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作文 > 经典作文 > 正文

年味儿作文

2024/02/04经典作文

倚栏轩整理的年味儿作文(精选15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年味儿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遵化市,一个美丽的小镇。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回来这里细细品味“年味”。今年也不例外。除夕下午,家家都要贴春联。贴春联很讲究:春联要从左往右贴,“福”一般倒贴,因为象征福到了,家里贴的对联数要成对,寓意“和而美”。

这时候我奶奶就会用面粉做个糊,我和爸爸就开始在门上贴对联。我的春联都是自己写的。年夜饭也要介绍给大家。一般大年三十下午全家人一起包饺子,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聚的`人越多,老人就越开心,意思就是“万事团圆”。春晚也是“大餐”。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站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放鞭炮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之一,意思是“快乐吉祥”。零点的钟声一过,村里的鞭炮声甚至变成了一声,无数的烟花升腾起来,洒在大地上,火焰洒得到处都是,大地大放异彩。这时候我也带着我爸,让他带我和我哥去院子里放烟花。我们都玩过超级安全的儿童小烟花。更有必要在大年初一给大家介绍团拜。在我的家乡,孩子们应该早起给长辈磕头拜年。他们见面时,同龄人通常会互相说“新年快乐”。即使遇到陌生的路人,人们通常也会打个招呼。

这时,到处都是和谐喜庆的气氛。偷偷告诉大家,我很喜欢这个习俗,因为我可以“送出”一小笔钱,得到很多压岁钱,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来买我一直想要的东西,剩下的可以由我妈替我存起来。春节期间,一年的疲惫被忘却,一年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憧憬被收获。春节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年味儿作文 篇2

赶了两天的车程,终于回到了我的故乡——重庆。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不同地域过年有不同的风俗,但那团圆的气氛是亘古不变的。南方的春节风俗和北方差异甚大,就说重庆,刚进腊月的时候就已贴好了红对联儿。走在大街上,街道两侧也已是张灯结彩,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大年三十,家家都忙着熏腊肉,庆祝腊月结束,户户的烟囱往外冒着滚滚的黑烟,与此同时还要去祭祖坟。在族里老人的带领下,带上十几株香,十几根蜡烛,三五盘鞭炮,几队人就这样去了山坟。

先是烧长钱,把厚厚的黄纸钱交错撕开放入火堆,再点上两支蜡,三炷香,然后放鞭炮,只希望先人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健康,学业有成。

三十下午大人们开始包饺子,孩子们这时最开心,要么在一旁玩耍,吃糖果;要么走街串巷看哪家吃席就去“扫荡”一番;要么去空旷的'场地上放鞭炮。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守岁,期望明年万象更新,吉星高照。

正月初一这天,无论开饭馆儿的还是住家的都在烹制一种食材——兔肉。把兔肉切成丁,加上水、辣椒、花椒、酱油、香油等各种佐料放进锅里炖,而且每家做的量都非常大。做好后菜的颜色显现出一种深红色,一段一段的干辣椒浮在上面,翻白的兔丁像一粒粒大米堆在一起,入口便是一种深厚的辣,一直在口腔内回荡,接着是花椒的麻,味道甚是浓厚,吃一口,嘴里回味无穷。

正月初三女儿女婿回门。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慢慢淡了,可合家团圆的气氛却更浓了。

我虽然成长在异地,可总觉得南北两地过年的氛围是一样的,都是那么喜气洋洋。我希望这气氛永远继续下去,永不间断。

年味儿作文 篇3

新年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每天都看着日历,掐着指头数着、盼着,离过年还有几天,八天、七天。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晚上,我缠着母亲,撒着娇说:母亲,我们一起去大润发采购年货吧!她爽快地答应了。

行,既然过年了,今天让你潇洒走一回,随你买什么,总额也不限,只要袋子里的钱够,呵呵!

那平时不让吃的垃圾食品呢我试探着问。

也行!

