幅画中,浓淡相宜,疏密有致。汪士慎画梅,自成一派,简枝繁花,有空里疏香、风雪山林之趣。岁月流逝,他对梅的喜爱丝毫不减,到了老年失一目,自称“尚留一目看梅花”。宋代画家宋伯仁,为了画梅,便在房前屋后种满了梅花,孜孜不倦地观察梅花,从长相到走势、分合、卷舒,一一记在心里,萌芽、花开、盛放、枯萎,都画成画,编成《梅花谱》。从《诗经》开始,梅就作为爱情美好的象征,赋予她高贵优雅的品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表达梅的风韵再合适不过。梅园有个小院,里面种满各种古树,有近千岁的古梅树,老枝纵横,依旧傲然挺立,每年花开花谢,姿容不减。小院外,一树嫣然的红梅开得正好,有喜鹊悠然飞上枝头,报告春的消息;下方是白墙黛瓦,半圆形的拱门,一派江南风情。站在这株梅树下,时光清浅,温暖素雅。听风过梅舞,春风缓缓,春落梅枝头,春天不远了。正是梅开好时节,便惜了这大好时光,留着收藏成画,整理成诗,也在素白纸上画上自己心里的梅。
小院亭台错落有致,有回廊悠悠,碧水清潭,水边是盆栽的腊梅、红梅,还有一种酷似柳树枝条的梅,长长的枝条随风摆动,淡绿的芽苞孕育着,清宁寂寞着。临水的岸边,一株白梅开在好时光。她有着净水相伴,不会少了欢欣,有几枝梅半开半含苞,探着身子临水照影,顾盼生辉。古色的门里是画家笔下的梅,与真实的梅相映成趣。穿过圆形的拱门,真的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梅开几树。一池静水波澜不惊,时光也便是静止的。若是在有月的黄昏,踏着一地月光,走在梅影横疏的小径,看月光下梅的影子错落有致,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便也是拂了一身的梅香的。看月光下梅的影子照在雪白的墙上,风情摇曳,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时,配以清丽婉转的萧声,便是人间美事了。
本以为会错过雪中寻梅,没想到夜晚的一场雪落,要我见识了雪中寒梅,更加惊艳动人。雪落,纷纷扬扬,染白了江滩,也染白了世界。开始怀想梅园的那一树树梅花,落了一地残红,还是凌霜傲枝头。走过雪白的小径,走过银装素裹的树木,远方的点点嫣红,要我激动,梅!竟然是梅!有雪覆盖枝头,也有花惊艳雪中,红白相映,分外妖娆、艳丽。不曾折断,不曾妥协,就开在雪的怀抱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就这样,彼此欢爱,岂不更美。雪落梅开,是一首清丽的词,婉约的调,雪落一身,全然不觉。梅与雪,彼此依偎,不干不扰,没有惊扰时光,也没有忘记一段岁月。这美是一瞬间的,也许,雪会不胜高温,融化。但雪落梅开,终是写成了画,吟成了诗,谱成锦绣诗篇,无边风月。我愿在有月的夜晚,邂逅这样的景色,雪洁白,梅嫣然,月光映雪,梅开万朵,如此珍藏一段好岁月,不诉与人知。
梅开在了心里。风情小园,月光浮动,梅影横斜。江南园林,暗香幽幽。这枝梅不会落,她带来春的消息。你看她一开放,那些春花也迫不及待了,等待桃红柳绿,早莺啼遍。梅开在早春,等着一阵南风,捎来柳信,带来桃红,等着一场春天的盛大约会……
插了梅花便过年
文/隆如
“山中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在我反复吟哦这句子时,窗外雪花飘得正欢,院子里的腊梅也已是繁花满枝了,洋洋洒洒的世界里,流动着春的气息。“除夕了,要不要插一枝梅呢?”我在心里悄悄地酝酿着。
在超市入口处有一个花草店,花花绿绿摆了一长排,煞是好看。在买花的人群中有一位穿红色风衣的女孩,弯着腰细致地挑着花束,我见她目光落在了粉色的银柳上,眼眸里绽放出欣喜的晶莹,定是被那花枝吸引了吧。“这梅花怎么卖的?”“喔,小妹妹,这不是梅花,是银柳。”“啊?银柳?我还以为是梅花呢!不过我觉得它像梅花,插在家里的客厅一定很漂亮。”是的,在女孩的心中不管它是什么花,那都是给父母送上的一片融融春意和暖暖孝心。
一只高高的玻璃净瓶,随意插上一捧缤纷的银柳,在大红春联和彤彤灯笼的映照下,是多么幸福的画面。那个拥有这红梅般风景的父母,在除夕的夜晚,一定满心是欢喜。
我也喜欢在除夕那天,早早地起来,折三两枝梅花插在瓷瓶中,然后燃上一炷清香,静静等待夜幕的降临,守候万家灯火点亮的那份恬静。插梅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家中年迈的父母,他们一定也在思念远方的我,一直以来,不能回家过年,成了我今生对他们永远的愧疚。还会想起儿时期待过年的场景,年三十的时候,会去掰一枝柏树枝,挂上花生、瓜子、红枣等什物,插在盛满糯米饭的大碗里,心里祈祷着五谷丰登,红火甜蜜。如今,那些贴春联、插柏枝的活计,都由父亲去操办,千里之外的我,只能静看梅花安然,清香袅袅了,希望父母和梅花一般,岁月静好,我心亦足矣。平安就是福,谁说不是呢?
一年又一年,在除夕,叹岁月之流逝,念慈亲之恩德。蓦然间会生出几许惆怅,几许感伤,人生最大的挂碍,莫过于父母儿女之间的血水亲缘,正是有了这份牵挂,才有了对众生无尽的慈爱。日子总是不停地奔向远方,留给我们的不过是一份风干的过往。尽管世间无常,然我始终坚信只要有爱,寒冰也会有春天的温度,事实也必定是如此,面前的这梅花朵朵,不正在以身说法,引领我们走向春天,走向希望吗?
