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调查报告
倚栏轩整理的噪声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噪声的调查报告 篇1
一、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种类很多,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异。地球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噪声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自然界形成的这些噪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们是无法克服的。我们所研究的噪声主要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它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交通噪声
在我国,道路交通噪声在城市中占的比重通常为40%以上,有的甚至在75%以上,随着城市车辆的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剧。系由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声、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防盗报警鸣笛声、穿越而过的铁路(包括地上、地下)和飞机起落时的噪声等。
⑵工业噪声
系由工业生产活动中的机械设备和动力装置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左右,在我国城市中,居民与厂矿的混杂情况甚多,厂矿噪声的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使得居民对厂矿声的反应特别强烈。
⑶建筑施工噪声
建筑工地地打桩声能传到数公里以外,且工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因而对周围居民地干扰是很大的。
⑷社会生活噪声
泛指人们因生活(商业文化、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二、 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及格方面: ⑴干扰和损害听力。
噪声污染可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听力损害。另外,噪声会干扰听力,掩鼻需要的声音,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的信号,从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⑵引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⑶对心理、睡眠、神经系统、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负面情绪增加;使感知判断能力、智力思维、瞬时记忆、视听反应速度和验收协
调能力下降。人长时间在噪声刺激下就会患“神经衰弱症”。
⑷对妇女、孕妇、胎儿、儿童产生影响。长期强噪声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性机能紊乱;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
⑸对视觉的影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流泪等,同时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⑹其他影响。强噪声刺激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使生物间的信息联系破坏;使建筑物坍塌,一起设备失灵和毁坏等。
三、主要仪器
AWA5633数字式声级计、普通声级计(II型:HS5633)、Hs5920 噪声监测仪,。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室外测量时声级计的传声器上应加防风罩;测量时应雨无雪;风力小于5.5m/s;传声器应距地面不小于1.2m;
2. 若测点靠近树木、建筑墙等不宜测量处应移开距离至少1m以上;
3. 要防止测量时的读数噪声干扰。
五、实验内容
1、学生进行噪声背景资料收集、包括资料查阅与监测方案的设计。查阅文献了解国内校园噪声监测现状与噪声污染危害;调查我校校园噪声源及其噪声规律、包括建筑设施等情况,由小组长组织同学根据调查情况讨论采样点的选择与布设,结合噪声变化规律和实验时间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设计噪声测量数据原始表格;小组长组织修改并组织同组成员踏勘后确定最终噪声监测方案。
2、检测:,每5sec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 个数据。
噪声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医院是属于疗养区,病人需要安静,为了对医院的噪声情况有个真实而全面的了解,我决定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社区医院坐落在城市交通干线的道路两侧,因为是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白天的噪音标准值是不能超过50分贝的,晚上的'噪音分贝值是不能超过40分贝的。但是经过我的调查,白天的噪音标准值早已超过了50分贝,晚上的噪音分贝值也超过了40分贝。医院院内本该是有病人散步、谈心。但听到的却是商贩的叫卖声和汽车停在院内时启动的嗡鸣声。住院楼的走廊中,是不是会听到探亲的小朋友发出的叫喊声。
三.调查总结
时间 地点 分贝值
9:00至10:00医院外交通道路上 63.5
10:00至12:00医院内院中 57.3
12:00至13:00住院楼走廊中 46
13:00至15:00医院内院中 58.4
15:00至17:00医院外交通道路上 60.6
17:00至20:30住院楼走廊中44.8
以上这些事实表明:我们这里的医院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很大:“损伤听力,造成噪声性耳聋;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平衡失调,脑血管功能损害,导致神经衰弱;损伤心血管系统,引发消化系统失调,影响内分泌;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语言交谈和日常的工作学习,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而我们大家正在受到这样的危害,在此我想向大家呼吁:快来治理我们的噪声吧
四、希望与建议
1、建议交通道路与医院之间能建起隔音栏或隔音墙,或种上大树。也希望马路上声音能再轻一些,从噪声的源头上进行控制。
2、建议给医院门前的道路应用降噪路面或噪声屏障,给汽车排气系统加上消声器,柴油引擎的车改换成汽油引擎。给病房楼的北窗加隔音材料。
3、建议医院搬离闹市区,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康复条件
希望我的调查报告能让大家清醒地看到实际存在的噪声污染,希望我的呼吁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带着我们美好的期待与理想,愿我们大家以实际行动为创建绿色生态环境出一份力,真正为我们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安静的环境吧!
