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读书人散文

2023/01/01经典文章

读书人散文(精选7篇)

读书人心中的春天

文/张建智

雨中观花,她低着蕊,不助欢笑,更添忧伤。江南兰花季节,兰是开了,但了无香气,眺山峦,朦朦胧胧,观江水,氤氲弥漫,至今雾霾遍布。没有了那种“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的情怀,也没有那种“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的心绪。

然读书人,有书相伴,我想那春阳,便就在你自己心中。当你独坐在任何地方时,只要有一书相伴,春阳随影而来,她于你心中荡漾。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于暖被窝里,也是读书好时光。鲁迅有云: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我想同样的,春天的一切美好,也只在你心灵里开放出来。

有人为讨得春天,避那麻烦的寒冷阴雨,坐高铁、乘飞机,去珠江、跑天涯海角,波水冲浪,海涛松吼,洁白沙滩,一望无际,仰天繁星,俯仰间没有了那阴雨,放飞那无边遐思,是许多人感受的一缕悸动。

但读书人也会在书中找到心灵之享,记得我的书友薛冰,写过一部《纸上的行旅》,书中就说了这样的感受:陆游的“细雨骑驴入剑门”,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各有其韵味,绝非一飞机落到山下、一缆车冲到山顶的今人所能领略的。人类自以为在前进在发展,可是生活方式、行动方式越来越趋同和单一,肯定不是好事情。

以我想,读书抑或读诗,心中的春不会消。阴雨尽管让它下,你仍在遨游春天。这是否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说不,因在那个宁静的读书灯旁,正有着你坚守的精神家园——春寒阴雨中,你正好读到中唐诗人刘禹锡在朗州(今湖南常德)的那段岁月。刘从长安被贬荒凉小郡,家道艰难,妻子病逝。在这样的境遇下,他竟然写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看,在这样的日子里,他心灵中感受的却是秋悲胜春朝,足见一个有理性精神、独立思考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其“顽强的生命品格、豁达豪放的内在襟怀”,这便是刘禹锡心中之春。是呀,阴雨绵绵,朦胧缥缈,不管它!

春天还是在自家心中,并非在外部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中。而阴雨夺不走的,恰恰是读书人心灵里的澄明、阳光、春美。

所谓精神之所,就是心灵里恬淡宁静最好时光。细柳新薄为谁绿?无论春雨秋风,夏雷冬雪,无论“炉烟忽散无踪迹,屋上寒云自黯然”。尽管江南大片雨水不断,盖读书人心中总还是春暖花开,无论是李太白的“山花插宝髻,厂竹绣罗衣”,还是老杜的“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读书人读来都喜欢。

想未来,人们必将在精神世界中寻找满足,以求更深层的生命寄托。这就是读书人内心自有的春天。

灶边读书人

文/马永红

我是偶然间发现母亲在劳作之余还在读书,这让我吃惊不小,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啊。

母亲常说自己是蚂蚁尿书上——湿(识)不俩字,此话不假,她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母亲给我的解释是她个子高,又学不会,感觉老没面子,整日惴惴难安,就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阻,搬住凳子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只是她的主观理由,客观情况是她早年丧父,我姥姥一人养家,诸多不易,作为长女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教室里如坐针毡,哪还有心思听老师的课?不好好听,怎么会呢?母亲越不这样理解,我越心疼她为了我的两个小姨和舅舅做出的牺牲。

后来母亲和姥姥一起劳动,接着为人妻、为人母,她完全与书绝缘,家里莫说书了,连个纸片都不见,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家和地里穿梭不停。倒是在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时,她大力支持,只要看着我们手里捧着书,她就开心,她不像人家母亲那样不住地使唤孩子们拾柴火、薅草、放羊等。她说,看着我们读书,她浑身都是劲儿,忙也不嫌忙,累也不嫌累了。书成了我们可以不干活的挡箭牌,不过我没有辜负她,最终靠手不释卷的勤奋考上学,端上了她希冀已久的“铁饭碗”。

那天,我回到家里,看见灶火旁烧火做饭的母亲,一手拿柴火,一手拿书,低头垂眉,眼睛在书页间流连,专注得忘了往炉膛里续柴,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她一人。我不忍惊扰她,以致火把从灶膛里掉出来,“噌”一下燃着了脚边的柴火,我抓住水瓢泼过去,灰白色的尘烟“呲呲”叫着如丝缕一样袅袅升起时,她才像从梦里惊醒过来,书本掉落在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惶恐,一脸无辜地呆站在那里。这一幕,看得我五味杂陈。

