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工作总结 > 正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2024/11/20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1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2

我们一年级“同课异构”公开课已经全部结束,反思这几节课,我感触很深——

我们年级组的老师的那种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精神令我感动;她们各自独特的教学风采,也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分类”时,教师们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较好地突破了这一难点。

二、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看到每一位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课件、板书、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她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平台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3

20xx年12月4日,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我校与防山梁公林小学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观摩两节课,课题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我校孔罕老师与梁公林小学陈庆敏老师作为此次执教教师参与了活动,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很好的将书本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进行课堂教学,将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现出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准备与课后研讨活动,我校数学组老师达成一定的共识:

第一、认真研读课本,准确把握课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二、充实自身,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体现新课程理念,将教学逐步走向素质教育的阶段。

在今后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不同的设计思路,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思想的碰撞,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并非“争高低,比高下”。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同课异构活动中利用这种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4

历时两周的教师“同课异构”擂台赛和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展示评优活动到现在为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历时时间之长,参评教师人数之多、规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余节课,精彩纷呈,节节都有自己的亮点。具体突出了一下“五个做到”:

一、敢于“标新立异”彰显自我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发挥自己潜智,对同一节课,设计出超出常规的、不同他人的、体现自我教学风格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师做到了。

评委们一致认为,上课教师不唯书、无定法、有创新。同一节课内容,没有一个照书顺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经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细心加工、巧妙设计,创新出求新求异的教学案。虽是同一课内容,老师们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真的不一样,但是取得课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们敢于挑战常规课堂,敢于标新立异、创设富有活力的学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得以彰显。

二、回归本位,重教重学

课堂本位就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顺着学生学的需要教,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做到了。

评委们一致反映,我们的教师变了,变得更加聪明、睿智,课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不见了,一问一答式的课堂不见了。而通过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时为普遍。课堂上读书画圈、动手操作、技艺训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汇报交流等有效学习场景,随时可见。现在我们老师敢教、会教。基本把握住了学生能独立学会的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独立学会有困难的启发学生合作学会;对较深难的知识老师教会。课堂上教师教的有智慧,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教堂变成“学堂”。

三、敢于挑战,追求“真实”课堂

所谓“真实课堂”就是在教师不提前接触学生,在对学情及教学内容只做好预设,进行的即兴教、随机教、生成教。我们的大多数教师做到了。

评委们都说:最让他们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实课堂。教师教的真,学生学得真。看到老师用尽智慧、挖尽心思,在随机调动学生学,启发鼓励学生学,把学生推进文本,融进教学内容中和知识探索中。虽然有时也出现教与学的碰撞和尴尬局面。但我们教师总能用适当的方法,调整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四、同台演技,彰显“强师”风范打造优师工程是我校多年来一直追求、永不放弃的目标,鼓励教师做专家型、学者型的强师,是我们坚持的一贯主张。

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永葆“强师风范”,我们教师做到了。

评委一致感到最让他们知足的是培养出的典型教师真的再次验证了个人的实力,守住了“强师”的尊位。本次活动是对我校“十五”、“十一五”各级各类教学典型教师课堂教学的大比拼。我们就是想让典型教师同台演技,一决高下,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目标让自己发挥的“最好”,看来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今天参加展示的7名教师大都是本学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层次荣誉的典型教师。让大家尽情欣赏,从中受益,学习“大师”风范。

五、全员参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提高

本次活动具有全员性,其目的就是给每位教师提供公开教学的机会,以此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这一点,我们也做到了。

据评委统计应参加本次活动56名教师,实参加讲课51人,参与率是较高的。他们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师的一场课堂教学的大比舞。每位参赛者都能认真备课、细心研课、精心品课、创新上课。从课堂表现看,老教师宝刀不老,教学经验厚重;中年教师思路创新、勇于“自我”,青年教师活力无比、出类拔萃。现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理念新、富有活力、敢于创新、整体发展、追赶优秀的教师队伍。

方才我们欣赏了以上7节课,可以说节节精彩,让我们听了舒服,感到是一种享受。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厚的功底,绝非是一日之功。我小学一贯提倡教师要人人有发展,但不求同步发展,提倡人人有风格,但不求同一种风格。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发展计划,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都要追求有厚功底,为此对我们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一、多学习

多向名师学习,让名师的经验发扬光大。经常听名师的课,通过互听互评或校本集备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求名师做好带教、帮教,促进我们教师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多琢磨

