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学校课改工作总结(精选20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
新课程的实施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一场变革,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要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即要“学会”,也要“会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人类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过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一系列问题,我校确立了“立足于教研、立足于课堂、立足实际、大胆改革、稳步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积极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教师在学中教,在教中探索,努力实施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实施课改。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教师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我校教师均乐学善教,自20xx年秋期月起动并在我校小学3年级起至9年级实施“学案导学六步走教学模式”后,教师都感到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深,在实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甚至于是怀疑。于是,我们采用派出参加课改的教师到开展较好的特兴中心学校学习,开展校内教研组“学案导学六步走教学模式”研究相结合,来进一步帮助教师提升对导学案的运用和理解,指导学生如何在新教学模式下进行自主学习。促使教师在教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校教师着力于以下四个转变,以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教室功能的转变。以往教室仅作为学生接纳知识的空间。如今的课堂,我们的教师改变原来的布置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组,指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兵教兵,让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展现自己,增强学生信心。
2、教师角色的转变。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课改以来,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能摆正心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探究,我感觉到教师们正努力使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解脱出来,全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不能回答,也能从容处理,不会觉得下不了台,而是向学生说明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后再作解释。可见教师的职业角色正由居高临下的不可挑战的权威者、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制定明确的改革目标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课堂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改以来,教师不再是单向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知识,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一定的活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分组合作,大胆交流、研讨、提问和动手操作,在现实的参与、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同时,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研究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的特征即兴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中,物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教室四周布置了用于学生交流和展示的黑板,课桌有摆成丁字形的(几张小课桌合并),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于是,以四人或五人合作的小组学习便在我们的课堂中悄然兴起。如我们的老师注重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给小组长学习的方法,让小组长去带领小组合作学习。
4、学生的作业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作业逐步改变了过去机械的重复做题的模式。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数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答案不惟一,具有多种可能性,学生只有相互协调与合作,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收集信息、搜集资料,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逐步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探索、钻研的能力,从而完成作业。
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新教材老上法。有的教师无法把握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注重落实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
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离新课程理念有距离。新教材要求教师能有宽泛的知识储备及灵活的教学策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整合起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研制,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足,难以做到。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包括老中青教师的观念更新及行为跟进的相对不同步,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教材方面来讲,现在的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农村孩子相对来说,接触了解的事物、信息不多,我们感觉有些还待完善和改进;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的业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教师的配置结构不是很合理,跨学科从教现象极为普遍,教师对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学案导学六步走教学模式”的实施的过程中,感到工作繁重,力不从心,很少有时间、精力来研究、总结,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教学观念、业务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另外,还有少数成绩优秀的教师对“学案导学六步走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存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或者怀疑;从办学的条件来说,我校的设施简陋,没有较大的投入,硬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在进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把学生引导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时,有时教感到有一定困难,即度放开容易收拢难。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乐园。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纪元而努力。
三、改进措施
1、探究发现、建立模型:这一环节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揭示出解决问题问题的基本策略,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
2、理解应用、强化体验: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巩固练习,但在目标上又有所不同。传统练习过分强调“滚瓜烂熟”,新课程强调的是充分的“理解和体验”。
3、总结归纳、提升经验:这一环节要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揭示规律,还要对探究发现的过程、方法、经验进行梳理。
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课改培训工作。我们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以培养教师适应新世纪、新课程、新教法、新学法的能力为出发点,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培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有关的课程教育理论。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后,及时对培训内容依情况选择向全校教师传达或部分推广,同时做好课程改革建档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2
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中心学校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培训的教师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3
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中心学校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培训的教师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4
我校的课改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全面铺开,历时三年,为什么要搞课改?怎么改?改什么?三年的摸索实验有所收获,也体会颇深,下面就我校的课改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一、领导态度坚决是实施课改的关键
“小改革,大困难;大改革,小困难;不改革,更困难”。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课改之初孙校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就学校的生存发展问题所面临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得到统一,还要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起来,教改所面临的难题
课改的从理论层面上讲很简单,但是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个人认为有四难
一是教师思想转变难(教师不想改,教师讲学生都不会让他们自己学,更不可能会。老师书写新课型的导学案,在备课上要花费很多精力,没有老式的上课方法省时省力),
二是转变教师旧的教学习惯难(想放手,但到课堂上总是认为不讲学生自己研讨不出结果,),三是导学案书设计难(导学案到底如何写,写什么才能起到导的作用),四是学生小组建设成型难(排排坐时个别学生都不听课,不遵守纪律,团团坐更为学生创造了说活,闲谈的机会,太难组织课堂纪律.)
