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文章
休息文章(精选18篇)
暑假打工记
文/蔡文华
期盼已久的暑假终于到了。学生们欢呼雀跃,他们正憧憬着怎样度过这一段无拘无束的自由时光;作为教师的我,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平时紧张的教学生活已让我身心疲惫,厌烦至极,正好借暑假好好休息休息。
? 然而,放暑假的喜悦没能持续几天,我就发现放假虽好,但也有弊端。由于暑假期间天气酷热,户外活动少,整天呆在家里除了看书、读报就是看电视玩手机,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我这人本来视力就不好,经过放假这几天对眼球的不停“折磨”,眼睛总感觉干涩、疼痛。此时,心中总盘算着外边有点活干就好了。
无巧不成书,亲戚家开服装加工厂,最近正巧要找一个打零工的,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在假期里我又穿上了工作服,走上了新岗位。工作也简单,就是与其他两名工人一起把打成捆的棉袄装入大蛇皮袋子中。这活听起来很轻松,实则既麻烦又累人。我们干活的地点是在一个农村的大院里,偌大的院子除了房子就是水泥地面,连棵树也没有。水泥地面在毒辣辣的太阳暴晒下,简直成了一个大烤炉,空气中游荡着滚滚热浪,好像划一根火柴就能把空气点着。我们把各种各样成捆的棉袄按不同花色、不同型号分门别类在院子里的水泥地面上摆放开,然后才能装袋。只有院子里的开阔场地才能完成这种复杂任务,所以,院子里即便是火炉也必须去蒸烤。
十几斤一捆的棉袄一个个被提到院子里,按不同花色,不同型号堆成一座座小山时,我们一天的工作才完成不到一半。接下来就是把成捆的棉袄按客户要求的花色、型号、数量装入蛇皮袋中。装入的棉袄每一排都要塞的结结实实,这可是一个体力活。我们仨人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汗水顺着双腿流到了脚底,幸亏我穿的是系鞋带的运动鞋,否则,走动时就会有脚底打滑的危险。眉梢不时有汗珠洒落,落在了我戴的近视镜的镜面上,镜面模糊了。鼻梁一直是汗涔涔的,眼镜的镜架不时往鼻尖上滑动。脖子上擦汗的毛巾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使劲拧一下,因为汗水很快让它“吃饱喝足”。
此时此刻,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涌上心头:我理解了夏天那些在城市建筑工地的大路旁,吃过午饭后席地而卧的农民工兄弟。他们没有铺盖,不惧蚊虫叮咬,沉重的体力劳动已让他们疲惫不堪,只想找个凉快地方休息休息。其实,此刻的我和他们不是一丘之貉吗?
如果想的再远一点:在这挥汗如雨的夏天,还有多少人默默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用辛勤的劳动装点着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用汗水和坚韧改变着你我他的生活。我们的日子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变的多姿多彩。感恩与珍惜,或许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主旋律。
暑假的打工经历使我转变了一下社会角色,体会到了另一种职业的辛劳。唯有经历过,才会真正懂得。在暑假快要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之际,在感恩与珍惜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在新学期,更想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些,因为,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才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最大感恩与珍惜。
割山芼,母爱在流淌
文/林江文
山芼,以天女撒花般遍布故乡大大小小的山。无论山坡、山腰和山顶,都有它们茂盛的痕迹。青青的山的外衣,主要由它们打扮而成。一棵又一棵的山芼,一针又一针地编织了群山的青绿色长袖毛衣,团团簇簇地拥挤在一起。从远处上看,它们宛如青翠的绸缎,一片生机盎然,给了山热情,增添了山的胸怀。无比的吸引力,惹得村民们频繁光顾。它们欢迎淳朴的山村人去割芼砍树。小时候,山芼,作为日常生活的燃料之一,成为许多家庭不可分割的纽带。
母亲是一位乡村里勇猛的妇女。割芼是她生活中必需的一件常有的事情。出发前,母亲把"弯刀"在磨石上推进和后退。她用力轻巧,适宜灵活。磨好"弯刀"以后,一把锋利的"弯刀"刀刃发白,几乎吹毛立断,呈现在母亲满意的眼前。
母亲拿上了一支常备的"芼担".它中间粗圆,两头顺势越来越尖,是一支漂亮和特别的扁担。母亲又取出了"钩绳".一个Y字形的树杈。两只斜枝的一端系上一条手指粗的绳子。她把"钩绳"弄好,套在"芼担"的一边上,扛在肩上,鼓足勇气,痛下决心,沿着蜿蜒的山岭,上坡下坡,在自己认为理想的地方放下工具,左手握紧"弯刀",开始了割山芼的劳动。
母亲的手没有细嫩的皮肤,手掌厚厚的,结了不少的茧花。这样的手,在当时的农村里,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生活磨练出来的产物,也是勤劳俭朴、适者生存的结晶。母亲的手不怕任何的荆棘。母亲的右手一把扫向山芼,左手用"弯刀"不停地用力砍断它们。一把又一把的山芼排列在一边。反复的动作,把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山芼在底部割断,一簇接着一簇,直至山芼躺成一排。
割山芼是一件苦活。它需要艰苦、持续和长时间的工作,节奏快速,效率低下,需要人工不停地操劳着。有时,母亲实在是太累了,就喝点水,休息一会儿;有时,一片山芼,母亲一气呵成地割完。只是,母亲已经是汗流浃背,手上、腰部、腋窝和背部等全身都是汗。明显看得出来,额头上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流到脸上,流到地上。割山芼的体力劳动辛苦、不易和繁杂。
几排山芼割下来,母亲也不由得气喘吁吁,望着炎热的太阳,承受火球般令人不得不低头的滚烫。有时,风吹过,山草一浪又一浪在翻腾,凉爽也迎头吹向母亲,一阵舒服沁人心脾,透入肺腑,全身透气。
割完山芼后,母亲把两条"钩绳"展开。它们就像两条蛇伸直身子伏在地上。山芼一堆又一堆累积起来。母亲熟练、手巧和麻利地把绳子钩住树杈,一脚站在地上,一脚顶住山芼堆,把绳子用尽全力拉紧,几次以后,山芼就紧凑地缩成结实的一捆,并系好绳索。同样的手续,同样的步骤,母亲又把另外一堆拉紧成捆,系好。这样,一担山芼就算完成了。
