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家风文章

2022/12/18经典文章

家风文章(精选20篇)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

文/温亚军

古语有云: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即一个人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学习,同样最重要的事情则莫过于教育孩子。能把人生至乐与至要完美融合的,莫过于让读书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父母很重视读书,家中崇尚读书的风气很浓厚。自我懂事起,父亲就经常带我到新华书店去读书。在那个资讯匮乏的年代,为了一本书人们常常托关系、彻夜排队,大概都是对读书的喜欢和渴求吧。我读的最多的书就是世界名著和连环画了。第一本世界名著《简·爱》买回来后爱不释手,放在枕前灯下细细端详品味。这样的感觉是现在好多年轻人体会不到的。对于连环画的喜欢则在于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配上极简的文字,仿佛人在画中,穿越了时空。一本本连环画成为我少年的记忆。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收藏连环画的习惯。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如果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家风建设的“定量”,那么读书就是家风建设的“变量”。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家庭。从上小学到大学,读书不仅让我学习知识,更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大家都会觉得学哲学很枯燥,但其实哲学孕育着大智慧,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通了哲学的基本理论,可更好地掌握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样,一切复杂的事情和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知道,做什么对做什么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塑造人格的基本方法,也是家风传承的榜样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待人要信他,待人要为善,待人要求真。这些为人处世之道都是我从书中学到的。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作家梁晓声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一个堆满书籍的书架就是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不动产。我在书店工作,只要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我都会买回家让女儿读。有时候,我会去求一些作家亲笔签名的书,这样会让女儿感到作家一直在身边,一直在激励着她。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我有时也感到很忧郁。人们寻求知识的途径变得愈来愈简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大。前不久听到一个故事,我一位朋友亲戚的孩子,是某大学的博士生,听取朋友的建议去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读完却把不懂的字词句拍下来发给朋友让其解释。朋友问:为何不自己去查?答:太麻烦了!朋友无可奈何笑之。这难道是孩子的问题吗?非也。有的朋友问我如何让孩子爱读书?其实大家都知道,自己先学着放下手机多读书,孩子自然就会爱读书。但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故居的一副教子联,告诫后代只要勤奋读书,便能成为有用之才。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让读书变成日复一日的习惯,让读书走进每一个家庭,那么就会提升每个个体的品性修养,就会创造每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所以,有空的时候多带孩子去书店读读书!

腊八传家风

文/马亚伟

我们民族的节日,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厨房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很多习俗正是在厨房里,由父母教给儿女,代代相传的。在这样的传承过程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形成了不同的家庭风貌。所谓“家风”,其实都是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父亲和母亲就教育我们要吃苦耐劳。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总觉得没有谁比父亲和母亲更吃苦耐劳了。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姐妹。久而久之,吃苦耐劳就成了我们的家风。

记忆中,每到腊八这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忙活起来。一大早,母亲就催我们起床,说是要熬腊八粥。父亲在院子里忙着收拾柴火,本来家里冬天用煤火,根本不用烧柴火,但我家每年的腊八粥一定要烧柴火熬出来,而且全家人都要参与进来,热热闹闹的,类似今天所说的“仪式感”。父母都很重视节日,在我的记忆里,那么多的节日装点了贫穷的生活,让日子活色生香。

母亲早就给我们讲过腊八粥的传说:有一家人,夫妻俩吃苦耐劳,非常勤俭,好不容易攒了一份家业,还经常周济村民。可这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而且娶了个懒媳妇。夫妻俩去世后,小两口很快就败光了家业。到了腊八这天,小两口连吃的都没了,又冷又饿。村里人念及他们父母的好,于是都来接济他们,这家给点小米,那家给点豆子,凑成了腊八粥。村里人用这种方式教育小两口:吃了腊八粥,教训记心头。从那以后,小两口改邪归正,开始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吃苦耐劳,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这个故事,母亲每年都要讲,而且常讲常新。母亲用这个故事给我们上了“思想教育课”,父亲则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领会了故事的意义。母亲早已把做腊八粥的材料一样样备好,父亲让三妹抱柴,让二妹淘米,我负责烧火。现在想来,母亲和父亲并非刻意对我们进行什么思想教育,只是希望我们成为吃苦耐劳的人,所以想办法让我们懂得,人要勤俭才能有好日子过。

小屋里,欢声笑语,温馨弥漫。要开饭了,我和妹妹抢着干活,给父母搬凳子、盛粥,他们开心极了。浓浓的腊八粥,香得没法形容,就着母亲拌好的小菜,一家人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如今想来,每年的腊八节,父亲和母亲不仅把节日过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把吃苦耐劳的家风传承给了我们。

家风

文/杨世英

周末,我、忠兄、老沙还有美女碧荷,自驾游颇洞。

剑兄接待我们。文友剑兄,高个,壮实,热情和善。

我们游览生态农业园区。玫瑰园看看,桂花园瞅瞅,采摘几颗蓝莓尝尝,孩童般地坐坐皇家马车,然后在美食烧烤广场吃烧烤。

在附近的农家,我们见到了那爷孙俩。

一栋木屋。五柱四扇,三进。整体老旧,细看有新近修理的痕迹:房子右边屋顶换上了四根新檩子、十几段新椽条。两根立柱、三块地梁也是新的。像是扶贫攻坚中的农房改造。

院坝宽阔,青石板铺成。

小男孩四五岁模样,一头一脸的汗,双手握着一把竹扫帚在扫地。扫帚小小的,像是专为小孩定制。因长期使用,那扫帚和忠兄的脑袋一样,都快秃光了。

哇!小朋友好勤快!碧荷声如银铃。

小男孩抬头看了我们一眼,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又低头扫地。

院角桂花树下。那张栗色竹躺椅张开怀抱,一位穿着蓝色家织布侗装的白发老人,躺在那里,不知是真正睡着了,还是在闭目养神。老人一脸平静、安详。

我们发现,老人和小孩,衣服都很干净很清爽。

剑兄说,老人一辈子喜欢干净清爽。小时候,每天看到老人(那时年轻)打扫院子三四次。那时他家住的还是祖上的老屋,两层,画栋雕梁,桐油刷得黝黑光亮。后来,那祖屋卖来盘崽读书了。住了好些年茅棚和仓房,这房子是前年,从山上一个异地搬迁贫困户家买来立起的。现在老人身体不大好,前阵子动过手术。

