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浮躁文章

2022/12/20经典文章

浮躁文章(精选17篇)

等风来

文/吴红翠ai

一场大雨,是不是让这久以来的忙碌、浮躁、愤懑以及不安——尘埃落定?

每个人,每一天,遇到些什么事,谁又能知道?

每个人,每一天,是晴是阴还是雨,谁又能说得清?

我怎么能细数那成堆的琐碎呢?没完没了日复一日……但是,我们内心的浮躁却是不能没完没了不能日复一日的,无论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生活,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所谓的烦恼,仔细想想,其实无非就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一抓一大把,一筛却都不值得一提。风光也好,失落也罢,这一天过去,都成往事。

我想在这个夏天的夜晚,沉淀自己浮躁不安的思绪,就像用我随身的木梳,轻轻梳理纠结成团的乱发,然后,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能如柳芽,如和风,如波光中轻轻荡开的涟漪……

我已不能说出对自己、对这一切的爱与恨,童心与快乐、忙碌与繁琐交织在一起……我喜欢穿着裙子,和孩子们一起,热热闹闹跳着春天的舞蹈,轻快活泼,像春天的柳絮飘扬蝶舞翩翩,我更愿意把我的内心写成安静的颜色,没有浮躁、没有抱怨、没有不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一个安静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该扔的扔掉,该放的放下。而我自己,这个时候,只想“静静的、等风来……”

听,雪落的声音

文/永不再来1998

还记得有多久没有见过如此壮丽的雪景了吗?一觉醒来,世界已是冰清玉洁。

雪是有灵魂的,性情从容淡雅;雪是有生命的,舞姿曼妙热烈。从一滴水逐渐升腾,酝酿于苍穹;以一朵花悄然凝结,坠落于红尘;一开一合之间,敛尽了天地之间的华彩,空灵圣洁,一落倾城。

雪从来都是骄傲和冷艳的,却又善解人意的传递着一脉纯真的温情。一夜三千繁花落满城,抚平了人间的浮躁和喧嚣,守护着万籁俱寂里的幽邃和宁静。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心聆听——总是在不经意的相遇里,妙韵天成。

烹茶煮酒,围炉诗话,今夜有了别样的情思:听,雪落的声音。

远离浮躁

文/清心居

远离浮躁,这是一个心灵修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心提升的再造结果。其实,如若用一句来解读的话,那就是:锻造精神空间。

有人说:服饰不能评定人品,但服饰却能装点人的外表。人活着,是需要一定物质来装饰的,但能够使人活得幸福快乐的必备条件,那就是:精神空间的充实。

俗语常讲: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但金子却一定是发光的。当今的社会,虽然多数人具有功利思想,但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漠视物质的东西,崇尚精神的东西,甚至于为了精神可以完全抛弃物质利益的驱使。

虽然这部分人与时代的潮流并不相符,也许有些幼稚,或许有些激进。但这部分人的思想却是极其纯洁和简单的。人和人之间很真诚,生活也很简单,更益于相处。主要特点就是这部分人在精神上极为充实,生活中充满着无尽的欢声笑语。

也有人说:当今的社会,功利因素压倒了一切的这种趋势,这就是我们感到极不舒服的地方。然而,若想不被其这种趋势所驱使或奴役,那就需要自身心灵方面的锻造与修炼。

虽然说,金钱、地位和名利,能够给人带来一时的快乐与满足,但它却不能给人们带来永久的幸福。有时,还容易给人们带来一些灾祸。相反,如若自身心灵得不到更多的锻造与修炼的话,那就容易使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至使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感与快乐感了。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但改变一切的不仅仅是时间。西方哲人亚伯拉罕曾说:“历史上伟大的人,永远是那种自我实现的人”。

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历史丰碑的背后,不仅仅是人们的感叹,更多的是留给人们的思索。与当今多数人那种追求功利的趋势相比,少数人更多的是留恋那种纯洁的情感交流、最为真挚的思想沟通、最为纯真的快乐永恒。

就像有些人常常提起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的情结所形容的那样: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吵吵闹闹,苏联电影搂搂抱抱……其实,这正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

针对上述所形容的现象,我们可以细细地去分析一下:露天电影正是当年童年中最为快乐的回忆。因为,电影中的生活跟当时的现实生活出现了不少的思想交集。反复的欣赏,来回的琢磨,那些精彩的段落,哪怕是几十年之后,仍然在一些人们的思想中反复闪现,以至于影响了无数人们的一生。

我们可以这样讲,那时候的人们比较纯粹。虽然说生活上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那时候人的精神比现在的人要富有的多,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指数比现在高。追寻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人们心灵上的充实。

