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方案大全 > 正文

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2025/04/18方案大全

倚栏轩整理的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篇1

201x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按照中、省、市、县相关会议及文件要求,现对我县教体系统开展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要系统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内容,彰显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指导意义,加大对《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在全县教体系统普及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二、组织领导

各校(园)要高度重视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该活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要求

(一)开展普法知识宣讲活动。各校(园)要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进行普法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教职工大会,学校周会,主题班会等时间节点组织学法活动,将《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内容。

(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校(园)要立足本校实际,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全民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该活动拓展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月”,实现教育常态化。

(三)开展全民国家安全体验活动。各校(园)可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师生观看国防影片,到红色基地缅怀先烈,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等活动,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各校(园)要在校园内外通过悬挂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发宣传单、播放广播、视频等不同形式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社会宣传,同时要邀请新闻媒体对学校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提高社会影响力。

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篇2

各学区、中小学(幼儿园),县局直属各学校:

在全国第二十二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全国“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3月27日—4月1日。

二、活动主题:“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三、活动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

四、活动内容:各学校(幼儿园)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一)举行一次启动仪式。在3月27日安全教育日当天,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组织举行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启动仪式。通过电子屏幕、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

(二)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专题报告。重点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防溺水、饮食卫生安全、春季传染病预防、森林消防安全和防自然灾害、防拥挤踩踏、防范校园伤害等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三)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学生举行一次以“增强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法制报告会。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师生知法、守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生命安全。

(四)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日”主题班(团、队)会,出一期以“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斑马线,生命线”等为主题的黑板报,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校讯通、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创照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组织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本学期还没组织演练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演练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演练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有序。要通过演练使每一名学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

(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或发放告家长书,宣讲安全知识,让广大家长充分理解并大力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森林防火(清明节期间)、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务必以对师生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活动抓实抓好,推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上水平。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围绕主题,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切实把活动开展好。

(二)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主动联系公安、消防、司法、卫生等部门,争取支持与配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协作,确保安全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不断深化。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把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推动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各校要及时总结经验,于4月10日前将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包括方案、总结、文字图片资料等)纸质材料(盖章)交局安保中心陈松松处。学区属地学校由学区汇总上报,直属学校直接上报。

xx县教育局办公室

2017年3月23日

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篇3

今年3月xx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组织开展好全国“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当前校园安全工作重点,在“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展之前,认真组织开展以接送车安全、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宿舍安全、实验室安全、校园周边安全为重点的学校安全排查,消除隐患,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及周边环境。

二、开展专题安全教育。3月28日,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通过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形式,针对春季校园安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重点开展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专题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育日”当天,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校(园)建筑分布、学生(幼儿)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制订周密的演练方案。演练中,要加强指导,确保演练安全。演练结束后,要做好总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应急演练,使每一名学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有接送车的学校要组织乘车学生,开展车辆遇险或突发情况下的车上逃生疏散演练。

四、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成立安全教育日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制订活动方案,提供经费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安全教育日”当天,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抽查各中小学、幼儿园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安全教育日活动方案「」 篇4

今年3 月29日,是第x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29日至4月4日,是第二个“学校安全教育周”,主题均为“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安全教育日及教育周”活动的有关要求,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校园安全环境,特制定201x年 “安全教育日及教育周”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活动时间:3月29日至4月4日

活动主题: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活动内容:

一、积极宣传 营造氛围

1、国旗下讲话由副校长做安全教育周活动动员讲话。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重点加强应急疏散、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及安全自救能力的教育。

3、行政大楼电子屏幕打出多幅宣传安全教育标语。(如:“构建安全之墙,打造平安校园”、“创建平安校园,营造书香校园,建构人文校园,打造和谐校园”、“我为平安校园出力,安全稳定我受益”、“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等)

二、在开展“安全教育日及教育周”期间,学校做好下列十项工作:

1、行政大楼电子屏幕打出多幅宣传标语。

2、学校出好一期交通、消防安全宣专刊。

3、举行一次以“安全教育日及安全教育周”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副校长作国旗下讲话,号召广大师生增强“克服安全隐患,创建平安校园”的意识。

4、举行一场主题班团队会。每一个班队均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重点做好防地震、防火灾、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拥挤踩踏、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针对性教育,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逃生技能和自护自救知识。

5、举办一场安全知识教育讲座。聘请市消防大队教官为全体老师进行一次防火灾自救知识讲座,实地了解安全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掌握自救自护的基本技能。

6、观看一部安全教育片。学校利用各班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认真收看“游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片,用生动的声像引导全体学生自觉学习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7、各班出一期安全教育专刊。内容有自我防范与自救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卫生与预防传染病教育、环境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

8、每班制作三张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

9、学校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让全体师生掌握疏散逃生自救的要领。

10、开展“一张考卷全家答”活动。将《人人遵守交通法 平安出行你我他》试卷印发给每一个学生,由学生带回家,发动家长共同学习、答题,共同提高交通守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