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夜怀远
时光流淌,春节又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人们都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对故去双亲的思念愈加强烈。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给已故的双亲燃炷香、烧叠纸、焚冥币,再摆上几个水果、献一束白菊,这是必不可少的。饮水思源,睹物思人,在全家团圆的日子祭奠已逝的双亲,已成为我每年这个时候生活中的必须。
快春节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过年要上坟,给过世的亲人送去过年的钱。另外一个世界的双亲也得过年,过年当然也少不了用那个世界的冥币去购买所需。冥币,因为时代、地域和习俗的差异有不同的称呼,主要有“冥币”、“纸钱”、“楮钱”等。东汉,买路钱就用这黄纸了,而且还有了个“黄裱纸”的专称,逐渐形成了纸质冥币。祭祀时冥币以纸钱的形式出现,从唐朝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随着社会发展,现在冥币更精致了。冥钞通常印刷成钞票的模样,面额很大,由数万元至数百万、数千万以至数亿不等。
春节,人们都要祭奠先人,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鲜花、网上祭扫等一些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也悄然兴起。但用传统“烧纸钱”来祭奠亲人的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之一。冥币,在我的眼里只是一种概念,是虚拟世界的虚拟货币,是生者祭祀死者时的一种思念的载体。我担心过世的双亲在阴间挨饿受冻、穷困潦倒,于是烧化一点钱过去,聊表心意;或者说无以表达对双亲的思念,借用这种虚拟的形式,来求得心灵的安慰。
对于鬼神教义,生死轮回,我从未激烈反对,但也未必就信之凿凿。但每到清明、中元节、春节前,我还是为父母“寄”去冥币,我相信父母亲都能准确及时地收到,因为钱袋上是清楚地写着收件人姓名的。母亲一生都没经手过这么多和面额这么大的钞票。冥通银行的货币面额都较大,我担心母亲用起来不方便,于是烧得更多的是用纸打制的黄钱。据说,这种纸钱那边更管用。
钱,纸钱在另外一个世界是不是管用,无法考证。只是生活中的我们寄托哀思的一种心意吧。常言说:心到佛知。佛说: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炙然火宅般的三界。父母亲的离去,折射出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和短暂。这样的折射,也让我在思考中慢慢学会了和体会了人生应该珍惜。
这几天,夜幕降临后的许多十字路口,昏暗的灯影里,跳跃着一堆堆的火焰,那是一些不能够赶回去上坟的人,在烧纸祭奠已故的亲人。黄纸燃着,冥币烧着,火光中满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看到这些烧纸的人,我知道:已经升天的灵魂,他们也要过年,也要找到自己的归宿。当这些魂灵儿看到堆堆火焰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的所在,也知道自己亲人在祭奠他们,在为他们寄去过年用的“钱”。在为父母寄去纸钱和冥币后,我又为双亲送上我的思念,送上我的文字祭奠,送上我思念二老的一颗心。
冬天的冷风吹来,那些已经火化的纸钱片,被火苗燃起的热浪轻轻托起,在空中飞舞。那就是一只只黑色的蝴蝶,我祈祷她们飞到另一个世界,去我父母的家园,捎去我的思念。看着花绿的冥币、黄色的纸钱、金灿灿的元宝,在火苗的吞噬下渐渐化成灰白。我在想:也许我的双亲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许真的需要这些“钱”。对于双亲,我这个做女儿的除了纪念还有一份责任。看着这些纸灰,我想起在花店用人民币换取祭奠用品时,我感觉到的钱是思念的味道。
时光沉积中,再次轻触岁月的琴弦,石英钟滴滴答答,爬了一圈又一圈,把又一个春节推到我的面前。人生就是如此,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日子,有些地方,永远无法忘记,那是因为开始时已经拼命将其揉入生命,一辈子不忘记。忆起淡淡愁绪,润色一下尘封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这般空灵的逝者相随。二老结伴同行于天界,在另外一个世界安静地生活,遥远的山那边的小院儿便是二老的青冢。爸,妈,我寄的“钱”,您二老收到了吧!
天黑了,是夜。天亮了,是昼。天地间任何地方都离不开钱,不管是阳世还是阴间。所以,我用阳世的钱为父母购买了天堂的“钱”,给天堂的双亲寄去。年节依旧,物是人非,一些事依然让人泪流满襟。静夜,临窗,望夜怀远。我怀的这个远,在哪里?是人间,还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