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扫墓文章

2022/12/10经典文章

扫墓文章(精选12篇)

又是一年清明节

文/谭幼平

倏忽间,又是一年清明节。

今年清明的到来,节气似乎比往年来得要快一些,有些让人不知所措。尽管如此,心理感觉还是挺爽的。至少,穿的要单薄轻松些。特别对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士而言,更是喜笑颜开、纷纺争先恐后甩掉冬衣、换上靓装,春心荡漾、心潮澎湃。也为满城的大街小巷,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更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添分加彩,你说是不是。

清明前后,天地明净、万物复苏。河边湖边的柳树,也不知道是在何时、被何人裁出了万条绿丝绦,迎着微微熏风,轻盈地飘舞着。公园里的杏花、桃花、梨花,好像一夜之间、就绽发出一簇簇粉红的海洋,着实吸人目光,争相留影。初春乍暖、小雨初歇之后的大地和天空,显得是那么清新、爽朗,十分令人向往大自然。难怪古人描述有“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好诗句。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就更不用说了,这是我辈杏花村人的自豪与骄傲。清明节前几日,扫墓祭祖都成为大家首选安排的大事,俗称“做清明”。

清明扫墓,有文字记载可见《清通礼》:“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这种参拜老祖宗的传统活动,看似极平常之事,却也不断吸收各个时代的元素,在社会变迁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提起清明节。大多数人首先想到是祭祖和扫墓。其实。清明节追怀先人的功能,是从寒食节那里继承下来的,在往前溯源是来自农历十月初一的祭祖节。人们要在这一天为逝去的先人烧寒衣,以御冬寒,据说这是由孟姜女开先河的,你若不信,由她哭倒的长城可以证明。现清明节实际是融合了上已节、寒食节、三月节等多个节的日子。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美德,春秋时期,国人就形成了墓祭的传统,到了唐代,唐玄宗下令,把扫墓的日子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但寒食是一个禁火和冷食的日子,后人无法为祖先置办可口的饭菜。于是,上坟扫墓的日子慢慢就挪到了清明节。至宋代,寒食祭拜先人的安排已被清明节取代。

古时,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清明节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祭祖往往是家族性活动,由族长或家长选定日子、扶老携幼,带着祭品和香烛等,去祖先墓地祭奠一番。内容多半是先敬拜逝者,鞠躬叩首,献上祭品,表达追念之情。然后为坟墓清理杂草,添培新土,压几个纸钱,就象打扫祖辈先人房屋一样。扫墓不仅仅追远祭先人,也沟通了当今家人的情感,增添了家庭的和睦与凝聚力,又会引发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珍惜美好时光。正如: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而今,扫墓的习俗,除了家族祭扫祖先外,还扩大到团体对革命先烈的集体扫墓活动,以追念先烈为国为民献身的高贵品质。寄托人们的哀思,这也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清明节的另一项功能是踏青。阳春三月,扬柳依依,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扫墓之余,人们趁着大好春色亲近自然、休养身心、和谐天人、十分难得。所以,清明又寄托了人们求新护生的愿望。除了出游踏青以外,清明的娱乐活动还有插柳、戴柳、挑荠、拔河、蹴鞠、放风筝、荡干秋等。大部分都是从上已节那里继承下来的,以求吉利。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想趁这个清明小长假,带领全家去做清明、过清明。放松心情,去拥抱清明节,去接近大自然,去追远省亲、去放思未来,去享受美好的生活。我心亦然,让我们同行上路吧。

清明随笔

文/梁灵芝

春风和暖,花开明媚。每年的清明前夕,七十多岁的父母都要从襄阳回乡下老家看看,给离去的先人们扫墓。

父母的行程几乎年年不变,先到老河口小儿女那儿过夜,再搭公交车看乡下老屋。没人居住,老屋三间大瓦房早已破旧不堪,几棵老枣树下荒草丛生。村东的大菜园也送给了别人。村庄在行进,打交道的老人们被岁月提苗儿越来越稀,见到的孩子都不知是谁的孙子。熟悉的一切在消失,父母只是想回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看看而已。

我不记得先人们的坟墓。早在我母亲嫁给我父亲前,爷爷奶奶就西行了。赶上“破四旧”,村里的祖坟地都被祖先的好儿孙们刨平了。母亲常说当年从坟墓里刨出来很多金银玉器,一顶银质的小帽儿被哪个冒失鬼新媳妇摔坏了,反正都是祖上的宝贝儿,坏了就坏了没谁去追究。村里没有了祖坟,所以好多年都没谁家明里去祭祖。我小的时候和姐妹们喜欢在老坟地里剜草,那里的草长得肥,还能意外捡到能做鸡毛毽子的光宝年间小铜钱儿。可见,咱先人早前也发达过。

