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

2025/04/07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 篇1

各位: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们常州地区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谢谢大家!

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偶然想起来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三,快过年了。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爱心经理,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通许县志愿者公益助学中心全体成员表示衷心感谢,今天参加大会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商家,是你们的爱心、让我们聚集到一起,是你们的爱心、让我们助学中心、有了动力、压力和方向,是你们的到来、赋予今天的大会、以特别的含义。再次感谢你们!

救孤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奉献爱心、扶助孤困学生、是我们通许爱心人的.光荣和责任。

通许志愿者公益助学中心,筹备于今年的6月初,在局领导们的真诚关心下,现在、已正式批准,在批准后的短短二十多个日子里,我们通过走访门店,呼吁企业,动员社会等,开展了多种公益助学活动。先后组织、参与了、通许县特殊教育学校义诊会,四所楼中心小学、白血病学生捐款会,实验小学捐资助学会等、多种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和广泛的群众关注,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评价。

我们公益助学中心、只是做了一点点,而整个社会、却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将与所有社会爱心人、共同努力,以关爱孤困学生,弘扬社会正气为已任,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下,把这项、伟大而又坚巨的助学事业、继续下去。

正如大家熟悉的那首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支持我们的行动吧,孩子在等待着我们!教育在等待着我们,慈善在等待着我们。通许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有爱就有希望,有孩子就有明天——献一份爱心,尽一份责任。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谢谢大家!

腊八节公益活动领导讲话稿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除此之外,人们还借腊八节驱逐瘟疫。

据说,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习惯,统称为“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朴素善良的心理,一年到头,能够丰衣足食,应该感谢神灵啊!于是选择腊月初八,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

其实,“腊八粥”的确也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干果(大枣、栗子、杏仁、花生、核桃、桂元肉等)和豆腐、肉类混合成的`一种粥,这种粥集中地反映出了农业大丰收的成果。

每年腊八,老伴都要煮一锅腊八粥,什么大米、小米、黏米,豇豆、绿豆、花生,还有莲子、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应有尽有。喝着香甜的“腊八粥”,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形:那时家贫,进入腊月,生活更加困难,一家人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喝上现在的“腊八粥”?只记得腊八那天,母亲在高粱面糊糊里加点豇豆、小米,权当“腊八粥”,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腊八粥”也分外讲究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