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用餐文明演讲稿

2025/04/11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用餐文明演讲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餐文明演讲稿 篇1

友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在就餐上打交道。众所周知,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敬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省的传统美德。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我们更应大力弘扬勤俭节省、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省用餐”的良好风尚,提倡乐观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特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传承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传承“礼仪之邦”的美德,号召大家踊跃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乐观打造温馨、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欢乐。

二、做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省,反对铺张,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就打包。在校外也如此,克服为了崩面子点菜铺张的状况。

三、提倡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喧哗,留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讲究用餐卫生,不带宠物进餐厅,不随便造成用餐环境污染;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尽量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提示家人开车不喝酒,酒后不驾车。

四、讲究科学饮食。树立科学的饮食养生新理念,转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从寻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养分。

五、牢记就餐礼仪。排队等候,不插队;一人一位,不占位;不代人充值、打饭,基本上,代人充值、打饭就是变相的插队。言语文明,不粗鲁;宁静就餐,不吵闹;残渣入盘,不乱吐;珍惜食物,不铺张。

同学们,让我们身体力行,与文明握手、与陋俗告辞,树立文明、理性、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欢迎大家乐观参加学校的餐桌文明行动调查活动!

用餐文明演讲稿 篇2

用餐文明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餐文明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餐文明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高校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这个故事至少说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好习惯终身受益。作为中学生,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肯定要有什么了不得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

作为学生,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餐厅,营造文明、节约、清洁的就餐环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的生活,而且干脆体现了我们中学生的'整体形象。文明,就是在没有人留意你的时候所做的举动,文明就餐是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为了让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共同创建宁静舒适的就餐环境,即日起,初中部将开展文明就餐专项行动,要求同学们做到:不买零食,少喝饮料;就餐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用餐细嚼慢咽,餐后清理餐桌。

同学们,微小之处可以显出一个人的品质,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行”。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文明的就餐习惯,形成良好的就餐环境,塑造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内!

用餐文明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就餐,节约粮食》。

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每天中午食堂里,都会看见剩饭桶那装满了满满的白饭和青菜。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女同学胃口小,吃不下这么多便把饭吃几口就倒掉,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打闹,互相丢饭菜……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时,有的同学饭前不洗手,还把吃的东西拿出食堂,边走边吃,吃完就随便丢在路上,这和挑食、浪费粮食一样都是不文明的就餐习惯!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 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 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

同学们,你们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思是:中午的时候农民在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假如你是一个农民,当你看到有人浪费食物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可能是:心痛极了、很愤怒、……让我们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