母亲把"芼担"尖尖的一端插进山芼里,并用力往里面转动,"芼担"就插进适宜的一截,扎好了,母亲就用肩膀扛起扎好的山芼,用背负着,尽可能不浪费力气,一次性扎进另外一捆山芼里。这样,一担不易的收获就摆在了辛苦的母亲面前。母亲把水壶、面巾和"弯刀"放好,一段累人的活儿总算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母亲就得用挑了无数次担子的肩膀挑起分量不轻的一大担山芼,把山芼挑回家。母亲克服了路途遥远,翻山越岭,在坚韧不拔中不消极,不怕累。一张脸孔由于用力渐渐地变得通红,肩挑而走。一路上,母亲顶不住了,就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等休息够了,才弯下双脚,吃力地把一重担山芼扛起来,有时甚至踉跄了几步,才勉强站稳了脚。然后,母亲咬紧牙关,戴着太阳,克服种种困难,非常不容易地把手割的山芼挑到家门口。
放下来之不易的山芼,母亲像打了一场苦战,胜利地露出了舒心的脸色。她通常喝了点水,擦擦汗水,喘几口气,在走廊上略作片刻的休息,她才把"芼担"拔出来,放在地面上,又把钩绳打开。活结一拉,就松了。天气晴朗时,母亲把山芼一排又一排铺好,放在门口庭晒太阳。晒得差不多干了,我们就拿进厨房放进灶里燃烧,煮出供温饱的饭菜,解决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有时,母亲在山上割好一担担的山芼,就直接放在山里晾晒,等两三天后,才进山挑回较轻的一担担山芼。这样,母亲可以节省力气,较轻松地挑山芼回家,直接放在走廊上,不必担心风雨,可供一些时日的燃料了。
我曾经与母亲一起割过山芼。刚开始,细嫩的手怕刺痛,有时甚至割伤皮肤,流出血来。母亲只好心疼地让我坐在树荫下休息、乘凉。母亲累死累活地割好山芼,做成两担。我的一担自然小得多。只是,我还是没有足够的干劲,坚强的意志,接连休息了好几回。母亲帮我挑了好几程路,我才勉勉强强地挑回家。
到家后,摸着发疼的肩膀,我不由地抱怨着。母亲一看,我的两个肩膀都红红的。那天晚上,我累得早早就熟睡了。第二天肩膀疼得更是厉害。作为乡村里的孩子,我有亲爱的母亲照顾着,呵护着,疼爱着。以至于现在我还不能胜任农村的杂活。幸好,在母亲的教育和督促下,我考上了大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母亲和父亲,用艰辛的劳动维护着一个家。因为母亲的坚强撑起了家的天地,养育了三个孩子。她用神圣的爱意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委屈了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艰辛里,都有母亲的影子。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在吃不完的丰盛的饭菜里,在优美的家里,却竟然没有了母亲的言语。母亲,她竟然难分难舍地走了。她割山芼的身影那样鲜活地留在我的生活里。现在,母亲割山芼后抚摸我的头的慈爱还在心里荡漾、留存。在儿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仿佛还见到了母亲辛苦割山芼的汗水在流淌,一滴一滴地流淌,流淌在我的心里。
坐在树下歇歇脚
文/马亚伟
你注意过汉字“休息”两个字吗?这两个字非常有趣,“休”,我理解为人坐在树下歇歇脚,“息”,我理解为歇歇脚之后心灵的自由自在。
走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忽然看到路旁有一棵树,这棵树就像旅途中的驿站一样,是用来让我们歇歇脚的。于是,我们停下奔走的脚步,坐在树下,完全放松自己,修整疲惫的身心。
人坐在树下,所有的负累全部放到一边,只享受此刻的安宁。遥望远方,广袤的大地开阔地延伸而去,抵达天尽头;蓝天上白云变化无穷,演绎着一个个多彩的故事;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筛落下来,细碎地舞蹈着;头顶上有鸟儿在歌唱,鸣声婉转;茵茵绿草在脚下铺成柔软的绿毯,善解人意地缓解着你的疲惫……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惬意、愉悦自在。
坐在树下歇歇脚,是在享受生命的轻松和自由,也就是说,人要会“休息”。列宁同志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则认为,休息不光是为了工作,休息更是在善待自己的生命,也是在享受生命赐予我们的权利。会休息的人,也会让自己的生命灵性而丰盈。人生就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时而疾走,时而漫步,时而在树下歇歇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真谛。
可是,我们周围很多人不会休息,不懂休息。大部分人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主旋律,把休息当成了可以忽略的音符,以为休息意味着懒惰,是不光彩的。即使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记得我刚上班那年,有位工作兢兢业业的同事,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他根本没有所谓的“业余时间”,在家里也要钻研业务,周末都不肯放松自己。他的工作成绩很突出,年年被评为“模范”。结果呢,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从此一病不起。他把身体当成一台永动机,以为可以永远不停地转动下去,没想到却因为透支体力,身体过早地停止运转了。
闲适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走累了,坐在树下歇歇脚多好!看看白云蓝天,赏赏绿树红花,听听鸟语欢歌,放飞自己的心灵,世界多美啊,天清日朗,惠风和畅。
生活中,有很多休息方式,能够让我们身心放松而愉悦。一个午后,给自己一个空间,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只享受闲适和轻松。一间阁楼,一杯茶,几首老歌,三五知己,在一起聊聊生活和愿望,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温情。一个周末,带上孩子和爱人,陪老家的父母在暖阳下拉拉家常,享受亲情的温馨和暖意……