来到大润发,嘈杂的说话声,不时的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传入我的耳边。人流如潮,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好多啊!我定神一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味道,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挂满了各处、喜庆的福字贴满了货架、红色的招牌、红色的纸蛇,到处都是红色的,真是红红火火呀!

真是人挤人!我们随着人流一起往前走,五花八门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吃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比平时的货源多了好多呢,好热闹啊!

瞧!那边围了好多人我探了探头,一股好奇的感觉迫使我挤到了那里,噢!原来是在买喜庆用品,我和母亲也加入到了里面,五颜六色的,好漂亮啊!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漂亮的门贴,上面有一个卡通版的小蛇,手上拿着一个倒福,我又环顾四周,还有好多我喜欢的,有大的,有小的,我站队在中间,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摸摸那个,犹豫不决,唉,该选哪个呢。

这时,母亲走过来,好像看明白了我的心思:今年是蛇年,而且你又属蛇,你就选个关于蛇的吧!我听了母亲的建议,连忙选了一个刻有小蛇图的门贴,可喜气了!

渐渐地,购物车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是零食区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两眼直放光,嘴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哇!又脆又香的薯片、又甜又辣好多鱼这些全都是我的最爱。我一会儿跑到这边选几种,一会儿又奔向那边挑几样,没多会儿,就装满了整整一购物车的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结帐区,哇噻!几十个收银台全都开放了,而且每个收银台后面都排成了一条长长的蛇队。我环顾了一下周围,几乎每个人手里也都推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车,每个人都露出了欢乐的笑容,他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好不容易,我挤进了一个队伍里,终于轮到我结帐了,我兴奋地取出一样样狂购的物品,心里不禁喜滋滋地想道:要过年了,就能随心所欲,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我真希望每天都

过着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

年味儿作文 篇4

最喜欢过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的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的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的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的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的小玩意,红底金字的福字帖,可爱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的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的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的脸上也就是喜洋洋的;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的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的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的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的'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的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的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就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的,那就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的饭店里,那花样百出的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儿作文 篇5

城里人永远享受着便利,过年过节也一样,或去超市里采购些袋装盒装的速成食品,或举家到大酒店聚一聚,或干脆借机潇洒地跟着旅行团外出旅游。乡间就不同了,特重视过节过年,就像春天播种插秧、夏天灌水施肥、秋天收割打场一样,每一桩每一件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

乡间的“年”来得特别早。进入腊月天,外出务工的人们便计划着返回家乡,接着便陆陆续续地拎着大包小包,带着老婆孩子,赶了火车,搭了汽车,匆匆忙忙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带着切切的思念,带着殷殷的期盼,也带着一年收获的喜悦,他们要与家里的老人孩子、十里八乡的亲朋相见,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年味儿洋溢在那声声的笑语中,在那紧紧的拥抱中……

乡间的“年”过得特积极。腊月才过一半,集市便日渐热闹起来,一大早就攒动着人头,大姑娘、小媳妇们一拨一拨地挤在肉摊前、百货店里,买几条鱼,提一箱酒,置几套新衣,扛一台电暖气……每个人的手都不闲着。平时难得展开老脸的李婶、刘三姑见了面也笑靥如花:“哎呀,俺家臭小子回来了,带着个漂亮媳妇,还抱着个大胖小子呢!”“恭喜,恭喜啊!俺家老大就爱瞎作弄,买个什么车,这不,一小家子开车回来过年了!”……集市的热闹一直延伸到乡下,家家的门前都挂出大嘟噜大嘟噜的腊物,鹅呀,鸡呀,鱼呀,腊肠呀,简直成了又一个农贸市场。

乡间的“年”过得特殷实。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家家就准备操办大年了,女人们把买来的吃物分类存放,杀两只鸡,宰两条鱼,炸些圆子豆腐泡。过年的`前一天,就更忙活了,所有的腊物都要提前煮熟,灶台前弥漫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这家的与那家的混在一起,在整个的乡野里飘溢着。

