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1
一、课题背景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少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县内多山,学校布点分散,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教学设备较陈旧,教学资源开发落后,英语师资薄弱。据xx年统计数据全县初中专任教师187人,学历达标率52.9%。且学历达标的教师有一部分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提高我县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任务紧迫且艰巨,传统的教学法不合时宜,层出不穷的新教学法囿于师资、办学条件难在我县落地生根并开发结果。因此,挖掘传统教学法积极、有利的因素,吸收新教学法实用,可操作的东西,结合本县英语教学实际,整合有效果的教学路子和策略,提高我县英语教学质量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于是,我们抓住了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途径——背诵。一定数量的语言背诵积累将有助于语言学习,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口头或书面的,达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课题确定
早在课题确定前,我就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进行思考。我县是相对闭塞的农业县,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机会少得可怜,单纯靠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进行语言学习,操练和练习达到巩固语言学习的内容是困难的,何况课后学生运用英语的氛围和主动性都很令人不乐观。
我们翻阅了许多人英语专家的'英语学习历的书藉和报刊,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发现学英语都离不开英语学习各个阶段的背诵,因为背诵能促进语言积极地表达和运用。
我经常深入学校,和教师学生座谈英语学习的体会,他们对我的观点都表示赞同,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已实行之。不过他们的背诵是强制的,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背诵效果是短时、而非长效的,老师也无法长期监控所有学生背诵的所有内容。既使是学生主动背诵,也出于功利目的:如测验、考试。背诵不系统、不连贯,目的不明确。在长期的语言学习过程难以持之以恒。
于是我们课题组以背诵为切入点,并将其定为实验的主题,使其系统化,同步化,旨在帮助培养学生巩固因所学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审美观,享受英语语言独特的美,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课题研究方案的提出
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我们着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定为《定量背诵和语言技能培养关系的研究》
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定量的背诵,使学生积累一定数量规范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提高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课题实施分阶段:1、制定方案2、课题启动阶段(初一上学期)3、课题持续阶段(初一下学期)4、课题深化阶段(初二年级)5、课题结题阶段。
我们填写《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后,逐级呈报到,省课题基地办申报立项,经过专家组评审,确定我们的课题为省级立项课题,并提出了专家组评审意见:1、充实一线骨干教师2、加强课题理论证。
根据意见,我们对原有方案进行修正,增强一线教师3人:程莉(武口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俞强生(梅林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程荣进(高砂小学、中学一级教师),学校实验点由原来的一所增强至三所,以便增强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客观性和充分性。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2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实践。现在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1、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正在受到巨大冲击,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引发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
教学方式的综合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我校教师曾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面向新课程的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课题开题后,我校专门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学习,派出多名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2、实践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题组成员中的许多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新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化学特长生,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浓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更强了;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3、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使学生的视听信息相互干扰变为行为一致,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实验获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也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孙红霞老师的论文《“乙醇”的教学情境设计》在国家级刊
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课题开题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在教研组长和本组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探索,课堂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离高效课堂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提升。
2、学校资源库收入的教学方方法不够完备
课题开题后,基础年级的教师研究的力度较大,初步研究了一些主要的教学方法。高三面临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仅仅提供了以前基础年级教学中的几个范例。致使课题的研究的力度受到限制,目前收到的效果打了折扣。资源库的内容不够丰富。
3、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力度需要加强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初装,教师的使用还不够流畅,致使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今年暑期培训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本次培训教师的使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今后还要加大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1、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的培训力度
现代教学方式应用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过程,掌握现代教学方式的理论和发展状况,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教师特长进行合理轮训,尽
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领导要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创造条件,为时间和培训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奖励。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实资源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化学实验教学软件资料库。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网络资源。目前网上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多家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开发教学资源库,这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教学资源保障。校园网和服务器的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第一步,要使资源库“活”起来,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资源。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可谓重中之重。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充实课题资源库。
3、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教案,实验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认真选择教学媒体,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创设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立合适的探究情境,加以形象生动的引导,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猜想和设计。之后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往的探究课程要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比如实验仪器的短缺、老化等以及实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利用
现代技术,创造理想的实验情境,尽量排除误差的干扰,通过生动的形式吧实验原理和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以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本课题组相信,在学科专家、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生产装备处、市、县仪器站等上级组织的帮助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深入化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好的成绩。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3
XX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XX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XX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4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实践。现在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1、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正在受到巨大冲击,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引发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