这些实际问题怎么解决?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通过集中培训统一思想,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让大家清楚改革是唯一出路,坚决要改,不想改就换人。
(二)通过业务学习引领教师进入课改状态和角色的转变关。
业务学习有的教师会入心,但有的教师只是入耳了,他们认为不讲学生是学不会的,教学成绩一定会下降。在业务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还通过集体备课把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完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难变。
要想使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是部分教师的教学习惯难改,我校主要是通过集体备课来手把手的教教师改习惯。我校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每周都固定时间,实行单周集体备课,双周集体备课展示。我校这样坚持了二年的时间,坚持集体备课而且还要延续这种教师研修的方式,学校业务领导参加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听组内每位成员发表见解后,实行业务领导问课,受旧教学模式影响组内教师把集体备课的侧重点放在知识点挖掘的同时还把目光放在教师身上,对学生的活动设计淡化。业务领导问课一问新知识你给学生设计了哪些自学问题?如何设计问题能达到不用你讲学生通过学案就能学会新知识?二问每一个环节你想让学生如何活动,预计学生几分钟能学完,这个问题,你想让小组内几号学生来展示等?三问每一个学生环节如何评价学生?如果教师答不出来,那就找时间再备,有的课都是经过三四次集体备课,才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通过一学期的集体备课之后,不用业务领导问,教研组长就抢先问组员这些问题了,现在主备人基本能把这些问题设计细致到位了,才把导学案展示给组内成员。
二、骨干引领,全面推进。
课改之处,学校精心挑选一些教学骨干作为课改先锋,让这些课改意识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成为第一批课改执行教师,我们选择了初二学年组率先进行课改实验,业务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这个学年组的课改实践中,通过这个组的实验,总结和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其他组向前推进。
三、集思广益,分工合作。
业务领导的精力必定是有限的,所以确定同时成立四个课改研究小组,让有能力爱钻研的教师参与到教改中来
学生考评组组长:任智丹(负责学生考评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并引领指志实施、并考核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导学案研究小组组长:杨晓红(导学案的板式设计,教师导学案编写辅导,导学案的完善升级。并负责对教师导学案进行评价对于导学案由先先后负责我校导学案研究的潘红和杨晓红教师深入研究张海晨李炳亭编写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然后设计出我校导学案格试,并对教师讲解,定期检查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早会及业务会上及时更正。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即“教学目标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的指导思想。)
学生培训组组长:徐靖(学生小组合作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等结合能力的培训指导)
本学期聘请了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高德富主任作为学生培训组的兼职辅导员,并为全校学生做了专题辅导。
(学生适应新教法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学?学什么?)教师考评研究组长:李艳敏组员耿丹丹‘
各小组各负其责,有自己的行动计划,哪个环节出现后,校业务领导就深入督导。
四、全员参与,培训创新。
我校的业务学习一改以往业务领导一言堂的培训方法,以教学交
流的名议,让教师谈课作法,主要针对近阶段教师们教学中存在的对课改不利的作法和现象。比如要求给学生分组编号,但有的教师不按学年组内研讨的学生考评方法考评,甚至不考评,学校就把业务会成变成交流会,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谈一下上一周或两周你对本组内制定的学生考评方法的运用的情况,以一节课为例给同事们说一下,对说得好但实际做得不好的教师,领导不批评还给肯定,然后进入他的课堂听课,看他对学生的考评,促使教师不得不按学校的要求做。也不好意思只说不做了。对于教师不能按课改要求做的项目,我校大多采取这种形式进行促进,教师小组评价方法交流,班级学生考评交流,导学案书写和使用指导等
业务会还是成果展示会,领导抓住课改优秀教师的每个杰出作法,只要发现,就让教师在业务会上讲,并且大家可以计论,大家集思广益。
五、组织研讨,确立模式。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课改,课到底咋样上才合适,要让教师有可操作的规程,所以首先确定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开始我校校仿运用的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一无学生的晚自习,二又要按省里的
课程配上课,三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预习全部放在课内进行,所以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课改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盲目的效仿。我校把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等有关资料印成小册子下发到各学年组,最后经一线教师在学年组内研究,各学年组拿出认为适合本学年组学生实情的教学模式,经校业务领导整合确定我校的“学、论、评、测“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校课改模式。
教学模式的确定的同进出台我校课改的实施方案,并印成内部学习资料,教师人手1份,通过业务学习和教师自学让所有的教师对学校课改深入了解,
六、赛课检验,达标升级。
部分教师思想上认识上去了,但是行动起来由于懒惰还是想走到台前,因为要到幕后还得让学生学会,导学案的设计上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我们一是通过导学案评比等活动及教导主任细致的检查有相关的硬性要求来使用教师写导学案。通过达标课和展示课来促进教师发展。上学期和本学期我校进行了三轮课改达标课评比活动,第一轮侧后教师学生活动的设计,从时间上限定教师的讲授时间,第二轮为了让教师全方位的关注学生,每课节都从教师对课堂环节的设计把握情况,学生小组建设及合作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情况、导学案设计四个进行打分,此次比赛教师十分重视,虽刚开始有部分教师可能会出现多次过关的情况,对新课型的落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轮达标课后,针对同一班学生,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堂表现在初一学年选用了生物和
历史课做示范,初三历史和政治课做示范,初二的语文和数学课给全校的师生做的展示。
七、小组建设,鼓励创新。
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使学生对课堂保持兴趣,对学生及小组进行考评
1对上课发言的学生,根据发言质量给该组、该生加分,加几分由任课教师决定,一般一次发言加13分。每组的科代表负责记录本节课的发言、得分情况,课后班主任汇总,每天及时到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公示,每周一汇总,一月学校对学生表彰一次,同时对学生一个月来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指导。
在学生考评方面,开始时各班主任和组内教师研究学生的记分方法,到月末一调查,三个学年三个样,老师操作的也各有不同,有点乱了,学校根据各学年的记分方案统一了评价标准,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情况,课前准备等养成教育相关的内容加入考核内容,班主任还把值日任务完成情况等也加入到学生及小组的考核。
2班主任坚持每周对本班发言情况进行评比小结,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氛围。对在自主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典型;初二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实行QQ升上级式的记分方式,并给予不同的军衔,对自主学习中不积极参与或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谈话和帮助。3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培训
学生培训请进修学校高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讲座,校内学生培训小组也对学生进行书写、小组长职能等进行专题训练,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配合
对学生说话进行训练,讲解训练等。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探究及展示环节都知道应如何去做,都能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攻坚克难收获成果
八、攻坚克难,收获成果。
20xx年一月份的统考我校初三数学全县第一,初二数学全县第二,初一生物,初一历史,初二语文,初二英语等进入全县前六名的学科教师都是课改的领头雁,初二一班全县总体成绩是第六名,初二一班是全校课改的示范班,全校教师看到了初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也都打消了原来的顾虑,20xx年的中考又创佳绩,22名毕业生,有八名学生考入二中,录取分数线为558分,高于全县农村录取分数线28分。现在课改已经让我校教师感受到了变化,教师不再排斥课改,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实验中来。