乡间的“年”过得特喜庆。年夜饭摆上桌,家中老人点燃香烛,外面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一家人围桌而坐,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开心的脸。你敬我一杯白酒,我敬你一杯果汁,你祝我“万事如意”,我祝你“新年发财”,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年夜饭后,大人们围火而坐,叙家常,谈打算,畅想未来,看看春晚节目;孩子们更是乐开了怀,放一阵烟花,玩一会“地老鼠”,又嘴里衔着糖果,给大人磕头辞岁,当然小脑袋里打着小算盘——得到大人的压岁钱。大大的红包到手了,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给大人们唱歌,逗大人们一阵一阵地笑……

乡间的“年”意味深长,它衔接着收获与梦想,酝酿着来年更幸福的团聚,更浓更浓的年味儿。

年味儿作文 篇6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这就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就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这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就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就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年味儿作文 篇7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非常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 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 的夜……

大年初一 ,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与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 ,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是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与水弄成丸子,与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年味儿作文 篇8

从小年那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新春正张开温暖的怀抱。

城市,人们仍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吃着微温的便当,两眼发直地盯着电脑。他们没时间休息,没时间放鞭炮,甚至于没时间回家,紧张、疲倦,这是他们的年味儿。

乡村,人们固执地坚守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连续十几天鞭炮声不断,从这条山沟一直响到山后面的那条沟里去。

白天,农民们不再出田做农事,全挤在一间陕小的厨房里忙着准备食物。过年时的一切吃喝都是他们准备的,因为他们始终铭记着毛主席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他们看来,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传统了。当高粱酒慢慢在坛子里酝酿着香气,腊肉的滋味在烟和火中沉淀时,忙了一天已是傍晚。总有几房人家家中的灯是彻夜不熄,乡里乡亲全都涌到这几户人家中,电视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里无用的摆设,在他们眼里甚至还不如一口铁锅实在。因此,电视一年到头没开过几回。乡亲们围坐成几堆,妇女们吃着瓜子,谈论着自己家中备好的年食;老人们不善于谈天说地,各自思念着在外打工的游子,搬着手指数着那已临近的归期;男人们则大碗喝酒,高谈自己的壮志与抱负。

当大年夜那天的黎明到来时,人们少了往日的闹腾,紧锣密鼓地张罗着饭菜,一扇扇窗户里投射出殷切期盼的眼神,齐刷刷地指向村口,那游子回归的地方。团年饭以前,他们是决不能大吃的,顶多喝几碗米酒,吃几个包子垫垫肚。当所有外出的人们像商量好一样一同回到故土时,在外见过世面的`他们多多少少给这保守传统的小山村带来现代的工业气息。这时,团圆饭才算开始。

从城里回来的人吆喝着:“开电视,看春晚!”村里的人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这天能从电视上看到不一样的节目(当然,他们其实是没看过平时的节目的)。电视由于长时间没开过,屏幕上有些小水珠,模糊不清。从外归来的年轻人不乐意了,而村里的老人却暗自高兴,因为他们听那些“博识”的人说过:一有电视,孩子们的心就更欢腾了。

当电视还持续“面瘫”时,饭桌上已经忙开了,敬天、敬地、敬逝者、敬老人……年轻人也都高兴地畅饮着,有谁还在意着那似乎有意与他们玩笑的电视呢?

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重复上演着,总有一群纯朴地农民执著地守着那份传统,守护着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儿作文 篇9

盼星星,盼月亮。在全国人民三百六十五天的盼望下,春节,这个中国最传统也最重大的节日,终于向我们款款走来。

为了陪两位老人过年,我和母亲早在腊月二十七那一天就回到老家去了。

临近过年的那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货:每家每户都会时不时的传出一声动物的哀叫。大街上人山人海,超市里的东西都被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宛如长龙。超市里十分拥挤,我是一个肉丸进去的,一个肉饼出来的。大街上年味十足!

年货办好了,就要开始大扫除了。全家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寓意新的一年里不会有些“不好的东西”找上门。

在除夕的那一天,我,爷爷还有伯父在老家门上贴对联。我们拿着自制的“胶”往门上一抹,对联往上一拍,OK,对联贴好了!

