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散文
长大散文(精选20篇)
写给偷偷长大的你
文/程果儿
一
还记得,医生初将你捧到我面前,你是那么小。我惊讶于你的丑:皮皱发稀,脸上覆着厚厚胎脂。
你初噙住我的身体,那是又一种亲密接触,通电般的感觉提醒了我——我是母亲了!那一刻的信号,比得知你植入我身体时更加强烈。我也终于知道,为何甲骨文中的“母”字突出了一对乳房。
初时,我可以轻易地将你放在臂弯里掉转,来改变喂奶的方向。你睡去时我便长久凝视你,猜想你深黑的梦境里有哪些画面。你或展或蹙的眉宇、或蜷或舒的手脚,都是我欣赏的风景。
因与疾病相伴,你从4岁起就饱尝辛苦。我们将你纳在羽翼下,不敢有一刻大意。
我曾问过你外婆:“小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你长到和我腰胯一般高仿佛十分缓慢,然而奇怪的是,你身高超过我的时刻竟转眼到来。我带你外出,由最初的抱,到后来的牵,然后可以将胳膊搁到你窄窄的肩膀上。如今,我只能挎住你的臂弯,歪歪脑袋,就偎在你肩头。
只是,妈妈不是娇憨女孩,即使你的肩膀高到可以让我依靠,依然是我来照顾你、保护你。
二
因为疾病,你要严格控制饮食。于是你只往纵里长,瘦削如一尾修长的鱼。在你纤细的不满14岁的身体上,渐渐有了奇妙的变化。你的头发不再像小时候那般几日不油不垢,油脂布在你的头发和皮肤上。你的鼻头、额角和前胸后背,长出星星点点的痘子,唇边已涂抹了极淡的髭须阴影。
我们惊讶又欣喜于你身体的变化,这些细节表明,你正在生猛地向着青春奔去。青春期对生活的撼动,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行为与思想上。升入中学,你开始对学校和老师表示出轻慢,并说同学们都这样。我知道,这种态度是年龄增长的必然,是群体的潜移默化,也是你的主动选择。反抗的姿态更显出“长大”,而与同伴一起反抗则更能获得认同。
我与你父亲都是老师,所以每每你对学校或老师置以不太友好的评论时,我们总忍不住反驳。可我们一有异议,你便显出不耐烦的模样。
我们试着和你做朋友,但是做朋友的缺点是“近之则不逊”。所以,我们常苦于“父母”跟“朋友”两种关系的冲突。要如何像朋友般亲昵、没有距离,又保持父母的威严?这真的很难平衡。
你开始为人际关系所苦恼。你说,你与座位周围的同学相处得不愉快,偶尔说到情急,还会落下眼泪。我心疼又无奈,说:“你要反思自己,如果能做到问心无愧,也就不必为此纠结。”可是,我的劝慰收效甚微,你还怪我不懂你。谁的年少时光没有因为人与人的交往苦恼过?那时的心鲜活地裸露着,无论遇到善意还是恶意,都会无所遮拦地感受并回应。这难免让人疼痛。你可能更需要倾听,而非说教。
我又很内疚,是否我敏感的性格影响了你?妈妈也曾开朗风趣,只是生活中经历了很多风雨,便日渐讷言、与人疏离。而我还是希望你可以融入集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得到温暖,而不是默默内耗。
《孤勇者》是你推荐给我的歌,你说水庆霞教练特别喜欢这首歌。当我们再一次谈起那些不愉快时,我说:“你不需要与别人都一样,也不一定非得打进圈子。记住歌里唱的:为何孤独不可光荣,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颂,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那一刻,或许你听进去了,但过后仍为人际关系感到焦灼。好在班级座位调整后你的状态有所好转,还结交了不错的朋友。我真感到欣慰。
三
我俩的话题很多,我们聊文学、历史、电影、歌曲……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简直认定上天将你送到我身边,就是为了陪我说话、安抚孤寂的。我喜欢的事物,在我们生活的小城里可以畅聊的对象不多,而你充分满足了我那份形而上的需要。
最可爱的话题,是和你聊你喜欢的女生。小学时,一个女生的名字你从一年级说到六年级,毕业时要买礼物相送,我还主动参谋。只是人家压根没收。如今,你在班里有了另一个偷偷喜欢的女生。你不告诉我她的名字,又总是让我猜。我胡乱说几个人名,你笑着打发。你在言谈间透露,她的成绩非常好,你隐隐地有一份自卑。
其实,在许多人眼中你已足够优秀,写作、主持、演讲、表演……你样样有一套。只是,我担忧你不够拔尖的成绩,更担忧你一贯磨叽的做事风格和敏感的性格。我与同事聊天时常说,养到好孩子,就跟中彩票一样,要有足够的运气。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要你做我的孩子,只是这次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妈妈不想你再承受疾病带来的苦痛。
因为你的教育问题,我与你父亲常有分歧。你长大了,我们很少当着你的面争吵。我们只是表达对你的爱,你也深知所得爱之丰厚。你与我相处,轻松亲密,但会失于轻慢,这每每让我气恼。你与父亲之间不时会爆发冲突,他本就不善表达,又爱说教,正是你这个年纪不喜欢的方式。你与他的关系,偶尔会变成两个同样有力的男人之间的角力,而那对峙的状态会让我为难又疼痛。
一个家,就像一片暗流涌动的水域,要用足够的克制和包容,才能让水流相对平缓。
你生病已近10年,疾病的阴影深深地投进我们的生活,我与你父亲从没有彻底放松过。你的健康是扯住我们的锚,我们要更多地停驻在家的水域,放弃许多远航的风景。
好在这些停驻与守候是值得的。当年你确诊得病时,医生说,因为营养等原因可能会影响你的发育。如今看,你长得不比其他孩子差。你有两条长腿,渐褪婴儿肥的瘦削面孔甚是英俊。偶尔偷偷凝望你,我生出来的孩子呀,这么好看,像个小小的奇迹。你是一枚被咬过的苹果,疾患是缺失的一角,不然你就太过完美。
当然,这不过是老母亲的自满。你身上有太多小缺点,只是我都愿意接受——哪里有完美的小孩?自从你进入青春期,我原本急躁的脾气一点点收敛了,像拔了刺的刺猬,尽最大努力靠近你。你曾经离家出走,虽然走得不远,但短暂的消失已经足够让我恐惧。你与其他孩子不同,离开我们一天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你有许多感动我的瞬间。初入中学,你时常因作业烦恼,甚至出言说不想上学。一学期后渐渐适应,那日你沉吟片刻,说:我到中学,还没有不认真做过作业呢。你的成绩在班里不拔尖,但也不断进步。你与我们虽频有小矛盾,但从不记仇,还会主动道歉。那日你与父亲又起争执,平静后,你偷偷买了杯橙汁致歉。你那瘦高的父亲竟捧着杯子默默落泪。若我与你父亲有矛盾,你会制造机会让我们和好;逢着节日,你总记得给我备上礼物……你天性良善,即使成不了人才,至少,会是个合格的“人”。
我最羡慕孩子上了大学的同事和朋友,家长可以休闲了。屈指算来,你可以日日在我身边听唠叨的日子已然有限,不过5年多时间。然后,你尽力去飞,我安守窠前。但我知道,即使你在长大的路上阔步前行、越走越远,也依然是我永恒的牵挂。
那些烦恼,等到来时再慢慢消化。先品尝偷偷长大的你带来的百般滋味,有苦涩,更多辛辣,细细咂摸,也不乏淡淡甘甜。
家在铁王
文/王国栋
我在咸阳工作生活多年,有一套面积不大的房子,是我和妻儿的安身之所。可每当有人打电话问我:“在家吗?”我总是回答:“没有,在咸阳哩。”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母亲在哪里哪里才是家,我的家在一个叫铁王的村子里。
我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站在我家门前的空地向南望,远处一排高耸的山峦,是村子的一幛天然水墨屏风,我甚至可以看见潺潺的水流,蠕动的羊群。回望北边,山峰就成熟稳重了许多,由近及远慢慢抬升,像一位谦谦君子。山脉也褪去了黛青的颜色,变得柔软翠绿。东边也是山,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绕山而过,向着山的更深处延伸,拉煤车不时地跑进跑出,胶皮轮胎与地面滋滋的摩擦声远远传过来,偶尔的一声汽笛,惊飞了梧桐树上沉睡的麻雀。只有西边是大片的土地,村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在这里。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土地承包,村上的人累死累活劳作一年,到头来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一碗辣子红红的干捞面成为许多人最渴望的美食。我们家也不例外,父亲在外工作,是拿工资的公家人,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在生产队挣工分。她几乎常年不歇,起早贪黑,收麦子、出牛圈、修农田,为的就是多挣工分,多分口粮。一个在生产队只抵半个男劳力的女人,无论如何辛苦,都无法和男劳力相比,分到的粮食可想而知,何况村子生产的粮食根本就满足不了村民。