教学方式的综合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我校教师曾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面向新课程的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课题开题后,我校专门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学习,派出多名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2、实践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题组成员中的许多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新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化学特长生,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浓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更强了;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3、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使学生的视听信息相互干扰变为行为一致,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实验获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也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孙红霞老师的论文《“乙醇”的教学情境设计》在国家级刊
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课题开题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在教研组长和本组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探索,课堂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离高效课堂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提升。
2、学校资源库收入的教学方方法不够完备
课题开题后,基础年级的教师研究的力度较大,初步研究了一些主要的教学方法。高三面临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仅仅提供了以前基础年级教学中的几个范例。致使课题的研究的力度受到限制,目前收到的效果打了折扣。资源库的内容不够丰富。
3、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力度需要加强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初装,教师的使用还不够流畅,致使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今年暑期培训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本次培训教师的使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今后还要加大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1、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的培训力度
现代教学方式应用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过程,掌握现代教学方式的理论和发展状况,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教师特长进行合理轮训,尽
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领导要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创造条件,为时间和培训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奖励。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实资源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化学实验教学软件资料库。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网络资源。目前网上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多家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开发教学资源库,这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教学资源保障。校园网和服务器的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第一步,要使资源库“活”起来,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资源。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可谓重中之重。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充实课题资源库。
3、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教案,实验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认真选择教学媒体,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创设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立合适的探究情境,加以形象生动的引导,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猜想和设计。之后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往的探究课程要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比如实验仪器的短缺、老化等以及实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利用
现代技术,创造理想的实验情境,尽量排除误差的干扰,通过生动的形式吧实验原理和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以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本课题组相信,在学科专家、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生产装备处、市、县仪器站等上级组织的帮助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深入化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好的成绩。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已快接近尾声,现对本人于20xx年9月申报并被县教研室批复的题为《如何转化数学科目学困生的研究》的县级课题工作予以总结:
一、要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首先得了解造成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开学初,我通过走访,实地考察,与原任数学老师了解、沟通,发现他们真正差的原因就在于:
1、基基础知识欠缺;
2、数学概念模糊不清;
3、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失去信心;
4、上课从不专心听讲,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
二、根据我班数学科目学困生的实际,制定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对数学学困生,要有耐心地指出他们的弱项,让其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在制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他们交流谈心等方式逐渐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采用“一帮一,结对子”和“老师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能力都很差的学生,我采取的方式是:1突破计算关,用学生互帮的方法,从最简单,最基础计算补起,进而向较复杂计算过渡;
2,加强数学概念区分、理解与运用学习,并逐步达到融会贯通;
3、进一步加强学困生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记录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困生的每一次进步,十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才能树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数学是可以学好的。
五、对学困生的培养,教师要建立家校合力的教育机制。对学困生的转化不是光靠教师这一单边力量就行的,教师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相当一些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一个样,回家之后的表现又是一个样,现在的家长又特别的迁就孩子,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做好家校之间的互动,严格把握孩子的情况,同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转化他们。
六、对学困生狠抓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我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他有什么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沟通,主动与他们打交道,交朋友,给他们讲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有学习而带来的快乐。
七、对学困生要恨抓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不爱做作业,更不用说按时完成作业了,这是因为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有一些难度,他们肯定吃不消,他们往往就完成不了任务。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每节课中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学困生来说,题相对比其他学生来说要简单一些,从量上来说,一定要做到适中。让他们在做作业上感受到成功乐趣,同时老师要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切记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八、加强对学困生的心里健康教育,良好的心态也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总之,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不能轻而易举就放弃他们,要给他们更多地关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他们慢慢的稳步提高。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6
自课题开题以来,在需要理论、行为导向理论、终生教育理论和探究式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积极讨论,制定了较为合理的课题研究进程,探索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老师在授课之余,抽时间思索课题中的问题,经常交流,随时进行教研活动,教研气氛浓厚。总结以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公开课
努力探索理实一体模式公开课的模式,贯彻“五步”教学法,结合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推出了雷印南和谢智老师,本组获得两个省级一等奖,一个市级一等奖。通过公开课的试讲、评课,提高了我校汽车组专业老师整体的授课水平。
2、课件制作
通过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制作和收集了汽车专业的大量课件(flash以及ppt),还有大量的.实物照片,基本满足了教课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汽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接受能力。
3、实习室建设
通过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投巨资完善了
实习条件,建成了五个实习室和一个多功能实训车间,提出了“站在汽车维修最高端”的口号,极大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4、成员培训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组成员这两年百分百地参加过省、国家的培训,尤其是雷印南、唐守常、仝甡羽等老师,经过培训,转变了授课观念,现极大得到学生的认可,均成为了“双师型”教师。
5、取得效果
