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小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③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时光荏苒,转眼20xx高考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新课改区的高考和我省的考试说明。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06届的学生是福建课改的第一年。我们本省没有历史可供我们回头借鉴。所以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已经课改省份的高考,以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宁夏、海南、广东、山东、江苏等课改地区的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总结试卷的结构,难易,题型和考查的能力。其次是寻找那些在课改中脱颖而出的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教训,如广东省的汕头地区在最近几年高考中历史成绩非常好,我们便尽量寻找汕头地区的模拟卷,他们的复习安排等。再次是研读我省的考试说明,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稳扎稳打,夯实基础,从微观角度理清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由于高一高二年存在的一些条件限制,这一届学生到了高三年复习时历史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所以我们放慢了一轮的进度,力求学生建构起一个比较细密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依托教材,对教材的文字(尤其是关键字),图片进行深挖。
第二轮复习的目标是纵横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注意扩展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宏观角度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阶段特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特别注意教材目录,章节引言部分,注意历史事件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以及不同时间或者不同空间历史事件的对比。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还要渗透一些历史史观,比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在这二抡复习过程中,辅之以适当的训练。练习贵精不贵多,比如选择题我们精选这些年比较常见的一些题型,如材料型选择题,时间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等。主观材料题注意一些解题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如审题时注意题目的指向是依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获取信息时注意一些关键句词的把握甚至借助一些符号;答题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语言的规范性等。
在这些练习或考试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特别注重学生在答题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别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比较有实效。
三、配合年段的安排,落实培优和辅差。
由于课时教紧,我们最后把辅差的工作和整个年段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提纲练习是整个文科班印发,然后错误率较多的同学集中解疑。
此外,备课组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苏老师在政教处主任和日常的教学之外,还额外承担了艺术班的教学。我和付老师分别承担每周练习卷的挑选命制。我们在重大问题上要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集体合作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
最后,感谢赖校长和教务口在我们困难时当机立断的支持,也感谢李老师对我们年级历史教学无私的援助。如果我们有取得一定的成绩,和他们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再次谢谢大家。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3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小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③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7班、19班和24班)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
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三、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教师本人作题量不够,以致作题的能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四、今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要有针对性,追求有效性。教学追求有效性就必须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具体做法如下:(1)每复习一个专题之前先提出教师自认为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给学生作答,从而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漏点,大部分学生无法做答则细讲,和引导。多数人能够作答则少讲,少练。(2)运用电子表格做一张学生学习情况表。专题名称:
学生姓名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备注注意:掌握知识打钩,没有掌握打叉,强化后打勾和叉。
此表的构件有利于了解学生抚恤后还没有掌握的内容,根据表中的反映情况帮助学习补充不足的知识,掌握了则强化对知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如果这些工作做到位的话那么学生的基础打的是非常扎实了。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2、要注意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的衔接,从高一就要树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要对高
一、二年级历史教师多听课交流,使他们所教的内容有目的性,兴趣性,平常高考教研分析要及时在科组内反馈,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3、自己也要多看书,多作题,提高作题的质量,特别是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作题的方法和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应付高考中的试题,高考中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平常练过的试题,只能是相类似的题型,因此教师提高、掌握、探究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历史的重要工作。
4、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读一些史学著作,加强对古文的阅读,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5、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
6、每次月考测试必须增加题量达到高考的题量,以通过考试带练,以便早点适应高考试题。
7、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细到第几周复习到哪一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高三三个班不同情况,认真研究研究学情,如何上好普通班的课,特长班和复习班的课,对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和提高。
3、认真的进行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学情摸底排查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5
教化要面对世界、面对将来、教化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究竟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育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一般中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究,积累了肯定的阅历,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育学生的综合实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实力培育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长出包含实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缘由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学问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实力的特点非常明显。什么是学科实力要求呢?“历史学科实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相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相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实力培育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亲密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行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实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实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当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各科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学问体系,重创新思维实力的培育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意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学问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学问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渐渐形成学问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学问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心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化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学问、侧重创新思维实力的培育。“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学问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老师应加大实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激励学生质、思索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激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索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相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旺盛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心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夫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详细历史事务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相识,受到教化、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实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学问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需从两个方面来相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相识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育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养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依据实际状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状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安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加实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冲突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谛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当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需留意: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减弱实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实力的培育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其次,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学问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学问的敏捷运用,重在基础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学问向实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解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加。