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章
读书文章(精选20篇)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文/宋文娟
宋代的皇帝赵恒在《劝学》诗中写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到了读书的诸多好处;也有言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关于读书的格言我们耳熟能详,现实中学识渊博的学者名人总会让我们心生崇拜和敬仰,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的智慧光芒令人折服。显而易见,读书能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就拿我们而言,从小到大因为有书的“涵养”,才让我们成长为身心丰盈的人,越来越完美的人,更快适应社会的人。
“苏秦握锥刺骨,孙康映雪夜读,车辄荧囊照书……”,小时候我们就看过听过很多勤奋读书的故事,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现在,没有电视、电脑林林总总的电子媒体,却拥有着别样的快乐和充实:记忆中那些陪伴我们的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等经典游戏,还有那种有插图有文字的小人书,买的时候极少,多半是看到别人的好书就眼馋,生生等着别人一睹为快后,才厚着脸皮借来轮流看,因为缺乏,所以珍视,就连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带着看”,那些故事、人物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上小学、中学、高中,课业、成绩、升学。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都会向我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去,找份好工作,摆脱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所以,求学后的我们为了生活得更好,日日以书为友,埋头于各种规定的课本,沉浸于各科的题海大战,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努力学习,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真正上大学后,我们依然“挑灯夜读”,不过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地选择,看小说、杂志、报纸,那些个初高中被看作“不务正业”的书。有时候为了抢到自己喜欢的书,还会提前赶到图书阅览室等着开门……
可是现在呢?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有多少人能有上学时的那股冲劲?现在的我们每天仍旧过了半夜才睡觉,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是在看书、学习,而是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玩手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时也会问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难道就这样虚度了,以后真的不会后悔么?突然就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少时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再看我们的周围:宣传文化中心三楼,便是市里的图书馆。但是,在这里工作近四个年头里,我几乎没怎么看见过前来读书的人,甚至在自己工作的头两年里,根本不知楼里还有这么个“场所”。走进阅览室里,没有读者的图书馆,长期“保持”着一副安静冷清的样子。一度以为,是因为各种手续很麻烦,所以“搞得”大家都不愿来,但事实是:图书馆实行开架借书,借阅手续也简单,只需要办一个借书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除图书馆工作人员政治或业务学习外,全天候开放。可是即便如此,作为既有精力又有了一定财力的我们,还是很少光顾,与书是那么近,可又那么远。各种便利的阅读条件与环境,各种好书如云,又有多少人愿意静心读书?我们又读过几本呢?
快节奏的生活,浮躁的人心,工作生活的压力,社会的现实面前,我们给自己很多理由,翻书的时候少之又少,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在书店里最畅销的永远是各种学习用的辅导教材、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赶考资料,其他的都渐渐成了“陪衬”,成了“稍带”。一次去书店“探访”,发现一个家长领着一名小学生在买书,三本书里最上面的一本竟然是《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内心不禁有些小小惊讶,这样繁重的课业下还有如此“开明”的家长,谁知他们告诉我这些都是老师要求的必读名著。那么,如果没有要求,没有规定,又有多少家长们、孩子们会自愿买“课外书”?
当然,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爱看书,把读书当作快乐的幸福“书虫”。朋友的爱人是名语文老师,也是个很喜欢买书、看书的主。在书店、淘宝网、当当网每次买书都要花好几百块钱,一年几次好几千就没了,同事表示很不能理解,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看什么书网上一搜全出来,又方便还快捷,干嘛非要买书看,花那么多钱,真是让人心疼。但是他爱人说,那书只有捧在手里看才有味,和看着冷冰冰的屏幕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还有一套自己感染教育孩子多读书的“招数”,就是家里到处摆的都是书,乱七八糟的还不让人收拾,说要给孩子打造书香氛围,在孩子无聊的时候,手边的书也许就无意间被拿起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虽然我们不能尽数认同这种“理论”,但是这种精神和态度却值得学习和传扬。
而现在的“书香为伴、文化过节”,将阅读作为充实内心、自我充电、自我调节的好方式;各地举办的主题读书节、读书会、读书月、读书交流活动等,正以各种方式唤醒着全民阅读的意识和阅读的热情,在积极参与中认识体味到阅读的乐趣。甚至近年来各种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诸如《一战到底》、《中华好诗词》、《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种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节目受到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人士的喜欢、参与和追捧,掀起了社会文化的新风尚。我们记住了各式各样的题型,也曾跃跃欲试,但我们更记住的是那些选手们的睿智、渊博、见多识广,他们让多少人在自叹弗如中重燃起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情。
普希金说过,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科洛廖夫说过,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雨果也说过,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是这种养料。那么,具体到每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需求。而读书则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会让我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而我要说,读书会让我们脱离“贫瘠”,变得有内涵,也更自信。
所以,爱上读书,纯粹的读书,有选择性地读书,无关名利、完全发自内心。它就像精神食粮,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读书则可以强大我们的精神。一个人要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就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完善自己,一个民族亦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伟大?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热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像吃饭那样每天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少年读书时
文/葛亚夫
月光下,父亲嘴里源源不断地吐着故事:那些书生,不用干活,整日背着书包游山玩水……我羡慕得眼睛直发光,央求父亲讲一个,又一个。
母亲被扰醒,一声断喝:睡觉!明天不干活了?父子俩相视一笑,潜入被窝。
与其说我爱读书,不如说我懒,不想干活,想像书生一样整日游山玩水。上学后,很快便不再满足波澜不惊的课本。父亲的“藏宝”成为新大陆——《西游记》《封神榜》《聊斋》……怪不得他偷偷摸摸,晚上不睡觉,原来背着母亲看书。我要打小报告,他赶紧认输,和我定下君子之盟:要做完作业再看,要防火防盗防母亲。
母亲虽目不识丁,但对读书这事,生就一双火眼金睛,容不下一点瑕疵。
学有余力则读书。那晚,我看得正酣,母亲如从天降:看的啥?我临危不乱:书。啥书?语文。她点着封面的两个大字,愣是分不出“聊斋”和“语文”。她喊来父亲:你那天也看娃的语文书?父亲说,给娃辅导嘛!母亲哦一声,翻开书:怎么有古人打架的图呢?
我心中一凛。父亲面不改色:这是文言文。他指着《画皮》道:春晓,唐,孟浩然。
心有灵犀,我接着背诵起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骗走母亲,我和父亲钻进被窝,打起手电筒,接着看。一个快,一个慢,我们很快有了争执,声音和动作越来越大。忽然,被子凌空飞去,母亲凌厉的目光下,我们现出原形。
家里读书举步维艰,就在学校读。上课时,把《聊斋》夹进课本,鱼目混珠。老师的法眼更犀利,看我聚精会神,就知暗渡陈仓。我只能很认真地装不认真的模样。这样太累了,匡衡凿壁借光,我也在书桌上凿个洞,隔桌观书。老师一来,以书遮洞,掩饰了证据。
可惜我太贪心,桌面的洞越挖越大,当课本再也遮不住洞,真相也大白于天下。
老师来家访,把《聊斋》往母亲面前一摔:不好好读书,看啥子妖魔鬼怪?也不怕让妖精给吃了!母亲小心翼翼拿起书:这不是语文吗?老师一怔:也算语文吧,但这是闲书,耽误学习!
送走老师,我和父亲被母亲教育一顿。但这次,她破天荒没用武力,用的是眼泪。
如今,我也有了孩子,也给他讲妖魔鬼怪。他瞪大眼睛,悄悄说:你讲的是妈妈吗?我哑然失笑。这话,我也对父亲说过。现在想,是我误解了母亲。
何处生香
文/阿蒙
不知何时起,生活情趣有了固定的公式。比如洗澡很世俗很家常,“洗澡+红酒”就显得很有格调了;移动办公很累很麻烦,“咖啡馆+移动办公”立刻就有了创业起步的味道;读书很简单很日常,“读书+香薰”就一下子显示出了不凡的姿态与情调……
近些年来,我的读书量大不如往。可身边的朋友们仍当我是喜欢看书的人,热情推荐香薰灯、香薰蜡、香薰烛托盘五件套等等,理由也默契且一致:“你可以点上香薰读书!”现在,我有一套包装精美的香薰蜡。蜡烛摆在客厅里,每次经过时我都看一眼那华丽的包装纸盒,心里有个声音幽幽一问:点起来呀?接着又有个仿佛属于自己的粗哑声音回绝:算了吧,还得专门找书来配它。
其实书是有的,譬如网络文学、小说类的追着更新看,都只是倏忽一瞬的事儿,况且也不算雅事,和香薰天生不般配;工具类的、资料类的图书,或在线或下载对着显示器阅读和查询,功利目的略重,刚刚有所得,就要应用于工作等事务,腾不出手来关照氛围;若是读诗、临帖倒是堪堪与香薰相称,可惜长久以来既没有那般时间,也没有那般耐心,如今连高雅些的读物都在书架最高层积满尘灰。
前几日买到了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集子,不分昼夜地连看了三五本,读得头昏脑涨,读得酣畅淋漓,读得不知今夕是何夕……其中有那么一个瞬间,我正沉浸在跌宕的故事、起伏的命运、纠结的情绪中,眼睛里的每一个字都在描写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危险困境,鼻端隐约嗅到某种燃烧的、暖热的气味——难道是我看书入迷,以至于五感也陷入迷障了吗?
