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课题实验为契机,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确保教师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本学年学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
一、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基本情况
1、宣传发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学校读书方案、各教研组读书方案和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二是召开了教师读书活动动员大会,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是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读书笔记本和提供必读的图书。
四是推荐阅读书目。本学年推荐的阅读书目有: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解放儿童》刘晓东
《十年磨一剑》金春平
《体验教学》郑金洲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郑杰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孙学策主编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周德义等著
《教师道德教育论》王荣德著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王海芳主编
《新课程下的课堂观》杨明全主编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徐瑞主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与教师角色转变》高霞主编
《红楼梦》《飘》
《中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读书活动开展阶段
(1)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建立了教师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教科室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并计入每人的年终考核中。
(2)读书的内容
文学类书、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网络等
(3)读书的形式
自己读: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自选时间、自选书籍、自由阅读。
集体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老师可以共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以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
将读书活动与学校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教师要围绕学校主课题,有重点地读,深入地读,细致地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师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营造了“师生共读”的氛围。
(4)读书的要求
读书的同时做好摘录、笔记等工作(摘录和笔记必须手写)。
(5)读书活动总结。
学期末教师个人、各学科教研组、学校都进行了读书活动总结。
二、主要收获
1、教师“被读书”的现象在悄悄地改变
一学年中,教师的读书行动从被动逐渐变成主动。通过一学年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并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计划、读书笔记、小结都能按时上交。
2、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提高
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匪浅。
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改进教学。本学年,教师论文数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们积极写论文。
3、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读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教师们提高了文化知识素养,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
1、读书笔记过于简洁。
部分老师的读书笔记很简单,只是提纲形式的。阅读不够详细。
2、阅读的内容不够广泛。
大部分老师局限于教育教学之类的书籍,阅读文学类的老师不多。
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
由于时间,读书计划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这项活动只能推迟到下学年。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2
近年来,我校教师读书活动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校领导带头参加读书活动
一个单位,领导是群众的榜样。群众的表现如何,首先要看领导的样子做得如何。在读书活动中,我校几位行政人员坚持为群众带好头,树好样子。校长徐功意同志认真学习教育专着,学习《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前后反复学习多遍,坚持写读书笔记,参加全县校长考学活动取得优秀成绩。教导主任康建平带头学习《新课程教学100个怎么办》,坚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带头参加读书活动,使得自身的管理方法得到改进。过去,在学校管理上,常会出现管理不当、失误的情况,对学校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现在通过读书,从有关学校管理专着中学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学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不去读书是不能实现的。我校教师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人人都已读过多遍,并注意从中学习教育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不少老师坚持读教育教学专着,自己拿钱买或向别人借,主动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坚持写读书笔记,平时经常交流读书体会。通过读书,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头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我校教师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他们成长于特殊的年代,知识的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孩子的方法陈旧、机械,严重制约着对新一代人的教育培养,而现在,通过读书,使得大家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三、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一个村小,座落在全县的大西北,外部设施还算可以,但内部的设备则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让教师能读好书,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有一个教工阅览室,可是书架上的书已经很陈旧了,没法补充新的。学校有一个图书室,可里面的图书,由于经费等原因,很难找到一本本世纪的书籍,而可供教师借阅的书籍则更少。为此,我们想方设法,订阅了一部分杂志,放到阅览室供大家阅读。但图书问题一直不能解决,教师就自己买自己借。去年省扶贫捐款添置了20台电脑,并联网。我们充分挖掘网上资源,让教师到网上读书,汲取营养。有的老师报名参加学习进修,学校妥善安排,让他们学得定神,学得扎实。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组织安排老师参加有关学习的培训,对学习培训的教材,尽可能提供帮助。
不过,我们清醒地看到,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还有好多工作要做,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要最大限度地让教师读好书,为事业的发展增添后劲。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3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这学期学校精心挑选了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首先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为教师配备了书籍,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专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4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这学期学校精心挑选了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首先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为教师配备了书籍,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专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5
一、教师心存博爱,教育永不言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转变教育角色,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调整情绪,控制学生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加强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以上只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6
