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16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
1、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共有篮球场199块,乒乓桌208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86565户;乡村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级每年每乡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乒乓球桌208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
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2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我县的广大农村得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新型农民更向往科学,需要文化知识,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民心工程。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全县文化软实力,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解决农民自办娱乐活动有效开展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熟知民情,深解民意,在强力推进我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明确提出加大投入,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瞄准目标,努力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把农村文化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着力解决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XX年,把乡镇文化站建设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列为为民所办20件实事之一。确定了11个乡镇文化站内部设施建设和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目标。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了〔XX〕4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xx县文化工作的意见》,把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纳入政府考核目标,纳入财政预算。今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安排部署。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多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合理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时刻想着农村,挂念着农民,关心着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的每一个进度,县委书记王敬林,县长张生伟,宣传部长石艳辉,在百忙之中专程到文化站和文化大院视察工作,提出具体性的建设指导意见。9月份,全国政协和文化部巡视组到我县视察农村文化工作,观看了县城图书馆、文化馆、城关镇后峪村的文化大院之后,给予了高度赞扬。省文化厅杨丽萍厅长视察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时,对“两馆”及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各级领导的关心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督导工作
XX年,县委、县政府把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确定为全县重点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纳入全县重点目标管理,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具体的考核考证办法。实行月督查,季总结,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长张生伟带领政府班子成员认真检查了五头马头、磁涧礼河、城关后峪等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县政府目标办月月看计划,月月要进度,并派专人到各乡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检查工作,落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完成情况。文化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力搞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督查组,从今年6月份开始,深入乡镇和文化大院督检指导工作,前期对所有乡镇文化站和文化大院进行普遍摸底排查,掌握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的一手资料,按照各自的不同情况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进入7月份,派出专门督导组对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指导图书分类,大院管理,专业辅导工作,总之,强有力的督导检查,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献策献力,全力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县、乡、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献策献力,由于多方的大力支持,在我县11个乡镇中,在原有五头、铁门、石井单独成院的文化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建了南李村乡和曹村乡文化站,新建的文化站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单独成院,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培训室。室外有电影放映场地和健身娱乐场所。其它乡镇文化站,虽然暂时与乡政府部门合署办公,但办公用房目前已基本够用。并且,乡镇领导采取积极措施,向上级争取资金,力争XX年全部建成单独成院的文化站。今年,由于政府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县所有文化站,室内配制了图书3000册,书柜10组,彩电1台,电脑1台,dvd1台,投影仪1部,乒乓球案1付,内部设施已基本健全。另外,我县一些乡镇文化站还建设了室外健身娱乐广场,增添了设施,石井乡还建起了演出舞台。眼下,文化站建设工作还在继续,宽带正在安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今年的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各村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投资新建,与村室共享,闲置校舍再改造利用的方法,经过努力,目前已按标准要求,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全部建成。文化大院具备图书室、娱乐室和文化资源共享室,多数村建了室外健身娱乐场所,并配制了健身器材,有条件的村还盖起了演出舞台,所有文化大院室内配制图书XX册以上,书柜8组,部分村还配备了投影仪,文化大院的'建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有效利用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符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在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成之后,农民积极利用文化场所开展多项有益活动,乡文化站开设了农民技能培训班,开办时事要务专栏和书法展览等,村文化站成了农民集会、看书、娱乐的好去处。特别是近年来,我县连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今年,我县积极开展了牡丹花会狂欢月和激情夏日唱响xx广场文化活动160场,并把活动引进军营、景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在广场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农民也自发开办多样的文化活动,采用健身操、拔河比赛、赛诗会、生活小知识竞赛等方法,办起了多种自娱自乐节目,有的还办起了业余剧团,利用农闲和节日时间自演自赏,使文化大院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健身娱乐的主阵地。
总之,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符合民情,符合发展规律,既是落实党中央号召,又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大工程,我们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在此,我代表澧浦镇就我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相关情况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
作为今年省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既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也是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对传承和发扬农村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澧浦镇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承载着我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头戏的乡镇之一。全区首批18家文化礼堂建设中澧浦镇就占3家,其中下宅、长庚两村又定为了我区首批四个样板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两个,建设任务不可谓不重。面对文化礼堂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又缺乏经验的客观实际,我镇党委政府带领镇、村干部,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主动克服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扎实努力,三个村的文化大礼堂如期开工,短短的一个月取得了一些成果,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如6月21日我镇下宅村文化礼堂基本完成,举行了金东区首台礼仪大戏“敬老礼”,成为了全区四个文化礼堂建设示范村运行启幕的最早一个。
