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08/18总结范文

倚栏轩整理的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

在园内和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本着“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这一宗旨,在本学期中,我们大班教研组开展了系列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活动。

一、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已成为共识,教育信息的接受,决定着教师思维的灵活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而只有不断地、主动地学习才是接受信息的最佳途径。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新增了“向你推荐”的活动内容,旨在改变以往由组长一人来选择、决定学习的内容,而是由每一位组员通过自身的学习、理解,然后将有所感悟的文章推荐给同伴。这样不仅促使教师主动地去查找信息、自学理论,而且也大大减少了小教研中理论学习所占的比例,让老师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性的问题。一学期下来,我们共收集了《蒙氏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何恰当的组织小组讨论》、《大班幼儿社会性能力的界定和框架》等近十篇理论资料。大家在收集、推荐、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也体验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二、大胆尝试、自我挑战,在实践中落实教育的理念

正如前面所说的,学习决定着教师思维的灵活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而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必然会带来行为的创新,可一旦到了具体实施的时候又难免会“穿起新鞋走老路”。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大胆地尝试,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应该说我们的组员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本学期中有三人五次进行教研组和园内外的实践活动。其中,xx老师为了多给自己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还在期末主动请缨,对全园教师开放了教学活动。虽然给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她从活动后同伴们的评析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进一步提高自己教育实践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组结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重点,策划、组织了“重阳节知多少”、“小小送报员”、“‘迎新年·献爱心’小小拍卖会”等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带领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老师也从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落到的实处。

三、合作研究、相互质疑,在反思中提高评析的能力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我鼓励教师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然后各自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当然,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

同时,“今天我来当组长”的活动形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组织评析的机会,使大家能够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教师在实践中的教育行为。然后通过研讨、质疑提高反思和评析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合作研讨的氛围中,有一位教师针对教研重点,制定了《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能力的调查研究计划》,希望自己能以科学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当然,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有收获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深度不够,虽在设计活动时能注意运用新的观念和教法,但还没能很好的转化成自己的教育行为。

2、对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如何寻找适宜的探索切入点、如何将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有机地结合存有一定的困惑。

3、通过学习、实践,对“社会性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发现了对“社会性发展”、“社会性适应能力”、“幼儿的社会化”、“亲社会行为”等几个概念的界定不是很清楚。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将在下学期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共同探讨研究,解决困惑,切实提高教研、教学的质量。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2

社会领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有利于加快幼儿社会化进程,激发幼儿内在动力,促进幼儿人格全面发展,提高幼儿自身的人格素质,因此,只有改变现有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方式,提高教师对社会领域教育的程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幼儿真正的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人。

本学期我们重点关注幼儿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心中存有爱的天性,我们一定要正确去引导和诱发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给予、分享、接纳等情感和善解人意、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如:当父母亲人生病了,教育幼儿要体贴关心父母;小朋友有难处,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帮助他。

一、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传播关爱的的讯息

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利用这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们组织大班和托班小朋友开展关爱弟弟妹妹的活动,大班小朋友帮助托班弟弟妹妹整理床铺、照顾他们吃点西,感受到了作为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也体验到关心小弟弟小妹妹的快乐。

二、寓关心他人教育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思想、感情和品德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根据这一原则,应把关心他人融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如语言教学结合讲解诗歌《妈妈的心》、故事《狐狸和葡萄》、《小羊过桥》等,突出为他人着想的情感教育。歌曲《我的好妈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突出表达爱的方式。美工活动我的好朋友、幼儿园里朋友多等,突出关心同伴的教育。大班社会《爱的传递》就是一节开展关爱家人和同伴的教学互动,在杜云云老师的巧妙设计、细致提问中,幼儿用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体会到了关爱这一情感元素。

关爱他人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需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体会、实践。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五位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精神,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作以下简单总结。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教师是《纲要》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把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就得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平时我组利用教研活动及教研会议时间扎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详实的教研计划及内容安排、做到会议前有事先准备的学习资料,并认真做好教研活动记录,从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积极互动—有话想说—有话大胆说的教研氛围,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综合能力。

2、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本学期根据教研计划要求,教师每月围绕教学活动撰写教育心得1篇及教学反思一篇,以便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及反思性能力。

3、师幼开展阅读活动

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故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每周的周计划安排中就体现了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幼儿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利用晨间及饭后的时间开展师幼共读活动,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深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开展阅读,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在阅读的同时老师们还不忘做好阅读笔记摘录,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幸福成长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二、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带领、指导下,认真做好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参加学习、游戏活动。幼儿自主地学习及快乐地情绪让在座的家长带去了笑声,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平时我组还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互评互查活动,如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的心得交流、怎样开好家长会、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图书角的创设、班级论坛的互动等等。通过以上活动,激发老师们的教育热情,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习氛围、书香氛围。

11月中旬,我组开展了科学—数学活动的“行为跟进、同课异构”活动,组内的韩丽佳老师、王士飞老师围绕“找房间”的主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环节,从相同的教学目标出发,面对同一教材,进行不同的构思设想,展示了不同形式的教学风格,引领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找空间、方位,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下学知识、长见识;