此念方起,一下子将我从书中世界拉回现实。同时,另一个念头针刺一般钻进大脑:是不是我家或者邻居家着火了?急匆匆站起来,从前阳台跑到后阳台,东张西望,远眺近查,发现一切如常,并无火情。
果然是迷障了!我对自己摇摇头,回到桌前,再捡起书来读,心神未定,就又嗅到了那股“火烧火燎”的气味。细细分辨,只是过于浓郁的檀香香气,辨不清是谁家正在烧香还是弄洒了香精香料。这股子檀香味儿随风入室,张牙舞爪地吓人一跳。突然闯入的香气让我心烦意乱,打开窗户通风,一直晾到晚间,确定香味一丝也无了,才好安心读书。
或许确实存在那么一些芬芳因子,像是精灵一般,能制造气氛、给予暗示、引领陪伴着读者一步步踏入书中世界;也确实存在像我这样的读者,从踏上阅读路之初就鲜少依赖双眼以外的其他感官指引,于是香气也成了强盗手里的套索,硬生生将那个在文字中冒险的灵魂揪回了本体。与我而言,香本无过,只是不能与书相伴,还是放过彼此为好。
父亲
文/赵培鑫
父亲是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题记
在美术展览会上,无意间看到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顿时,我的父亲——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形象在我脑中浮现。
记得来学校的第一天,全身崭新着装的我和穿着朴素的父亲在几经辗转后,终于抵达了学校。放眼望去,一辆辆豪华私家车停在公路两旁。走到学校门口,当时那位父亲对我父亲说的话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你们这些做家长的压力真大呀!”我不知道父亲心里是什么感受,他只是一直在沉默。
他沉默地带我走进校园,沉默地带我走上一级级台阶,沉默地带我走到了新生报名处。我在大厅角落拿出了塑料袋包裹着的钱。那沓钱很厚,在我手里显得更沉。父亲接过钱,让我等着他,便走了。
我一会儿看着洁白的天花板,一会儿看着四面的墙壁,一会儿看着我脚上的新鞋……总觉得空气不舒爽,格外憋闷。
时间一点儿一点儿过去了,我开始用目光寻找人头攒动中的父亲。我看到了一位家长从皮包里爽快地拿出一大摞钱,放进验钞机里便交上了。而身材矮小的父亲在人群中忙碌地穿梭着,很不起眼。他右手捏着包裹着学费的塑料袋,终于挤到了缴费处。
朴素的衣服,布满皱纹的脸,黝黑发亮的皮肤,微驼的背,弯腰交钱这个动作使他显得更矮小。父亲小心地用手指数着钱,再三清点无误了才交上。交完钱接过发票的父亲长长出了一口气,开始抬头朝我张望。我的眼睛不由得有点湿润,某种灼热的东西在我的脸上和心头划过,我害怕父亲看到连忙低下了头。
据说那些伟人的学生时代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平凡的我实在并没那么大的志向。目前的我只是为了自己读书,为了替父亲争一口气读书。手续办完后,我把父亲送到了门口。父亲坚决让我止步并告诫我不要随便走出这大门,他说这是学校的制度。他的声音很响亮,盖过了周围的一切喧嚣,敲打着我的心。
夕阳西下,矮小的父亲步履维艰地穿行在公路两侧的小车长龙阵中,他的影子投映在我的心上,就像老家门前那座无名山峰的投影。
读书 读的是自己
文/王艾荟
说到读书,我们直觉和偏颇地以为读书读的只是他人的作品。其实对一个人而言,书读多了,读久了,在某种程度上,读的是自己,读出的是自己,读成的还是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读书首在选书。这个世界上,古今中外,各个门类,书籍浩如烟海,而每个人的生命、时间、精力又何其有限,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即“以有涯随无涯”,因此在短暂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中,只能选取自己最感兴趣和喜爱的书来读。在每个人的读书伊始开蒙阶段,读物大都由家长或老师选取指定,或仅仅机缘巧合的偶然邂逅,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增多,阅读面的拓展,我们便有了自觉的主观的较为明晰的阅读爱好与方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并且,书读的愈多,愈知未曾读的好书愈多。读书之路,仿若踏上新鲜有趣又充满着惊险刺激的自我发现、探索之旅。那一本本读过的,看似零零散散,毫无关联的书,却如一盏盏明灯,一级级台阶,或更像行进在密林丛中每个分岔路口那看似隐秘却又微弱可辨的记号路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不断将我们引向自己所感兴趣领域、世界的未知深奥处,同时也将我们带向人生与生命境界的更加高远开阔处。
那些曾怀着热烈、兴奋、喜悦、期待之情偶然相遇或苦苦寻觅,读过的深深浅浅的书籍,是我们基本的精神食粮,更像是心灵的后花园中,一株株亲手栽植培育的葳蕤芬芳娇艳的花朵,构成我们精神的景观。
读书全在领悟。读书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一个人读一本书,更像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交流和互动,试想两个完全陌生不相谋面,丰富复杂独特的人,通过文字而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互通,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奇妙的化学作用。人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自然也有一千本《红楼梦》。虽读同一本书,但在不同的读者眼里,其间的笑点、泪点、兴趣点完全不同。因读者学识见解能力水平差异,即使读同一本书,所见所获亦差之甚远,如一本书是一间屋,有人只留意屋内陈设,有人却遐想屋外景色;一本书是一座山,有人只在山脚下留恋徘徊,有人却直登山顶极目远眺赏尽四周风光。一本书“言有尽”,而读者却尽可浮想联翩“意无穷”。
宋太宗说,“开卷有益”。但一本书的益处究竟在哪里,却需全凭个人去理解体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恐许多的妙处有趣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大约也正是读书的最大乐趣与享受所在。由此可说,读书如恋爱婚姻,是一件最为私人,私密的事情。
关于读书,穆涛说,“文而不化不叫有文化,肚子里装了几架子书,却对社会和人的进步不发生意义,真是拖累了肚子。”现实中真不乏其人,手不离书书不离案,惯以书装门面,自诩读了许多书,且不说对社会发生意义,单是对他自己也不发生意义,在旁人看来,他与他所读的书,毫不发生关联与作用,他是他,书是书,两张皮。但有些人却截然相反,他不言,但只透过他的言谈举止,仿佛令你亲眼看见他长年累月埋首书案孜孜以求广泛博览,他读过的那些厚厚的典籍,都神奇地经他大脑消化吸收,回炉再造,化为己有,即使那些生僻晦涩无味的典故知识,经他的眼光见解,如点石成金,听他口吐莲花,娓娓道来,一切皆带着他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气韵与魅力,使人折服,譬如读史的王立群,论诗的莫砺锋。
爱读书,还要善读书。要使那些读过的好书,在自己身上发生效用,启迪智慧,丰富情感,濡养性情,塑造精神,读出一个浑然的全新的自己。
读书旨在实践。知道做到,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用读过的书,领悟的道理,切实指导现实人生,这恐怕才是读书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所在。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与感触,那些久远前读过的书,它们虽寂寞无语,静静地躺在我们心灵深处或记忆的某个角落,但每逢人生的重大关键时刻,当我们感到迷茫困顿时,伤心沮丧时,那些曾读过的先贤哲人的话语,书中人的遭遇经历,他们面对人生的态度,都会不经意地鲜活地赫然地跳出来,浮现在眼前,回荡在耳际,使我们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我们以最大的慰藉和鼓励,昭示教导我们看清前路,做出遵从自己意愿的正确的选择。
读书使我们尝试并具备自我答疑解惑的能力,当面对人生种种难题困境,我们会坚定勇敢地在书中找到笃信笃定地属于自己的那个人生答案。没有什么比书对一个爱读书之人的影响更为深入、深刻、强烈,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书是我们行走在人世间,最为安全可靠强大长久的依恃。
读书读的是自己,我们所读的书,正是自己对于读书的眼光、判断和品味;读书读出的是自己,考验的是读书的功夫和能力,通过读书不断变化熏陶涵养自己,脱胎换骨,以文化人;读书读成的是自己,是将一切所学所知运用于人生,使自己努力成为理想之我,完善之我,过积极有益的生活。
因此,归根结底,一个人读书,一辈子读来读去,读的是自己。书中有我,我中有书。
在游戏中去读书
