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香味散文

2022/12/29经典文章

香味散文(精选20篇)

又是一年香橼黄

文/丁利民

秋天,金泽大地。阵阵袭人的金桂花香,开始转黄的草木,为来年吐绿积蓄着能量,满眼望去,稻田更是一幅金色的油画。这时,香橼树上的果实也开始由青色转向成熟的金黄,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肺。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房前有一棵香橼树,约有3、4米高的样子,它有两个树叉向上生长,我和小伙伴们时常跳起,搭着树叉再攀上树干玩,树冠下、树叉上到处萦绕着快乐的笑声。

香橼还青的时候,我们就会采摘下一批,洗净后每个切成八九片,晒干后,卖到镇上的药店里,是一味极好的中药材料。后来,我们更多的是采下来挑选好的送给亲朋好友、四下乡邻,传达亲情和友情,送人香橼,手留余香。

采摘香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果实最好要带上两片叶片,那浓浓的绿和艳艳的黄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使香橼果实能放上好几个月。香橼不需要洗,用旧布擦就行了,洗了反而香味大减,而且还不能久存。

上了初中以后,我渐渐成了采摘香橼的主力,先是爬上树叉,带上剪刀和竹篮,剪下一个,就小心地放在篮子里,不让它们因为挤压而掉了叶子。差不多把篮子底放满了,就递给奶奶,奶奶回到屋里,拿出香橼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布的地上。长在高处的香橼因为光照、通风较好,一般会长得大些、黄些,采摘起来更要小心。看着奶奶把香橼送到亲朋好友手里,相互闻闻,大家都高兴得笑了,我也就不觉得累了。有的亲戚较远,爷爷把香橼装在藤篮里,一家一家地送,最远的送到江阴呢。

后来,爷爷在屋前的三分地上种满了香橼树苗,培育了几年,约摸有一米高的时候,叫亲朋好友还有乡邻来搬几棵种到自家的门前屋后,于是现在很多人家都有了香橼树。时间一晃过去了30多个年头,那一批香橼树都已长高长大,每年金秋,都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大家都知道香橼传达着一份份真挚的情谊。

香橼的香味使人安宁,记得小时候,看到爷爷放两个在枕边,起着助眠的作用。是呀,闻着那浓淡相宜的香味,再裹着那浓浓的亲情友情,着实使人知足入眠。

又是一年香橼黄,香味浓郁情更浓。简单快乐地用香橼果实问候一下你的亲友吧,那样真实又那样耐人回味!

水果之香

文/肖复兴

我从小就喜欢杏的香气,觉得比其他水果散发的香气要好闻。红杏、黄杏和京白杏的香气,略有差别。

水果的香味,不同于花香。果香里有花香没有的另一种味道,是什么味道呢?我说不清。似乎花香是青春少女,而果香则是成熟的妇人。这是个蹩脚的比喻。有时候,我会想花香或许像做汤时漂在上面的那层油花,而果香则是油花渗透进汤的每一滴水珠里面了。当然,这也是蹩脚的比喻。但是,果香里有果实的味道,是厚重的,不像花香只出自花蕊和花粉,是显而易见的。

号称世界水果第二大产量的苹果,那种清香,是属于大众常见的香味。佛手的清香则与众不同,仿佛妙手天成,清新如诗。随着时间的延长,那清香仿佛音乐的展开部一般,渐次高潮,形成华彩,分外香气扑鼻,是属于天堂的香味,难怪要把佛手供奉在寺庙的佛祖面前。梨也是清香,却有着丝丝水气的清香,特别是天津鸭梨,那种清香富于地域特点。李子的清香,有点涩涩的感觉,欲说还羞一般。杏子的清香,则有股酸甜的意思。表面温存,内含机锋,格外撩人。

果香刺鼻的也有,榴莲就是其中之一,属于果香中的另类。

果香从来不愿和花香雷同,也不愿攀附花香,去借水行船,招摇自己。唯独一种葡萄取名“玫瑰香”,将自己和花香联姻。

花香,是为了吸引蜜蜂,是植物的一种欲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复制繁衍。这是迈克尔·波伦在他的《植物的欲望》一书中说的。果香呢?果香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它满足的是人的欲望,并不是自己的。那么,水果为什么会拥有这样不同样式的众多香味呢?

我想起钟嵘在《诗品》开宗明义说过的话:“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说的“气”,是针对诗而言,但我宁愿相信同样适合于水果的香气。水果之所以拥有这样的香气,能够感人,这是水果自己的性情。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形状,也就有不同的香气,三位一体,互为表里。苹果的性情是温顺的,形状是圆圆的,香气是清新的;榴莲的性情是另类的,形状是怪异的,香气是冲人的;佛手的性情是神性的,形状如千手观音的手指,香气是圣洁的。不同的香气,荡漾在空气中,缭绕在我们的面前,袅袅婷婷,虽然看不见,却是不同水果形诸于自己的舞姿翩翩。如果水果也会说话,那么香气就是它们各自的发言。

我从小就喜欢杏的香气,觉得比其他水果散发的香气要好闻。红杏、黄杏和京白杏的香气,略有差别。红杏的香味淡,黄杏的香味浓,京白杏的香味最清雅。如果说红杏如夏天的清晨,黄杏就如同炽热的中午,而京白杏则像是清凉而弥漫着花香的夜晚。如果论好看,红杏当然像红颜知己;论好吃,还得数黄杏,沙沙的,绵软可口。但如果论香气好闻,得数京白杏。

有意思的是,无论什么样品种的杏,开的花都不香。曾经有一年的开春,路过怀柔,有一大片杏树林,漫山遍野开满着白花如雪,一点儿也不香。但到了杏黄麦熟的季节,再路过那片杏林,清香透人心脾,仿佛它们把香气像酒一样储存整整一个春天,到它们成熟的时候,才打开酒瓶塞子,举办属于它们自己的盛宴。

前两天,我买了一篮京白杏。买来的时候,杏还没有熟透,尖上还是青的,香味都还深藏不露。我把它们放在阳台上,等过两天再吃。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一开阳台的玻璃门,满阳台都是浓郁的香味,而且,那香味像憋不住似的,立刻长上了翅膀一样飞进屋里,久散不去。

端午

文/聼雨

又是一年端午节,纪念屈子,怀念逝去的岁月!

粽子的香味开始走街串巷,对于商家而言这是极好的一个商机,祭奠屈子只是个引子,这又掀起一次饮食文化的小浪潮。小小的粽子,小小的香包也能带动一些经济吧,刺激消费搞活市场经济,她们也有一分功劳。

现在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现在大都是三口之家,人少吃不了几个,干嘛费神费力呢!很多人都会这么想。其实不一样,包的过程其享受的是动手的乐趣,并不在于吃几个,我想每包好一个里面都浓缩的是一分成功的喜悦,但对于手法娴熟的人另当别论,就比如像我这样的人,制作其实是一种很费力的事。这些年我就一直没学会,其实这些年也没学过,这只是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一个美丽的措辞而已。小时候在家里,看到过二姐包粽子,在我们家里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母亲从来不包粽子,也许是不会也许是闲麻烦,家里人多,一次得包多少啊,每年端午节母亲总是焖一锅甜米饭,也就是陕西人说的粳糕,里面有芸豆和红枣,软软黏黏的很香很甜,用碗盛着吃,很是解馋。不好的一点是不像粽子可以随身携带,走到外面子可以拿手拿着吃的美味。主要是母亲也没那闲工夫,一家人填饱肚子才是当务之急。虽然没包过,可每年依旧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那都是左邻右舍送的。母亲回馈大家的就是一大碗粳糕。

很早以前在单位看到过别人做,那时住平房,一抬脚就是别家,像走进自己家一样,很多时候因为家里地方小,邻居会把东西挪到户外,坐在小区院子里的树下包粽子,那时孩子小,满院子是孩子叽叽喳喳的嬉闹声。包粽子的人心都在每一片叶子和每一粒米上,铺开粽叶,然后挖一勺米,就着阳光和鸟鸣慢慢包起来,经过几次折叠之后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成型了,一个接着一个,然后是蒸或者煮,香味开始满院子飞,搞得大家都流口水,顺着粽香飘出的方向走,走到谁家算谁家,不用客气拿起来咬一口,真甜啊!