当今社会,由于物质上的丰富,多数人们的功利思想渐渐提升,而心灵的沙漠却正在逐渐扩大。故而,人们的浮躁情绪也正在渐渐占据着大多数人们的精神空间。

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诠释的话,说白了,人们浮躁情绪的背后,那就是心灵空间的“沙漠化”。换一句话来讲,也就是随着浮躁情绪的扩大化,内心逐渐变成了“空虚”,由此也就渐渐产生了浮躁……其结果,具体表现在人们生活幸福感指数的降低。

按照上述的理解,这样就容易使人产生逐多的“疲劳”感。如:欲望疲劳、审美疲劳、精神疲劳、思想疲劳,以及更容易出现一些带有时代潮流特征的现象来。如:欲望补偿、审美补偿,物质享受的补偿和精神享受的补偿,等等。

因此说,随着岁月的变迁,不断地有某些东西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也许是一件物品,也许是一种习惯;或许是某些说法,或许是某种观念。但它也必将给人们留下一种永恒,那就是:精神上的激荡与充实。

精神来源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上的享受,源于人们思想与文化上的底蕴多少。故而,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能够提升自身灵魂的思想素材。即使不是这样,那也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细细地去观察与感受。即:留心处处皆学问,事事通达皆自省。

古人云:闲暇读书,其乐无穷哉。也可形容为: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其原理简言之:费尽心机,聚剑钱财,万金难买一生平安。

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心态

认同的观点:锁事中孕育着伟大的种子。那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往往更有可取的价值。在琐事之中尽心尽力,能展现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去干好大事。

年轻人需要尽快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许多浮躁的人都曾有过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最后只剩下牢骚和抱怨。他们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其实,机会就在每个人身边,只不过,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眼光不愿俯视手中工作的细节的人,在焦虑的等待机会中,度过了不愉快的一生。要尽快学会摆脱浮躁,用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联系实际:工作中,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学习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验,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平凡琐碎的工作,很多时候会让人浮躁。特别是处理日常事务时,每天都会重复做同样的工作。每天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小的矛盾,很细的问题。但是还是要认真去对待,因为每一件小事,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发生的情况不同,解决的方式肯定也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答案是一样的,但是说明的方法肯定有区别,因为学生的接受方式不一样。如果心态不好,做事浮躁,那么,也许就会很机械的应付工作,以及很简单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工作,看似琐碎无头绪,其实都是对教师实际能力的考验。用平静的心态,拒绝浮躁的工作态度。

反思与重构:每一件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力争高效的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领导的笑脸,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从小事开始,锻炼意志,增长智慧,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日后才能做大事;而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你面对小事的心态,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以及你区别于他人的特点。“以小见大”、“见微知着”,通过从做小事开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赢得认可,在不远的将来你肯定能赢得干大事的机会。

也许现在它和你目前的专业不搭界,对你的职业没有直接帮助,但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促进你事业的进步。机会不会降临到毫无准备的人身上,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有人能抓住,而大部分人却抓不住。用平静心态做好工作中的小事,就是为自己创造了机会。而且在你为机会来临做准备的过程中,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

成都记忆碎片

在喧嚣繁华的春熙路,有这么一座安静的古寺,被钢筋水泥包围,却超然于世俗之外。

我不知道它的历史,也懒得探究。只知道与佛教有关。推开厚重而沧桑的大门,便进入了一个清静无为的世界,这里的隔离效果惊人。不仅隔离声音,还有浮躁纠结的情感。

去大慈寺比逛春熙路更让人快乐,这样的快乐基于一种远离尘世的安宁祥和,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会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洗涤心灵,参悟佛家的道理。在这里,明白佛教是多么的开放和包容,它不再是那个严格遵循五戒的宗教,它可以随时打破自己而又吸纳新的东西,让人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它相信报应,也鼓励宽恕,这样营造出的氛围是让人舒服的。

大慈寺除了日常的参拜,还可以在里面打牌吃饭喝茶,它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休闲至上的核心价值,也诠释了成都人对于生活的理解。行走在大慈寺,我会自然地卸下所有的心防,掠去浮躁,任时间安静地流逝,在那一刻,我终于能明白,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不是简单的财富堆砌,而是追求一种自然地和谐,尊重生命,珍惜并感恩所得到的一切,保持对内心的追随。