12月中旬,全园开展了六年内教师的“科学独立备课、同课异构”的教学评比活动,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五位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精神,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作以下简单总结。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教师是《纲要》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把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就得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平时我组利用教研活动及教研会议时间扎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详实的教研计划及内容安排、做到会议前有事先准备的学习资料,并认真做好教研活动记录,从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积极互动—有话想说—有话大胆说的教研氛围,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综合能力。

2、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本学期根据教研计划要求,教师每月围绕教学活动撰写教育心得1篇及教学反思一篇,以便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及反思性能力。

3、师幼开展阅读活动

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故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每周的周计划安排中就体现了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幼儿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利用晨间及饭后的时间开展师幼共读活动,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深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开展阅读,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在阅读的同时老师们还不忘做好阅读笔记摘录,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幸福成长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二、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带领、指导下,认真做好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参加学习、游戏活动。幼儿自主地学习及快乐地情绪让在座的家长带去了笑声,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平时我组还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互评互查活动,如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的心得交流、怎样开好家长会、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图书角的创设、班级论坛的互动等等。通过以上活动,激发老师们的教育热情,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习氛围、书香氛围。

11月中旬,我组开展了科学—数学活动的“行为跟进、同课异构”活动,组内的韩丽佳老师、王士飞老师围绕“找房间”的主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环节,从相同的教学目标出发,面对同一教材,进行不同的构思设想,展示了不同形式的教学风格,引领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找空间、方位,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下学知识、长见识;

12月中旬,全园开展了六年内教师的“科学独立备课、同课异构”的教学评比活动,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5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本学期新进了很多青年教师,为了帮助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同时也更好掌握幼儿一日活动的流程,组织新老师与组里其他老师一同认真学习《幼儿一日活动应知应会》,通过对“来园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块面的学习和了解,明确了幼儿一日活动中应该知会的规则,老教师在重温的同时,也给予新教师一些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共同努力做好幼儿一日活动的带教。因为新教师刚接手幼儿教学,于是我们结合《幼儿一日活动皆课程系列丛书》中的“离园活动”和“我的午餐我作主”两大内容,组织老师们与搭班的新老师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结伴自学,针对班级在这两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知道如何应对以及借鉴有效做法,让我们幼儿离园活动安全又快乐,午餐进食时营养又愉快。

另外,平时老师们在空余时间也翻阅了王明珠老师撰写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书中的案例也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平时会遇到或看到的,通过学习,老师们也交流了各自在教学中或许碰到的类似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和寻求分享,以便更有效地投身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这样的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二、扎实开展专题教研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对于有专题性的教学研讨,更能对提升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产生帮助。它可以让我们在问题中寻找解决策略,给我们以更实际的借鉴和有效的实施。所以本学期我们依照园部教科研计划中涉及到的专题型教学研讨,在我们组里也进行了事先的准备和研讨,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研讨很有成效。

如9月进行的专题研讨是“自然界呈现的多样性”,因为我们是大班年级,自然角的呈现能够调动起幼儿主动观察性和操作性,所以我们初步设想是各班除了有常规的种子发芽实验外,还可以加入“避光”和“向光”的对比性植物观测实验,土培、沙培实验等,总之带点科学小实验的种植会更令幼儿喜欢,他们也更愿意来为植物松松土、浇浇水、和同伴说说它们的生长情况,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对植物敏锐的观察力和做事情的细心、耐心。

10月结合园部针对大班教学有效性的专题调研,我们组织老师事先谈谈各自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以及各自在教学中是否有这方面的体现,所以互相交流才能有所促进和学习。老教师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回应孩子们的回答,新教师也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和难点。思维在碰撞,理念在更新。所以要想使自己的活动更有成效,那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每个环节的设置和对孩子们的观察与思考,更重要的`还是面对孩子的回答教师如何作答,如何使环节环环相扣,这才是我们每次进行教学活动前的认真思考和认真准备,只有这样,活动才能更有效,才能更被幼儿所接受和学习。

11月园部针对中班组进行了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专题调研,我们大班组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位老师也谈了自己班上的过渡环节是如何安排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其他班级借鉴和学习,当然也有一些改进之处。如我们老师一致认为,大班孩子应该给他们一些独立做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过渡环节才得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的过渡环节来得更自由,更充满快乐。12月园部针对小班组进行了常规管理的专题调研。说起常规我们大班组的全体老师一致赞同良好的常规需从小班时就坚持培养和逐步形成。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班老师还是把目前班上存在的常规管理中难题或困惑提出来,其他老师共商解决策略,也给予了老师们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模仿,让班级常规能更稳固、更有操作性,离不开老师与幼儿间的协商和大家的共同遵守。

三、认真做好日常性教研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认真做好常规课程审议。本学期我们还是一贯原来的课程审议方式。由于同组老师人员少,加上有新进老师。所以在课程审议方面师资薄弱。不过我们还是从主题目标开始审议,了解了本周围绕的主题目标后,对接下来活动内容的总体走向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在进行内容审议时,我们主要挑选2~ 3节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重点审议。