还记得前年冬天,一对老人坐在暖和的阳光里,小小的院落中撒满了金粉一样的明亮,一盆婆娑的腊梅安静地依偎在老人的脚边,是那样的融洽。今年的这个冬天,那个铺满阳光的小院静寂一片,少了二老对坐的景象,也无处可寻那腊梅花盈盈的芬芳。那对老人是我的外公外婆,如今正在医院的病床上静躺。外婆的记忆大不如前了,看见我一直追问我在外面好不好?过年回不回家?一遍又一遍,问好了才又想起刚刚问过。我就这样默默地听着,没有丝毫的厌烦。外公八十多岁的人了,忙里忙外地照顾外婆,白头发添了许多,身子骨也不那么健朗了。今年我是看不到腊梅花开了,但是,当握着外婆的手,告诉他们过了年就回家时,在我的心里,已经有梅花的香气在恣意弥漫了。
也许除夕对大部分人来说,正是合家团圆享天伦的良辰美景,但对我来说除夕又好似一片恋乡思亲奈何天。除夕,一个皓月初升,星辰清明的夜晚;除夕,一段梅花初绽,遥寄思念的光景,清香中,我多想化身烟花,盛开在父母痴痴凝望的那片大江之北高远的天际。
且为梅花醉一场
文/梅玉荣
恰是理想中的一场小雨,应和着一份绵绵不绝的心绪,向着那梦中摇曳着芬芳的梅,进发。
武汉。东湖。梅园。梅,我们来了!
一直不太喜欢大武汉如集贸市场般的喧嚣,幸而有东湖,那碧波微漾的湖面平伏了多少横流的物欲,荡去了多少追名逐利的念头!幸而有梅园、樱园、桂园、牡丹园,那些无语生长的植物,那些平静绽放的花朵,为武汉平添了多少尘世中最值得珍存的诗意!
为这诗意,为这梅花,且让我醉一场。
醉在那一脉湖山。蒙蒙小雨,让东湖颇有些“水光潋滟”的味道,远处的山氤氲着淡淡的烟雾,树影静立水中,湖边有停泊的小舟,有丛生的芭蕉,宁静、淡远、清幽。那静默的石椅,曾经坐过多少恋爱中的人儿?那青石小径,曾漫步走过多少相濡以沫的夫妻?那古木参天的林中,撒落过多少孩子的欢笑?风景如此静默,我们这一行悠闲的人们,漫漫行来,几多惬意,几多开怀。
醉在那将放未放的一园梅花。树在雨中呈现一种冷寂之象,殊不知,那黑黑的枝干里蕴蓄的,是一园的红艳芳菲!耐得住寂寞,才会迎来美丽的绽放,梅,也在用一种无语的手势,传达这一人生哲理吧。而我们,特地赶在梅花节前,是因为不愿看那热闹的场景。古人称赞梅“骨格清奇”,是最恰当不过了。梅有骨,是独立的傲骨;梅有格,是俊朗的风格。清,是清高;奇,是奇倔。孤高冷傲的梅,远离嘈杂喧闹,鄙弃歌舞升平。梅自开,无须掌声;梅自赏,无须喝彩。她的枝从来不曾娇俏,她的干从来不曾秀美,她傍山石,依翠竹,伴溪流,映亭台。她不刻意摆出整齐划一的姿态,也不屑于媚俗平庸的着装。旁逸斜出,不讲章法,恣意伸展。低垂或昂首,有的卓尔不群,有的俯仰生姿,可谓各具情态,众妙毕备。
醉在那底蕴丰厚的字画楹联。有这一园清奇的梅花,自然有古典风韵与之相谐,于是,处处可见字画楹联。那潇洒别致的“清韵”,足可荡涤心神;那“梅雪争春”的造型,再现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佳话;而“放鹤亭”三字,又隐藏着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对着那“芳溪”发一回呆,细品“梅花三味”的意蕴,在“冷艳亭”中畅想,在“妙香国”里徜徉……更惹人注目的是大门、廊柱或亭中的对联。“雪骨冰魂淡淡浓浓香世界,霞红月白斑斑点点画湖山”,这副对联掩映出一个色香味俱佳的别样乾坤。至于“瘦影在窗梅得月,凉云满地竹笼烟”,其幽清雅致之境,也格外让人神往……
梅开时节,恰是寒冬;梅谢之时,正是春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陆凯给友人的礼物,这是梅花给春天的礼物,这也是季节给人生的礼物!这样的馈赠是何其郑重!眼前这雨中之梅,凝神处恰显千姿,无言时似有万语,移步换景,怡神醒脑。这其中妙处,哪是行色匆匆者所能感受与领悟?
整整一天,穿行于梅园小径,目之所遇,皆是静心之美景,怎不令人陶醉?是的,我醉了,醉在这浅云微雨的意境,醉在这旖旎淡雅的风情,醉在这志趣相投的朋友同行的感受。只愿在这纷扰繁杂的尘世,坚守一颗诗心。
爱梅说
文/季川
年轻时,我的初恋名字里有个“梅”字,所以对“梅”这个字,就格外的在意。后来我们分手了,听到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就觉得有自己爱恋的影子,特别是歌词中有句“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就觉得是为自己而写而唱,每每听到,就无法释怀与割舍。
流行歌曲可以传唱,而值得珍爱的中国古曲又何尝不是。十大古曲之一《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相传是晋代桓伊曾为王徽之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其实,无论是笛是琴,我更加相信“梅开三度”这一说。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至于琼瑶小说中“梅花三弄”的三个故事,不过是现代爱情中刻骨铭心的泪水飞扬罢了。
古人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而梅首当其冲。我一直在想,喜爱梅的男人,一定是个白衣飘飘、俊逸潇洒的有品位之人吧。“梅妻鹤子”中宋代诗人林逋的确算是一位高雅之士,他当年在杭州孤山上种梅养鹤,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清高自适,与世无争,为后世文人墨客羡慕不已。
与梅相关的回忆很多,记得上大学期间,我有个同学痴迷下围棋,有一次不经意间,他告诉我有个围棋术语叫“梅花五”。就是指一块棋被包围,其眼位呈梅花形状的五个空交叉点,也称“花聚五”,很有意思。五个空点中,有一个中心点,是黑白棋子的必争之地,孰先孰后,谁死谁活,下手之际,已是命悬一线,落棋无悔,每当这时,谁也不敢大意失荆州。
爱梅的画家笔下又是一番景象。有一年去看省城的书画展,有一位画家是画梅高手。几幅画都是墨梅,水墨枝头处,红梅朵朵开。我不禁想起元代诗人画家王冕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冬季来临,喜欢旅游的人多,赏梅的去处也多,像南京的梅花山,无锡的梅园等有名的十大赏梅胜地都是游人如织。其实,我想,现在好多很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都有梅花的身影。梅花,如此接近我们的生活,她的美丽动人,千姿百态,谁都可以慢慢欣赏,谁都可以静静品味。是的,我多么渴望一场大雪在喃喃呓语的梦中从天而降,那时,你在丛中笑,“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我爱冬天
文/赵程尧
冬,是一个白色的天地,把世界抹得洁白无瑕。白色的田野、白色的房子、白色的树木。
树上基本没有什么绿色了,只有田野里的麦苗躺在泥土上做着美美的梦。大雁早已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了,只有梅、松傲雪立冬。
梅花有着娇小玲珑的花瓣:红色花瓣犹如烈焰般艳丽、白色花瓣犹如羽毛般洁白、粉色花瓣犹如婴儿脸蛋般娇嫩……
相对梅花的娇小,松树就显得高大雄伟了,它们像个巨人顶着天、立着地。寒风中的巨人,穿着碧绿的外衣,外衣上飘落着鹅毛般的雪花,就像沾满了白糖一样,甜甜的、美美的。
冬天的美,除了梅花、松树,还有是因为有了白雪而更加美丽。
有人认为雪花盖住了庄稼,庄稼就不能生长。但我们小朋友却不这么认为。因为雪可以用来打雪仗、堆雪人。在冬天玩雪仗、堆雪人是最好的游戏。
这就是我所爱的冬天,是如此与众不同的冬天!