小孩他爸妈呢?在外打工?忠兄问。

他爸在州里,当局长……

啊?!剑兄话未说完,我们一齐惊叫。

清明话感恩

文/白睿田

小时候喜欢看戏,当一个新人物登场的时候,我总是忙不迭地问大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年岁渐长,童年无数小戏给我留下欢乐记忆。芸芸众生,好戏连台,好人终有好报!母亲时常对我说,一辈子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成为我人生的信条,指引我不断向前。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一年感恩季,清明,源源不断地教我做人,因为清明乃清洁、清廉、清净,清白;清明乃明事、明礼、明法,明白!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清明乃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的传承。可以说,一个人受到良好家风家教的熏陶,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我常常被革命烈士冷少农家书感染,他年仅32岁就被敌人杀害。他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您教我孝老爱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1947年,毛泽东在给儿子毛岸英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徐特立教育子女:“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家风的传衍有赖于家训家规的传承发扬,在当今时代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革命先辈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严守纪律、勤奋节俭,光照后人,也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这些优良家风,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德行善举,触动着社风民风的同频共振。所以,家风是一家人言行举止的精华和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一代一代的家风是社风民风的晴雨表,凝聚为家国情怀的脉流和情感道德的教化。

梨花风起正清明,杨柳依依故人亲,最是一年感恩季,一齐弹泪心相印。作为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清明是人人遥寄哀思、涤荡心灵、传承家风、弘扬家风的最好时机,愿我们在这样的日子里清风拂面,感恩好人,一起追梦!

最好的家风:不怨父母,不怪伴侣,不责子女

文/洞见onetong

一个家庭最好的样子,不在锦衣玉食,而在于一家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大概就在三点:不怨父母,不怪伴侣,不责子女。

不怨父母

总有一些人把生活的不顺,归咎于父母,埋怨他们没有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一个人眼中只有利益,对父母百般挑剔,他就丧失了为人子女的资格。

也许有的父母没能给子女优渥的家境、不俗的人脉,但他们已经竭尽全力给了自己所能给的一切。

有人说道:“亲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感情了,除了爱与呵护,还应该有感恩。”

生养之恩大于天。

放下对父母苛刻的衡量标准,学会感恩,凡事体谅,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教养。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与父母的平凡为敌,而是与他们的不完美和解。

不怪伴侣

网上有个问题:“哪一刻觉得自己委屈得不行?”

有个高赞回答:“不是小时候被外人欺负,也不是长大后被上司训斥,而是我犯了一个错,自责难过,亲密的人不仅没有宽慰,还不停地指责。”

很多时候摧毁一段婚姻的,不是某件事情,而是伴侣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将过错都推到对方头上,只会激发夫妻矛盾,将对方越推越远。

最幸福的婚姻,是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往前走。平淡中互相依偎,风雨中互相搀扶。

遇到问题时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我陪你”。

所谓夫妻同心,不过是一个懂得,一个大度,一个不抱怨,一个不指责。

不责子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不退休的老师,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

孩子是影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有人说:“小孩子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冷嘲热讽。”无休止的指责和批评会化作利刃,刺伤孩子的心。

父母的言行能给孩子关上一道门,也能给他开一扇窗。父母以身作则,胜过千万句训斥、呵责。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疾言厉色的父母,很难在孩子心中撒下阳光的种子;春风般和煦的家庭,也很难养出自卑怯懦的孩子。

友爱、和善的家庭氛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要想孩子改变,家长先要改变。

如果你还在暴力沟通,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家人和睦相处,生活平安喜乐,就是人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家风论

文/周洪宇

家,身之生养之舍,智之启蒙之地,性之养成之所,心之眷恋之湾,梦之萦绕之境也;风,以无形之相,无声之音,无痕之流,吹拂天地山水,遍扫城乡田宅也。所谓家风,由远祖之训,经先祖之传,受父母之教,得子孙之承,依同宗之播,使血脉相通,性格相合,操守相近,得而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子无心,言其所闻,师其所见,行其所学,故闻有雅俗,而言判高下;见贤见佞,而师分贤庸;学因择类,而行成善恶。所谓生来无贵贱,风异而习远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重教而择良地而居,毁良绸而劝学,不苦迁徙,不吝资财,孟子得传尧舜之道,扬儒家之学,成亚圣之尊,不可谓无孟母之启智,无家风之浸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来后裔辱没门楣之患?尽言传身教之责,何有子孙背德毁家之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行于下,先施于后。诗曰“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是矣。

旧时家风之盛,因聚族而居、累世同堂,乡里村落皆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家风亦民风,民风亦社风,宗族之威权系于祠堂宗庙,始于家法训辞,施于世代子息。读书正业则家门长于科举,蜀中有“三苏”练达文章,徽地有周氏六世书香;精忠报国则世代赤胆忠心,汉有李广虎父无犬子,宋有杨家将满门皆骁勇;淡泊明志则为吏廉洁奉公,廷敬系宦途,无关儿营生,诸葛诫子书,修身不受污。或曰,今时不同往日,家族流散,谱系断裂,世路多漂泊之客,乡间少安土世家,家风式微,再无用武之地。此论谬矣!