回顾我镇的前一阶段文化礼堂建设情况,之所以取得成效,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在我镇的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省、市、区的领导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关心和支持,多次莅临现场进行精心指导,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我镇的'文化礼堂建设指出了不足,指明了方向。
二是注重统筹,加强引导。农村文化礼堂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活动场所,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标准上,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资源共享,规划统筹。按照省四个基本标准和四个基本原则的要求和区坚持“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把文化礼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把其建成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长效型“四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
三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除在硬件上按照浙江省统一的“二堂五廊”标准进行建设外,在文化礼堂的软件建设和活动开展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如:敬老、孝德是下宅村的一大特色,其文化礼堂建设就紧扣这一文化元素,推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孝亲敬老礼,做到了礼字当头,古今融汇;独特的村史文化则是长庚村的一大特色,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该村充分整合已有的资源优势,突出现代舞台元素,力争通过文化礼堂建设重现当前的那段辉煌时光;口溪坑村作为有30年苗木种植历史的苗木专业村,文化礼堂建设上则是以37米的植物文化长廊为一大亮点,是探索文化礼堂建设与该村特色产业发展完美结合的一个最好典范,也是全区文化礼堂本土化、地方化、特色化建设的一个风向标。
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因为发的资料的总结里都已经有了,时间关系这里不再重复。借此机会,我代表澧浦镇党委、政府感谢参与我镇文化礼堂建设的宣传部、农办、文体局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区文联、文化馆的无私援助!感谢下宅、长庚、口溪坑村两委的大力配合!
下步,澧浦镇的文化礼堂建设将继续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坚持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同步,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突出地方特色,丰富内容内涵,力争把文化礼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地标和追梦寻根的殿堂,铸就起农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家园。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5
先进示范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6
省局现代化分局建设提出:以人为本、鼓励创新、抓点带面、分类实施、追求卓越,着力提升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培养现代税收人才,使基层分局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管理科学、业务精湛的坚强集体。市局在地税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崇法尚德,聚财兴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市地税系统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近年来,县地税局坚持以人为本,将地税文化建设作为激励广大税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开展“树立宣城地税人共同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引导税干牢固树立“地税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税干部为纳税人服务,地税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践行“三个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让党和政府满意、让纳税人满意、让全体地税人满意”的“三个满意”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地税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愿景。
一、主要做法
(一)践行共同价值观,大胆探索现代化分局的新路子。
如何围绕省、市局的现代化分局创建理念,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特点,将践行共同价值观运用于现代化分局建设中,是地税人一直探索和实践的目标。首先,县地税局从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和加强服务管理理念出发,大胆尝试,打破现有的区域管理模式,在引入“地税整体进步”概念的基础上,追寻“有区域管理、无区域服务”的征管模式,在不改变机构设置的前提下,将部分分局的工作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能进行合理调整。
(二)合理整合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岗位。
从现代化分局建设出发,调整征收管理分局的工作职能,变原来的负责县城城区重点税源户为目前的负责全县基金费、条条企业、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和所有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调整城关、西乡、北乡三个分局的工作职能,将该三个分局统一为大城关分局的规模,原三个分局的机构设置和规格不变,所属的管理范围不变,内设的管理职能不变;变东乡分局原来的征管合一的工作职责为以征收全能服务为主的办税服务厅和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实行以税费征收和纳税服务为主的工作职能;县局计会股在原有职责的基础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分管各分局的税收会统、票证核算工作,取消了各分局的税收会计、税收统计、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局机关股室中增设了基金办、法制办。
(三)整合人力资源,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优秀人才的资源共享。
一是整合现有人员。我局行政编制为70人,其中局机关为19个编制,基层分局51人。现调整工作职能后的`人员分配情况为:在职在岗的局机关28人,分局40人,机关与股室人员调整后,加强了业务股室的力量(增加法制办、基金办、监察室、计会股、征管股的人员),整合了西、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力资源。现如今大城关内部的人员整合后,原城关分局、西乡分局、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员互为ab岗,全县的征收职能主要集中在东乡分局,而在西、北乡以征收点的形式管理,分别有一名管理人员和征收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和集中管理。
(四)设立纳税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桌全能”的模式。
东乡分局的工作职能调整后,全面落实现代化分局建设要求,按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进行管理,全面推行“一桌全能”的纳税服务模式,所有的窗口均为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办理全县范围内所有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对办税服务区域进行了整合,将综合服务区域分别设置填单区和恳谈区,增设纳税人休息区、自动服务区的服务设施,设置了办税服务绿色通道。
(五)县局机关的职能逐步前移。
在现有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业务股室的部分服务职能前移,如计会股担负着全局的票证管理职能,计会股直接到市局领取票证后,既承担着县局的票证管理员又承担着全局性的票证管理业务,取消了各分局的票证管理员岗位,在减少基层的票证管理工作的同时,增强票证安全和提高票证填写质量,县局统一要求统一审核,由县局对每个开票人员进行工作布置,确保填票口径统一、指导口径统一,虽然增加了县局计会股的工作量,但在工作质量上是进一步提高,减轻基层工作量,进一步达到基层税干的满意,真正做到“统一领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模式。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7
按照团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活跃我乡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展示我乡农村青年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文化氛围,将我乡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引导我乡青年为全面建设和谐鸭暖做出贡献,鸭暖乡团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主题,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建设青年文化队伍为主要目标,创新和发展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普及推广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村青年快乐过节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欢乐、祥和、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开创农村青年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把甘肃建设成文化大省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深入开展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提供保障