二三月里,青黄不接,姐姐和我领上弟弟,到田地里挖刚刚钻出来的野菜,回来和面条一块煮。母亲把擀好的面条连同野菜下到锅里,我们眼巴巴看着她扫地面、洗案板、抹锅盖、擦瓮沿,等这些做完了,面条已经煮成糊糊。村子的人都这样做饭,煮出来的面条连汤一起吃,这样节约粮食。就连建国家也一样,建国的爸爸是县革委会副主任。每次母亲蒸馒头,只有一两个纯麦面是给小弟做的,其余都是菜窝窝,姐姐、我和二弟从不要吃。我们是姐姐和哥哥,他是小弟,好吃的东西当然要先给他。
东边坡地上是生产队的大片洋槐林,槐花飘香的季节,村子的许多人都在觊觎它,洋槐花拌上少许的面粉蒸熟是美味佳肴。生产队明令禁止村民采摘,他们知道,洋槐花对于吃不饱饭的村民意味着什么,一旦解禁,林木将荡然无存。母亲和三婶途径这里,适逢树木修剪,看到散落满地的槐花,禁不住抹下头巾采拾,不料被队长看见。辩解是不起作用的,必须游街示众。她们像犯人一样走在队伍前头,肩上扛着剪下的树枝,手里提着包槐花的头巾,后边跟着的村民有一声没一声的敲着锣,从街南游到街北,又从街北游到街南。那是屈辱,很大的屈辱,三婶禁不住在队伍中哭出了声。
面对我们姐弟惶恐的眼睛,游街回家的母亲跟没事人一样,一边系围裙一边招呼我们搭手做饭。那个时候,母亲就是这个家的天,她必须勇敢,必须坚强,所有的委屈都得自己扛。她自己明白:天一定不能倒下来。
母亲每晚都要去饲养室记工分,途中要经过旧城墙根的大壕沟。这里没有人家,周围一片漆黑,阴森森的,很吓人。母亲说我是男子汉,有杀气,让给她作伴。我很自豪,我能保护母亲,这让弟弟很羡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冬夜,我们母子手牵着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突然一只小猫窜了出来,吓得我头发倒立,攥紧了母亲的手。母亲骂一声死猫,牵着我继续前行,我们用高声说话驱赶心中的恐惧。
这以后,我就成了母亲的跟屁虫,母亲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就连上山挖药材也去。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日子,村上的人是不敢明目张胆地上山挖药。母亲和几个走得近的妇女,天不亮就相约上山,太阳升起时赶到山顶,挖完药天黑再返回来,有时候赶不回来就在山里过夜。我毕竟是个孩子,大人不让去,怕山路远走不动,怕被野兽伤害到。可我死缠着非要去,母亲拗不过就带着我上山了。山梁上没有树荫,毒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暴晒在阳光下的我们,脸撕裂一样疼痛,汗流浃背寻找着黄芪、沙参、远志……
在我看来,能上山挖药,说明自己已经长大,长大就要帮家里干活,替母亲分忧。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姐弟也一天天长大,有了各自的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也走出了贫穷的铁王村。我敢保证,令母亲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可母亲哪儿都不想去,依然住在那里,她要为我们守住一个家,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理直气壮的家。
前几日回家,姐弟见面又是一通海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工作,言语间就有人对工作现状发泄不满。我顿时想起一句话: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一片冰心泊尘世
文/吕秀芳
不知何时,我的脑海中泊来了这样一幅画面。恬静、深邃,仿佛一个古老久远的故事。
安详的云朵,默然的小船,温和的沙滩,以及浸透着无数韵律的大海。纯净的、凝脂般的色彩,犹如一个不可随意打扰的梦境。
我把自己整个泊上画面,让生命所有的过程,有一个栖息、美丽的时刻。
也曾想,像三毛一样,披着阿拉伯人彩色条纹的大毯子,脚上扎一串小铃铛,头上顶着一个大水瓶去井边汲水。也曾幻想,在大海曾经拜访过的沙滩上,像一条自由自在的美人鱼,畅游在陌生的沙海中,用线条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这时,我不用强迫自己想什么,任凭思维的触须悠悠地伸展开去,伸向遥远的星空。
安详,静谧,什么都听不见,只隐约地感觉到安琪儿翅膀的拍击声,很轻很轻……
最近闲时我一直在大学微信群里徘徊,我看了大学同学们发在群里对母校的眷恋、对同窗的深情、毕业后遭遇的各种坎坷及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往事,常常让我泪流满面。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倾诉真实、纯情,没有一点造作,让我看到了一颗颗尚未蒙尘的透明的心。它鲜活,没有一点功利。它纯洁,不染一点俗尘。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感动中,也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一个人长久地保持一分本真。虽然我也一再激励自己在这个喧嚣嘈杂欲望丛生的尘世里,要保持一颗水晶般透亮的心。要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大胸怀,力求进入心态平和,恬然自得,达观进取,笑看人生的大境界。但同学们自然无拘无束的文字还是触痛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我的内心动荡起来。我曾对一个文友说,我现在写的东西不那么鲜活了,不那么通透了,有功利的东西在里面,有了一种沧桑感。我说我想返璞归真,找回过去的我。他却说,变是自然的,返回是不可能了。于是,我的心里有了一种很怅然很失落的感觉。
从我开始写作的那一刻起,我就恪守着这样的信念。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泯灭天真者,不可以作画;外慕奢华者,不可以写诗;与世迎合者,不可以为文;志气堕下者,不可以捉笔。但时光和尘世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许多真情、纯情、至情。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意识到一颗钻石比一颗玻璃球贵重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可悲地长大了。大人与孩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学会用金钱去衡量事物的那一天,内心圣洁的纯真就没了;学会用利益来权衡人际关系的那一刻,无邪的稚趣也不复存在。纯真和稚趣都没了的时候,一个人就长大了。
童年,是一个人最美的梦境。而长大,是人生对这个梦境最冷酷的摧残。时光的流逝不可抗拒,人不能拒绝长大,但长大后还能为雨后一汪清水驻足的人,能为风中落花飘零而伤心的人,能赶早去看雾岚的人,能趁黄昏赏飞霞的人,才是一个葆有童心、童趣的人。
记得丰子恺先生曾说过:“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那么顺着丰子恺先生的思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推理:拥有一颗诗心,当是住在第二层楼;住在第三层楼的,当是拥有一颗佛心吧。这第二层和第三层楼,应该是相通的。生活就是一棵长满诗的大树,心是我们寻找生活中芳香幸福的阶梯,虽然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一身诗意千寻瀑”这样的境界,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种植一棵长满诗的大树,那么不管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也不管时空如何转换,它都会葱葱郁郁的。
丢了的自己,还能捡回来吗?这个萦绕心中多日的问号,在一遍遍咂摸同学们的感言时,渐渐被拉直了。我轻轻地对自己说:不管红尘如何喧嚣,人世怎样浩荡,你都要温和相处,平静修行。文字的世界,有时很窄,窄得只容得下纯净的灵魂穿过。文字世界,有时很宽,宽广得无边无际,让你策马驰骋到天际边。无论怎样,你都要写干净、真情、唯美的文字,永远坚守住心中的那一分宁静和淡泊,把光阴舞得风生水起……
忽然之间
文/残- 叶
忽然间我怎么觉得我长大了。
学会了忧伤,喜欢了独处。
一切来得那么自然去又那么地不可抗拒。
当它已变成真实,长大的渴望早已荡然无存。不可避免只好欣然接受纵使力不从心。
从此以后,快乐少了,痛的多了,一切只因长大?