坐在树下歇歇脚,你会发现,天更蓝了,草更绿了,人也更美了……
写在便条上的爱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下午6点半,她下班,他已经走了,桌子上的老地方又有一张便条:晚餐是大饼和粥,还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市场买菜了。后面是他的姓名。一个钟头后,他回来了,手里拎着蔫蔫的蔬菜。“很便宜”。他说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蓝色的劳动工作服上班去了。这一天,见面只有两分钟。
添了三个孩子,终于分到一套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卫生间和洗涮的水龙头仍是公用的,很满足了。仍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大的带小的,她早上8点半下班,他怕孩子们把便条拿来折纸飞机,于是把便条留在碗柜顶上:锅里有煮好的甜酒粑,吃了就休息。我已给大娃说好,让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大娃是他们的大孩子。
下午6点半,他下班,饭桌上只有二娃、三娃在等他。他知道,她一定是趁菜市收摊去买廉价的菜。果真,一会儿大娃抱着一堆蔬菜,还有几只小鸡回来,说妈妈上班去了,大娃拿出妈妈用一张报纸边匆匆写就的便条:这是几只母鸡娃,养大后,就可以少买鸡蛋了。落款仍是她的大名。
一晃,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他和她几十年的三班倒,也终于到了尽头。退休后的生活,倒是可以天天见面,但却更忙了,因为添了三个孙子。一早,她和一堆老大妈们去锻炼身体,回来时做早餐,把孙子送往学校去上课,接着去赶早市买最新鲜的蔬菜。他醒来,冰箱上有张便条:高压锅里有鸡血粥,听说可以治肺病,你多吃点。他很听话地喝完了鸡血粥,然后留张便条,就慢慢逛到花鸟市场。她回来,习惯地看一眼冰箱,上面有张条:我逛花市去,中午晚点回来,你先吃,别等我。果真,下午1点,他才逛回来。从乡下郎中那里买了些治她关节炎的草根根……
秋冬之季,他去菜市场时发脑溢血而逝,非常突然。一辈子,他走哪里都要留张便条,这一次,他却没有先告诉她一声。四天四夜,她都想不通,第5天,家里人来喊她吃饭,却发现,她睡在床上已仙逝了。
在他们老式的衣柜里,满满一大袋的便条,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形状都有,淡淡的,都是些琐事,一张张看完,让人泪流满面。
如果,你觉得很累很累……
文/小鱼叔
1
前几天,闺蜜盈盈因为过度劳累晕倒。我到医院时,她已经醒来抱着电脑在工作。我有点心疼也有点来气,看着她蜡黄的脸色,我劝她把电脑关了,赶紧休息。
谁知盈盈头也没抬,和我解释说:这个项目已经跟了一大半,只剩下最后一点,不能耽误公司的进度。
我清楚盈盈的性格,无论学习还是上班,她总是很要强,事事追求完美。我们几个好朋友里,数她最忙,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节假日,她总是电话不断,还经常一个人加班到深夜。问她累不累,她永远一副“累也得撑住”的样子。
离开医院时,盈盈仍在处理工作,我削了一个苹果递给她,让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她有些疲惫地点点头,还安慰我说没什么大事,不用担心。回家的路上,我给盈盈发微信:“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吧!身体最重要。”她没有回我,但我知道,她很累,只是不愿意说。
其实,我能理解盈盈的心理。没有人是容易的,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责任与担当。觉得累的时候,我们都想停下来,但抬头看看周围努力的人,就不得不收起自己想要偷懒的心,哪怕再疲惫,也还是继续向前走。
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人不是永动机,人需要停下来补充能量,需要给自己解压,才能更稳更快地出发。
2
就像我自己,有时候也是累到崩溃。
前段时间,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因为人太多,我们需要等待。孩子正处于下地学走路的阶段,根本不让人抱,只想让人扶着在地上走。于是我只能弯着腰,扶着孩子走了一个多小时,等轮到我们看病时,才发现我的腰根本直不起来了。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
给孩子看完病后,我让医生也帮我看看腰,结果吓一跳,我被诊断为腰肌劳损。医生很干脆地说,你这是累的,回家多休息。我一想,怎么休息得了?工作时,每天都要站七八个小时,还要不定期加班。回到家里,孩子的精力旺盛到令人崩溃,晚上能把人熬到没脾气。
只有等孩子睡着后,才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可那时又根本不舍得睡觉,争分夺秒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身体也就这样一点点透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需要吃药调理身体,我才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消耗自己,累了就稍微缓一缓,不再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变成不敢停下来的陀螺,忙和累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别把自己逼得太紧,生活不应该被忙碌完全充斥,还要学会该放松时放松、该休息时休息,做一个允许自己适当脆弱的人。
3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有太多追求,每天马不停蹄地学习工作,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甩在身后。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狠,却唯独把疲惫不堪隐藏了起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时刻,面对外人时,你是最坚强的人,只有面对自己时,才是最脆弱的那个人。