后来,清明扫墓风又渐渐地刮回来。每到清明前、“十来一”后,或者大年三十下午,父亲总要带上哥弟俩给先人们上坟。坟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在拔节,油菜花睁大千万双眼睛。父亲在坟地大致方位的田埂边停下,掏出火柴点响鞭炮。一大摞纸钱化成火苗在风里跳跃、黑蝴蝶般纷飞。当然,这是我想象的,女孩子生来是外姓人,我父亲要让先人们认清续在家谱上的男丁。他兄弟俩可是肩负着梁家的兴衰,我小姐妹倒落得潇潇洒洒走天涯,过单纯的日子想爹妈。

所以,对于我的先人,我没机会去扫墓。对于夫家的祖先,在家是妞爸和他兄弟几个带孩子们去。如今在南方一居十年,只能拜托叔伯们在公公的坟头多添一锨土了。但是从心底里说,每到烟雨清明时,我很想去河对岸看看山坡上长眠的我外婆他们。学龄前在外婆家常住。外婆去碾盘碾米,我看着簸箩筐不让小鸡偷吃;外婆去磨坊磨面,我一旁盯着蒙眼睛的小毛驴不紧不慢地绕圈儿转悠;外婆去东坡菜园里栽菜苗,我用葫芦瓢舀水往天上泼……在我的记忆里,外公沉默寡言,却会让他的水烟袋给我唱歌。外公的水烟袋一尺多长,泛着铜质金属的光泽。外公抱着长烟杆撮嘴长吸一口,那头烟锅上的烟丝一闪一闪的,还伴有噜咕噜噜的响声。我小时得了一种病,必须吃一种草药煮鸡蛋,那年代鸡蛋可是吃盐点灯钱。鸡蛋珍贵,父母外婆都尽可能攒着不卖,草药可难弄。为了寻得那味草药,外公几次步行二十几里外去河南。我清楚地记得外公去世,妹妹还只有两个多月。送外公走的时候,外婆坐在堂屋的门后哽咽,母亲的姊妹们一片嚎啕。我拉着母亲的衣服跟着走,小声哭泣,眼看着一把黄土盖住了棺材。那个让水烟袋咕噜咕噜给我唱歌的外公再也不回来了……

生于斯,长于斯,嫁于斯。从童年走到中年,从鄂西北走到穗莞。河柳难系思念舟,独恨这不长不短的清明假。若能陪父母一道在娘家的村庄走走,穿过绿麦地黄菜花,摇船到河对岸的外婆家,那将有多快乐!岁月递减,美好的总在叹息中流逝,且行且珍惜吧。

潮汕的清明节俗

文/田佳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是历代推行儒家的孝道思想、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如今,清明属于国家规定的公假日。

潮汕人过清明,大体与全国各地的汉族居民的习俗相同。也有一些新异之处。

清明节祭祀先人,源于古代寒食节。按历法计算,寒食应在清明节前两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晋朝陆棚的《邺中记》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得介之推辅佐,才得以回国掌权。介之推回国后不愿当官,隐于山中。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宁愿抱木而死也不愿出来。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难之日(农历3月5日)禁烟寒食以纪念他。后来,人们纪念自己的祖先也在这一天进行。

宋代诗人黄庭坚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潮州古城北门外的“木坑公祠”,祭祀的就是这位“士甘焚死不公候”的介子推。其实,寒食是上古遗风,原与介之推没有关系。早在《周礼·司帽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潮汕人扫墓的仪轨,基本遵循中原古礼。在潮汕,人们将扫墓称为“过纸”;其实是“挂纸”的代称。扫墓者到了坟地,把坟上的杂草除尽,坟堆上土少的地方再用土填起,然后用红、绿色油漆填上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亡人的姓用绿色油漆填写,名字用红色油填写;墓碑上有名字但人尚健在的则姓名全用绿色油漆填写),接着用纸条放遍坟头,压上小土块——这叫做“挂纸条‘(亡人墓地用白色和黄色纸条,健在之人墓地用红色纸条);这一程序做完成了,就是“挂过纸”,这才有了“过纸”这一简称。潮人这一种习俗,与中原古俗大致相同,白居易《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从该诗可以看出,因为纸钱没烧成灰,才有“风吹旷野纸钱飞”的景象。可见按当时的礼制,扫墓不准许焚纸钱,此风有可能源于寒食禁烟的古俗。这种做法,也隐含着古代相互的环保观念。