什么时候学会了冷眼旁观。
喜欢躲在暗处用一双漠然的眼窥探形形色色的人。只是看,从不评论,从不记着那些人,一闪即过犹如白驹过隙,他们的潜影只留下一秒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精彩,别人无法插足,该遇见的就遇见了,强求是徒劳的,没有意义的,抗争只能增加痛楚。长大了,看地清了知道了痛,痛的苦不堪言。长大的悲哀却又撅住每个人的命运,欲罢不能。
什么时候爱上了一个人的散步。
有风,绿色的麦田,我来到了它的边缘。路上有奚落的人,路的前方有对情侣推着自行车在走。路没有尽头。我想他们应该是幸福的,然后我把自己纤弱的身体置于一片青绿色中,那是只属于这个季节这个麦田的颜色,它寂寞的绽放着。我低调着走,数着自己的步子,有时会闭了眼细听麦苗在我脚下发出的那撕心裂肺的声音。那对情侣一定看到了我,他们羡慕我那份放肆的落寞,他们知道此刻麦田只属于我,他们是进不去的,他们仍走在路上,而我在幻想。一条路摆在了我面前,第522步我跨上了它。穿越。第531步,脚下仍是麦田那对情侣已落在了我的后面。我御风而行……
过了麦田有走了些许路,想起他们。回望,只剩下两个模糊的身影。太阳也西斜了。我还记得踏出麦田那一刻我就停止了数步子去不知道步子数到了多少。当一切成为习惯,记忆将会支离破碎。
又在什么时候,不再用自己的感情去默化诗却用自己的情感去成就诗。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我是诗中的主角?
我不得而知。于无声处我在思索我还知道些什么。我还知道,我还知道我已经长大。我的童年看着我绝尘而去,我看着我的童年灰飞烟灭,它成就了我的记忆。近日于无意中听见人说:别靠近我,怕你难受。这难道就是长大?无可奈何,身不由己的长大却还是长大了。
忽然之间,想起了海子: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青涩花开
文/武婧
匆匆这些年的邂逅和重逢,大抵都如一树花开,有些是灿烂甜美,有些是淡忧青涩,构成了我所有缤纷的记忆,也走过了我的年少时光。
总以为长大就是越来越坚强,总以为坚强就是不会轻易地流泪,而现在长大的我有时候却很想流泪,不是因为多愁善感,而是情不自禁。人生六味七情八苦。 经历了许多坎坷,相处过许多人事。才知道眼泪不是伤痛的产物,而是治愈的产物,是用来稀释苦痛与思念。
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了一朵特别的花。或许是风,或许是鸟儿,或许是播种时的遗忘,让它长在用木篱围成的花坛之外,比起坛里的千姿百态,它太不起眼了。长长的茎叶上顶着绿色花苞,生在一片丛草中,脆弱又不屈。我有点怜惜,开始常去打理。为它浇水拔杂草,想象花朵的颜色,期待它的绽放。
可一天天过去,长大的花苞却似乎一点都不匆忙,完全不理会晚春的催促,仍是静静地、紧紧地闭合着,我也将期待变得缓慢起来。一天阵雨来得突然,瓢泼的大雨宣泄着自然的力量,聆听雨水打在窗户上的啪啪作响声,想起那朵花,有些担忧,怕它凋零。等到雨后天气,我匆匆下楼,入眼的便是一坛残花,一些陨落的花瓣浸泡在泥水中,哪能看出昔日的半点锦簇。
我无奈叹气,慢慢走过去,一股子的欣喜瞬时蔓延出来。是的,它不仅抗过了最后的风雨,还在这雨后开出了花,白色的花瓣舒服地伸展开来,嫩黄的花蕊中盛着几滴雨水,清丽、婉约,静静的、笑盈盈的。一派肆意风流的模样,闯入我的眼帘、印上我的心头。
刹那间我也想将心开成这样的一朵花。在红尘喧嚣中,寻一方静谧,以素颜的姿态,坚定、坚强,不为谁只为自己,该开花时开花,该凋落时凋落。
和梦想有关的你们
文/追枫无情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的岁月。有欢笑,有泪水。有朝气,有颓废。有甜蜜,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
成长里总有些单薄的地方,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忆起我们在天桥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轻轻的说:决不放弃。云轻云淡,目光闪烁着钻石一样的光芒!
