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2025/04/18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篇1

7月17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咸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虽酷暑难耐,但挡不住老师们培训学习的热情。这次培训,主要围绕微型课展开。培训前市教育局要求每位参训教师准备好一节微型课,培训过程中逐人展示,由培训团队和参训教师点评。对微型课我接触的较少,虽然在网上也查了好多资料,但是直到培训前,还是存在一些疑惑。对于自己能否较成功地展示一节微型课,也是没有太大的把握。

这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天是专家讲座。上午,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王峰老师做了题为《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他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申报课题,课题的指标,课题申报的原则、级别。分析了课题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了中小学教科研的方向和任务。指明了适合一线教师的小课题,讲明了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小课题研究的流程,小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

下午,岳海江老师又从教材、对话、导读、冲突、评价、作业、活动、反思八个方面谈到了语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如饮甘霖,收获颇丰。

除此之外,曹有凡老师专门就微型课及微课之不同做了一番讲解,我内心的诸多疑惑也终于解开。

第二天,微型课展示的帷幕终于拉开,前后进行了三天时间,来自于各个县区的40名老师纷纷展示了自己所准备的微型课。各个老师教学风格迥异,所选课文五花八门,课堂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同行之间互相学习、切磋。分组交流时,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畅谈对于微型课的理解,几天下来,于每个老师而言,这真是一场微型课的盛宴,我对此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了解了微型课的特点

1.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是一节完整课的浓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导课、新授、练习、板书、作业。

2.所授课的对象是同行、专家或评委。

3.功能:研讨、打磨,提升教学技能。

二.汲取其他老师的一些优长

在诸多课中,尤其是《桂花雨》《荷花》《触摸春天》《普罗米修斯》《钓鱼的启示》这几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是从导课、对教材的处理、重难点的突破,还是板书的设计、课件的制作、作业的布置等,都让我耳目一新,真是受益匪浅啊!

三.如何上好一堂微型课

1.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虽然课堂上无学生,但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假想学生就坐在下面,要营造出真实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

2.做好取舍,给自己“洗洗课”

要舍得舍掉一些,力求使课堂做到短小精悍,洗去那些过高的目标,过杂的内容,过偏的走向,过花的形式,力争做到恰到好处。

3.注意课堂小结,切记“虎头蛇尾”

快捷而不拖泥带水的结语在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好的享受。

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没有深厚的积淀,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总之,这个暑期的语文培训,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专家老师及其他同仁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前行。

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这个暑期以来的自学和集中培训,收获多多,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适应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条件和新时期的教育对象,除了要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正确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以外还要改变观念、改变方法、依法从教,辛勤耕耘,执著追求,把每一份爱心无私的奉献给孩子,向孩子们的心灵播撒阳光、雨露,精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一、关爱学生,建立师生合作的平台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斯大林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只有真正做到热爱学生,才体现出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职责。西方教育学家罗素讲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只有教师倾注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建立交流合作的平台,学生才加倍热爱、尊重老师,这样学生才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致的关心与诲人不倦的引导完全是自己的健康成长时,学生才情愿自觉去学习。师生和谐相处了,学生才体会到快乐的教育,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呵护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学生,有部分小孩都没有经过幼儿学前的教育,基础很差,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隔代抚养严重,家庭教育跟不上,还有一部分小孩由于父母离异缺少关爱,学习无人监管,也有部分孩子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学生的潜能未能良好发挥。作为一名教师,要避免停留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善良之心,理解他们的不是,学生的进步、心身的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多一点慈爱、宽容、呵护,少一点斥责、打击、嘲讽,要尽可能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

二、加强自律性,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廉洁自律看起来是无形的东西,但是一旦深入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它将起到法律制度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来自于各方面的非正当利益的诱惑不断出现,有些人在这些利益面前认为“别人都能去享受,而我却为什么不能?”甚至有些人认为不取得非正当利益的人是“白痴”等。岂不知,接受的非正当利益越多,教师的形象、人格就越低,当家长和学生貌似恭敬地给教师一些钱物的同时,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发自真心的对教师的敬仰?他的目光和心里有着多少不满和无奈?所以,我们教师要加强廉洁自律,摒弃非正当利益的诱惑,增强辨别能力,不要被来自各方面的不良风气蒙住了双眼,做到不是自己通过合法劳动所得的报酬,就坚决不能接受。此外,我们教师要不断磨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只有意志力强大起来才能抵制各种不廉的诱惑,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自己正确的认识和信仰。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而不是重利的商人,虽然现在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起有些行业来还有些差距,但我们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为世人做出表率。

教师只要具备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顽强的抵制能力,并能够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洁从教的道德行为,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三、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乐于奉献

如今,教师的角色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要改变落后的现状,除了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外,还要通过培训、学习,听青年教师的课等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惟有观念更新了,思想才进一步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应注重过程,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毕竟分数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代表某人在某个时间段内掌握的知识程度,所以,评价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每一位学生,要用暗示、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哪怕是差异生,也要让他们感到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相反,如果差异生对生活、学习一旦失去信心,老师是很难教育他们。

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是师德师风的最高境界。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乐于奉献的真实写照。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塑造人的灵魂。特别是农村教师,工作在最艰苦的第一线,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活单调,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相比(指城市),确实相差甚远,做到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无私奉献,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乐于奉献表现在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人,做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毫无保留的把知识经验传输给学生。以“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知足,以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自豪。精神境界能否充分发挥是与教师师德师风加强修养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奉献中才感到工作神圣,师德的伟大。同时也在苦中有乐中不断地吸取、更新,精神得到充实。只有做到乐于奉献,才感到当一名教师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为社会人类应尽的义务,惟有这样共和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四、依法从教,打造和谐校园

俗话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国家尚且如此,学校更应如此!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依法育人,依法从教,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去呵护。

著名教育家冰心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合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我们要依法从教,让和谐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营造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让和谐表现在校园的每一寸地上,处处演奏着幸福快乐的乐章!