浮躁的时代,肤浅的爱情

漂过了一座座陌生的城市,看淡了一件件熟悉的往事,我,潸然泪下。

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个原原本本的我。

时代的步伐告诉我说,现在的爱情就是这样,要试过,才懂的。

青春的步伐告诉我说,将来的爱情就是那样,要走过,才明白。

有很多很多的那一刻,我彻底迷茫了。要怎样才算爱,要如何才算真。

岁月如歌,青春似水,停下好好想了想,原来我还是我。

变幻不停的只是那肤浅的爱,潸然而下的只是那悄然而落的泪。

浮躁的时代,我彻底的迷茫了,也失望了,不是我不爱了,而是我不敢爱了,一次次的谎言欺骗。一次次的歇斯底里,一次次的无可奈何,自己早已满身是伤了。

随风而去的泪,随处可见的伤,让自己早已麻木了,我独自的前行,独自的彷徨。

如果有轮回,我在轮回等你,如果有来世,我在来世等你,如果有今生,我还在今生等你,从未走远。

如果没有了如果,我会把我的爱,我的心深深的埋葬。

浮躁的时代,用我肤浅的爱情,无力的诠释着,深爱你。

借着这无力的字眼,请把我的爱,带往曾经。请把我的心,带往远方。

当爱变成一种痛的时候,舍弃已成为唯一的选择,那么我选择停留在有你的时光。

说静

文/季钰程

在这个喧闹的时代求静似一场黄粱梦。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让人们浮躁不已。

今年,《向往的生活》在湖南卫视热播,节目组用镜头记录了明星们“守拙归田园”的村居生活的点滴,节目主要表达了对逃离喧嚣、避开拥挤、留住内心宁静的向往,引发了无数平时步履匆匆的白领的共鸣。

现实生活处于工业化时代,只有“快”才能更高效,但我们为什么要提倡“静”呢?龙应台说过:“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智慧必来自于孤独。”这孤独旅客的行囊中,恰是满满的平心静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徐霞客踏遍千山成大道,边跋山涉水,边参悟人生,留下了一部《徐霞客游记》供众人赏鉴,他的静是面对茫茫天地的,只有素颜修行,才能参透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养生良方。当我们浮躁、狂妄、困顿、欲火中烧之时,需打上一针 “静”的强心剂,撇一把“静”的澄净剂,让发烧的头脑慢慢冷却,让骚动的心慢慢沉寂。

当然,习静并不必要逃空谷,也不必学佛家静坐参禅。在百忙之中,在尘世喧嚷中,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与闹相对,少了一份奔走疾呼的浮躁,多了一份深自缄默的智慧;静与闲不同,少了一份无所事事的慵懒,多了一份从容淡定的笃定。

静用禅语来说是入定,用俗语来说是安处。由静组成的词语都是散发着清香的,如娴静、幽静、静谧等。静,包含的不只是一份禅意,还有一份诗意。

闲看花落时

文/429紫晶

淡粉色的花瓣飞落,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像一场如画的江南烟雨。在这场丝丝点点的江南雨中,携一杯香茗,细细品味茶香与花香,倚立树旁,闲看花落……

闲看花落,不是一种做作,而是静心心净的释然,是淡定看待人生的态度,大起大落,大风大浪,大喜大悲,静下心来泰然处之,方是人生真谛。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起起伏伏,就像一个早已设置好的圈子,限制着人们的身心。在这个圈子里,有些人浮躁地沉沦了,成了现实的奴隶,被现实左右自己,左右着自己原本平静的心,再也没有从这个枷锁中逃出来。而有的人凭借自己看透红尘的释然与历经风雨的淡定泰然处之,心灵慢慢地从圈子里飞出,飞进了所谓的极乐世界。静心淡定地面对人生起伏,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才是一种真正的成功!

犹记得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看待人生未免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淡定吧。有的时候,面对太多起伏,我们会习惯性的变得浮躁,习惯性的失去了自我,习惯性的选择逃避,可是,我们在一生的忙碌中,却忘记了歇脚,忘记了静心,因此成了雾里看花的局内人。浮躁的雾包围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不清社会与自己。逐渐成为了浮躁的牺牲品。为何不在这浮躁的雾里走出来,沉淀一下自己浮躁的心,慢慢地品味这种人生起伏与悲喜,为它们画上圆满的句号。

哲学上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六祖惠能在唐仪凤元年正月初八到了广州法性寺,正赶上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这时有风吹幡动。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个和尚说是幡在动,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惠能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虽然是唯心主义,却揭示了一个道理:心的动静会影响到人。静下心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动的,就像淡定了的人是不会感受到起伏的苦痛与无奈一样。试想想,如果一个人淡定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他,还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他前进的步伐呢?毫无疑问,淡定是人生成功的一块基石。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但是也决定着人生的一半成败。

所谓“淡定”,就是静心地面对人生的起伏。不过分奢求为“淡”,静心思考为“定”,因而组成淡定。人生有太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事情要经历,有太多的苦痛要承担。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狂,可以闹,但是大哭大笑疯狂打闹过后,留下的,仅仅是某一天写进脑海里的泛黄扉页而已。为何不静下心来,静心地去思考自己该做什么,静心地去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然后很淡定的处理这些所谓的起伏与风浪,最后,转身,微笑,离开……只有这样的淡定人生,才算是生命中真正的坦然!