我不知母亲从何时开始读书的,灶膛边的一本本杂志和书是我们读过的,早已发黄打皱,它们陪着母亲在这里烟熏火燎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天天的悠长时光里,我们都不在家,母亲是如何想起用书来慰藉自己孤苦的心灵?现在想想,有好多次,母亲都说,她心里难受想哭。父亲去世后,她如同被抽去了筋骨一样孤苦无依,身体的病痛,心里的孤寂,生活的磨难,像一座座大山把她重重围住,压得她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她不是五指山下的孙悟空,没有七十二变的神功,也没有万能的神灵来救助,她自然憋屈得想哭,但要活下去,要把几个孩子养大,把千疮百孔的生活尽力地缝补起来,也不能只是哭,那又怎么样?

人的苦痛总是要找到出口发泄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排遣,有人旅行,有人养花种草,有人打牌。母亲与书结缘,在我的意料之外,她小学二年级的学历,认识的一些字,几十年过去了,在时间的沙漏下,留在脑海里的还有几个?即便留住的几个字,她也不会写,就像路遇的某人,似曾相识,张张嘴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她说,自己的名儿都不会写,更不要说别的字了,既然这样,她怎么能读进去,还读得津津有味呢?母亲害羞地说,她是冲的。我不知道她说的是冲还是充,她的意思是囫囵吞枣?是滥竽充数?还是不求甚解?总之我佩服她的毅力,她是如何靠这几个似是而非的字把整段整篇连贯起来去感知其意的?那是几颗小蝌蚪流入海洋的浩瀚无边的感觉啊!

感谢这些书刊,不经意间闯入母亲的生活,让她“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切一切的不如意,都在专心的阅读中烟消云散。

如今的母亲,不再终日愁苦,情绪低沉,精神世界风清月朗,艳阳高照。我现在才明白,这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还有读书给母亲带来的影响啊。几天前,她打电话说要看我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村庄》,为此她还专门搭车到县城配了老花镜,只等我的书送到手里,她就可以开读了。她的话音里带着甜蜜的笑,裹着浓得化不开的自豪,她要读的书的作者是她的女儿啊!

人淡如菊微微凉

文/穆文玲

素不喜白菊,黄菊。大抵是这两种色泽都与凋零甚至死亡的气息有关。直至其他种类,也不甚喜欢。因为菊开了,天也就一层一层凉了。

凡花必有色,有香。色,有触目惊心的,有素面朝天的,也有介于中间,不温不火,如过气的明星。香呢,有迷人的,像团浓雾,包着你,笼着你,让你沉醉不已的。也有,淡淡的清远,不用十分力气,断是寻它不见的。而菊呢,是另一种,属于寡淡的,青涩的,是拒人千里之外的。你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没有一个姑娘是捧着一束菊花作陶醉状的。

可是,是花都得开啊。花开了,就得有花的模样。花是植物的升华,是涅槃。跟人的喜好,实在是没多大关系的。但总有那么一些读书人,偏要借物抒怀,借物明志,寓情于景。于是,便有了人淡如菊,菊淡如人的一厢情愿,雅致念想。一个轻飘飘的人淡如菊,里里外外全写满了骄傲的清远,一抹挂在嘴角、眉宇间,不屑与俗事纷争的洞明。

这事,放在古代也就算了。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叫陶渊明的书生,一句“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愣是让许多不甘于寂寞,又不得不在寂寞中上下求索的后人奉为救赎的心灵鸡汤。

殊不知,陶先生的初心并非归隐,他也是满腔热心,壮怀激越,恨不能在官场上挥斥方遒的。据史书上称,他可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不大不小的官职,最末一次,也是做了彭泽县令八十多天才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的。也就是说他是在努力过,奋斗过,最后才离开的。