鸡东镇学校的课改正在路上,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有信心在教育局及进修学校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为全县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高主任在我校的课改中倾注了大量精力,从课改的理念,教师的定位,学生的培训,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学校的课改团队一致认为高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很到位,具有专家的指导水平。同时我校的课改得到了进修学校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姜永芬校长,陈淑贤副校长,张庆学副校长也多次来校听课指导,在此代表鸡东镇学校对你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你们继续支持我校!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5
xx年,划归小店区教育局管理后,我校课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xx年,借助“一三三区域课改”的东风,我校在学案设计和使用、小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完善,模式教学初见成效。在我校初中部即将并入x中之际,将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推进我校教学改革
借全区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东风,推动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完善教学管理服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2、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改模式
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把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向深处。逐步构建切合我校实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一批课改能手
通过交流课、学案编写评比、学科教研等活动,切实提高全校教师课改工作的创造性和执行力。最终,使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能脱颖而出,真正带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4、形成以学案为核心较为完备的资源库
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完善课改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以学期为单位,组织教师对教学研究成果补充完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开展情况
1、工作开展过程
20xx年x月份,4名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学校观摩考察,返校后,为全校教师做了考察工作汇报。按照洋思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精心准备,在初中进行了汇报课,让师生近距离了解课堂模式教学的魅力。期中考试后,模式教学在我校部分科目进行试点。20xx年x月初,教导处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育局赴昌乐高级研训班的学习。学习回来后,针对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我校“先学后教。学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始在七、八年级进行模式教学的尝试。之后,我校全部教师陆续参加了小店区组织的昌乐专家讲座及公开课观摩学习。
2、重点工作
(1)学案的编写、应用。
学案的编写、使用,是我校模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了洋思、昌乐两所学校的学案体例和实际操作过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多次的尝试后,最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点的学案编写体例。对页眉、水印、字号等基本格式进行了统一要求,对不同科目的学案呈现形式、学生活动设计、排版的合理性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
教导处也相应地调整了业务考核要求,鼓励教师编写学案。在借鉴资料、印刷材料上尽最大可能提供便利。
经过1年多的实践,学案工作基本由模仿借鉴过渡到自主编写为主,学案式教学也成为教师授课的一个基本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校的学案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获得了很多积极的经验。在20xx年小店区教研室标准化验收中,我校提供的学案资料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好评。
(2)小组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学力水平为主,兼顾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小组进行调整。新的学生小组增加了课堂反馈、班级基本工作、学生活动等的职能。
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学生小组的`职能,逐步强化师生对学生小组的认同和应用。结合需要对学生不断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新模式的基本要求。
(3)在重点学科重点开展观摩课活动
以英语、数学、政治、化学等四个学科为重点,组织教师按照我校课堂模式进行示范课,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示范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细节。将课堂每个环节操作过程的影像资料记录下来,用文本的方式加以汇总,进行具体点评分析,让教师换一个角度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改进。
示范课的又一个特点是注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将教材、电子白板课件、学案三者进行设计和应用上的整合,将模式教学的推进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三、存在困惑
1、模式教学的统一性与教师个性风格、不同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在“271高效课堂”小店学科培训时,昌乐学校的教师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的摸索出的思路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理念内涵、操作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模式各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体现对模式应用的实效性。当然,不论怎样调整,有一个重点是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因为,高效课堂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个方面体现。
例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数理化科目的任务安排和时间分配,就和语政史科目有较大区别,加大了教师讲解的比重,以适应中差生较多的实际。
再如,当堂检测环节不一定非要放在课堂的结尾进行,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化整为零、穿插进行。
这种尝试可以说适应了我校当下的教学情,但是,模式教学的规模化优势还是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2、评价工作的配套
作为“先学后教。学案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学案。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后,学案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与试点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鼓励教师更多更好地编写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案,如何鼓励教师用好学案,以完善学案式教学模式,这就需要相关评价体系的介入。但我校目前的工作评价体系还没有在这个方面做出更为给力的规定。
四、努力方向
鉴于我校初中部教师即将并入x中的实际,最后一点就不再赘述。希望在水工学校近2年的课改工作实践,让教师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有所帮助、有所借鉴。
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堂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本期的课改工作中,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改中去,加强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开展课改工作,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课堂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创建特色化学校服务。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
二、将课改管理和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因此要以《纲要》和新课程为标准,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课堂的基础之上努力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因此本期我校课改的重点是:将课改向常规并轨。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实现教学常规和课改两个管理的并轨,将课改管理作为常规管理,以扎实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来促进课改过程管理。