坟头挂了纸之后,紧接着把水果三牲饼食排列好,把小酒杯添满,再上香致意,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再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纸钱,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拜祭一番,通常是行三跪三叩头之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家还将烫熟的蚶作为祭品,祭完则参拜者将蚶食掉,蚶壳则撒于坟头,意谓子孙发财的吉兆。礼毕,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与时俱进,也有在先人墓前上一束鲜花以示祭念的。更有互联网时代的E一族(多为高学历的中青年人),在网上开设“网上祭祖”的网页,供亲族人士缅怀先人。这也算是时代在清明节俗上的一种折射吧?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莫负清明好时光

文/何金剑

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处处草长莺飞,生机勃勃,这景象物候是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吟哦感叹的也是清明。

清明,会开始有花开花落,流光溢彩;清明,也会有祭祖扫墓,赏春踏青。跟清明一起来到的有禁火、插柳、踏青,还有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习惯。岁月流转,时尚日新,网上祭奠、扫墓等缅怀逝者的举动,也不知不觉地火爆起来。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据专家考证,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只是不一定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向我们昭示了北宋时清明的民风民俗,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面上,有乘轿的、坐车的,有赶着满载东西的毛驴的,更有步行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后来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画中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大多是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的,应该是发生在清明的故事。

清明之际,气清景明,经过一冬的酝酿,天和地才真正地睁开了眼睛。韶华易逝,覆水难收,我们是不是该珍惜这大好时光呢?

清明,扫墓去吧!“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

清明,踏青去吧!“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给老校长扫墓

文/姜仕贵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去扫墓的地方离学校并不远,就在学校附近的龙王庙水库上面,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举着花圈带领全校师生,排着长长的队伍,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幽静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到了。去扫墓的对象是很久以前我们那个乡村小学的校长,他叫蒋玉华。

每次去扫墓都是胡校长主持。一路上,他嘱咐大家不要踩踏到老百姓的庄稼。大家都知道,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那个时候,很多农户播种的玉米、瓜豆都陆续破土而出长出了嫩嫩的小芽。老师叫大家注意脚下,不要踏到老百姓的庄稼,所以我们很小就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的道理。

扫墓的时候,我们还会捎上几颗白杨树苗,一些同学带上水桶、锄头等劳动工具。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一些同学到水沟里提水,一些同学负责挖坑,在蒋校长的坟墓周围种植上树苗。过后,就分班级分小组轮流去给树苗浇水灌溉,让小树茁壮成长。

依稀记得,在扫墓过程中主持人对蒋校长的一些介绍。很久以前,农村缺资少粮,没有实力办学校。为了能够让适龄儿童都能够上学,在蒋校长的带领下,发动群众到山上砍树,用大队的拖拉机去拉石头来砌墙,为了让小孩们能够早日进入学堂,很多时候都是披星戴月地劳作。很快,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座乡村学校很快就建起来了。村里的一些"文化人"来当老师,适龄儿童报名入学。这样,学校就开学了。

主持人嘱咐我们,一定要学习蒋校长的敬业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争取走出山村,到更远的地方去读书、工作,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争光,反哺家乡。

确实,很多学生都没有辜负老师的嘱托,纷纷考上了中学,到市里的重点高中,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了名牌大学的都有。最后,有选择回到家乡当老师的,有进企业的,有在省城当公务员的……

又是一年清明节,那年,那山,那水,那些人,那些事都还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父爱如山

文/柳文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传清明节是晋文公为感谢重臣介子推当年的活命之恩,并告诫自己要完成“治国清明”的承诺而设立。“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父母和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清明节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感恩节。”

人有生死,但生命从未停息,行走于茫茫宇宙是艰难和孤独的,如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会感到莫大的恐慌。纪念先祖,缅怀已逝的亲人,感恩先辈赐予我们的血脉,祈祷先人庇佑后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庄重的扫墓仪式中所寄托的。我们从先祖那里得到了家族的骨血,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家族奋斗的印记。不仅如此,我们还肩负着继续发展的使命,把血脉、志向传承给下一代。一次一次的祭祖、扫墓,其实是确认我们的身份和使命,促使羸弱的个体凝聚起群体的磅礴力量,沿着先祖追寻的脚步,铿锵前行,去创造更伟大的辉煌。