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的故作坚强,我们咬着牙决不轻易放弃,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要的牺牲。
在那些或忧伤,或沮丧,或疼痛的瞬间。我们的心里都应该怀揣着一个梦想。就像一颗种子,总会有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后记:此文谨献给那些教我如何长大,如何去爱,如何让自己的梦想开花,决不轻言放弃的朋友们。亲爱的朋友们,因为梦想,因为努力让我们的青春变得更有意义。加油吧!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去开拓。
文/冷月
原创QQ:601806308
长大后我 就成了你
文/任随平
春去秋回,十九年的时光,终于让我成为了你——教师,一个令人魂牵梦萦光辉灿烂的名字,一份令人仰望纯洁高尚的职业。
曾几何时,我心目中的你站在三尺讲台上,英姿飒爽,一支雪白的粉笔书写出人生梦想的蓝图,让我们循着你执着的指引一路向前,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的明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获,冬的纯洁,在一次又一次的春秋轮回里,懂得了未来的含义,理解了付出的辛劳,明白了胸前的红领巾蕴含的深意。就这样,我们在校园的梧桐树下听你讲《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围拢了校园的山道上听你描绘春晨的景色,在一次次上学的路途上淋湿衣衫后借着你的炉火烤干衣服……一个个故事,一句句问询,一次次迷惑的引导与解答,你成为了我们心中解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偶像,成为了我们不止一次仰望的人生的标杆。
就这样,我们在你潜移默化的教诲里一天天走向成熟;就这样,我们在你爱的情怀的浸润里梦想的种子发芽抽穗;就这样,我们在你无私付出的呵护里翅膀渐次丰腴。终于有一天,我们挣脱了你温暖的怀抱,成为了飞出校园飞出大山的雏鹰,飞向了广阔绚烂的山外世界,在新的沃土上,汲取和你有着同样梦想的爱的阳光雨露。
再后来,我就成了一名十九岁的青年,有着你曾经的风华,胸怀你曾经的梦想,那年初秋九月,我以你曾经气宇轩昂的姿态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我成了你——形象高大,知识渊博的老师。
在教育这块净土上,我开启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我要把从你胸中汲取的火热情怀传递给曾经的“我”,我要用爱的火种温暖孩子们每一颗希望的梦想,我要让哲思和果敢成为他们成长路的航标。
每一个黎明,我都会先于孩子们抵达校园,在校园小径上独自彳亍等待孩子们快乐的身影走进校门,在阳光馥郁的润泽里开始美好的一天。我们在操场上跑步,我们在课堂上质疑解惑,我们在偌大的花园边以自己的鼻息嗅出春天的气息,我们把掠过长空滴落而下的阵阵雁鸣收藏进书页,我们用飘落的银杏叶做成折扇,我们把一道道几何题解析成教室屋顶的构成,我们把一次次科学实验搬到大自然的旷野,我们把一次远足看成对生活的解读和对自我成长的历练,我们把一只山鼠逃遁的路线描绘成物理曲线……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我们成了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战友,我们成了人生路上彼此的肩膀,我们以心交换心,以爱博得爱,我们成了人生图册上最美的图画,我们以彼此信任的笔触,描摹出幸福的愿景。
我是一名教师,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快乐着,奉献着,我深信,每一次付出,每一把努力,都是孩子们心灵成熟的催化剂;每一次讲解,每一个回忆,都会成为他们人生图景圆满不可缺少的一笔。
多年后,我愿你拥有一块黑板,以一支粉笔绘出绚烂多姿的彩虹;多年后,我愿你拥有一块讲台,以无私的奉献,托举起祖国腾飞的栋梁。
长大后,我愿你成为我。
长大离不开加糖的咖啡
文/赵佳丽
“加糖的咖啡”不是绝对的甜,仍旧带着些苦味,我渴望糖的甜,但我更需要咖啡的苦,因为我的成长需要他们。
“加糖的咖啡”促使我不断长大,“不可能吧”你可能会说,但这里的糖是指母亲的关爱——甜甜的徐福记味道,咖啡呢?当然是读书学习的苦味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已成为大多数家庭中可见的饮食。朋友,当你在尝咖啡的时候多放上一些糖,也许你尝过数种咖啡,但你可否知道,其实你的成长离不开“咖啡与糖”呢?迷惑了吧?因为我们时刻都在“糖”与“咖啡”的苦与甜中不断的成长。
每当我想起妈妈在各方面对我的关心,我总会热泪盈眶。我真想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长大后,不论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妈妈的恩情。妈妈不是思想家,也不是大学生,只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可妈妈的思想觉悟却是世界上最高尚的!她教育我讲礼貌、讲文明,教育我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教育我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在我的生活方面也悉心照料;帮我买回好多需要的书籍,把学习所需的用品一一准备好。有时,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妈妈便鼓励我,当我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妈妈总是笑着勉励我……
这里凝聚着妈妈的汗水,也让我品尝到了咖啡的甜味,我心满意足了。但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加重,我的生活也紧张了许多。肩上无形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每天忙完这样做那样。下晚自习后总是那么的疲劳。不过,我没有怨言,因为这咖啡的苦,将会给我酿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别的同学认为读书很苦,不值得这样辛苦。还有这样一句流行话:“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花经费,不如提前进入社会,有吃有穿有地位。”说明他们的思想不健康,才不会品尝到这种咖啡的苦,所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比如我,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时时刻刻沐浴在亲友的关心之中,品尝着加糖的咖啡,我忘不了上学前妈妈的嘱托,忘不了每天上课时老师润物细无声的讲解。15个春夏秋冬。我被这咖啡的甜与苦包围着,我的成长离不开加糖的咖啡。
在那一次次的甜意之中,我品尝到了苦味,在那一次次的苦味之后,我又尝到了甜味。在那一次次的苦之后,在那一次次的甜之后,我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加油再加油,我不断成长,我不再停下自己努力的步伐,一天天的长大。
“加糖的咖啡”虽然不是绝对的甜,仍带着几分苦味,但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我的成长需要他们。朋友,你也和我一样在“加糖的咖啡”中成长吧!
留在沙地里的脚印
文/春风一郎
微风轻拂而过,伴着泥土的气息夹杂着花儿的芬芳从远处飘来,一股清鲜的气味萦绕于耳旁。聆听,寂静的早晨从远方的沙地里传来一阵阵小孩天真无邪的欢笑声,打闹声。划破寂静的天空,给寂静的早晨注入了一股生命力,给新的一天增添了一份活力,一份色彩。
如果说寂静在早晨里给人提供一给遐想的空间,那么那声音便是让人回忆往事的隧道,通往过去的隧道,把我们带回曾经的岁月。在清晨里,接受阳光的沐浴,露滴的洗涤,在稀薄的空气里让心灵在大自然中进行一次没有仪礼的洗礼。净化早已被世俗污浊的心灵。随着那声音走往没有繁杂的儿童世界。一双双小小的脚印留在被踩踏过的沙地里,没有成年人长大后承受的重量,只有留在沙地里的欢笑的奔跑,没有长大后的沉重,只有留在沙地里的轻松与无知。当岁月的痕迹渐渐将以往的浪漫覆盖时,再一次走过时,才发现里面留有岁月的伤痛与无奈。
或许我们不曾发觉,长大的滋味就像自己双脚踩在沙地里留下的脚印般,越来越深。那里面藏有我们的天真无邪与成熟稳重,有着以往的欢笑和如今的忧愁,印记有幻想的美丽与现实的无奈。走过的日子,经历过的事,我们才发觉有一种幸福叫守候,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要是我现在长大了那该多好啊!那样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踏遍千山万水”这是儿童时的梦想。当有一天自己真的长大时又不禁感叹:“要是我永远都不用长大,那该多好啊!那样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也不用想的那么多了。”是啊!时间总会让人明白一切,在长大后才知当初的幻想离开那片沙地是如此幼稚,而又开始眷恋着以往的无忧无虑。以往的憧憬在现实中却是那样的冷酷无情。没有当初的多姿多彩,平凡与枯燥也是一种美丽。没有当初的一帆风顺,偶尔的波折也是点缀生命的色彩,也没有当初的冲动与痴狂,稳重与成熟也是青春的标志。怀念的心,留在沙地里,在那双脚印中徘徊。
别了,我曾经的岁月。别了,我曾经的梦。在现实中,我只能带着一种沉重去奔跑。而过去也只能在记忆里化为泡沫消失。我不能再回去了。因为我无发找回原来踩踏在沙地里的重量,而今我只能将你覆盖。我沉重的脚早已将你狠狠地压在了最下层。留在上面的符号是我走过的痕迹,是岁月将以往和现实连接的弧线。在现实里,它早已成为另一种标志。
渐渐地,那声音变得越来越弱了。沙地里早已没有了人影,可被踩踏过的脚印还静静地躺在那。它见证着一个个生命的长大与成熟。它记载着每一双脚印的点点滴滴,留在沙地里的脚印,那是青春的标记,是记忆的起点亦是生命的原点。
走过,别忘再回首看看那留在沙地里的脚印。
长大
文/舒畅
小时候的我,总有许多的幻想,多得就像天上那些星罗棋布的星星一样。我曾幻想以后能当上万人瞩目的明星,站在硕大的舞台上,为人们歌唱,享受着灯光带给我的奇妙感受;我曾幻想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博士,去各地演讲;我曾幻想能登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桃李满天下……
到了读书的年龄,妈妈告诉我,上学了,就应该向我的玩耍年代宣告结束。我才知道要把这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变成得以实现的梦想,必须付诸行动。
我在别人玩耍的时候温习功课,甚至有时候连看电视都是奢侈。我像一只失去自由的小鸟,渴望自由,渴望能重新飞向蓝天。这时,我才觉得长大是辛苦的,但我更加感受到长大也并不是那么可怕,至少我付出过,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现在的我已经上初二了,扛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我渴望回到那个充满幻想、洒脱、欢乐、自由的日子,但是成长给了我更多的历练,让我学会了如何坚强地面对挫折,如何笑着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每个人都要长大,那就让我们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战胜自我,为自己开一朵绚丽的花吧!