1、严格教学纪律。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是严格而有序的,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决禁止挤占和私自调课,以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转换观念,做到教师等学生上课,而不是学生等老师上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等。
2、逐步完善常规管理,体现制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科学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转型、师生角色转变及课程功能的转变,关键在于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对教学常规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完善《希望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把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结合起来,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适当的物质奖励,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3、加强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首先是实行领导随堂听课。学校领导经常性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实行每月不定时随堂课检查,保证每一个月每位教师的课有领导听、评,每位领导每学期保证至少听、评完全校教师的课;对于通过听随堂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换意见,帮助和督促整改。这样就准确把握课改现状,了解我校新课程实践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与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又促进常规到位。
随堂听课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一种“必须人人真真上好每节课”的观念和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日常教学的认真规范程度,使教学工作走上一条扎实而稳定的道路。半期,学校对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商量对策,为抓好教学质量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三、努力开展教研活动
1、我校的教研活动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学校依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十一个教研组,各组除了具体负责组织的组长之外,还有一名领导分管,负责检查督促。各组组长在拟定计划的基础上严格按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结合教师教学中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效果,使教研活动确实起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全体教师还认真参加中心学科教研组活动,并能按时保质完成每次心得体会和论文,并及时将教研活动所得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以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通过几年的课改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校本教研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除了开展的集中业务学习,老师们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自学,并写出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每人每期5000字以上);同时,教师将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问题面对面的相互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规行为,并且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写好教学反思;教师还加大了课堂交流的力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人均达20节次,管理人员达40节;
4、组织老师参加了县以上课堂教学研讨。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我县举办的课堂研讨会,包括双语学校,送庄中心小学、横水一中等学校的课堂研讨会,努力学习先进教研,积极为教学服务。
四、落实过程管理提高课改质量
1、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渗透新的课堂理念,为全面实施课堂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2、评价改革日臻完善和科学,各学科制定了科学的、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我们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展示课改成果,让家长感受学生可喜的变化,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认识课改,接受课改,从而参与课改,以提高课改的质量。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生机勃勃,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充满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洋溢着求实、探究、创新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激情激趣,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
六、存在的困惑
部分教师对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
课改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如:如何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创新?如何既重视个性、人文性,又注重面向全体,重视科学性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课改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梳理。
课改中出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呈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倾向,新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学困生的学习更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辅导的科学化、有效性的研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我们相信,只要循着课堂的理念作不懈的努力,我校课改工作一定会居于全县前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只代表过去,但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在今后的课改实践中,我们将深化学校的课改工作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6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7
在县教育局“积极、扎实、健康、科学”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原则指导下,我校课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个学期。这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突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摸索出了适合我校校情、师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即“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这一阶段的工作,我校以“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以开放办学提升课改”。这三个方面为课改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课改工作的具体做法: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2、制定方案:
3、动员培训:
①组织教师学习县课改方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大体分三步走,即: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以观课议课促进课改、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
1、以体验培训走进课改。新课改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培训,我校采取体验式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课改培训,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2、以教研活动促进课改。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观议课、跨校授课、送课下校等多种活动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保证教师的参与广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
