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再迟也要绽放

作者: 敬清蓉2011/04/29生活随笔

小区内的那株海棠花,过春节的时候就开了,火红的一树花,很有些轰轰烈烈,让我们早早地感受到了春的暖意。那些花开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就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树上陆续长出绿意盎然的嫩叶。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当别的树上长出嫩叶的时候,她的叶子已经变成了深绿。但是昨天,我从它面前经过时,居然看见树上又开了两朵花,还是那么火红热烈,不由让人为之一振。

这两朵花的出现,除了让我感到欣喜外,还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脑中不由蹦出几个字,再迟也要绽放。

这两朵花已经错过了开放的季节,她们本可以储蓄能量到明年再开,但是她不,再迟她也要绽放。

由这朵花我不由想到一些人。那个让我们感到荣耀的老乡,唐代文学家陈子昂。他十八岁后才开始警醒而发愤读书,24岁便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被称为一代文宗。他存诗100余首,其中最让人朗郎上口的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按理说人过了十八岁,早已过了读书的黄金年龄,如果是一般的人,这一生就注定碌碌无为了,但是,陈子昂及时醒悟了,也许他也想到了再迟也要绽放,于是他成功了。

我还想起一个人,姜子牙。相传姜子牙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子牙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子牙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所谓暮年,就是五十岁以后的年龄了,一般人到了这个年龄就开始安享晚年了,但是姜子牙却不,对渺渺的前途依然充满希望,他觉得只要不放弃,总有绽放的那一天。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到最终他是大器晚成。

以上这两个人,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很久远,说起来有些陌生,接下来我也说些我们身边的人。不久前我去参加过一个绘画班的学习。班里大概有十个人,有男有女,年龄几乎都在四十岁以上,而且都有一份固定工作。这些人在年少时都有一个绘画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四十岁以前未能圆梦。而今有条件了,便毅然参加了这个培训班。每周六上午大家齐聚文化馆,由县内一老画家执教。课堂上老师先讲要领,然后现场作一副画让学生观摩,接下来就由学生自己作画。每堂课同学们都听得很专注,绘画时认真细致,那一笔一画现在看起来那么稚嫩,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谁又能说以后他们当中不会出绘画名家呢。

花不会一朝一夕绽放,人不会一朝一夕成功。那两朵海棠花从孕育到绽放,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侵蚀,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内心挣扎。也许当初她没想好要开放,等到别的花开过之后她才幡然醒悟;也许她想过,自己已错过花期,如果迟开放,别人会不会嘲笑自己的懒惰?笑自己不知春秋?但是最终她绽开了,人们丝毫没有嘲笑她,反而被她的那份勇气和坚持打动,从她身上领悟到一种精神――再迟也要绽放。

再迟也要绽放。什么事都不怕迟,就怕没有心,只要认定了,就不要放弃,总有一天会绽放出瑰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