及时下发了《关于举办鸭暖乡20xx年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通知》,召开各团支部团委负责人会议,对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团支部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届文化节活动作为展示我乡团员青年才华的舞台,作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三、突出特色、寓教于乐,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
(一)针对农村青年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点,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团乡委从农村青年的文化需求特点和乡村活动条件出发,既坚持传统,又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广泛动员青年参与到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来。活动期间,结合当地实际,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和城市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展文艺汇演、作品展览、文体大赛、医疗义诊、挂主题年画、贴时代春联等活动。充分利用节庆和群众集会,组织农村青年开展戏曲表演、歌舞演出、书画展示、体育比赛等趣味性强、群众参与广泛的活动,展现广大农村青年热爱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发展家乡的情怀和风采。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参与活动农村青年达300人次以上。
(二)努力提高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扎实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团乡委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和增收的中心任务,以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科技协作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各类培训教育专项行动,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依托乡村集市,举办青年科技大集,通过图片展览、播放录像、现场咨询、销售农用物资等方式,为农村青年提供科技、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
(三)送金融知识下乡,着力构建培养农村青年文化人才的工作机制
团乡委与乡信用社联动,通过广泛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为主线,大力宣传普及存贷款、结算、银行卡、预防假X、抵制非法集资等农村金融知识,帮助农村青年群众提高金融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和使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
(四)以建设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打响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品牌。
团乡委把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与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青年组织、活动、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整体活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聚集社会力量,承接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关青年文化活动项目,开发和培育一批既能操作在手,又能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富有牵动性的特色文化项目,带动整个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把握政治主线,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开展陇原农村青年文化节,是我乡共青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精神,围绕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线和方针,开展内容健康、活泼的主题活动,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代表了广大农村青年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陇原青年文化节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青团各项的.深入开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精神,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长效机制,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服务新农村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开展下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地方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实际,紧密结合农村青年需求和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我们将通过以上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一批优秀项目、一批文化名人,全面掀起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的新高潮,体现我乡农村青年的良好风貌,展示我乡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8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9
先进示范村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村以提升村级文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了“一二三四”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两种力量,着力三个方面,做到四个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的参与率、满意率大幅攀升。
一、突出一个重点,大力兴建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我村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设施三条途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先后筹资——元对原村篮球场、村小学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养老院1个,村卫生室1所,病床7张,建立幼儿园2所(私人)。同时加大了农村图书室、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宽带网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村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台、音响设备等群众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为我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凝聚两种力量,强力推动村委会与村民积极参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委会的大力推进。为此,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文化建设的问题,经反复探讨,在如何发展我村的文化建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文化服务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并制定了“两问”的具体行动措施。一是问需于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分组深入全村村民之中进行调查走访,通过走访掌握和了解群众对文化需求情况、需要娱乐方式及村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的基本情况。二是问计于民,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结合县、乡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制定了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召开村民会等方式收集整理村民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的修定,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规定。由于采取了两问的措施,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及相关规定得到群众广泛的拥护,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村呈现出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文化景象。
三、着力三个方面,努力在特色资源的挖掘、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下功夫
我村始终把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通过挖掘民间文化、积极培育村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村,以特色村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文化活动丰富上,结合我村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现实情况,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要,在三定四送(三定即:一是定期播放广播;二是定期开放图书室;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娱乐活动。四送即:一是送文化下乡;二是送电影下乡;三是送演出文艺节目下乡;四是送科技知识下乡)的基础上,还坚持图书室书籍及时更新,每月组织群众看2场电影,举办专栏宣传新人新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得我村文化建设既有内容、形式,又具有精神实质,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精神境界。