有时,你会觉得自己很累很累,想放空自己,不和任何人说话,只想安安静静地做自己。但又害怕一旦停下来就留在原地,身边人纷纷超越你,走向更远的地方。
但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按照一样的节奏去生活。越长大越会觉得,生活不该是一根紧绷的弦,而应该是可以伸缩的弹簧。别把自己绷太紧,人生才会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你觉得很累很累,不要想太多,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好好睡一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暂时停下脚步,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留白,是一门艺术
文/佟晨绪
维纳斯确实是神奇的美神。她那优美流畅的线条,骤停于断臂之处;腋下空荡荡的,却又如此丰富。那片空白,激发出多少人心中完美的维纳斯。断臂维纳斯启示我们,虚实相生,有无互通,我们也应当学会这门留白的艺术。
学会留白,便有高明的创作。作家们深谙留白之道,林黛玉在红消香段时拼尽全力喊出的话是“宝玉,你好……”,这没有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呢?曹雪芹故意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空白,令我们读之猜之思之。如果让林黛玉直接喊出“你好狠心”,或者是“好自为之”,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好是好,但这样一来意蕴全无。正是这空白让人揣想深悟,作品才不至于流于俗套。同样,着名作家沈从文在《边城》里始终也没有不交代傩送有没有回来,散文大师余秋雨在《垂钓者》中也不说明瘦老人到底钓到鱼了没有,正是这“不交代”与“不说明”才会让读者无限回味、无限思索,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学会留白,便有高效的工作。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休息对于工作来说,是一种空白。生命短暂,转眼就是百年,将有限的生命让给休息,留给空白,这似乎是一种浪费。但是,没有休息的“空白”,怎能有效地学习、高效的工作?许多人常拿鲁迅做例子教育青年,说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写作上。殊不知,鲁迅也懂得忙里偷闲,注意工作和休息的搭配。他只活了五十多岁,那该是积劳成疾所致吧,如果他能更多的给自己一些“空白”,或许他的寿命会更长一些,对历史的贡献也就更大一些。
学会留白,便有高洁的人生。当差役拿着国王的书信来请庄子做官时,他却指着乌龟说愿“曳尾涂中”。视官位如粪土,这是何等的高洁。如果庄子也向世人一样,满脑子名利,没有一点空白,历史能留给我们一个如此飘逸的道家高人吗?现实中的贪官们,一个个从“万户侯”沦为阶下囚,不也正是因为利欲塞满头脑,不肯为自己留一点空白所致吗?在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留一点空白,以便更好的取舍,更好的坚守自我。
充实未必就是圆满,同样,空白也未必尽然是空洞和虚无。其实,留白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其精髓,努力将自己的追求推向极致。
安静
文/巴黎的夏天你抱住了我
看了几部狠搞笑的动作片,笑到肚子疼嘞!呵呵……
其实有时候想想,觉得这人真特么够纠结的,明明想这样又不想这样,有这个必要么,没有,可是又为什么特么的特烦捏,不知道,一直在想,到底怎么样自己才会做到真正的安静,从心底里安静,一刻都没有过,安静真的好难好难
常常对自己说,茜 你需要安静,安静,懂么,呵呵 往往越说安静越不安静,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不停的在吹眠自己,你需要安静,需要安静
安静好难的,真的好难得,往往嘴巴说的好简单,可是真正的做到确不是那么的简单,我到底在想什么,思维一片混乱,混乱
真的,我快神经崩溃嘞
噢,天啦,我需要的安静,安静
想想想,都特么的在想些什么,脑子里一片混乱,乱的分不清你我她了,谁知道,我究竟怎么了,怎么了
我想,也许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我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安静
我需要的安静
得找个安静的地方安安静静的休息一段时间,安安静静的休息一段时间
忘事
文/旺年老妻
不知道是脑力问题,还是精神不集中,我的记忆力差,往往总忘事,当然经常误事。
上小学时,那时没有什么想法,更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是听大人的话,天天机械的上学,不知道要学到什么,去了学校就是完成了任务,挺快乐的。有次学校组织文艺活动,班主任老师叫我出一个节目,我没有表演天赋,干什么好呢?老师说就朗诵诗歌吧,这个简单!不管行不行,得听老师的话。班主任老师还特意请有文艺才华的老师前来指导,哪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用什么语速,配怎样的动作等等,统统给我设计好,我就一遍又一遍的练……终于到了台上表演,我按部就班的朗诵,可是,关键时刻掉链子,懵了,一双眼睛眨呀眨,像照相似的动作定格,记不起下一句词,眼光自然转向老师,老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做动作提示,唉,无奈我还是朗诵最后两句就逃离舞台。
刚参加工作,单位在离县城30千米的小镇,小县城本来就不繁荣,小镇就更加难看到生机勃勃,那时还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一个月休息一次,一次连续休息四天,交通不方便,每天只有一趟车到县城,因此,只有休息四天时才有机会到县城消费,每月工资200百多元,好像都无用武之地。有一天,隔壁住的同事对我说:“你应该还给我200元钱”,我脱口而出“啥时借你钱了?”同事的脸一下就红了,有点不好意思,接下来讲了哪天啥地,什么情形借的,哦,是有这么回事!我露出坏笑:“如果你不好意思问,我头脑没这个事了”,还强词夺理,“你应该早就向我要!”好在同事非常宽容和大度。忘事