看着别人包起来是那么的容易,而我始终无法把一把散米裹进小小的一片叶子里,是我手拙还是叶子和米不听使唤,反正总是无法成型。松散的米在铺开的叶子上面可以跳舞,我不停的聚拢,她们不停的散开,然后从指缝逃出,她们想要自由,不想为粽叶的爱束缚,不想为一片叶子扑汤蹈火。有个性的米面前,叶子显得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逃离,只能独自哀叹!

今年我已买过好几次粽子,那散发着粽叶香味的粽子总是让我难以把持自己,明知不能多吃可总也难抵诱惑,吃几个也无防,人生如果连吃都不能随性岂不是一种悲哀,虽然活着不只是为了吃,可吃是为了好好活着,为了去创造更好的明天,你说不是吗?谁说人活着不能只为吃!

过端午节自然少不了佩戴香包,女儿自小到大我也没做过,一是没有好看的布,二是没精力,最主要还是一个懒字,每年都是买,女儿属狗,所以每年都会买一只小狗香包或佩戴在身上或者作为挂件挂在书包一侧,只是看起来好看却没有那种特有的香味,不知道为什么,是香料太贵么?香包没有了香味何以称为香包啊,不能不让人郁闷。女儿今年二十一岁,昨天我还是为她买了一个香包,心形的,虽然小但却有很浓的香味,所以买回来挂在她的床头,希望给她一个惊喜。

说起香包,让我回想起小时候,开始是母亲做,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后,是我们自己动手做。记得每年端午节之前我们会去山里拔野芹菜,主要是要芹菜根,把根折下来晒干研成粉末,那叫一个香。然后在母亲的针线筐里翻找小花布,当然是绸子的最好,那时谁要佩戴一个绸子面料的香包那可是很骄傲的。记得那时我跟着二姐学,做不好,针脚大小不一,做成后的香包心形不像心形,四角不像四角,歪歪扭扭,但是却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做好后佩戴身上少不了去炫耀一下,赚足大家羡慕的眼神。美滋滋的。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快乐早已不在。我不知道现在的香包里包的香料是什么,但闻起来和以前是一个味道。只是味道要淡些。

粽子,香包,是端午节不老的话题,至于雄黄酒,小时候也被母亲抹到身上,说是辟邪,感觉很难闻,这种味道也已远去几十年了,我似乎已无从搜素,寄存在脑海里的记忆已经淡去,唯有粽子和香包让我念念不忘。端午节,你包粽子了么,我等着女儿回来给我做呢,期待美味出锅的那一刻,那是怎样一种欣喜!

蒲香伴年

文/郭华悦

过年前后,走在老家的乡间小路上,处处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香味。

那香气,丝丝缕缕,钻入鼻尖,撩人心弦。细细一闻,有八角等调料的香气,有肉糜的香味,还有一股淡淡的草香,那是蒲草的香气。种种香味,混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这无异于在向人宣告,哪家又在做蒲包肉了。

蒲包肉,那是老家人的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老家,蒲草再常见不过了。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蒲草的踪迹。孩子们回家,常常会顺手采点,编成蒲包。大的蒲包,有箩筐那么大,用来装虾蟹;小的蒲包,只有巴掌大小,则用来做蒲包肉。

蒲包肉,那是每个老家人的美好记忆。蒲包肉的原料,用的是猪肉,讲究肥瘦相间。都是精瘦肉,味道单一,层次单调,做出来的蒲包肉味道好不了;太肥了,则过于油腻,同样不佳。以瘦肉为主,适当杂以肥肉,肥瘦相间,方是首选。

将肉剁成肉泥后,与调料一起塞入蒲包中。调料的选择和分量,因人而异。有的喜欢咸一点,有的喜欢咸中带甜,不一而足,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蒲包肉要做的好吃,关键在于调料。一些专门出售蒲包肉的老店里,靠的就是祖祖代代研究出来的秘方,常常令人赞叹叫绝。包好后,把口子扎紧,再用细绳拦腰扎紧,煮熟后就成了葫芦状。

对于每个食客来说,蒲包肉就像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故事,不到最后,绝不会知道答案。很多卖蒲包肉的店铺,主打的口味不同,有的主打咸味,有的是甜味。如今,蒲包肉更是推陈出新,各种调料和馅料,早已远远超出了咸和甜两种口味。只有打开蒲包后,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涌入口中,才知道那究竟是何等吸引人的美味!

也正因如此,每年从过年前,到正月里,蒲包肉都是必备的美食。自家品尝,其乐融融;送送亲友,也大受欢迎。有蒲香相伴,这年也过得格外有滋味了。

梦中寻花已开

文/我爱地遗失了

我曾在这里流连,又在这里留恋。

那个时候,印象中的乌海,是蓝蓝的天和淡淡的墨香味。

在刚下火车后,心情莫名心旷神怡,尤其看到乌海上空那一览无余的蓝天,便更加的舒畅了。

从小就对汉字有着一种莫名的感情,我的字写的并不出众,却也经得住看。当来到乌海,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味,一种熟悉的感情油然而生,是初识,却又似已记得多年。

我似在梦中寻花,寻一朵没有香味,没有颜色的花。我在问我自己,我是否已来过这里,在梦中?又有一种情绪,流淌在胸间,挂在我心中,是一种古典的音韵,又似一种温柔的,无声的细语。

思绪出现了短暂的空白,梦中的熟悉的情景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经不住要拥抱这一份早已相知的感情,这这份情,让我感动,让我战栗,久久的搁在心间不能释怀。我不懂我为何生出这样的感情,也不知为何我的情绪会如此莫名,可脑海中定格的那一幕早已相识的情景,给了我灵魂上的安抚,我平静的心中像是一片静湖,没有波澜。我又是在一瞬间忘了去情绪,忘了说话,忘了要做的动作,我也没有流泪,却有一种哭泣在心中无声的绽放。

呼吸着乌海的味道,淡淡的墨香味,透露着一份古典的文艺气息,我仿佛看到了一份责任,一种传承,一种属于民族的自豪,一种归根于灵魂的骄傲,仿佛要将我自己的身躯融于这一片天地。

蓝天,那种空旷的蓝,就算闭上了眼睛,都能浮现。连着山,连着水,连着远处的沙漠绿洲,连着我的心,连着的还有我梦幻里的记忆。

我于是向前走近,走近,一步步放眼望去,一次次释怀心灵,一步步搁浅,又一次次舍去,没有目的,没有停留,没有让情绪左右,只是让心中的召唤之音把我思绪放开,一步步随波逐流。

我于是走的更近了,更近,我闻到的不是墨香味,却有一种更甚于墨香的气息,这是现代繁华与传统古典的结合,老一代的笔锋在文化墙上留下的斑驳仿佛是不朽的教导,这是独属于我们种族特有的美,为之兴叹,又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一眼穿过岁月长河,多少英雄长埋史书!唯留一笔化无名,却更胜于长青。

墨香?这不是墨香了,这是一种接受,一种承担,一种默默无语的传承。我突然之间懂得了什么,无论年龄多大,无论身体有多差,总要去学习一些东西,总要去学好一些东西。

我停住了步伐,望着蓝天,原来,我梦中追寻的花,早已悄然无声的开了。

炕山芋

文/徐学平

秋风乍起,天气却早就转凉了。小城的大街小巷,一夜间不觉就多了几个炕山芋的摊点。一面硕大的油桶改装成的炉子,里面燃了红红的炭火,将山芋一块块架在炉壁上,让温润的炉火慢慢地炕,炕熟了的山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

炕山芋,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而又最简朴的吃法了。童年的乡下,家家户户都用砖砌的灶台做饭,而燃料则以稻草、麦秸等农作物的秸秆为主。庄户人家过日子总讲究个精打细算,饭熟之后,灶膛里的余烬还红旺着哩,用水熄了太可惜,于是细心的母亲便拣几个山芋埋进去煨好。放晚学的孩子回到家中就饿虎下山似的到处找吃的,碍于田间劳作的父亲还未收工,这时候,母亲就会扯着嗓子嚷开了:“锅灶里炕了山芋,先吃了垫垫饥。”

从灰烬里扒出山芋,剥开乌黑的焦皮,露出黄澄澄的瓤儿,顿时,散发出阵阵香味,放嘴里咬一口,软酥酥、甜润润的,那个香,就甭提了。剥过山芋的手上粘满了黑乎乎的炭灰,稍不注意,就会弄到脸上、鼻子上。每每这时,母亲总是扭过头笑着,然后快速捏一下我的小鼻子,半斥半嗔地道一句:小馋猫!