家风无关乎族人众寡,而关乎心之向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乃家道益兹、人丁兴旺之本。宗族衰而风骨存,家道落而精神在,必得天地护佑,定有重光之日。家风如和风细雨,润泽后代,又惠及邻里。家风乃文化之沉淀、民族之传统、家国之根基,家风良善,则民风淳、社风正,则国运昌、民富强。反之,家风贪惰,则为学不勤,为人不义,为商不信,为官不廉,波及党风政风,国将危矣。故今时今日,家风之倡树,乃大势所趋,复兴之需。

“沂蒙母亲”王换于支援革命、爱党拥军,“红嫂精神”接力传承,代代发扬,影响万千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立家规三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成“焦家家风”,再定“干部十不准”传之于今,家风促政风,政风带民风。皆如斯,则建设文明昌盛之邦大有希望矣。而贪官污吏、锒铛入狱者,莫不痛悔家风不正,骄奢无度,步步堕落,终酿人腐而家败之恶果。

天地有正气,无处不流化。家风亦应秉天地之正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基因而传承,随文化而广布。一身之不修、一室之不扫、一家之不齐、一族之不睦,何天下之为?仁、义、勤、俭、信、善、厚、健之家风,于家于国于民之利,昭昭然矣。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倡树好家风,从我辈做起,从当下做起,可不勉哉!

茶与家风

文/KaroXP

谈及家风,即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我试着从父母和亲戚们身上提取出最明显的共同点,是拼搏?是随和?这些总是带着那么些牵强。而唯有一物,却能把家族维系得那么牢靠,也唯有它才能最好诠释我们的家风。它,即是茶。

是的,作为地道的闽南人,茶与家族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从祖母一辈人到父亲母亲,再到我们八九零一代,族人几天不喝茶简直不可想象。从自饮自酌到朋友小聚,再到家庭大聚会,唯一不可或缺的便是泡茶。茶,泡出了家族的生活,泡出了家族的情感,也泡出了闽南人的家风。

闽南人泡的是功夫茶。功夫茶最为讲究,读者们且坐下,与我品这道独特的茶与家风。

这第一壶茶,泡出的是从容。从烧水淋杯,到纳茶洗茶,再到冲茶品茶,这样又细又慢的步骤,一个也不能少。不熟悉的人,抑或是急躁的人看了定会觉得繁琐。而泡茶的人,却能在如此的慢条斯理中静下心来,在冲茶和品茶中,陶醉和沉思。家人生活在海边,生活对我们来说不会是永远的风平浪静,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波折。无论惊涛骇浪,家人一定先是围坐起来,泡上一壶茶,静而思之,再大的波澜,在茶的一冲一饮中,也便化为了内心平静的涟漪。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这便是茶的从容。

第二壶茶,泡出的是对美好的向往。曾经看过这么个观点,说茶是有钱人的专属,我想以祖母的苦茶谬之。祖母年轻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族人也是食不果腹。在这样最穷的时候,家里人一样可以在温暖的冬日,在晨曦初照,团聚品茗,这是如何做到?茶具买不起,祖母便挖田土,自己烧制了最为粗糙的陶茶具。茶叶自然也是祖母自采,采的是野生的苦茶。就这样,在最困难的时候,家里人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粗糙的陶器和苦涩的茶叶,陪伴了老一辈人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茶无关金钱地位,茶的美好,是所有闽南人共同的追求。这样的追求让闽南人从不绝望,也激发了拼搏和斗志。

第三壶茶,泡出的则是家人乃至于所有闽南深厚的情感。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你很难看到喝茶的是一人独品,更多的是几个好友围桌而坐,在谈笑中品茶。家人也是如此,亲戚好友上门,迎接他们的一定是最好的新茶。在清亮的淡黄色里,族人团坐谈笑,这样的氛围最轻松不过。茶成了家族情感维系的纽带,这条纽带系牢的不仅有我们家人,还有千万闽南同胞。闽南人爱拼搏,祖辈多少人出海漂泊,他们在东南亚,在彼岸的台湾。我们有着一样的乡音,泡着一样的功夫茶。多少回乡寻根的华侨和台湾同胞,在回到祠堂的那一刻,在喝上家乡人递上的那杯热茶后,留下了思乡的泪。茶对于千万散落于世界的闽南人来说,是最深厚的同胞情。

亲爱的读者,生活太急,脚步太快,且慢下来,坐下来,让我拿出我珍藏最好的铁观音。与你泡上三壶茶,细细品味最普通的闽南人,最独到的家风。

好爸好妈好家风

文/王君侠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看一个家庭的家风,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同样,看一个人的为人品德也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家风。

我们家兄妹八个,我是老五。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很少见面,但父亲每次回来,除了给我们兄妹们带一点糖果之类的零食以示关怀外,剩下的就是严肃、认真地询问:询问我们学习成绩,了解我们兄妹之间的团结友爱情况,观察我们帮母亲分担家务等情况,叮嘱我们兄妹们要好好学习、相互关心、帮母亲分担家务。他常说的话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德;沾光沾光,越沾越光。”教育我们要舍得力气,不怕吃亏,不要沾光。