不管是达官贵人、富甲一方,还是贩夫走卒,都会奔驰千里,星夜赶回家乡扫墓祭祖,不然你就是不肖子孙,会受到千夫所指。扫墓祭祖时要摆放刀头、豆腐和饭菜,五个盛有酒的酒杯,炆香烧纸,磕头作揖。烧的香纸越多,阴间的亲人就越有钱,自燃就越开心快乐,保佑阳世子孙的心也就越重。

去年清明节扫墓时,父亲的坟头茅草茂盛,墓身凸凹不平,我们割掉茅草。平整好墓身,摆上祭品,燃烧香纸后就磕头作揖时。此时,父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父亲对我们的爱是那么深沉、厚重,总是默默无声。在我八九岁的时候,他就是家乡一所中学的校长了。父亲对我们的管教特别严格,有一次,因为顽皮好动,我将父亲的 “上海牌表”时轮指针扭断了,导致手表成为废品,那时的手表非常的珍贵,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半年工资。父亲暴怒之下,将我痛打了一顿。要是没有住在隔壁的杨老师听到打骂声赶来救援,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我当时很倔强,躺在床上两天不吃不喝,不管谁喊都不理会。我认为父亲太绝情了,为了一块手表就将我往死里打。父亲急了,生怕我会出什么问题,他当时又忙着要去县里开会,就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放在我床前,还托付杨老师照护我。经过杨老师的细心照护和讲清了手表的珍贵和重要,我也理解了父亲的举动。后来父亲说,你把我的手表搞坏了不要紧,可要是从小就养成这种坏习惯,什么都不知道轻重,长大了就会害了你自己。我情急之下打了你,是我不对,但你也要吸取教训,要懂得轻重,不能任意胡来。所以我从那时起就知道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讲规矩、知轻重不得恣意妄为。父亲读小学时,很爱学习上进,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中学,他在校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特别是写得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他中学毕业一年后,新中国就成立了,当时百废待兴,亟需大量的人才参加建设和管理,他们毕业的那一届学生在县里面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了,自然被看重,没多久,就都被安排工作,因为父亲的成绩好,被分配到小学当了老师。因为他工作认真,教学效果好,经常被评为先进教师,并且入了党,不久就被提拔为一所乡村小学校长。他把那所乡村小学管理得很好,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所以后来每个区所在地成立了中学,他就被任命为中学校长了。有一个中学老师,因为和学生谈恋爱被发现了,按照当时的校规,父亲作为一校之长,尽管那个老师很有背景,有许多人甚至一些头面人物都出面说情,在班子会上也有人反对,但我父亲坚持原则,硬是按照校规把那个教师从重处理,调离了教师岗位。“文革”时期,他和全国带“长”字号 的人一样,被打成了走资派。我的家也被查抄,“红卫兵”在抄家时,抄到我父亲的中学毕业证,而毕业证上有孙中山的头像,但盖的是青天白日公章。这就成为我父亲的一大罪证,加上父亲的家庭出身不好,更是罪加一等。那个被处分的老师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成为响当当的造反派头目,在批斗会上,造反派们质问我父亲为什么要保存国民党的毕业证,是不是妄想变天,要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父亲哭笑不得,只能保持沉默。可是这一来,更加激怒了那些造反派。他们对父亲拳打脚踢,后来还用麻绳将父亲吊到房梁上,问他认罪不,他依然一声不吭。直到父亲昏死过去,怕出人命,造反派们才将他放下来。

那一刻,我们这些“黑五类子女”尽管气急交加,但也只能忍气吞声,以泪洗面。“文革”结束后,父亲才被恢复工作。父亲教育我们说,人要“善的不欺,恶的不怕!”、“硬要硬得像钢铁,软要软得像棉花!”他对我们几姊妹说,你们都长大成人了,要多学习,要上进,要努力工作,不要碌碌无为。我不需要你们什么,你们也不需要望我给你们什么。父亲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做人做事都特别认真。父亲年老时患了帕金森综合症,吃饭时常常不自觉地流出长长的口水。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都不上桌陪客人吃饭,他说一个人吃饭自在一点。只有我知道,父亲其实很爱热闹,很喜欢和客人边吃饭边聊天的,他是怕自己的不雅,影响我们和客人的食欲罢了。

父爱像大山一般深沉、厚重,总是默默无声,也像江海浪涛一样,深沉而亘久,具有强大的支撑力量。父亲离开我们已多年了,但是他对我们如大山一般凝重的关爱总是令我难以忘怀,他那如同江海一般绵长的期待,总是在我的心中缭绕萦回。承载父爱的厚重和期待,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也将教育好我的女儿们,让她们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让老一辈的宽仁和慈爱在后辈们身上延续、发扬光大。