3、以开放课堂教学提升课改。既课堂全面开放,接受全校领导和老师的检验。随时检阅,使课堂真正成为民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展示学生个性的课堂。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1、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课改工作的评估。
2、撰写课改总结,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和不足,鉴定研究成果。
(二)取得的成绩。
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无比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开放的质疑问难,互动合作的小组学习,彰显个性的精彩发言,充满自信的交流展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方面:通过实践,教师们体会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明确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我们应该蹲下身子,放慢脚步,与孩子们真心对话,鼓励他们的“自主合作”,欣赏他们的“自信展示”,努力创造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本课堂!教师们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模式,用心智慧地演绎着有效课堂……
课堂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合作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制约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参加新课改的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的影响课改工作。
2、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限制着课改的进度。如何将新课改下对教师的评价与学校的量化考核统一起来。
总之,我们会努力把课改的理念植入每位教师的脑海中,用教师坚持不懈的付出换来课堂上心灵与智慧碰撞的灵动,将新课改践行到底。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8
根据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主要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展开,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开展课改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9月下旬组织了为期近三周的“三课活动”,学校成立了九个学科评价组(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电脑和幼儿组)负责对“三课”课堂进行全面剖析,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了定性评价。
本次三课活动,学校共排了51堂课,其中小学语文7节,数学3节;初中语文10节,数学8节,英语8节,物理2节,化学2节,政治1节,历史3节,生物1节,地理1节;音乐2节,电脑3节。
二、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运用水平。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学年开设基础上,学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
三、改进了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在过去实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了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本期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四、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成果评选活动。本期有14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
2、16位教师参加本年度省教科所优秀信息技术论文评审,其撰写的优秀论文已送省教科所参评。
3、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评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月均应撰写至少一篇优秀案例评析,各教研组每一学月交一篇到学校教科室,学校全体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评析的热情高涨。在11月进行的年度教研成果评选中,学校一共评选出48篇份优秀成果送片区教研室。
3、认真组织了学校领导干部赛课活动,我校有三位领导由片区教研室推荐到县参赛。
4、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对教师进行为期三周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
5、积极筹备《课改笔记》再版工作。
6、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校本教研研讨会”、“xxx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实验教学现场会”,并在大会上分别作了经验交流。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9
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我校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许市中学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这学期我校把七年级143、144、145三个班定为课改班级,进行课改工作的实验与探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共识,课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加强领导,优化课改管理。为使我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我校还制定了《花古中学课改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及评价机制。
3、培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我校先后组织全校课改老师专程赴岳阳许市中学和邵阳十七中观摩学习,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4、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我校的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5、优化课堂教学。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以尽快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6、各班成立学习小组,学生间实行一对一的互帮制度,组与组之间,组内组员之间相互评比,建立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7、落实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小组随时走进,督促课改工作在课堂上落到实处,课改老师相互听课,听课者听完课后彼此进行交流对话、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8、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我校要求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总结本组课改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
9、学校积极为课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制作课改宣传标语,营造氛围;为课改班级配置小黑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报销所有费用。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学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与激情,学校的教研氛围当然更为浓厚了。
2、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许多学生都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由沉默寡言变得能说会道。
3、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然,我校的课改工作还只是刚开始,还是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秉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一学期以来,学校在课改方面投入资金6万多元,使得学校办公经费尤为紧张。课改所花费资金明细数:
1、为教室添置黑板(三块大黑板,十八块小黑板)共计7500元。
2、组织课改教师赴岳阳许市中学及邵阳十七中考察学习六天花费8000多元。
3、课改宣传资料:3000元。
4、购置课改书籍及资料近1500元。
5、购买一台电脑打印机和一台速印机用于导学案印刷36000余元。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0
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中心学校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培训的教师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十几种教育报刊,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全中心学校实现了宽带上网,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全校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中心学校要求各小学建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中心学校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1