经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加大了学生技能的培训,如技能训练小组活动,课堂上经常安排实习课,再加上对学生中级证书的辅导,利用每周课外活动时间,有目的的组织每班主动学习的学生参加上述训练,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训练后写实习报告及进步总结,及时掌握学生反馈效果,然后我们及时调整实习方略。通过全组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训练出了一大批技能操作的尖子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参加技能训练的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极大提高,从而极大促进了学校的其它学生管理。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7
《探究农村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期小结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语文学习习惯则是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主体学习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小学生在独立思考习惯、认真作业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及早读习惯上存在缺陷,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必将会对这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
从本课题立项以来,通过对本班四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地调查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以及独立作业的.习惯。通过一段时期的培养,已初显成效。
1、学习环节方面培养良好习惯的指导。
课前预习的养成指导:每上完一节课都布置具体的预习题目,明确要求,要形成书面预习资料,忌要求笼统,且坚持检查,保证落到实处。预习的方法主要有:速读法,进行圈点,提要;精读法,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扫清文字障碍,进行批注;质疑法,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自己试行解决,或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存疑,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习惯的养成指导:尝试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要求课堂笔记不但要记教师的板书还要记教师的讲解。听课笔记要经常检查,经常交流和评点,让学生由开始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转向自觉地去做,形成习惯。
复习习惯的养成指导: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偏向理解分析,过去形成的识记基础知识和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逐渐被淡化,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抛弃,这样课文内容常被淡忘,所以实验时不但要求延续识记、熟读背诵的习惯,而且进一步地加强;二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懂得对知识分类归纳
整理,或按单元、按册归纳整理,因此实验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这样指导训练要贯穿整个学期,以期形成习惯。
2、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指导。
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导学生改变读书不作笔记的坏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提高阅读层次,改变课外阅读是单纯为了消遣的现状。首先是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和笔记方法。阅读方法主要有浏览法、速读法和精读法等;笔记方法主要有圈点法、批注法、摘要法、感想法等。其次向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层次。课外阅读和笔记都要有量的要求,如,每周至少精读一篇短文,做一则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等;还有背诵的要求,要求每学期二十个以上的精粹片断或短诗。另外,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要经常开展交流活动或进行读书比赛活动。
3、写字习惯的养成指导。
⑴、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
⑵、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⑶、坚持持之以恒。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周利用写字课,要求学生都要临帖,教师的指导从坐姿、握笔、笔画、结构、布局直至硬笔书法的欣赏。其次就是组织硬笔书法兴趣小组,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训练。为提高积极性,要经常开展评比活动,举行展览或硬笔书法竞赛活动。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不能长久坚持,早读课有时不认真,作业抄袭现象等,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提醒,发现问题及时想出对策,我会继续再接再厉,做好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地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受益终生。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 篇8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实践。现在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1、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正在受到巨大冲击,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引发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
教学方式的综合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我校教师曾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面向新课程的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课题开题后,我校专门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学习,派出多名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2、实践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题组成员中的许多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新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化学特长生,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浓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更强了;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3、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使学生的视听信息相互干扰变为行为一致,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实验获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也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孙红霞老师的论文《“乙醇”的教学情境设计》在国家级刊
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课题开题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在教研组长和本组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探索,课堂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离高效课堂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提升。
2、学校资源库收入的教学方方法不够完备
课题开题后,基础年级的教师研究的力度较大,初步研究了一些主要的教学方法。高三面临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仅仅提供了以前基础年级教学中的几个范例。致使课题的研究的力度受到限制,目前收到的效果打了折扣。资源库的内容不够丰富。
3、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力度需要加强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初装,教师的使用还不够流畅,致使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今年暑期培训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本次培训教师的使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今后还要加大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1、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的培训力度
现代教学方式应用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过程,掌握现代教学方式的理论和发展状况,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教师特长进行合理轮训,尽
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领导要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创造条件,为时间和培训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奖励。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实资源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化学实验教学软件资料库。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网络资源。目前网上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多家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开发教学资源库,这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教学资源保障。校园网和服务器的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第一步,要使资源库“活”起来,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资源。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可谓重中之重。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充实课题资源库。
3、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教案,实验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认真选择教学媒体,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创设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立合适的探究情境,加以形象生动的引导,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猜想和设计。之后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往的探究课程要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比如实验仪器的短缺、老化等以及实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利用
现代技术,创造理想的实验情境,尽量排除误差的干扰,通过生动的形式吧实验原理和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以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本课题组相信,在学科专家、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生产装备处、市、县仪器站等上级组织的帮助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深入化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