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飘出来的酒香
古人酿酒,也许是一种机缘。为它芳香甘冽,浓香馥郁,还是醉意朦胧,妍媸不辨?开天辟地,酒从何来?谁人先酿?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酒香,还是带着某种诗意,向我们悠悠飘来。
冬夜枯坐,围炉温酒独酌,在酒香与书卷气中领悟人生万千况味,不失为一种境界。两人晤于一室之内,隔桌对饮,抒相识相知之情,慨今生今世之欢,当是一种情致。水陆杂陈,履舄交错,山呼海啸,扼腕悲歌,杯盘狼藉,相互枕籍而眠,也算是人生乐事。
古来最富诗意的饮者当为李白。他举杯邀月对饮,仰天大笑出门;他醉意地走进长安,又朦胧地步出京城;他用“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端着酒杯骑着白鹿游历名山大川。他爱酒,爱月,又爱诗,生为诗酒而来,死为醉月而归,一潭清水,成了他生命的归宿。他是诗仙,亦是酒仙啊!
杜甫的那杯酒饮得好生令人伤痛。虽不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伤痛失落,但也因生于唐朝末季,被战乱兵燹逼得远走他乡,报国济世的理想抱负也随之付诸东流,其悲也痛!其伤亦苦啊!“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尽了生而为人的所有愁苦和无限的郁闷感慨之意。
其实,最为凄凉的饮酒场面当为送别。无论是十里长亭,执手相看泪眼,“都门帐饮无绪”的伤感,还是浔阳江头,枫叶荻花瑟瑟时的“醉不成欢”,都让我们感知到生离死别的伤痛和忧愁。秋风凄冷,秋雨淅沥,落叶无情,流水有意,一杯酒,情思感怀,伤痛自知。今天看来,那的确是一种无言的伤痛。
文人中最为悲壮的饮者,应是因酒“留其名”的曹植。出征在即,被兄长灌得酩酊大醉,他哪里知道这是阴谋和圈套!父王痛斥,从此失宠,这到底让我们心中多了些愤恨和悲忧。父王病逝后,恃才傲物的曹植以酒为泪,含泪啜泣,藏在家中企图躲过劫难,但终也脱不了兄长的迫害。七步为诗,一步一泣,那洒落地上的,全是辛酸的泪和悲苦的酒啊!
最让我们心生豪迈的还是关羽端起的那杯酒。华雄连劈数将,那些傲慢自负的将士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应声出战。关羽绰髯,拍马,舞刀,酒温尚在,已力劈华雄于马下,其雄壮、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略见一斑。
酒,一旦与政治联姻,那醇浓扑鼻的香味似乎也就寡淡了许多。一杯酒,赵匡胤让立下赫赫战功的诸如石守信的武将们解甲归田,从此,宋朝的江山走上了文人治国的软弱时代。鸿门一宴,憨厚、胸无心机的项羽本该置刘邦于死地,如果那样,无限的江山必当尽归于己。然而,杀机重重的宴会在众多重臣、谋士差不多一边倒的情况下,忽然就云销雨霁,刘邦也得以独骑脱身,回归营寨,重又纵马扬鞭,驰骋天下。
高明的政治家从来都会在酒上品出常人品不透的气息。青梅已熟,煮酒相邀,刘备应曹操之约欣然前往。洞若观火、深谙谋略的曹操有关天下英雄的一番言论,只惊得韬光养晦的刘备胆寒箸落,要是没有那平地的一声春雷,他又如何能掩饰得天衣无缝?
古往今来,美人与酒是文人、英雄的一种执着的追求。文人捧酒夜读,偏偏要红袖添香,以此来营造诗意的氛围。一部《聊斋》,把这个温馨的主题描绘得淋漓尽致。英雄美人惺惺相惜,他们的背后必是如泣如诉的爱情悲歌。张生之于莺莺,项羽之于虞姬,无不诠释着这个凄美的话题。
像历来传说的美人误国一样,酒亦如是。昏君饮酒纵欲者,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上比比皆是。且不说夏桀、商纣,就连南唐那个今人褒贬不一的后主李煜,也因诗酒失国而备受后人诟病。美酒里飘出来的不仅仅是诗意的馨香,也有致命的苦味。一杯牵机药酒,让孱弱的诗人国君李煜伴着那首“春花秋月”悠悠然魂归西天。
酒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种生命的悲壮与感怀,是一种似梦如幻的悲欢离合,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伤痛和苦悲。不过,在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间,还时不时飘出缕缕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