根据教育局的部署,我校xxxx年下期在新入学的七年级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成立了以张厚文校长为首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教科室制订了《新课程实验实验实施方案》,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工作,学校工作、教师队伍、学生面貌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课改工作,现把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制订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新课改科研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领导、教师的课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科室和教务处共同制订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手册》。通过各种奖惩评价细则,规范了实验教师实验研究行为,并且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二、全方位宣传,营造课改氛围
1、在老师中动员。
暑假前,召开了新课改工作专项动员大会。在全体教师中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宏观上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理念,让老师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次课程改革的性质和任务。动员老师报名参加新课改实验的工作。
2、在学生中宣传。
开学的第一周,七年级新生统一进行新教材学习方法的培训学习,各班组织开展与新教材有关的讨论竞赛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学生目前的思想意识、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意见。
3、在家长中进行宣传
期初,学校成立了第九届家长委员会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0xx工作总结。学期初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学生家长会,开展“走进新课程,与子女同行”活动,向家长宣传实施新课程的意义,方法以及学校的具体工作内容,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4、利用校园教育科研简报进行宣传。全期出版教育科研简报四期,宣传课改工作,营造浓郁课改氛围,强化了课改意识,推动着课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宣传工作,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课改的认识,增进家长对此项工作的共识,进而形成合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我校按照区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中心校的关怀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太谷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这一中心,继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导学案的使用
要使用好导学案,一定要对导学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学校对于导学案的理解是这样的:导学案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导就是指导,它带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完成课程的学习。学就是指导学案,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化解,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更有利于让学生一步步来解决。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的原则,给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讨论、发言的机会,老师只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
导学案包括基础达标、整体感悟、精读感悟、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五部分内容。课前,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预习好。通过导学案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去记,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语言提示;教师点拔的'知识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下节课上你需要上台展示的是什么,重点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应该通过本节内容着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等,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一目了然。另外,教师在下节上课前,收起来集体批阅,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备在课堂中有的放矢。
课中,教师在课堂上不必面面俱到地去讲解,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教给学生自己去掌握;对于重点知识和学生有疑问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边检查边强调,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适时点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的巩固练习,通过学生自测,小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在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形式是尽量少集体提问,多个别提问,多让学生动笔写,少口头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有点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和大面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每节课上学生至少动笔写两次,教师当堂反馈给不合格的学生,并加强个别辅导。
课后,让学生每天拿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对照导学案回顾当天学过的内容,使学生做到堂堂清。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既能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又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
二、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在我们学校学习小组通常由4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成绩、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合理的差异,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我们首先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从全班挑选出几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与组员;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
组建好了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会合作了。为了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
1、定期反馈,全员参与
教师抓好小组长,一切任务由他们落实。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教师要定期从组长那里了解反馈信息,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副组长,3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是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管理小组的意识,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2、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蓬勃向上、富有个性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总之,小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打磨、完善。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三、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保障,小组评价机制的合理制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才能使评价机制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呢?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评价的要素。学生明白了合作学习评价的要素之后,就知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到底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会有意识地调整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二是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各小组会与优秀小组进行对比,找差距、比高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始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会的问题不愿意提,会的问题不愿意讲。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课堂上哪怕问一个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哪怕是错的或者纠正别人的错误都同样得分,这样就会刺激学生的表现。对于回答问题,很可能出现活跃的都是“老面孔”。