噪声的调查报告 篇3
我今年四年级,是二年级的时候从坝上县城转学到市里上学的。我记得在县城时,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周边,都是非常安静的,没有机器轰鸣声,没有嘈杂的汽车声,有的只有夏日的虫鸣、秋日的鸟叫。但现在,我的身边整天都是噪音,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休息。为此,我专门进行了调查。
第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噪音知识。我上网查阅有关噪音的知识:
①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
② 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③ 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
④ 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
变。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病程如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将继续下降,听力下降平均超过25分贝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主观上感觉会话有困难,称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强大的声暴,如爆炸声和枪炮声,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小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主观症状有耳痛、眩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噪声除损害听觉外,也影响其他系统。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状群,脑电图有改变(如节律改变,波辐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率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等。
第二步,现场勘查,了解周边环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噪音呢?我带着这一疑问对住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勘查。
① 我家住在五楼,所在小区全部是老式楼房,层高均未超过5楼,并且四周楼间距分别为:南边超过200米,北边超过100米,西边超过100米,东边超过50米。
② 我家楼房的西边和北边是一个连通着的小广场。
③ 我家西南方向不足300米是中胜云城小区,正在新建4栋高达28层的住宅楼。
④ 我家东北方向不足700米是张垣新城小区,正在新建10多栋高层家属楼。
⑤ 我家东边200米是车水马龙的胜利中路。
⑥ 我家西边150米是工人村市场,外面有许多马路市场。
第三步,深入分析,剖析根本原因。我分别于7点—12点、14点—18点、22点—5点三个时间段对噪音情况进行了统计(由于缺乏相关仪器,暂以感受为准)
① 7点—12点。我家紧闭门窗仍有很嘈杂的`声音进入屋内,声音较大。噪音来源:一是楼下小广场的喇叭声音、晨练居民的声音,是主要噪音源;二是来自东北方向的张垣新城建筑工地上的机械施工噪音,略低于广场;三是来自东南方向的中胜云城建筑工地上的机械施工噪音,略低于广场、高于张垣新城。其余噪音源被上述三种噪音淹没。
② 14点—18点。我家打开窗户不时有钢铁撞击声、汽车声等噪音传进来,相对没有早晨噪音大。噪音来源:一是张垣新城建筑工地上的机械施工噪音;二是中胜云城建筑工地上的机械施工噪音;三是胜利中路汽车噪音;四是工人村市场噪音。
③ 22点—5点。偶尔听到汽车声音。噪音处于三个时间段最低。噪音来源:主要是胜利路上的汽车噪音。
第四步,细致思考,提出合理建议。
① 先从自身抓起,早晨尽量不开窗户,开门通风,减少噪音污染。
② 加强居民素质教育,尽量不在小广场练嗓子,播放分贝太大的音乐。
③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减少居民休息时段的噪音干扰。 ④ 我们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尽量避开噪音对我们的干扰。
噪声的调查报告 篇4
一、噪音的危害
我们得知,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衰老期的到来。在临床诊断上:病人的外在表现是整个人情绪不好,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很大;最常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贝)对人体影响:举例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
二、噪音对学生的危害
我们学生白天经过紧张的学习之余,晚上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如果长期处在超过4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则无法集中精力,影响自学能力的提高。长期的噪音困扰,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严重者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在多半时候,学校受到的噪音污染是很严重的,但事实不是这样,我们都在噪音出发点测量,而噪音在传到我们耳里时已经经过衰减,没有那么强了,因而,学校的噪音平均在50——60分贝之间浮动,偶有几次超出或低于。那么,噪音指标是什么呢?
三、噪音的指标
指标(分贝)状况
>75噪音污染非常严重,环境质量恶劣;
65—75噪音污染也很严重,环境质量很差;
55—65噪音污染不容忽视,环境质量差;
50一55噪音污染较轻,环境质量一般;
45—50基本没有噪音污染,环境质量好;
四、噪音的防治
树木、草坪能阻挡、吸收噪音,减轻其危害程度。
据测定,70分贝的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一般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20米宽的草坪,一般减少噪音2分贝。?树木、草坪能阻挡、吸收噪音,减轻其危害程度。
五、外国的经验
德国一向十分注重治理各种环境污染,在防止噪音污染方面也居欧洲各国之首。城市交通噪音基本上控制在40分贝以下。
另外,科学研究表明,树木能有效阻挡和吸收声波,是天然的消音器。因此,德国邻近住宅区的高速公路旁和城市交通密集地段都栽种很多树木,特别是有较好的隔音、除噪音效果的泡桐、水杉、龙柏、槐树等。试验表明,成片的树林可降低噪音20 35分贝。此外,德国大多数民用建筑都是采用隔热、隔音等功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站于繁华街道旁,如果关上门窗,几乎听不到汽车飞驰的声音。
有关专家还介绍了一种德国科研人员开发的消声混凝土技术。据测量,利用这种混凝土铺设的路面约可减少6分贝的噪音。
建议:
1作好隔音措施,包括学校和工地。
2普及知识,告诫人们减少噪音。
3使用新型设备,减少噪音。
4树立防噪观念,从根本上减少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