文/杨丽丽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开始了小短文的训练,刚开始接触写作文,儿子很是苦恼,看着题目干瞪眼,不知道怎么去写。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断断续续让他接触过一些造句训练,会时不时给他出几个词语,让他造几个句子。当时效果还不错,可是如今真正的写起作文来,儿子还是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经过和任课老师的沟通,意识到孩子还是阅读少,积累少,以至于拿起笔来就成了“哑巴”。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就给孩子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从连环画到童话故事再到大部头的著作,我按照年龄从低到高的顺序给孩子买来做了分类。满满当当装满了一书柜,花花绿绿的很是漂亮。可是儿子在瞥了一眼后再也不感兴趣。他顽皮好动,一刻也坐不住,他觉得读书一点都没有他的玩具汽车有意思,给他制定的读书计划成了摆设,他宁可满地跑着玩他的小汽车也不会去触碰那些花花绿绿的童话故事。
读书计划陷入了死胡同,看到满地乱跑的孩子,我也着急上火,可是又打不得骂不得。我突然想到,他喜欢玩打仗的游戏,我是不是可以把书籍的摆放设计成关卡的形状。让关卡从易到难,字少的连环画是第一关,只放一本书,第二关书本数目增加,以此类推,如果他读完了就算通关,可以来我这里领取奖励。于是我按照游戏里关卡的设计把书籍重新做了调整,并制作了一个卡片“梦想小游戏”。当他看到新的书籍摆放顺序,眼睛立马亮起来,还东瞅瞅西瞧瞧地一个劲儿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游戏啊”。我看到有戏就趁热打铁:“宝宝,看到这些美丽的书籍没有?一篇作文就是你要攻下的堡垒,这些书籍就是攻打堡垒的武器,只要你读完一本书然后给我复述一遍故事梗概你就通过了一个关卡,你就会得到一个惊喜,天长日久你就会成为将军攻下高地。”儿子满眼的兴奋:“妈妈,你说话算数?我马上就去试试。”儿子拿起第一关的连环画认真读起来,而我也要以身作则,拿起了一本散文集。连环画是薄薄的十几页,儿子看得很快,他看完以后很兴奋地给我复述了一遍故事概要,而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奖励给他一只棒棒糖。“儿子,你这一关过得真快,明天我们继续攻打第二关!”
就这样,一个用书籍设计出来的小游戏开启了他的兴趣之门,打开了他思维的空间,他从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可以连续读书半个小时的小书虫,甚至有时候你喊他吃饭他都会听不到。在他心里,扫把可以带人飞行,汽车会变形,妈妈是故事里的公主,云彩就是天上的棉花糖。看到儿子有了这么多美丽的幻想,我就鼓励他把这些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慢慢的儿子的阅读积累也获得了回报,写出的文章不仅上了校刊,还刊登到了《小溪流》、《优秀作文选》、《少年文艺》等适合儿童阅读的杂志上,成了人人羡慕的“小作家”。
古语曾说过:“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我愿意用点点滴滴的鼓励滋润着孩子不断去阅读,不断去文字世界里寻找那些芬芳的美好。
父亲说
文/巫晓玲
父亲说:“一角钱改变了我的命运。”
父亲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少时,家里穷,我阿公是教书先生,精通古诗词,会写对联诉状,会制谜猜谜,但为人太老实,总是赚不到什么钱,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我阿嫲则精明能干,做点小本生意,一人挑起了一头家,养活带大了五个儿女。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父亲小学毕业就辍了学,跟着我阿嫲“走渔村”,渔村,其实是一个小山村,没有鱼,父亲就跟着我阿嫲挑了两筐鱼贩进山去卖,然后再挑些山货回城里卖,每天几十里山路进出,起早摸黑,就这么跑了两年,身体孱弱的父亲实在吃不消了,跟阿嫲说:姨啊,走渔村太辛苦了,还是给我一角钱去考二中吧。我阿嫲不信两年没读书的父亲能考上县城重点中学,为了让父亲死心,就给了他一角钱报名费,结果,父亲一考即中,走上了读书的道路,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保送上省卫校,当了医生,成了一名国家干部。
父亲每次回忆起他的这段求学经历,总是嘴角含笑,神情有点得意又有点腼腆,就像个孩子。
一角钱,让父亲从一个小贩变成了一名医生,“知识改变命运”,父亲说。我想,这也许就是他再苦再难也要把我们三兄妹培养成大学生的力量所在吧。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在家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而以读书人自居、清高的父亲则买菜做饭,母亲更是几乎把家务活都包揽了,亲朋邻里都说父亲他们太溺爱孩子了,可父亲说:“我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家务活以后自然是会的。”
父亲平时对我们还是比较民主的,但在学习上则很是严厉,要是考试没考好,父亲就会找我们谈话,表情严肃,措辞犀利,我们都很怕他,用母亲的话来形容,就像老鼠见到了猫。我哥当年参加高考,模拟考一时没考好,父亲就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然后说我家房子小,人来人往的怕影响学习,硬把我哥送到单位的办公室住宿,要求他晚上一个人在那里复习。父亲的单位在县城郊外,树木参天,晚上黑灯瞎火,人迹罕至,很是荒凉。我们当时都觉得父亲有点儿狠心,我哥更是诸多怨言,母亲心疼我哥,有时也会念叨两句,说可别逼出人命啊。可父亲态度坚决:“就是块铁,我也要轧出块钢来,为了孩子的前途,我不怕你们有意见。”不过,父亲话说得很硬,心却是软的。在我哥高考复习期间,常常是晚上母亲炖了汤或煲了糖水,由父亲摸黑骑车给哥送去。就这样,哥哥考上广州外贸学院,毕业后留在了广州工作。
人们都说潮汕人重男轻女,可在我们家,父亲却被说是重女轻男。也许因为哥哥是男孩子,又是长子,父亲望子成龙,对哥向来严厉些,而我是女孩子,加上读书成绩好,父亲对我总是和颜悦色,自然也是偏爱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很多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放弃了学业,早早出来干活赚钱帮忙养家,或者早早就嫁了人,可父亲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她会读书,能读多高我就供她读多高,即使卖房卖瓦也在所不惜。”于是,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我师范毕业后一边教书一边参加大专函授,之后又参加了华师本科插班考试,那时的我已经二十几岁了。周围的亲朋好友都不理解,说女儿好不容易养大出来工作,又让她出去读书,不但不能为家里赚钱还要倒贴,真是亏大了。可父亲不为所动,他说:“我女儿会读书,她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赚钱报答我们,而是要让他们有个好的前途。”
那年的插班考试设在潮州韩山师范,父亲说我没自己出过远门,不放心我一个人去赶考,于是他带了我,从县城搭了大巴到潮州,寄住在他老朋友家。
考试当天,父亲早早起来,给我准备了早餐,又借了朋友家单车,搭我去考场。古城的早晨安宁美好,父女俩穿街过巷,说说笑笑,父亲当时具体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我想应该都是鼓励和让我放松的话吧,但当时父亲那有些单薄文弱的后背、骑车吃力的喘气声,以及后来我大学毕业调动,需要交赔偿金,父亲拿了房契去抵押借贷的情景,我则是记得的,终生难忘。那年,父亲已年近六十。考完试出来,父亲早就等在门口,他带我去吃了碗潮州牛肉粿条。
如父亲所愿,我们三兄妹都读了大学,留在了大城市工作。父亲的读书论让我们从小县城走了出来,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
半月前,父亲突然病重住院,我们三兄妹床前侍奉。叔父前来探望,说:“二哥,你和二嫂辛苦培养了三个孩子,现在该轮到他们报答你了。”父亲说:“孩子们对我的报答,已经远远超过我对他们的培养了。”
闻此言,泪奔。
读书人生
文/仲利民
在新媒体以眼花缭乱的方式将各类资讯呈现在读者面前时,阅读有了N种选择。虽然网络便利、快捷,但我还是喜欢阅读纸质图书,虽然落伍,但心里却极喜欢的。图书的油墨清香,纸质的舒服手感,文字有序的整齐排列,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
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厚厚的,在文字的牵引下,心就慢慢地走进去,犹如进了一座城,蜿蜒曲折,攀登、瞭望、欣赏、回味……
书就会由陌生慢慢熟悉起来,如同一个朋友经过慢慢的对话、交流,渐渐地了解、熟悉起来,书有时候就是朋友,充满了智慧的朋友。我经常凝视着书架上的书,用心地和它交流,像是在和熟悉的朋友对话。
一个午后,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洒落在沙发上,我读史铁生的散文集《灵魂的事》,渐渐地,整颗心都沉浸了进去。我非常喜欢史铁生,他是位用灵魂写作的人,苦难让他的文字更纯净,对生命的体悟,对人生的思索,对死亡的通达,对宇宙的遐想,读来都是那么地令人愉悦。我读过他的《我与地坛》,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再读这本《灵魂的事》,就有了对人生更多的感悟与思考。
