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25/01/13总结范文

倚栏轩整理的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现将一学期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科研工作成效显著:

(一)、抓规范重实效。

1.规范教案,抓实常规: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为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重新完善教案,搞搞评比,通过检查,教案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实施高效课堂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促进作用。

2.规范活动,激发活力:本着立足实效,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的原则,本年度规范了各种教研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而有实效。如将集体备课、小课题研究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真正达到了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素质的目的,真正使校本教研焕发了活力。

为了克服备课“走流程,重点不突出”的现象,根据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围绕单元重点和难点,由备教学过程改为设计某个重点或难点教学片断,集思广益,拿出最佳方案。

3.规范档案,留下痕迹:本着“让活动留下痕迹”的原则,每次活动都有方案、有过程、有结果,有存档,且做到一事一案。克服了为应付检查临时突击的坏习惯。

(二)、勤培训,促成长:教师外出学习,能够扩大教师视野,拓宽教学思路。20xx年是老师们外出学习机会最多、人数最多、学习级别最高的一年。如: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学习,部分学科参加了爱心教师培训等。要求每位外出考察学习的教师,都写出学习体会与心得等,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研“课题”,求发展。教科处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强校之路。本学期除了圆满完成了教育验收及评估工作外,还根据县教科所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不走形式、注重实效为原则,在“打造高效课堂”上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我校实际课堂模式,作新的课题研究。为此,我们教科处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教师培训统一思想,全员发动,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研究,我们会结合课堂实际继续探索、研究下去,一路且行且思。

二、细致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严格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有序地组织学生的学籍管理及转入、转出学生管理,及时配合教育局学籍管理科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和录入工作。注重平常工作的过程管理,养成了善于积累,及时归档,经常整理,随要随拿的良好的档案管理习惯。

三、认真做好招生工作及新生的分班工作

20xx年8月份,在学校招生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圆满完成招生工作。9月份开学前,进行了新生的分班工作,在分班过程中,宏观把握,综合平衡,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优质招生、优质分班,确保初一新生按时开课。

四、加强了各功能室的管理

加强了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及时地督促教师利用好现有学校的图书资源。高度重视了理化生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员与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及实验学生、实验设施高度负责,确保了全年的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创新是学校进步的源泉,特色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催化剂。只有不断创新,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以教育为抓手,以打造优秀课堂为落脚点,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2

x小学20xx年教科研工作总结坚持科研兴教战略,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支持。一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建设具有鲜明围棋教育特色的一体化学习型学校为中心,围绕“科研兴教,铸造名师,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题,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切实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年来,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开展以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教育科研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

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调整充实学校科研组,健全“分管校长——教科室——科研组——课题组”的科研管理网络。科研组成员主要来自各课题组,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力量。科研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每周举行“教学论坛”活动,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观摩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一年来,学校承担嵊州市级以上课题31项。为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学校要求各课题组按照所制订的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定期举行集体研究活动,撰写课题心得和研究个案,重视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课题的顺利结题打好基础。

二、加强学习开展活动培养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学校加强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上半年完成了浙江省教师继续教育的“教科研专题培训”,从下半年起,每周的教职工会议上举行“教学论坛”活动,主要由校“名师工作室”与“科研组”成员主持,把教育理论的前沿动态,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教师。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比较明显。

学校继续实施“青春闪光”工程,组织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一年来的学习重点有“走进新课标”系列讲座、“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推陈出新,让课堂活起来”科研节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和培训和科研节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大大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拓宽科研视野,了解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校邀请了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来我校进行了《课堂预设的实时生成》专题讲座,并邀请杭州天长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徐华昆老师现场课堂教学、说课、讲评,使老师们收益非浅。

三、总结经验争创佳绩

把课题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开展学校教科研的首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从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有生命活力的。

一年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教科所组织的嵊州市20xx学年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和市20xx暑期论文评比中获得了出色的成绩。

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面对信息时代的学校教科研工作,要认真搞研究,要不断开拓创新,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献计献策,为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而努力。新的一年,我们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刻刻铭心“常问心在哪里?常思岗在何处?”,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的工作情况。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次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三、扎实的教育科研,丰硕的教育回报