清明怀想

文/崖丽娟

又逢清明。每年此时我的心情总是湿漉漉的,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们。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我们兄妹由外公外婆和大舅大舅妈抚育长大,那种血脉相连的关爱让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仍与他们息息相通。我童年时代对很多事物最启蒙的认识,都源自于他们朴素的行为,我对他们有着深深的眷恋。

外婆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她父母很早去世,作为长女,她主持家里大小事务。照顾家里大人孩子十几口,辛苦操劳可想而知。但外婆总是任劳任怨,忙里忙外,对我们兄妹更是疼爱有加。直到数年后我们上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

6岁那年,我曾随外公外婆在四月一个淫雨霏霏的日子,踏着泥泞,到乡下扫墓。一路上,我从外婆絮絮叨叨中知道了我国农历中有24个节气,其中清明是祭奠故人的日子,为逝去的亲人扫扫墓,添一杯酒,燃几炷香,以寄托哀思。外公说,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就是这时节的情景。

上小学以后,每年清明,老师总带领我们戴着小白花去给革命先烈扫墓。那种庄严的仪式让我们幼小的心灵牢牢记住老师的谆谆教导: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扫墓的目的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懂得珍惜。

久而久之,每到清明,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些人和一些事。然而,仿佛又总觉得自己所怀念的人和所怀念的事都太缥缈太遥远了。直到亲爱的外公外婆先后溘然长逝,才使我对清明有了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1989年,80多岁的外公因脑溢血突然去世。料理完外公的丧事,外婆不吃不喝,彻夜难眠,终因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外公外婆相隔一个月先后去世,当时我在外地念研究生,刚分配工作,母亲怕耽误我的工作没有马上告诉我,我没能为他们奔丧。

万万没想到,外公外婆享用我第一个月的工资竟是用来为他们买祭物!当我第二年的清明赶回妈妈老家时,只能对着冰冷的墓碑呼唤我的外公外婆。他们的去世,使我骤然明白了人世间的许多道理,原以为生死的概念发生于别人的生活里而与己无关。我从没想过与自己日夜厮守的亲人,有一天也会永远分离,尤其是满头银发总是笑眯眯地呵护着我们的慈爱的外公外婆,我一直相信外公外婆一定会长命百岁。记忆中的外公外婆永远是那么和蔼亲切,绕在外公外婆膝下长大的我们,童年过得很快乐,却不曾想到,随着我们的成长,外公外婆其实也在一天天苍老。

外公外婆永远地走了。往日带着我们扫墓的亲人,突然成为我们为之扫墓的对象。望着刻着外公外婆名字的墓碑,面对一抔黄土隔成两个世界的冷酷现实,我开始真切理解这自古沿袭下来的清明扫墓习俗,它不再是一个毫无生命的节气,不再是一种仪式,而是代表了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真实的感受,使我们在痛失亲人之后还能拥有刻骨铭心的哀悼和最深切的怀念。

感谢每年一度的清明,尤其是渗入了我们自己情感、拥有我们自己故事的清明。因为有了这么一个节气,有了这么一个淫雨霏霏恰似我们哀痛泪水的日子,才使我们悲伤失落的心灵得到滋润与慰藉,并能寄托我们的哀思。人类历史就这样在思念中默默写就,而人类也就这样世世代代得以延绵繁衍。

清明随想

文/肖复

前两天申了个号,申时先就遇上个“昵称”,想一想,网络昵称名目虽多怪诞,却也不想随流。刚好生日正在清明,就把“清明”搬来罢。其实这名目是颇不错的。清者,清淡,清正,清丽,清秀也;明,明智,明白,明朗,明净之意。倘为官者能“清正廉明”,更是百姓之大福。

想到这名目之后,脑中随即又冒出一句话:“美目盼兮,清而且明”。随即又以为是《诗经》中的句子。翻查了一遍,在《国风、卫风、硕人》中有这样几句:“手如柔胰,肤如凝脂,领如蝤鲚,齿如瓠犀。獉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实并没有那句“清而且明”。但我的脑中何以会突兀的冒出这样一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诗句?《诗经》中的这段诗句描写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整个是晶莹剔透、犹如玉琢。而那顾盼生辉的美目,清丽明澈如秋波,又岂非清明而不能言哉。我以为把这句加在后面恰到好处。当然我这里是有些曲解,这段诗原本并不全是这样的意思。而整部《诗经》中很有些这样美的句子。孔夫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出意是: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在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意,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我也一言以蔽之:清明。其言柔婉而清丽,其意诲人以明白。虽然愚钝如我辈很难看懂。