我父亲是一个老公路人,二十几岁招工到陕西省公路局第十二工程队,把大好青春献给了公路事业。在他五十岁的时候,1986年,突然有一天,从外地传来了他不幸去世的噩耗。顷刻间,我们家的天塌了,母亲和我们兄妹哭作一团,乱了方寸。从那时起,母亲独自一人拉扯我们兄妹八人经过了三年困难时期、文化革命的艰难岁月。白天母亲下地干活,养猪喂鸡,晚上为我们缝补衣裳,但她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叫苦叫累。每当村里有人对我们表达同情时,母亲总是充满希望地说:等我的孩子们长大了就好了。几十年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哭过。从母亲的身上,我学到坚韧和坚强。

寡妇养娃不易,村里一些人嫌我母亲干活慢,说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弱而百般刁难,要给母亲降工分。每当我们要去说理的时候,母亲总是要我们理智、忍让、宽容、做好自己的事情,她对我们说“吃亏是福”“退一步天宽地阔”。村里人有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后来,这些被帮助的人,像亲戚一样和我们常来常往。再后来,我们慢慢长大,都参加了工作,母亲就随我们住到了西安。母亲到西安后,和小区的人和睦相处,还帮助小区多位年轻的夫妇代管孩子,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宽容、善良和乐于助人。

每到逢年过节和节假日,我们都会聚集到母亲身边,从住到行、从吃到穿我们都尽到了最大的孝心。母亲是苦日子过来的人,总是叮嘱我们不要给她买多余的东西,够用即可,要我们牢记勤俭节约,爱惜一丝一缕、一粒一粟,万万不要铺张浪费。从母亲身上,我学到了勤俭节约。

母亲帮我们兄妹们一个一个带大了孩子,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安心工作。她对孩子们从不娇惯,从小教育他们努力学习、不撒谎、不拿别人东西、讲信用,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如今,我们的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大多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的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是一位非常平凡的母亲,但在我们的眼里,她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母亲的后半生很幸福,这是母亲善良、正直、乐观换来的福报。我们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自信、自爱、自尊、勤劳、善良、诚实、正直等优良品质,这正是我们的家风。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的兄妹几个在不同的工作单位,也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同事和睦相处。父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了下来,我们也将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只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家风,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够和谐。

笔记,家风的好载体

文/李国民

我是从黄河岸边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娃。我家和光宗耀祖的大事不沾边,但我家五十年如一日,秉持记好笔记的家风,在我村独树一帜。

我爷爷健在时,是公社闻名的老党员和劳模。爷爷从小家贫如洗,没上过学不识字,可他头脑灵活,口才和记性特别好。他为人品行端正人缘好,经常被派到县里和公社开会。

他从不慌乱和憷场,最拿手的是做报告,讲上个把钟头不断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有自己的独门“绝招”:他常请隔壁的邻居李老师代记笔记,记完后李老师念给他听,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他常教育我的父辈:记笔记看是小事,可作用不可小视。常记笔记,工作和生活心里就有谱,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大事小事清楚明了,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有种无虚度光阴的别样情怀。

我父亲是村办教师,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很有天赋,最拿手的当数黑板字和钢笔字。

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爷爷代记笔记的乐趣和无助。父亲文化底子好,记笔记得心应手,教学事宜和生活点滴,事无巨细,清晰翔实,有时还配上警世名言和独创的简笔画,使笔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父亲常常告诫我,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记好笔记也是接力传承家风的载体。

我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单位担任办公室主任,高科技的录音笔、电脑助力,记会议记录和笔记易如反掌。记笔记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笔记使我受益良多。我的女儿也多次被学校评为“好笔记”之星,我家记笔记已成“规定课目”。

可见,不忘初心,记好笔记,精神滋养润物无声。上行下效弘扬好家风,成摞的笔记本也是传家宝,闪耀着真实的记录和智慧的光芒,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能小觑。

家风

文/刘霄骁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这是猴年春晚歌曲《六尺巷》的一段歌词,说的是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里仁为美,谦恭礼让”的故事。

相传张英任宰相时,其老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建房时越界侵占,家人驰书到京城,希望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豁然开朗,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觉得奇怪,张家人便拿出张英的书信,吴家见信之后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让他三尺”的谦让美德,让出了一条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处的传统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关系。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教先从家始。梁启超先生九个子女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个院士,其他子女也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号称“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像这样九个子女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皆源自良好的家庭教育,仰赖于优良的家风家训。他教导子女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做谦虚礼仪之人;要多读书、增长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为父随和,尊重子女的选择,让子女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职业,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担当意识,虽然梁启超深知梁思成当时主修的建筑史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因为梁思成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还是全力支持。他更是用《孟子》中的话教导子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些优良家风和家训都是满门俊杰的奠基石。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风是无形的教育,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在一位优秀青年的身上,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优良的家风就是后代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

家风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分享感动

文/鸿雁

家风传承,离不开言传身教。我出生时,家里物质条件并不好,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在父母的宠爱中渐渐长大,直至去外地求学、在他乡工作,再到为人妇、为人母,开始独立经营自己的小家庭,日子虽然平淡,但也充实而满足。

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要学会分享,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要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从小到大,父母的和睦互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我突然明白,父母已经给我种下了良好家风的种子,如今,它已枝繁叶茂,成为我追求幸福的动力。

家风,看似无形,实则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它就像一粒粒鲜活的种子,慢慢地植入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逐步长大。看着怀里年幼的孩子,她和我血脉相连,怎样才能让良好的家风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一直在苦苦寻觅。

一次,带5岁的女儿去超市,女儿在书摊前选了半天,最后选了两本喜欢的书,说:“妈妈,今天我要买这两本书。”我蹲下身子,看着她说:“这类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这次不买了吧。”女儿忽闪着大眼睛说:“妈妈,你不能不让我学习新知识呀!”