如感觉对活动目标需要修改或者重、难点把握有点疑惑的时候,我们就翻阅《指南》对照,试图从《指南》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环节中如果涉及到动作、操作等示范时,我们也邀请新进教师一同学习,便于他们到时候能从容应对教学。当然,新老师也大胆地谈谈对活动教学有什么设想或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商量,共同找到解决途径。最后也是在每周上午班的周五互相商量着写好课程后审议。

细致做好日常教研、年级组事宜研讨。除了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外,我们还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年级组活动定时开展研讨活动。以此来提升组里老师的教学游戏组织水平和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一线。如配合中心对园部半日活动的调研,组里老师聚在一起研讨了“大班区域活动的设置和开展情况”。特别是针对班上冷门的区域,大家畅所欲谈,交流了各自的设想,都想为改变这一冷门而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如《中国娃》区域活动设置,可以在探索吧里投放些“中国地图”,让幼儿在发现、寻找的同时也知道了如何观察地图迅速找到想去的地方;《亮眼看世界》区域活动设置,可在语言吧里投放些世界各地著名建筑、旅游胜地,这样也可调动幼儿想说的欲望,同时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还是建议投放一些半成品,让大班孩子自己去结伴分配、思考和锻炼,这样的区域活动才能体现年龄特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我爱我家乡”生成主题活动,在活动前特意进行了内容的筛选和调整,如《牌楼美》设想更换音乐,歌词不变,能让幼儿感到家乡美与唱歌时的快乐。

《牌楼小区》采用实地参观当场写生的方法,既一目了然,又能加深印象。更能体现社区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我们的课程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变化,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社区的情感。同时对新进教师熟悉活动内容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我们还增加了亲子游活动,更能体现生成主题活动开展的丰富和有效。

学期中旬,针对我园晨间体锻活动材料和区域的划分,我们组里老师也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讨论中我们老师达成一致,由组长搜集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玩的体育玩具,各班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家长资源帮忙做一些,以此丰富幼儿的晨间锻炼器械。另外,对现在的场地进行流动的玩法表示赞同。只是幼儿玩的有些器械可以不要与同伴挤在一起,适当可以分散点。如滑板车的小朋友就可以到空旷的水泥地处玩。玩彩虹伞、跳绳的小朋友也可以选择较为宽阔的地方进行游戏。也正巧遇到中心对我园进行半日调研中也提到“晨间体锻材料及场地设置”的重新规划,预计在下学期我们将统一做调整,还幼儿一宽敞之地,让幼儿玩得尽兴,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对于年级组进行的集体性活动,我们组里老师也是热情参与,出谋划策,以此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如“现代农业园亲子游”、“庆元旦联欢”、“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组里老师的大力拥护,大家聚在一起,想方法、想实施、想预设和想操作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定夺,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份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老师们对照方案如期组织活动,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收效显著。

日常的随堂听课已是教师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由于本学期我园新进教师的增多,我们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听课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师徒结对活动,大班组就有两对师徒,本学期分别进行了徒弟和师傅上同一节活动,或者展示不同的两节活动,根据带教计划,师傅不定期地到徒弟班级听半日活动,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等,还开展了老教师约课活动,对于其他老师也是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并做好交流反馈工作。听取带教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自我反思,然后听课老师再一起商讨有何改进和调整之处,确保给老师们更多的帮助和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调整策略,善于总结提炼教学经验的做法,下学期还需秉承,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

四、做好课题研究,提高各班游戏水平

根据幼儿园课题研究内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本学期是课题结题收集资料阶段,但是我们大班组老师还是坚持这一课题的有效开展。各班对走廊里的游戏设置进行了微调,丰富了一些材料:如大(1)班对餐厅区域进行了细化,增添出制作“菜肴”环节,提供一些半成品图纸,让幼儿学习临摹,使得餐厅品种多样,供顾客挑选;大(2)班照相馆推出了“人物写生”环节,如遇到没有摄像师的情况下,代由临时当班者帮顾客“照相”,用的就是当场画照的方法;大(3)班对超市品种进行了有效分类,并贴上标签,顾客买卖一目了然。当然,各班也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增加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动物园、彩色花店、七彩商店等,深受幼儿的喜欢,他们也尝试着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和玩法,可见与同伴间的交流增多了,能力弱的幼儿也开始学会交往了,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也是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共同促使班上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教师也不忘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不断提升自己对角色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五、家园互动,搭起家园合作的桥梁。

我们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在行动上体现一切为了幼儿,一切为了家长。平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活动、家园联系栏,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形式,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本学期我们的“幼儿成长档案”内容有所调整,有些内容如“童言童语”“出行日记”等都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做到丰富且有成效。另外,各班也会每月定期开展家长活动,如“期初家长会”、“亲子制作”等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班上近期开展的活动和准备的事情,为家园共育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本学期,我们开展的“现代农业园”亲子游活动,得到了全组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他们与孩子一起参观了“农产品展示馆”,看到了一些稀有的农产品种植;“花卉馆”更是看到了一些名贵的花卉,以及了解了它们生长的条件;最后我们来到“鹭园湿地公园”,孩子们看到大海龟是异常地兴奋和欢悦,尽情地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也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之情。12月份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先是观摩了孩子两节参与集体活动情况,随后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制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齐动手、齐动脑,制作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这些不乏有创意、精美的作品都有序地陈列在各班教室中,大家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家长对子女的一份深深的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六、幼儿活动,让幼儿的生活趣味无穷。