汪曾祺是另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他的文字初读平淡,再细细咀嚼,却又余味无穷。最初看到他的一本谈吃的随笔《五味》,是我在回家途中从路边摊上看到的,随手翻翻,就再也丢不下了。这本书里既写“故乡的食物”,又写“四方食事”,吃成了这本书的主题。在他的笔下,鱼、豆腐、干丝、韭菜花,许多平淡的食物变得津津有味,令人总想去尝一尝。而“宋朝人的吃喝”则穿越历史的隧道,把宋朝人的饮食考究了一番。这本书初读是美食,细品之下,却有人生滋味在其中。
我喜欢在寂静的冬夜里,坐在有暖气的房间里读一本特别喜欢的书。贾平凹、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苏童、梁实秋、铁凝……
他们是大家,是智慧的化身,却愿和我一起拥挤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房间,触手可及。在和这些可亲可爱的良师益友相处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教会了我思考,教会了我冷静,教会了我分辨,教会了我乐观,心灵在书本里行走的过程得到洗涤。
书不仅仅是智慧的台阶,还是那呼啸奔腾的江海,是那延绵不绝的山峰,是那五彩缤纷的世界,是那浩瀚无垠的宇宙……
与书交上了朋友,人生就会变得丰盈。爱上读书,就像植物爱上了土地,鱼爱上了大海,鸟爱上了蓝天。
光
文/左右
每个人心中有光,眼中有光,那生活才有光。给理想一盏灯,便是命运的转折。给无助者一道光,就是生活的希望。光来自哪里?它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是一封信,一个拍肩的动作。
生活处处都有光,我们都是捕光者。
小时候,夏天河里游泳回来,发了高烧,妈妈背着我去乡村诊所打退烧针,结果药物中毒了,我失去了听力。
那时对生活特别迷茫。父母的责怪,姐妹的冷言冷语,邻里的嘲笑,同伴的排挤……使我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每天无精打采,在恐惧与无助中度过。害怕与人交流,害怕走出这个村子,把自己封闭在以家为中心的小圈子里。每天除了吃饭需要出门,所有的时间里,我都躲在屋顶上的小屋子里,看连环画和小人书、发呆、堆积木、写日记、睡懒觉。爸妈也放弃了对我的期盼(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任我自生自灭,甚至给我想好了以后的出路:要么买十几只羊,让我放;要么让我跟着奶奶一起种地,混口饭吃。
为了躲避爸妈给我安排的农活,我吃过早饭,就开始不断变换看书的地方,一躲就是一整天,直到天黑回来,饿着肚子忍着去锅里找吃的。有时会给我留晚饭,有时什么也没给我留。倒是大姐很心疼我,经常偷偷把好吃的藏起来给我分一半,让我躲在被窝里吃。大姐善良的举动,无疑给我心中打开了第一道生活的光,可惜那道光,缝隙太小了。
直到有一天,村里的私塾先生朱老师,路过我家,对爸妈说,盼盼这娃写字写得好。盼盼是我的小名,我不知道我在屋顶偷偷写的字,怎么跑到老师手里去了(这些都是读四年级的二姐告诉我的)。虽然老师和爸妈的谈话内容我听不清,但是我能从他们的表情、动作上判断,尤其是我妈喜极而泣的表情上,我看见了更深的光、更大的缝隙,被眼前的朱老师给打开了。
过了几天,爸妈对我的态度有所改变,他们问我:你愿意去学堂读书吗?
他们怕我听不懂,爸爸拿出纸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你愿意去学堂读书吗?私塾先生夸你写字写得好,说你写的作文,比其他孩子写得都好。
看见这些话,我一时不知所措。但我的内心像有一座火山要爆发一般,在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转折。
小时候,虽然失去了听力和言语能力,但是我对事物的领悟力,一直比同龄孩子还要好。那个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比放羊、种地强,至少读书可以认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不用再整天担心被抓住去干农活了。
后来长大后才知道,其实私塾先生夸过我的字,也没夸过我的作文,一切都是二姐的恶作剧,而爸妈让我去读书只不过是阴阳差错,他们要出远门去打工了,怕没时间管我,抱着让我进学堂的心态,没想到后来成就了我:年底的时候他们回来了,一看我的成绩单,全班第三名,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听不见不能说话的孩子,学习能学到这种水平。
爸妈也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我也燃起了奋斗的火种。
人生有多少阴阳差错呢,又有多少事情看似无意,却照亮了很多人的一生。
我非常高兴自己在那时捕到了我的那道光,那道属于我的光,是它,陪伴我一路走到今天,让我步入写作的辉煌。
读书圆了我的文学梦
文/郭军平
每天读书,是我自小到现在养成的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由于自感禀赋不如他人,于是我就发奋从书里汲取营养。
记得当我喜欢上文学时,即使在农忙时节,我都会把那些报纸、杂志揣在兜里,稍稍有空都要偷看几眼,然后慢慢地品味散文里的意境和诗句里的哲理。有时在家乡的农田里望着一轮即将落山的夕阳,我就会忘记劳动的疲乏,心情快乐地把自己品读过的诗句悄悄地朗诵几遍。农忙之余的偷闲学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文字里的精神营养常常使我获得百倍的精神力量。
经常性的读书,也使我充满了对人生的梦想。大概是文学的力量,我在品读那些优美的诗歌散文时常常受到高远的思想影响以及美好情愫的熏陶。这样,我对人生充满乐观的向往,对生活充满幸福的渴望。因为喜欢文学,无论我的人生是处于低谷还是高潮,我都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做到宠辱不惊。
青年时期读的几本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小说主人公几番苦读拼搏终于使人生柳暗花明,不能说对自己没有启发。由于接触积极健康的小说,在确立人生观的关键时候常常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接触的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精神肯定会受到不良影响。这样的感受,我常常从同伴身上亲眼看到,有的因为迷上了言情小说,早早陷入感情的漩涡不能自拔,有的受到消极文化的影响,经常沉迷于打牌和喝酒,早把当年勤奋苦读的精神丢弃了,过着混一天是一天的日子,不思进取。
回顾过去,我切身感受到在青少年时期,接触到的书和良好的爱好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奉劝那些正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读书时一定是要慎重选择,多读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书,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情趣。
我常常在旅游或者出差时,总有在包里放一本书的习惯。无论是乘车时还是独处时,我都可以拿这本书来打发时光。经常性的读书,让我时常感觉一会儿活在书本里,自己的情感随着作者的思绪纷飞,或飞跃在大漠边关,或婉转在江南小巷;而一会儿又活在现实中,看着眼前的花开花落,草荣草枯,体味着人生的另一种况味。读书时间久了,自感心中有许多话要说,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了笔,写自己读书的感受、工作的感悟、生活中的见闻……我渐渐爱上写作,并一发不可收拾,当我写的东西变成铅字时,心里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不言而喻。
随着大量文章的发表,我先后出了四本散文集,算是圆了自己的文学梦。我清楚能有今天的成绩,与自己一直以来坚持读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我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自己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会坚持读书,坚持写作,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的人不孤单
文/蒲苇
我一不会玩麻将和扑克,二不会K歌跳舞,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所以无论酷暑的夏天,还是大雪纷纷的寒冬,都常常一个人跑到图书馆去看书。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喜欢的书,巴克莱博士的《花香满径》,或者龙应台的《目送》。然后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在宽大的原木椅子上坐下,一边读书,一边享受清凉的空调,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盛开的鲜花,或者碧绿茵茵的草坪,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渐至中午,渐至暮色。朋友发来短信问:整天一个人去看书,也不参加交际活动,不孤单吗?
我回短信说:你听说过读书的人孤单吗?读书的人从来不孤单,因为外在有书香相伴,内在有精神食粮,充实,丰富,怎么能孤单呢?