瞬间无语。怎么办呢?以前在买书方面基本上都是听她的,现在家里都快成“书海”了。我想了一会儿,说:“宝贝,咱们这次买一本好不好?你看,妈妈也选了一本,如果你一下子买两本,妈妈选的就不能买了。”我一边说一边装作很伤心的样子。

她很认真地看了看我,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拿出一本书说:“那好吧,妈妈,我这次只买一本,这样你也可以买啦。”女儿的举动与反应让我想不到,也很感动。怎么鼓励女儿呢?我很真诚地说:“宝贝,你今天让妈妈很感动,妈妈决定这次给你买两本,第二本是奖励你的。”女儿高兴地跳了起来。

自此以后,我渐渐地发现,女儿越来越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了,对弱小的动物也越来越有同情心,对别人的情绪也能感同身受,还有了更强的分享意识。

一次,我刚下班走到楼下,邻居老太太就迫不及待地问我:“你咋生出这么好的闺女呀?”看我一脸迷茫,她继续说:“刚才你还没回来,孩子拿了一块饼干,一直在这儿等你,自己都不舍得吃,非要给你留着。你是怎么教出来的啊?”

如今,孩子越来越愿意分享。家里来小伙伴时,她会拿出好吃的好玩的一起分享;去幼儿园时,还经常带一些好吃的去分享;小伙伴受委屈了,她会耐心地去陪伴,直至小伙伴破涕为笑。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热心友爱、愿意分享、照顾他人的感受等良好的品质,这不正是家风在孩子身上的折射吗?

家风,就像一个方向盘,只有持续传承,才能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家风,是真正的营养液,只有植入心田,加以教化,才会被消化吸收,从而内化为孩子的行动,代代传承,代代受益。

木柜中的诗书家风

文/马俊平

因为生在农村,谈诗书家风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但一想到爷爷那只装满书的大木柜,我就生出一股自信来。

那是一只木制的老式箱柜,上面是黑漆实木桌面,用来放东西;下面是大肚子木柜,有两层隔板,装满了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式木箱柜,对于我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出生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祖上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贫困的生活中难免出现“为稻粱谋”的无奈之举,但即使在这样贫苦的日子里,先辈们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其中就包括对书籍、知识的敬重,世代传承,便成了家风。于我而言,这种家风就藏在爷爷的大木柜里。

爷爷念过私塾,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对我而言,爷爷的大木柜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学龄前,我就试图打开柜门窥探其中的秘密;等上小学认了字,我便迫不及待地一本本拿出来囫囵吞枣地读。

大木柜中有很多通俗白话小说,如《封神演义》《说岳演义》《杨家将》《狄公案》等,将幼小的我带进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特别是《封神演义》,尽管有许多文言字词我看不懂,但书中神奇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情节还是让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我兴奋不已、手不释卷。

爷爷和父母对大木柜很珍重,一直精心呵护。对我看书的要求,他们总是很乐意满足。不过,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必须爱惜书,读完一本必须放归原处才能取另一本等。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本书沾了水,洇湿了几页。爷爷很生气,严厉地批评我,说损坏书籍和浪费粮食一样,都是要“招罪”的,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坦白讲那次我吓坏了,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读书时都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捧在手里,生怕它有什么闪失。直至今天,我还保持着看书前洗手的习惯。爷爷对书籍和知识敬重甚至敬畏的神情,已牢牢地刻在我脑中。

感谢我的爷爷和父母!他们在物质那么匮乏的条件下,在很多人会为了一升小米卖掉一柜子“没用”书籍的情况下,仍然守护着那一柜子书,为我保留了一个宝贵的精神家园。

儿子今年十岁,嗜读书,已拥有两个专属书柜,并读完了柜中全部书籍。上个寒假,我和妻子专门带他回老家参观了爷爷的大木柜。也许在他看来,那只又黑又笨的大木柜早已是该淘汰的旧物,然而深藏在木柜中的诗书家风,无疑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

家风是“敦”

文/朱俊杰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爷爷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个红色的盒子,上面写着四个黄色的大字“朱氏族谱”,底下还有三个小字“敦本堂”,盒子里面装的是“朱氏族谱”,叙述着一个姓氏的发展脉络。

记得小时候,爷爷把我抱在怀里,问我:“小杰,你知道‘敦’是什么意思吗?”我疑惑地望着爷爷,摇了摇头,爷爷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看向族谱,说:“‘敦’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厚道、诚恳。你看咱们是‘朱氏家族,敦本堂’,就代表着我们这一姓的家风是‘敦’,也就是敦厚。”爷爷紧接着又说:“对人要厚道,做事也要厚道。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你长大了,进入社会,为人处世一定要多想想这个字,知道了吗?”看着爷爷严肃的神情,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了此话的真意。爸爸告诉我,爷爷也对他说过同样的话,而家中的其他长辈们也用行动诠释着这个字。

爷爷十八岁离家,只身一人来到洛阳,一直秉承“为人厚道,做事厚道,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风格。我从小跟着爷爷,爷爷的许多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每当对生活琐事感到困惑的时候,想想爷爷说的这句话,心情自然就会好很多。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风,长辈们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灵,塑造着每个人的人格,升华着每个人的思想,因此,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我家的家风是“敦”。我也会一直秉持着这个家风,一辈辈地传承下去,让后代都做敦厚的人。

母亲的家风

文/吴建

我的母亲是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母亲虽不识字,但她有许多朴素的做人道理,一直影响着我、渗透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历程中。