而野外炕山芋,体现的则是一种野趣了。

秋风里,收获后的田野满眼稻茬,平展展的一大片,于是,天也高了,地也阔了,人们的心情也开朗了。孩子们呢?更是撒欢地乐,三五成群地挎个淘米箩跟在大人后面拾稻穗、捡豆颗,随即,田地便被叫唤声、欢唱声,还有你争我夺的奔跑声淹没了。不知啥时候,我们却悄悄溜走了,三两个小伙伴儿相约跑到到处弥漫成熟味道的野坡里寻寻觅觅,捡那些不慎被埋于土中或是被遗弃在地头的山芋。

在避风的田埂上掏个简易的小土坑,再寻些干焦的树枝、枯叶塞进洞里,点上火,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火光映着红扑扑的脸蛋儿。过一阵子,将山芋一块块扔进去,用红彤彤的余烬掩埋起来慢悠悠地炕。待山芋焦糊了,赶忙把它从坑里拨弄出来,往地上摔两下,褪去皮。大口咬着冒着油的瓤儿,于是,乡村的烙印就只留在胃部——风中的丝绸一样细腻华美,恋人的亲吻般百转千回,大地的余香般似有还无,顺着喉咙滑下去…… 心灵和胃一起跌至最妥处。

远离乡村的日子里,记得我曾向打小就生活在城里的妻子提及过此事,不料她却是一脸的茫然,经过我的再三解释,她才恍然大悟,说,就是“烤红薯”呗!听到她这样文绉绉的称呼,我倒又生出许多陌生来了。也许,对于故乡的风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那种土生土长的味道、原汁原味的风情吧。

年的香味

文/汪东峰

12个月中,要数浓、最烈,最能让人绾在情感深处……

刚迈进腊月的门槛,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最先嗅到的,是腊八粥的浓香。陆游曾诗曰:“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可见,早在宋朝,人们从喝佛粥(即腊八粥)开始,便能感觉到新年清新的气息。古时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配料逐渐增多。清朝李福在《腊八粥》一诗里,便详细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如今,腊八粥的做法可谓争奇斗艳,类型繁多。寒冬腊月,喝一碗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增福添寿的同时,还勾起了人们对新年的向往。

年的香味,萦绕着房梁上、屋檐下悬挂的一块块腊肉。尽管现在肉类供应常年都很充沛,但新春将至,人们总喜欢制作各色各样的腊肉。或腌渍,或熏制,方法繁多,味道各异。这样,不仅可在春节期间自己慢慢享用,还能馈赠亲友。那独特的香味,是平日里很难品尝得到的。

年的香味,拉近了游子的归期。无论你身在何处,离家多远,家乡那缕缕年香是无声的呼唤,她可以在一夜之间将你思乡的种子熏蒸发芽、迅速膨胀。于是,千百万农民工,不远千里,不惜重金,挤满一节节车厢,他们怀揣着打拼一年的收获,踏上归程,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春运”风景。不光是农民工,所有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循着浓浓的年香,心急火燎地往家赶,为的就是全家人欢聚一堂,团团圆圆过春节。

年的香味,诠释12个月的酸甜苦辣。你可以将所有的失落与不快归零,给心灵放假。跳舞、K歌、打牌、上网,随你所爱,尽你所能。几杯香醇的小酒,朦胧的是淡淡的醉意,发酵的是浓浓的情感;一番惬意的拉呱,絮叨的是邻里趣事,彰显的是和谐盛世。

年的香味,飘荡在迎春对联的墨香里,流淌在推杯换盏的佳酿里,浓缩在合家聚餐的年夜饭里,更徜徉在一家老小的温情里。一幅春联,读出全年的精彩;一挂爆竹,炸出满怀的喜悦;一炷高香,萦绕对先辈的思念;一根红烛,熬红守岁的双眼……年的香味,是彻头彻尾的,既是对过去一年所有香甜的高度浓缩,又将余香留给即将到来的新春。

年的香味,氤氲在新春的气息里,她从中华龙的骨子里透出,牵扯着炎黄子孙,将璀璨的中华文明,一代代发扬光大。

糯米饭

文/青丝

幼时去学校,每天会从一个卖糯米饭的小摊路过。竹笼屉里,雪白的蒸糯米饭堆得高高的,用一块白纱布半遮保温,饭上铺满香肠和粉蒸肉,随热气飘散出来的香味,时常令步履匆匆的我表面平静,内心实则澎湃汹涌。尤其是放学时间,饥肠辘辘,我总会不羁地幻想:这一大锅糯米饭,若能让我敞怀大吃,该有多好啊!

糯米昔日是凭票供给的调剂食品,一般是逢年过节,每户才可以买到几斤。糯米有大糯和小糯之分。大糯的米粒长,蒸熟后偏软、黏性大,适合裹粽子或磨粉做汤圆;小糯的形态滚圆,口感偏韧,只好用来做糯米饭吃。因而,我家每年总会有一天,为了去库存,就不另外做饭了,会把上一年留下来的小糯,用水浸泡开,做生炒糯米饭吃。这一天不仅是我翘首以盼的节日,也是软韧爽口、满嘴油香的生炒糯米饭,打开了我对于美食的初始记忆。

生炒糯米饭,是把泡发了的糯米炒熟。糯米性黏,熟了以后会胶结成坨,想用薄油炒成一粒粒的,壁垒分明,不相混淆,但又不炒焦,不仅要有耐心,也需有一点小技巧。火不能大,慢慢焙炒,勤翻动,才能把糯米完全炒熟透心,然后加上腊肉丁、豌豆、葱粒混搭,就能让人的味蕾体验到一种野性的回荡。

与生炒的口味相比,蒸糯米饭又另有一番绵软温存的情致。把淘洗好的糯米拌以少许花生油,再加少许盐作为底味。器具以竹编蒸笼为佳。蒸的时候,底部铺一块白布调节蒸汽,令米饭均匀受热,不致出现底部的饭粒太软,上面却又太硬的弊端。但仅是这样素蒸,美味程度会被打上折扣。糯米饭的最佳伴侣,是香味浓郁、肥瘦相宜的腊味,两者的结合,就是香味的策源地。

另外,粉蒸肉也能与糯米饭相互匀染,形成独到的滋味。蒸笼的高温就像一个秘密媾和的温床,经过一番雾锁云埋,蒸汽热力把五花肉的油汁浸润到糯米饭里。而以竹蒸笼蒸出来的糯米饭,没有金属味,香气清新、天然,与油香满溢、味微甜而香,且又不浓腻的肉食沆瀣一气,两者结合得丝丝入扣,香得简直要令人肠胃抽搐。