古往今来,喜欢读书的人从来就是不孤单的。
古代谚语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将颜如玉理解为红颜,那么可以看作精神食粮。黄金屋在古代的意思大概是可以为读书人带来名利财富。作为普通的读书人,我自然不敢期望那么高,但是,当我认真去阅读那些我喜爱的书本时,去阅读我喜爱的那些作家大师的书的时候,确实可以在浓浓的书香中遇见许多人物,他们与现实世界一样真实,却比现实世界更加具有诗情画意。我也能接触到许多思想,哲学的,心理学的,平稳的,激进的,在阅读中便逐渐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让自己思路常新,看问题观人生的角度更加多维更加深刻。
喜欢读书的人一定是积极乐观的,因为他们能通过不同知识的阅读碰撞交流融合,与各种不同的心灵交流,特别是一些伟人的心灵接触,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因为不孤单,他们对于世界心存感激,心存美好,心存向往,所以不悲观厌世。
如今的人,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太少。有人是忙着整天酒桌应酬,因为酒桌上才能解决许多事情,他们认为读书无用。更多的人,是失去了耐心,染上了典型的现代狂躁病,网络上的快餐,影视快餐,这些都侵占蚕食了阅读的心灵。别说让他们读书,就是你把一本书送到他们面前,他们也懒得看一眼。可是,某些不如意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内心原来是如此的空虚与孤单。因为,那一颗心存在着生命的特征,然而确实是空的,是死的。
也去过一些高管权贵的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宽敞书房里,高大精美的书柜气势不凡,里面陈列着满满的书,四书五经、戏说明朝,等等,尽是一些经典的、大部头的书。可是,不用你问,这些书绝对是摆设,用来装点门面的。当名利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用书来装点门面,说明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是孤独的。
喜欢读书的人,可以纵横古今,可以海阔天空。因为知识的延续性,连贯性,可以让读书的人活在过去任何一个世纪的生活中,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居住,周游世界,纵横各国,与各种各样的思想对话交流,从而让人的眼光远大、头脑丰富,不致于见木不见林,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在名利的纷争中,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时常游走书香小径,心中也自然四季花香满径了。
让书香浸润春节
文/任随平
殷红的对联照亮了春日大地,万家灯火万家明媚,每个人都以多姿多彩的形式表达着节日的喜庆与祝福,极品佳肴的盛宴,亲朋好友的欢聚,广袤星空的烟花聚散,锣鼓喧天的社火队,这一切让春日佳节流光溢彩,欢乐无穷,而我却选择了让一部部书籍相伴,在喧闹之外,静享一份书香的浸润与安然。
书要高雅,能给人以灵魂的涤荡与洗礼。国语经典《论语》在洗练的语境里透射出哲理的光芒,《瓦尔登湖》在宁静的述说中让人感受卢梭澄澈安谧的内心世界,《岛上书店》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让人感知一份荡气回肠的情感盛宴,《偷影子的人》通过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的成长,让失而复得的大爱得到了历久弥新的淬火与锻造,《那条时光流转的小巷》带领我们穿行在远去小巷的缩影里,觅寻随时光而流转的童年绵密的情怀……这些书总能让人在自觉不自觉的阅读中穿越时空的阻碍,进入幽静的思考角落,进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憩息地。这,便是高雅之书的力量,犹如花香馥郁之于春野,亦如细雨无声之于大地,令人在宁静的守候中顿首与彻悟。
书是好书,读书却需要一份如水般的宁谧与安详。冬春之交的夜里是读书的绝佳时机,少却了秋日虫鸣的聒噪与繁杂,少却了夏日的绚烂与迷恋,却有了冬夜的宁静与春日的葳蕤之气,掌一盏不甚明亮的灯盏于床头或温暖阳台的角落,旁置一方木质茶几,一杯香茗散发着丝丝缕缕的馨香,或斜倚在床头,或安卧在藤椅间,不求正襟危坐,但求适意阅读。读书亦不求速度与数量,最好是含英咀华,毕竟高雅之书需要咀嚼与回味。累了的时候,不易强读,品几口香茗,让茶香温润肺腑与灵气;或倚窗凭栏,向着远方了望,即便是漆黑的暗夜,也可让目光穿越夜色的围栏,抵达灵魂的遥想之境。这样读书,必是让人灵魂馥郁,肺腑飘香,因为人生就像一条渐行渐远的河流,只有浸润了花香馥郁,才能带给远方以幽香、以遐思。
此时读书不仅能让心灵享受闲适,更能让自己在一份淡远中学会思考与表达。一支沉浸了岁月的旧笔,一本淡黄却暗藏了幽香的笔记本,读书困倦的时候,记几段笔记、写一段文字,或是向自己述说一份久远的怀念,都能激起对人生的思量与热爱,尤其是笔尖流转的沙沙声,不就是对生活的感念与向往么?
于是,让书香浸润春节,是绝佳的节日选择,在淡泊宁静中让心灵接受一次彻头彻尾的洗礼,在闲适淡然中,让人生获取一份澄澈与明媚。明朝的阳光,会更加温暖与惬意;生命的大地,会更加生动而浓郁!
读书之妙
文/段金凤
在家里常常看书,日子就过得比较充实和愉悦。记得刚退休的时候,不少同龄人都忙着下海经商或自谋职业;我不愿这样做,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安度晚年要打发时光,养生保健,陶冶情操,我以为最妙的消遣无过于读书。
读书的乐趣,少年人往往不会有老年人体会得深刻。当今传播媒体信息的器材众多,有线的或无线的,自控的或遥控的,各种新产品围着人团团转,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乐此不疲。但就不少喜静、喜独处的老年人而言,广播略显嘈杂;电视过于喧闹;网络需要键盘操作且易染上病毒,浏览反成了一件苦差事。相比之下,书籍那份独到的沉静、深远、超脱和汪洋的内蓄,既包涵了以上媒介的信息含量,更具有它们没有的独到优点。
要安神养心,调摄气血,除去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外,就是避开浮躁与嘈杂。在床窗前或院角捧书而读。凝神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世界,烦恼和忧虑不复存在……你或可以深入,或可浅出,在无声中听到有声,在无画中窥看画面,不同的人物在脑海里纷纷复活。那份特有的情趣与美感,绝非在媒体的液晶屏上能够感受得到。更兼书籍有独特的存在形式:小巧轻便、容量弹性因人而异,既可随放随收,亦可随读随歇,不受时间和环境的任何限制,于老年人是最合适的。
暮年读书能摈除一切杂念,清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我觉得此论甚妙,一个“玩”字便道出老人闲里看书的恬淡光景:读书不再是功课,也不再是为了考试,或者是应付单位、学校命题的差使和任务。这时的读书,是一种精神彻底放松的享受,完全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一切烦恼都应该抛弃,就像当年孔夫子不知老之将至那样,飘飘然,进入到一种很高的境界里。
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中,有87%的病人在这之前不喜欢读书。人类不需要尾巴,尾巴退化了;不需要思维,大脑也同样会退化。语言是人类表达自己思维与交流信息的符号,需要再次进行抽象概论转换才能被接受;它既是静止的,又是被动的,必须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它的内涵。一位优秀的读者,他会喜欢文字的单色与规范,以便在平淡中汇集自己的精力,把想象的青藤伸延到无限的空间,达到其它任何媒传方式无法企及的高度。大脑深处的神经键激活了,人生便会拥有青春的活力。
总起来说,我坚信老人不能产生万事皆休的念头,首先是大脑不能僵化,人才显得有活力。有的老人退休后感到无聊和空虚,无所事事,整天痴迷于电视。其实,这样的生活不能填补就是家园的荒芜与失落;他们何不换一种活法,多读点书,把读书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还将有益于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生活的绚丽色彩……
书香润家
文/廖华玲
古代爱读书的人,一般都是“家藏万卷书”。受纸张及潮湿的影响,那时的书易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为此,人们便放些芸香草和樟木片在书箱里,让书籍得到一定的保护。时间久了,当书的主人打开书箱,翻动书页,一股香气便扑面而来,此乃“书香”。家中能飘出书香的,或许只有富贵人家的宅第,于是“书香门第”便特指古代那些诗礼传家,有文脉底蕴的家庭。
其实,书香只为书人飘,无论你出身书香门第、书香世家,或是贫苦的寒门,一切皆因书而使家庭显得温馨、幸福、和谐。书香之家,泽润全家,爱书、读书、藏书,这是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不管网络时代如何潮起潮落,对纸质书籍的信仰始终矢志不渝,从未改变。一本好书,几代人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一种优良的文化,这大概就是以书立家、以书持家、以书传家的家风吧。
家是什么?是我们生活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它是温馨的港湾,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是梦魂萦绕的风景,是一本永远值得品读的好书。人们常说“我是为这个家好”,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确实需要家庭成员来好好培育,使它良性生长,不恶化,而书则是最好的“营养”。
当一个家庭把买书作为生活的必需消费,把读书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其显示的气质与风度,会让人肃然起敬和无限向往。如今,家庭进入数字化的娱乐时代,但总觉得飘着翰墨书香的家才有文化风韵。
记得一位平时总低头“刷屏”的好友对我说:“手机阅读,就是碎片化阅读,快餐文化,我最害怕读书的人”。朋友接着解释道:“我最害怕读书的人,是因为害怕书后的那张脸。书一放下,一张自信的脸便在眼前闪耀,举手投足,尽是风采。”好友的观点,也许有点夸张。读自己的书,能使别人害怕?不过,阅读确实是一种魔力,父亲爱读古朴典雅的线装书,一脸的“智者”像;我最爱看装帧精美的文学书,容颜也“青春”了起来;儿子爱翻童话书,稚嫩的童心像花儿一样绽放在脸上。书香润家,很精致的生活,值得追求。
家庭美德的培养,除了长辈的言传身教,书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一种正能量。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可以读书怡情,可以读书益智,可以读书修身,可以读书养心。家庭构成社会,书香之家构建书香社会。伴着书香,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发展的福音。
书香润家,温馨千万家,幸福你我他。
信息时代,漫谈读书
文/有匪