母亲特别看重子女读书,笃信“书中才有黄金屋”。每天清晨,母亲都要送我到村口,一直望着我走到学校大门,她才折回身;傍晚,母亲也总是站在路口等我回家。晚上,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着我做作业。每每我有懈怠的时候,母亲总是用“树不盘不成材,人不学不成器”、“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读书各人好”等她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至理名言”来教导我。上初二时,我因和外校几个学生打架,被班主任处分,我一气之下跑回了家。“不争气的东西!”一向对我没高声的母亲,那天竟狠狠地打了我一耳光,勒令我跟她回学校。可学校为严肃校纪,拒绝接收。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委曲求全的母亲,居然跪在校长面前,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学校接纳我,还代替我向校长保证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犯,母亲的倔强和泪水终于感动了校长。如果不是母亲的执着,也许长大后的我和她一样在土里刨食呢。

“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这是她告诫子女勤俭持家的常用语。我的童年时代生活比较困难。但在母亲的精心操持下,日子尚能过得去。日常饮食自然没有大鱼大肉,却从不断粮挨饿,一家穿的也很破旧,衣服基本上是补丁连着补丁,可总不至于春秋露肉冬天挨冻。我和两个姐姐上学的费用从来没有拖欠过。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薄粥,外加黑面馒头,我嫌馒头粗糙,扔在地上,母亲默默地捡起来,掸去灰尘,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啊。”上课时老师讲《锄禾》,我似懂非懂,现在听了母亲这一席话,我才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母亲虽不“知书”,却很“达理”。 祖父母在世时,母亲让他们住向阳的房间,睡温软的床铺,有好吃的总是先孝敬他们。他们生了病,母亲送他们去看医生,端茶递药,伺俸病榻。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可奶奶却常常夸奖我的母亲:“我是前世修来的福,遇上这么好的儿媳。”虽然我家也穷,但只要乡邻有困难,母亲总是尽最大力量帮助别人,小到淘米篮,大到农具,母亲都接济过人家。因而在四乡八邻,母亲拥有极好的“人缘”。

现在看来,母亲的这些“乡言土语”虽然很俗很平常,但没有读过书的母亲能传承着这些朴素的道理,使我耳濡目染,如沐春风,是多么难能可贵。

母亲的家风,是我一生的财富。

家风之自律

文/张建云

一个人自律性差,很正常。因为人性如此,喜欢放松,喜欢放纵,更喜欢放弃;能自律的人才不正常,将自律形成规矩,养成习惯,融入生命,也才会有所成就。

不自律的人就要被他律。生活中处处可见被束缚的条框。比如自助餐的小盘子——常见很多人踌躇在美味可口的各种餐食前面,那种老虎吃天的神情惹人发笑;但盘子很小,即便你将盘子堆积如小山,也是个小盘子。这样,既能让你吃得花样多一些,也能减少浪费。

但是,超市不同,购物筐做成便携拉杆式,怎么舒服怎么来,还放舒缓的音乐,暗示你别着急,多停留,花钱吧。这是开发人性中不自律的一面。日子与消费永远是个矛盾体:一个要求你提升自律、勤俭节约,一个却让你放弃自律、打开钱包。所以,当你发现更多的“免费”和“打折”时,说明你的钱包就要越来越空了。“双十一”“双十二”就是最好的例证。

成功史就是自律史。

江苏宜兴人徐溥,是明朝名臣。他自幼天资聪颖,读书用功。他八岁进私塾念书,就把圣言要语抄录汇集成册,随身携带阅读。老师见他口袋总是鼓鼓的,疑是玩物,便责他贪玩。他取出后,老师见是“圣贤要语录”,非常惊异。老师问明原委,颇觉自愧,即对其父说,你儿乃异才,我不能为其师。遂请辞而去。

徐溥为何如此自律?不是做给谁看,而是自小受历代圣贤影响,也想做圣贤。我们的孩子为何总在父母威逼利诱下学习?因为孩子觉得学习无用,就算有用也顶多是考个大学、找个工作、博得父母欢颜罢了。

徐溥少年时便性格沉稳、举止老成,效仿古人自律,检点言行。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说出一句善言,或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徐溥不断反省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显得微不足道了。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这是中国古人养德修身的好方法。

自律,就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是慎独的功夫。成功者,功夫都是下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文/两忘机

1

前些天,看到一条新闻。有一对夫妻开车回老家,妻子是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老公几次指责,后来干脆就让她停车换自己来开。妻子顿时觉得很委屈,执意要开,于是两人便吵了起来。最后,妻子无助地坐在车中哭,而她的丈夫下了车在高速路上暴走。

分明就是一件小事,如果丈夫选择好好和妻子沟通,可能妻子也不会固执地坚持开车,结局想必是妻子已经坐在副驾驶位上,两人有说有笑了吧。越指责越失控,事情越朝着我们不想要的方向发展。

前几天,闺蜜佩佩泪流满面地跑到我家,说是对婚姻突然死心了。原来,她带着3岁的儿子逛商场时,儿子指着芒果说想吃。儿子吃后脸上长了很多红疹,可能是对芒果过敏,佩佩连忙送孩子去医院。丈夫赶来后,不顾旁人的目光,劈头盖脸地指责佩佩:“一个孩子你都带不好,还有什么用?”在佩佩解释自己并不知道儿子对芒果过敏后,丈夫还是疾言厉色地责备:“儿子对芒果过敏都不知道,你怎么当妈的?”