花瓣一片片地落在肩上,淡淡的,柔柔的,香茗的味道渐渐变淡,在斜斜的阳光下,淡定过后,转身,微笑,离开……

浮躁与安静

在当下社会里,不知是节奏的加快,还是思维的提速亦或是我们目标轨迹的变化而使得我们无暇安静下来思考一番。这种加快、提速或变轨让我们无一例外地掉进浮躁的激流之中,并被这激流裹挟着前行或漂流,你身在其中却又身不由己而无法停顿,身陷其中的我只能随波逐流吗?难道你不知这激流中还有许多的漩涡么?那些人正等着你掉入其中咧。惶恐中的我无论如何也逃脱不出这激流,甚至都无法躲避向我袭来的漩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让我更加向往那份安静,而这渴望又如此的强烈。

在这渴望中我不由得想起一位哲学家的一席话:人的本质不依赖于外部环境,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的自身的价值。唯一要紧的就是灵魂的意向,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种内在的本质是不容扰乱的。这是我们生命对安静的钟爱。因为陷入这浮躁的激流之中,让我渴望安静,这发自我内心灵魂对安静的感召,源自于激流中的我无谓的消耗体力,浪费生命。浪费生命有如何呢?大家不都是这样么?我在内心中斗争着,却又无法呐喊,因为已没有了勇气,没有了在大家看来要成为异类的勇气,而沉默亦不使别人察觉你的渴望,也就同同类一般罢了。生命呀,你真要在激流中游走,或掉入那为你准备好的漩涡中吗?

人应有所向往,生命亦有所渴望。因为生命你的已存在,又为什么要浪费掉呢?美好是生命的渴望,更是人之向往,无疑,人生最美好的境界、生活最美好的境界、生命最美好的境界,不是物质和权力的拥有,而是精神的享受,越是要获得这样的享受,就越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安静也就变得丰富起来。

在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浮躁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乃至判断,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渴望,特别是在这变形了的激流中,学校的教育也受到这浮躁之渲染并被这激流冲刷的面目全非,安静校园的环境随之也荡然无存。这里的教育和学术越发地难以找到它那宁静的圣坛。因为浮躁而使得教育功利化欲望愈发的膨胀,逐渐摒弃了的自然而纯朴的教育和严谨的学术风气而使得校园变得无法安静下来。功利思维的侵入迫使教育迷失了本原本的目标和本真的功效。浮躁不仅让教育无法安静,也让人的灵魂无法安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心灵的安静、精神的安静、生命的安静又是何等的困难呀,而这样的环境更让人无从享受和拥有安静带给我们的美好和闲适,安静犹然已成为了一种梦境,即使是在梦境里也使我无限地留恋,留恋夜晚,留恋夜晚的安静和宁静之中的夜空,在这样安静的夜晚里一种渴望驱使我抬头仰望,仰望那满天的繁星,仰望又催生我去寻找,寻找什么呢?我知道要寻找什么,寻找我自己,寻找自己的生命,寻找自己的灵魂。

远方

文/玉烟

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周末。

因为自由,一切均可掌控,于是时间便过得缓慢。

窝在沙发里看书,闲散而又安静。

是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第二遍看这本书,以前是不把它作为好书标记的,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而是因为--太好。太接近真相,便过于残酷了。

那时还年轻,不想或者不甘心接受,所以便不把它当做好书,其实只是不想要自己看第二遍。

那些由爱到不爱,由年轻到老去的过程,是不可以细看的,一看便要遍体寒意,直生出生之恐慌来。

封底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终究,是不爱了。"

要发出这感慨,心境是该有多荒芜。

我尚未老去,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法找到出路的恐惧。

如果一个人活得时间太长,即使不智慧,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见过、经历过,能继续上升的空间已然很少,也无法再去追求什么东西,这样活着或许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就好比我今年29岁,我忽然开始不太喜欢看小说,更确切地说,是无法继续喜欢看仅仅讲故事的小说,我要看作者对人生的探索和讨论,我要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出路。

此时此刻我忽然很庆幸自己的不聪明,因为不聪明,于是有很多难题就可以在别人那里找到答案,而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对着一群智商和自己相差太多的同类,孤独又无助。