吃的时候,用剪刀将腊味或粉蒸肉剪成薄片,与光泽如脂、晶莹半透的饭粒配在一起,再撒上切碎的芫荽、葱花,红白绿相间,一如桃瓣缀玉,依稀中,也有着几分古典田园诗的韵致。过去的小孩子,没有多余的钱,经常只够买一碗油香浸润的糯米白饭,就是淋一点酱油,即已足令现世生活被映亮。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每当忆及往事,会觉得好笑,童年的愿望就是如此单纯天真,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已。但是,内心又会有一种怅然自失之感,那些昔年曾经萦绕于心的美好初始感觉,如今再怎么找,也找不回来了。

暗香幽远

文/王朝书

春夜,坐在电脑桌前,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飘进鼻端。

使劲嗅嗅,香气有几个层次,带甜味的香,不带甜味的淡香,不带甜味的浓香。夜晚,这样的幽香,让黑夜显得温馨。在黑夜里工作的人,立马有了精神。

但是,我不知道,香味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栽了桂花,玫瑰,茶花,不知道是谁的香。我告诉先生,我在房间里闻到花香了。先生表示不相信。他的嗅觉不好。浓度低的香味,他闻不到。他说,我的房间,距离花树有好几米,花的香味能飘那么远吗?可是,我确实闻到了花香。

第二天,打开门,我清楚香味的来源。那是,玫瑰园里的玫瑰香。去年,我们在山村定居后,在房屋的一侧打造了一个只有一分地左右的玫瑰园。玫瑰园紧挨着我和先生的卧室。开门就可以看见玫瑰。去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栽玫瑰。去年,318国道沿线搞绿化,绿化公司有大量的玫瑰。母亲向绿化公司要了五株,然后给了我们。她还给了我们一株她自己栽的玫瑰。之后,又从亲戚家要了三株树状玫瑰。之后,我们自己前后又买了十株玫瑰。之后,又从海螺沟管理局的玫瑰园要了五株大马士革玫瑰。死了一株。玫瑰园基本上栽满了。一共有了二十四株玫瑰。

去年,因为移栽,花开得都不见得好。除了,母亲从绿化公司要的一株朱砂红的玫瑰外。那株玫瑰的基因特别好,基本不生病,也不怕虫,且花开得特别多。它的花绽放时,不是一朵一朵开的。而是一堆一堆的。花朵就像是倒在了树上。不仅如此,它花开花谢的间歇时间也比其它的要短。它是全村人的关注点。他们都说,这株花开得太好了。不少人都想剪一枝回去扦插。先生给他们剪了几次嫩枝。他始终舍不得剪老根。可是,村民想要的就是它的老根。昨晚,终于有人对它下手了。用镰刀劈了两枝老根。今早起来,我发觉,怎么这株玫瑰变瘦了呢,难道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后来,先生看见了,他们用镰刀劈下没有带走的玫瑰枝。才知道,原来,昨晚,它遭遇了暴力。

经过一个冬天的复苏,今年,每一株玫瑰都尽情绽放。让我们没想到的,随心所欲栽种的玫瑰花,居然有好多种颜色。红就分几种。中国红、粉红、浅红、绛红、朱砂红,还有黄色、白色、粉色、红黄色,满园玫瑰,竟也姹紫嫣红了。今年,我还买了绿色、黑色、黑红、蓝色的玫瑰。现,正在生长中。

玫瑰颜色各异,香味也各异。有一种,香气中的甜味比较重。这就是以前,农民过年的时候,拿来做汤圆馅的玫瑰。这种玫瑰,过去,奶奶爱种。我家院子的墙角,有一大垄玫瑰。此玫瑰,繁殖力强,几年就是一大垄。它的根系发达。夏天,玫瑰花开,满园都是香味。奶奶会在大晴天,将玫瑰摘下来,晒在簸箕里。晒干了,冬天就可以做汤圆馅儿。

现在,做汤圆馅儿的玫瑰比较少。人们研发出了不少的新品种。这些品种,甜味都没有那么重。不过,有的香味却特别浓。我买了一种香水玫瑰。它的香气就重。先生不用俯身,就可以闻到它的香味。别的,先生都要俯下身,才能闻到。

颜色相交,香味相交,我们的玫瑰园真的成了香园。

玫瑰的香味冲击着我的鼻,冲击着我的脑。夜晚,它的香味,让我产生种种幻想。是谁造就了这样神奇的香?那双看不见的造物主的手在哪里?想来,一定是在天国。只有上帝,才有这样的不可思议。

如果我没记错,诗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玫瑰没有牙齿,玫瑰在黑夜里也是红的”。雅斯贝尔斯想说的,正是,玫瑰是上帝的造物,它有着上帝的意志。玫瑰在黑夜里的红,正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先生说,那若有若无的香味,提示着上帝的存在。不可见、不可摸而又真实存在的香气,不就是那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却真实存在着的上帝吗?

饮食的生命力

文/燕子

每个来不及做早饭的早上,我都会在楼下的早点铺里买一种油煎包,与我在山东吃过的不同,里面都是粉丝肉末虾皮和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满满的一小包。鼓鼓囊囊又圆溜溜的特别可爱,外面炸得金黄,捏起来就有脆生生的口感,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鲜到胃里去,外酥里嫩,让人觉得特满足。

半夜加班的北京,每一个大型小区里总有一家7-11(便利店),里面卖煮得滚烫的好炖,数萝卜尤其美味,被炖得几乎透明,热气腾腾地咬一口,汤汁啊热乎气儿都一股脑儿涌进胃里,让人想欢呼。

有时也在家自己做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用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买了无数漂亮的餐具,平时在家烧菜光鲜亮丽地盛在白瓷碗里,一小盘一小盘地摆满整个小桌子。做香糯的排骨,上面是细碎的小葱花和姜末,反复添水炖了又炖,直到全部煨烂,滋味一并全收了进去。做漂亮的鸡粥,香菇切得一小片一小片,鸡肉过火飞血水,切得一小粒一小粒的,和了香油,浑圆饱满,米都煮透了,一路香到胃里去。买来的鱼头,混了剁椒,煮了汤,汤头雪白,不知道是哪一步出了点小问题,稍有些腥气,但仍然美味。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心都难免浮夸骄勉一些,我也不例外。但是面对吃喝的时候。却都坦诚相对,不掩喜恶,吃得汗流浃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爱的。

冬天来的时候,我妈就打电话提醒我炖羊肉,补补元气。按着老太太的方子,一斤羊肉兑半斤生姜炖,去寒气。再加点儿香料、当归、枸杞,不用多长时间,香味就飘出来了,整个厨房都是中药的苦香味。每晚进厨房听见咕嘟咕嘟的汤沸声,就觉得这几平方米的小厨房活像远离尘世的小桃源,有繁荣的生活味儿。外面灯光流丽,屋里香味四溢。再就是回父母家的时候最开心,人在火车上,信息就收个不停。妈说,新买的火锅底料是麻辣味的,你肯定爱吃。妈说,冰箱里冰了鲜虾子,可以煮海鲜粥。妈说,买了紫薯,做了紫薯蒸糕,一下火车进门就能吃上。我取笑她说,怎么说来说去离不开吃这个话题。我妈也反应过来,发个笑脸的表情过来。

我怀疑,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饮食还要有生命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认真生活跟吃似乎就分不开了,热气一升腾,家的模样就清晰了,过日子的精气神就提起来了。世间的人们对得起自己的首先表现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胃口,做人本来就不需要拈花微笑的佛祖境界,在俗世里没有什么完美,就好好生活最靠谱。

