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叙事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叙事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大学毕业,我带着一封好奇,一份憧憬来到小学母校现在的楼坪中心幼儿园。我从小就出生在楼坪镇,这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近几年,年轻人几乎都去城里挣钱去了,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父母照顾,导致我园60%以上的幼儿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尤其是幼儿的个人卫生相对较差,导致孩子没有好的精神面貌,甚至会影响到她们的自信心的培养。在我所带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位幼儿,看到她的情况时,真是千言万语都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有一天中午起床给孩子梳头发的时候,纪欣雨小朋友老是用她的一只手在挠头发,脸上露出很难受的表情,当轮到她时,我拿梳子刚一拨开她的头发的那一瞬间,让人触目惊心,心疼不已,“小怪兽”在她的头上飞扬跋扈,那一刻我对李老师说:“小梅,这节课你上吧,我帮纪欣雨收拾一下头发”。
我牵着她的小手来到办公室,烧了开水,正准备给她洗头发时,保育员阿姨正好路过,不解的问:“苗苗你在干嘛?这又不是你的职责,没必要管吧……”说着说着她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啊?现在还有这种情况,人家谁会长虱子,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给她洗完头发,我专门去小卖部给买了一把除“小怪兽”专用的梳子,精心给她梳理,头往下一低,发现我的胸前,大腿裤子也都有虱子在爬。
我对纪欣雨说,老师这次给你把头发上的“小怪兽”都打跑了,一会放学你把这把专打“小怪兽”的梳子拿回家,每天早上梳头发的.时候,你都用它梳一下,下午放学把头发让爷爷帮你洗一下,这样“小怪兽”就不会再出来捣乱了。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又生气,又心疼,***妈有精神病,奶奶去逝了,爸爸家里还要种地,打理苹果树,而且妈妈又生了个小弟弟,只能由爷爷接送她上学,但平时为了生活,爷爷虽然已七十多岁腿脚便,,但是还是收废品维持生存。真的看着让人很是心疼!
从那之后,我特别关注她,她整体变化特别特别大,脸上总洋溢着微笑,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而且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她每天的衣服很整齐,头发上再也没发现虱子,我问了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她每天早上都会用我送她的那把梳子,下午放学她会自己把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好第二天上学穿。
在户外活动时,她会跑到我跟前,悄悄的对我说:“苗苗妈妈,我爱你,谢谢你!”
虽然在我看来只是很微小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卫生习惯,培养了孩子的自信。
有一天我碰见纪欣雨的妈妈,“我们家欣雨在幼儿园变化特别大,现在不怕生、有礼貌、把自己的东西收拾的整整齐齐,小脸上挂着开朗自信的微笑,非常感谢你的照顾。”
当听到家长对我工作的肯定是,回来的路上我的眼睛湿润了,平日里所有的委屈、烦恼、抱怨、都到了九霄云外,迎着风擦干眼泪,我更自信了。
当鲜花绽放在阳光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当果实成熟于金秋时节,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我想永远做一片照顾孩子,善于观察,发现孩子心声的绿叶。
教育叙事心得体会 篇2
那一年暑假后,学校安排我直接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当时,我动了一个小手术,不能立即上课。一周后回到学校,老师们说到这个班,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啊?听完科任老师的一纸纸诉状,我真是着急。可急有什么用,得想办法啊。
初三刚刚并班,学生思想动荡,不稳定,班集体缺乏凝聚力,以往的老师全换掉了,学生心理也要有个适应。而且,最关键时,我这新班主任不露面,群龙无首,岂能不乱。可是面对这乱,不能乱发脾气,不能向希特勒那样实行高压政策。初三的学生,有思想,有主见,高压不成,恐怕会适得其反。思考再三,我决定使用我特殊的通行证。 第一天上完课,面对乱脏脏的教室,我说:“值日表还没安排妥当,今天谁来自愿值日?”话一出,教室内鸦雀无声,没一个人响应,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一丝失望,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我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停顿片刻,说:“我们共同组成了这个班集体,这个家,今后,我们将与她荣辱与共,每一个人都应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别忘了,我也是其中的一成员,一分子。今天,你们全部回家,值日由我做。路上骑车要小心!”说完,我走出教室,等学生出来。不少学生拿出书包,放在自行车上,但并没有回家的意思。几分钟后,我走进教室,里面还有几个人,磨磨蹭蹭地整理着书包。我拎起水桶,打水,泼地,清扫?渐渐的,我发觉扫地的笤帚不止我这把,而是两把,三把,四把?移动的脚步,越来越多。
整理完教室,擦擦脸上的汗,看着周围近一班的学生,一种叫感动的情感在内心涌动。正在此时,不知是哪个调皮鬼喊了声:“王老师,你的花脸真可爱!”学生们笑了,我,也笑了。
人,可以拒绝冷漠和虚伪,却无法拒绝真诚和真情。我知道,我用“爱”这张通行证,已走近了学生。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经常这样对学生说。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只要求学生,忽视了自己。这个家,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与经营。 携一片阳光进课堂。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感到教师亲切,才会愿意和你亲近,才会相信你说的话,甚至是爱屋及乌,才会乐学你所教的学科。而让学生乐于亲近你,你必须在上课之前准备好阳光,带阳光走进课堂。
记得一次上课,刚走上讲台,从学生中就传出了一声摔炮响。顿时,教室内鸦雀无声,空气也随之紧张起来,不少学生有些担心的盯着我。凭心而论,我判断出了炮声的源地,知道是小A,也想批评他几句。可那样的话,小A这节课都会心神不宁,更不用说专心听讲了。其他学生,也会因我得满脸乌云而影响上课情绪。但是,又不能置若罔闻。于是,我笑着调侃道:“我知道大家愿意让我来上课,有同学都喜欢到我一来,就拉鞭放炮了。”学生们一听,都笑了,轻松的氛围,也随之扩散,漫开在整个课堂。
课后,小A主动找到了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表达了对我的谢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的课堂总是很轻松,学习兴趣也很高。尤其是小A,对语文课,更是热情高涨。
走过了十多年的'教学之路,我总觉得,在课堂上,老师的音容笑貌,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哪怕是一含笑的﹑鼓励的﹑期待的眼神,都会让课堂充满灿烂阳光。在这样阳光遍地的课堂,学生的内心也会是一片敞亮,心会被温暖润湿,学习效果会很好,并且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果老师面无表情,甚至是满脸冰霜,训斥声不断,学生就会处在阴云笼罩之下,紧张包围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里,又怎么不会有阴霾,又怎么不会有叛逆呢?所以,聪明的你,不要太吝啬,即使你遇到了不快,即使不幸降临在你身上,进教室前,别忘了为学生携一片灿烂阳光。