九月份我们选择确定了早操律动音乐,先是组里老师把大概的动作敲定后,再带领幼儿一起学习,让幼儿在快乐的舞蹈中大胆表现自己,感受韵律活动的美与乐。九月份各班都开展了与祖国妈妈相关的“庆国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伟大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对国庆的由来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更增添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十月份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了现代农业园,感受亲子游园的快乐,增强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十二月份我们年级组齐聚一堂,共迎新年联欢活动,活动中有小游戏的乐一乐,有同伴的才艺表演,还有礼物、祝福语的相送,场面温馨而愉悦,给幼儿和老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七、问题与思考

⒈各班的班级常规和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巩固和提高,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⒉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开拓和创新,加强老师们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多积累教学经验。

以上是本学期大班教研工作总结,回顾与反思,是为了下学期的教研工作更有成效,更为教师的工作带来帮助,让我们继续团结协作,发扬敬业精神,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6

本学期我们大班教研组五位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的精神,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积累的过程,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作以下简单总结。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教师是《纲要》与幼儿发展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将从教师发展需要出发,把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就得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平时我组利用教研活动及教研会议时间扎实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详实的教研计划及内容安排、做到会议前有事先准备的学习资料,并认真做好教研活动记录,从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积极互动—有话想说—有话大胆说的教研氛围,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综合能力。

2、注重教学反思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定是一个研究型、反思性的实践者。我们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本学期根据教研计划要求,教师每月围绕教学活动撰写教育心得1篇及教学反思一篇,以便提高老师们的写作水平及反思性能力。

3、师幼开展阅读活动

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故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每周的周计划安排中就体现了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幼儿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利用晨间及饭后的时间开展师幼共读活动,使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深华境界、健全人格;教师开展阅读,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在阅读的同时老师们还不忘做好阅读笔记摘录,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幸福成长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二、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带领、指导下,认真做好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参加学习、游戏活动。幼儿自主地学习及快乐地情绪让在座的家长带去了笑声,同时家长对孩子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平时我组还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互评互查活动,如备课笔记、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的心得交流、怎样开好家长会、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图书角的创设、班级论坛的互动等等。通过以上活动,激发老师们的教育热情,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习氛围、书香氛围。

11月中旬,我组开展了科学—数学活动的“行为跟进、同课异构”活动,组内的韩丽佳老师、王士飞老师围绕“找房间”的主题,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教学环节,从相同的教学目标出发,面对同一教材,进行不同的构思设想,展示了不同形式的教学风格,引领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找空间、方位,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下学知识、长见识;

12月中旬,全园开展了六年内教师的“科学独立备课、同课异构”的教学评比活动。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7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例如,本学期新进了很多青年教师,为了帮助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同时也更好掌握幼儿一日活动的流程,组织新老师与组里其他老师一同认真学习《幼儿一日活动应知应会》,通过对“来园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块面的学习和了解,明确了幼儿一日活动中应该知会的规则,老教师在重温的同时,也给予新教师一些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共同努力做好幼儿一日活动的带教。因为新教师刚接手幼儿教学,于是我们结合《幼儿一日活动皆课程系列丛书》中的“离园活动”和“我的午餐我作主”两大内容,组织老师们与搭班的新老师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结伴自学,针对班级在这两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学习知道如何应对以及借鉴有效做法,让我们幼儿离园活动安全又快乐,午餐进食时营养又愉快。

另外,平时老师们在空余时间也翻阅了王明珠老师撰写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书中的案例也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平时会遇到或看到的,通过学习,老师们也交流了各自在教学中或许碰到的类似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和寻求分享,以便更有效地投身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这样的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二、扎实开展专题教研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对于有专题性的教学研讨,更能对提升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产生帮助。它可以让我们在问题中寻找解决策略,给我们以更实际的借鉴和有效的实施。所以本学期我们依照园部教科研计划中涉及到的专题型教学研讨,在我们组里也进行了事先的准备和研讨,在大家的热情参与下,研讨很有成效。

如9月进行的专题研讨是“自然界呈现的多样性”,因为我们是大班年级,自然角的呈现能够调动起幼儿主动观察性和操作性,所以我们初步设想是各班除了有常规的种子发芽实验外,还可以加入“避光”和“向光”的对比性植物观测实验,土培、沙培实验等,总之带点科学小实验的种植会更令幼儿喜欢,他们也更愿意来为植物松松土、浇浇水、和同伴说说它们的生长情况,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对植物敏锐的观察力和做事情的细心、耐心。

10月结合园部针对大班教学有效性的专题调研,我们组织老师事先谈谈各自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以及各自在教学中是否有这方面的体现,所以互相交流才能有所促进和学习。老教师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回应孩子们的回答,新教师也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和难点。思维在碰撞,理念在更新。所以要想使自己的活动更有成效,那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每个环节的设置和对孩子们的观察与思考,更重要的还是面对孩子的回答教师如何作答,如何使环节环环相扣,这才是我们每次进行教学活动前的认真思考和认真准备,只有这样,活动才能更有效,才能更被幼儿所接受和学习。

