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听雨,是自听了《雨打芭蕉》那首歌开始养成的嗜好。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雨声。
或者,那时高时低、时急时慢、时刚时柔的雨声,本就是天籁之音,营造了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境。
我无意弄清前因后果,只知道自己是好雨的,更好听雨。
春秋的雨,最好是边看边听。清晨就着晨曦,看它丝线似的下垂,听它浅唱低吟;午间就着云霭,看它滚珠似的跌落,听它激越喧嚣;夜间就着路灯光,看它精灵似的在树叶间跳跃,听它弹奏缠绵悱恻的乐曲。
冬夏的雨,最好是拉好窗帘,闭着双眼斜靠在窗边听。
夏天总是疾风骤雨,不管早晚,都是满怀激情的奔走,听得见雨中的呼啸,听得见风中的鼓点。幼年的我曾被这样的雨势吓着,誓死不肯睁眼看雨中的世界。一直到成年后,听出了呼啸中的率直、鼓点下的婉约,才解开了对夏雨的心结,轻轻走近它斑斓的世界。但那雨后的彩虹,一直是我的偏爱。那高高悬挂在空中的七彩虹,对受过惊吓的我是一种安慰,对爱幻想的我是一道天梯。
冬季的雨大多闷闷的,盔甲似的沉重。也会夹杂着呼啸,尖锐哨声似的那种,忽远忽近,忽高忽低,诠释着生命蕴育的艰辛,叙述着对新春的期盼。那样的天地,是不忍看的,有着新生前的挣扎、挣扎中的苍凉。我总是躲在窗帘后听,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它的每一个音符,想寻找萧瑟中的点滴温情、苍凉中的些许暖光,想奇遇了乐观的吟哦,想捕捉忠贞的坚守,直到泪水顺着脸颊灌进脖子、热血循着经络涌上大脑,方才大梦初醒似的收回放逐的神识,走进现实的世界,去酝酿人生的芬芳、去涂鸦生命的绿色。
雨打芭蕉淅沥—沥—沥—沥,雨打心房莎啦—啦—啦—啦。
我好雨,更好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