现在有个新提法“要上好课必须要先磨课”。磨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内容,教与学的方法进行细加工的过程,不通过磨课不可能上好课。简言之,不磨课教师心中就无数,心中无数怎能上好课。因此在备课中就要磨教材、磨教法、磨学生、追求课堂最佳效果。

三、深研究

“新课程”需要研究型教师,如果不研究或者研究不深,新课程的实施就不会得到突破性的进展。那我们重点研究什么?研究教师该如何教、学生该如何学。这是新课改研究的核心问题。今天这7节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师把学生推到了学习主人的位置,让学生“真学”。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提过,如果在老师的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真学”是一种最大的悲哀。现在我们追求的应该是真实课堂,要凸显真实课堂本色,就是处理好教与学,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明确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指导者、参与者,应顺学而教、因学而导、随机生成,坚决反对满堂灌、满堂问等低效做法。要学会欣赏学生,培养学生读书、质疑、专心听讲、独立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回归课堂本位。

重实效:

追求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教师课堂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什么课,什么课型,都要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实践能力。一节课,应该是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课堂上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以及亲身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无论什么课堂教师要把发展语言、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放在首位,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思多想、多做,教师要培养学生会思、会想、会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让我们的学生能说会做,让教堂变为学堂。

注重实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让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特别要关注差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的老师做得好,把“学会”的底限定在差生的标准上。但有的老师做得不足,课堂上一味提问优生,好像课堂提问就是给优生准备的,因此我们必须调向,本次活动的评选就有这样一条评价标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随机而教”,这也是我们今后课堂必须落实的一项目标。

修素质:

对我们教师而言“上课”不难,但上好课难,要上好课必须得有高素质。现在我们队伍建设目标是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内涵”指什么?就是指“素质”。素质不高不可能上出好课。那么我们课堂教学高素质如何表现。

1、具有较强的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能较好的用教材教。2、精通教法,培养“会学”辅导得法,训练有道,课堂效果好。

3、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善于启发、因势利导,运用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语言清晰,简练、说普通话,教态自然大方,板书书写工整,设计合理。5、教具演示规范、准确、课件制作、科学、使用高效。

同志们:学无止境、研无止境,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只有“艺高”才能让你有底气,才能让你课堂升华,达到至高至极的境界。真诚希望大家加强“研修”早日修成“真功”,成为教学的强师。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5

为认真贯彻“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探索适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听障语文组从于20xx年10中旬开展了中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备课、上课、评课、总结、论坛”一系列“同课异构”活动,五位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现总结如下:

一、共同点:

1、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老师们都能注重新课预习习惯的指导,并且在授课伊始就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注重了过好认读关。每位老师都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并及时进行了纠正。

3、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了词语的学习和讲解。大部分老师都能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词语,先让学生讲解,对于学生都不理解的词语,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观看图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讲解了词语的意思。

4、都注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课文内容,把文中的常用词语注重指导学生说句子。

二、不足:

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重点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很清楚的问题,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现象。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努力的关注了这些,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还是那样多,常用词语不会写句子,有的写了也是语句不通顺,意思不完整,这充分说明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不高。通过讨论、反思,大家一致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做的较欠缺:

1、对生字的书写普遍没有重视,有的甚至没有提及。

2、对词语的理解不透彻,没有很好的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好多词语的理解仅限于让学生用手语翻译出来就以为学生理解了,根本不知道词语在文中的真正意思,老师也没有及时跟踪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成了一句空话。

3、常用词语的训练不够扎实。只注重了生字新词的学习,对一些熟字生词没有进行讲解,对一些常用词语没有练习,有的即使说了,学生也是比葫芦画瓢似的说,根本没有深刻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更不会运用。

4、对课堂教学过程普遍预设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学到哪里就到哪里,计划性不强,根本没有检测的时间,更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5、都缺乏当堂测试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及时反馈。

三、字词教学达成的共识的基本思路:

通过备课、授课、检测及老师们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把词语运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上,对于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要着力抓好“认读〃理解〃积累〃运用”语文字词教学四部曲为目标,可以采取“过五关”的形式来进行:

