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1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2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cm(t0-t)=cm△t降
可以概括为:Q=c△t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3
知识点总结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2、比热容的单位:符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应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Q吸=cm(t-t0),Q放=cm(t0-t),其中Q为热量,单位是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t0为物体初温,t为物体末温,单位是℃
4、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水来冷却。
常见考法
比热容这部分知识在北京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物体吸放热的计算。主要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以下面几道题为例。
误区提醒
1、比热容表示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一特性。
2、公式是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温度的变化和吸收热量的多少而变化。
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值也不同。例如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典型例题】
例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小,温度升高多的物体比热容小
B.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升温少
C.比热容大,质量大的物体吸热多
D.同种物质,升温相同,质量大的吸热多
解析:此题考查对热量计算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否清楚,在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应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性质——比热容的大小有关,C、m、△t与Q是多因一果的关系。所以凡讨论这类问题时,应写出热量计算公式:Q=Cm△t来对照审查,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A选项中给出了m、△t、C的关系缺少Q无法讨论,B选项只给出了Q、C和△t的关系,缺m所以不能讨论,C选项中只给出了C、m、Q的关系缺少△t也无法讨论,只有D项,四个因素都给全了,代入公式关系正确,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4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欧姆定律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5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导线:传输电能;
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第二节电路的连接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电流只能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
1、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6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 电源:提供电能;
2、 用电器:消耗电能;
3、 导线:传输电能;
4、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第二节 电路的连接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 电流只能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 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 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
1、 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 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 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 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7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8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1)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