刺槐,雏菊,玫瑰,还有桂花的香味呢

文/海子

周日,去北京的王府井天主教堂逛了一圈。初秋的北京天气还算给力,在这个不像夏天的秋天里,稍稍的酷热,感觉不到的秋风,还有亮眼并不湛蓝的阳光。

平时忙的时候,总想着闲下来的时候,而闲下来又有点想念忙着的状态,人常常会这么小矛盾着,然后时间不等人就在闲闲忙忙中走掉了。一路去一路回来,发现还是有很多小美好。有对腻歪吵架的小情侣,有个黏着自己妈妈的孩子,还有带着父母准备去香港的两口子,一种挂满了小球球的树,拼花的玻璃窗,漂亮的衣服,有点腻口的咖啡,挺多的。那一刻心里就想,亲爱的人都不要分手,孩子快快长大然后带着父母四处走走,等到春天再来看看有什么花会开,除了这间还会不会有其他咖啡店,也很多。

王府井已经很多年没有进去了,那里充斥富贵奢华,远不是平民百姓光顾静心静气游览涉足的地方了,还是20年前,李嘉诚的巨大地产公司新东方集团没有染指的时候,去百货大楼看张秉贵一把清的称糖果,去东安商场去看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还有旧货市场及旧书店,现在早就云消雾散了,除了贵族高级白领常去流连以外,好像王府井之大,已经没有俺们的地方了。

有时候经过也是黎明时的黑暗,繁华一夜的店铺都垂下名贵的眼睑,不再顾盼我一眼,街头畅饮酣酒的醉客,三两掷躇徘徊,在寒冷中回忆昨夜的喧嚣。我匆忙踏在残酒痕迹的石板路,逃离这块不属于我的天地。

转身进入北京狭小的胡同,立即就像触及心灵的颤动,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我很难用精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还是用上面这组精湛典雅的素描展现寻常百姓人家的风情和风貌,虽然过去了很多年,那刺槐桂花玫瑰雏菊的香味还在我们眼前回复飘荡。

那过去了的,久久不能遗忘!

秋景

文/凤禧

今天的晚霞很美丽,它几乎染红了整个天空,非常的迷人,我情不自禁的来到了花园,顿时,一阵带着清香的凉风迎面袭来,寻着香味走去,几棵银杏树映入了眼帘,金灿灿的,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子。这恐怕不是香味的源头吧,我这样想到。只稍在银杏树旁边停留了一会,我便向前继续走去,没过多久,远处便呈现梦幻般的大片粉色,恐怕香味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想着我向那粉色的地方走去,不知不觉,周围的金黄已被粉红所代替,我不禁赞叹道:花园里的秋景果然是美丽的,更何况在如此美丽的夕阳西下之时。

漫步在布满清香的小道上,几片海棠花瓣被微风吹落,缓缓地,轻轻地飘落下来,不时还转两个圈,似乎是想展示展示她的舞姿。淡淡的清香钻入了我的鼻子,这可不是一朵花所能散发的香味,那是成千上万朵才能发出的味道,很好闻,比那些昂贵的香水好闻多了,这可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味道。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花园中心,也是花香最浓郁的地方,最迷人的地方,这里的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花瓣,如同地毯一般,十分可爱,真是有些不忍踏过去,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满地的花瓣也被带了起来,又缓缓地落下,有时,风稍大些,这些花瓣便被卷上了高空,又如同带着香味的雨滴,从天而降。往前看去,前面有数棵开得很旺盛的海棠树,每一个枝头都开满了花朵,花儿们争先恐后,好似生怕赶不上最后一趟秋的末班车,开得那样旺盛,不留一点缝隙,看着它们,我不禁露出了恬静的微笑,赞叹秋的美丽,心里默默地问道:难到秋是魔术大师,竟能变出如此迷人的美景。

走出了花园,天空中那大片大片的晚霞已经暗淡了,不再那么火红,想必是因为夜晚将要来临了吧!真不知这迷人的景色何时还能一见,不过也罢,能有幸见到一次美景,已是求之不得的了。这样想着,我已经离花园远去……

九月馨香醉佳节!

文/淡了红颜

九月之秋,晨露裹寒装,略感寒冷,月陨桂花馨香味正浓。九月之秋,举国普庆国庆佳节也将到来。也是众多忙碌之人合家大团圆,携全家外出游玩的佳节,很多身在异地之人,亦会携家人返故里与家人团圆。

九月之秋,空气舞动残留翅膀,满载寒秋的韵味,悄悄走近冬的身旁。阳光依然展露笑颜,和蔼俯瞰尘世每一个角落。虽然与夏之骄阳相比略感消瘦,热情逐减,气息显得些许力不从心,她仍然坚持使命,欲使得尘世变祥和温暖。

秋雨绵绵, 连续不断。桂树毅然承载绵绵秋雨的洗礼,酝酿延长桂花的花期。花蕊浮幽香,秋韵锁桂园,桂花享受着阳光苍白无力抚摸,展露花蕊,散发浓浓香味。桂馥浓浓清雅之香,满目金色呈现绿树丛中。点缀着一簇簇米黄色小花,虽是中秋月圆之后盛开。它仍然那么素雅、大方、那么生机勃勃,令人不得不另眼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渗透了空气每一寸肌肤,花香陶醉众人。

晚桂飘香、浓香远溢、沁人肺腑 。纵然是晚开,延迟之花期,却能把全身的香味吐露出来。香飘满园使人留恋,顿足停留花丛间。桂花树下,躺着飘落花瓣。轻轻触摸桂树的身躯,它害羞轻颤,欲抚摸桂花娇颜,花儿羞怯逃避。使得它们翩翩起舞,携带温馨桂香纷纷飘落尘埃。

满园飘零花瓣,吸引一只孤单的蝴蝶,在花瓣飘零的瞬间飞舞,欲搂抱花瓣身躯。怎奈,树随风摇,风伴花舞。这自然现象,无人能改移。小小孤蝶岂能攥改自然规律?虽然,常常陪伴花树,与花厮守,细说情愫,相守誓言。怎知相守时短,幽幽桂花随风而逝,连句道别之语也来不及说出!唯用阵阵浓郁之香环抱孤蝶飞舞!

悲伤孤独之蝶,孤单盘旋,以凄美的舞姿,舞动翅膀。告别曾经相思厮守得花魄,欲飘欲降的身姿,攥着一缕幽幽桂花之香,慢慢向远方飞去。 目送渐远消瘦的孤单蝶影,飘零的桂花。我不禁思绪纷扰黯然。花恋树,蝶恋花。不正如此时为情为爱的苦闷情结吗?相互的情感只有自己知详。尽管我知道,缘来缘散有定数,无约期。该来的总会来,而不该来的,虽一步之遥也不会出现。那道雨后彩虹,也不再高挂天际!

看着因我触动桂树,使得,花瓣飘尘埃一刹那,惭愧内疚心绪潜伏脑海。为什么就不能远而观之,却触摸它的身躯。让她们随自然规律漫漫飘零。那样,它们散发余香更久更远,或许浓郁幽香会蔓延国庆佳节之后,使得游乐返乡之人,树下共赏花,馨香花海丛中叙团聚的气氛不亚于中秋小团圆!

醉闻阵阵浓郁香味,盘旋缭绕四周,越飘越远。双手静捧浓浓花香味,抚摸飘荡空气分子中最后一抹悲伤身影。仿佛尘世间情与爱,也可能无法恪守最初的誓言!莫名的浅伤轻愁不再掠过心头,犹如雨后朗朗晴空。尘世间的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生活着也不全是为了爱情!既然彼此挣脱不了割与舍,得与失,各种因素造成的羁绊。何苦死守苍白无力的誓言,以致身心疲惫不堪,不如放手!毕竟,生活还得继续!

寒秋包裹最后的桂花幽香,漫漫挥洒,浓浓花香味,延续举国普庆的国庆佳节!我亦攥着一捧。浓郁幽幽桂花之香,经久余香缭绕,等待下一个佳节桂花开!