11月园部针对中班组进行了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专题调研,我们大班组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位老师也谈了自己班上的过渡环节是如何安排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其他班级借鉴和学习,当然也有一些改进之处。如我们老师一致认为,大班孩子应该给他们一些独立做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过渡环节才得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的过渡环节来得更自由,更充满快乐。12月园部针对小班组进行了常规管理的专题调研。说起常规我们大班组的全体老师一致赞同良好的常规需从小班时就坚持培养和逐步形成。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班老师还是把目前班上存在的.常规管理中难题或困惑提出来,其他老师共商解决策略,也给予了老师们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模仿,让班级常规能更稳固、更有操作性,离不开老师与幼儿间的协商和大家的共同遵守。

三、认真做好日常性教研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认真做好常规课程审议。本学期我们还是一贯原来的课程审议方式。由于同组老师人员少,加上有新进老师。所以在课程审议方面师资薄弱。不过我们还是从主题目标开始审议,了解了本周围绕的主题目标后,对接下来活动内容的总体走向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在进行内容审议时,我们主要挑选2~ 3节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行重点审议。

如感觉对活动目标需要修改或者重、难点把握有点疑惑的时候,我们就翻阅《指南》对照,试图从《指南》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环节中如果涉及到动作、操作等示范时,我们也邀请新进教师一同学习,便于他们到时候能从容应对教学。当然,新老师也大胆地谈谈对活动教学有什么设想或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商量,共同找到解决途径。最后也是在每周上午班的周五互相商量着写好课程后审议。

细致做好日常教研、年级组事宜研讨。除了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外,我们还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年级组活动定时开展研讨活动。以此来提升组里老师的教学游戏组织水平和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一线。如配合中心对园部半日活动的调研,组里老师聚在一起研讨了“大班区域活动的设置和开展情况”。特别是针对班上冷门的区域,大家畅所欲谈,交流了各自的设想,都想为改变这一冷门而让幼儿充分地参与。如《中国娃》区域活动设置,可以在探索吧里投放些“中国地图”,让幼儿在发现、寻找的同时也知道了如何观察地图迅速找到想去的地方;《亮眼看世界》区域活动设置,可在语言吧里投放些世界各地著名建筑、旅游胜地,这样也可调动幼儿想说的欲望,同时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还是建议投放一些半成品,让大班孩子自己去结伴分配、思考和锻炼,这样的区域活动才能体现年龄特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我爱我家乡”生成主题活动,在活动前特意进行了内容的筛选和调整,如《牌楼美》设想更换音乐,歌词不变,能让幼儿感到家乡美与唱歌时的快乐。

《牌楼小区》采用实地参观当场写生的方法,既一目了然,又能加深印象。更能体现社区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我们的课程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变化,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社区的情感。同时对新进教师熟悉活动内容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我们还增加了亲子游活动,更能体现生成主题活动开展的丰富和有效。

学期中旬,针对我园晨间体锻活动材料和区域的划分,我们组里老师也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讨论中我们老师达成一致,由组长搜集一些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玩的体育玩具,各班根据实际需要可利用家长资源帮忙做一些,以此丰富幼儿的晨间锻炼器械。另外,对现在的场地进行流动的玩法表示赞同。只是幼儿玩的有些器械可以不要与同伴挤在一起,适当可以分散点。如滑板车的小朋友就可以到空旷的水泥地处玩。玩彩虹伞、跳绳的小朋友也可以选择较为宽阔的地方进行游戏。也正巧遇到中心对我园进行半日调研中也提到“晨间体锻材料及场地设置”的重新规划,预计在下学期我们将统一做调整,还幼儿一宽敞之地,让幼儿玩得尽兴,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对于年级组进行的集体性活动,我们组里老师也是热情参与,出谋划策,以此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如“现代农业园亲子游”、“庆元旦联欢”、“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组里老师的大力拥护,大家聚在一起,想方法、想实施、想预设和想操作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定夺,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份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老师们对照方案如期组织活动,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收效显著。

日常的随堂听课已是教师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由于本学期我园新进教师的增多,我们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听课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师徒结对活动,大班组就有两对师徒,本学期分别进行了徒弟和师傅上同一节活动,或者展示不同的两节活动,根据带教计划,师傅不定期地到徒弟班级听半日活动,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等,还开展了老教师约课活动,对于其他老师也是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并做好交流反馈工作。听取带教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自我反思,然后听课老师再一起商讨有何改进和调整之处,确保给老师们更多的帮助和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调整策略,善于总结提炼教学经验的做法,下学期还需秉承,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