朋友说,让我写一篇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泛滥成灾的年代,如何静下心来读书的文章。我欣然答应,觉得这也是一个让我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过程。
但是等到要写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惭愧,因为对我来说,在现阶段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底气不足的。虽说已读到博士,每天都在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写各类论文或文章,周一到周日,可谓是日日无休,天天阅读。然而,我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有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用一种非功利性的平静的心态去读书了。
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用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认真地剖析自己在阅读中的心路历程和真实体验,并试图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心浮气躁的时代,不断去调试自己的状态,在静心阅读的片刻宁静里,给自己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
一
因为父母的有意培养,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那时候,作为乡村小学老师的母亲,争取到了兼职做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机会,于是我们姐弟三人的童年时代,真的就是在图书室泡大的,每天中午吃过饭,三个孩子就坐在书桌前,一人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书包里随时装着几本课外书,童话故事,寓言神话,文学经典、优秀作文……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书来,开始阅读。上小学的时候,学业压力还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大,不需要做很多的作业,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就差不多可以玩完成作业,于是课余的大部分时间就可以用来愉快地读书了。
小学六年,我几乎读遍了整个图书室大大小小的各种书,有的还读过好几遍,因为无聊,我们姐弟几个经常会自己想一些小游戏,比如诗词接龙,说出含有月、春、雨等字的诗句,谁说得多谁就获胜。姐姐从小读的书多,又很有想法,经常拉着我玩,设计一些故事情节,用纸剪一些小人来表演,我还记得她给小人们起的名字都是《红楼梦》里人物的名字,什么袭人、鸳鸯、金钏、探春等。大一些的时候,姐姐开始写小说,写文章,然后我和弟弟就会学着姐姐的样子,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地写一些童话故事之类的,现在想来,不仅是非常愉快的经历,还是很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兴趣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转到了文学经典作品上来,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冰逊漂流记》《茶花女》《莫泊桑小说集》《围城》等一系列文学作品。初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让我们读书笔记,然后我就扎扎实实地每天写一篇读书心得,整整坚持了一年。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天晚上十点,我和姐姐坐在小小的书桌前,我写阅读笔记,姐姐做中考题,在安静的小小空间里,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划过的声音,这寂静的声音构成了两个女孩青春里最美的伴奏曲。
初中和高中阶段,我和姐姐会把每个月不多的生活费挤出一部分,用来买书或文学杂志。每次买新书的时候,是最开心的,因为那是最好的下饭佳肴,边吃饭边阅读喜欢的书籍,是最享受最放松的时刻,也是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心灵的一次远行。那时对书籍的态度真是如饥似渴,一本新书,差不多一两天就可以读完,有时候读到尽兴之处,真是可以通宵达旦,如痴如醉。高中的时候,学校每学期都会对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进行一些奖励,除了有证书,还有一笔对于学生来说数目不小的奖金,于是下午开表彰大会,我和姐姐中午就会去逛书店,然后各自买一本喜欢的书,然后在会场的时候,享受阅读的快乐。
这种纯粹的、简单的阅读的快乐,是我单调枯燥的学生时代唯一持久的快乐和绚丽的点缀。
二
上了大学之后,学校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书籍资源,由相对匮乏一下子进入丰富的状态,总是会让人欣喜若狂又不知所措。望着那一层层、一排排望不到头的书籍,我内心总会涌现一种莫名的渺小感,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我每次去图书馆,内心都会有一种既崇敬向往又怅然若失的复杂感情,我喜欢用手指轻轻拂过一排排的书架,深深地感受着这些人类从古至今所创造的浩如烟海的伟大财富,它们是如此厚重而又深沉,而我终其一生所得,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一个如饥似渴追求知识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永远求而不得的痛苦和绝望。
随着资源的逐渐丰富和各种信息渠道的涌入,人很容易迷失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正如经历过物质匮乏的老一辈人喜欢囤各种各样物品一样,我也喜欢囤各种书,借很多书、买很多书,还有下载收藏各种电子书籍。这个时代的人们很轻易地就拥有了很多书籍资源,但是因为太多,反而不知从哪一本开始翻起。于是,我发现我的阅读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一边是案头越来越高堆积如小山的书,每一本都在大声疾呼:“我很重要,请阅读我”,这让我眼花缭乱心浮气躁,而另一边日渐增多的杂务琐事,同样让我心力憔悴疲于奔命。
这样的状态过了很久,我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迷失。幸运的是,这时我有幸听了一次周国平老师关于阅读与精神生活的讲座,这让我在迷茫之中找到了方向。周老师是视阅读如生命的人,当年在北大求学的时候,每晚坐在灯下苦读,到宿舍熄灯,不能再继续阅读时,便觉得格外痛苦。周国平老师说,时间,生命太有限了,要抓紧时间读书,要读好书!老师读书,推崇“三不主义”:不务正业、不走弯路、不求甚解。
所谓不务正业,讲的是为什么读的事情。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读书带给人的乐趣,是那些为了实用主义而啃书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有人读书,纯粹为了实用,读专业书籍,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归根到底,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终究无法超脱而享受阅读的快乐,因而周先生不认为这是阅读。
不走弯路,说的是怎么读的问题,即我们应该要读什么样的书。最好的办法就是直奔大师,读最经典的好书。这世界上纷繁复杂,各种事物层出不穷,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知识大爆炸,各种书籍满目琳琅,推陈出新。然而,真正的好书,大浪淘沙经受住时间检验闪着光芒的好书,也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本。而时间,是最好的验金石。
不求甚解,是一种只为自己喜欢而阅读的状态。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人之为人的特点,在于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通过读书,来愉悦身心,启迪灵魂,提升境界,就是最好的读书效果了。
于是我便渐渐明白,最真诚的阅读,是一种听从内心需求的阅读,不能赶时髦,哗众取宠追求潮流,也不能装腔作势故作深沉,而是听从你内心的需要,在阅读中,找到那个可以和自己心灵产生共鸣和对话的声音。怎么去找到这样的声音呢?我想起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为什么这样短短的一首诗,千百年来能够打动人,就在于其中蕴含的巨大的孤独和荒凉,如何与孤独相处,如何找到自我,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功课。而阅读,开启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古往今来,四野八荒,一切过往和现存的人和事,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可以和你产生深深共鸣的,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灵高度的契合,通过阅读的方式,达成了某种神交。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单薄而有限的,那么,通过阅读,一个人可以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更丰富和多元的体验。
于是,我开始沉下心来,不再贪多,不再徘徊,而是踏踏实实地,去阅读一些经典的同时又能获得心灵上共鸣体验的作品。通过阅读来体验情感,感悟生活,不断追问和寻找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是我大学阶段最难忘的体验。
三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对此,我深有感悟。如果说,学生时代的阅读和情感抒发,都不可避免建立在一种不识愁滋味的理想主义和矫情之上的话。那么,成人世界的阅读,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抵御生活腐蚀侵食、生命不可避免走向平庸的武器和堡垒。
提到阅读的力量,我总是不走自主地想到法国哲学教授、作家妙莉叶·芭贝的小说《刺猬的优雅》。“她外表乏味、粗俗、浑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但你不知道,每一个尖锐的硬壳下,都有一颗柔软优雅的心。”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就被封面上这段文字所击中了。