四、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历任校长有超前的教研教改意识,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校长常说,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育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主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教学方面的领导到青岛、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参观学习,派中层以上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到教改前沿江苏东庐中学、梅岭中学和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教师学习、观摩。

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二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展示:江苏考察图片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制订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采取“校长室领导——教科室管理——教研组布置——课题组落实”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科室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校长主管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组骨干教师为中坚,各教研组长、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教师人人参与。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同时我们还完善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科研专题制度》、《领导带教研组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备课组工作制度》、《视频课例开发制度》、《教师评价制度》、《“一堂好课”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室主任职责》、《课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里面既有保障性制度,又有评价与激励性制度,是我们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和保障。

2、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从学习理论、专题辅导入手,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学校倡导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乌托邦》《德育要革命》相关资料,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学校由分管教育的校长带头,教务处,教科室的领导分别作了教育科研专题辅导(共5期),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时时反思,并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3)课题研究是教师向“科研型”转轨的重要途径。

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十一五”县级课题立项中,第一批就有43项课题申报成功,结题43项,共有222人次参加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有21项课题立项,并顺利进行研究。市“十一五”课题立项9次,各科都有研究团体,取得较好的效果。

(4)、培养科研名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科研的进程,我们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扶植一批骨干教师。主要措施是:“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走上台展示”。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次请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专家来校指导,并聘请省特级教师来校传经送宝。还尽可能多地为老师们提供参加省、市、县各类优质课、说课大赛的机会,为科研名师成长铺就成功之路。我校还积极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齐凤云,马秀芹老师主讲的公开课受到了一致好评。

图片展示:省特级教师讲学

(5)、以校为本、注重实际、科学有序、稳步推进

为了体现教育科研的层次性、实效性,从07年开始,学校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采取的方法是“一课两上两评”(即同课异构的方式),即每个教研组推荐两位骨干教师讲同一节课,备课组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出研究主题,由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连续听完两节课后,对两位讲课教师进行对比评课,相同的内容、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教师,老师们评起来更有针对性,研讨的.氛围更积极更热烈,讲课教师再根据评课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然后再上再评。我们是想以“示范加研讨”的形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达到引领、提升的目的,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更具实效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研究,20xx年,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对确定的五个研究主题在课堂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课堂教学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种简单的场面了,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的引入、激励性的评价、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活了起来。为了使公开课、示范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年来我们对公开课、示范课及课后研讨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做成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不仅其他教师可以观摩学习,讲课教师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这样大大调动了教师们课改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教师们上课、说课、评课的视频已达到300多人次。

3、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

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课题成果的推广。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教科室办好《教育科研新天地》校刊,刊登先进的教学理论文章,对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做宣传,发表教师的论文小结。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全校性的课题成果推广听评课活动:新教师新课题汇报课,县级骨干教师课题展示课,市级骨干教师课题示范观摩课,保证每个课题活动有时间、有内容、有安排,促成成果的形成和推广。

三、扎实的教研,丰硕的回报

五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也获得了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通过系列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语文教师井萍、物理教师赵秀萍分别代表秦皇岛市参加省优质课大赛,分获一、二等奖。青年教师赵辉、刘桂凤、李建丽等24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在市优质课、课例大赛、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教研组完成了省级“十五”规划科研课题“彰显个性,愉悦成文”,并由此成功开发出一套适合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瀚海拾贝——日记体摘抄训练》和适合初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仿中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一线教师及实验学生反应效果很好。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较高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的转化。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的工作情况。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次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三、扎实的教育科研,丰硕的教育回报

四、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历任校长有超前的教研教改意识,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校长常说,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育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主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教学方面的领导到青岛、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参观学习,派中层以上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到教改前沿江苏东庐中学、梅岭中学和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教师学习、观摩。