教育叙事心得体会 篇3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枯燥无味,因此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恰当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物理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唯有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做实验、举实例、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作好了铺垫,从而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是作用于学生感官的刺激条件,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就说一句话的效果吧,在一次上课时,当讲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后,我问学生:“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大部分学生齐声答道:“听懂了。”我又不放心地问道:“谁还有没听懂的地方吗?”这时有一位女生十分胆怯的站起来,小声地问了一个还不懂的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为什么是虚像?我耐心认真的作了解答,最后又补充一句:“以后要专心听讲!”就是这看似很关心的一句话,使得该同学当时就脸红了。课后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细节进行反思时,联想到学生的大红脸,突然意识到这个细节处理得有问题,最后补充的这句话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很不妥的!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有暂时听不懂的地方当属正常。如果因为一个问题没听懂,就认为是没有认真听讲,未免过于武断。就是这样听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课堂上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就是没有认真听讲。事实上,学生存在没听懂的问题,本身就难为情,是鼓足勇气才讲出来的,老师如果再给他扣上“不专心听讲”的帽子,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满腹委屈,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使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非同小可!于是我赶紧找到那位同学了解她的想法,果然,她感到很是委屈,思想压力较大。我真诚地与她交换了看法并作了自我批评,从而及时地消除了她的思想负担。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物理作业、试卷等书写得凌乱潦草、不整洁、不规范,经再三强调收效甚微。后来经过自反思,我发现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平时上课时自己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而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样,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的毛病自然就在作业和试卷当中体现出来了。找到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板书坚持不懈地做到工整认真、整齐美观,解题准确规范,一丝不苟。渐渐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开始工整、规范起来了。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和优化还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上。在物理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莫过于物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在物理解题的各种策略中,除了认知结构的因素外,思维的变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策略。变通是指思路的变换与联通、不受思维定势的局限。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能灵活地变换其他方法,及时找到行得通的方法。变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其细节之一就是改变题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换。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处理进行细化,并作适当的拓宽和引伸,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发散性,达到扩展思路,学会变通,启迪智慧之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课堂上善于发现有利的契机,善于利用环境资源和有利条件,用真诚的态度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去影响、感染学生的行为,是优化教学细节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育叙事心得体会 篇4
师生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动作、语言、眼神、乃至心灵。从教多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的呼应,是在三(2)班那节课上——《噢!苏珊娜》。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弱起小节。为了解决节奏问题,我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用有趣的语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我用歌曲的基本节奏说了一句话:“当我看见你们的时候我心里真高兴!”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纷纷模仿,我趁机让学生模仿这个节奏创编自己的话。孩子都很踊跃的发言,这时候,我看见赵俊也受到感染,认真的听着同学的发言,小手好几次想要举起,却还是放下了。这时,我和他的目光又一次对视了,我没有“目光提醒”,而是投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下一个环节是用动作表现节奏,我没有先做示范,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谁设计好了就上中间来带领大家做。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家一边说节奏,一边设计动作,都想上来表演。几个孩子表演完了以后,我再一次发现了赵俊矛盾的眼神,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一次,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站到了中间,用稍显笨拙的动作进行了表演。看见他的变化,我心里特别高兴,为了保护好他脆弱的自信,我马上对同学们说:“赵俊很少到前面来表演,我都没有想到他做的这么好,我们大家给他一点掌声!”他的眼睛感激的望着我,小脸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表情。这种眼神,一直穿进我的心灵,让我感到,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美好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在孩子眼中,是多么重要!第一次发现,我和学生的心,挨的这么近。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玩”的特别痛快,我一直关注着赵俊,看见他沉浸在音乐中,沉浸在课堂中,眼睛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下课了,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以前跟学生交流的那么少!每一节课虽然都认真准备,但是,对学生的了解却未见加深。这令我想起来一次聆听林格教授的讲座,他说到:“一个老师用心灵来感应学生,比用其他方法来管理,更有效”。老师的一个眼神,也许能改变孩子一生!如果我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眼神,没有在他们迷茫、胆怯的时候给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我永远也不能和孩子们走的更近!教育,是心灵的感应;音乐,更需要心灵的共鸣。我将继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眼神,与他们进行眼神到心灵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