小说中的主人公勒妮是巴黎一栋高级住宅区的一位普普通通的门房,看上去和所有门房一样,年老、丑陋、肥胖、邋遢、无知,每天只知道在自己的小房间看着低俗的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吃着油腻腻的食物,然后呼呼大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门房,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扮演着社会对于一个门房所应该有的标签化的形象之下,勒妮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花园,那是一个摆满书籍的干净整洁优雅的小屋,在那里,她卸下所有伪装,如饥似渴地阅读司汤达、托尔斯泰,欣赏音乐,享受精致的点心和茶饮。在穷困潦倒的生活和炎凉的世态里,阅读救了她,让她在坚硬的外壳下,保留了诗意清澈的情怀和心境
作者这样描述勒妮:“她浑身是刺,是一座如假包换的堡垒。内心却如刺猬般细致,优雅得无以复加”。生活的真相大抵如此,单调、乏味、粗鄙,冷酷,而一个拥有阅读生活的人,在内心筑建了一个柔软优雅的避难所,用于安放我们纷乱疲惫的灵魂,以求获得片刻的宁静。
阅读,也让我看到了人性更多样的可能,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我欣赏那些叛逆乖张、叛逆孤独甚至被世俗伦理所唾弃的人物;但回到现实,尽管我还是会有自己的小叛逆,更多的却是柔和中庸。因为在文学的世界中,这种情绪得到释放,灵魂也就得到了些许自由。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精神上的丰富体验,精神世界越丰富,物质世界的需要可能就会越简单,一个人也就会慢慢回归到一种质朴本真的状态。
四
在这个纷繁喧闹,知识信息泛滥成灾的年代里,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一个现代人每年接受的信息量可能要比古人一生接受到的东西还多。然而,身处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之中,我却时常感到内心的匮乏和空虚。智能化的信息推送,精准而直击人们的痛点和需求,对此,技术的乐观主义者大声疾呼,一路高歌猛进宣扬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机器可能比你更懂你自己,个性化的精准推送,看似更人性化,更高效,但我们也要警惕很多随之而来的问题。
碎片化的知识和泛滥成灾的信息,带来的是深度思考能力的匮乏和一种因为被各种信息过渡刺激和消费之后带来的麻木和空虚。我们不需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并阅读书籍,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手机划一划,就有无数的信息和资讯自动进入眼帘,每个人都像上瘾一样,控制不住地打开手机,让大脑被各种信息塞满。而此时,阅读不再是神圣和充满仪式感的行为,它像是一种看球赛吃的薯片,喝酒时吃的花生米,你无意义地不停地吃,它让你有一种很廉价的,又不能说是多美好的快感,这是一种让你起情绪反应的东西,是一种精神鸦片,让人欲罢不能。
在反乌托邦文学作品里,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每个人生活在无所不在的监控之中,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娱乐至死》里面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当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时代,缺乏反思和质疑的训练,我们的大脑也如同久卧在床的病人慢慢丧失肌肉活力一样,大脑慢慢丧失了思考能力。有人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7秒,我深感为然。就像脑子用久了多多少少会出点毛病一样,互联网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忘——有些东西反复出现,有些东西却像针丢进了海洋,想捞也捞不上来了。媒体频繁报道的种种恶性事件,诸如虐童、报复社会、网络暴力、性骚扰、自杀、家暴等等,当我们看到了更多世界的阴暗面,我们为之惊叹、愤怒、谴责、同情、鼓励,但是,接下来呢?更多时候,我们看完,食指一划,又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下一秒的娱乐中,我们瞬间遗忘了,上一秒的我们是如何义愤填膺。就像祥林嫂的痛苦被讲述了一千遍以后,听到的人们早已变得麻木不仁了。而在这个时代,不管我如何积极地想要努力关心粮食,热爱生命,我还是感受到自己在不可避免地走向麻木和冷漠,走进一个不断自我封闭的堡垒之中。
这是一个智能时代,你今天买了一个包,明天满屏推送的都是满目琳琅的包;你今天听了一首摇滚音乐,明天给你推送的全是各路摇滚歌曲;你今天看了一篇历史故事,明天会收到无数的野史秘闻……而我们越是接受这种现状,越强化了机器的算法,越不断地被推送同质的信息,于是,我们便渐渐被强化和塑造成了一个单一维度的人,一个只能看到或听到某一种声音的被智能所改造的麻木空虚的单向度的人。
在被各种信息裹挟着不断向前的时代,我希望,每天,有那么几分钟,可以关掉手机和网络,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一杯茶,一本书,用手翻翻纸质书温润的触感,静下心来,读几段文字,享受最质朴本真阅读状态,不为任何人和事,只为自己。
五
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被要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这向前。人在风中,不管是逆风还是顺风,其实都无可挽回地要被风向所推动着改变最初的轨迹。而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世间万物都是有局限,因为有局限,所以“有待”,也就是需要借助某些工具来达到目的。阅读是一种很好地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塑造人格的方式。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讲的就是读书对人的影响。但是,单纯的阅读并不是目的,阅读的根本在于要让我们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众生如何喧哗,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走的路,知道如何去调整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能够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有独立思想,自由人格的。阅读和思考,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世界与自我,遵从自己的本心,不受制于周围的人和事,就可以像大鹏鸟一样,超越一种非此即彼的单一选择,从而拥有更加丰盈和开阔的人生境界。
不管时代的声音如何变幻莫测,认同或否定,都会让我们卷入被动状态,此时,何不静下心来,关掉一切外在的声音,打开一本书,进入自己无限丰盈的内心世界,或许,你会看到,在那宇宙洪荒之间,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声音,在那里,有一只大鹏鸟,绝云气,负青天,扶摇而上九万里,在广袤的时空之中,自由翱翔。
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里说:“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我想,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中摇摆不定的我们,或者可以选择在某个清晨或午后,随意打开一本书,开启一段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
读书,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文/刘唐成
最近,因为要应对专业类考试,把读书这件坚持了已久的爱好停滞了许久。慢慢发现,生活里少了点什么,就像是吃了好长时间没有沾一滴油性的饭菜一样,寡淡无味在胃里翻滚的难受!试考完了,心也慢慢静下来了,翻开书本,迎面扑来油墨的清香味,品读着优美的文章,那种感觉亲切而熟悉,内心踏实而满足。读书潜移默化的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就像吃饭一样,成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平时生活中不仅要汲取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补充能量维持生存的必需品,更不可缺少了维系精神的食粮。一个人即使有强壮的身体,但没有思想而活着,那也是空有一副躯壳!缺少了物质上的食粮,顶多饿几天肚子,在现如今的生活水平下,这样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而缺少了精神上的食粮,那精神境界将变得荒芜,从而也迷失方向,那将多么可悲和可怕!读书总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算一种无形的投资,读的多了,兴许总会弥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缺憾!
回想起来,自己最欣喜的事情就是在一个周末,停下手头上的事情。然后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泡上一杯清茶,捧起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阅读。彻底的放松身心,享受读书带来的那份愉悦,和那份充实。就像是真的与高尚的人在对话一样,整个人都沉浸在书里,体味读书的妙处!可惜是这样的时间太少了,平时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杂事所打扰,有时候也因为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自律性差,而不能挤出时间好好坚持。由于上班的地方,地处大巴山间偏僻的小镇,可阅读的书籍较少,实在觉得无趣,便一时兴起,跑到镇上邮局分别订阅了全年的《人民文学》、《诗刊》。每月初,特别期待邮局的电话,通知到镇上取书。记得,邮局的老大爷每次见到我兴高采烈地取书便说道:“这么偏远的地方,你还订这样的书看。”我淡淡一笑说:“平时闲的!”几年下来,订的,买的书堆了一大推,妻子总是抱怨我说,买这么多书你看了多少,你看占了家里这么多的地方。其实,读书的那种心情只有自己懂得。
后来,上班的单位给职工建立了图书室,有了借阅的条件,慢慢就习惯了借书阅读。下班了,回去躺在床上,细细品读。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了安康本土作家的书,每到周末就往市图书馆跑,索性办了一张借书卡,这样就不急着归还,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仔细品读。现在,虽然网络和手机阅读很方便,但自己依然喜欢读传统的纸质版的图书,书渐渐的成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
一日三餐固然重要,读书同样不可缺少,它给人思想,启迪智慧,指引人前进的方向!今后,愿更好的吸取书籍所带来的精神食粮,将读书进行到底!