花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长安乱》。

是很轻松的书,但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韩寒是想讲点什么的。

结局的指向是悲伤。

潜意识里我是喜欢悲伤结尾的,至少一本书该让人觉得惆怅,这样才意味深长且意犹未尽,但好像我已经逐渐无法承担起悲伤。

愿望总是容易破灭的,但人总还是要活下去,要往前走。

在过去的近几个月里,一直都非常忙,忙到没有时间记录、总结和思考。

眼前事物纷繁缭乱,内心却枯寂如死。

我是要怎样地催眠所有的感官和内心,方能忍受当下的种种。

有时夜晚辗转反侧,愤怒、无奈、哀伤,觉得被一股强大力量所控制,想要毁灭眼前的生活,若生活是一面镜子,我必狠狠将其砸碎,可惜它不是,它是一面虚空。

你将拳头挥出,只能触及空气。

于是连对手都没有。

我只好刷一下微博,看看这浮躁的世界,浮躁的人们,浮躁的生活。

然后等到第二天,若无其事地去上班。

过大的工作量让我不断地忘却,忘却。

空闲的时候,会想念那一面海。

那些独自在海边度过的时光。

活着总是需要一些寄托,这比所有的感情都重要。

我的寄托是远方。

所以在海口的时候,我时常去偏僻荒凉的海边。

夜色浓郁,杂草丛生,空无一人。而目光所及的远处,偶有迷离亮光,我想,应是夜航船,载着一些人的希望,驶向远方。

这便是海口的好处。

可以看到很远很远,可以走很久很久,看不到人。

而不像杭州,铺面而来的是各种面孔--陌生的,被迫虚伪的,无法触及灵魂的。

置身其中,就想要找一个出口,落荒而逃。

大概很久以前,我也不曾想到,我会活得如此潦草,如此粗糙,如此浮躁。

内心明明已是山穷水尽,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我的柳暗花明。

去过一些地方,经历过一些人,就如同见过草原的马,野得再也不是笼子可以束缚住的。

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的答案尚未清晰,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向远方。

远方。

夏至,夏逝

文/花无痕水无迹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百度百科

昨天晚上我在感慨天空的亮度时,家里人告诉我白昼已经在日渐缩短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夏至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从今往后,我就不得不面对更长时间的黑暗和日渐降低的温度。尽管在这样的天气里说这种话会让人感觉有点不着边际,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再过一两个月我就要在夜幕笼罩下吃晚饭,在凛冽的寒风中将外衣的拉链拉高一点,再拉高一点。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我是喜欢冬天的,因为喜欢那种在天寒地冻之中将自己牢牢包裹在厚厚的衣服之中的感觉,或者说,喜欢在寒冷的衬托下获得温暖的感觉,正如人饥饿时会觉得饭香,口渴时会觉得水甜,疲累时会觉得睡觉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越是寒冷的环境下越会觉得温暖的感觉是那么的不同,从身到心。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雪中送炭”,却未曾听到过“炎日来风”,即使自己想想的话,也能理解,在寒冷的冬天有人给你送上一杯热腾腾的的咖啡和在炎炎夏日有人给你送上一杯清凉的雪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就我个人来说,前一种更胜。

可是,幸福和烦恼总是形影不离。冬天的严寒让人生出对温暖的向往,就像从潘多拉魔盒中获得的希望,有希望,就会有失望。当梦寐以求的温暖得不到满足,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内而外的严寒。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会诗兴大发,爱上身边的一切。枯黄的小草,茕立的老树,漫天飞舞的雪花,还有裹在厚厚棉衣里的男男女女。这是一种痛苦,与没心没肺的幸福相对。

就这样,不知不觉,原本厌恶的夏天开始在我的世界里占下不一样的地位。原先的时候,我讨厌它的热,讨厌它带来的蚊虫,讨厌它带来的喧闹浮躁,可后来却恰恰是这些喧闹浮躁使我从自己复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它以它自己的力量强制我感受身边的外物,而不是再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说舒适安静的环境会让我乱想的话,那这种炎热浮躁就恰好为我带来些许的正常生活,不再为各种复杂的情感所困扰,有的只是激情和能量。

当这夏天又一次要逝去之时,我便开始害怕,害怕迎来新一轮的情感折磨;又有一些期盼,期盼新的创作源泉。这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不知所措。

浮躁

文/朱扬清

“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这是百度百科对“浮躁”的解释,我觉得甚是有趣。老师总是说,你们这段时间太过浮躁,得静静心,沉下来。我只当是老生常谈,左耳进右耳出。如此看来,浮躁倒真是意为漂浮不定,难怪叫我们沉下心来。