梅花已渡江
文/铜陵章铜胜
春日易惊,惊的是万物萌生,惊的也是那些对自然分外敏感的人。敏感的人对自然些微变化的感知,亦如世间的万物,细微而又真切。他们感于形纳于心,也因之而愉悦。有时候,特别羡慕这样的人,羡慕在季节的更迭中,他们应时而动,又随时感应着的真实和真诚。想想,人也应该如万物般随应时节的变更而生长收藏,而吐故纳新。
今年立春以后,连续的阴雨天气,夹杂着春雪,在寒凉的天气里,让人分外想念春日的温暖。昨天下午,窗外飘着细碎的粉雪时,我正在读唐代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那些句子,竟让我心里一惊,诗中的早春天气,虽然略有一点感伤的意味在,想想,还是温暖的,在早春,在碎雪飘落的时候。
有些时候,翻开书,随意读着,并不知道自己会读到什么,也不知道颖然而悟的惊喜在哪里。有时候,在不经意间,当读到某些句子时,会有一种因缘因之而起的美妙感受,如昨天午后。杜审言的诗读得不多,可这一刻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却因之而有随意得之的惊喜。诗的起句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以一个惊字,引发春日的种种美好:那是云霞出海、梅柳渡江的欣喜,是淑气黄鸟、晴光绿苹的绚烂,也是忽闻古歌、归思欲泪的伤感。春日惊,惊的是梅柳已渡江,而我在沿江江南的一隅,对此却浑然不知。
昨天临睡前,在朋友圈里看到家乡的一位朋友晒了张春日梅花的图片,是一枝红梅,枝细干瘦,花开数朵,含苞若干,枝与花间,捧冰含雪,一枝的艳丽晶莹。我不知道家乡的梅花,在早春的清冷里已悄然开放。朋友在留言中借用了陆凯《赠范晔诗》中的句子:“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夜里,我做了个梦,梦中尽是一树红梅的寒瘦与清香。想想,朋友和陆凯一样,也是有着真性情的憨厚朴实之人,梅柳渡江,又何须你折梅以赠呢?
早在立春以前,我就看到皖南的同学拍的歙县卖花渔村的梅花。那些漫山遍野的梅花,已经星星点点地开了,虽然还没有到盛花期,但那气势也还是可观的。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去卖花渔村看梅花,只是因为自己的疏懒和善于遗忘,一直没有成行,想想自己是辜负了那一片春光的,一年又一年。
春节假期结束,侄女坐高铁回了苏北。假期里,家人的团聚虽然短暂,亲情却是分外浓稠。一年里,我们期待一次家人的团聚,可又害怕这样的一次团聚,团聚的日子近了,就意味着分别的日子也近了。可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日子,在聚聚散散里,生活才有了期盼着的美好。在侄女发来报平安的视频中,我看到了她身后的一树红梅,在苏北,梅花也开了,一样的红艳,一样花开数朵、含苞若干。我想,在早春,在春节的喜庆里,梅花是否也在赶着去赴一场盛大的聚会,已悄然渡江北上,还将去往更远的北方。不管渡江的梅花最终会走多远,一路梅花开,都会为沿路的有心人打开一个明媚的早春。
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学校花房里的梅桩,真是多。有绿萼,有红梅,有徽州传统的游龙梅,也有造型各异的老梅桩。闲时,我经常去看那些梅桩,想来,还是喜欢的。那些梅桩,有的已经成型,有的还用棕绳和铁丝绑扎着,看多了,看久了,就更加的喜欢了。花房里,有一盆梅桩被命名为“回头一笑”,是绿萼,它的造型和开花时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去年冬天,下第一场雪时,我去了学校,当然没有看到二十多年前的那盆“回头一笑”,却在许多的梅桩盆景里,发现了一盆造型酷似“回头一笑”的梅桩,刚刚含苞,大概也是绿萼吧。
光阴荏苒,记忆中的梅花,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一次又一次悄然渡江向北。梅花已渡江,春天在路上,在一树梅开的花影里,我们能闻古歌,我们也应该能感受到春天的一片新意和一层古意。
梅花魂
文/邓茂荣
冬日悄然而至,初冬的阳光还是那样温热,但初冬的景象已是那样萧索,难免有点落寞。然而,就在这样寒冷的冬季里,却铸就了一颗高贵的灵魂——梅花魂。
随着季节的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冬日的寒气愈来愈重,寒夜中狂风不停地嘶吼,似乎想要将整个世界吞并。冬日的光阴,或许因为寒冷,感觉时针总是那样缓慢,仿佛时间被冻住了似的。每当西伯利亚的韩流来袭之时,灰白的空中就会飘起了朵朵纷飞的雪花。这些雪花在空中飞舞着,如小鸟,如落叶,如柳絮,一番轻舞之后栖息在树枝上、屋顶上,或是调皮地骑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抑或平躺在大地上,为大地裹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
雪花是冬之精灵,人们在盼望之中,迎来了冬雪。雪花降落人间,孩子嬉闹着玩雪,享受着冬天独有的一份快乐。
冬日的雪花是洁白的,为大地装扮着美丽和纯洁。冬日来了,天气越冷越会想起傲立风雪的梅花。诗人林逋咏叹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不与百花争艳,待到百花凋零,独自绽放。她是中华民族魂,有着那样坚定不移的意志,让人敬佩不已。不与世争锋是她的品德,她有松柏那样的挺拔,她有荷花那样的高洁,她有菊花那样的恬雅。她在寒冬里兀自绽放,为人间充溢正气。她浑身散发出的浩然正气,她所弘扬的无形之正能量,大概就是她的魂吧。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赞誉为“梅花魂”。
你瞧,冬日的雪花散落在她身上,她抖落了身上覆盖的白雪,还是那样傲然挺立着,好像她要与雪花争妍。雪花是洁白的,梅花是孤傲的,各有千秋。有诗为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是啊!她终究白不过雪,却远胜雪花的香。
她是那样的永不言弃,在寒冬中坚强地抗争。她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身的香气,更是她那可贵的精神品格。她那高贵的灵魂,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她在寒风中独自忍受寒风冰雪的摧残,即使面临生命的底线,也总是乐观坚毅的面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美好的未来,恪守高贵的品格,为世人所歌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曲梅花魂,唱响了整个寂寞的冬天,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梅花欢喜漫天雪
文/凌莺
升旗台上的一棵腊梅树,开满了黄色的花瓣,散发着扑鼻的香味,每天令我神往。
校园里有绿色的樟木树,万年青,但它们没有花朵开放。没有绿叶的腊梅却盛开着一朵朵鲜花,它是不畏严寒的花!我心里十分喜欢它。
腊梅花的故乡在哪里呢?在北方吧!