书卷多情似故人
文/李红梅
这几年,孩子长大了,生活中,该争取的已经争取了,争取不了的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闲暇时,一头扎进书本,越看越有感触。本想动笔写下世态万情,破人愁闷,然而等到自己动手,才发现知识浅陋,下笔无文,于是陷入一种苦恼之中。愁闷之余,扪心自问,如果做不了一个作家,我还会每天花几个小时读书吗?答案是肯定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我常态,我已经离不开书了。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爱好读书的人,以前只是在现实受了挫折才到书本里寻求慰藉。这么多年虽然读过不少书,但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真正认真读书也是带了功利目的。譬如为了拿文凭,不得不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了上好语文这门课,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但由于记忆力特差,看了后面的会忘记前面的,能记住的也是一鳞半爪,那些印象深刻的情节。但是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在脑海里腾挪跌宕,想写的欲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又找不到切入点。最近和一位在写作上颇有建树的长者聊天,他说“其实,我年轻时是很执着于文学梦想的,后来我在梦想与现实中挣扎。一晃很多时间过去了,所作的努力虽没能实现梦想,但却增加了现实才干。退二线后,我重拾梦想,因此过得十分的充实与惬意”。我豁然开朗,是啊,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整日忙于教学,视野狭窄,而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我更需要多看书多学习,积累精神的财富,提高业务能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至于能否写文章,全凭天意不必强求。如今读书于我已不能改变命运,也不能像伟人那样去探索人类真理。读书予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沉淀内心,激发内在的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内涵,滋养心灵,从容地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想,生命的化妆应该就是多读书,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曾经,在我消极厌世时,我选择阅读;曾经,在我无路可走时,我选择读书。几乎每一次都是读书救了我,让我有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因为阅读,我从事每一行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书本赐予我的力量,让我处于困境后能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些曾经看过的文字时而能为困境中的我指点迷津,时而在我理屈词穷时恰如其分地表达我的处境和心境。读书把我内心的浮躁慢慢修炼成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学会了孤独,学会了思考。在我看来静静地回味书中的情节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思考,它锻炼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知识层面。在工作上,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上课恰如其分引经据典,讲解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在生活中,读书引领我穿越现实的迷雾,脱离世俗的烟尘,感受到生命的灵光。
杨澜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段文字让我感同身受,人即使过着同样的生活,因为有了阅读,思想素养就会变得不同。因为书,你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可以领略到更丰富的人生。
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文/念念
年复一年,时光总是不等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劝君多惜时,人无再少年。
珍惜时间最好的方式,是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做好这几件事,才能不负岁月,不负己。
少迷茫,多读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却忘了一个前提,只有那些装满知识与智慧的灵魂,才能创造出丰盛的生活。
人不读书,精神就得不到滋养,思维也会变得僵化,到头来,无力应对的局面必然越来越多。
而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当他们拿起书,也就拿起了穿越迷茫最好的武器。因为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每当迷茫的时候,要懂得从浮躁中抽出身来,静心多读书。
读书的过程,亦是为自己的心拂去尘埃,注入光亮的过程。
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得以不断保持思考,更新自我认知,直至越来越笃定从容。
有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于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我们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引领我们在迷茫中找到出路,走向美好的明天。
少生气,多争气
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碰到看不惯的人。
如果学不会调整心情,动辄生气抱怨,到头来,吃亏的反而是自己。
成年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因为管理情绪,其实就是在管理人生。
要想让生活慢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处世,不怨天尤人,不乱发脾气。面对不如意之事,我们应该做的,是化生气为争气。
工作中得不到赏识,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感情中付出没有回应,那就把精力用来好好爱自己,使自己拥有无可替代的魅力。
跳出负面的思维框架,多用积极的心态思考,保持冷静沉稳,自会发现:心情变得晴朗时,问题也在迎刃而解。
永远没有人能阻止我们去感受更好的世界,因为每个人都值得更好的世界。
让情绪靠岸,让心情回暖,带上笑容迎接每一个挑战,你其实就已经赢了。
少空谈,多行动
制定目标从来都是很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接下来该如何去执行,去落实。一旦缺乏行动力,再多的想法,都会变成空谈。
提升行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定目标的时候,配套拟定好分阶段实施计划,然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期限。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不是空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
别让自己耽误于只说不做。从现在开始,以行动来践行想法,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成全。
时光荏苒,从不为谁而停留。但与其感伤哀叹,不如把人生当成一场历练。
提升好自己的学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修炼好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既有清晰目标也有高度执行力的人。
少年读书时
文/从维熙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读书,很多有趣的文学名著,塞满了我的少年时代。当时读《水浒传》,感觉故事极其热闹。读《三国演义》,到处密布着明枪暗箭。赶上《石头记》,全部看懂书里的东西,肯定是不可能的。后来,随着一步一步阅读层次更深入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就从精读《史记》开始了。
对我而言,什么都可以舍弃,但是古书绝不能放手。正是因为这种偏爱,所谓的“偏科”,随之越来越明朗了。那时,我潜意识里认为远离理科以后,自己必定从文。这种想法暗示着我,使我对理科越来越不适应。我的兴趣全然沉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显然,我的童年跟青年暗藏着的最大缺憾,便是理科成绩实在太差了。
我当然有另外一面,思维比较活躍,感性思维则是跳跃型的。记得爷爷曾对我说:“你说话,这句没说完,又跳到另外一个主题上去了。”这种思维的膨胀,像跨栏似的跳跃,正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在文学上比较富于联想。看一滴水,可以想到大海;瞥一粒飞舞的萤火虫,可以想到漫天的朝霞。所谓一叶知秋,老树掉了一片叶子,会引起不同人群的多愁善感。
在农村生活时,南燕北归,也能引起我很多悲凉或与年龄不相称的思绪。这算不算文学里面必需的东西呢?自己感觉,应当是算的吧。仔细想想,古代《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话中的前两句是说,有一只水鸟在河滩上鸣叫。这就是诗歌发挥的想象,绝非鸟儿在那里。毕竟,鸟儿是没有思维的,作家、文人却把它具象化了,把它变成一种感情的媒介,促使它更感性化、更人性化,它的活动也变得有趣起来。
20世纪80年代,我跟陆文夫和张弦一起游览长白山,参观著名的天池。当汽车在长白山里穿梭时,忽然看到有一种很别致的松树,名叫落叶松。落叶松长得不够粗,但是树挺高大。旁边还有好多白桦树。大家知道,白桦树的外貌非常温柔,像身穿白衣素裙的少女。我跟文夫随即有感而发。我说:“看那些落叶松,像不像一艘海盗船上的强盗?”陆文夫接过来说:“白桦林就是一群身穿素装的少女。”这是我们俩各自对形象的具体描述,当然,也联想、升华到了人。张弦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他说:“这就是一艘海盗船,到这里来,把这白衣素裙的少女,全装上船以后带走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文学构思与升华的过程。看来,文学离开联想是不行的。人们可以读到李白那首短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只不过看见了飞泻的瀑布,想到的却是天上的银河决堤,瞬间流到地下了。显然,这种艺术细胞并非是人人都有的。在文学这片广阔的天地当中,包容着人类精神的想象,实在是太多、太庞杂了。
书中到底有什么?
文/刘新宁
杨绛在谈读书时这样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和歌德所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异曲同工之意。他们都是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没有任何功利,优雅而闲适。如此可以说,书中自有大学者。
但在有些人看来,读书却没这份优雅,书中有的也不是这些。譬如,从前为了勉励人读书向上,有许多鼓励的话,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等。如此,书中有的是财产、俸禄、美女、地位,用这些来刺激读书人发奋用功,“学优仕后”会怎样,可想而知。
所幸书中有的不止这些,更多的还是无穷的乐趣和缤纷的美好,所以用不着用那些庸俗市侩的话来劝导,否则倒把一件普通正常、高雅快乐的事儿变成了充满功利的任务,甚至是苦差。知识确实会给人带来物质利益,但它给人的首先是获得真知的快乐和发现真理的美,这种快乐和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体验。因为通过读书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明白是非,提升素质,不被时代淘汰,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即使那些奔着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去的人,所读之书,也是关乎仁义道德、修身养性、志向节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的。
我喜欢读书,以文史哲类为主,也兼涉诸科百家。通过读书,既懂了许多道理,格物而致知,也增添了不少力量,立世而不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的不少朋友也是书虫,见面探讨的也是与读书有关或与知识搭边的话题,每一次讨论都会有助于我对所读之书的理解和消化,获得新的提升。当读书无用论之风刮起的时候,我想到了文学曾驱走我的寂寞,哲学让我以明理,史学使我知兴衰,诸子百科告诉我世界有多么宏大,而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和麻烦也曾因对知识的掌握和增加得到解决。读书,怎么会无用呢。
书,在人面前呈现了一个个瑰丽的世界,也打开了一扇扇门。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全仗书的功能。如果读书真的如串门儿,我就是个爱串门儿的人。串这样的门儿,会让我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发现美,从而让自己也变美。书中有什么?书中自有无穷之乐,无穷之益,无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