由字面意思可见,心里的什么东西总是安定不下来,随波逐流,无法扎根,自然无法抽枝发芽。这东西在每个人心中的存在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到我这儿,我把它理解为无处安放的小小野心。

这点野心包括,每次考完试都能出现在学校的光荣榜上,上一个名儿就如雷贯耳的大学,过一场潇潇洒洒的恣意人生,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

我总想着,背后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我得变得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看着遥远的理想大学和身后的勤勤恳恳的同学,我开始责备自己,怎么不能更努力一些呢,若是被他人取代了位置怎么办,若是只能把理想大学当作理想怎么办。

焦躁,焦虑。

心开始浮了起来,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舞者跳舞的步伐乱了,自然会摔倒;而我的心乱了,自然无法在考试铃打响后,合上笔盖有如剑客入鞘的骄傲。

父亲看我这两天不在状态,劝我出去散散心,说这样恐怕会好些。

我穿上柔软的毛衣和厚重的外套,戴上毛绒绒的围巾和手套,裹得像只圆滚滚的小狗熊,吸着鼻子满心欢喜地去书吧喝热可可。

这家书吧是省图的分馆,藏书可以说是非常齐全了,共有三层,三楼是书籍的集中区,你可以像电影里看到的那些大学的图书馆那样,踩着梯子从书架上找书。它总是让我联想到迪士尼公主里那个爱看书的贝儿的卧房,也是像这样四面八方的墙都是由书构成的,我偷偷在心里给它起了个名字:贝儿屋。好像这样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就可以完完全全属于我了。

我翻出上次来这没看完的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手中捧着漂浮着几颗心形棉花糖的热可可,坐在暖烘烘的暖气片旁,极其享受地喝了一大口。

不禁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日剧《减肥反弹》里的小信子撅着肉嘟嘟的小嘴巴,一脸陶醉地说:“于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吃更幸福的事了。”

书已经很旧了,应该是较早的版本,看起来被很多人翻过,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路边的小矮灯一盏一盏亮起来,照入得屋顶上的雪发出橘黄色的光,分辨不出本来的颜色。看得人心里暖融融的,咕嘟咕嘟地直冒泡,好像给自己的心尖尖也大大地喝了一口热可可。我窝在沙发软软的靠垫旁,闲闲地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在末尾用铅笔浅浅地写着:你要安静的优秀,悄无声息地坚强。

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我在夜色里听杨千嬅的“数你”,想起那句陌生人的鼓励,不由得微笑又微笑,对自己说:“记住,你是优秀的。”

在杨千嬅温柔干净的嗓音里,心儿慢慢舒展开来,着陆在一片柔软的地上,颤颤的,却很坚定。随着渐趋平稳的心跳,我听到什么东西生长的声音。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人们又该忙忙碌碌地继续他们浮躁又急促的生活。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对我而言,会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你要安静的优秀,悄无声息地坚强。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做一个安闲自在的姑娘。

写给浮躁不堪的自己

我一直在追寻,追寻自己的足迹,希望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令人仰望的高度。其实,我没有明白,是做到极致重要,还是做到令人仰望重要,所以我浮躁不堪。

工作的事情很不顺心,自己也在不断的变换心态,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这是不是你要做的?如果我现在做的事情让我自己觉得恶心,那再好的东西也要去放弃。大人们想把我去磨平,我想告诉他们,我可以多么多么伟大,这本就是一场较量,只不过力量悬殊很明显,但是愿意并且敢去以小博大的人都赢了,我只是希望在不是最好的自己的时候有可以接受的地方。

太久不写东西,人是会变笨的。

让我心酸的雨

入夜的时候,空气闷热的让人透不过气,人们都在外边晾热,整个空气都显的那么浮躁。

不一会儿,闷热的空气里骤然起了风,一份舒爽马上让每个浮躁的心都静了!

随着几声闷雷,雨点犹如豆子般砸了下来,路上的行人猛然间加速了,在外面纳凉的人们也疯跑了起来!眨眼间外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雨一直就这么下着,让我睡着又醒来!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门口,抽着烟看着雨。昏黄的路灯让雨丝有了颜色,一种凄楚,一种失落的颜色,心里不由的酸了……

浮躁

文/跳起来拥抱蓝天

嗯,这个学期虽然忙碌,但是很浮躁,而且完全静不下心。也许和自己生病了有关,但是,又或者这只是一种借口。

慢慢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青涩的苹果啦。看着中学生走过,显然心里开始羡慕了。对于自己的中学时代,其实总体上是很开心幸福的,但是也免不了许多的纠结。但我很幸运,每一个阶段,都有惺惺相惜的朋友相伴。过去的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伤春悲秋里,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林黛玉。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黛玉这样的女孩。

