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

2025/04/24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 篇1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

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

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校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 篇2

我读过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其中最有意思的算是《父亲的陪护人》了,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乡下的西西洛到五十里外城里的医院,看望生病的父亲,结果他把一个病情严重的人当作了自己的父亲,看了他六天六夜,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父亲,而父亲让他走时,他却想继续看着这个“父亲”,他的父亲同意了;他守到了第二天晚上,这个“父亲”死了,西西洛对他说:“再见,父亲!”,说完,他便噙着泪水,拿起包袱,缓步地走了出去。这个故事很感人,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我是西西洛,我会这样负责任吗?会这样照顾他吗?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对每一个人都要负责任。有一次,我们班同学生病了,需要回家,他让我帮他看一下足球,我得帮他拿回家,由于我去足球队训练,把这件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就直接回到了家,到了家我才想起这件事,这时我都不想去取了,可是我想起了当天背得《论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我才跑去了学校,把球拿了回来。

我们要对每一个人负责,不辜负他们把这件事交给我。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 篇3

当看到原序中的第一句:此书特别的奉献给九至十三岁的小学生们时,我有些轻蔑,小学生看的书我这位准高中生有什么好看的。只是当翻过书的最后一页时,原先的那种轻蔑之感就被敬佩、感动还有一丝惭愧。我想这本书不但小学生能读,直至成年后的我们也依然可以读。 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展现给我们是一个理想的世界,总在最微小的地方感动着我们,感叹道:原来世间是有那么美好!可是我觉得这本书带来的感动不仅如此。

此书既然命为《爱的教育》,其中教育两字自然也是此书的亮点。其中安利柯母亲告诉他不可以不给乞食的母亲一钱而自管走开,这件事也教会了我很多。 以前的我觉得,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表达着希望博得他人的同情的想法。说实话,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对待这个大城市节骨眼上的瘤,肮脏的老丐裹着浑浊的毛毯,半跪着,毛毯下刺眼地露出的半截腿。面前的破草帽中零星放着几块小硬币闪着暗淡的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远远逃开,偶尔有人抛下几个硬币躲开,有带着孩子的家长见此情景一般拉着孩子匆匆走开。

这样的情景在路边、在地铁走道中、在天桥上、在人群中,一日复一日的上演。 间或会听到孩子对拉着他的.父母说:那个人好可怜,我们给他写钱吧!他们身边的家长一脸的鄙视看向乞丐拉扯着孩子走远,那个乞丐可能是假的那乞丐可能是骗吃骗喝那个乞丐说不定以此为业,在他的家乡靠这些钱造物成为首富这样的话语总会远远的飘进我耳朵,本来想透出的钱又硬生生的放了回去。而孩子再被家长拉走的时候却是不断回头看向乞丐。 与此相反的是安利柯的母亲,她严肃批评了安利柯不给钱而是走开的行为,视给予乞丐帮助为一种小品德。

她说道:给予乞丐一个硬币,他就会真心感谢你,说 神必保佑你和你家族的健康 听着这些祝福时的快乐,是你前所未曾尝到过的。甚至感谢乞丐,觉得气概所报达给她的比她所给乞丐的更多。对于这些乞丐,母亲教育孩子学会去相信,去相信这些乞丐是真的有困难之人,母亲教育孩子去给予帮助,并且对于漠然走开这种行为是强严肃的批评。这与我们所看到的又是怎么样强烈的对比。 如果我们学会去相信他们的苦难,入股我们敢于去帮助,又怎会有老人摔跤后无人敢扶这样悲惨的事实发生在我们面前?这种人性的冷漠令人心寒。

当然,对于现今确确实实存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赚钱的乞丐们,我想说,请你们好自为之,不要践踏了善良的心。你们在伸出乞讨之手的时候,请给你们的人格一个交代! 学会相信,学会给予,学会善良。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从小听在耳边,现在也要路实在行动中!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00字 篇4

《爱的教育》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小故事,读着它使我感受到了人们之间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呀,而这种关心、理解,都离不开一个最核心的东西——爱!

爱是生活中相互扶持一切的根源,我们关心,照顾他人是因为爱,我们救济他人因为爱,我们抨击邪恶,是因为爱正义!真正的爱生命力顽强,它不会因为生活的贫富,地位的差异而改变。这些,都是我拜读的收获与感受。

尽管这部作品情节平稳、语言质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豪言壮语的激越,但所描绘的却是我们真实的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洋溢着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所有这些在《爱的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合上书本,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卖菜妇女、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师……等等。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总是那么有血有肉,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又一次次的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这一切打动着我,使我心中的湖一次又一次泛起了层层涟漪。

《小抄写匠》的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裘里亚帮助父亲工作,不辞辛劳,不顾父亲对自己的不理解,对父亲仍然百般尊敬,他对父亲的爱更是值得我学习。有意思的是裘里亚一开始帮父亲的时候,父亲居然没有察觉,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呢,父亲是轻松了,可裘里亚因为拿出时间帮助父亲干活,睡眠不足,精神不佳,在课堂上竟然睡着了,接踵而来的是他的功课越来越差,字迹潦草。后来便是父亲对他的误解,以为他是个不肖子,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甚至是不愿见他,就在裘里亚要放下这份“工作”的时候,却意外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误解了孩子,一下子转变了态度,对他的爱又一如既往了。

故事虽有些平凡,并不惊心动魄,但它透露出父子深情哪一个委婉曲折的故事能比得上呢?

读着这样的书,我怎能不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对照着裘里亚,我深刻反省着自己,我做到了哪一点呢?在乞丐向我伸手的时候我帮助了他们吗?在父母劳累的时候我问候他们了吗?面对疲倦的老师我回报他们的又是什么?我的不足太多太多啦,我的不完美太多太多啦。但我不怕,这本书以后会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它会督促我一点一点的克服缺点,一点一点的改正不足,让我越来越完美的!

爱,是人生的法宝;爱,是一个人奋进的动力。它像万物生长中的太阳,它比雨清新,比月皎洁,比金银珠宝珍贵!愿我们每个人都享有“爱”的体验,愿我们每个人都做出“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