教师只有坚持读书,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对学生的期望高,学校对教师要求高,而学生却是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读完《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后进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教师心存博爱,教育永不言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你不用对他们吆五喝六,他们总是乖乖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当你面对那一个个千差万别生龙活虎的差学生,他们一旦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总习惯先对他们进行批评、写检查、罚扫地……然后再对其讲道理,进行所谓的原则性的指导。其实处罚和枯燥的说理不能触及后进生的灵魂,反而拉大了老师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能放弃,绝不能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在研究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在他的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后进生,每位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对后进生从来不放弃,而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研究学生特点,进而寻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最终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想,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这么做,是跟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呢,提高不了后进生,便抱怨他们,甚至是放弃他们,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下,一些老师失去了等待后进生转变的耐心,再加上平时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无几,研究学生更无从谈起。这样又怎能帮助后进生提高呢?读了此书我有了方向,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就一定要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想要帮助后进生就一定要结合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去研究学生。两者相结合,就会在教育工作中寻找到工作的成功与乐趣。
二、转变教育角色,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有时会很不解地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学生还是没做对?”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我们在讲解时,有时忽视了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从书中我也深深地领悟到,我们教师要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有些知识在学生中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时,教师的最佳角色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人的听”。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应通过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让学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尽管他们的语言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不完整,但他们传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只要教师不时地矫正、提升,教学的效果应是十分明显的。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加正视“教师的身份”。
学习上存在困难,首先是儿童不愿意动脑筋,将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确实,学习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快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学习落后的儿童,我们在帮助他们时,不是直接给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他去自己寻求答案,使他学会思考。
三、调整情绪,控制学生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四、加强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素质
书中有这样一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对老师和学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老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大量地阅读书籍,后进学生想要改变糟糕的学习状况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例如他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说:“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联系实际看来,这里的让学困生阅读应该不是那种放任自由的读,而是因人而异,有指导性的阅读。不仅学生要读书,老师也要坚持读书,“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俗话说的好:站得高,看得远。你书读得越多,你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然后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来。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让我们来阅读吧!
以上只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观念,坚持在上课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7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这学期学校精心挑选了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首先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为教师配备了书籍,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专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初中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篇8
读书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为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园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以书为友,与书同行”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读书氛围,帮助教师加强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宣传发动,层层落实。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深入、有序地开展,我园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园长为副组长,中层、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目的,层层落实责任,分配任务,并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使得读书活动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确保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顺利实施。
二、营造氛围,人人参与。
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幼儿园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与课题有关的书籍,使教师们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增强教学技能。
本学期,幼儿园在教师每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向教师们推荐了、两本必读书目,教师人人参与。首先由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自主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校园网上发布。其次,在年级组内开展了“阅读体会”交流活动,组内教师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与同行分享,选取两位教师到全园交流。最后,在个人研读、小组分享后开展全园性交流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读书意识,在全体教师间将读书经验共享与推广。这样以点带面,在有主题、有目的的读书活动中,教师们营造出了“相互尊重、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教研文化氛围,研究习惯和意识明显增强。
三、提供平台,共享智慧。
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幼儿园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平台,开设了“好书推荐”“名文赏析”“心得反思”“计划总结”“活动花絮”五个栏目,进行读书信息发布,交流读书体会,推荐好书阅读等活动,并鼓励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同行互动探讨,展开在线讨论,达成经验、智慧的共享。
四、及时总结,不断进步。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读书,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把感受都记录下来,并随时把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幼儿园定时对读书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通过活动评选出了等一些优秀心得,树立典型,推广先进,促使教师在读书的同时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为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唤起了陆幼教师对于读书的热爱,更让大家在和图书交朋友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阅读的重要性,分享着“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的惊喜与快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定会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实在,更有效,让读书活动中播下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