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篇1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国人都应该看并且能看懂的书。
提到国学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们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
对于入世者,孔孟之道可谓必修;出世者则与老庄相伴。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人道确立则万物亦得以安顿。孟子认为“思诚者,人之道”,只要真诚,就可以体验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严与伟大。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以道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化解于无形。庄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现实生活中,人生何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得,与道同游。
儒道两家亦颇有渊源,孔子多次问礼于老聃。而在百家争鸣后,唯有儒道两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缘,大有说头。
两者既有对立,也有互补。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对中国历史起过很大的作用。在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之实施正是对道家之学的借鉴。而武帝时期,重用儒生也是国家要强盛的一种思想需要,正所谓不立不破。
对于中国的士人来说,儒家之学可立伟业,道家之学养天年。两家之学为中国读书之人提供了两条可以选择的路,此路不通还有一条,众人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总是很宏伟的。在现实的打击下,理想破灭了,心灵需要慰藉。这就找到道家之学。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仍可存在发展。当然也和起清静无为,与世无争有关。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篇2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引领我走进国学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感悟。
书中,作者通过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国学大师的思想解读,让我领略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礼义,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和为贵,尊重与理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孟子的性善论,让我更加坚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能,只要用心去发掘,就能让善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在道家思想中,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老子所强调的无为而治,让我认识到顺应自然、遵循规律的重要性。庄子所倡导的逍遥自在,让我学会了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些思想不仅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此外,《国学的天空》还让我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多彩。书中对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今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国学入门之作。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国学的基本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国学,让传统文化的智慧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完了傅佩荣先生写的《国学的天空》,感觉非要写几句不可,否则难言我收获的感受。
通俗易懂、博古论今、中西合璧是这本书的特点,而且还告诉我们看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地方,要了解他的背景,来龙去脉,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
可以说,我们社会上的道德和约定俗成很多是受孔孟的观念影响。但我感觉我个人的`思想、行为有时候受老庄的影响更多一点。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40岁之前,我们要学习孔孟,40岁以后要懂得老庄。
孔子说,要真诚。人性的价值必须由内而发,绘事后素,一个漂亮的女子不需要化妆,只要穿上白衣服就可衬托得非常漂亮;礼也是白色的,它不是给人性加上什么色彩,而是把人向善的本质表现出来。学习东西要一以贯之,要有一种中心思想来贯穿所有的知识,任何技能、知识都是触类旁通的,孔子认为这个东西是“仁”,儒家说“仁”是人生的目的,人活在世界上,从真诚开始,主动走向正路,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生命更大众的福祉结合在一起,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说不惜。孔子欣赏曾点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着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兮,风乎舞兮,咏而归。”你不能选择别人对你怎么样,但你可以自己选择怎么样。所谓无志于外,有志于内,无志于用,有志于体。
孟子认为人性是向善的,而不是本善。人性有一种善的趋势,只要环境合适,就会体现出来。要与古人做朋友,把孔孟老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做朋友,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了解他们怎样面对和处理问题,并设想如果自己在当时的情况下,会不会跟他们一样选择,或是有不同的想法,这就是阅读的好处。读书要做圣人,而不是为了考状元。王明这样说的。状元只有一个,但人人都可以做圣人。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背后都一个“道”,这个道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就不是道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做小鱼不能随意翻动,否则要碎掉的。所以一个统治者如果要治理国家,频繁施政,肯定是难以周全,不是顾此失彼,就是难以久安。“夫物或行或随”,世间一切万物,各具特色,在参差不齐中保持了整体的均衡。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只是想回复到自然如此的状态,否则会留有后遗症。老子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为慈爱,要想母性一样包容、低位。不能为了追求“名”“货”而牺牲自己身体,人说要维持生命的很少,所以要俭朴。做人要低调,这样别人不会嫉妒你,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众人的积极性,即使你无为,也可以办成事情。
庄子认为人的最高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人生不必执着,何不逍遥自在,与道同游。世间是一个统一体,不要计较得失,只要与道同在,就是人生的目的。人在宇宙中式沧海一粟,一个人在世的时间是一只鸟从漆黑的窗外飞进屋子转了一圈又飞回到窗外的过程。人最放不下的有两个东西:一是空间,我家的地方越大越好,地盘越多越好;二是时间,人往往希望自己获得越久越好。但最终是要结束的。所以时间和空间,包括这个世界上的名利得失,都不要太过计较,最后连生死都不能计较了。我们要计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让我们的智慧得到觉悟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眼光提升到一个高度,然后再看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大概很容易化解了,就不会局限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了。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篇4
《国学的天空》是一部关于国学的深入解读与探讨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凤凰卫视将国学这一宏大的概念以具体而微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邀请了国学大师傅佩荣、刘墉等人来详细阐述中国文化思想,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国学经典入手,每一集都引述一段原典,再深入浅出地解释其中意涵。这不仅仅是对于国学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于国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阅读这本书,我深感国学的博大精深。国学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似乎越来越淡薄,但是,国学的精神与智慧却永远不会过时。通过阅读《国学的`天空》,我重新认识了国学的价值与意义,也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国学的天空》中的每一集都充满了智慧与启示。傅佩荣、刘墉等国学大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国学知识娓娓道来,让我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他们不仅对于国学经典有着深入的理解,更能够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例如,在解读孔子的思想时,他们强调了仁爱、忠诚等价值观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坚守这些传统美德。
此外,《国学的天空》还让我认识到国学与世界文化的联系。虽然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其中的许多思想与智慧却是世界性的。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国学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国学的天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国学的价值与意义,也让我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它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与思考,让我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坚守传统美德,发扬国学精神。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于广大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为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