四、做到四个结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
一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村经济之上,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把村域经济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公路全部硬化;修建21处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71口;完善二级提灌站1座,整治山坪塘9口,农田综合整治1万亩;全村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特色养殖,支持产业大户发展,辣椒、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长毛兔、生猪等特色养殖在我村已初具规模,并成为我村群众致富的主要方式。鼓励扶持本村村民兴办企业。目前,我村已有××和××等企业13家。大力培植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个体运输,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村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为村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0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1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镇)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镇)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XX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中级职称人员4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县级以上部门投入170.48万元,乡村自筹27.4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站舍建设);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镇)共有篮球场199块(学校186块),乒乓桌208张(学校200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8%以上),覆盖农户86565户(覆盖率为68%以上);乡村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镇)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XX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镇)文化站(室)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镇)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镇)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镇)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镇)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属学校所有186块)、乒乓球桌208张(属学校所有200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2
按照团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活跃我乡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展示我乡农村青年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文化氛围,将我乡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引导我乡青年为全面建设和谐鸭暖做出贡献,鸭暖乡团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主题,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建设青年文化队伍为主要目标,创新和发展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普及推广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村青年快乐过节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欢乐、祥和、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开创农村青年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把甘肃建设成文化大省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深入开展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提供保障
及时下发了《关于举办鸭暖乡20xx年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通知》,召开各团支部团委负责人会议,对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团支部高度重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本届文化节活动作为展示我乡团员青年才华的舞台,作为团组织服务农村青年成长发展的有效载体,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三、突出特色、寓教于乐,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
(一)针对农村青年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特点,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团乡委从农村青年的`文化需求特点和乡村活动条件出发,既坚持传统,又因地制宜,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广泛动员青年参与到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来。活动期间,结合当地实际,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和城市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展文艺汇演、作品展览、文体大赛、医疗义诊、挂主题年画、贴时代春联等活动。充分利用节庆和群众集会,组织农村青年开展戏曲表演、歌舞演出、书画展示、体育比赛等趣味性强、群众参与广泛的活动,展现广大农村青年热爱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发展家乡的情怀和风采。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参与活动农村青年达300人次以上。
(二)努力提高农村青年自身素质,扎实开展青年创业技能培训
团乡委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和增收的中心任务,以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科技协作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各类培训教育专项行动,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依托乡村集市,举办青年科技大集,通过图片展览、播放录像、现场咨询、销售农用物资等方式,为农村青年提供科技、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
(三)送金融知识下乡,着力构建培养农村青年文化人才的工作机制
团乡委与乡信用社联动,通过广泛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为主线,大力宣传普及存贷款、结算、银行卡、预防假X、抵制非法集资等农村金融知识,帮助农村青年群众提高金融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和使用现代金融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
(四)以建设农村青年中心为依托,打响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品牌。
团乡委把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与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青年组织、活动、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乡村青年文化活动整体活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聚集社会力量,承接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关青年文化活动项目,开发和培育一批既能操作在手,又能充分体现乡土特色、富有牵动性的特色文化项目,带动整个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把握政治主线,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开展陇原农村青年文化节,是我乡共青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精神,围绕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线和方针,开展内容健康、活泼的主题活动,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代表了广大农村青年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陇原青年文化节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共青团各项的深入开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精神,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的长效机制,并将此项活动作为服务新农村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开展下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地方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实际,紧密结