我希望自己是女汉子,可以随心所欲,心情不被外界过多干涉。尤其面对感情,可以越理性越好。最近反思自己在青春路上的情感,明白了一件事,我敏感脆弱,最重要是我还嘴硬。伪装这个词很早就接触了。我就是一个爱伪装自己,让自己看上去过得还不错的人。但是,我的伪装,目的很简单,不给别人带来困扰,不让别人担忧。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的虚伪。我的伪装,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藏起了一部分的自我。那部分的自我,是直面内心的,里面有我脆弱敏感的一切想法。我不愿意别人看见,因为这样的我多少很难堪。

我愿意呈现的,是阳光与外向的自己。虽然很多时候,都事与愿违。但是,不打扰到别人的心情,也是一种让自己舒坦的方式吧。

可是问题来了,慢慢的,藏起来的部分,时光可以消退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东西如鲠在喉。没有值得的人分享,就一日不释怀。

我很害怕工作后的“对象”问题。相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珠海的这一年多,承受的东西不少,但是从来不愿意跟爸妈诉说我的不快乐以及不安。我知道,即使我嫁人后,也必定不会跟爸妈讲婚姻的一些不如意。所以啊,我好担心,遇不到一个好的人,担心以后的心事成了自己世界的一潭死水,无人可分担。如果遇不到对的人,那我就能决定一直单身下去吧。毕竟,一辈子的事情,我需要好好考虑。

可是,封闭的内心,又怎会轻易开启呢?

先学会独处吧,这是要求自己近期要做到的事。我害怕一个人,我也同样害怕热闹。很纠结,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和自己相处的状态。慢慢寻找,我还年轻不是吗?你们别催我,让我慢慢来好吗,我愿意慢慢去度过自己的人生,慢慢去了解自己,慢慢去接纳别人。

还有,我需要慢慢去改变,改变那些人性中的弱点。

关于剩女的爱情

文/lancy

人这一生中,之于爱情,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于父辈,他们是否对于爱情,有一个完美的解答!

我其实不是很懂,但是却是知道,对于爱情,无论是哪一辈人都有他完美的期盼,只是,有些败给了现实,有些激流勇进,却最终落下诟病。

而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八零后这一代人,似乎剩女剩男最火热,也就是这个时期出生的人。

我们碰到了这个国家最大的变革,也许我们是碰上了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所以我们颠沛流离,我们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或是在父母身边,却看着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所有的人变的浮躁不安,一切变的朝钱看!

于是,女生务必要找一个有钱的去嫁人,而男的拼了命的去挣钱娶妻生子,所有的人都开始变的势利,变的浮躁,变的面目可憎。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在期待着爱情!希望我们的爱是纯洁的,能够顺利的开花结果。

而这一切,是否在这个浮躁不安的社会能够顺利成行,却是一个未知数!

我有两个大学同学,同寝室,都是大美女,学历不错,家里条件也很好,如今却依然单着,早已经跨过了三十岁的门槛,却依然在等待着纯洁的爱情。有时候我都看着着急了,希望他们降低标准,希望他们不要那么倔强,适合过日子就不错了,我知道,在现实的冲击下,其实我们都在妥协,无论生活如何,我们却已经失去了我们的棱角,可是他们却依然倔强着,可是却倔强的让人心疼!与他们而言,只想找一个人,没有那么浮躁,没有那么浮夸,学富五车,温文儒雅,可是,这社会早已浮躁自此,当真会有如此之人么?

而另外一个却是有些自暴自弃,是我们老板娘的女儿,国外留学归来,在市政府上班,只是今日却听说,好好的工作不要做了,却是跟一个离婚了,带着小孩的男人厮混在一起,当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诸如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孩子来说,手头的人力资源确实有限,而与他们这些本是家庭富足,而又土生土长的人来说,人员自然丰沛,却不曾想,居然到最后叛逆自此!有些可惜,却不能发表言论!

这生活,最终其实是过给自己看的,好看,难看,抑或难受,不过是自己,冷暖自知!