总之,为了下一代孩子的成长,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社会的进步,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以模范行为影响社会,教育学生。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用真诚对话,用真心交流,用真爱呵护,用真情感化!创造和谐师生关系,让“人本主义”的光辉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为期六天的语文、社会学科培训昨天下午已圆满结束,具体时间安排是四、五、六年级语文、社会各三天。我感觉今年的学科培训与以往相比更有效,既有形式也有内容,针对全市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话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高效培训。

语文学科培训经过吴健老师的精心策划分四大议题:

第一是具体讲解怎样听评课;

第二是录像观摩两节,并要求所有参会老师写出四百字以上的评课心得,然后指名现场评课;

第三个环节是课外阅读互动交流,先后有铁营小学的潘丽华、三实小的卞立贞和挺进小学的李俊红老师,把她们在课外阅读中的经典做法进行精彩细致地解说。说实话,每次集体活动,我总是坐在最前面,仔细倾听,认真笔记,并深刻反思,潘老师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抛砖引玉使她的学生也爱上了读书,学会了写作;卞立贞的阅读指导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打造高效阅读,不但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而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知道读书为了什么,关键是知道怎样才读懂、读深、读出收获;李俊红老师的日有所诵,读写结合,有意并无意的体会到积累的快乐,使学生先后出版了许多专辑《快乐62班》、新闻、心灵驿站、漫步经典、平历史道古今,课外阅读中的李老师采用读、记、评、比的督查、指导策略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享受读书之享受,写作之快乐!再有参会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发言教师现场解答。

第四个环节是如何进行习作修改,并当场出示习作题目或邹越的演讲视频《让世界充满爱》,要求老师们用小学生的口气写一篇习作,并交换批阅,写出评语,有旁批和总批。

通过三天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培训,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老师们从更高的视点理解课程与教学,有意识地将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相对接,促进了教师学科教学理念转变与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专业成长的步伐加快,也为更多骨干教师提供发展空间。

暑期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下,8月x日我参加了开学前的“全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对这次的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美术教材(修订版)给美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材内容的修订却更让人通俗易懂,为美术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天的培训时间很短,但很充实。朱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介绍,老师详细的给我们分析了新教材的各个学习领域;兰老师为了我们能更好理解,在培训以外的休息时间制作了PPT课件,方便我们做培训笔记。两位老师以睿智的观点、精辟的论述,从课题的各个领域去引导我们认真研读了《美术课程标准》,通过紧张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拨开了我在新课改变化下的重重迷雾,让原本的茫然理清了些思路,使我对美术教材的新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课改的内容中围绕着以下几方面作了修改:

①突出美术学科特点

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的性质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中新增加的,一方面这一限定为美术课程所独有的,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征,有利于引导教师围绕“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展美术教学。具体展开时,特别强调了“视觉性”和“实践性”,当然也没有否定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同时,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愉悦性,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以养成健康人格。

②明确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行技能训练而缺乏基础知识同样会产生不良后果。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教师,他有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的学生,他发现这个学生特别痴迷作画,见什么画什么,本子、书本甚至课桌上都涂抹了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物画,于是就有意给他开小灶,特许他可以不学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画人画物和场面。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球迷观戏图”,只见台上画了八十多人,但没有一个面目相同的,或怒或喜,或长脸或圆脸,连发饰都人人不同,均个性鲜明,特别是那名前锋与守门员更是怒目相向,浑身肌肉紧张,大有“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陷也”之气势。作品在给上海市的一些资深教师看到后,莫不啧啧称奇。后来该学生被保送到美术特色学校里深造。三年后的一个暑期里,他的启蒙老师特意跟他碰了面,让他试画了几幅作品,结果让老师大吃一惊,他画的竟全是卡通画上的俊男靓女形象,简直是“千人一面”,以前他那种儿童所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虎虎生气荡然无存。老师问他画风怎么会变得那么面目全非,他说:“现在卡通画最时髦,就每天刻苦练习四五个小时,现在画任何一幅指定内容的画可以一挥而就。”这位教师对他说:“卡通画画家由于独标一格,自具面目了,你再画十年也不能自成一家,你过去画八十个人就有八十个面孔,那是你能从生活积累和想象中寻找灵感的结果。而现在画得再多,也只有男、女两张定型化的面孔,你自己的东西到哪里去了?”

这一事例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光有技能训练没有基础知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美术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是美术素质教育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不可替代的。

而每一个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是有着科学性的。我们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孩子画出比例正确的人物,这是不可取的。明确各个阶段,各个课程中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何等的重要!

③注重思想和表达的辩证性

重视提取优秀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浓郁的中国特色,同时,适当地调整了部分经典外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当代艺术进行适量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认识、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④突出美术与文化、生活的关系

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美术元素融入民俗文化,引领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例如美术在衣食住行上的应用,体会美术可以改变生活,美术使生活更美好。

⑤渗透环境意识,联系社会生活

21世纪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意识教育也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中学美术课与环境有联系的题材也是相当丰富的。我们应以校园等自然环境为教学课堂渗透环保意识,通过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渗透环保意识,综合利用废弃物制作小工艺品来增强环保意识,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宣扬环境保护主题。

⑥突出教材文本的精炼、生动和可读性

这次新教材更注重教材文本的精炼,把原来有重复的压缩在了一起,文字更为精华和生动,在一年级教材中多数都有朗朗上口的儿歌,方便了孩子们记忆和朗读。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的组织,我们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中做到认真的聆听,积极地学习,用心去领悟专家们的新观点新理念,吸取精华,真心探讨,才能感受到教师教育思想改革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