一般看到这清明二字,人们大抵想到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祭拜先人的节日。民间有称为鬼节的,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这样看起来,这名目用来做“网名”,就不见得怎样好了。

说来也怪,这样一个很有些阴气的节日,偏偏跟这样的一个清风和日的节气合在一起。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孝经纬》有云: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盖当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其时天气回暖,草木明茂,一改冬日寒瑟枯黄景象。山岳河湖,窗前屋后,一片清明。自古清明节不仅讲究扫墓、祭祖、禁火、寒食,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民俗活动。相传是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寒食冷餐伤身,故以此类活动暖身。于是,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祖扫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运动娱乐的欢笑声。真真是个奇异特别的节日。而我的生日又恰在这一天,虽无奇特,却总又明明暗暗的以为有些不一般。我自己知道,这是我总爱胡思乱想的缘故。但也因此而引得我很想要弄清楚这节日的来历。

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现在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是清明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一事,(至于这是件什么事我就不愿再查考了。)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这习俗首先在山西流传开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扫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清明”随想清明,就到这里罢。再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在

下面,算是这篇文字的收束: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0月15日

肖 复

其实,我不想说

文/叶红

今夜,时钟已指向凌晨,可是我却没有丝毫的睡意,这样的夜晚我早已习惯,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小小的按键,弹出美丽的节奏,我的心也随之荡漾……

每天每天,我都会问自己,今晚能不能安然入睡?梦中还会不会长叹?其实,我不想说,但我已经习惯了面对电脑“自己对自己”说,悄悄地在键盘上弹奏心中的歌……

本来我计划出国前去扫墓,但听说过了“小年”和“正月”最好别去公墓。我虽然不相信迷信中传说的鬼神,但也忍不住查阅了一下资料:腊月二十五是“接玉皇”的日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这一天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嘿!这是个“黄道吉日”,咱接不来“玉皇”,扫扫墓也不会引来“灾祸”,还是把这件重要的大事办了吧!

清晨,我早早起来,简单的梳洗了一下,准备给妈妈和已故的亲人扫墓,我和老公到早市买了许多纸钱、花束、香烛和供果,顾不上吃早餐就开车去了公墓。

先是来到母亲的墓前,老公为母亲洒了些白酒,点燃了香火,我为母亲挂上花束,摆上了供果,我们俩恭恭敬敬地给母亲鞠了三个躬,愿母亲在天堂过得更好!愿她老人家保佑我的老爸健康长寿!保佑儿孙们幸福快乐,生活无忧!而后,又接二连三的清扫了大哥、姐夫和我前夫的墓地,为他们点香、挂花、洒酒水、摆供果……我边扫边低声地念叨着:“大哥、姐夫,我来看你们啦!你们要保佑老爸健康长寿!保佑孩子们生活幸福!赚大钱!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这声声呼唤,他们虽然听不见,但这是我的祈求!他们在天有灵,一定能够满足我的愿望!最后,我又来到了弟弟的墓前,好可怜的弟弟呀!年仅33岁就离开了我们,不知道他在天堂过得怎样?每次扫墓,我都是两眼含泪,强忍心中的悲痛,想一想这些年来,家里出了那么多变故,病魔夺去了我那么多位亲人,感觉残酷的生活在一次次的捉弄着我们。我们家兄弟姊妹五个,都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仅这几年的光景,每个家庭都失去了“半边”,造成孩子们不是缺爹,就是少娘,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孩子们也真是好可怜!好可怜哪!有时候,我真的恨老天不长眼,恨上帝对我们不公!

唉!泪水解救不了我们,一切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孩子们!如今,你们的父母也已经老了,他们帮不了你们啦!你们都长大成人啦!一定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为了你们的子孙创造美好的未来。有时候,我也很骄傲!我为我们的孩子们而感到骄傲!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同时也包括我的女儿,他们都是那么坚强,那么懂事,那么孝顺!他们已经学会了自己打拼!天大的困难,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不会伸手向父母所求。他们现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生儿育女有了自己的儿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很优秀,相信我们满氏家族的子孙都是好样儿的!因为岁月考验了他们,磨炼了他们,他们是生活中的强者!