后来,运气好,有幸调到县城上班,头脑还是不记事,迫使我接到任务或者需要做的事,立即写在纸上,放在办公桌显眼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忘事。可是,在外面就没地儿写,一次,跟领导下乡时叫我发通知,明早9:00时开个会。差不多到开会时间,领导发现没动静,我一拍脑袋,噢!“对不起,我忘记发通知”。
脑子不记事,肯定坏事,注定不会有好果子吃。虽然总是误事,却总是遇到贵人,得到宽容和谅解,但是忘事肯定误事。
可以慢,但不能停
文/一个人的雪域
小时候帮妈妈干农活时,常常想要偷懒,刚刚干不多时就哀求妈妈让我多休息一下再干,大多数情况下,我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我猜也许是妈妈怜惜我还小不忍心让我跟着她一起操劳和吃苦太多吧。事实上,只要一停下手里的工作,只要一放松自己,只要小屁股一挨着舒服的小板凳或者是亲切的黄土地,那怕只是短短三五分钟,再起来重新做刚才的农活,你便会觉得很不想继续,莫名地会感到有些疲倦。而如果在持续的两三个小时内,你没有彻底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休息,那么一整个晌午或者下午的劳动也不会觉得太累或者太心烦。恰恰是给了你彻底休息的中间时间,才使你感到更加疲惫和厌倦。渐渐长大,开始慢慢懂事,更加体会到做农民的不容易,所以常常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都不会彻底休息,而是慢慢地进行着手里的工作,反而在临近收工的时候意犹未尽,不想离开田地。
上了大学之后,遇见了好几位很喜欢的老师。教我们《财务管理》的张开翼老师说:“懂得了那么多人生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人生。这人生的步子该迈多大呢?嗯,只要它迈就行。”老师说譬如跑步,只要你不停地跑,哪怕再慢,也终会有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但是如果你中途停下来休息了一下,想再次接起来跑步,就很难了;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事也没有那么难,坚持一下就做到了。听着老师的话,我想起了小时候做农活的体验,也明白了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步伐该如何调整才会达到最佳效益。
在《龟兔赛跑》那个古老的童话故事中,擅长长跑的兔子最终还是输给了最不起眼的乌龟。那是因为兔子虽有长跑优势,可是它中途休息了,而且是彻底地休息,所以再次跑起来便需要更大的毅力才能说服自己从舒适的睡梦中爬起来继续跑步;而乌龟跑步虽慢,却不曾止息,一点一滴的累积,终于到达了终点。有人说:“爬上金字塔顶端的,除了雄鹰,还有蜗牛”如果把金字塔比作梦想的殿堂,那么除了最有天赋异禀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到达之外,还有那些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人也会最终站在顶端。而生活中的我们其实都只是平凡的大多数,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足够支撑自己轻松到达彼岸,所以如果真的还想要成为梦想中的那个更好的你,除了坚持之外,别无选择。
也许你想要的未来还很遥远,不要想太多,只需从现在开始着手,哪怕你今天只写了一二百字,也算是对喜欢文字的心灵一个交待;纵然没有灵感的你只随手画了几笔在画纸上,那至少你还拿起了画笔;没有一件事情是一蹴而就的,付出了多少就收获多少,这是属于世界的能量守恒定律。远方很遥远,不怕没梦想,就怕你一直在梦里,从未曾迈开脚步。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告诉自己:可以慢,但不可以停。
我想成为你
文/真水无香
今天,我刚刚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你捧着鲜花,拿着年度集团最佳员工的奖杯,笑意盈盈地站在颁奖台上的照片。刚从电话薄里翻出你的号码,你的电话就来了。
“丫头,我连续5年超额完成了年初的目标,连续5年评为集团最佳员工。”然后你嘻嘻地笑,我也笑着说恭喜恭喜,真为你高兴……你又扫我的兴,说:“小样儿,成为我,你还得努力呀!”
于是,我在寒冬的夜里,回忆起10多年前的我们,那些美丽的青春年少,那些青涩无比却激扬纷飞的岁月,那里面有你的责骂我的眼泪,有你故作蔑视而我整天战战兢兢的工作、学习、不断犯错的时光。那时,我刚出校门,一无所知,海外订单用传真我接了九次都没有成功,客户直接打电话去总部投诉。而你,我的顶头上司,当着办公室里140多号人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刻,我颤抖地哭着,周围的人各自忙碌,没有任何人理会我,也没有任何人教我使用传真、打印机、复印机、电脑等这些在2000年初期踏出校门刚入职场的我。于是,你找行政部要了一沓说明书,塞在我手里,说两周之内必须学会。
那时,你每晚要我加班到11点,永远都干不完的事情,而你对我非常严苛,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能超过10分钟。最初那三个月,我几乎天天哭。有时会无助地看着身边的同事,而外资企业的管理制度都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个人手里都有忙不完的事,都爱莫能助地看着我,无能为力。
你,比我大四岁,来自美丽的湖南桃源县,皮肤很白,换下工作服的时候像邻家小姐姐,而对待工作的时候就非常严厉,我们都给你起了个绰号:灭绝师太。
有段时间,晚上我都没时间吃晚饭,厨房分菜的阿姨会留一个苹果和一包麦片给我,那时,7800多人的工厂,每天都无尽地加班忙碌,甚至连做梦都在跑车间、核对订单、跑仓库,筋疲力竭。
你,每天穿着优雅的西装裙,瞪着高跟鞋,头发一丝不乱地盘着,还化着精致的淡妆,固定会在每天上午巡视一下各部门,催促生产进度,然后就在你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浇浇花,接待客户,轻声细语,笑声飘来,我看看灰头土脸的自己,心里涌起一丝丝自卑。
记得有一次,我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休息,每晚加班到11点,回到杂吵的宿舍后连脸都不洗直接倒头就睡。有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你说要休息一天。你连看都没看我就说不行。我急了,说你怎么就可以每个周末都休息?而我,一个月都没休息过!你抬头望我,很平静地说:
可你不是我!想问我为什么不安排你休息,你先成为我再说吧!