秋来草木香

文/周文静

经过阳春的催发,盛夏的发酵,秋如一坛新酿好的美酒,散发着清冽的草木香味。闻了,洞入肺腑,清脑醒心,让人不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我知,秋是一个充满着无数收获欣悦、无穷探索趣味的季节,所谓的萧瑟寂寥是每个季节转身离去后都免不了的结局。我只知,用心感受季节的好便可。

初秋似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天空高远,阳光清暖,微风轻扬,风光秀丽。一日,我领了女儿和邻居的一个小姑娘上山游玩。山上的各种草木依然碧绿,还在夏的余荫里徜徉,却能感知秋气,及时开花结籽,不想错过这最好的时光。各种野草碧绿的颜色中揉进了一抹苍色,把蓄积了一夏的绿熬得更浓了。枝头的草籽半青半黄,飘飘摇摇,还散发出细微的草香味。树木蓊郁,特别是油松苍碧黛绿,虬枝劲拔,馥郁的松香味凝而不散。

夏花还在开着,清秀妩媚,更添风致,譬如山上的石竹,地边的牵牛。一种草恰在这时开花,紫红的小花密集在一枝花茎上,下面的开放,上面的含苞,像个可爱的俏尾巴。往年这花开得一片片的,一枝一枝地插在芳草地上,煞是漂亮。

这一带丘陵连绵起伏,共有大小九个山头,每一座山上都藏着神奇。第二座山向阳的一面林木稀疏,多草,茂盛之极,踩上去软扑扑的。一种白色的野花开得繁盛之极,遍布山野,从山底开到了山腰,白花明亮,灿然向秋。这种花朵也很小,集成穗后又拢成一小球,形成一大蓬花,粲然解语。

在乡人眼里,这遍山的草木不是柴火就是草料,还有药草。在我看来,它们似乎应有更深远的存在意义——是他们所不知,我却要苦苦追寻的。初上山来,就见了不少开花的蚂蚱串,花如白米,瓠犀微露,竟也格外雅洁美好。如今野生蚂蚱成了稀罕物,草木自芳,多少冲淡了人的忧思。柴胡也见了几棵,白花闪灼,正当芳华。还见到了几棵可治烫伤的草药,根株尚小,不可大用。

两个女孩子跟在我身边,走走停停,看看这种花,闻闻那种香,眉开眼笑,叽叽喳喳。一路走来,竟也跟我认识了不少草木,每当发现一种草木都争相向我报告。看!那边草丛里有一棵石竹花!刚走过去的松桩边有一堆蘑菇!她们从小在乡下长大,对这草木有一份天然的亲近感。山坡下和他爷爷来放羊的男孩则不同,看得出他来自城里,对这一切很排斥,不住催促爷爷快点回去。摘朵花给他,不要;摘个酸枣让他尝尝,他说不好吃,还怕扎。而两个女孩子则欢欢喜喜地跑去摘了,不怕酸枣刺扎手。

山是个蕴藏丰富的植物宝库,短短的一段行程里,我们就发现了三十多种草木。山的包容与富足总令人汗颜。除了漫山遍立的苍绿松柏,风和鸟还带了其他树木的种子来此安家落户,常见的榆树、椿树,还有楝树和桑树等。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这里的草木会长得更加繁荣茂盛。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不在盛夏,不觉繁阴有多可喜,在这初秋的山上,这一草一木的倩姿幽香就足以养眼养心,游目骋怀了。常叹惜我没有一支彩笔,描不出每一种草木的倩影;也没有灵敏的鼻子,嗅出每一种草木身上散发出的独有香味。俄罗斯的风景画往往令人着迷,神往。大师们以自然为师,把对自然的热爱倾注于笔端,笔下的风景才会栩栩如生,静默自语。我自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智慧尚不及一个放牛的老人。我且像个孩童一样,尽情地在自然的怀抱里享受吧。

秋来草木香,且容我缓缓归矣!

一座城 沉浸在槐花香味里

文/谢新正

尚在梦境中,竟被丝丝入扣花香弄醒。

再熟悉不过的记忆里芬芳,穿越窗缝挤进嗅觉。悠悠清香,绵绵故事,如诗如画,在脑海里波涛汹涌,缠绵悠长。闭目静卧,不忍心打扰一缕花香、一径芬芳真诚造访。任涓涓清香,无私奉献,轻飘飘流入心房。

生活在这样小城,颇有“井里蛤蟆井里热”般留恋。四季花香,葱绿常青,不肯偏私任何一人,颇像山野共产主义一般令人振奋,给人快感,引领人走进一个清香陶醉季节。光阴似箭,只那么轻轻一射,就射得槐叶舒展,槐花绽放,香色一城。

一座小城,春风轻扬,春雨挥洒,春阳兴奋,槐花就开了。开得养蜂人不远万里,赶来牧蜂于河堤村庄,还有那遍野山梁。一片嗡嗡然,一声声为生命勤劳歌唱,一句句无名诗人的吟咏,就这样到处激荡。

幽幽槐花香,沁人心脾,醉人思想。不经意间,又将梦境打得支离破碎。便不再自甘堕落于梦乡深渊,不再纠缠于梦境荒诞不经,不再想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贪婪的独享起那属于自己的一份清香与清凉,还有静夜的海阔天空遐想。

此时此刻,南山北坡,东岭西梁,槐花早开得醉成一片。早该让人忘却了那些鸡零狗碎的杂乱无章?一座小城,注定与槐花耳鬓厮磨,年年相见,永久相伴。轻风知趣,气流开眼,为一树树槐花大开绿灯,打开通道,空气里那么多槐花清香分子,肯定在游动,肯定在寻找自由的方向!只是肉眼看不见,却能心领神会,自然吸纳。

任丝丝槐花飘香,穿行于季节窗棂,不用叫门,不用迎接,就将香气投怀送抱进万户千家。那是一付多么波澜壮阔的槐花世界美图!槐香,一下子成了一座城市的芳香向导,引导着南来北往旅客游人,驻扎芬芳海洋,舒心享用这春天的无私与精诚。

待天明,走出家门,如游鱼泳虾,身心游弋进芬芳海洋深处,任嗅觉,在清芳世界里信情冲浪,自由翱翔。

山路弯弯,绕道爬行,一下子竟跌进槐花海洋深处。茫茫槐花海洋,那儿是路径?人迷其间,远不能自拔呢。干脆就任漫步悠悠,心境敞开,思绪松驰吧。捋一把槐花,简直是不会融化的雪花!白生生的白,令人看得心痛,看得陶醉,情不自禁,轻轻一嗅,当即唤醒刻骨铭心的记忆。树树槐花,在阳光灿烂下竞相绽放,先尽情享受一下好心情的滋味再说!树高招风,明媚阳光下的槐花,婀娜多姿舞蹈着,与春天就这样亲切的接吻,长长的接吻,热烈的拥抱!时空仿佛凝固,留下的是一串串深情的思绪印痕,鲜明的形骸,还有那带着诗歌温度与另类香型的执迷不悟。

悠悠槐花香,岁月蹉跎长。那是母亲留在这个世界,唯一令儿子留恋的气息。对于生在人间四月天的我,终生难忘。困难岁月的日子,尚在我来到人间的瞬间,就久久穷过着。清香的槐花味道,根植在记忆深处。终生抹不去的记忆,只有经历过啥叫清贫日子的过来人,才会产生深深共鸣,才会苦恋清苦的岁月。

一碗槐花麦饭,又一碗槐麦饭,再一碗槐花麦饭……就这样,用星点杂粮面粉拌成蒸熟的麦饭,母亲正是用那一篮子槐花、嗡嗡蜜蜂采集后剩余营养,转换成甘甜乳汁将自己的儿子养大!从此后,母亲终生不再吃那槐花麦饭!不难想像,被一碗又一碗再一碗槐花麦饭,吃得叫苦不迭的母亲,用乡里俗语说,吃伤了!那肯再想那槐花的味道!回想那困难的滋味,清贫的无奈!