人生有许多风雪交加的日子,如生病,如失恋,如父母离去等等。若你像梅花那样坚强,不向苦难低头,不怕环境恶劣,你就能开出自己的生命之花。
眼下有的工人因单位改制,失去了喜爱的工作,不要悲伤气馁,再找新的工作吧!我看来摆地摊也行。个体户表面不体面,其实也是市场经济的一大产物,许多个体户干得非常出色,成为了富裕人家呢!我熟悉的一位农家妇女,她的丈夫是铁路病退工人,20年前就去世了。30年前她开始挑箩筐装孩子吃的零食,守候一所小学叫卖,每天收入可观;后来她一个人在集市守地摊,卖人们喜爱的小商品。春节卖对联,门画等。一个妇女做个小生意,给两个儿子成了家,还在集市盖了一栋楼房。
这个世界很自由,只要你乐于吃苦,有钱等着你赚呢!
非洲大多数人贫穷,但那里也有大款。我的二女儿在上海一家旧货公司当翻译,她对我说,非洲也有富豪。她介绍的几个富豪就是经过经商赚大钱的。
我进城时每每看见残疾人伸手讨钱,孕妇跪在街头乞讨,有人算命看相骗钱,还有妇女出卖肉体换钱,这样做只能维持生计,终究不能致富。
一位朋友14岁去日本读书,后来爱上一位日本男子。由于许多原因,二人分手了,这个女孩很爱自己的祖国,去年毅然地离开生活了17年的富裕日本,回到了自己的国都——中国。生活使她孤单,也使她变得格外坚强。眼下她带着自己在日本认养的一个6岁的男孩子,做着一份园艺工作,每天心情很舒畅。她就像一朵高山上开放的腊梅花啊!
正月南方下了一场大雪,学校的那株腊梅树缀满了芳香四溢的黄色小花。我每次走到它的身边,有许多感慨,许多联想。我很喜爱腊梅花!我要学习腊梅花,不畏严寒,不为苦难低头,不期盼热闹繁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周围人有用开心乐观的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
文/路来森
陈与义《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意境大好。那“疏影”二字,斑驳陆离,摇曳生姿。
春天里,杏花开时,枝条上,叶片大多尚未长出;纵然长出,也只是簇在那儿,难以夺人眼目,所以,树枝上,就只是一串串的杏花,兀自地开着。
春夜,月光清寒,照在杏枝上,影子投落在地,自是疏疏落落。
笛声如风,风摇影动;笛声漫过杏林,在每一根杏枝上流淌,在每一朵杏花上颤动。杏花上,颤动的是笛声,也是吹笛人的寂寞;笛声和寂寞,都变成了地面上的疏影;疏影里,洇开的是吹笛人满怀的思绪,或愁绪。
那一个杏花夜,吹笛人,衣带飘飘。
其实,“疏影”二字,于春天里,最可描绘的倒不是杏花,而是梅花。
梅花,俗称“干枝梅”,梅花开时,纯然是花,连一枚叶芽也没有;而且,梅花也不似杏花那般,开得繁密。一朵,一朵,疏疏离离。
每一朵花,都开出一份性情的“孤傲”。
春天的那个时节,什么花都没有开,只有梅花开着,淡定、从容,连孤傲也是一份从容、淡定的孤傲。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株老梅,临水而放。梅在岸边,梅在水中;月在天上,月也在水中;在水中的,是梅影,是月影,或许还有赏梅人的身影。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间,浮漾的是清冷的梅香。
有人站立梅树边,看月黄昏下,梅影横斜,月影婆娑。那人就是“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他长身玉立,或者长髯飘飘,梅香疏影里,演绎一份孤傲,也演绎一份野逸。
疏而逸,是人的性情,也是梅花的性情。“疏影”于梅,最是写意。
林逋,在梅花疏影里,把“孤傲和野逸”,演绎成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类”的性格特征。
昔年,乡村老家,大门外不远处,就是一汪池塘;池塘边,植几株垂柳,粗可搂抱,枝叶扶疏。垂柳,春天萌芽早,秋天落叶也早。暮秋时节,一夜秋风,半枯的柳叶,便哗啦啦地凋零殆尽。
枝条光光,却依旧弱柳扶秋风,瑟瑟寒寒。
秋水沉淀,池塘寒碧。朗月之夜,柳枝垂于水面,枝条疏疏,枝影亦疏疏。以“疏影”二字形容之,似乎,也再恰当不过了。
那份“疏”,是季节做出的减法;热闹消失了,喧嚣沉寂了,铅华洗尽,一派的明净和洗练。生命,因此得一分含蓄和内敛;那份美,是一种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美。
有一次,雪霁之夜,我在一片杨树林中散步;天上,是远远的一颗明月,天寒地冻,那月,远望如一颗冻结的寒豆;光,是冷的,是弱的。地面上,是一层浅浅的积雪,月光照在雪地上,杨树的秃枝投在雪地上——一幅幅米家笔法的画。
疏影横斜。我在心中念叨着:“疏了,疏了……一切都疏了。”
但我知道,这份“疏”是一种积蓄,力量会在“疏”中凝结。然后,然后……
西方油画,讲究浓墨重彩、繁复精密;中国文人画,则讲究“写意”,寥寥几笔,疏落有致,“意”在心中。中国画,是画中的“疏影”。
你说哪一种更好?