而此时的陶先生,政治态度与思想品质俨然成熟,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可以借着酒力仰首长叹,用“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来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也可以“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笑谈退出官场后的怡然陶醉……然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只是以退山林隐居乡里为守,以期守住不羁心灵,守住政治理想,期待有一天时机成熟,重出江湖。于是,陶园东篱下,白的黄的菊花,在阳光下在秋风中不甘寂寞地开着,像一群游荡窗外的明月光。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不知从何时起,“隐”成了历朝历代读书人沉浮宦海最有体面的生存法则。比如仰天长啸将自己的抱负与身躯怒沉汨罗江的屈原,渭水边上悠然自得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卧龙岗上饱读兵书意气风发的诸葛孔明……都是典型代表。他们无不秉着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一人生信条,固守着读书人的尊严。从古到今,中国式文人隐士心态,莫不如此。就像秋意渐浓,怀抱开放之心的菊,可以在瑟瑟寒风中不管不顾,不卑不亢,从容地开放。尽管,为他们力排众议,不计前嫌,甚至三顾茅庐的明君少之又少,也许穷尽一生,也未必等来他们要等的人,委以重任的机会。但这不能改变中国读书人的行世方式,毛遂自荐不可能成为他们的方略,但以退为进的凛然,却深藏于他们骨子缝里,于深夜的某一刻,噬咬着他们报国无门的痛苦灵魂。

不论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霜雪相伴的菊,因世世代代心有不甘读书人的情感认领,便成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的决然与毅然。

不过,陶渊明之所以是陶渊明,是他在历经数以复加的悲愤之后,真正做到了释然,于悠然中见到自己,见到了真正的南山。而这个,却是许多企图以退为进的读书人穷尽一生也难以达到的境界。他们绝大多数就此沉沦,殆尽才华。抑或,成了嘴皮上的愤青,看啥都不顺眼。这,也许才是他们最大的悲哀。

毕竟,“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经历过后的静水流深,是“坐看秋风起,犹枯不改香”的淡定与微凉。

等闲岁月,与书为伴

文/何况

“南方读书人多有不求闻达者,交良先生买书之勤,读书兴味之浓,迥然于世。”舌头和笔头都不饶人的着名作家韩石山这样评价《六桂堂读书记》的作者方交良。粗粗浏览一遍收入方交良2010—2012这三年所写读书日记的《六桂堂读书记》一书,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缕惺惺相惜的情愫,深感韩石山所言不虚。

方交良是业余读书人,“白天的时间属于单位,只有下班后的时间属于自己。通常晚上散会儿步,买本书,然后看几个小时”。他的所谓散步,其实就是逛书店。他有个好习惯,几乎每天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所买的书和读书心得,故书中处处留下他晚饭后散步买书的痕迹:“逛至书店,居然还开着,买《上水船甲编》”;“到书店,看到周有光104岁文章的集子《朝闻道集》,买来翻翻”;“书店翻了翻《我也是鲁迅遗物》一书,看到题目,马上想到这个是朱安的传记”;“昨夜购得《孙犁文集》一套8本,价150元。最近频往书店,似乎无书可读,也无书可买”;“晚上到新华书店,看到余秋雨新着《我等不到了》,是余才子的又一本自传体散文,几年前出过一本《借我一生》,才子是才子,但是格局很小”;“晚购书《钱谦益诗选》和《袁枚诗选》。两位都是大才子,袁才子的诗更清新自然”;“散步买百家讲坛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他不仅散步买书,出差在外也是无日不逛书店。他是浙江定海人,有次去杭州办事,原计划第二天返回。但第二天早上准备退房时,他突然想起昨天晚上逛晓风书屋时看到的预告,说在南宋御街另一家分店有一批旧书出售,于是当即推迟回家,直奔书店。他第一次去内蒙古,不好好看风景,没日没夜逛书店。此外,他还不停地从网络上购书,日记中隔几天就有收书记录,“家里的书已经放不下了,但是一见新书还是买”。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时刻在书香中呼吸。

买书是一痴,读书又是一痴。我算是个勤快的读书人,但方交良读书之多,我不能望其项背。这是一位“不读书,毋宁死”的真正读书人,尽管知道“读书人在这个社会越发没有底气,社会尊崇有权有势的人,读书人已经被边缘化”,但还是日日离不开书,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阅读记录。他说:“读书是夙缘,是找寻自己的际遇。”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他甚至狠心拒绝了报社的约稿。“承蒙报纸主编看得起,每月写一篇书评。”他在一则日记中写道,“看书本来是件愉快的事情,要写书评,费心费力,毫无乐趣可言。”于是果断不写,落得个轻松自在读闲书。在写书评的问题上,我倒是有不同看法。通过书评推荐分享好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书种子绵绵不绝,我以为是读书人的责任及本份。所以不管大报小报约此类稿子,我都满口答应。