四、做好课题研究,提高各班游戏水平

根据幼儿园课题研究内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本学期是课题结题收集资料阶段,但是我们大班组老师还是坚持这一课题的有效开展。各班对走廊里的游戏设置进行了微调,丰富了一些材料:如大(1)班对餐厅区域进行了细化,增添出制作“菜肴”环节,提供一些半成品图纸,让幼儿学习临摹,使得餐厅品种多样,供顾客挑选;大(2)班照相馆推出了“人物写生”环节,如遇到没有摄像师的情况下,代由临时当班者帮顾客“照相”,用的就是当场画照的方法;大(3)班对超市品种进行了有效分类,并贴上标签,顾客买卖一目了然。当然,各班也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增加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动物园、彩色花店、七彩商店等,深受幼儿的喜欢,他们也尝试着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和玩法,可见与同伴间的交流增多了,能力弱的幼儿也开始学会交往了,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也是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共同促使班上幼儿角色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教师也不忘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不断提升自己对角色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五、家园互动,搭起家园合作的桥梁。

我们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在行动上体现一切为了幼儿,一切为了家长。平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活动、家园联系栏,家访,家校路路通等形式,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本学期我们的“幼儿成长档案”内容有所调整,有些内容如“童言童语”“出行日记”等都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做到丰富且有成效。另外,各班也会每月定期开展家长活动,如“期初家长会”、“亲子制作”等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班上近期开展的活动和准备的事情,为家园共育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本学期,我们开展的“现代农业园”亲子游活动,得到了全组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他们与孩子一起参观了“农产品展示馆”,看到了一些稀有的农产品种植;“花卉馆”更是看到了一些名贵的花卉,以及了解了它们生长的条件;最后我们来到“鹭园湿地公园”,孩子们看到大海龟是异常地兴奋和欢悦,尽情地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也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之情。12月份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先是观摩了孩子两节参与集体活动情况,随后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制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齐动手、齐动脑,制作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这些不乏有创意、精美的作品都有序地陈列在各班教室中,大家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家长对子女的一份深深的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六、幼儿活动,让幼儿的生活趣味无穷。

九月份我们选择确定了早操律动音乐,先是组里老师把大概的动作敲定后,再带领幼儿一起学习,让幼儿在快乐的舞蹈中大胆表现自己,感受韵律活动的美与乐。九月份各班都开展了与祖国妈妈相关的“庆国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伟大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对国庆的由来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更增添了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十月份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了现代农业园,感受亲子游园的快乐,增强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十二月份我们年级组齐聚一堂,共迎新年联欢活动,活动中有小游戏的乐一乐,有同伴的才艺表演,还有礼物、祝福语的相送,场面温馨而愉悦,给幼儿和老师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七、问题与思考

⒈各班的班级常规和幼儿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巩固和提高,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⒉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开拓和创新,加强老师们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多积累教学经验。

以上是本学期大班教研工作总结,回顾与反思,是为了下学期的教研工作更有成效,更为教师的工作带来帮助,让我们继续团结协作,发扬敬业精神,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一学期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8

秋去冬来,转眼又是岁末,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在这忙碌的一学期中我们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我们组员团结在一起,多思、多想、多做,共同努力,把教研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作为新手教研组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困惑和摸索中,得到了领导和前辈的帮助、指点,组员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在这一学期中进步很大。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题研究

本学期,在幼儿园研究重点“基于快乐教育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商讨,我们大班组确立了“基于快乐教育的幼儿园大班集体教学活动挑战性的实践研究”的主题研究。并采用实践观摩、互动研讨、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推动大班幼儿更好、更快乐地学习。

(一)确定内容制定方案

1、收集问题理论梳理确定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哪些地方可以挑战性,如何体现快乐教育,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主要收集了体现挑战性的大班集体活动中在提问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并研读了《指南》,进行了理论梳理。由于集体活动的范围比较广,又根据教师提出的挑战性在科常活动中更容易体现,因此我们最终决定开展《我是中国人》、《有用的植物》、《我自己》三个主题里选择三节科常领域的集体活动。

表1——收集在体现挑战性的大班集体活动中在提问时遇到的问题

收集的问题具体表现预设的指导方法、思考

提问过于简单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内容,预设的提问过于简单,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一下子能说出答案,虽然过程很顺,但是活动的意义不大。在设计活动时预设关键性提问

提问次数过多有时候一个有效地提问能一下子促进幼儿的思考,但是相反一个无效的提问会阻碍幼儿思考且无法让达成教学目标。这个时候,教师会反复引导,提出各种暗示性提问让幼儿说出答案,这个时候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在设计方案时,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估计幼儿有可能回答的答案,预设精简的追问,避免活动中反复提问

提问过于封闭教师为了让课堂纪律更有序,时常会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多设计一些开放性提问,激发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让幼儿自由表述想法

2、骨干引领集体备课制定方案

在确定了主题和领域后,组内的骨干教师(区教坛新秀:宋婷婷、查琼;园教坛新秀:肖方会)积极主动地承担实践活动,并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来制定方案。每次活动之前承担实践活动的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主题经验,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科常活动内容,设计初步的活动方案。在教研组活动时,组员根据活动方案进行讨论,方案的内容、目标、组织方式是否具有挑战性,特别是针对提问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了重点研讨,最后讨论出具体的实践方案。最终设计了《我是中国人》主题下的《青花瓷展览会》、《有用的植物》主题下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我自己》主题下的《我们在呼吸》。