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二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展示:江苏考察图片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制订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采取“校长室领导——教科室管理——教研组布置——课题组落实”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科室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校长主管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组骨干教师为中坚,各教研组长、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教师人人参与。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同时我们还完善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科研专题制度》、《领导带教研组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备课组工作制度》、《视频课例开发制度》、《教师评价制度》、《“一堂好课”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室主任职责》、《课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里面既有保障性制度,又有评价与激励性制度,是我们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和保障。

2、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从学习理论、专题辅导入手,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学校倡导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乌托邦》《德育要革命》相关资料,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学校由分管教育的校长带头,教务处,教科室的领导分别作了教育科研专题辅导(共5期),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时时反思,并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3)课题研究是教师向“科研型”转轨的重要途径。

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十一五”县级课题立项中,第一批就有43项课题申报成功,结题43项,共有222人次参加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有21项课题立项,并顺利进行研究。市“十一五”课题立项9次,各科都有研究团体,取得较好的效果。

(4)、培养科研名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科研的进程,我们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扶植一批骨干教师。主要措施是:“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走上台展示”。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次请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专家来校指导,并聘请省特级教师来校传经送宝。还尽可能多地为老师们提供参加省、市、县各类优质课、说课大赛的机会,为科研名师成长铺就成功之路。我校还积极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齐凤云,马秀芹老师主讲的公开课受到了一致好评。

图片展示:省特级教师讲学

(5)、以校为本、注重实际、科学有序、稳步推进

我校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为依托,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具体做法是: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第二学期每学科推选1—2名优秀教师做示范课。五年来共做公开课二百多节。我校任课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中青年教师居多,而且一般有xx以上的工作经验,既有较丰富的经验,又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有竞争意识,使我校的新课程实施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体现教育科研的层次性、实效性,从XX年开始,学校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采取的方法是“一课两上两评”(即同课异构的方式),即每个教研组推荐两位骨干教师讲同一节课,备课组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出研究主题,由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连续听完两节课后,对两位讲课教师进行对比评课,相同的内容、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教师,老师们评起来更有针对性,研讨的氛围更积极更热烈,讲课教师再根据评课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然后再上再评。我们是想以“示范加研讨”的形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达到引领、提升的目的,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更具实效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研究,xx年,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对确定的五个研究主题在课堂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课堂教学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种简单的场面了,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的引入、激励性的评价、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活了起来。为了使公开课、示范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年来我们对公开课、示范课及课后研讨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做成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不仅其他教师可以观摩学习,讲课教师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这样大大调动了教师们课改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教师们上课、说课、评课的视频已达到300多人次。

3、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

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课题成果的推广。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教科室办好《教育科研新天地》校刊,刊登先进的教学理论文章,对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做宣传,发表教师的论文小结。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全校性的课题成果推广听评课活动:新教师新课题汇报课,县级骨干教师课题展示课,市级骨干教师课题示范观摩课,保证每个课题活动有时间、有内容、有安排,促成成果的形成和推广。

三、扎实的教研,丰硕的回报

五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也获得了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通过系列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语文教师井萍、物理教师赵秀萍分别代表秦皇岛市参加省优质课大赛,分获一、二等奖。青年教师赵辉、刘桂凤、李建丽等24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在市优质课、课例大赛、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教研组完成了省级“十五”规划科研课题“彰显个性,愉悦成文”,并由此成功开发出一套适合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瀚海拾贝——日记体摘抄训练》和适合初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仿中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一线教师及实验学生反应效果很好。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较高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的转化。

省规划课题《“自主建构”德育方法式验研究》、《彰显个性,愉悦成文》得到极高评价。校长刘淑杰、杜哓波、主任张小光、教师张学茹、李树谓、马秀芹获河北省第四届教育成果三等奖。还有许多教师在县课题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正是每个学科培养出的这些典型,对其他教师的教育科研起到了示范、引领、激励的作用,使我校课程改革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也为我校的教学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我校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我校也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教学规范化达标学校”;秦皇岛市首批示范学校。总之,“十一五”期间我们扎扎实实地抓了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求得了新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水平的升华。