扫墓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很沉痛,也可以说“去一次公墓,受一次教育”。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经过几十年的沟沟坎坎和磕磕绊绊,两个人正应手相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老了老了却丢了伴”。或许,有人知道,当夕阳被星星取代,世界就进入了寂寞的黑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在什么时候天黑,又会在什么时候升起启明灯?在这样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我们总是难以发现自己的空虚,总是用盲目来麻痹自己的灵魂。我会经常告诫自己,忙碌就是充实,忙忙碌碌会忘记一切烦恼!有时,我也会看见天边的晚霞,是如此如此的绚烂,是如此如此的辉煌。

其实,我现在很幸福!身边有一位知已在关心我、照顾我,我应该知足!我们的命运相同,经历相仿,他丧妻,我失偶,两个人能牵手共度晚年是多么不容易的组合,多少人羡慕,多少人在为我们祝福。可是往往生活中也会给我们创造许多阻碍,他的傲慢,我的强势,我们之间的性格还需要很好的磨和。

其实,幸福也很简单,它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我不图你的房子,不在乎你的车,我想要的只是全身心的寄托。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实实在在的一切,幸福就永远不会出现。

今夜,也许无眠,在这个无人喧闹的夜里,我独自梳理着自己的这份思绪……我会反思,深刻地反思自己,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需要自己应该努力克服与改正的。人老了,要学会包容,懂得谅解,不要去刻意严守自己的那份“尊严”,因为生命太短暂了,有今日没明日,也许就在眼前。

其实,我真的不想说!但是不说又不是我的性格。沉思过后,感受家的温暖,珍惜今日,笑对美好明天!

清明,我的世界在下雨

文/祝宝玉

似乎连同记忆也是潮湿的,沿着河堤向东缓行,细雨微风中夹着一丝寒凉。那是清明节的前两天,我从外地赶回家乡,去给祖父母扫墓。我是陪同父亲前去的,我欲给他撑着伞,他却执意不肯,从头顶拨开我的手。索性,我和他都顶着雨,任濛濛细雨润湿头发和衣服,雨滴儿凝结,沿着脸颊缕缕滑落。

那一年父亲六十有五,背脊微驼,皱纹横生,步履蹒跚,他一直秉性倔强,到老,也未曾丝毫改变。一路,我和他都没有说话,这样的冷场在我和他之间一直存续了几十年,而今,我都有自己的儿子了,他疼爱自己的孙子,却对自己的儿子冷若冰霜。祖父母的坟茔在河湾下的窝子里,同寝一穴,这是祖母的遗愿。父亲伏在坟上把杂草一根根拔掉,我用铁锨从附近铲来新土,把坟包平。纸烧过,炮鸣罢,我和父亲站在河湾下的一棵大柳树下,柳芽已经长出,嫩绿的一片。父亲递给我一根烟,我平时是不抽烟的,父亲打着点火机为我把香烟燃着。父子俩吐着烟圈,一言不语,后来,还是父亲再接一根烟的时候才打破了彼此间的僵局,他说,这棵柳树是你爷栽的,真如老话说的那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举首环顾这棵老树,在清风中柳枝乱抖,似飘忽不定的言语,琢磨不透它的心思。接着,父亲又絮叨起许多陈年的事情,都是我第一次听闻的,也恰在我能沉下心来愿意倾听别人的心声的年龄,从父亲那儿记下家族往事,好让那无甚社会价值但于我来说又十分宝贵的家史不至于隔断,这些片段,让我对那个清明节尤为记忆深刻。

至于我的祖父母在我心中的印象,多是模糊不清的,那时我只知道玩耍,而他们业已老迈,再后来,我外出学习,对他们的音讯更加渺茫。直到他们相继离世,我才醒悟到我失去了两个最亲的人。每年清明我都要回去给他们扫墓,大概是出于良心的愧疚,补偿曾经的缺憾吧。

这两年去给祖父母扫墓时,父亲已经不能陪我了,但他都会嘱咐我,认真些,别马虎了事。我点头知道,我都奔四十的人了,他还是对我放心不下。

村庄在衰老,时光也悄然流逝,亲人们渐渐老去,乃至离去。人到中年的感悟愈加深刻,为人子,为人父,上下都要担当,但我又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处处谨慎小心。我的儿子愿意陪我一同去扫墓,我便带上了他。我发觉,每一次扫墓之后,他都能“懂事”一些,比我苦口婆心的说教要益用大得多,我想一个人的成熟都应接受生命的教育,心智才能完备,道理愈加悟得明透。