母亲在世时,每到槐花绽放时,早早就念叨:“你的生日快到了”!即使老人家到了生命最后那个三月天,仍然念念不忘,叮咛再三“你的生日快到了!”自从母亲去世后,那再熟悉不过的叮嘱声,永远的飘走了,只留下一丝珍贵的香气清芳,萦绕心头,驻扎灵魂。我悄悄地珍藏下那份珍贵遗产,那份人间亲情,还有那份从母腹中带来、对槐花的痴情与眷恋。

天堂里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到了!儿子在人间向您说话呢:槐花又开了,一座城,全浸泡在槐花的香味里,香气好醉人啊……

迎着阳光,一路桂花飘香

文/素笺倾心

走在秋雨后的路上,湿漉漉的,还有丝丝的凉意,东方的天边已开始泛着红晕,一阵微风吹来,一股蜜一般的香味迎面飘来。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桂花的香气,奥!秋天了!我四处寻找,希望可以找到这些香气的来源,仔细一看才发现,在小区的绿化带里,隔不远便有就是桂花树,这些树虽然看起来很小,在大大的叶子下,却开满了淡黄的小花,这满园子的香味就是从这小小的花里散发出来的。伸手摘一束捧在手心,顿时这股香味甜进我的心里。

太阳已呈现出一个半圆的轮廓了,还有一小半尚不在我的视线之内,这些微弱的光撒在我的身上,显然它还不能给我温暖的感觉,我眯着眼看向那些光撒过来的地方,嘴角轻轻上扬。迎着阳光,一路桂花飘香。我每天迎着初升的阳光上班,下班后又看着晚霞,送走夕阳,在上班的两个月里,日子如是的过着,我一直在循着一个步伐慢慢前行,可我不知道还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叫命运,时常为难着我。

记得昨夜的雨下了一晚,一直没停,打在窗外的叶子上,莎莎的响,猛然想起一句话,雨打芭蕉相送还,打在芭蕉上的是深深的情,送还的却是顺着叶心落下的泪,是雨水太殷勤,还是芭蕉不懂得挽留,那些落下的,从此便再也不会有了。曾经那个一滴泪就能摧毁你底线的人,为何如今已不再记起,是伤了吧!也痛了吧!但最后还是忘了。

不知从何时起,竟患上了黎明早醒症,明明离起床的时间还很早,可就是再也无法入睡,直折腾到天明。听着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可以想象那安静的水面定被激起一层层涟漪,自此接二连三,便再也无法平静。

云在天外,心在海,莫说无云,便是碧海蓝天,殊不知天越蓝,云越稀,天越高,心越小。看到这久违的阳光,似乎少了黑夜的恐慌,但终究还是照不到那最阴暗的地方,是在黑夜里,也在心里。还好这桂花香是甜在心里。

在长长的等待里任凭时间苍老,我想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至少我还有所期待,怕的是我连期待都有了,有时候,我们是在开心快乐中迷失,然后又在悲痛中坚强。要学会坚强是那么困难,纵然找到一千个一万个理由,然而迷失却是那么容易,稍微一停留,便再也找不到下一个出口。每一个人生的当口,都是会有一个孤独的时刻,四顾无人,只有自己,于是不得不忍受孤独,学会坚强,然后才真正的看清自己,自己的****,自己的梦想,也找到自己的方向。

不着急,也不用奔跑,就这样一路慢慢的走,不用在站牌下翘首张望,不用在公交来时拼命拥挤,只需在十字路口等候,等到红灯被绿灯代替,踩着规律的斑马线匆匆走过。然后放松心情,缓步走着,尽情的享受这个充满桂花香味又撒满阳光的早上。

满城桂花香

天空阴郁,像有一场雨。只是这秋,若下了雨,怕会淋漓数日,不大喜欢。私下还是喜欢晴朗的天气,在明亮天光下,连心情都会无端地好很多。

人若整日沉在灰色的世界,恐怕连心都会被其感染,落下病痛。

有凉风来访,携了几许香气。不知从何时起,这小城竟然飘满了桂花的香味,若袅绕的声音,浮沉不散。

桂花的香味一向浓烈,在偌大空间飘来荡去,落到谁面前,都会让人有触摸可得的神秘。

记忆中的小城,每年九月都会有许多菊花生在各处,次第开放,触目可见。感觉它们像极了夜空的星星,可以照亮了人的眼睛,或者照亮一些人的心。

坐在公车上,看车外流动的风景,菊花依旧是有的,颜色各异,正羞答答地开着,只是在桂花的逼人香气下,显得有些落寞。

忽然想起一句话,你别落寞,我只是路过,不会带走什么。果真不会带走什么吗?至少在这一刻,我的心里有故人重逢的喜悦。

总觉得故人这个词有些妖娆,仿佛是生命的藤蔓,长在血肉之中,伸展而出,只为某天与他遇见。

我与桂花结缘来自少年。在那之前,对它并无所知。一直都是个不太喜欢走街串巷的人,对小城几乎陌生,对植物更是所知甚少。

后来知道有种馥郁的香叫做桂花,却是从一碗黄澄澄的酒里获得的。着实让人有些跌破眼镜。

那是某年的中秋节,一向不爱喝酒的父亲不知从哪里拿回一瓶酒来,告诉我们说,这是桂花酒,有些年头了。

论说酒,对少年的我来说,已经足够有诱惑力了,再加上浓而不散的香,越发从心底欢喜。

后来稍稍喝了些,酒虽不烈,妈妈却也不让多喝。所以喝完面前的酒后,只得看着空荡荡的瓷碗,一边回味,一边闻那挂在碗上的香。心想,这桂花,究竟是如何样子呢?

后来终是见着了,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异地的一个朋友那里,他引领着我,在一条小巷深处与之邂逅。那年,我二十岁。

站在院落中,我静静地看着那些黄黄的细碎小花,一粒粒地挤在一株株花枝上,安静若聆听尘世心声的素颜女子,互不夺色各自美好。

朋友说,这一株花树已有百年之久,每年的花色浅淡不一,似乎和年成好坏有着联系的样子。

我笑着听他那么说,正想回些什么,恰好有风抵达,花雨如幕,不禁呆在那儿,恍如饮了酒,醉倒不醒。

可惜没有人可以在时光中醉倒不醒,该走的路一步也少不了。所以后来见过许多树桂花,每年也总会收集一些它的花瓣,洗净晾干,放在酒里浸泡,只是怎么也找不回少年时品尝的那个味道,实在有些遗憾。

也许,这世上,有些东西最初时的心念一直都是纯美的,可是经过了俗事的浸染以及自己无度的挥霍,本来的面目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心不同了,所能品味的道理以及其他,自然就有了 变化。谁也无法回到最初。

看着路边,一树树盛开的桂花,那些飘散在风中的香味似乎早已绕满了小城,不再记得回去的路了般,顽皮地游在空中,兀自飞舞。

假如,这小城是一江水,在这浓云般的桂花香下,会否能把时光也洗出香味来?

天终于晴了,有束光落在面前。我微笑着向前走,身边仿佛有禅意飘过。

又闻家乡腊肉香

文/苦寒香来

按农历风俗,还有一个多月又要到腊月间了,老百姓家家户户喜迎春节的气氛也逐渐浓厚起来。

你看,农村好多人家都忙着准备年货,当然,腊肉是其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了。顾名思义,腊肉就是专门在腊月间吃的肉,既代表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庆,又代表对新春的向往祝福。腊肉已被赋予了川东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浓浓的生活韵味。过年了,其他可以少,但腊肉绝对不能少!