于我,倒是更喜欢中国画,特别是中国的文人画。因为它讲究“疏”,“意”在“疏”中,以少少,胜多多;联想的空间,最大化地拓展了。
它追求一种形式的简单。而“疏”,就是渐趋简单一一简单,才是生活、生命的一种极致。“疏影”,是生命最美的运行轨迹。
雪后,清寂的早晨
文/初守亮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雪,约莫是在半时分才停息。黎明前,天开始放晴。不知什么时候,月儿挂西天,皎洁的月辉,清冷而孤独。透过玻璃窗,从窗帘的缝隙,拥挤进那么一缕银霜,以及雪光的映衬和射,把室内照得通亮如白昼。
我躺在被窝里,从窄窄的窗隙望出去。风似停,却有时伏贴在窗,“呼呼”地喘几粗,即而又匆匆离去。有时,躁地把屋顶的雪花,象扬场一般,不轨则地散落在院内避风的角落里;有时,从地面卷起许多雪片,抛洒空中,既而狠劲地向窗甩来,最终却还是悠然洒落在尘埃。我静静地瞧着,想着自然界里冬来署往的季节变换,看着迅速吹落的雪花,断定今天的天,肯定很结实。
可能是出于大雪的惑吧?我起得比往常早。我踏破老天精心棉织的雪被,寻找想象中的意境。抬仰望,被大雪浸洗过的天空,干净、橙彻、清爽。只在这寒袭、洁净、清新的息中静默,赏雪,虽然略感清冷,心却依然闲适而舒坦,呼吸轻松而匀和。风尖的凛冽,东一阵,西一阵的刮,却吹不起丝毫的微尘,空清新而纯正。天空是浅浅淡淡的蓝,不沾一丝杂,纯正的有点苍凉。那弯月儿还在西边孤独地挂着,却羞涩地收敛了它的余晖。此时,我平静的心绪,蓦感释然,雪后的早晨,是如此的清寂和寒冷。
这是华北的雪,是湖区清新的早晨。原先碧绿的湖面,变了眼前这洁白而广阔无垠,毛绒绒的均匀而平坦的雪,已分不清何是它的边沿。隐约四周高隆或卷起的地方,才依稀辨别出它的轮廓。它的周围,河岸、沟渠、田、小路和皑皑的白雪浑然一体。杨下垂柳,河石桥,湖中茅屋,仿佛穿一件巨大的白袍,却又或浓或淡的斑驳的黑点缀其间,才使这幅展示雪景的画面生动起来,我便了滴在画中留白的一滴落墨。
清晨,寒冷而清新的息,清爽的犹如琼浆,晶莹剔透。极目远眺,苍苍茫茫的苍白,一直到天地衔接的尽。独自一静立在没过足面的雪地里,陷入悠远的沉思,目光呆滞,犹如一塑雕像,活跃的思绪,已被这冰冷的流中冻僵。可是我的心却像雪后晴的光,虽柔弱淡薄,若静静地感受,也会体会到柔柔的暖。于是我用浅浅的文字,梳理着缭的心,驱赶着淡淡的忧伤,于是字里行间,于这冰天雪地的清冷中,轻轻地透出,丝丝缕缕的,和而纯正的息。早已寒透的双脚,奔流,暖意由心底渐渐升腾、弥漫,似乎要把足下的寒雪融化。
雪后的早晨,朝格外的鲜艳,洁净透明,它不像天云翳飘渺的那样妩媚,不像夏因而露升腾的那样飘逸,更不像秋天氤氲的雾霭那样缠绵。它澄澈通透,一尘不染,馨而宁静。它清净的没有一丝的烟云雾流进它的视线,单纯又洁净。它红透了一片霞,润红了半边天。它把一抹胭脂轻轻浸染在茫茫的雪,它把淡淡的玫瑰红涂抹在扫雪的脸,。
千里沃,银装素裹。但在朝霞映照下的沃,银装表面,素裹周围,镶一层淡淡的红晕,实则雪,虚则光,是一抹虚实相间的红光。真正有,似乎无;即真实,又虚幻,如梦境。似有若无,闪烁飘摇,若即若离。这或许就是那份冬的唯一悠闲的怀,一道虽简单,却很难遇到的美丽的风景线。经天然的粉饰和布置,正如此时寂寞好奇的我,在我沉寂的内心深,正开出一朵朵喜悦之花,飘逸馨着这雪后清寒的早晨。
偶尔,我的视线被一对鸣着的麻雀所吸引。它们蹲在屋檐下窝的门,时而引颈对天鸣啭,时而用尖尖的,梳理着蓬的羽毛,它们彼此飞翔着,追逐着,嬉闹着。它们清脆的聒噪声,给这静寂的湖区的早晨,增添了无限的生。此时,袅袅的炊烟从铺满白雪的屋顶,或烟道飘出,稀薄而均匀地氤氲在高耸的白杨树梢,缠绕绵延于朝霞的沐浴之中,又缓缓地散于无垠的苍穹。
湖区的早晨是活跃的,雪后的早晨,更是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忽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我惊异地发现,数朵摇曳着的梅花,在这冰天雪地里,透着严寒,迎风傲雪,泰然绽放,清冽而醇厚。“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点缀了洁白无暇的雪景,白雪映照了鲜艳馨香的梅花。梅花,阵阵彻骨的清香,飘弥漫了整个湖区清寒的早晨。
乾隆与美食
文/田佳
乾隆皇帝的汉学文化根柢深厚。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汉诗之外,他也算得上是个美食家。他见多识广,是个“吃货”,评得出道道,议得出点子,也出得了“难题”。这个“天下一哥”,在他三下江南的时候,留下不少跟美食结缘的典故。
梅花糕
江苏的泰州地处中国的南北之间,兼容并蓄,加入泰州本土独有口味,用特制的紫铜模具,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芝麻、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制成的梅花糕,据说源于明朝一位叫张四的师傅,发展到清朝时成为江南著名的小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梅花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故流传至今。
“豆干之王,醒目提神”
戚桥茶干是盐城市阜宁县的豆制品特产,褐色,有圆形、方块状、片状等,类似潮州的“姑苏香腐”。
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南下私访时偶患风寒,饮食无味。后一地方官员献上戚桥“歪子”茶干,乾隆品尝后,顿觉滋味鲜美,食欲大增,欣然题下“豆干之王,醒目提神”八个大字,自此被定为宫廷贡品。
“天下第一鲜”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扬州知府差人到盐城东台沿海采购文蛤。炒文蛤。此菜以文蛤肉文火煨汤,辅以香菇、笋丁,鲜美爽口。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从未品尝过这等味美的佳肴,连称:“美哉!美哉!”即兴写下了“天下第一鲜”几个大字。此后文蛤作为贡品,成为皇宫的席上珍馔,名声大振。据说如果到海边尝野餐风味,在沙滩上置一铁板,将活文蛤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烤熟,原汁原味,食之更别有一番风趣呢!
