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
倚栏轩整理的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 篇1
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建筑工地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将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做好虫害活动的防范工作。根据《xx市除四害工作管理规定》, 任何单位均被要求减少虫害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危害,预防生物媒介疾病的发生,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障职工家属身体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针对项目部的具体实际,提高除四害效果, 做好公共环境的除四害工作,制定公共环境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
一、防治原则
从虫害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简便和安全、环保的原则,根据防制虫害的不同,因地因时制宜,采用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以达到除害灭病和减少骚扰的目的。
二、作业范围
项目部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公共环境(配电房、仓库、井道、绿地、果壳箱、垃圾箱、公共厕所、 下水道、食堂等公用部位环境)
三、作业内容
1、室外公共环境的老鼠和蚊蝇的控制;
2、室内环境的老鼠、蟑螂和蚊蝇的杀灭。
四、工作目标及质量要求
(一)基本目标:持续保持低密度,定期监测,常年巩固。
(二)质量要求
1、严格执行公共环境除四害技术方案、实施方案;
2、除四害药物需选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药物和毒饵剂;
3、科学规范地使用药物,确保人禽的安全;
4、除四害标准:有除四害的巩固措施;密度控制在国家先进卫生单位和郴州市地方标准以内。
5、除四害指标: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
五、鼠控制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延长米,鼠迹不超过5处。
六、蚊虫控制标准
1、工地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及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及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七、蝇控制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八、蟑螂控制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和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九、监测内容
了解区域内四害的孳生和栖息场所,监测、调查 四害的主要种类,种群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除四害技术方案提供依据,并开展除四害效果评价。
(一) 鼠密度监测
1.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
2.统计与计算
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100% 有效夹总数(只)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二) 蚊密度监测
成蚊监测
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1)诱蚊灯法
密度指数计算
(2)人工小时法
密度指数计算
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
(三)蝇密度监测
1、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
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2、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密度(只/小时)=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
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 篇2
根据《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陕西省城市(县城)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和《省“除四害”考核鉴定办法》,为进一步落实创建卫生镇的各项工作,消灭蚊、蝇、鼠、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控制其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委、县政府创卫实施方案为指针,在县爱委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以创建市级卫生村为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明程度和树立农村新形象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创建优美,舒心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积极宣传普及除“四害”知识,确保“除四害”工作20xx年通过达标验收。
二、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陕西省城市卫生验收评比标准》的要求,除四害工作有三项达标,除四害工作的重点区域为厨房,厕所和圈舍。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制定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由领导小组确定消灭蚊、蝇、鼠、蟑螂具体办法,灭鼠方式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厨房采取粘鼠板,鼠夹等比较安全的方式;院落、过道、走廊采取鼠药灭鼠法,要采购合法厂家生产,正规渠道流通的鼠药,确保安全可靠,既要除四害,又不能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人体健康。
2、达标实施阶段。各村按《实施方案》要求,集中进行整治,组织除四害达标工作。
3、自查验收完善阶段。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对照验收标准,组织摸排自查,做好查漏补缺和整改提高工作,补充完善除四害工作资料档案。
四、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与创建卫生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相同,由办公室负责建立除四害工作资料档案,除四害责任区与卫生责任区相同,各村要严格按照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2、狠抓落实。各村负责人为负责区除四害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各村在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例会制度汇报工作,督促检查制度,及时报告工作情况,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局面,确保除“四害”工作全面完成。
3、加强考核。除“四害”工作是创建卫生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定期或不定期对除“四害”工作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督办,厕所、厨房的除“四害”工作由创卫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进行检查,随时提出整改措施,按创卫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除“四害”工作连续三次位居未位的村进行严肃批评和惩戒。
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 篇3
除“四害”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备的基础条件,在国家卫生城市申报工作中具有一票否决权。《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规定:“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多年以来,我市城区除“四害”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协同作战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先后取得了灭鼠、灭蟑、灭蚊的阶段性胜利。为巩固和发展除“四害”成果,进一步减少“四害”危害,结合本工地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的工作原则,标本兼治、立足治本,广泛发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除“四害”活动,实行群众性运动和专业队伍相结合,经常性杀灭和突击性杀灭相结合,化学杀灭和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全面加强“四害”防制设施建设,加强孳生地的治理,不断降低“四害”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为我县“双创”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灭鼠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x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 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蚊标准:
1、工地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三)灭蟑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幼虫阳性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四)灭蝇标准:
1、工地有蝇房间不超过3%,工地食堂不得有蚊。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三、组织保障:
为达到除“四害”工作目标项目部专门成立除“四害’工作组。
四、实施步骤:
(一) 准备阶段:
1、组织成立专门的指挥班子,明确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广泛宣传除害防病的目的和意义及科学杀灭方法,积极动员所有员工投入到除“四害”工作中来。
3、准备药械。积极筹集专项经费,按照县爱卫会的要求在指定的单位购置合格的药物器械。
(二)达标阶段:
1、大力整治环境。各部门、各班组要积极开展室内外卫生大扫除活动,清除卫生死角、疏通沟渠、翻坛倒罐、清除积水、完善防护设施、摘除蟑螂卵荚、去除油污、堵洞抹缝,消除“四害”孳生栖息场所。
2、在坚持常年杀灭的基础上,确保密度达到省级标准之内。
(三)巩固阶段: 按照全国爱卫会制定的《灭鼠、灭蚊、灭蟑、灭蝇标准》查漏补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定巩固措施,适时组织秋季除“四害”活动和专项杀灭活动,确保密度时时达标。
五、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各级各部门要将除害防病宣传教育纳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宣传除“害”的目的与意义,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劲情绪。利用会议、技术培训、办专栏、印发简报等方式,广泛宣传除害防病知识,使所有员工掌握科学除害方法和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参与除害防病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
(二)治本清源、综合防治
1、狠抓环境治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是消除“四害”孳生条件的关键环节,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广泛发动员工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室内外垃圾和积水,堵洞塞缝,铲除“四害”栖息、孳生场所。
2、合理用药、确保安全。
3、加大“四害”密度监测力度。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施工项目部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四害”密度监测、技术培训,确保“四害”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管理,严格考核
为确保除“四害”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除“四害”工作组要每周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将追究部门、各班组的责任。
单位除四害工作方案 篇4
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卫生的校园环境,有效控制并减少鼠、蚊、蝇、蟑螂(简称“四害”)等病媒生物的危害,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除四害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健全学校除四害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显著降低校园内四害密度,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3、增强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后勤部、保卫处、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工作小组:下设环境整治组、药物防治组、宣传教育组和监督考核组。各小组具体职责如下:
3、环境整治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清理,消除四害孳生地和栖息地。
4、药物防治组:负责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除四害药物,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施药。
5、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除四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监督考核组:负责对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工作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三、主要措施
1、环境整治
定期开展校园大扫除,清理垃圾、杂草、积水等四害孳生环境。
加强对食堂、宿舍、垃圾房、下水道等重点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修补门窗、安装纱窗、设置防鼠网等物理屏障,防止四害入侵。
2、药物防治
根据四害种类、密度和季节变化,合理选择和使用除四害药物。
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药,确保人畜安全。
定期对施药区域进行复查,巩固防治效果。
3、宣传教育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除四害知识和卫生习惯。
组织师生参与除四害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师生员工举报四害孳生地和隐患点,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4、监督考核
定期对除四害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将除四害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时间安排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评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