不过,从拒绝报纸主编约稿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方交良是个真性情的读书人。性情中人必是有癖好的,我猜想,方交良读书之外的癖好是爱美女。日记中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例子。比如有位女画家“长得十分漂亮有气质”,他便买了她一幅画,但一直没拿走,无非就是找借口多去看几次女画家,“当初买这幅画就是冲着她的人去的”,“看她的画不如看她人更打动人心”。在另一则日记中,他还不无遗憾地写道:“世界上会写文章,也爱写文章的满大街都是,只是很少能让人眼前一亮。世界上的美女也满大街都是,能惊鸿一瞥的不多。既能写漂亮文章,又长得让人过目不忘的,到现在为止还未遇到过。”把这样隐秘的心思用文字记录下来,公诸于众,甚是天真可爱。

总之,这是一本激励人读书的好书。“买书也好,读书也好,都是一种难得的福。”方交良告诉读者,“等闲岁月,与书为伴,时间流逝,心中常留一段春。”

想做半个读书人

文/阿山

现在自称为“读书人”的很少了,不知是以为不配还是不屑。

从前的人喜欢自称“读书人”或者“书生”的,这样的自称,包含着一点自信和自豪。他们也很喜欢称别人为“读书人”的,带着几分敬意和羡慕。那时的读书人有点尊贵和神秘呢,散发的气息也叫“书卷气”。

现在真正的读书人很少了吧。

我们这个民族好像是相当功利的民族。我发现,男人四十岁以上,女人三十五岁以上还在读书的极少极少。也许他们觉得,中老年了,该得到的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得不到了,再读书,何用之有?所以,如果说中国有读书人的话,大多都是半截子的,很少一以贯之的真正的读书人。

是不是真正的读书人绝迹了?其实也不是。

我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工程师,却喜欢买书、读书,什么书都读,业余时间都在读书,除了读书没有别的爱好,他读的书与他的工作几乎没有关系。他现在七十多岁了,他说,他的读书生活会持续到生命的最后。

我的一位同事说他的父亲也是这样一位悦读者,他是农民,除了务农,不打麻将不闲聊,有时间就静静地读书,读书时就忘记世上的一切。去别人家做客,有一本书就可以留他几天,没有书他就要回家。后来亲戚知道他来,事先就为他准备几本书。

个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纯粹的读书人。如果硬要说他们读书有目的,那就是为灵魂、为生命而读书。他们感到读书是快乐的,觉得读书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他们不是苦读派,而是悦读者。与其说他们的读书是一种坚守,不如说那是一个生命的自然流程。

也许,不少人会以功利的眼光对这种读书人嗤之以鼻。是的,这种悦读者很可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难得大富大贵,但他们靠得住,是安全的。他们把大量的时光耗费在一本本着作上,就难得去涉黄涉赌,更不会去干伤天害理的事,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不会产生负能量。想想吧,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有六亿这样的悦读者,要买多少书啊,要养活多少出版人和写书者啊,那么,中国的文化事业会不会是一种新的气象?华夏族的书卷气会不会浓郁一点?民族的整体素质会不会高一点?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你就是纯粹的读书人吧?

很遗憾,我不是。虽然我也读书、买书,但我的读书也有一点功利色彩,还没有达到悦读者的境界。

不过,我对纯粹的读书人满怀敬意和羡慕,觉得他们是一种珍稀动物,是一道奇异的文化风景(会不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知道)。

我要争取,尽力争取,做半个纯粹的读书人。

大姨是个读书人

文/郑晴霞

对大姨的记忆,要从三岁开始。1984年,一场罕见的洪灾,一夜间淹没了老家的三间茅草房。母亲含泪送我到大姨家,这一呆便是半年。

大姨是多悦光辉村人,只念过5年小学。周围人却说,大姨是个读书人。

大姨有三个孩子。一到大姨家,我就成了小表哥的跟屁虫。每天吃过晚饭,表哥就带我去生产队小梁家。几十号人守着一部14英寸的黑白电视,被孙猴子耍得团团转。表哥神秘兮兮说,对面的那座山,跟悟空偷吃仙桃的花果山一样好玩。