一转身,我们已长大
文/陈凤兰
童稚时,期盼快快长大,谁知一转身,年华已逝,单纯不再,我们已枝繁叶茂地铺展开来。
我们再也不是那个在餐桌上一定能吃到鸡腿的人了,朋友圈里谈的都是孩子的话题,陌生的小屁孩叫我们叔叔阿姨,我们的父母再也没有强大的活力,而我们自己的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奔波……我们就这样长大了,一转身,花谢云淡,青衫年少不再。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孩童时,仰望天空丝丝缕缕的细雨,我们会小嘴咂吧:下吧,下吧,我要长大……那时,长大是我们最伟大的梦想。可一旦意识到我们已真正长大,一股从心底涌出的惆怅与凄怆顿时窜入四肢百骸,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失落感常常令我们无所适从,黯然神伤。我们不再是伤心时哭泣,喜悦时大笑,我们只会在需要哭的时候哭,在需要笑的时候笑。我们也不再是因为兴趣而去工作,因为我们要挣钱,因为我们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开始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左右逢源,我们不想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我们只想成为别人想要的自己。这样的长大,常常让我们成为了孩童时我们鄙夷的大人。
经历了无数次窘迫的打击、跌倒、坎坷、挫折之后,我们渐渐明白了“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的道理。既然春夏秋冬的轮回是宿命,那么我们何不如“春听鸟鸣,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雷声”,春有春的艳丽,夏有夏的繁茂,秋有秋的成熟,冬有冬的蕴藏。人生的四季都有变幻的风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可以领悟生命不同时期的精彩。
于是,我们越发变得简单、纯净、清澈、洁亮,我们越发乐观、开朗、豁达、旷远。我们懂得即便华丽地跌倒,也胜过无谓地徘徊;我们懂得即便遍体鳞伤,也要在伤口上生出翅膀。于是,我们就这样成长着,踉踉跄跄地受伤,跌跌撞撞地坚强。
人生甚是简单,就这样慢慢长大,就这样慢慢成熟,直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精彩与幸福。
长大
文/闫岩
翠翠娘有先天性心脏病,不知能活到哪一天。翠翠今年14岁,从小没见过爹的面。翠翠不记得爹什么样子,爹走时,翠翠才3岁。娘对翠翠说,爹在外面挣钱,虽然多年不回家,但会把挣到的钱寄回来给她们娘俩儿花。
翠翠娘16岁就嫁给了翠翠爹。翠翠娘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弱不禁风,说不准哪天会没命,十里八乡没人敢娶她。翠翠的外祖父母就把翠翠娘卖到了离家几百里的村子里,也就是翠翠现在住的这个村子。翠翠爹是个盲人,会算命,翠翠娘嫁过来后日子也算过得去。本来先天性心脏病是不能生育的,翠翠娘非得生,就算要了命也得生,她说自己要不就在世上白走了一遭。
结果,老天有眼,翠翠娘生了翠翠,自己也保住了命。翠翠爹为了多挣钱给家里,到处去算命。翠翠3岁那年,翠翠爹在县城过十字路口时,不小心给车撞了,当场就没气了,肇事司机却逃了。
县城有人认出死者是哪个村的,管交通事故的人便找到了这个村子的村支书,让村支书通知死者家属。村支书知道翠翠娘有先天性心脏病,怕说了实情再闹出一条人命来,就没有通知死者家属,召集村里另外几个村干部商量应该怎么办。最后,他们几个商量,暂时瞒着翠翠娘,翠翠太小不能没有娘,队出钱先把翠翠爹葬了。葬了翠翠爹,村干部们又挨家挨户叮嘱要瞒着这件事。
以后每年过年过节,村干部们就会召集村里的父老乡亲为翠翠家捐钱捐物送过去,还告诉翠翠娘,翠翠爹让人捎话回来,说他到远方算命挣钱去了,过年过节会把钱和物寄到村委会,让村干部转交,让她好好养着翠翠。
每次看到这些钱和物,翠翠娘都好激动,但有时也会产生疑问,问村支书:“谁见翠翠爹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村支书就搪塞说:“在城里打工的人捎回来的信儿。”以后,村里要是有谁从城里打工回来,翠翠娘就会跑到谁家打问见到翠翠爹了没,有的说见到过,有的说没见过,反正能搪塞过去就行。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翠翠长大了,翠翠爹还没回来。翠翠娘也听说了一些男人有钱就变坏的事,还去问村支书是不是翠翠爹在外面挣钱多了有女人了所以不回来。村支书想了想婉转地说:“翠翠爹一直不回来,也有这个可能,但这么多年,每年过年过节都寄钱寄东西回家,说明他心里还有你们,他迟早是要回来的。”翠翠娘听了这话也絮絮叨叨地安慰自己,就是就是,落叶归根,他迟早会回来的。
翠翠上了镇上的初中。女孩子大了总爱美,她总期盼着爹能经常给她寄钱买新衣服。于是,只要邮差一到,她就到跟前问邮差有没有从城里寄到她们村大队上的汇款单。特别是中秋节临近,爹寄的钱应该快到了。但是一天天总让翠翠失望,邮差一直摇头。八月十四这天,邮差还在摇头,翠翠放学后就往村支书家里跑,她想问问,明天就要中秋节了,爹的钱怎么今天还没到。
翠翠在路上看到好多人都向村支书家走去,她偷偷地绕路爬上村支书家的房顶,她想看一下这些人都到村支书家干什么,为什么不通知她娘去。
结果一上去翠翠就听到刘婶婶在说话:“今年收成不错,多拿了点钱给翠翠家,希望她们能过得好点儿。”
后来又听到李叔叔说话:“这么多年了,翠翠也长大了,咱们是不是应该把她爹早死了的事儿说出来,就算她们知道了,我们也照样捐钱帮助她们。”
只听村支书赶紧说:“千万别说,你没看到翠翠娘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呀,就让她多活几年吧,要不翠翠多可怜呀!”