我哭着跑回了我的办公桌边,趴着桌子上哭得稀里哗啦。过了一会儿,你走过来敲敲我的桌子,“哭够了,该擦干眼泪干活了!”我望着你的背影,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你!
过了一年,我逐渐对工作得心应手,总裁每次从香港回公司都要找我谈话,有时还会带一些小礼物。这一年,工资连升三级,你依然对我异常严厉。说实话,那时非常不喜欢你,觉得你过于苛刻,不苟言笑,冷酷得不食人间烟火。而你,却通知后勤部让我搬去干部宿舍区,和你住一间房,我当即就表示不愿意,说宁愿住一般宿舍,也不想在下班时间再与你相处。但公司的安排,我还没有能力不从。
你的床头都是满满的书籍,无论上班还是休息日,你每天早上都是6点起床,看书,听新闻,每晚从来没有在12点前睡觉的。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如果早上7点我还没起床的话,你就会把收音机开得震天响,晚上我捧着小说像老鼠一样啃着零食的时候你就会狠狠地瞪着我,说如果你还没把欧美客户的一些订单细节要求背对,还没了解系统化的生产流程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我知道,她不是在跟我开玩笑。于是,我也拼命学习。
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我离职了。你却一直在那里,不管多少后起之秀,你始终走在众人的前面,跟着公司从单一的产业化走到了今天遍布全球的集团。
我始终认为,我和你没有友情,但我很多工作中的习惯都是因你而来,那些年你对我不近人情的苛刻在后来我都一直耿耿于怀,后来,我带领了团队包括组建了公司,慢慢地开始理解你了。在你的高标准高要求下,那几年我才能如此进步。十多年来,你仍然记得我跟你请假你未允时你对我说的那番话,你仍然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丫头,你想成为我,得努力呀!”
歇处
文/许厚全
苏东坡寓居惠州时,某日在松风亭下散步,感觉疲乏,想到亭中休息。可亭子还远在林子那头呢,东坡有些发愁。但他思索一会儿,突然开悟:此地就可休息啊!一时,心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许多人就这样给自己设置一个虚妄的目标,并为此疲于奔命。想开了,就放下了!
累了,只想休息一会儿
文/冰封回忆
我累了,我只想休息,躺在那硬板板的铁床上面,很想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那样的自由自在。
如今,自己的幼稚,自己的无知,自己那所谓廉价的喜欢,已让自己木有勇气去面对前面的路。不想,不敢回头看那如今已变成凹凸不齐的路面。以成了定局,也不会奢望能得到些什么,安安静静的放下手中的一切
快乐是一种心境
文/陌上花
那些日子,因为眼睛偶染小疾,所以,除了休息,什么也干不了。于是,心情也跟着染上了莫名的郁闷。我整天整天地慵坐于窗前,独眼望窗外那日渐斑驳的容颜。
那天清晨,我郁郁地躺在床上,睡不着也不想起来。
他说:“这个双休日,我们休息,我带你出去走走吧。”
“不,我不出去,我不愿意别人看到一只眼睛被纱布紧紧蒙住的病态的我。”
他笑了,笑我单薄的胸腔里居然还匿着个小小的虚荣心。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作虚荣心在作崇,我只是希望,希望站在人群中的我永远都是充满活力的。更何况,这样子出去,熟识的人见了一定会嘘寒问暖的,那样我就少不了要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与人听,好麻烦的,我最怕这个。
他拗不过我,只好作罢。却搬过椅子,坐在我的身边,一本正经地念起小说来。
儿子笑弯了腰,“爸爸的普通话实在是标准得可以!”
