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

2025/04/21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 篇1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 积极最 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社会支柱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而现在,我们入了团,就应该铭记自己的誓言,以团员的最 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班上,我们应该努力做好纽带与桥梁的作用,与同学多沟通,这样,我们才能将大众的意见快速传达出来,其次,我们要做好道德的榜样,时刻谨记自己身上的那个团徽,不是一个玩具,而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对祖国,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且我们要树立目标,不断提高自我,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吃苦耐劳,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面对未来,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误解,要有一颗宽容善待的心;面对困难,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尽心尽力为班级、学校做贡献,热爱团组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做事一丝不苟,力争做到社会所需的优秀共青团员。

同学们,当你们告别那天真的少年时代,走向青春的门槛的时候,那闪耀着金芒的团旗正向你招展。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坚毅的恒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我们的目标一定会达到,我们就会无愧于我们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 篇2

从2016年开始,王学芹家每年多了一个重要的庆祝日。“祝咱家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近日,老王一家9口第一次齐聚一堂,举起酒杯,庆祝搬迁第六年。

“搬迁年”,成了老王家的特色纪年法。

2016年秋收结束,王学芹家从黄河边的破瓦房,搬进了封丘县李庄镇移民社区的电梯楼,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黄河滩区搬迁户。从那以后,每年全家人团聚的第一顿饭,都成了王家人固定的.“庆祝宴”。

“搬新家,迎新生,比过年还有意义!”王学芹高兴地说。

奔腾不羁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在黄淮大地上撕裂出一道道伤口。频繁改道,将上百万群众卷入滩区,他们在洪水和泥淖中挣扎了百年。王学芹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老家距离黄河100米,每年涨水都害怕,那个呼啸声能把你淹没。”王学芹回忆,小时候,每年汛期前,父母都把粮食、衣物打包好,一旦黄河发水,全家老小就背着包袱往高处跑。“几乎年年发大水,庄稼三年两淹,吃粮全靠国家救济。”

为了让滩区群众搬出“水窝子”,过上好日子,河南从2015年开始试点黄河滩区移民迁建,结合脱贫攻坚,2017年河南制定了黄河滩区居民三年迁建规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对地势低洼、险情突出的24.32万群众整村外迁安置。

根据滩区居民迁建政策,王学芹家几乎没有额外付款,用自家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置换了这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从滩区搬到了乡镇,一家祖孙三代过上了新生活。

“新房子宽敞明亮,新小区干净整洁,社区里的医院、银行、学校、市场可齐全了。”王学芹说。

搬迁后,王学芹的女儿王辉结束四处漂泊打工的日子,回到李庄镇,在商业街开了一家蛋糕房。因为周边滩区迁建,群众生活集中,李庄镇越来越繁华。“守着父母守着孩子,真的挺幸福的。刚开业的时候镇上只有1家,现在已经有了9家蛋糕房。”王辉说。

不仅像王辉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越来越多的乡贤也带着项目回到了家乡。在外打拼多年拥有两家服装加工厂的张桂梅,回乡创办了新星制衣厂。“老家搬迁了,很多搬迁户要就业,我就回来了,想带着家乡人共同致富。”张桂梅表示。

如今,李庄镇的工业园区已经引进了亿德隆、车易捷等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和新星制衣、爱贝服饰加工等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3000多人。

夜幕降临,老王家温暖如春,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天,其乐融融。记者了解,黄河两岸,濮阳、中牟等地最后一批滩区迁建移民正在忙碌着为搬家收尾,准备在新房里开启生活“新纪元”。

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 篇3

金秋九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金秋九月,是一个回归的季节;金秋九月,也是我们开始新征程的季节。今天,我们是待发的花朵,明天的我们将成为最美的画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犹记得班主任开主题班会时,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人:她身高不足一米五,却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起初,她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记不住,她就从ABC开始到单词、短语、句子,逐个攻破。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英语达到可以和外国人流利自如交流的水平。不仅如此,她还在学业上不懈追求,取得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学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她就是“小巨人”邓亚萍。邓亚萍曾经说:“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一旦我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是啊,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要管住自己,在新的学期,必然面对新的挑战,我们也要树立更高更明确的目标,并像邓亚萍一样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懈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是我们成功的开始。努力,是午夜熬红的双眼,换来了鲜花和掌声;努力,是一双双颤抖的双手,换来了学识和奖杯。而努力的前提是要珍惜每分每秒,新的学期,我们要学会和时间赛跑,绝对不要让哪怕一秒时间轻易从我们的指缝间溜走。起床后,我们可以边洗刷边背诵单词、古诗、定律或者公式,饭后走在路上,我们可以自由的`讨论疑难问题,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只要我们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来积累,哪怕只有一点点收获,也会在和时间的赛跑中,取得冠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心中有了目标,并且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那么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我们要展现新的风貌:分秒必争,日积月累,不懈努力,让明天见证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 篇4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组织。历史书上的寥寥数笔,背后却是前仆后继的中国青年。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今恰逢建党百年,回望历史,无论是百年前,抑或是百年后,中国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助力祖国腾飞不可或缺的力量。

百年前,我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豪横掠夺,百姓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整个华夏民族被笼罩在乌云之下。但就是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青年也并没有害怕退缩,他们深知,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骨血里是对民族割舍不下的眷恋。正如艾青在诗中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这份深沉炙热的爱国之心,使无数学生义无反顾地站到了游行起义的队伍中,为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炙热的`能量,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

在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中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但五四运动的兴起,让中国青年奋不顾身的爱国救国之心,撕破了笼罩在中国头顶上的黑暗。“就让后辈享受我们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陈乔年,牺牲时年仅二十七岁;“我随时为了国家牺牲自己”的陈延年,说出此话时,年龄和我们相仿;“纵骨成灰,矢志不渝”的邓中夏……民国的浪漫只属于撕破黑暗的革命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唯有勇敢地站出来,置生死于不顾,才能救中国。正如林则徐先生所言“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而当时的中国青年也英勇的做到了。如果说百年前,流血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而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国度当是一件幸事。

百年后的中国,早已在白衣苍狗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以此身份为骄傲,同时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的使命便是凝聚青年力量,赓续精神血脉。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我们应该延续先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身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