那我们就可以在评价机制中提出,周活跃次数超过组内成员最低活跃次数5次以上的不予计算,这就要求各个小组都要关注那些不太积极的同学,减少两极分化。为了提升班里学生的整体成绩,我们还可以在评价中以小组成员的最低分作为小组得分。通过这样的评价,在班里会形成人人关注学习落后学生的良好氛围。小组成员出现懈怠时,大家之间会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甚至每天安排专人抽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另外,我们学校各班的评价还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迟到、不违反学校纪律等各方面联系。制定相应的加减分制度,如有违反及时减分,这样也大大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
总之,在本学期的课改工作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多倾听,多学习,多钻研,多实践,使我们在课改的路上走的更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3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4
根据市教育局和片区教研室20xx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本期我校的课改工作主要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目标展开,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开展“三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展示本校教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推广优秀的教法和经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会诊和解剖课堂,解决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在9月下旬组织了为期近三周的“三课活动”,学校成立了九个学科评价组(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艺体电脑和幼儿组)负责对“三课”课堂进行全面剖析,客观、公正、准确的进行了定性评价。
本次三课活动,学校共排了51堂课,其中小学语文7节,数学3节;初中语文10节,数学8节,英语8节,物理2节,化学2节,政治1节,历史3节,生物1节,地理1节;音乐2节,电脑3节。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在三课活动中务必听完本学科的课,再选听至少10节跨学科的课。通过检查发现全校不少教师不仅听课数量多,而且记录认真详细,分析到位,建议合理。学校把教师参与三课活动的情况纳入第一学月六认真工作考核和期末考核。当然,这次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紧,老师们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之余,克服了不少困难,尽可能挤出时间参与“三课活动”,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二、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运用水平。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校在上一学年开设基础上,
学校全员参与,开发出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特征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大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体系。
三、改进了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
在过去实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为了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本期学校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四、积极组织全体教师不断总结,提炼、优化课改成果
1、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成果评选活动。本期有14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
2、16位教师参加本年度省教科所优秀信息技术论文评审,其撰写的优秀论文已送省教科所参评。
3、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评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月均应撰写至少一篇优秀案例评析,各教研组每一学月交一篇到学校教科室,学校全体教师撰写教学案例评析的热情高涨。在11月进行的年度教研成果评选中,学校一共评选出48篇份优秀成果送片区教研室。
五、其它相关工作
1、承办了片区教研室组织的校本教研现场会。
2、承担了片区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理华和小学语文专题教研活动的部分研究课、教材教法讲座及专题讲座。
3、认真组织了学校领导干部赛课活动,我校有三位领导由片区教研室推荐到县参赛。
4、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对教师进行为期三周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走进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5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已进行了一年。针对我们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较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整个学校教学中仍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教育局和教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组织教师培训、开座谈会、进行教学观摩等,从而使教师增强了课改意识和课改理念。通过努力学习,教师不断成熟,在教学中正确把握方向、灵活运用体育教材、活跃了课堂。我校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保证了体育课的教学。现对一年来的实验工作进行如下小结。
一、教师转变观念,深入教学实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开足开齐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一大变革。每周四节体育课保证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教师不断深入实际,努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执教是课改的教学目标。在一年的体育课实验中,教师积极参加县乡级举行的体育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从中学习了经验,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体育教师积极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共八节,参加教育局举办的体育教学比赛两次,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教法的领域,通过相互评比,提出不足,以求改进。
二、学法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课改实验以来,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大转变;另外,一、二年级体育课教材的`设置,为小学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方便。教材内容具体,且选择性较强,内容也都较为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教材对教学方法、动作要领还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特点,选择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一些民间游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有机组织,学生充分发挥,从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尝试、探索、参与活动,学生学会了锻炼的方法,培养了正确的体育态度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树立起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因惑
就学生本身素质而言,我们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再加上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和一些环境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中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应试教育一直影响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即可,体育课没什么用处,所以要求教师不要上体育课,甚至以学生有病为由阻止学生上体育课;另一方面,学校条件有限,严重缺乏教学器材,学生自制的体育器材,单方面的游戏和跑步等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对我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一年的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手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器材不断增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7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8
