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2025/04/18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1

记得吗?那挥洒血汗的英雄们。记得吗?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记得吗?那可恨的敌人们。

要铭记,我们的祖国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和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们。

1937年12月13日,浓浓的尸臭和血腥弥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增添了几分恐慌。

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三十万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有人曾计算过,三十万的死亡名单三天三夜都数不完,而日本侵略者竟然只用了六周的时间就杀死了我们三十万的同胞。还有两个日本军官比赛谁先杀满一百个中国人,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一小批幸存者,这些幸存者的幸存并不是因为日军的怜悯,而是有一群以拉贝为首的欧美人挡在了中国同胞的面前,救下了他们。

过去,我们的历史是屈辱的,可放眼现在,历史的风吹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任人宰割,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多少次让别的国家的人刮目相看,为的就是告诉别人中国人站起来了!

我们要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因为我们要从历史上反思现在,从中吸取教训,更好的应对未来,不要重蹈覆辙。

我们缅怀先烈,我们铭记历史。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注定没有出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没有坚强的脊梁。我们谨记历史的教训,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民族道路上团结一致,勇往直前!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2

中国有这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自豪!去骄傲!可是,在这么多优秀的事背后,也有着一段段屈辱史。

有几天,我永远也忘怀不了,那愤怒,一直珍藏在我的心中。那就是1860年的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像一匹匹饿狼一般,肆无忌惮地抢夺起我们的精华,我们的心血。为了销毁罪证,侵略军们还将火带进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一片灰烬。这怎能不让我气愤,不让我痛恨呢?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在英国,我们中国的十二生肖铜像,还被拍卖了,至今这铜像还在异国他乡。

1937年的12月,日军暴行的高潮就这样开始了。日本人如禽兽一般,连孩子和孕妇都不放过。他们看见一个人,要还是中国人,直接就一刀刺死,如果还敢跑,待遇就是一枪毙命。假如是个女人,他们会让你拥有各种各样的死法,连你死后的尸体都不放过,实在是太恶毒了,被日军大肆放火和抢劫下的`南京城,已经被毁三分之一,而财产已经不计其数,伤亡的中国人也已经数不胜数了。

这两件刻骨铭心的事,已经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两件不堪回首的往事,也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绍兴人的心中,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喊起整齐又响亮的口号:“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3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这一本书是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反抗日寇的历史故事。

书中的历史介绍,是从我们人民抗战开始到解放,再到现在的和平科技社会。我了解到我们中华人民经历了多少风雪雨霜,经历了多少千辛万苦才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更让我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事实!

从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乔司大惨案,衢州细菌战中,我看到了日本人是多么残忍,多么恶毒,多么的没有人性;从抗战英雄杨靖宇,陈安宝,刘别生,杨来西,聂耳,茅以升,郁达夫,茅丽瑛......我看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力量和勇气。明白了他们是用鲜血和生命及智慧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生活。他们为后代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激励我要发奋学习,报效祖国;马云叔叔,王飞叔叔,于敏爷爷让我明白了我们要与梦同行,我们少年也要放飞梦想!

这本书教育意义深远,不愧是一本让我们铭记历史,奋力圆梦中华的书!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读后感 篇4

“呯,呯…… ”熟睡中的我被一阵炮火惊醒,借着窗外的火光,我看到杨慧敏紧锁眉头,一身白衣黑裙,胳膊下夹一着一个包袱。她轻轻地一摆手,让我不要出声,然后转身闪出了门外。

“外面在打仗,很危险!”我一边叫着,一边从床上跳起来,急急忙忙跟了上去。只见夜色中,杨慧敏紧紧护着那个包袱,脚步匆匆,向着炮火最猛烈的四行仓库跑去。她一会儿伏低身一子,一会儿快步疾行,像一只灵活的松鼠在上海的断垣残壁中穿行。我心里一阵害怕,只能紧紧拉着她的衣服,生怕迷路了。

越走近仓库,炮声越猛烈,每声炮响都让我心惊肉跳,而且可恶的日本兵可能随时都会冒出来。但杨慧敏仍然步伐坚定,好像一点也不害怕。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四行仓库的墙下,这里是国民军八十八师五二四一团一阻击日军的阵地,他们孤军奋战了好多天,很多士兵都已经倒下了。这时,杨慧敏吹了一声口哨作为暗号,马上从东侧的窗口垂下一根长绳,杨慧敏毫不犹豫地爬了上去,我也紧跟在后,不敢分心。当我们一落地,一群面带疲惫的.战士就把我们围住了,这时,杨慧敏打开了她一路上紧紧守护的包袱——原来是一面崭新的国旗!士兵们发出了一阵欢呼,很快,这面巨大国旗就在四行仓库的顶上迎风飘扬,它鲜艳得就像一一团一烈火,照亮了黑暗的上海夜空。这时,杨慧敏紧锁的眉头才打了开来,露出甜甜的微笑……

我刚要向杨慧敏问个究竟,却被一阵闹铃声惊醒,原来这是一个漫长的梦啊。这时,窗外传来庆祝国庆的鞭炮声,就像梦中的炮火轰鸣;床头上,《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依然翻开在“传奇女一童军”这一页,书上的照片里,杨慧敏也依然在甜甜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