1、抓好课前预习关。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如果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那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被动的,所以老师在课前要布一些预习作业,比如:让他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找出不会读的生字和词语,并借助字典扫除课文中的拦路虎;借助课后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这样就不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当“小老师”,他们会及时指出别的同学不会或不理解的生字、词语,而且为了不出现错误或少出现错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2、过好课文认读关。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轮流读课文,一是检验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正确率,二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生字的读音。可以采用一人读,其他学生看,再相互指出并纠正读错的字的形式,这样不仅利于学生认真预习,而且也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这一关虽然用时较长,但对于过好认读关和培养学生养成遇到生

字查字典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3、过好字词的理解关。

虽然在低年级学习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言的要求,学生必须在中、高年级继续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中年级的生字新词教学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教学的原则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认识,结合句子意思去理解词义。在词语教学中应该秉承这一原则,不能只简单地以词解词,应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词语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演示(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创设情境、多媒体)、讲解、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还有一些表达课文中心的词语、抽象难以理解的词语还需读讲课文的同时去理解,让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建立深刻的表象。例如课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课上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活经验、朗读体会、品读理解等等,全方位地对词语进行朗读、理解、感悟,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文本的体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4、过好语言积累关。

为了让聋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在中高年级我们还要重视语句教学,从词、句人手,学习和积累词语,仿写句型,把读写相结合,一定还要落实到书面语上,而且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词语,让语言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表达和运用,积累词语,丰富语言,让词义在聋生的头脑中逐渐得到深化和巩固。如不强化读写训练,字词学完后,时间一长学生就不会用了。

5、过好检测反馈关。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测试,不仅能随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突出以学习效果作为评价学生课堂的唯一标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种有针对性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不仅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而且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6

“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在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我也于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浅薄经验,现作简单罗列,在以后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提醒自己,谨慎注意。

第一,关注不同教师的教学长处。“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不是抓短,在于扬长。因此,在听课的时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桃李之华,各有其芳,一味复制一个教师的课堂和完全摈弃一个教师的课堂,都不能达成教研目标。只有围绕教师的课堂,于各家之中取其长,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关注学生实际学情。任何课堂设计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的教法讨论,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同课异构”得到的教学经验,在推广应用时也要结合学情而定。有的班级学生发言积极,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甚好,有的班级学生朗读占优,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为佳。如果硬是将北方面食强加给南方之宾,于教师或许会落得一个“东施效颦”,于学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认识的片面化。“同课异构”之所以叫“同课异构”,不叫“同课异法”或“同课异策”,我想,转化课堂结构应该是这个活动的关注重点。有的时候,我们太过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细节,关注一个点上的教学方法选择,一个知识点的选择是否恰当,有没有落掉知识点等等,这都有点舍本逐末,认为“同课异构”解决的是知识点的选择和传授方法,我认为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以为应该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师的整个课堂组织过程,从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优化,关注教师的设计是否符合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从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止,降低了教学研究的目标。

一种好的教学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完善,只要我们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用心以对,我觉得,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7

2016年12月10日,在教科室和教研组的组织下,高一政治备课组三位老师即孔老师、文老师和孙老师,就《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就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从三位老师课堂上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具体在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都有所差异。虽然他们课堂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具体来说,文老师的课紧紧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形成本课的一个亮点。孙老师的课,构思上,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新课程理念的巧妙结合,他以声情并茂的课堂点拨,彰显了青年教师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孔老师的课,很好地运用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老师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点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是一种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很好地达到了学习目标,值得学习。

通过这三节课和组内的点评总结,引出一些我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

1.教师如何变演员为导演。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教师如何变单一为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要交流、对话、沟通,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心里话;想做就做,做的最好,教师帮助引导,师生合作,相互促进。

3.教师如何变牵引为放手。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为不同的学生创设自我表现和成功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和张扬个性的舞台和空间,使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

总之,通过这三节成功的同课异构活动,使我组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冲击和震撼!使大家对新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了新的认知,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篇8

一、策划

校长对轮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每个环节都对我做了详实的解读,责成我安排好每一项活动,当初要求我全面负责,正赶上我在教育学院学习和省学科带头人学习,结果是校长本人全面负责了。

1、为何引入新的伙伴。引入xx高中不只是上课老师人数的增加,目的是激活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实践证明xx高中的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为今后更大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2、为何改变为三个阶段上课。三个阶段上课更能使听课老师集中参加学习,尽可能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所以这次要求同一个学科的必须听课、其他学科欢迎听课。