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我校课改的主要目标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许市中学的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适合我校的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达到目标,这学期我校把七年级143、144、145三个班定为课改班级,进行课改工作的实验与探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共识,课改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加强领导,优化课改管理。为使我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平时加强协商研究和对课改的领导和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改工作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我校还制定了《花古中学课改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及评价机制。
3、培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我校先后组织全校课改老师专程赴岳阳许市中学和邵阳十七中观摩学习,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交流心得体会,从而促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4、制定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我校的主要作法是:学校成立了各学科备课组,每个学科均由组长具体负责,采取先集体研究,再由教师本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并且集体研究的过程必有相关领导参与其中,由蹲点领导签字认可学校才予以认定其集体备课。
5、优化课堂教学。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 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以尽快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6、各班成立学习小组,学生间实行一对一的互帮制度,组与组之间,组内组员之间相互评比,建立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7、落实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小组随时走进,督促课改工作在课堂上落到实处,课改老师相互听课,听课者听完课后彼此进行交流对话、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8、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我校要求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周总结本组课改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
9、学校积极为课改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制作课改宣传标语,营造氛围;为课改班级配置小黑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报销所有费用。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学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气与激情,学校的教研氛围当然更为浓厚了。
2、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许多学生都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由沉默寡言变得能说会道。
3、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然,我校的课改工作还只是刚开始,还是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 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形成乐学的氛围;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秉着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但一学期以来,学校在课改方面投入资金6万多元,使得学校办公经费尤为紧张。课改所花费资金明细数:
1、为教室添置黑板(三块大黑板,十八块小黑板)共计7500元。
2、组织课改教师赴岳阳许市中学及邵阳十七中考察学习六天花费8000多元。
3、课改宣传资料:3000元。
4、购置课改书籍及资料近1500元。
5、购买一台电脑打印机和一台速印机用于导学案印刷36000余元。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19
根据教育局的部署,我校xxxx年下期在新入学的七年级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学校成立了以张厚文校长为首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教科室制订了《新课程实验实验实施方案》,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工作,学校工作、教师队伍、学生面貌等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为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课改工作,现把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制订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建立了新课改科研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领导、教师的课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教科室和教务处共同制订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手册》。通过各种奖惩评价细则,规范了实验教师实验研究行为,并且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二、全方位宣传,营造课改氛围
1、在老师中动员。
暑假前,召开了新课改工作专项动员大会。在全体教师中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宏观上分析课程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理念,让老师深刻理解和感悟本次课程改革的性质和任务。动员老师报名参加新课改实验的工作。
2、在学生中宣传。
开学的第一周,七年级新生统一进行新教材学习方法的培训学习,各班组织开展与新教材有关的讨论竞赛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方式,对学生目前的思想意识、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开设的意见。
3、在家长中进行宣传
期初,学校成立了第九届家长委员会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0xx工作总结。学期初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学生家长会,开展“走进新课程,与子女同行”活动,向家长宣传实施新课程的意义,方法以及学校的具体工作内容,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4、利用校园教育科研简报进行宣传。全期出版教育科研简报四期,宣传课改工作,营造浓郁课改氛围,强化了课改意识,推动着课改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一系列有的放矢的宣传工作,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课改的认识,增进家长对此项工作的共识,进而形成合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篇20
新课改实施近一年来,我们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市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学习。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
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立项课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要有所创造就是在进行教研。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最后,每位教师写出本课的“教学反思”,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新学期我们参照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把提高师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并作为一个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xx学科小试牛刀,成效显著。
我校xx学科多年来困扰着管理者和执教者,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学生xx成绩普遍较差,怨学现象严重,到初三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跟上进度,甚至听不懂课。带这着这么问题,本学期我们对xx学科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中期考试看出我们xx水平整体提高较快。
四、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