合农村青年需求和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我们将通过以上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一批优秀项目、一批文化名人,全面掀起农村青年文化活动的新高潮,体现我乡农村青年的良好风貌,展示我乡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3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掌握情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1、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镇)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镇)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2、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其中群众系列15名含中级职称人员4名,非群文系列人员8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镇)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3、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从近三年各乡(镇)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镇)级每年每乡(镇)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镇)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4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
1、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共有篮球场199块,乒乓桌208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86565户;乡村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
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级每年每乡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乒乓球桌208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
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5
我局近期开展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是按照县政协彝政协办【20xx】13号文件(《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的。本次调研工作我局采取以发文件收集情况、电话采集信息、并结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等方式进行的。现就调研后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行动、收集数据
1、掌握情况
在接县政协《关于开展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后的第二天,我局就组织人员开会作研究,并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精神及时拟发了《关于填报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相关数据的通知》至各乡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实填报《xx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计表》,在各文化站填报的统计报表收讫后,我局就统计报表的数据又作了逐一认真的反馈落实,并对数据显示的情况结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经分析研究后,大体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统计数据显示的情况和我局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属文化站产权站舍2个,共600㎡,且建设不合要求,均建于乡政府院坝内;在建5个站舍,面积1500㎡;其余8个乡均无站舍。各站共有藏书12000余册;工作人员共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村文化室全县共17个,房舍面积257㎡,兼职人员13名,藏书20580册;近三年全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共约197.88万元;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约130场次,参加活动人数约25118人次(其中乡镇65场次,参加活动13809人次;村61场次,参加活动11309人次);各乡共有篮球场199块,乒乓桌208张;电视已覆盖2898个村民小组,覆盖农户86565户;乡村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
二、认真分析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工作中,我局除发文收集调研情况外,还以电话调研的形式逐一地对各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电话的进一步调研,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问题
目前有站舍的乡文化站为龙安乡和奎香乡文化站,站舍面积均为300㎡;两河乡、海子乡、树林乡、钟鸣乡、小草坝乡文化站业务用房在建中,预计年底竣工,面积均为300㎡;尚无工作用房的乡文化站为角奎镇、牛街镇、洛泽河镇、荞山乡、龙街乡、洛旺乡、柳溪乡、龙海乡。户外活动场地各文化站均无。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从我局本次调研收集的经费数据显示来看,近三年我县乡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除工作人员工资外,只有8个乡投入有文化建设经费,投入资金为197.88万元,其中站舍建设150万元为国家扩大内需而投入的,20.48万元为上级各主管部门投入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27.4万元为乡自筹用于文体活动的开展、站舍建设等支出的。其余7各乡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为零。由于经费的投入较少,客观上就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文体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以及文化站多数人员综合素质的偏低。
三是队伍建设及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一支稳定而有综合素质的文化站队伍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从我局掌握的情况及本次调研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28名,40岁以下的30名,专业技术人员23名,工勤人员15名。从文化层次、专业技术职称及年龄结构上来看文化站队伍建设还过得去,但是据我局了解能独立承担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员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员是长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员的进出与业务主管部门是脱节的,客观上就造成了各乡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随意性,从而造成了文化站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由于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是业务工作及活动的开展问题
通过调研及我局所掌握的各文化站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经费、站舍、场地等条件的制约,各文化站业务工作的开展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除少数几个站开通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工作有一定业务工作要做以外,多数站人员主要是服务于乡的中心工作。从农村文化建设统计表显示的有关业务工作统计数据来看,现有图书的文化站7个,总藏书量仅12000余册,而且能流通阅读的图书不多;村级有17个文化室,藏书20580余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是兼职,加之村一级各项工作也繁杂,所以造成文化室的开放不正常。各乡文化站共有电脑15台、音响9套、摄
像机3台、照相机2台、电视机46台,这些少得可怜的工作设备怎能达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需求。
从近三年各乡开展文体活动统计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具体情况是乡级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65次,参加活动人数13800余人次,村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1次,参加活动人数11300多人次。从统计数据得出各乡级每年每乡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44次,村级每年每村开展文体活动仅0.15次。这些数据折射出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十分薄弱,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
在送戏送电影下乡方面,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也显得苍白无力,近三年来,除县上组织了8次送戏下乡、5次送电影下乡和今年市上开展的送戏下乡到我县15个乡各进行一场文艺演出外,各乡组织开展的演出活动不足30场次。三年来,有9个乡组织开展送科技知识下乡206次。据调查统计,各乡共有娱乐室11个、篮球场199块、乒乓球桌208张,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县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公益性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县民族民间节日传统文体活动开展得好的有牛街、洛旺的春节龙灯活动,龙安三乐、奎香松林、荞山猴街、洛旺茶坊等地的赶花山活动,除此之外,苗族集居地的洛泽河铜厂沟、簸箕寨等地的'苗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已形成了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习俗。据调研统计,各乡有民间文艺队32支,队员500余人,这些队伍就是丰富和活跃我县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的主力军。