3、为何安排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务主任这些人也参加xx同课异构活动。

年级主任主要学习年级管理经验、德育主任学习学生管理经验、教务主任学习教学管理经验,这三个人每人都拿出半天的时间与xx高中的对应干部进行交流学习。xx主任全部参入了各项活动。他们所学习的经验会在后续的管理中结合我校的特点逐步体现出来。同时也为下一步老师、干部交流学习提供方向,因为要学人家的长处,所以就要提前的考核。

二、收获

1、上课评课方面

xx之行我校上课和评课的六位教师展现了个人的风采、呈现了教研组的业务能力、落实了我校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崔东丽老师的课稳重老练,环节设计丝丝入扣、李恒组长在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生物老师门少云的课教材处理精当,概念挖掘深入、张立波组长点评恰到好处,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连云港生物名师工作室在xx高中活动,参加听课教师26位,连云港教研室主任李玉柱教授级专家亲临现场听课评课。连云港正在推进生态课堂)。尹路老师的课激情四射,显现年轻人的活力,现场发挥超过在校的准备。刘作敏特教的评课高瞻远瞩,理论功底深厚,令人耳目一新。(xx高中两位政治特级教师,教学副校长蒋悍是连云港政治名师工作室组长,也是连云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之一)

我校这次上课中、历史xx老师课教材处理完美,教学环节设计新颖、xx点评展现了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用校长的话说是开了个好头。杨磊的'化学课堂多次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之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有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过程。李桂玉老师的点评体现了对教材、课堂、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得到同行专家的肯定。佟文刚老师的物理课在设计环节上推陈出新,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教学手段多样。毕雨露老师点评细致入微,体现业务功底深厚。

2、专家点评方面

这次三位专家的点评,各具特色。xx老师告诉我们怎样的进行课堂观察,也就是听课要从那些面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预设问题的生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7个方面结合三节课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建议老师们看看《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咱家图书馆有20多本。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我建议大家研究一下美国人写的《透视课堂》。徐瑞阳老师在评课中提出的三不讲值得我们反思,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个不讲体现了新课程教育价值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在我省减轻课业负担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张世国老师提出的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尊重学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尊重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层次、合作学习应有小组合作的文化基础,合作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有其固定的模式,探究的过程不能老师包办代替。不是探究课就必须做实验也可以进行理论探究,也不是探究活动就必须的有结果,探究课不是理科课堂的专利,文科课也有探究的空间。我建议每一个20高中的老师都要仔细琢磨专家提出的课堂教学的观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素养。

3、两校对活动的准备方面

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价一次活动。从上课的安排、接待的安排方面,体现了两地生活习惯,两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的不同,这正是同课异构活动价值所在。相互学习到他人好的经验是收获,看到他人的不足之处是更大的收获,这样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今后举办活动的心态、姿态。

三、反思

1、记得去年我们安排同课异构上课教师的时候,很多老师担心因为自己的课而影响学校的面子。通过四次的同课异构发现,我们家的老师上课是一流的、我们教研组的教研风气是一流的、我们评课教师的评课水平是一流的。当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应该通过同课异构寻找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方法和途径。现在大家比较认可通过上课和评课是提升业务素养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每一次磨练之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例如李桂玉老师去年是自己上课,今年是点评他人上课,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压力,更是不同的收获。

2、通过同课异构我们发现,不同学校的教师对课堂设计的理念真的不同,xx高中教师讲授多点、xx一中双边活动多点、我校探究活动多点。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眼观看待同行的课堂设计?是欣赏的眼光还是挑剔的眼光。欣赏的眼光能学到人家的长处,挑剔的眼光能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误。一堂好课到底有没有标准?我看课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当然这四个方面不是割裂的,是统一的整体。

3、我经常的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呢?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后能解决新的问题这样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才是学习过程,否则就是原有知识的再现的过程,只能算作原有知识的复习巩固。那么在课堂上到底是教师讲授好、还是多边活动好、还是自主探究好呢?

四、设想

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研讨。通过同课异构学习对方的优点、通过评课指出教学方面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

1、能否在课型上有所突破。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

2、能否在评课的人员上有所突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参入。怎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员参入互动。能否就某个共性的问题集中进行探讨、讲座。

3、能否不只是停留在上课、评课上方面。能否在上课、评课之后就一些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能否以课题的形式深入的研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