很快就到了除夕晚上,我们一桌的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奶奶揉面,弟弟和妈妈团面团,爷爷擀面,我包饺子(虽然包的不是怎么好)。我们在饺子里面放上硬币,盖上馅,两边一捏,包好了!旁边的小家伙馋的直流口水。

守了除夕夜,长辈们给了我们压岁钱。没想到初一一大早上就有人来拜年。大家互相的说着“过年好”,聊着生活中的小事,空气中飘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其实就是过年时炒菜的香味,是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是一家人一起做年夜饭的快乐,是大年初一亲戚朋友来拜年时的喜悦。年味儿无处不在!

年味儿作文 篇10

春节的韵味难以抑制,竟忘了我还在成长,我还是那颗星星,只属于那片天空,礼花四溅……——题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时光如奔腾的江河,轻轻地、匆匆地从之间流过,如花瓣飘落……不知不觉,那充满回忆的20xx匆匆地从手边溜去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

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过去的一页……我静静回想着自己过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乐,也有悲伤,那仿佛就在眼前。

一如既往的乡村夜晚,路边的灯虽不如都市明亮如昼,但他们总像哨兵一样规整地站立着,似乎在守着乡村的家家户户,漆黑的天幕上镶嵌着几颗宝石般的星星,又如天公的眼睛一般明亮。

又是一个崭新的大年三十,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圆桌周围,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这快乐的氛围里慢嚼细咽,享受着“年”的幸福,这就是“年”味儿啊!欢声笑语,笑脸喜气,洋溢在整个家里。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亲人的'慰问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暖意,时光在充满温馨的家庭里,在浓浓的“年”味儿里舞蹈。

屋外的天空骤然明亮起来,鞭炮声声,打破夜的宁静。星星点点的烟花似流星的火花向四周飞去,似一朵娆娆的莲花,在空中撒出柔美的花瓣。我静静得看着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似流星徘徊在夜空;似天女在空中撒花;似星际在空中舞动……

池边的夜皇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似飞起了无数只萤火虫,如无数的精灵在空中飞舞……

在这里人们抹去了往年的不愉快,旧日的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迎来了新年的欢乐,也给自己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是世界在呼喊?是而在跳跃?硝烟弥漫在空中,我知道,那是“年”味儿。新年气息,礼花层出不穷,缤纷的美,绚丽的美,绽放出人们对幸福的憧憬,那闪耀的心花……如璀璨的繁星闪烁……灯火通明,照彻了大地。

我望着天边那一层薄薄的光:那又何不是人们祈望的幸福?何不是新年心中美好的未来向往?

迎接新年的晨曦,那何不美好?何不宁澈?和不是绚烂美好的憧憬?

我在时光中成长,成长没有阴影,只在悲伤中坚强。迎来了新的一年,飘来了我的祝福……

年味儿作文 篇11

我的爷爷是北方人,在爷爷的老家,每当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吃。爷爷说,早在古代人们就有包饺子的习俗,新春佳节大家吃饺子,是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过年我最喜欢最盼望的也是和爷爷一起包饺子。包饺子要准备好面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种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床,和妈妈一起去菜场把这些材料搬回家,准备大显身手。

全家人动手,一会儿功夫各种材料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饺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后混合在一起,再放一点盐和酱油,搅拌均匀做成了饺子馅儿;另一边,爷爷正在和面。和面可有大学问,爷爷在面粉里放了几个鸡蛋,把温水慢慢倒进面粉盆里,筷子不停的搅动,所有的干面粉都粘在一起像面疙瘩的时候,又开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说明和好了。接下来是擀皮,把面团揉啊揉,揉成像一条长长的小蛇,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爷爷说饺子皮要中间厚边上薄,中间厚能防止饺子漏馅儿,边上薄吃起来口感好。我和哥哥姐姐们用手指沾一点点水在饺子皮边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馅放进擀好的饺子皮中,再把饺子皮合拢、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全家人齐心协力,一眨眼的功夫饺子已经整整齐齐站了一桌。