我也忍俊不禁,笑着求他打住。他反而神气活现起来,扮着男主人公的模样儿,煽情地诵读着内心独白。
儿子大叫着肉麻死了,跑过来抢书。我咯咯地笑出了声。见我笑得如许开心,他们高兴异常。儿子坐到我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老妈,你可真是咱们家的太阳啊,你的笑声永远都是最具感染力的……”
我这才察觉,原来近日自己郁闷的情绪正悄然影响着他们,我好内疚。其实。我没理由不开心的。难得今天他休息,一家人真该出去走走,换换心情啊。于是,我建议去天鹅湖畔玩玩。爷俩高兴得欢呼雀跃。
秋初的阳光依然灿烂如夏。合欢花早已凋谢,只剩下满树欲滴的翠绿,却是一样的写意。一路的斑澜,一路的缤纷,蓦然间,让我有种别样的感念:秋韵丝毫不逊色于夏律。我不由得感慨:自然造化真是奇妙,一切总在悄然间酝酿,等到你睁大眼睛的时候,你所看到的早已是另一番天地,你所领略到的也早已是另一种风情。
最爽的不是秋风,而是那明朗如镜的天空,那么蓝,蓝得剔透,眨眨眼,仿佛能看穿天那边的景致。我的胸襟不由得跟着开阔起来。
最美的也不是花朵,而是那错落参差的树木,小巧玲珑的,婀娜婆娑的,伟岸挺拔的;树叶不似夏日里千篇一律的葱郁,油绿的,澄碧的,鹅黄的,也还有绒白的,更是眩目。
走在草地上,脚下丝丝作响,耳边则不断传来风吹叶儿的沙沙声,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种安宁明澈的感觉。而童年所有的与伙伴们在秋日的野地里追逐嬉戏的记忆,此刻都和眼前的柔美安静交错重叠在了一起。
天鹅湖畔,实在热闹得很,天鹅尚未回归,垂钓者倒是接踵而至。游玩了一会儿,大概因为眼睛的关系,我感觉有些疲惫,于是选择湖畔一处清静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他们爷俩则迫不及待地融入了垂钓者的行列。
环视湖畔四周,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一切都是那么的清丽,除了垂钓者偶尔兴奋的欢呼声以及海鸟时断时续的鸣叫声,再也听不见其他的嘈杂声了。最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儿。
湖水清可见底,本是平静的湖面,却被一阵调皮的风儿吹皱,小鱼儿便趁机在那漾开来的圈圈涟漪中舞蹈;海鸟很是好客,轻捷的身影儿忽而在我的头顶盘旋,忽而在我的眼前翻飞。面水而坐的感觉真好,湖水盈盈,我心卿卿。
参禅的人只知道“面壁”,岂知“面水”更好?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迹而又容纳万象。
纵目远处黛青的山影、山前丛生的花树,以及它们在水里完全对称的倒影,我不禁忆起曾经在老师家看过的一幅与眼前景致极为相似的水粉画。于是,我的思绪一如眼前的白鸟,在青山碧水间任意东西,哪儿还有余地去承载生命中的无助与迷茫呢?
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底再一次涌起了去流浪的欲望,不是因为郁闷,而是当我用心去体会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世界的可爱。此刻,我的心灵是如许的宁静,由此也感受到,岁月是这么的清幽,生活是这么的充实。于是,我的心儿便平添了几分快乐。我想起明代《菜根谭》里的一句格言:“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是的,人遭遇不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对春华秋实视而不见,永远失去了快乐的心境,正如人生旅途上,购买了车票付出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一路之上美丽的风景一样。
我们步履蹒跚地从岁月中走来,我们跋过千山涉过万水,我们被苦水浸过被火焰烧过,我们一定会在心底积淀了许许多多发自肺腑的真爱与感激。这份情感足可以使我们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会失去那份快乐如雨后清晨般的心境。
內心的角落
文/gnihton
不敢说今天是个了断,因为说过太多次了断的话了。
无聊累了要找个事情解解乏,那就看点挑战主持人之类的节目,或者听听歌,或者看看小说,或者看看收藏,或者打打游戏也可以。虽然转移注意力不能治本,但是起码可以治标啊。以前就是太希望治本了,缺输的很惨,很可怜。
还是那两件最重要的东西,第一就是身体,要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来锻链身体,这个任务完不成,其他的就别想了。第二就是休息,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少保证7个半,或者为了让自己更严格一点,规定8小时。
放机长是大事,自己要努力了,很多时候都把业余时间不用到自己大职业上,觉得怕自己累,觉得要让自己休息。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自己累不累,是等到自己累了之後才能知道的。
好了,不怪自己了,我要勇於承担过去的一切,虽然给了我痛苦,但是也磨练了心智。
也许缺少了知己,也许少了让自己的雄心壮志实现的那片天地。其实所有的大事都是从小事点点滴滴做起的。
有些事情,你仔细想了,不会有结果,就不必要自寻烦恼去想了。把精力用在一些你能够有所改变有所成就的地方吧,因为人生本来就很短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许就是老天安排的每个人的位置吧。
好了,休息一下吧,晚上还要飞。
乡村休息时段写下的一段感悟
耳边响着欢快的鸟语声,因为处于无工作时段,所以偷得这许多的悠闲时光,可以在这里享受无聊和“宁静”。
在我小时候生长的地方居住,可是我想不到什么小时候的事情,但是对春夏的景色却老也挥之不去,感觉总是在眼前回放、欣赏。
每天在在路上散步,虽然前几天的温度不是很高,大家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还未从冬天里走出来,但是草木知春,嫩嫩的小草已经在微风中扭动着柔柔的腰肢了,湖边的那颗柳树,已经长出了小小的叶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的芽,远远望去,已经初见黄绿黄绿的一大丛了。
这几日,阳光灿烂,照在人身上暖暖的,深深吸一口气,就是在氧吧吸氧了,从鼻子一直新鲜到了丹田,真是舒服。
昨日晚上还为大都市的家中事感觉头疼和烦恼,今日清晨,独自一人走在乡间路上,看着满眼的新绿,看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一切的烦恼好像被这无限的“风光”所洗礼干净了。
坐在家中,放眼就可以看见村前的湖水,田间的绿色,只要是视线所能触及的地方就是绿色,屋前屋后小鸟怎么都不会疲倦,一如刚才那样那样欢快的歌唱,远离了大都市的高楼和喧嚣,心真的可以如此的宁静。
想想往日忙碌的生活,刚才我家的鸡回来生蛋了,我怕键盘敲击的声音惊扰它,很平和的停下来,让他进了窝才又继续敲出这时的想法和感受。