农家腊肉的制作,程序相当复杂。要先请屠工宰杀喂肥的年猪,再按部位分割成小块,分别抹上提前准备好的盐巴、生姜、花椒等作料,然后装在大盆子或大木桶里存放几天,让作料充分进味,再分别在每块肉的一端穿孔,用棕树叶搓成的绳子挂起来晾干水分,最后再用柏树桠枝进行熏烤,这里很有技巧,绝对不能燃起明火,只能用底火烤出柏树桠枝的烟雾来进行熏制,如果再丢上几块柑橘皮则更好。三五天、八九天过后,那具有特殊烟熏香味的、油浸浸的腊肉就会让你食欲大振。腊肉的品种很多,不光是腊肥肉、腊廋肉,还有腊猪蹄、腊耳朵、腊排骨、腊猪嘴、腊尾巴、腊猪肝、腊香肠,每一样都可以单独做成一道菜。

川东的腊肉和川西坝子的腌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味的食品,腊肉的工艺复杂讲究得多,其香味那是腌肉远远无法相比的。

记得小时候,家里准备熏腊肉,那时小学已放了寒假,我自告奋勇要帮妈妈上山砍柏丫,于是拿起一把镰刀就跑到屋后自留山上,爬上一棵大柏树,抓住柏丫举刀就砍,结果一不小心砍在左手食指上,鲜血直流,痛得我急忙哭喊着跑回家,妈妈一看心痛忙了,赶忙把我抱在怀里去拿白酒消毒,涂上一点云南白药,用一根蓝布巾巾包扎起来。妈妈对哥哥妹妹说:“今年的腊肉要让江娃儿多吃点哈,为了砍柏丫把手指拇都砍了……”我一听可以多吃腊肉,也一下子忘记了痛不再哭了。那时侯有句谚语说:“大人想挣钱,细娃儿想过年”,其实就是有腊肉的诱惑。过年那天,我们三姊妹都跑到厨房去看妈妈煮腊肉,那个香味哦简直不摆了,我们那个嘴馋得哦直吞口水,妈妈从锅中捞起一块腊肉放在菜板上,慢慢切成薄片,我们三姊妹早就忍不住了,几次把手伸向菜板都被妈妈打了回来,然后妈妈专门切了三块腊廋肉给我们,我们抢在手中,飞跑到院坝里香香地吃起来……

现在的腊肉制作得更精良了,形成了川东特色的地方产业,小块腊肉,专门包装,还注册了商标,真正成为了特色商品,宣汉县的“樊哙”老腊肉和万源市的“万硒”腊肉早已飞出农家,飞出巴山,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家乡腊肉的香味。

树叶的香味

文/叶以恒

这是一片碧绿碧绿的森林。树是香的,叶是香的,空气也是香的。

清晨,叶子小米出门游玩,它遇见了一个小女孩,小米非常喜欢这个女孩,带她一起去游玩。它们飘到天空中,遇到了小鸟,小米就问:“小鸟,小鸟,你能教我飞行吗?”“对呀,对呀!你能教我们飞行吗?”小女孩说。小鸟叽叽喳喳地说:“好呀,好呀!”它们从这飞到那,从那飞到这,可开心了!

突然,小鸟焦急地说:“对不起,我妈妈说早上7点我必须回家,拜拜。”小米和小女孩也跟着说:“拜拜。”

它们又来到了一个池塘,小鱼看见了说:“Hello,欢迎来到我们的城堡。”小米看见了更是喜笑颜开:“你们能教我跳水吗?”小鱼兴奋地说:“好,好。”它们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是谁在池塘中洒下一把把色彩绚丽的鲜花。过了一会儿,小鱼们说:“我们得去吃午餐了,不能和你们玩了。拜拜!”说完,它们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走了。

小米和小女孩吃完午饭来到山坡上。小猴孙小圣看见了,兴奋地邀请它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小米和小女孩答应了。孙小圣可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它一会窜到这里,一会窜到那里,让小米和小女孩玩得兴致盎然。突然,一阵“滴滴”声传来,原来是小猴的手机响了。小猴对小米和小女孩说:“对不起,我妈叫我回去吃桃子,后会有期。”说完,小猴一溜烟跑了。

最后,它们又来到树下,遇见了大富翁——小松鼠。小松鼠说:“你们是来做客的吗?”小米和小女孩回答道:“是的。”小松鼠又说:“那就请进来吧。”说完,它们跟着小松鼠走进了华丽的宫殿。小松鼠说:“现在是下午茶时间,我们一起吃松果吧!”小米和小女孩答道:“好。”说完,它们一颗又一颗地吃了起来。

晚上,小女孩准备回家了。小米说:“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认识了那么多的小伙伴,还吃到了美味的松果,我非常开心。森林之旅结束了,该回家了!”小女孩说:“谢谢你带我旅行。”这时,森林里的树、叶、空气似乎更浓郁了!

桂花飘香时

文/MC周默

又到了桂花盛开的季节,漫步在桂花树下,远远就飘来扑鼻的幽香。

最早对桂花的认知都是通过阅读一些文章,或是在古人的诗句中品赏过而已,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桂花长啥样,至于桂花散发出的香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香,以前也是没有真正闻到过的,更不知道那么碎小的桂花是长在树上的。只知道初秋的时候,也就是阴历八月十五中秋前后是桂花的开花季。当我见到桂花树后再去品读这些有关桂花的文字时,才发现这些诗词及文字赞的都是南方的桂花,也只有南方才会有大片的桂树林,才会有那些描写桂花雨的情景。

有名的桂花产地都在南方,北方自然很少能看到桂花树,所以那些诗句中描写桂花的优美情景,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是永远体验不到的。我对桂花的初识也是从去年中秋节前几天桂花盛开时才开始的,由于工作原因来到汉中留坝这个拥有南方气候的县城,像竹子、桂花、玉兰这样适生于南方的树种,在这里都能成片成林的看到,这在以前都是很少见到过的。

晚饭后出去散步,突然闻到了随风飘来的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令人心驰神往,一下子还没有想起来是啥味道,就听旁边有人随口说道:这桂花味真香!还没看到桂花树,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真是桂花“九里香”的美称不是虚传的,我方才明白了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和“世上无花敢斗香”的来历了。桂花树碧枝绿叶,四季常青,树形呈伞形,郁郁葱葱,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桂花是金黄色的小米粒也有白色的,许多簇拥在一起长在枝节的叶腋处。外看,细小的桂花点缀在绿色的树叶中,黄绿相间煞是好看。

顺着芳香四溢的桂花香味寻去,远远就看到一排排桂花树,确实是惹人喜爱,桂树叶像涂了蜡似的墨绿墨绿,绿叶丛中金黄色或是乳白色的小桂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这种幽香传得很远很远,我惊叹那么细小的桂花可以开在庞大的树上,而且还散发出清幽的淡香,让这座蕴藏于秦岭深处的山城,顿时被桂花的幽香所笼罩。漫步在桂花树下,金黄色的桂花落了一地,花香陶醉了我的脚步不能前行,看到落在地上的桂花被来往散步的人踩踏着怪可惜的,突然想到南方有好多用桂花做桂花饼、酿桂花酒、做桂花茶的,桂花肯定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将桂花晒干装在透明的花瓶里不仅可以散发香味,还很有观赏的价值,桂花虽然花很小,但很耐看,从我第一次见到桂花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

不一会,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树下捡拾那些落在地上的桂花,说是桂花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于是我跟同事也找来几张报纸铺在地上,同事抓住桂树的树杆用力地摇晃,这样落下的桂花完整、新鲜、干净,霎时间,桂花纷纷飘落,瞬间就下起了桂花雨,树上的桂花不一会儿就落在报纸上厚厚一层,捡回去晒干后便可存放在花瓶里观赏,还可以泡茶时加少许在茶叶中,随时能回味到桂花幽香的味道,遇有牙痛或是咳喘痰多时,喝点自制的桂花茶还能具有药用的价值。

一场大雨过后,桂花全部被雨水打落,心想今年的花期就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天时间,不成想,雨过天晴后,桂花掉落了那么多后,依然花开的更多更艳了,一直开到十一长假过后的一周多时间才慢慢地落完。虽然桂花都凋落了,但它的幽香依然存在人们深深的记忆里。桂树四季常绿地存活着,待到明年中秋时节,桂花依然会赴约给人类和大自然香飘万里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