浮躁心

文/陈广胜

浮躁或许让人频繁做事,却难以真正成事。因为做事需要一个过程,做大事更是如此。远离浮躁,就要有主心骨。让自己静下来,是避免浮躁的妙门。

美国管理学者博恩·崔西说:“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5年可以成为专家,10年可以成为权威,15年就可以成为世界顶尖。”

假如作一换算,只要你在某个领域投入73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投入14600个小时,就能成为权威;而投入21900个小时,甚至可以成为世界顶尖。可反过来讲,如果你只投入几分钟,那就别想成为什么。

难以断定具体数据的准确性,但我却宁肯相信结论的合理性。当今社会弥漫着浮躁,能沉下来十年磨一剑的实属难得。浮躁的人心猿意马,凡事急于求成——创作想一鸣惊人,比赛求一招制胜,经商图一本万利,当官望一步登天,以至连看书也一目十行。总之,一切快字当头,只为着立竿见影、马到成功。

为何大家普遍拥有浮躁心?这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背景相联。由于利益结构的大调整,人们仿佛面对新一轮洗牌,谁都希望抢得先机。特别是见多了走红、暴富现象,就更会滋生易动、急躁的病态心理。通常而言,浮躁者具有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又不愿为之作长线付出。于是,大家习惯于变幻目标,今天向东,明日往西,或者挖空心思抄近路,总想在“短、平、快”中出人头地。

然而,浮躁或许让人频繁做事,却难以真正成事。因为做事需要一个过程,做大事更是如此,假如一味地压缩过程,就等于扼杀结果。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急于求成的浮躁,可能在短期内生出虚假的“繁荣”,但它很难持久,若有风吹雨打,顷刻便显出原形。

浮躁心堆起的脆弱,在于缺乏时间的积淀。大凡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先前都需要时间的投入,就好比一贴中药,即使各种名贵药材齐备,也省不了一个个时辰的煎熬。相比之下,浮躁只能带来低水平的重复,却无法造就真正的卓越。

既然浮躁不足以成事,为何又层出不穷?这源于人们天生的惰性,总期盼以最少的精力和代价,赢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当听到别人的成功故事,尤其是见了诸多的投机取巧,便希望加以复制。但是,人人都有具体情况,别人的成功自有机缘,并非谁都可按图索骥,能走一条终南捷径。做事必须立足自身的条件和可能,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由此乱了心神。

毫无疑问,人生不是短途冲刺,步伐快慢绝非摆在第一位,关键是坚持到底。恰如人的成就主要不靠天份,更需专心致志和能够补拙的勤奋。对走长路来说,方向对就不怕慢,只要不停走下去,肯定能到头。反之,若浮躁地乱碰乱撞,则是自我折腾,极容易将路子走偏,最后不得不回头。

远离浮躁,就要有自己的主心骨。现代人习惯于忙忙碌碌,整天跟着风潮在场面上应酬、消耗,却无暇听内心的声音。许多人浮躁,并非因浮躁带来快乐,实是为所谓的脸面有光,不得不掐着秒表追名逐利。急功近利必然急火攻心,人们在浮躁中渐渐地迷失自己,忘了原本应该替自己活,而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

心理学有“延迟满足”的概念。一个人想实现宏大目标,就应驱除浮躁,尽可能克制眼前的欲望,甘愿作长期的付出。北宋司马光便是一个典型,从48岁开始编纂《资治通鉴》,他以圆木作枕,睡觉只要落枕醒来,立即起床修史。如此呕心沥血19载,终于在晚年完成了千秋巨着。可以说,司马光就在寻求更有价值的“延迟满足”,他几乎也是同生命赛跑。未等书卷正式出版,司马光已然去世,但正因脚踏实地拒绝浮躁,才铸就了他的不朽。

事实上,成大器的人须有静气,甚至不可缺一段寂寞的时光。让自己静下来,是避免浮躁的妙门。而始终置身红红火火的热闹中,极易随波逐流,难以保持一份专心专注。忍受寂寞,一定程度上就是守候成功。只有经受了冷板凳的磨练,熬过走弯路后独自疗伤的苦痛,才能收获极宝贵的心路历程,让自己知晓真正需要什么,值得追求哪些,从而平心静气面对当下,也更有定力去拓展未来。

《无量寿经》曰:“动作瞻视,安定徐为”,明示人不应浮躁,行为处事需安详、淡定,慢慢地为之。可世界瞬息万变,“徐为”又容易失去机会,经书上的话是否适用于普通人?进一步说,拒绝浮躁是否意味着拒绝功利?

毋庸回避,功利是绝大部分人都需要的,但做事就像耕耘,5年有5年的收获,10年有10年的结果,却休想靠几分钟取得回报。纵然从功利的角度,人一生能做的事其实有限,真能做好一件已是大幸。与其四处出击、浅尝辄止,不如瞄准一处,稳扎稳打地做。“安定徐为”的落脚点是“为”。当克服了心浮气躁,人们的姿态将从容许多,也能丢开患得患失。若如此,“徐为”反倒让人埋头深耕,在不问收获中成就更有建树的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