素鸡
“涟水素鸡”不是鸡,是一款糕点。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竟问有无素鸡可吃。鸡本来就属荤,哪来的素鸡?乾隆此一问,问得够“刁”的了。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鸡”,吃得皇帝老子头上都冒出“蒸汽”来,赞不绝口。涟水鸡糕从此出了名。
鸡糕又叫“素鸡”,取其口味清雅、色泽鲜明。人皆以为“食之有幸”,大有“鲈鱼堪脍”之奇情。为何鸡糕有粉嫩如酥,细腻上口的特点?原来制作鸡糕是以鸡胸脯肉为主料,加上十多种调味品制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鸡胸脯肉与鳜鱼肉放在清水里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洁白如玉,然后捞起晾干,斩成肉泥,把鸡蛋清放在肉泥里,再把扑碎的山药,鲜虾仁与鲜粉及调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成为白色黏糊状,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笼上备蒸。将蛋黄均匀地摊在笼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却后即成鸡糕。切成块子备用,待到做菜时,再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
皇帝当年出的难题,却促成了厨师的创新,成就了一道百年名菜。
香山香金港
文/顾丽红
虽然,香山就在金港,但竟然还没去过。这次网宣志愿者走进金港活动,安排在香山,让我十分欣喜。
香山,全山占地面积3000亩,主峰高136.5米,为全市诸山之冠。读过文友们所写的赞美香山的诗篇,对香山心仪已久,今日终能一睹芳容。
虽然雾浓得化不开,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伴雾而行。汽车缓慢地在山道上向上行驶,一串串红红的枸杞在雾中闪亮。满目杂树,色彩斑斓,这让疲惫已久的心瞬间灵动起来。
在导游的带领下,小伙伴们经过圣过潭、鹿女湖等景点,直奔闻名遐迩的梅花堂而去。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到过香山并小住于“梅花堂”。元代以后,堂屋年久失修,倒塌殆尽。明代晚期,有徐霞客堂兄徐应震在小香山定居,并重建梅花堂。历史上的梅花堂早已毁于战火,如今的梅花堂于2005年重建。来到梅花堂前,只见堂屋古朴雅致,堂屋正上方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匾文“梅花堂”三字遒劲俊逸,落款是“眉山苏轼”。只是,如今梅花堂四周却不见了梅花。遥想当年,密密的梅花簇拥着梅花堂,花影幢幢,暗香流动,是怎样一个美妙之地。而堂后,大江东去,涛声拍崖,辽阔壮观。梅花堂,既有梅林静之幽,又有江水动之灵,难怪,苏轼会对梅花堂眷恋不已。静夜时,一轮明月挂在梅树枝头,月色如水,梅香暗送,诗人遍请文朋诗友,在堂前的月色中举杯邀明月。豪饮中,灵感迸发,诗句如泉水一般,汩汩而流。徐霞客走遍山山水水,阅尽天下美景,可对梅花堂情有独钟。在《徐霞客游记》中,描写江苏境内山水风光的总共有6首诗、2篇序文,竟都是写的同一个地方——香山。由此可见,香山的美,美得无与伦比。在梅花堂内,不论是对联、匾文、还是屏风,都有着苏轼、徐霞客、杨名时等名人描写香山之美的诗句。在后堂的屏风背面还有着名书法家林再成先生书写的徐霞客《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的序文。徐霞客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赞叹曰:“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哦,香生群玉,这是怎样让人浮想联翩的词语,花海香雪,如玉润洁,香了山,香了人,更香了梦!
诗人、旅行家来过,留下了诗文,乾隆来过,留下了真迹,而让香山之香更浓郁的,是美人西施的传说。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在采香径一走,而“香径寒花落,飞泉曲涧分”的采香径美景,却已深入我心。当年美人华服绮丽,环佩叮当,在幽静的小径上婀娜而行,两边松林吟唱、修竹夹道、繁花点点。在绿茵茵的草丛中,时有异香扑鼻,美人透出丝丝笑意,伸出纤纤玉手,一棵马蹄香便轻轻摘了下来……真想做一回西施,去采一回香,但留有一份念想,也就留下了一份希望。明年春天,再来香山,我一定会从采香径上山,去寻觅那香满幽径的马蹄香。
下山时,我们还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香山公园,这里规划的百合林、梅花林、樱花林、青枫林等已初具规模。待到明年春天,“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这里将是一个怎样的芳香世界!那从金港流过的江水,定将滴滴沾香,那从金港走过的人们,也将“春睡生香”了!
炽恋天地沁梅香
文/君兰
陇头月 ◇ 梅开恋章
词文 \ 君兰
指看梅英,雪中携钰,揽入春城。
琴瑟催香,楼头戏蕊,水荡歌声。
璧人骑坐花灯,落日醉,叠飞笑盈。
阆苑风光,鸾欢岁月,浴浪融情。
绿杨垂丝轻舞,河面荡漾微波,芳屏携钰,胜似身伴相依。我挥洒与你在兰楼帘中的绮梦,迷离的缠绵在朦朦胧胧里轻敲着梅花冬韵,欢爱荡去,唤醒了物华万千,斜日融融。恍然又来到了春深处,我们花底缠绵,叠卧三月粉香雪。璧人钰我与你携手漫步,呢语欢笑,爱的碰撞让人心潮起伏。悠游在无忧河畔,脚下芳草萋萋,身侧梅花摇曳,你的花容月貌羞怯了丛芳无数,眸子里的电波向我酥来,余韵惊起了周遭的一双双鸥鹭。我与你轻吟浅唱,依依恋卷长亭路,情丝飘过翠微千重,我们一对鸳鸯仙侣在甜蜜的锦瑟中沉醉。
云岸梅林,染照无人花飞雪。江南又是梅花季,璧人钰你看,这曲干游龙,遒劲枝柯间,一夜春风袭来,梅红一片灿烂。花枝条间一双双翠鸟鸣唱,又把我们的爱情恋歌荡在水云间。不经意间我看到周遭紫气蒸腾,是我们爱情的婉约与豪情,又催开了芳菲一片片。我一管清箫吹香,把对你无限的爱恋舒卷在这高山流水梅红间,你懂我,磐石蒲苇情绵绵,与你心心相印鸳鸯结。珍惜着我们恩爱的日子,我把初红的梅枝轻折,就像把你搂入怀里,一起仰卧百花被里,任凭雨轻风柔或日丽,都煽情着我与你的欢爱深入仙境,忘我缠绵在人间。