此时心是如此的纯静,一切都可以慢下来,我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很温和,做事不急躁的人,但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都喜欢快。我走路是比较快的,经常为了赶车在马路上健步如飞,现在天天可以在几百米的路上慢悠悠踏上半个小时,因为满眼的乡间景色,常看常新。
写在便条上的爱
文/佚名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下午6点半,她下班,他已经走了,桌子上的老地方又有一张便条:晚餐是大饼和粥,还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市场买菜了。后面是他的姓名。一个钟头后,他回来了,手里拎着蔫蔫的蔬菜。“很便宜”。他说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蓝色的劳动工作服上班去了。这一天,见面只有两分钟。
添了三个孩子,终于分到一套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卫生间和洗涮的水龙头仍是公用的,很满足了。仍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大的带小的,她早上8点半下班,他怕孩子们把便条拿来折纸飞机,于是把便条留在碗柜顶上:锅里有煮好的甜酒粑,吃了就休息。我已给大娃说好,让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大娃是他们的大孩子。
下午6点半,他下班,饭桌上只有二娃、三娃在等他。他知道,她一定是趁菜市收摊去买廉价的菜。果真,一会儿大娃抱着一堆蔬菜,还有几只小鸡回来,说妈妈上班去了,大娃拿出妈妈用一张报纸边匆匆写就的便条:这是几只母鸡娃,养大后,就可以少买鸡蛋了。落款仍是她的大名。
一晃,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他和她几十年的三班倒,也终于到了尽头。退休后的生活,倒是可以天天见面,但却更忙了,因为添了三个孙子。一早,她和一堆老大妈们去锻炼身体,回来时做早餐,把孙子送往学校去上课,接着去赶早市买最新鲜的蔬菜。他醒来,冰箱上有张便条:高压锅里有鸡血粥,听说可以治肺病,你多吃点。他很听话地喝完了鸡血粥,然后留张便条,就慢慢逛到花鸟市场。她回来,习惯地看一眼冰箱,上面有张条:我逛花市去,中午晚点回来,你先吃,别等我。果真,下午1点,他才逛回来。从乡下郎中那里买了些治她关节炎的草根根……
秋冬之季,他去菜市场时发脑溢血而逝,非常突然。一辈子,他走哪里都要留张便条,这一次,他却没有先告诉她一声。四天四夜,她都想不通,第5天,家里人来喊她吃饭,却发现,她睡在床上已仙逝了。
在他们老式的衣柜里,满满一大袋的便条,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形状都有,淡淡的,都是些琐事,一张张看完,让人泪流满面。
梦想的旅途
休息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在无聊中度过,规划好的行程到现在还没有开始,日复一日的这样过,一切那么熟悉、懒散和陌生;感觉自己窒息在这弥漫的空气中不知去向……
早上起来去打打球,好久没有摸球拍了,手都生了,这么好的球居然失误,看来烦躁的工作束缚了我一切的自由;想去海南散散心,可望不可即,什么时候才能踏上我的行程,什么时候才能欣赏路边的风景……
进藏列车在站台呼啸而过,踏上雪域高原,越过唐古拉山口在青藏高原驰骋,美景就在你身旁的车窗外一一闪过,带给你对高原的向往和无限的遐想……
需要的是什么?静下来,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洗去满身的疲惫……
假期就快要结束了,又要回到弥漫这混沌烟雾的环境中去,工作累,那是心累;休息累,那是不想动的疲惫……
身边一个一个熟悉的身影慢慢走远,留下的是无奈的孤独,回头时,发现自己早已是伤痕累累,可是还在坚持,之所以不舍,是因为还有值得留恋的,永远放不下的人!
不再留长发
文/胡正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他不修边幅:头发长长的、胡须长长的、指甲长长的……于是,就有人这样或那样地猜测说:“他失恋了”“他失业了”“他在追求潮流”……
可现在,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每天早上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每隔两三天,他就要洗一次头;每隔一两个月,他就要进一次理发店……变得精神起来。这时,有人又这样或那样地说:“他找到了心仪的女人”“他成为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的心智已经成熟了”……
面对这些言论,他只是笑笑,因为所有的这些,都不是让他改变的原因,他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还在于有一次陪同父亲赶场遭遇到的尴尬场景。
那是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一天,他陪同父亲到离家三四十公里远的集市去卖牛。由于那时的交通不方便,即使路程很远,也只得步行,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按照他母亲的话说:“多一个人多一分安全。”无疑,他充当保护父亲的角色。再说了,这一路段也经常发生抢劫。这些,我们暂且不论,倒是来说一下他们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后,饥饿所带来的疲惫感,让他们不得不作短暂的休息。本来,休息就休息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在休息的过程中,一件不愉快且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迎面走来两三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他们之中的一个说:“两位‘公公’(指爷爷),休息啊!”他尴尬极了,脸红红的。偷眼看父亲,也见父亲的脸色不怎么好看。待他们走后,他以为会挨父亲的一顿责骂,却不曾想,父亲只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又继续赶路了。
从那以后,他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起床后都洗漱一番,更不会忘记剃掉胡须,头发已不再留了,指甲也经常修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连父母亲都感到不可思议。他在心里早已种下一个信念:只要父母亲还在世一天,就不会再留胡须、留长发、留指甲……因为这一声“公公”,无论是从认识的人的口里发出来,还是从不认识的人的口里发出来,他都承受不起——他永远是父亲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