……
听到这些,翠翠的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她悄悄地下了房顶,走了回去。天黑了,翠翠家有了敲门声,翠翠娘高兴地说:“肯定是你大伯,快去开门。”
翠翠去开门,果然是村支书。他笑嘻嘻地把一叠钱和一袋子月饼交到翠翠手里说:“翠翠,你看,你爹又给你寄钱来了,还寄了这么多好吃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可对不住你爹。”
翠翠强忍着泪水回头对娘说:“娘,我爹寄了好多钱,还有好吃的月饼。”翠翠娘笑着应声:“我说吧,你爹心里有咱们,迟早会回来的。”
村支书走后,翠翠追上了村支书,哽咽着说:“大伯,我知道我爹已经死了,是你和全村人给我们凑的钱,所以,我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再回来在村里当老师,我要把大家给我的全回报给大家。”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文/王新芳
又快到教师节了,近来常常想起小学老师王文贤。王老师是本村人,从民办教师到国办教师,一干就是30多年。村里很多家庭,从父亲到孩子都是王老师的学生。而我,是他众多弟子中的一个。
晚上做梦,总是出现老师放了学回家的情景。破败的校舍,泥糊的院墙,沉静的老槐,喧闹的孩子,在黄昏中构成美丽一景,老师微笑而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第二天,在黎明的大幕拉开时他又准时出现在校门口。
恍如隔世的30年,似乎都遗忘了,可一梦见,又真切如昨日,能触摸到童真的心跳。
简陋的办学条件,并不能束缚老师的教学水准。他能在顶着立柱的教室里领着我们高歌“社会主义好”;在温暖的墙根下,为趴在凳子上的我们讲解数学题;上体育课,我们排着队,去野外寻找一条近100米的田间小路,老师吹响哨子,我们就如离弦之箭展开了短跑拼杀。在我们的眼里,老师是万能的,他什么都能教。一年级三年级的复式班,或二年级四年级的复式班,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而且课上的灵活生动,有声有色。为了让我们懂得杠杆的原理,他从家里扛了一根粗木棍,带领我们到学校后面的石头堆旁,摩拳擦掌,在我们好奇的观战中,翘起一块足够大的石头。
老师很具亲和力,在物质贫瘠的岁月中教会我们很多知识,让教师这一职业充满圣洁的光辉。但是,有时候他又是认真而严厉的,那一次的作文指导,让我时时想起时时惊心。
村里新打了一眼机井,在茂密的芦苇丛中。我喜欢作文,而且喜欢拽词。老师让写美丽的家乡,我得意的描写了机井周围的景色,写了那芦苇荡深处的野鸟,采苇叶姑娘的欢笑,最后还用了一个词概括,一饱眼福。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怀着忐忑的心情听老师指导。他问我“一饱眼福”是什么意思,我窘迫的答不上来。老师又问我从哪里知道这个词,我不敢撒谎,老实回答说从一本作文书上看到的。老师严肃的教导我,这个词用的好,并没有用错。但是今后注意,用词不能乱用,一定要先明其意。我诺诺而退,对作文多了份严谨和责任。
往事一直在灵魂深处安睡,偶尔一天醒来,时光已经把很多所谓的大事消磨殆尽,而它坚定不移的固守着,沉沉的就有了无比重量。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上班时间尽心教我的学生;业余时间,专注写我的文字。我正在走过或正在走着老师的路。每逢回村,也会碰到老师正走在放学的路上,在黄昏里打个招呼匆匆而过。淡淡的表面背后,是内心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这一点永远不会变。成长是需要机遇的,我幸运的遇到了王老师。
长大的陌生
文/周跃刚
“镜中的我看上去正迈进苍老,那颗年轻的心又如何经得起几多沧桑。我还在逐渐忘记成长的年代,对离开几年不曾抚摸的土地产生了莫名的熟悉。那些身边的人正逐渐老去,而自己亦在逐渐长大。我望着那些几乎快要陌生的面孔,仔细地去辨别,岁月铭刻在他们额头上的深色的鱼尾纹的模样。我若有所悟,青春就是长大的陌生。”
友说,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模样。我们都是成长在风里的孩子,对一切风中的故事倍加喜爱。或许,一辈子就像是一阵吹拂的风儿,每一个旅程都是一场轮回。年轻的心,风的模样,这些可以叫做温暖的东西,都能够叫出美丽的名字。你是风做的骨头,至柔,也至刚。无论生活之中多少艰难险阻,也无法将你打败,把你毁灭。然而,你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在曾经到过的地方留下足迹。你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无法明白,物是人非,怎知一时间周围的一切都已是陌生的模样。
周围的亲友都已经老去,剩下的孩子都已经长成大人。我突然间发现,时间终是最后的赢家,离开的人归于尘土,剩下的人奔向尘土。只有尘埃落定,一切都化作尘土,然后结集,就成为我们生生世世永远爱着的土地。以前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与疼爱,现在却只能以大人的情怀去关怀与疼爱下一辈的小孩。他们,正如曾经的我们,明亮的目光,淌出智慧的花火,天真无知善良纯洁。然而,当我们以伤感的情绪写下对青葱岁月的怀恋,却发现,时间的距离让人产生恐惧,不得不承认,相当多的东西都已然陌生。
陌生这个词汇,父亲说它像难以收拾的情感,母亲说它像曾经少年里模糊的场景,我只能背对着它,想象着阳光的样子,相信它有温暖,有光,也有情。是的,陌生不等于新鲜,他让记得的东西穿上思想给它穿上的外套。你认为它美,它就唯美;你认为它丑,它就至丑。它就是这般可爱,也如此淘气。让人对它爱恨不得。
然而,这几年,我都在异乡想着家乡。无数的想念亦无法挽回,乡村逐渐轮回的悲伤。也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日子,留守在这个村庄的小孩与老人都在想念着自己的父母或者儿女。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唠叨,其中却也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爱与祝福。虽然我从不相信这世间会有心有灵犀,却被这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牵挂所折服。感动,感恩,感谢。相信时间,不会冲淡一切;正如相信河水,终将流向大海。但许久未见的朋友,至少也会产生陌生的距离;而许久未见的亲人,至多也会相拥而泣,一切皆在不言中。我何尝不会面对那些许久不见的亲人朋友心中不免惊喜,亦不免悲伤。我们的话语越来越少,大人之间更尤为如此,所做之事所说之话都要慎之又慎。我渐渐不明白,为何以前童年无忌时大人如苦瓜一样的神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离熟悉的人群,尔后重新接触,人未变,变的只是自己的观念。于是,谓之陌生。
然而,人间本是温暖的人间。再难堪的陌生也能温暖彼此间生辉的回忆。我终相信人是有情的人,陌生人,也能成为最真的知心。或许陌生,只是一种平淡的感觉。当它慢慢被逐渐的回忆挤出预订的轨道后,人们会都会被这事实的真相所映射。即使陌生,也顺着这感觉,慢慢地缠绕在一起。