山上梅花傲雪开,枝头映窗照遒劲,水边清浅素点红,横斜千枝瘦玉容。璧人钰你听,鸟儿双双婉转鸣,伴奏着我与你的呢语心篇。我游东山向北去,多想再展翅穿云逐南风,拥你旋舞云水间。每日缠绵,我如山来你如水,环绕渗透交织恋。每夜相依,你如星星我如月,朗朗照心,夜夜流光相皎洁。每当我云笼雾罩月暂晦,你都为我点亮心灯,照我归航融入你的港湾里温存。我要你星星为我常明,你的炽恋布满我的天宇,你的笑颜万种风情,像花海一样将我紧紧包围。我与你一声声呢语,一更更缠绵,忘记犹在尘世间。
江南柔情忘寒冬,腊月春光萌动时,最是恋来喜庆中。我们依偎梅树下,沐着乍暖还寒的冬阳,含笑轻拥叠舞,尽教花雨飘洒燕双飞。犹记那年我与你隔花初见,当时日照彩云归,我一翅千里飞入你的温柔乡,明月照见了我们的万般缠绵景象。之因我与你一起闯过了枪林弹雨,终于安然置身于诗情画意的桃源世界,多少依恋的渴望,顿时化作了迫不及待的欢爱融合,我把你的两重心字罗衣,叠入我的鸳鸯栖枝缟衫;我把你的软玉温香娇颜,叠入我的温婉豪迈体肤;我把你与我琵琶弦上说相思的时光,叠入琴瑟和鸣中尽情融爱的日子。
梅花洒红雪,无尽的梅花啊,一如我们的爱恋,并蒂柔情,万朵灿烂荡春风。今我与你在花间暖阳下心贴心,恩爱香透怀。爱历久弥坚,一如这梅花风刀霜剑愈从容,恋入骨,笑颜绽放,娇吻天地间,蜜融枝干,情透灵根,缠绵笑拥春风中。我与你两心同,恋深融,爱造痴缠美丽永无穷。我携你悠游野岭,指看花发春暗涌。在我们的身心熨贴里,将激情冲动绽放的美丽性状,余韵舒卷漫入崇山峻岭,回环春染大地一片霞云彤。我与你柔情相融,呢语胜酒两相醉,缠绵娇吟暖融融,叠舞花深处,坠入一片姹紫嫣红,拥醉享受仙侣情怀恋朦胧。
梅花照人面,一岭寒香粉岚,又照见我们的万般缠绵。这岭上铺开着我们的狂野,冰雪之中千树梅花绽放着我们的爱恋之色,叫我如何不心动。我携你花间,伞下依偎,喜不自禁春光漫,脱衣裹侣觉露滋。折枝情意盈手赠,如痴如醉恋良辰。你看周遭的鸟语啁啾,叠飞扑腾爱嬉戏,也学我与你私语缠绵。我与你滔滔心语泻入彼此心里,亦如轻抚琵琶,不经意地弄心惹情,便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惹你笑泪任弹飞。说到枕边私密时,又惹你笑靥流霞,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欲闪又娇吟。频低柳叶眉,眸电酥我,余韵洒落,倾了一地花红雪。
情荡花雨,一腔炽恋共盈盈。璧人钰,我与你依依黄昏后,飞鸟归林人归楼,深入二人诗意世界中。暗香卷帘,窗外梅花雪,点点闪亮是我与你的炽恋在悠悠织烟。让我拥你醉入欲仙境界,一任窗里灯前,此时无限情绵绵。我与你一夜相伴缠绵,轩窗烛火映红心,叠情融入檀香暖被中。你的笑靥在我面前摇晃,软玉温香的你把万种风情的柔情为我绽放。你是高洁的梅花仙子,玉瓣金蕊的仙质炽恋,沁入我身心与梦魂,让我与你恋融一体,舒卷香飘千里,缱绻跌宕爱不停。寸寸柔肠相濡蜜,恍然穿越天外天,缠绵胶漆紫云宫,快慰叠飞无尽处……
腊梅花开
文/王柳璎
去年冬季,我陪着步履蹒跚的母亲来到大姨家。在大姨家门前看到有棵手腕粗的腊梅树,树干跟围墙一样高,夏天枝繁叶茂但并不引人注目,到了冬季树叶掉光发现一朵朵腊梅正盛开着,开满了各个细小的枝丫,默默地吐着芳香。它们一串串黄黄的小花朵,从分开的各个枝丫,自下向上有序地排列着,晶莹亮丽、生机盎然,使我感觉到春天已早早地来到了,心里顿生喜悦之情。
腊梅花开,灿烂了满枝丫,早已开在我们心间。我们赞美梅花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更赞美像梅花一样具有坚强勇敢、吃苦耐劳高尚品格的人。今天我们过上现代化的幸福生活,更要向身边具有梅花品格的人致敬!
解放初期的农村都很贫穷,八岁的母亲随外婆和舅舅一起来到大姨家,外婆、大姨坚持支持舅舅和母亲读书,后来舅舅和母亲都成了人民教师。我的奶奶和大叔、姑妈他们也省吃俭用支持我的父亲读书,我的父亲也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四十多年前腊梅花开的冬季里,母亲在老家相隔两年先后生下我们兄妹俩,后来父母离异了,我们兄妹从小就体会到母子分离的苦。那时的冬天下着大雪,河里结着厚厚的冰。
哥哥上小学时很贪玩,玩纸牌、抽陀螺、车铁环、打乒乓球等等,但学习成绩从不落后,奖状贴满了墙,还能为大人分担家务,暑假里钓鱼给一家人改善伙食。哥哥上中学时离开了老家,去了父亲任教的晨阳中学。后来大学毕业后,哥哥记住了大学教授给他的“学无止境”留言,寒假、暑假都在晨阳中学的教室里坚持不懈地苦读,直到去西德读完博士留学回国,成了大学里的制冷专家,带领他的团队搞能源开发。几十年后的今天,哥哥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亲切地接见过他,并合影留念。哥哥将合影的照片拿回家,挂在父亲的新居里。
如今母亲也回到了我们的大家庭,母亲与我一起去看望大姨,报答他们的恩情。是啊!没有外婆、大姨对母亲的培养,没有奶奶和大叔支持父亲读书,就没有当人民教师的母亲和父亲,就没有杰出的博士生导师的哥哥。中国许多老百姓都是这样吃苦耐劳、共同努力,一起创造着民族的希望,创造了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化的今天,这就是具有梅花品格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临走时母亲让我摘了几枝腊梅带回家,温馨灿烂的梅花伴我们迎接现代化的新春。
沿路的风景
文/戴健
从过去不大注意的沿路风景中去欣赏,去发现,从容观览,仔细品鉴。
纷纷扬扬漫天,雪花舞翩跹,飘逸中飞散,零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空气好新鲜。
近来,我也加入“走程”上下班。走有走的好处,不仅可以锻炼,还能从过去不大注意的沿路风景中去欣赏,去发现,从容观览,仔细品鉴。这不,花袭人,雪扑面,我在政务中心西边的梅园驻足流连。
都说雪为六角形,那要借助显微镜去体验。可眼前的梅,却是从单瓣到五瓣六瓣都有,异彩纷呈,傲雪开得欢;眼前的梅园,仿佛秦俑列阵,纵横株连,成百上千,蔚为壮观!