四、几点体会与思考

总结我校几年来教科研工作的实践,我们觉得课题的规划和研究必须形成一条锁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1、处理好点的研究和面的研究

由于学校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对于一般老师,应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教科研讲座,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教科研的意义,掌握一些教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在研究中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法,研究范围尽可能小些,让教师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样,科研骨干队伍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并带动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的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2、处理好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

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应该,面向实际,重在应用;面向教师,重在实效。要注重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应该从教师教学实际中寻找问题,对于带有普遍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总之,教育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认认真真地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5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科研的着力点为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一年来,我校结合农村中学实际,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效益这一中心工作,很抓课堂教学这一重点环节,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素质,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上,取得了点滴成绩,下面把我校在教科研方面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证措施

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利刃。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保证:一是各校精选本校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组成教育科研组织;二是健全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考核。

二、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我校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领导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带头进行教育科研,在抓好科研骨干培养的同时,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我校坚持做到四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教研活动,自觉深入课堂,帮助教师,指导教研,自觉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学校召开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为主题的会议、骨干教师献策会。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端正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教育科研的效益观,在校内掀起了搞科研,促教改的高潮。

三、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为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树立信心、理清思路,推进了教法改革在我校的开展。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一年来先后派出多人次,赴外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并在学校做专题汇报交流,把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以点带面提高教科研能力。

通过以上途径,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实践,教后反思,用行动研究提升。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上。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学校“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一课三议”研讨活动,通过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牢固确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五、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科研实效

1、教科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我们认为教科研要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学中贯穿教学科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十分强调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应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教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我们努力探索充分利用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使教研活动围绕科研课题开展,在教科研的理念下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科研化。我们要求课题组人员每学期都上研究课、汇报课,课前课题组人员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课后课题组人员作重点发言,并向全体教师汇报课题研究情况。为了建立一支热心于教科研的,具有一定研究水平的教科研队,我校还做了以下工作。

1、引路子。即给教师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培养好教师,特别是教研型教师,一要选好苗,二要护好苗。苗子选定后,要及时向其指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如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等等。而不能被一些听课、上课、写论文、评教案等事务所涵盖。

2、厚底子。即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对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时间、经费上优先安排,努力使教师在教育思想上由考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3、架梯子。即为教师成名成才铺设台阶,帮助其不断向上攀登,脱颖而出。大力开展拜师学艺、外出取经和教学比赛等活动。优先推荐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教师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创设发展平台,促进其发展。

4、压担子。即给教师委以教学上的重任,并不时向他们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要充分信任和使用教师,让他们到教学第一线担任重要的教学任务,努力成为教学骨干,同时要求教师定期拿出教学成果,主持教研课题,开办专题讲座,上公开示范课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科研中提高能力,在压力中成长。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

1、建立务实、和谐、向上、创新的研究氛围。

2、完善教科研规章制度。完善有利于推进教科研工作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建立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科研体系。

3、抓好课题过程管理,完善规划、立项、实施、验收、成果推广的运行机制。今后我们将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为推动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6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的科研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深化,加强了科研力度。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没有科研工作的学校是不完善的学校,没有科研能力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特别在这个学期中,我们把科研作为我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科研工作也是我校的特色之一,为了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充分发挥我们学校的优势,结合研究性学习,为此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提倡:“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态度。在本学期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科研工作条例》、《学校科研工作五年发展目标》等规章制度和方案。

(2)积极投身于二期课改,我校所有教师通过培训正在执教新教材,还有多位老师在上探究型课程,有目的地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教科研工作。

(3)充分调动老师的.科研意识积极性,要让教师们树立“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思想,本学期共收到心得体会35篇,教学案例6篇,科研小论文30余篇,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展示我校教师的素质;

(4)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及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本学期印刷成册的有美术学科校本教材、音乐校本教材体育校本教材等,并体现了“以人为本,实施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目前共有五册校本(培训)教材。