高小扩招并未变更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果区分度的凹凸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当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当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养教化的推动,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变更方向。”③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6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一周一研”活动,本人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一周一听评课、开研讨会等教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注意和我们山东的试卷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4、认真尝试撰写论文:在《考试报》有所突破,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历史教学》上投稿较少,在这方面以后有加大力度,要多尝试、不怕失败。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菏泽市教研室在开学伊始对本学期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大体规划:必修一20xx—9—1—9—26;必修二20xx—9—27—11—7;必修三20xx—11—8—20xx—1—23;我们根据此计划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我们组老师集体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20xx—9—1—10—6;必修二20xx—10—7—11—10;必修三20xx—11—11—12—30;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依此特点,我们组实行了分组编制、集体审阅,既保证了集体备课又保证了教案学案的同步。我们的学案编制技术稳步上升,很多已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上发表,争取以后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以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写好教案和反思:一轮单元复习,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和综合,注意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注意历史概念的解释和重点、难点的概括。注意基础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和比较。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重点难点透彻化。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5、认真研究测试题,做好考试总结:坚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注意做到难度适中、立足基础、典型新颖、题量适中。特别要注意下大力气在网上搜索最新颖的试题。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6、认真辅导,抓优补差:辅导能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提升能力。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希望生”和“瘸腿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五联班学生基础薄弱,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找两生谈话,对症下药,找出症结所在,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7、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课堂小结,充分利用小黑板优势:坚持把每堂课的课堂小结写在小黑板上,让课代表安排学生轮流进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书写等方面能力,效果很好。
8、认真批改学案和每周一测:要想上好课,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批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作业,为此我们把坚持每堂课前一天的晚自习批改学案形成惯例,保证了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我们历史组坚持每周一测,及时统一改卷,总结得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巧。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21班成绩稳步上升。总之,在我们历史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已经落实了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知识梳理”板块,学生在落实过程中,只填空,冲淡了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容易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效果不太好。
2、预设的历史学案学生一开始比较认真,后来随着各科发放学案,学生时间上的压力增大,部分差生存在应付现象,材料题出现放弃现象。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用时过多,影响了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进度。
4、有时“基础概述”在课堂上变成了新课,用时过多,课堂容量变小,教学目标难以当堂完成,课堂压力加大。
5、学生普遍感到历史材料题比较难,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测试时失分比较严重。
6、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整体把握,概括能力需提高。
7、五联班学生卷面普遍比五中班差,需强化规范试卷。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五联班基础差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注意综合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等)。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力争通过复习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自己也要多看书报、新闻等,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以适应文科综合高考命题热点切入的特点。多作题,多创制原创试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周密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
4、每周增加文科综合测试,放在周六下午进行,定时交卷,及时批改,通过考试带练动复习,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试卷的习惯,以便让学生早点适应高考试题。“把平时练习当高考”,认真训练;“把高考当平时”,轻松应考。
5、每天在早读和晚读时巡班,引导、带动学生复习历史。
6、注意加强对“培优补差”生的辅导力度,争取多谈话及时了解动向,单独准备套题,让他们交上来,更准确地采取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措施。
7、高考中整体难度呈降低趋势,所以我们的练习应降低难度,增加新颖度,树立学生高考前的信心。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其它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很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学校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将落实进行到底”。敬请领导、同行对于我们所没有想到的工作上、方法上的不足和粗陋之处积极给予点拨和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7z修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名导学师》的知识梳理。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11、学生获得知识情况
1)学生所获得知识并不多,许多知识点出现遗忘,学以致用的能力没有达到。
2)优生的成绩未有很大的起伏,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这些优生得分主要在选择题,对非选择题学生对问题,思路把握不准,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3)中等生成绩都没有办法突破,其实许多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可能是复习是没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只是被动的接受。
4)差生成绩一样持平,基本上非选择题是空白卷。只是乱填选择题。许多知识点讲过几次都没有办法作对。
三、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教师本人作题量不够,2t硬盘以致作题的能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8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新形势下出台的“3+x”高考方案,正是为适应培养综合型、竞争型人才的举措之一、它必将对普通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今年是我省实行综合考试以来的第三年,在工作中我不断地总结、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文科综合考试与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综合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历史教改的热门话题。所谓“综合”大致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学中渗透现代意识等。其中选择题以若干中心论题为主线,牵连、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问题,如“罗斯福新政”从基本内容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松江棉纺织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后果,明显体现出从基础知识到历史概念,从古代到近代的综合性和跨时代性,学科能力的特点十分明显。什么是学科能力要求呢?“历史学科能力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①高三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所以,我们过去强调重视学科能力培养作为教改和教学的主要方向。
历史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人类社会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政治、地理、语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学血肉相连、密不可分。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应该有目的地选择新材料和设置新情景,有目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比列,已由原来的20%下降到14%,考试时间也大为缩短,这种客观条件使考试对知识的覆盖面降低。我认为要解决这点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培养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对待高考覆盖面降低这一新问题。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正确处理高考复习中的标高问题
当前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趋势日益明显,高考招生矛盾渐趋缓和,这可能导致高考试题难度降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高三复习的标高问题。应该依据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高。在这里,我认为以下三点必须注意:第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为前提,恰恰相反,应以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第二,不能放弃全面复习而去猜题、押题,对基础知识中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可不作统一要求,而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重在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在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第三,高考中整体难度的降低,并不排除个别学科难度的增强。高小扩招并未改变高考的选拔性考试性质,其考试成绩区分度的高低对高校新生质量仍将起着重要的影响,故寄希望于该靠大幅度降低难度不太现实。应该看到,实施3+x高考后,应该是有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难度,是要适当考试题历史思维水平要符合中学生特点,但减低难度并不意味着改变方向。”③也不等于放弃过去在历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