孩子最后没事,可是佩佩却忘不了丈夫揪着自己的过失不依不饶、不体谅不原谅的样子,夫妻关系也出现了裂缝。

很多时候,激化矛盾的并不是矛盾本身,而是你面对矛盾时的态度。家庭关系的一大杀手,正是我无助时你没有伸手拉我一把,我犯错时你总是不休不止地责备。

2

前不久,一辆小轿车撞了我们的车,对方全责。由于对方车辆并未买全险,两辆车加起来修理费也要一万多。当对方司机的妻子赶来时,并没有责备丈夫,而是一个劲地问她丈夫有没有伤着自己,一边一直给我们道歉。

面对丈夫紧锁的眉头,她宽慰丈夫:“钱能再挣,人没事就是谢天谢地。”一场车祸,我被这对夫妻圈粉了,上一次被圈粉还是在表姐夫妻身上。

前两年,表姐在同事的介绍下,盲目地花三万块钱入股了一家酒业公司,开始的两个月都能收到返款和公司的酒,表姐于是深陷其中,又将返款全部投入。姐夫一再强调天上不会掉馅饼,劝她及时收手,但表姐不信,固执己见。

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开始不景气,表姐的本钱也全赔了进去。得知消息的表姐夫并没有责备,只是拍了拍表姐的肩膀说:“没关系,钱我能挣回来。”一句话不仅消除了表姐的心理负担,两人感情也更甚从前。

有人说,你在伴侣犯错时的态度,就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你若咄咄逼人地指责,一定会影响两人的关系;你若设身处地地宽慰,婚姻才会历久弥坚。

3

年少时总觉得轰轰烈烈的爱情令人羡慕,年长些才知道,最值得羡慕的应该是那种久处不厌、深情不减的婚姻。

熟悉姥姥姥爷的人总是忍不住感叹:一辈子没见过像他们那么和气的夫妻。其实,他们的婚姻并非没有一地鸡毛,而是用爱和宽容平整了一切。

姥爷将拖把放在门外忘记收,结果被他人顺走了,心中愧疚,姥姥宽慰他说:“失财免灾,我有办法。”然后姥姥就用各种旧衣物制成一把五颜六色的新拖把,姥爷在旁边打下手,两人忙得不亦乐乎。

姥姥将饭煮糊了,姥爷为了捧场,尽吃锅巴,边吃边说:“我本来觉得男人就该多吃锅巴,身子骨才能更硬朗。”相互为对方的过失找出口,他们就这样走了一辈子。

去年我结婚,姥姥拉着我的手跟我说:“妞妞,好的婚姻不是一物降一物,而是一物容一物。”

相爱是两个人走向婚姻的起点,但只有学会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宽容对方的过失,方能走得长远。毕竟,遇事不责备、遇事多宽慰,才是爱情的保鲜剂、婚姻的粘合剂。

愿每一个你都可以遇见一个懂你、容你、一路相陪的爱人,愿你能经得起波折、无惧风雨往前走。

说家风 道国格

文/汤云明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有国格,家有家风”,其实,“家规”也就是家风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制度化、格式化了的家风。

而家庭、家族又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所以说,家风虽小,但它影响着国家这个大风、大气候,也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特质。

家风,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从氏族、家庭的出现一直走来,每时每刻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它融入一个个家族的血脉,成为一种精神特质和细胞。

不同的人家,家风的影响可大可小,会强会弱,凝聚成家庭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作为尺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就会有怎样的子孙后代。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现在的形象,可能就是子女以后的样子。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都会直接影响到子孙后代的言行。祖先的荣誉和成就,始终是子子孙孙的楷模和榜样。你现在怎样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你的子女长大后也会这样去做。

我国古代有“三代四翰林”、“一门五进士”、“满门忠烈”的家族。现在身边也有连续几代当“惯偷”的世家,或者“子承父业”当地痞流氓危害社会的家庭,甚至也有因吸毒贩毒导致父母或兄弟姐妹几个轮流进牢房的。可见,有什么样的家风习气,肯定会影响这个家族、家庭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做人的标准,也就决定这个家族、家庭的兴衰、命运和前程。

家风的形成和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当不同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家庭时,也就是两种家风融合、提炼成一种家风的过程。当优势互补,就形成了更优良、更稳固的家风。但要是“吃喝嫖赌”、“好逸恶劳”等不好的风气和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或占了上风,那就可能让这个家庭从此走向衰败或平凡。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其实也正是没有把握好家风、家教的问题,有的人因机遇或手段,甚至通过非法所得,一下子成了暴发户。但他没有把持和运用好这些财产的能力,再或者他们的子女因贪图安逸、享乐而不思进取,成了名符其实的败家子。一个没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即使有幸富裕了,也只不过是过往烟云的“土豪”。

当然,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好的家风会逐渐被淘汰或替代,从而失传。优良的家风始终是社会正能量,是社会进步促进剂,它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凝聚起来,形成合力,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家风也就从人格魅力上升为国格力量、民族精神,从而引领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和方向。

把“七一”过成家风

文/魏益君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随着我们家党员数量的增多,老父亲就宣布成立了家庭党小组。

每年“七一”,父亲总郑重其事地召集我们回家开党小组会。在我们家,除了老母亲和几个年龄小的小辈不是党员,其他家庭成员都是。

老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党员,思想积极。大哥二哥他们也有着二三十年的党龄。小辈们的思想更加积极,有的在大学就入了党。这样,我们家的党员结构就分了层次,党小组会既是组织生活会,又是家庭聚会。

“七一”的党小组会,是老父亲一年中最为重视的,除了每个人汇报工作和思想,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次的党小组会,二哥是帮助的重点,他平时好喝酒,有时还喝酒误事,耽误工作。只要父亲点出二哥的毛病,首先跟着开炮的就是二嫂,说二哥因为喝酒不仅影响工作,还耽误过孩子的家长会,家务活也很少搭手。这要在平常,二哥的炮仗脾气肯定接受不了这些批评,这种场合他只有虚心接受,努力改正。要不然,正统的老父亲不知要和他单独谈话多长时间呢。有了这样的帮助,二哥喝酒就真的会改正一段时间,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也有了。