(5)11月10日学校召开科研开题论证会,邀请区有关专家领导来校检查指导科研工作,对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多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兄弟学校的科研成果展示会和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加强横向联系,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6)落实市、区两级的课题研究,对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组织并审核20xx年课题申报,其中四项课题《初中创造性学科教学结构、方法、途径模式的研究》通过沈阳市教科所鉴定,获得证书。《创新教育的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沈阳市教科所鉴定,获得证书。《开发网上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实施学生合理平衡营养膳食的对策研究》荣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另有16项教师个人立项(区级),已申请通过。完成学校历年来已批准立项的课题整理统计以及教师论文统计等常规工作,建立了学校科研网页并负责增补内容。

学校在研究课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先后搭建了网络平台,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工程,为了配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更换了学校部分线路,学校大部分教师能使用学校的外网和校园网运行正常,内容丰富,有资源库、网络学校、在线教育、科研、党建等一些大的模块,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学习和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7)认真完成教育局和区科研室等有关单位布置的各项科研工作任务;积极订购科研用书和有关科研方面的报刊杂志供教师们作参考;按时出席各级各类的科研工作会议。

我校有3名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被评为市级科研课题研究一等奖,4名教师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通过课题研究,推广成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发展。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7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为学校教学活动赋予新而全的内容,教科研工作使学校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洋思之路使二中师生法有榜样,一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积极组织、引导广大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过渡,加强新课程工作经验的推广与深化。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学习洋思精神,倡导广大教师不仅要教而述,而且要教而思,教而研,教而著,加强教科研意识,上半年我校教师共有9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下半年有4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奖,学校承担省级教科研项目2项。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执教水平,规定并量化学习内容,严格检查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

3、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不断提高教学技艺;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进行校本培训;组织到洋思中学实地学习的教师上示范课8节,向全校教师传授洋思经验,组织备课小组上汇报课17节;组织各学科教师上公开课;为配合“保先”教育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三个一”业务活动(课堂设计、说课、上示范课)。

4、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定人员、定课题、定时间、定地点,有集体备课,有课后反思,活动都有记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公开课成果汇报。

5、组织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政治、地理、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参加了市区有关部门组织的优秀课案例、论文及教师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有4名教师课堂教学分别获省市区级奖励;其中,我校教师于永清获市级二等奖;唐淑珍获区级三等奖;赵春霞获区级三等奖;陈秀丽获区级三等奖;马秀玲获区级三等奖;张卫国老师获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英语“新教材新理念”示范课一等奖;齐玉芬获得全国中学青年教师数学优秀课评选一等奖和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称号。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共96篇(件),其中,有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1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5件多媒体课件获市级以上奖励。

6、组织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学生有4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有2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称号。

7、本年度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学习洋思精神,翟校长数次宣讲洋思办学经验,学校数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洋思精神,观看宣传洋思精神的光盘,“先学后教,当堂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学校继20xx年派人赴洋思学习之后,又组织8位教师赴洋思实地考察学习观摩,收获颇丰,回校之后又开展了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观摩活动,共上观摩课8节次。洋思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洋思之路值得借鉴。

8、新课程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推行实施学校与家长《联系手册》制度,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建立了有机的立体教育网;

(2)制定并实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指导工作计划细则》,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和有益探索;并在学期末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3)积极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积极、正面、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淡化学生分数,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5)坚持“四评”活动,做到“三个结合”,即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相结合,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6)学校与教研组签订《教研工作》责任书落实教科研工作;

(7)学年始每位教师确定科研课题,进行教学研究;鼓励老师积极申报省、市、区级科研课题。

新课程实验改革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被区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齐玉芬、赵春霞分别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9、组织开展了酒泉市二中20xx年德育研讨会,共收到教研论文76篇,有9篇论文在会上交流。起到良好的效果。

10、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在我校各班人数很多,直接影响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教学重点工作来抓,每班确定八分之一的学生为转化对象。转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加强初三年级教学工作的研究。数次召开初三年级老师会议,班主任与课任老师确定转差名单及方案,落实培优转差的时间、地点、方法,工作要有重点,要有针对性,方法要创新,要结合学生特点,经过上下努力,xx届毕业班六合率达81.88%,创历史新高,学生温小然进入全区前六名。