一天,趁大姨去多悦镇赶场,我跟着表哥去了花果山。

山上连仙桃的影子都没有,除了青冈树,就是茈栗子。苦不拉几的野果,表哥吃得有滋有味。我才不跟糊弄人的表哥玩呢,收拾好衣物执意要回老家。

讲故事喽!大姨的音调十分敞亮。

高高的蓝天下,大姨坐在小小的木凳上。捧着一本发黄的旧书,旧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是表姐小学读过的课本。

电线杆上的燕子,唱起了欢欢的山间小曲,却不如大姨讲的故事好听了。

此后,我缠上了大姨。

大姨洗净双手,轻轻拿起书,戴上个黑框眼镜,身子坐得端端正正,也难怪大家说她是读书人。这是屋后的那片竹林,我躺在草垫上,盯着大姨那张富于变化的脸,专注而虔诚。她一边讲,一边给我摇着扇子。

“还要听,还要听!”不知何时,身边竟围坐了十多个小伙伴。大姨接连一口气又讲了几个故事,从此,“鞠萍大姨”的称呼在村里喊开了。

姨父是队上的队长,收取电费、催缴公粮、划分田地,他的时间密不透缝。照顾两位老人、三个小孩的负担压得大姨喘不过气,她却永远是一张乐呵呵的笑脸。

现在回想起来,大姨的乐观天性来自她的内心,更来自书籍。姨父订的《半月谈》《眉山报》等报刊,每一期都被大姨收整好,存于房间的书架。说是书架,不过是用几块旧木板钉的架子。一本林晓原写的《我的榜样张海迪》,大姨不厌其烦地看了很多遍,也津津有味地给我讲了很多遍。

一晃半年过去,老家的房子已修好,我上了村里的幼儿园。第一次拿到老师发的书,我怕弄丢,不知放在何处。最后竟然抱书上床,方才安心入眠。

假期一到,我就去大姨家,自然带上了书。我给大姨讲《狼来了》的故事,大姨连连点头:这闺女,比大姨讲得好。18岁的表姐,给我织了一件浅黄色的毛衣。毛线柔软,小方圆领,上面还衬着点点红樱桃。我穿上毛衣,在小院里转了三圈,快乐得像一条望月湖的小鱼儿。表姐咋这般心灵手巧呢。大姨笑而不语,指向表姐闺房。打开房间,一张不大的小方桌,整齐地摆放着编织类、服装设计类的书籍。

我曾经跟表姐拜师学艺,从学织手套开始。不过至今也没织好过一双。

那年秋天,我考上了师范。一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就跑去大姨家报告消息,大姨比我还兴奋:你才是我们家最了不起的读书人。她从书架上取出那本《我的榜样张海迪》送给我,说,孩子,生活这本书可不好读呢。可有了这本书,你走到哪里,大姨就陪你到哪里。有书的地方你就不会孤单。

可是大姨,我刚参加工作,你咋就不陪晴儿了呢?一晃眼,你已离世15年。

直至今天,我的书房里还一本不差地保存着大姨送我的书,我的脑海里随时都能清晰地回放出大姨讲的故事。书已经变得破旧,可是贴近它,就能感受到书香里大姨的呼吸。

读书识味

文/冯小燕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宋朝程颐语曰:“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说的是有“书香气”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就算进入读书的真境了。

何谓书味?比如吃饭,有饭、菜、汤,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小吃,不足一一而论,但无论何种饭菜,吃时总要品尝味道,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书之味也是诸味杂陈。

读书的人有时也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之事不能呼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道理发生冲突时,读书人难免会有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甚至陷于进退维谷的窘迫,就会有一股酸涩涌入心田。

读一本好书如进一幢新房,开一扇未知之窗,展现在面前的是世外桃源,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修身养性,让读书人按耐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怎能没有甜滋滋的体验呢?

其实读书人攻城掠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阶段,其时身临遏涩之境,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难堪受。何况读书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噪?若要跨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里若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恐怕难临其境。

读书可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但我以为,这般深厚绵长的意蕴还要靠书中掺和的辣味来完成,或者说是火药味。如果没有一点辣味的文章,读之味同嚼蜡,不如不读;而真正有辣味的书,如同急风暴雨射向垢陋的心灵一角,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将令读书人脸红心颤,羞愧难言,并猛然顿悟。而后者可冲破名缰利锁的困扰,灵魂因之而升华。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人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十分难熬,而这样的人生必定无趣而乏味。

有书相伴,方能从中品出味道,得到收获,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地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