饺子包完了,现在该干什么呢?对啦,该把饺子下锅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翻滚着,等他们都浮上来,加凉水继续煮。十五分钟过去了,饺子们可以出锅啦…闻一闻,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个饺子就想往嘴里放,“呀!真烫!”饺子没吃到,烫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说:“别急别急慢慢吃……”饺子吃在嘴里,味道真美味,好吃极啦!全家人一边大口吃着饺子,一边夸我包的饺子好吃,我嘴里和心里都美极了……

年味儿作文 篇12

最喜欢过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的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的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的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的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的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的小玩意,红底金字的福字帖,可爱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的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的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的`脸上也就是喜洋洋的;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的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的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的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的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的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的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的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就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的,那就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的饭店里,那花样百出的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儿”。

“年味儿”就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儿作文 篇13

对于孩子,新年是快乐的。新年意味着新衣服,压岁钱,鞭炮,还有热闹的年夜,这些在我小的时候都曾是我期盼的。小时候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年味,身边的每个人的感觉应该都是如此,而这些,似乎也只是现在能够用来怀念的对于童年的回忆。

从前的新年固然是没有如今这么充满着现代味道,却失去了本来的年味的形式。从前那些简单的、温馨的心情也已经被我们淡忘。再看着晚会,吃着饺子,却总也不是从前的那种年的气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也许是成长改变了心境,也许只是新年的这些对我已经不足够有吸引力。

也许对于从前,最值得怀念的是年夜的热闹。年夜,我总是习惯早早地睡着,然后在午夜被外面的鞭炮声叫醒,然后还要堵着耳朵去看外面亮丽的烟火光。这种感觉是很矛盾的快乐,我不喜欢刺耳的鞭炮声,也许还有些害怕,但是却喜欢着那种热闹的气氛,那种在火光中感受着来自人们的欢乐。

这种欢乐是多方面的,有对于一个新的开始的期盼,有对于过去一年的美好的怀念。人们吃着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饭,享受着一年来最团圆的家庭幸福。这种感觉是一种真正的过年,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去迎接。孩子们也享受着他们的快乐,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盘算着该买些什么;点着一串鞭炮,听着那清脆,激昂的声音,庆祝着自己的成长。

然而到了今天,我突然发现这些都已经失去了。

年夜,家里仍然是准备着一顿充满年味的晚饭,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包着饺子,聊着快乐的事情;晚会依旧在那一点钟开始,带来欢声笑语。但似乎年味总还是淡了,我始终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年夜饭,它没有改变,也许是这一顿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平常,不再那样有期待。新年晚会,它是在进步着的,一年比一年更精致华丽,也许是人们的心态变了,要求高了,对于这样的晚会已经习以为常。

而我自己,似乎已经不再从心里觉得这是一个新年,一切只是还有着表面的形式而已。新年,除夕,还意味着什么?也许仅仅是接受来自朋友亲人已经机械化的祝福;吃着饺子,看看已经不富年味的晚会。于是自己也寻找着新的方式,对着电脑,机械地收发新年的祝福。

这种已经形式化的新年还有值得在意的必要吗?我想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时间空耗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上,于是,很多人开始不看春晚,很多人开始不再庆祝新年。这些恐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衰落的一层表现。

最近几年,人们一直在强调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要改新年名为元旦,以强调中国新年。然而人们忽略了更重要的:心境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这些改变让无论何种停留在表面的强调都不再有一丝效果,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心底对于新年的追求和渴望。

也许人们该放弃些什么,珍惜些什么,还要保留一些自然之情……

年味儿作文 篇14

过年了,我和妈妈走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禁止燃放鞭炮的牌子,便说:“今年年味儿少多了,都没有鞭炮声!”妈妈微微一笑道:“这可不一定哦,我们来找找年味儿吧!”