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篇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由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汇报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的工作情况。首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次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三、扎实的教育科研,丰硕的教育回报

四、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领导重视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教育科研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历任校长有超前的教研教改意识,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校长常说,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育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先后派出主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教学方面的领导到青岛、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参观学习,派中层以上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到教改前沿江苏东庐中学、梅岭中学和洋思中学学习考察,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教师学习、观摩。

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二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图片展示:江苏考察图片

二、抓好过程管理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制订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采取“校长室领导——教科室管理——教研组布置——课题组落实”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科室为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机制

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校长主管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组骨干教师为中坚,各教研组长、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教师人人参与。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同时我们还完善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确立科研专题制度》、《领导带教研组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备课组工作制度》、《视频课例开发制度》、《教师评价制度》、《“一堂好课”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教科室工作制度》、《教科室主任职责》、《课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里面既有保障性制度,又有评价与激励性制度,是我们搞好教育科研的基础和保障。

2、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从学习理论、专题辅导入手,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学校倡导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乌托邦》《德育要革命》相关资料,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学校由分管教育的校长带头,教务处,教科室的领导分别作了教育科研专题辅导(共5期),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时时反思,并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3)课题研究是教师向“科研型”转轨的重要途径。

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十一五”县级课题立项中,第一批就有43项课题申报成功,结题43项,共有222人次参加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有21项课题立项,并顺利进行研究。市“十一五”课题立项9次,各科都有研究团体,取得较好的效果。

(4)、培养科研名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育科研的进程,我们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扶植一批骨干教师。主要措施是:“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走上台展示”。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多次请市教科所、县教研室的专家来校指导,并聘请省特级教师来校传经送宝。还尽可能多地为老师们提供参加省、市、县各类优质课、说课大赛的机会,为科研名师成长铺就成功之路。我校还积极参与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齐凤云,马秀芹老师主讲的公开课受到了一致好评。

图片展示:省特级教师讲学

(5)、以校为本、注重实际、科学有序、稳步推进

为了体现教育科研的层次性、实效性,从07年开始,学校又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主题研究活动”,采取的方法是“一课两上两评”(即同课异构的方式),即每个教研组推荐两位骨干教师讲同一节课,备课组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出研究主题,由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研组全体教师连续听完两节课后,对两位讲课教师进行对比评课,相同的内容、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教师,老师们评起来更有针对性,研讨的氛围更积极更热烈,讲课教师再根据评课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然后再上再评。我们是想以“示范加研讨”的形式,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达到引领、提升的目的,使我校的教育科研更具实效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研究,20xx年,要求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对确定的五个研究主题在课堂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课堂教学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种简单的场面了,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的引入、激励性的评价、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中随处可见,课堂活了起来。为了使公开课、示范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年来我们对公开课、示范课及课后研讨进行了全程跟踪录像,做成视频,放在校园网上。不仅其他教师可以观摩学习,讲课教师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这样大大调动了教师们课改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现在我们的校园网上教师们上课、说课、评课的视频已达到300多人次。

3、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

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课题成果的推广。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教科室办好《教育科研新天地》校刊,刊登先进的教学理论文章,对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做宣传,发表教师的论文小结。同时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推广.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全校性的课题成果推广听评课活动:新教师新课题汇报课,县级骨干教师课题展示课,市级骨干教师课题示范观摩课,保证每个课题活动有时间、有内容、有安排,促成成果的形成和推广。

三、扎实的教研,丰硕的回报

五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也获得了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通过系列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语文教师井萍、物理教师赵秀萍分别代表秦皇岛市参加省优质课大赛,分获一、二等奖。青年教师赵辉、刘桂凤、李建丽等24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在市优质课、课例大赛、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教研组完成了省级“十五”规划科研课题“彰显个性,愉悦成文”,并由此成功开发出一套适合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瀚海拾贝——日记体摘抄训练》和适合初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写作学科校本教材《仿中创》,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一线教师及实验学生反应效果很好。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较高的研究能力,促进了教师由知识型向科研型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