表2——提问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操作模式

活动名称活动来园活动目标预设方法具体操作

青花瓷展览会幼儿生成1、在操作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让青花瓷作品站起来。

2、愿意解决问题,体验完成任务成功的快乐。提问形式:开放性关键词“怎么样,为什么”。

提问设置:关键性针对活动重点,进行关键提问。

落叶树和常绿树学习教参1、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2、喜欢探究,并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问数量:适宜避免过多、过滥,应精简。

提问主体:双向提倡双向提问,避免老师问幼儿答的模式,创设幼儿积极提问的环境。

我们在呼吸学习教参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感知呼吸的存在和重要性,有初步探索人体呼吸的兴趣。提问模式:多元化实验式:让幼儿运用感官,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解答问题。

辩论式:验证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辩论,提出双方的想法。

提问难度:层次性既有面向全体幼儿的,又要有针对能力强的幼儿。

(二)开展实践梳理方法

通过磨课、研课以后,集体活动方案更加严谨。骨干教师积极承担开课的任务,观摩教师带着“本次集体活动哪些提问体现了挑战性,是否适宜?幼儿是否快乐?”的问题进行观摩。在教研组研讨时,教师们也能各抒己见,进行积极地讨论,梳理、总结了很多体现挑战性的提问方式。并且在后续的集体活动中也有适当的运用。

表3——20xx学年第一学期梳理总结提问的类型和方式

提问方式定义案例思考

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实录一:

在《青花瓷展览》活动的第一环节中,老师提问:“怎样用一样材料让青花瓷瓶又快又好地站起来?”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便有了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可以靠在盒子上,有的说用夹子夹住,有的说用夹子夹不行的……说着,他们都开始自己动手操作起来,在摆弄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调整实验的方法,玩得不亦乐乎。

实录二:

在《雨从哪里来》的实验二中,宋老师让孩子们各自在镜子上呵气观察变化,并且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水气?”于是,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是空气里的水变得,有的说是舌头上的水变的,还有的说是嘴巴里的水变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尽量不向幼儿提出只有两种选择答案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等等,这样的问题局限了幼儿的思考。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因刺激而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教师也能从幼儿的回答和提问中了解幼儿当前的知识经验水平状况。

关键性提问在每一环节,根据环节内容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一个关键的提问。在《我们在呼吸》活动中,教师在每个环节都设计了关键性提问: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动?如果我们不呼吸会怎样?我们是靠什么来呼吸的呢?人有没有不呼吸的时候?提问围绕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把握活动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关键内容。

类比型提问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将几种物品进行对比,观察其不同特征。在《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活动中:“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的提问围绕着两种树叶的不同,引导幼儿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进行对比两种叶子的区别,让幼儿观察感受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猜想型提问通过幼儿的猜想,发挥想象力,猜测不同的答案,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我们在呼吸》活动开始,老师就请幼儿每人拿一张小纸条,直接让他们放在自己鼻子前,不用嘴巴吹气,观察纸片的变化。幼儿对实验的兴趣不能很好的激发,有些幼儿还不太清楚如何去实验,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实验,如果老师出示小纸条时提问:“猜猜如果把小纸条贴在鼻子上,不用嘴巴吹气,小纸条会怎么样?”幼儿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如“会动”“不会动”……然后再去请幼儿每人拿一条纸条进行实验。边实验,边提问:“发现小纸条有什么变化?”对于教师较封闭式的提问,我们进行了调整,尝试用猜想型提问方式,通过边实验边猜想的形式感受小纸条的变化。在这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的引领下,形成了逐步深入的连贯性、整体性的研究。这一过程使孩子们的经验相互连接,逐渐提升。使孩子们在保持高度兴趣的同时,实现了连续的探究。

反问式提问反问就是把问题倒过来从反面提问,让学生利用事物间相辅相成的、互逆却又统一的关系,从反面来考虑。其特点是以反推正,扩大信息反差,构成突出的问题情境。

提问主题从老师改成了幼儿,进行双向提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动》活动中,大家说到了脖子可以动,手腕可以动、膝盖可以动……甚至说到了身体里的血液在动,心脏在动,有个孩子就说:“心脏在动说明我们还活动,身体的各个地方都会动……”这时,爱提问的杨赵怿提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小木偶没有心脏怎么可以动啊?”我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把问题抛给大家说:“你们知道小木偶为什么没有心脏也可以动的秘密吗?……”这时,大家对他的问题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因为它后面有线牵着,有的说有电源等,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往往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这时可以适当运用反问的策略,激发幼儿主动的思考。

因此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可以把问题再次抛向孩子,让他们自己进一步的探究。

探索式提问在小实验等方式之前进行,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答案。让幼儿先实验再回答,使幼儿亲自运用感官,在动手操作后,动脑思考、发现原由。

幼儿人手一张小纸片,不用嘴巴吹气,放在自己鼻子前,观察纸片的变化。

提问:观察到了什么?

