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中华五千年》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华五千年》读后感 篇1
刚把《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捧在手心里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把中国上上下下五千多年的长久历史,取之精华,归纳成上下两册,共一千多页的书籍,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从书城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翻开目录,咦?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大禹治水这些故事,早在小时候我们就耳熟能详了。开始看正文了,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我已经停不下来了,中华历史中丰富的内涵引人入胜,以至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看书。这本书躺在我床头,每当将要睡觉的时候看到这本书,想到它有趣的内容,我便对自己说:“唉,还是再看一会吧!”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等,这些内容就像一块强有力的磁铁石,深深地吸住了我,当我伸了伸懒腰,打了打呵欠,才猛然想起时间已经不早了,看看时钟,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这才赶紧收起书,关灯睡觉,第二天没到十点怕是醒不来了。
在我看这本书看到一半时,讲的是昏君奸臣,我会不禁地摇头叹息,每一个好好的朝代都是毁在这些人的手里,有些皇帝身边明明有清官,可偏偏忠言逆耳,听信谗言,最终国家还是倒在了自己的手中;一次次的政变,让我感叹到宫廷斗争的`黑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偶尔在书中遇到明君忠臣,我都会点头称赞,但是让我十分无奈的是,能让我点头称赞的机会确实是太少了!如果在中国的历史上多有几个明君和清官,天下又怎会有如此多的起义?又怎会有如此多的叛乱?
夏,有禹,有少康,却有夏桀的暴虐;商,有忠臣伊尹,却有荒诞无道的纣王;周,有姜太公姜子牙,也有为求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他们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没有给后人留下前车之鉴。赵高这样的奸臣,杨广这样的暴君依然存在。
这厚厚的两本书,终于看完了,五千年的历史被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吸收了,还真是不简单。
夏商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朝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这本书中很多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中华五千年》读后感 篇2
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上下五千年》里有许多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回味无穷,有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蒙古军三次西征》。
《蒙古军队三次西征》说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他的蒙古铁骑开始东征西讨。1219年蒙古一支四百多人的商队在前往西方经商时被花子模国认做奸细,全部处死。成吉思汗大怒,统率二十万大军向花子模国杀去报了商队之仇。后来第二次西征,征服了俄罗斯、乌克兰,一直打到匈牙利、波兰,整个欧洲为之震动。为了扩张国土第三次杀到伊朗和伊拉克,并侵入了埃及,最后被埃及打败。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么?历史,就是英雄好汉的演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旁回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在虎门湾引水销烟……是那些朴实的百姓,将心血熔炼成兵马俑,用汗水铸就万里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发动了三次西征,沟通了欧亚之间的交通,但也给中亚和西亚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我感慨,我赞叹,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为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深沉的印记。
当我翻到书卷的最后一篇“武昌起义的炮声”,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电视里正在热播连续剧《走向共和》,屏幕上正在演绎着慷慨悲凉的壮剧。
《中华五千年》读后感 篇3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册书,名字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读了这篇文章,我被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深深地吸引和感动。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大禹治水,从刘邦项羽写到贞观之治,从安史之乱谈到王安石变法,从近代史战争一直到五四爱国运动。回味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字里行间都在传达着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创造而且正在创造自身新的历史。
我感觉不好的是“武王伐纣”,这个故事讲述了远古时代,有一个叫商的部落,到了商纣时,纣王非常昏庸,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只知道一味地贪图享乐。姬发(周武王)在姜太公的辅佐下,打败了商纣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这则小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为一代君王,心中必须有人民,昏庸无道者,必将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印象最深的是“屈原投江”,这个故事讲述了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我感觉屈原是个非常爱国的人,他的爱国之心值得我们学习。
《上下五千年》记载了成千上万古代记载发生的事情,读了这本书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了许多成语故事的由来,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深深感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中华五千年》读后感 篇4
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如浩瀚的星空一样璀璨,那闪耀的光辉照射在每个人身上,无不感到自豪。滚滚黄河依旧是那样的壮观,中华民族的动人故事,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五千年以外的世界,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它诞生了盘古。是盘古造就了这个美丽的中华。我们无法想象他的伟大,为了世界,牺牲了自己,他的精神千古流传,我或许不能像盘古一样伟大,但我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夏商周是一个400多年的朝代,我见到了残暴的夏桀,他重用奸臣,整天寻欢作乐,以至于最后郁郁而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他丢失了自己的信誉。此时,诚信,两个千斤重的字摆在我的面前,我也明白了,失信,难以挽回的道理。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令我赞叹,他统一了货币、文字,使老百姓的生活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可我又因为他修建了长城,给百姓们带来了痛苦,我又觉得他比较残忍;值得我学习他的,是他用于拼搏的精神,也是他的魅力所在。项羽四面楚歌,我感受到了英雄的慷慨,仿佛我又听到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堂堂一代英雄,他的自刎令我觉得惋惜,但我懂得了怎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曹操起兵,从一个小小的军吏发展成了一个君王,因为他有了奋斗的目标,锲而不舍的努力,才得以有成就,“胜败乃兵家常事。”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这也说明了他面对挫折,还勇敢去面对,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给予我的印象最深,黑黝黝的皮肤一身正义。对家人还是外人,他都一视同仁。百姓们找他办案,他总是义不容辞的去做。明察秋毫,总能把罪犯找出来。不如用腊梅花来形容他,他虽说是黑脸包青天,但他冰清玉洁的精神足以美化他的人生,他的正义感染了我,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噢!美丽的中华,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滚滚黄河依旧是那样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