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夫子庙,果然,这里藏了浓浓的年味儿。大大小小的灯笼被拿上街头,人们一边观赏花灯,一边不停赞叹:“好美啊!”我看到许多孩子手上提着个小荷花灯,大人们嘴上哼着小曲,脸上漾着笑容。年味儿,是欢乐的,也是温暖的。

我们往前走,各种美食店铺在街道两旁一字排开,大家手上都拿着美食,边品尝边观赏着夫子庙的古韵气息,简直就如行在人间天堂。年味儿,是美味的,也是幸福的。离开热闹的夫子庙,我们来到老门东。一眼望去,老门东高高的牌坊古色古香,高大而显得有些肃静。进了老门东,却是另一番景象,美食满大街,大家喜笑颜开,最好玩的莫过于几乎每个人头上都会夹着一只黄嘟嘟、毛绒绒的“小鸡仔”,好不顽皮!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玄武湖。过年的玄武湖,游客异常得多,可玄武湖的湖水还是保持着它的翩翩风度。有的孩子正在吹泡泡,有的孩子拿着玩具枪,也有的孩子在嬉戏打闹,连大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童真的笑容。年味儿,是平静的,也是童真的。

过年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可车子却不少,年味儿也都藏在回家的车里!年味儿,是欢乐的,也是温暖的;是美味的,也是幸福的;是平静的,也是童真的!

年味儿作文 篇15

城里人永远享受着便利,过年过节也一样,或去超市里采购些袋装盒装的速成食品,或举家到大酒店聚一聚,或干脆借机潇洒地跟着旅行团外出旅游。乡间就不同了,特重视过节过年,就像春天播种插秧、夏天灌水施肥、秋天收割打场一样,每一桩每一件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

乡间的“年”来得特别早。进入腊月天,外出务工的人们便计划着返回家乡,接着便陆陆续续地拎着大包小包,带着老婆孩子,赶了火车,搭了汽车,匆匆忙忙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带着切切的思念,带着殷殷的期盼,也带着一年收获的喜悦,他们要与家里的老人孩子、十里八乡的亲朋相见,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年味儿洋溢在那声声的笑语中,在那紧紧的拥抱中……

乡间的“年”过得特积极。腊月才过一半,集市便日渐热闹起来,一大早就攒动着人头,大姑娘、小媳妇们一拨一拨地挤在肉摊前、百货店里,买几条鱼,提一箱酒,置几套新衣,扛一台电暖气……每个人的手都不闲着。平时难得展开老脸的李婶、刘三姑见了面也笑靥如花:“哎呀,俺家臭小子回来了,带着个漂亮媳妇,还抱着个大胖小子呢!”“恭喜,恭喜啊!俺家老大就爱瞎作弄,买个什么车,这不,一小家子开车回来过年了!”……集市的热闹一直延伸到乡下,家家的门前都挂出大嘟噜大嘟噜的'腊物,鹅呀,鸡呀,鱼呀,腊肠呀,简直成了又一个农贸市场。

乡间的“年”过得特殷实。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家家就准备操办大年了,女人们把买来的吃物分类存放,杀两只鸡,宰两条鱼,炸些圆子豆腐泡。过年的前一天,就更忙活了,所有的腊物都要提前煮熟,灶台前弥漫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这家的与那家的混在一起,在整个的乡野里飘溢着。

乡间的“年”过得特喜庆。年夜饭摆上桌,家中老人点燃香烛,外面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一家人围桌而坐,烛光映照着一张张开心的脸。你敬我一杯白酒,我敬你一杯果汁,你祝我“万事如意”,我祝你“新年发财”,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年夜饭后,大人们围火而坐,叙家常,谈打算,畅想未来,看看春晚节目;孩子们更是乐开了怀,放一阵烟花,玩一会“地老鼠”,又嘴里衔着糖果,给大人磕头辞岁,当然小脑袋里打着小算盘——得到大人的压岁钱。大大的红包到手了,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给大人们唱歌,逗大人们一阵一阵地笑……

乡间的“年”意味深长,它衔接着收获与梦想,酝酿着来年更幸福的团聚,更浓更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