我县文化站的现状可概括为:
一人一站一间房,开展活动靠借场;工作经费无保障,全凭个人想办法;人员全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放;队伍建设不稳定,归口部门也无法。
三、解决问题及努力方向
从调研反映出来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来看,除农村电视覆盖村民小组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和农户电视覆盖率达68%以上情况较好外,农村群众文体活动普遍开展较差,要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我局认为在继续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站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站舍场地建设问题、经费投入与设备增加问题、队伍建设与人员相对稳定和提高素质问题、巩固与发展乡村社团文体组织和民间文艺队的建设等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加大投入,注重建设,完善或改变用人管理机制,人员实行上划归口管理,使文化站留得住人才,逐步建设起一支文化站复合型队伍,从而逐步改变我县文化站目前的人员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为乡村文化站建设与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和指导力度,按照《云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文化站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形成依法建设文化站的格局,这样才能保障文化站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全县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我局也进一步地摸清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我局将这次调研情况作总结,提供县政协作参考进行参政议政,为今后如何加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篇16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我县的广大农村得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新型农民更向往科学,需要文化知识,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民心工程。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全县文化软实力,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解决农民自办娱乐活动有效开展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领导熟知民情,深解民意,在强力推进我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明确提出加大投入,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瞄准目标,努力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把农村文化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着力解决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XX年,把乡镇文化站建设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列为为民所办20件实事之一。确定了11个乡镇文化站内部设施建设和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目标。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了〔XX〕4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xx县文化工作的意见》,把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纳入政府考核目标,纳入财政预算。今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又专门召开了全县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安排部署。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多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合理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时刻想着农村,挂念着农民,关心着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的每一个进度,县委书记王敬林,县长张生伟,宣传部长石艳辉,在百忙之中专程到文化站和文化大院视察工作,提出具体性的建设指导意见。9月份,全国政协和文化部巡视组到我县视察农村文化工作,观看了县城图书馆、文化馆、城关镇后峪村的文化大院之后,给予了高度赞扬。省文化厅杨丽萍厅长视察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时,对“两馆”及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各级领导的关心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督导工作
XX年,县委、县政府把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确定为全县重点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纳入全县重点目标管理,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具体的考核考证办法。实行月督查,季总结,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长张生伟带领政府班子成员认真检查了五头马头、磁涧礼河、城关后峪等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县政府目标办月月看计划,月月要进度,并派专人到各乡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检查工作,落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完成情况。文化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力搞好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门督查组,从今年6月份开始,深入乡镇和文化大院督检指导工作,前期对所有乡镇文化站和文化大院进行普遍摸底排查,掌握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的一手资料,按照各自的不同情况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进入7月份,派出专门督导组对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指导图书分类,大院管理,专业辅导工作,总之,强有力的督导检查,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献策献力,全力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县、乡、村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献策献力,由于多方的大力支持,在我县11个乡镇中,在原有五头、铁门、石井单独成院的文化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建了南李村乡和曹村乡文化站,新建的文化站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单独成院,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培训室。室外有电影放映场地和健身娱乐场所。其它乡镇文化站,虽然暂时与乡政府部门合署办公,但办公用房目前已基本够用。并且,乡镇领导采取积极措施,向上级争取资金,力争XX年全部建成单独成院的文化站。今年,由于政府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县所有文化站,室内配制了图书3000册,书柜10组,彩电1台,电脑1台,dvd1台,投影仪1部,乒乓球案1付,内部设施已基本健全。另外,我县一些乡镇文化站还建设了室外健身娱乐广场,增添了设施,石井乡还建起了演出舞台。眼下,文化站建设工作还在继续,宽带正在安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今年的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各村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投资新建,与村室共享,闲置校舍再改造利用的方法,经过努力,目前已按标准要求,100个村级文化大院全部建成。文化大院具备图书室、娱乐室和文化资源共享室,多数村建了室外健身娱乐场所,并配制了健身器材,有条件的村还盖起了演出舞台,所有文化大院室内配制图书XX册以上,书柜8组,部分村还配备了投影仪,文化大院的建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有效利用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符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在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成之后,农民积极利用文化场所开展多项有益活动,乡文化站开设了农民技能培训班,开办时事要务专栏和书法展览等,村文化站成了农民集会、看书、娱乐的好去处。特别是近年来,我县连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今年,我县积极开展了牡丹花会狂欢月和激情夏日唱响xx广场文化活动160场,并把活动引进军营、景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在广场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农民也自发开办多样的文化活动,采用健身操、拔河比赛、赛诗会、生活小知识竞赛等方法,办起了多种自娱自乐节目,有的还办起了业余剧团,利用农闲和节日时间自演自赏,使文化大院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健身娱乐的主阵地。
总之,文化站和文化大院建设符合民情,符合发展规律,既是落实党中央号召,又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大工程,我们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