清明,我的世界在下雨,这雨是春雨,是好雨,清净纯明,适合洗涤心灵。

清明节令话清明

文/小不点儿

清明,这个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一个普通节气,几千年来,被涂抹上了一层神秘及神话的色彩。从老祖宗那里算起,代代相传,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已经成了一个大家共同默守的扫墓祭祀之日。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也写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看来,清明这个节令它特有的内容和习俗,亘古至今,千年未变。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传承了下来。至今还能抚摸到它的存在和温度。

其实,清明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一年之际在于春,清明是一个指导农耕的节令,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一个产物。“清明”二字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说的简单一点,它就是大自然的斗转星移,北斗七星的斗柄循环往复做圆周运动所经过的一个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人们给它赋予了无限的遐想和寄托,以及形成了各地五彩纷呈的习俗和二十四个节令。它同时也是古代"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的生动体现和解释。

以上可能是“清明”二字在大自然的环宇天象里的科学解释了吧。但怎么又与扫墓祭祀挂上勾了,把它变成了一个 “清明节”呢?历史上有两说,一个是诸葛亮之说,一个是介子推之说。先看介子推之说吧。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重耳好心却办成了傻事。后悔莫及。成了一个千古的哀伤憾事,被人记忆和传诵。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成了“寒食节”的来源。也可能是晋文公的忏悔弥补吧。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一个多么深沉的历史说明和清明节挂上了勾。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一对君臣的佳话成了清明节的起源。影响了历朝历代,经久不衰,绵延至今。至于诸葛亮之说在此不谈了。

唐代,寒食扫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后扫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遗忘了。但在先秦时,扫墓时间并不固定,大约在南北朝时成型。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于是清明扫墓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盛行一时,也成了清明节扫墓的历史渊源。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朱元璋幼时家贫,父母在一次瘟疫中死去,他和哥哥草草埋葬了父母,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东征西讨打下江山当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遗骨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原来,当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许多坟茔,朱元璋没办法辨认出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于是经常闷闷不乐。

有个他家乡来的太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于是献了一条妙计。朱元璋听后大喜,下令清明节这天,国民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扫墓。暗地里却偷偷地派侍卫去窥探,发现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坟荒草茂盛,无人扫墓,于是朱元璋便了却了一桩心愿,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大概清明节的复兴与朱元璋传说有关吧。

以上这些故事和传说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在文献记载中,介子推确有其人,但在《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节。并且,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这一说法最早也要到两汉之交才有记载(见于桓谭《新论》),事情已经过去了近1000多年了。如果属实的话,1000多年里怎么竟没有史学家记载呢?更何况晋文公史称“春秋五霸”之一,这么显赫的人物没有提及此事。恐怕难以解释。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为了解释寒食节的来源牵强附会而来。只能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美丽的需无罢了。据考,清明节的起源其实与介子推无关。清明作为一个春祭大节,远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之前已经确定。中国地域辽阔,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文献上主要记载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此后清明节的墓祭节俗渐出现于文献上。且在唐代以及宋代里的一些诗文里都有所反映。我们不免去找来慢慢的品读一番。就能发现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墓祭风俗就已经盛行了。同时不难理解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会被牵强附会成一个传说作为"起源"的历史说法。但实际考察,这些说法远远晚于节日诞生,是后世构建出来的一个人们臆断的一个美丽的话题。至于朱元璋的那个传说则带了更多的感情色彩,更是人们后来杜撰出来的美言和佳话。

不管怎样,可以看出,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留或遗产,上下几千年,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里传承和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直至今天还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民生冷暖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不能摒弃而理应继承,其实,后来的历史轨迹都是约定俗成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在全国范围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据资料记载,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2022年清明节假期为4月3日至4月5日。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中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是踏青扫墓的最好季节。清明,既然先人们把它传承了下来,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愿我们在扫墓祭奠逝者的同时,哀伤过后,也别忘了宋朝诗人吴惟信所描述的诗画世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往前走莫回头,噙住浸含的泪水,珍惜及活好当下的人生,走在万木葱茏鲜花盛开的春天里,去陪伴梨花俏枝、桃花含苞、樱花妩媚的美景。折一束柳枝,听着黄鹂在树上唱歌,踏着松软的青草,赏着美景,顺着唐代诗人李牧所指的方向,“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不去体验诗人李牧旅途中凄苦的风雨气氛,不如找一处盛景,赏着花喝着酒,去品尝一下"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的美食,(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或者带着儿孙遵循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抬头望着天上的风筝,在清风的吹拂下,就像看见天堂里的亲人,也可以亲人们坐在一起诉诉衷肠,亲情温馨无限。带着这份亲情和诚意去告慰九泉之下安睡的亲人。

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