第二个需要帮助的就是大嫂,大嫂好时髦,天天穿衣追名牌,弄得家里的衣柜像个商场。那次回娘家,老妈拿钱让她帮着买台微波炉,她居然因为看上一件衣服把老妈的钱也搭进去了,惹得老妈好一通怨。针对大嫂的问题,老父亲一本正经地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奢侈浪费,更不能奢华。大嫂听着,一个劲地点头,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态度不好,正统的老父亲会把这事说到单位。当然,这样的帮教过后,大嫂就会收敛许多。

其实,我家的党小组会并不只是这些帮教,在老父亲的倡议下,我们每个党员给灾区捐过物,给老家村里修路捐过款。

每个“七一”,在外读大学的小辈们也回来了,所以党小组会上,那些在大学入党的小辈就会得到老父亲的连声表扬,表扬得小辈们摩拳擦掌,浑身有劲。

最后,还是在非党员的老母亲的一句“别开批斗会了,吃饭”声中,结束党小组会。

吃饭时,二哥依然喝酒,只是不敢贪杯;大嫂依然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些时髦的话题。一家人其乐融融,把“七一”过成一种家庭文化,过成一种优良的“家风”。

优良家风 滋养我们

文/潘文武

我家世代以务农为生,到了父母这一辈“成分”发生了变化。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工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技术员,母亲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毕业后到一所普通中学做了教师。因为家里农村亲戚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需要照顾,父亲有一段时间身体也不是很好,家里生活比较拮据。

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是我们从未消沉过。各个都积极工作,通过努力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如今,父母都已退休,儿孙绕膝、衣暖食丰,他们的身体愈加好了。正如《河洛家风》中说的,家风正,荫及后人,子孙受益、兴旺昌达。

爷爷是一个木匠,基本不识字,也不善言谈,但是手艺很高,乐于助人,现在我们家里还保存着他打的一些家具。爷爷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他说戏词都是教人行善的,他常给我讲“百善孝为先”。

父亲一直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母亲有一段时间心脏不好,家里经常熬中药。即使这样,父母还是坚持每周骑车近三个小时,驮着我和弟弟回乡下老家探望爷爷奶奶。逢年过节,父母都会把爷爷奶奶接到我们家,孝敬二老。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奶奶爱吃油炸花生,但牙咬不动了,父亲就把花生米放在蒜臼里捣成粉末,用勺子喂奶奶吃,奶奶吃着吃着,泪水就下来了。多年后,奶奶去世了,病重住院时她拉住我的手,再三交代我要照顾好父母。事后,我才明白,奶奶是怕我们把“孝”给丢了!

母亲是老师,她教书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的化学课教得好,经常义务辅导学生,直到今天,她还在为几个学生的儿女义务补课。她的一个学生感激地对我说:“你母亲教了我们家三代人啊!”逢年过节,来看望她的学生络绎不绝。

我的父母都是党员,他们心中对党,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感恩。现在他们已经退休了,但还经常阅读党报党刊,有时候还与我讨论。父母经常对我们讲:“你们遇上了好时代,一定要好好工作。”

其实,父母并没有给我们刻意讲家风,但他们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勤劳、节俭、善良,对党有感情,勇于奋斗……这些根植于他们的生活中,对我们则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现在,党中央重视家风建设,提倡建设家庭文化,这其实是把准了一个民族自信、自立最基础的文化元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国,其实从来都是一样的。

家与中堂

文/吴克敬

家是什么?中堂是什么?这个不是话题的话题,在今天还是需要说一说的。

我们今天把家都当成计划生育后的三口之家了。这没有错,的确是我们今天普遍所有的家。这样的家似乎少了些不可少的东西,譬如中堂,我们今天的家,就很少有了。不过,我倒是想要先说一说家教、家道和家风,不把这三个东西说明白,就不能说清楚中堂。

我们知道家教,指的是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家长通过自己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礼节。传统意义上的家教,不仅要教育子女们懂礼节,更重要的还在于道和德,是人生所要重视的内修。那么家道呢?正如俗话所说,“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而男性则必须志在四方,扬名宇内,事功千秋,这可不就是外修么!还有家风,简单地说虽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但其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存在于家庭生活的日常之中,表现在大家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中,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着,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这是一种潜在而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是一种无言的交流、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勾通。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家庭。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其作用可以对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升华、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产生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所以说,家风是一个人内外兼修从而成人的根本。

中堂之于家的作用就在这里,可以最明朗、最清晰、最直接的融通家教、家道、家风之核心,以书画的方式,悬挂在家庭之中,让家庭成员,随时都能够获得教益。

中堂成为风气,有说起于宋,也有说起于唐。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中堂之说,最初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慢慢的散入民间,深入进寻常百姓家里,中堂便以书画的形式,占有了非常显要的位置,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家居的布局,厅堂是最为讲究、最为用心的地方。以厅堂的中轴线为基准,首先是家具的陈列,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家具整体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依照传统习惯,扶手椅或太师椅的座序以左宾或左为上、右为下排序,无论长辈还是僚幕皆宜“序”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内涵。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仪式之时,平时也只在右边落座,一是表示谦恭,二是虚位以待,因此,中堂的座椅不经常同时使用。当堂屋兼做佛堂时,则翘头案正中有设佛龛,或设置福禄寿三星,或供奉已故亲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炉、蜡扦、花筒等五供,用于祈福和感念。

厅堂里家具是要以“礼器”来对待的,正中央最显眼的位置,悬挂中堂,或书法或图画,再配上“对联”,寓意吉祥安康、富裕高贵,把外在的规范和内心的真诚,含蓄而深刻地诠释出来,执守家庭人等,都要藉以血亲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