越长大越孤单 —读《右耳会唱歌》有感
文/西岚
在时光的海洋上,我们都是孤单而脆弱的孩子。在安然漂泊中,我们总会相遇一些人,又因为各自的追逐而分开。我们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沿途的每一段美好,等到达彼岸时,回忆一层层漾开,像一朵纯白的栀子花……
—题记
雨轻飘飘的飞扬于空中,远处的楼房在毛毛雨中沉默,路旁粗犷而孤独的榕树在雨中静穆着,叶尖凝着粒粒晶莹剔透的雨珠宛如昨夜睡梦中遗留下的颗颗泪珠。窗外是个烟雨蒙蒙的世界。不知何时窗外飘入了一片小雨滴,飘在这散发着缕缕墨香的7﹑8期《初中生之友》的页面上,晕开。于是收回视线,翻开,一段文字灵动地映入了我的眼帘:身旁的一家音像店里放起了周杰伦的专辑……那带有磁性的声音是我的思绪延伸,夕阳把我的影子越拉越长……我饶有兴味地看下去:和你做前后位的那些短暂时光,我真的是好开心好开心呢……你喜欢和别人聊天,可是反应很慢,总是姿势别扭的用左边脸对着你说话的同学……我还曾经用自动铅笔碰碰你的右耳朵,问他为什么这么难看,你却很耐心的告诉我说右耳原本残缺,是后来用植皮手术补好的,我也认定你是个不寻常的小孩……那晚我不后悔没带相机,因为我用眼睛记录了你唱歌时的每一个表情,用耳朵记录了你唱歌时的每一个音符……
我突生出丝丝复杂的感情,指尖轻拂:我会记得你动眉毛时的样子,会记得你不高兴时的样子,会记得你开心地笑时的样子,会记得你唱歌时的样子。即使我们不是前后位了,即使我们以后可能不会再见,可我还是全部记得清清楚楚,永远不会将它们从记忆中抹去……我的手指忽地僵了一下,时间在这一刻似乎懈怠了,记忆的漩涡扩散出思念的涟漪,你的摸样渐渐清晰……
认识你,是在那个栀子花开的正旺的夏天,路旁的榕树上仍系着聒噪的蝉声夏日的阳光似乎融着甜甜的花香与淡淡的香草味道。开学第一天,你就被分配到我斜对面的座位上,阳光透过树叶直射在你发尖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我好奇地扯着你的发尖,你转过头,一脸的单纯与无辜。
从那天以后,你就成为我最适合的搞怪对象,可你却似乎从不会生气。你从不介意因为我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被罚站,不介意我在你课本上写着我给你起的绰号,也不会介意在你答不出问题时收到一张写满了幸灾乐祸的小纸条,你不会介意。
你常说我总是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不了解你的世界—但我想说:我不是,从来都不是。
我知道你最喜欢夏天的阳光,喜欢天空的辽阔,喜欢一个人懒懒地躺在草地上听许嵩的歌,喜欢在校旁的那个操场打篮球,喜欢一个人倚在树下唱歌—这些,我都知道。
我们一直维持着这段单纯而美好的友谊,走过了那个夏季,可是当一切又从头来过的时候,我们都不再有交集。我们都怀着各自的理想,去拼搏,所以各奔东西,而那段回忆,便慢慢地被温柔地放在心底,沉淀下来。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我又想起了你说的右耳会唱歌的那句话,一句淡淡的想﹑浅浅的想就可以想明白的话。〞我的眼角微微湿润。
尘封的回忆早已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覆上了一层厚重的灰尘。而如今,这些话却如一把斑驳的钥匙,打开我埋藏已久的回忆,只是因为彼此的经历太过相似。
我仍清晰地记得,你打篮球时身后飞动的阳光和你活跃轻巧的背影,你鼻尖的汗珠以及那高高的篮球架全融化在一起,成了我心中难以忘怀的风景。
〝天色稍晚,渐有凉意。我想,我对你的思念可能要终止了……如果有谁正在阅读我的这份思念,那么,耽误一点你的时间,请用手轻轻地捂住你的右耳,或是朗诵一首诗,或是唱一首歌……〞
流浪在时光的海洋上,坚定地追逐梦想,免不了有一些悲伤。每一个在海上流浪的背影,总会因为有太多的梦要追,而各奔东西。而背影,也总是会越来越孤单。于是,我有记起了你那时在树下常常唱起的一首歌:
你曾对我说∕每颗心都寂寞∕每颗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触摸……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保护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难道说这改变是必然……
雨还是飘得很轻,却很透明,就如我滴下的泪,晶莹剔透。这小小的泪儿,就如一个小小的港湾,栖息着一个个孤单灵魂的脆弱。
这场雨过后,该是夏天来临吧﹖我们都是孤单而脆弱的孩子,成长在时光中,总会很容易受伤,但无论海上还有多少暗礁,我们都会忍着痛去受伤,而总有一天,如那年夏天,栀子花在彼岸盛开……
—后记
在林海中,言生态片语
文/叶浅韵
在高高的山岗上,一片片茂密的森林,在蓝天白云的掩映下,令人暇想无边。一阵阵清风吹过,松涛隐隐,香气袭人。森林深处象似隐藏着极大的宝藏,让人忍不住想去冒险。蛛网的拦阻,松针的刺激,处处柳暗,又处处花明,无数曲径,举目通幽。脚下的惊喜,除了蘑菇,还有野兽的粪便,偶尔奔过一只慌张的兔子。
我听到这些在山里长大的孩子们,这个在说这里的松毛好厚,那个在说那里的树枝好多,若是在我们小的时候上山搂松毛砍柴的日子,一到下半刻的功夫,篮子就该满了。许多感叹留给了青山,留给了怀念的童年。仿佛才是一种尝试着长大的时光,变化的就不仅只是我们已经长大身体,还有山里这些已经长大了的小树们。它们已长成了一片片的森林,正与我们一起呼吸着阳光和空气。
森林的深处,我看见了一座了望塔,还看到了几个个穿着橙色制服的森林防火人。这时,我才蓦然想起了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是他们在谛造着、守护着这一片片森林。
当我听说青松文学社要与林业部门开展一场爱林护林及送法下乡活动时,我欣然前往,这是我第一次走到森林的背后,以一种冷静的目光对接另一群人。我才知道,在宣威这片土地上,这些美丽的森林后面,是由一些枯燥而实际的数字组成的。比如,在这7年来,年均完成森林管护400余万亩;累计营造林110多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14.1万亩,建成核桃基地70余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8.5万亩,改造低效林5万亩, 绿化道路林网370公里;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275.51万亩; 组织义务植树2900万株。还有许多可以列举的数字,它们皆由林业人的滴滴汗水组成。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想过森林的面积是多少,并对那些用百分数计算的覆盖率带着些许轻视。我习惯了呼朋引伴在大自然中奔跑、骑行、徒步,认为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赏赐。
从“小树不夷不成材”的俚语中,在“构建文明、健康、生态、和谐”的喊声中,终于领悟出些滋味。这生态环境的构建并非只是嘴上的春风,它们切切实实地需要有一群人兢兢业业的付出和努力,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百年树木”的理想。双木成林,三林成森,百木才能成为森林。有了森林,才会有溪流淙淙,才会有芳草萋萋,才会有小桥流水人家呀!