印象中刚过元旦,那梅园中枝条上就爆出嫩芽,几天后初露的点点,像火炬,冒出待燃的尖尖。觅春的人们在这里盘桓,而一天天绽开的梅如同仙子般。不时有姑娘和花儿玩“合拍”,脸上透溢出自信的欢颜。敢和花争艳,笑靥绽梅园。
能把姑娘比走、逼走的,还是雪中的梅,凌寒独自开,舞在百花前!
梅、兰、竹、菊,“四君子”,梅为先;松、竹、梅,“岁寒三友”,梅独艳;1929年就曾是国花的梅,如今不让牡丹,亦是国色天香,怒放在隆冬腊月,独秀于料峭春寒。“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雪寻梅处,顾盼天地间。疏枝横斜,银装素裹独鲜艳;暗香浮动,花团锦簇意绵绵。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为哪般?
梅是在宝贝地球村的童彦,生机盎然。那里是开发智力的场馆,小朋友的乐园。一位朋友微信当函,告“窗外飘雪,屋内温暖。500个幼教人力量的汇聚,爱心的源泉。我们将回忆分成两半,一半留在过去,一半放在眼前。雪后,我们会迎来明媚的春天!”这个幼教集团的中枢在天鹅湖畔,而事业分布省内外、城乡间。闻得花香有快感,不道艰辛与悲欢。坚实的脚步走过十年,为了孩子俱欢颜,再苦再累心也甜。
梅是在万达城游逛的丽人,花枝招展。为什么商场美女如云扎堆养眼?因为亮相展示了身段,青春是她们的本钱。内需的杠杆靠其撬动,消费的欲火赖其点燃。在这里,我邂逅了一位才媛,毕业不过几年,事业如日中天,单位距此不远,常来购物休闲。她说,梅花欢喜漫天雪,吐蕊报春不惧寒。咏梅的诗调千百首,独喜陆游“驿外断桥边”。沿路的风景线,最美是梅园。惟愿做小小的花瓣,一任群芳妒,守望春天。
梅是天鹅湖畔行走的老翁,根深枝繁。老人们走过了春夏秋冬,经历了风霜雷电,如今湖边是他们温馨的港湾,梅园是他们怀旧的源泉。和一位长者聊天,“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板桥的诗笺,立意高远。雪后初晴冬阳暖,莫道往事如烟。沧桑巨变,地覆天翻,崇楼林立,还靠根基如磐。新老交替如大自然的更迭,“一岁一枯荣”,何惧春来反凋残?化为泥土也安然,育得橙黄粉白红嫣嫣。
一路走来,又一路走回,每每停步梅园。独天下而春,开百花之先。梅的品格坚毅,气度非凡。高洁而不自满,怒放而不自喧,极具观赏性和文化“范”。梅园,暗香浮动,引人观瞻,何尝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联想到友人送我一盒唱碟《庐韵梅香》,那是用地地道道的地方戏乡音贯穿,听之情动,思之魂牵。给我喜欢的梅点个“赞”,春风扑面园中暖,你醉了赏花人的心田!
梅花香雪烹新茶
文/李素珍
枕边一部《红楼梦》,我整整翻阅了三十年。书中妙玉悄悄招呼宝钗和黛玉到耳房中喝“体己茶”的情节,引发我的兴趣。于想象中,用梅花香雪烹煮的茶,清淳无比,浸润心灵,那是人生的极致享受。
所谓“体己茶”,也可叫“贴心茶”,就是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喝的茶。妙玉何等高洁孤傲,就连贾母过来串门儿,上的茶也不过是旧年接的雨水所烹。所以,宝钗、黛玉能喝到妙玉亲手烹制的雪煎茶,福气当真不小。而宝玉,算是沾宝钗、黛玉的光,也喝到了这样一杯香妙无比的茶,自然也心情惬意。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繁琐而忙碌的生活让我无暇顾及其他。虽然家藏名贵精巧的紫砂壶,却基本上不曾使用过。而今,年已不惑的我,终于拥有了一份闲适的心情,可以尽情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无穷乐趣了。
踏雪寻梅,本身就无比浪漫。雪花飘舞,腊梅怒放,香飘天外。轻轻地将梅花上的雪收进水晶瓶中,心情静谧而喜悦。玉指纤纤,轻而又轻,生怕惊醒了梅花的香梦。返回家中,将久置的那套珍贵的紫砂壶用心清洗,然后在清雅的音乐声中,以一颗诗意的心,巧手烹香茶。轻摇梅花万点雪,红炉细煮慢烹茶。原来,在历经坎坷之后,我的人生如此美好。
一壶以梅花雪水烹制的雪煎茶呈现眼前,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倒进精致的紫砂茶碗,一口一口仔细品味。清香甘冽,茶色浓翠,回味甘甜。古人把泡茶之水分为梅兰竹菊四等,其中最高者就为“梅之水”。因此,用梅花雪煎的茶,号称是水中圣品。值此北方的雪夜,想起杜耒的那首《寒夜》,禁不住会心一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而明人高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并且擅长养生,茶酒烹调,无所不通。寒夜寂寂,扫雪烹茶,自有美丽心情。山窗听雪,清风敲竹,也别有人生乐趣。
清人袁枚爱读诗书又恋花,一生喜欢品茗吟诗,对饮茶颇有研究,曾说过一句话,“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无独有偶,在这方面,乾隆皇帝也颇有生活情趣,认为雪水比天下第一泉更好:“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
收取梅花上的雪,是对茶的格外善待,其实此举也并不是《红楼梦》中妙玉独享的专利。梅花枝上雪,早就被宋人称为人间奇绝。更早的诗文典籍中,关于泡茶之水,还有更为精辟的研究。喜欢“融雪煎香茗”的白居易,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抒发情怀:“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意思是说,人世间能够让他展颜一笑的事,就是“闲烹雪水茶”。
梅花香雪烹新茶,金盏低斟悄品对。在冷寂的冬日,一壶香茗,让我由衷地感受到红尘间的安稳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