幼儿回应:孩子们各自说:纸片动了。

幼儿捏住鼻子,闭住嘴巴,屏住呼吸,教师数数。

提问:屏气时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回应:难受、坚持不住、受不了……让幼儿先实验再回答,使幼儿亲自运用感官,在动手操作后,动脑思考、发现原由。

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问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提问运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实录一:

在《青花瓷展览会》第二次操作环节之后,教师带着幼儿交流哪些材料成功了,哪些材料没成功。其中有一样材料是塑料积木,有的幼儿成功了,有的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就提问:“积木没有成功,为什么?”通过观察和思考,幼儿发现了原来桌上的积木实在太矮了,支撑不住青花瓷瓶。教师紧接着向那些利用积木成功让青花瓷瓶站起来的幼儿“你是怎么成功的。”“把两个积木搭在一起。”幼儿由此知道了单个积木支撑不起青花瓷瓶的原因以及多个积木让青花瓷瓶站起来的方法。

实录二:

在《雨从哪里来》活动中,老师出示了图片,并提问:“雨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有个孩子说:“可以让我们喝水”,有个孩子说:“可以浇花。”还有个孩子说:“小树也需要雨水。”于是,老师开始播放PPT,并说:“雨天虽然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小树在雨水中长大,种子在雨水中发芽,雨水使空气清新,连马路在雨水中洗过也会变得干净,自然界万物都少不了雨水。”通过教师的提问“积木没有成功,为什么?”幼儿开始思考失败的原因,教师的这一问题成功将问题的关键线索抛给了幼儿,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对于个别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幼儿通过回答问题,自己解决了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老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雨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很明显,这个提问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虽然最后她对问题进行了回答,但是过程中,她首先是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孩子们说说雨水的好处,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们,只提供思考的方向,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欲望。而且这一问题对于她接下来的活动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的。

大班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主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观察、操作等进行科学活动,不断与周围物质世界相互作用,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除了提供丰富的材料来吸引幼儿注意之外,同时还要运用引导性的语言提问吸引幼儿有效的关注材料、操作材料。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总结梳理出开放性提问、关键性提问、类比型提问、猜想型提问、反问式提问、探索式提问、引导式提问等7种提问方式来设计大班集体活动,让大班幼儿的活动更具挑战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在设计挑战性的集体活动有了一定的心德,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也有了一定的体现。但如何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更快乐,是我们教师还需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下学期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让幼儿从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探索。

二、日常保教

1、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快乐学习

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本学期我们一共开展了《我是中国人》、《有用的植物》、《我自己》、《春夏秋冬》四个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努力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与快乐自主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快乐发展。尤其在个别化学习材料的设计、投放方面,本学期我们根据《上海托幼》的增刊上优秀的个别化材料介绍,不断的学习、制作、观察、调整、再观察、再调整,最后制作出了符合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满足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个别化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铺开快乐生活活动,促进幼儿品质生活

根据去年的快乐生活的研究,今年我们从试点班铺开到各个班级。

首先铺开的是快乐点心,我们从点心品种、选择权和请位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一、点心品种从以往的一种突破到了三种,而且每个星期都会换三种不同的饼干,品种多了,幼儿选择的范围广了,从以往的不喜欢吃,到现在了我想吃……;二、选择权还给了幼儿,从以往的老师口述大饼干只能吃一块、小饼干吃三块等等,到现在提供温馨提示牌,三种饼干中随便选择那一款都可以,根据饼干的不同大小,每次都会有一个数字提示牌暗示幼儿;三、有请下一位,从以往的老师请到现在的幼儿自己请好朋友,虽然在请好朋友时还没有全部放手,但是当幼儿熟悉了请好朋友的模式以后,下学期可以完全放开。这样幼儿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自由和快乐。

紧接其后的是快乐午餐。我们结合快乐迎新活动,铺开了快乐午餐的活动。在快乐午餐中我们到小班认识了弟弟妹妹,在午餐时使用了混龄的形式,让哥哥姐姐帮助弟弟妹妹搬桌椅、拿饭菜、示范洗手、一起午餐等等,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的同时,感受服务他人的快乐。

三、组室建设

1、承担课题组活动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本学期,我们大班组承担了名师指导团的个别化学习研究活动。在区名师指导团和园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实践活动。通过制作、投入、观察、调整、再观察、再调整,不仅提高了制作个别化材料的水平,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解读幼儿行为能力,从一个只会做的老师成长到一个会观察幼儿,懂得解读幼儿的老师,眼睛了更多地关注到了幼儿。从案例式的研讨,到专家分析、提升,到案例撰写,使我们组的专业化水平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教研氛围和谐组内互帮互助

每次活动前,通过预先布置问题、组长追问、组员互相提问等方式,在教研组活动时组员都能各抒己见,讨论的气氛热烈,特别在修改实践方案是不时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拓宽思路。当组内成员需要帮助时都热心帮助,团结友爱,特别是这学期接到市内领导莅临参观我园个别化学习的任务时,组内拧成一股绳,发扬谷幼的优良传统,寻找空班时间到大三、大二班帮助,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市里领导的指导,为我们谷幼争光夺彩。

四、后续思考

我们大班组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热切的姿态投身于学习与工作中,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细细品味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1、身为新手教研组长的我如何更好地进行理论的提升和小结,帮助组员进行内化?

2、在实践活动后,如何在平时设计集体活动时体现挑战性,有效地利用资源?

有了不足,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还会推陈出新,把教研工作做得更踏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