近年来,在东山、在分水岭、在西山森林公园、在美奂山上,处处可见徒步骑行的人,或是三三俩俩,或是成双成对,时时欢声笑语,处处充满着生活的阳光,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活着的美好,在眼前穿梭不止,阳光、空气、森林、水。仿佛我们所有最珍贵的享受都来自于这些貌似免费的东西,而事实上,又有那一样不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呢?从京城的雾霾到小城的阳光,也许我们都能明白些什么。
林业局长田志德曾幽默地说他的工作可归结为四个字:“干管湿管”。干管森林防火,湿管植树造林。好生形象的总结呀,然而,事实上,从爱林、护林、育林、林权改革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天保、退耕、水土保持,再到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又有那一样是弹指间的事情啊。在这被赋予的神圣职责面前,每一个人都必须选择担当,我们都必须为我们活着的这个时代负责。唯有这样,和谐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
青春需要理想
文/石芮嘉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
——果戈里
跟着时光的脚步,我不知不觉踏出了童真,想要快快长大,却又不知什么是长大,难道长大就只是变成大人吗?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家长都问过我们:“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们答案不一,有说当老师的,有说当警察的,也有说当作家的,当科学家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或许,儿时的那一幕幕早就如过眼云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今天,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我对“青春”充满了遐想。回忆起老师、家长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也似乎渐渐明白了“长大”的含义……
明白了,可我又不禁沉思,不惑的青春需要什么呢?
上了初中,学习功课越来越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时我甚至都想打退堂鼓。我也感觉我成了一个毫无目的的旅行者,不知道往哪条路走,将来要去往哪里。曾经有些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但想起老师、家长的问题,想起今后想当一名律师,特别是看到为我操劳的父母头上银白色的发丝,额上鳞波层似的皱纹,我就痛下决心,要把功课学好。
凭着我的努力,在后来的考试中我都考出了满意的成绩。原来,青春是一次考试,他会给你挫折,但考试的分数不重要,只有你战胜了挫折,坚强了起来,那才是青春的胜利,那才是青春带给你的启迪。我现在感受到了,青春,其实因挫折而精彩,因理想而精彩!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理想是前进的路标。没有理想,我们的思维是空洞的,我们的精神是贫乏的;没有理想,我们将无法预测未来将会怎样。罗曼·罗兰曾说过: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细细品味,觉得颇有道理。
的确,青春需要理想。
雨中闲情
文/桃花岛主
暮春里那阵大雨后,仍飘着细细的雨丝,凉凉爽爽的。恰好走过一段长长的堤岸,岸边吊着一些嫩绿的杨柳,突然有一种悠闲的心情,直想着在这雨中漫步。
堤岸是建于1995年的防洪大堤,近二十年了,就这么稳稳的守候着,象一位老人守在江边,却并不在意这繁忙的世界。
也许是因为雨的缘故,足下斑驳的水泥缝中竟然钻出一些翠绿,牵引着路人的注意。别小看这些小草,居然还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南霸天。从前怎么一直没好好的欣赏过!她无处不在,见缝都能生存,尤其是在路边,在山坡上,哪怕好多人从上面走过,都没能影响她的顽强。那初发现的喜悦夹着令人伫足的惊叹,呵呵,又找回了,找回了那因世事的繁忙而轻轻溜过,失去了好久的孩童时代。
小时候,背着书包,走在天天来回的路上,光着脚丫,总喜欢走在路边的小草上,软软的。尤其是雨天,还能防滑。无论春秋,还是冬夏,就是这南霸天毫不吝啬任我走过。贪玩,累了,一屁股坐在上面,当作板凳也好,席子也罢。
儿时的心情,天特别蓝,树特别绿。只盼望着一天天长大,长大就不用背着书包走在这长满南霸天的小路上了……
然而,真的长大后,真的走出了这条小路,却再也不可任性了。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没了灵性,所有的敏感渐渐的迟钝于仆仆风尘中……
或许,这场雨带回了清新亮丽的色彩。
或许,身边不经意的种种可爱仍可洁净沾上尘埃的心灵。
关于未来
文/郝美想
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盼望着能早点长大,长大后每个人又都渴望着有一台时光机能穿越回小时候。于是人生就在不断的自我幻想与毁灭中踽踽独行,沿途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那就是祈祷。
关于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描绘,小时候的未来就是有朝一日快快长大,不用做讨厌的家庭作业,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意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而不用在受父母的监督。我们发现似乎所有的关于未来的词汇背后总是或多或少的和限制自由有关。我们还不能反抗,因为我们的羽翼尚未丰满。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青春展开了一段美好的年华。终于走出家门摆脱了家长的纷扰,虽然羽翼不够丰满但是起码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早恋,打游戏,夜不归宿……终于体会到长大的快乐,那些年少时候被囚禁的自由,终于挣脱牢笼自由了。
当时光机器开足马力继续前行的时候我们发现,原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失去的远远多于得到的。那些儿时叫嚣着早点长大的话语此刻竟没有了一点气力,生活这把利剑把每一个人都棱角打磨的圆润无比,我们失去了幻想的勇气,蜷缩起来过生活。
于是,我们终于从生活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身上领悟到一个道理:未来就是理想和现实不断斗争的产物。
那一次,我感到自己长大了
文/张乐水
母亲是个多病的人。
冬天时,隔三差五地就会看见父亲照顾着生病的母亲——父亲把熬好的中药一口一口喂进母亲口中。母亲那忧郁的眼神啊,父亲看见一定会很心疼的。
小时候,常爬在窗口想,如果以后我长大了,一定要当医生,治好母亲的病。我还要治好更多更多的病人,让他们幸福!我还想挣很多钱,让母亲能过上好日子。
我把想法告诉我父亲,父亲用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女儿可真乖呀!”
每次吃完饭后,我都会赶紧收拾碗筷,准备洗碗。父亲看见了,总是说:“女儿呀!你还小。这些活还是爸爸干吧!”但我知道那是因为父亲心疼我的小手,才这么说的。可是我早已把这当做我自己的责任,我还乐于干我的“工作”,我想这样就会让父母轻松些了。
就在我十岁的一天,父亲出差不在家。母亲说她有些不舒服,就早早躺在床上休息。
我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业,隐隐约约的听见母亲在叫我的名字。我走到母亲的身边,见母亲的脸色不好,就问:“妈妈,你怎么了?”“女儿,把温度计拿来,妈妈好像发烧了。”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找来温度计,夹在母亲的腋下。过了几分钟后,再把温度计取出来时,看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竟高达39度!怎么办?我学父亲以前照顾母亲的方法——把毛巾放在冷水里弄湿后,敷在母亲的头上,再把退烧药给母亲吃。坐在床边喂完母亲吃退烧药,看到母亲还是没有一点精神,我就想到该给母亲弄点吃的了。我走进厨房,看着锅碗瓢盆,脑子里一片茫然。我以前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饭,怎么办呀?真后悔呀,几乎每天都是母亲做饭,我居然一点没有学会!
想了一会儿,我隐约记起奶奶做荷包蛋的过程,就在锅里加了些水,放在炉子上。水开后把鸡蛋打到沸水中,不一会儿,荷包蛋就做好了。
我把它盛到碗里,小心翼翼地端到母亲面前。母亲看见了,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说:“这荷包蛋是……”“妈妈,这是我做的。还是热的呢,快趁热吃了吧!”我说完,一口一口地喂给母亲。不知怎么的,母亲吃着吃着眼泪却流了出来,喃喃地说:“女儿会照顾我了,女儿长大了,女儿长大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那是一种很特别的滋味,酸甜苦辣都有。我想,这种感觉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