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
倚栏轩整理的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朋友们:
大家好!接下来我演讲题目是《廉洁从教铸师魂》
在今天这个物欲纵横的世界里,每个人在面对利益的抉择和金钱的诱惑时,往往举棋不定。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呢?
法国十八世纪教育家卢梭指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他拿什么东西教孩子,而是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也都曾说过一句类似朴素的真理:“无德无以培德”。
然而如今,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里却出现了一些不和之音:个别教师见“礼”忘义,因“财”施教。有家长痛斥向教师送礼的八大理由:
倘若给教师送礼,自己的孩子则可坐在好的位臵,老师上课关注他的注意力,作业批改的特别仔细,可提名为班干部,容易评上三好生,与人纠纷时还会受到老师的袒护,还有,孩子因家长送过礼,会克服自卑感,众多“好处”立竿见影。听此一番,身为教师,亦为家长,我深感遗憾:家长一点小小的恩惠,竟会使教师教育的天平发生倾斜,可见我们个别教师的师德意识是何淡薄薄和脆弱,做人是何等没有原则。
我们的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以人育人的职业,它不是单纯可以用经济手段检测其效益,用金钱尺度衡量其价值的职业,人们往往对其劳动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甚至是无止境
的,但对其劳动数量却很难估算,所以,有人说,教师是良心活。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一提起教师这个职业,总是自然而然的把它同奉献精神联系在一起,歌颂他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铺路石,向孩子奉献坦途。
得此殊荣,我们无愧吗?廉洁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人民的期望。廉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面对世俗,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做春蚕。
在追逐廉洁从教的征途中,明灯在前,天下有德!人们不会忘记“师德模范”张丽丽,大爱无疆普赞歌;人们不会忘记“廉洁教师”王正龙,独守仙峰30年,坚守清贫不弃教。人们更不会忘记“灾区教师”向倩,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她生命的'最后姿势竟是紧紧拥抱三名学生于胸前。
我们无意为师德讴歌,但榜样告诉我们:为人师者,不戚戚于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怀平淡之心,抱济世之才,存高远之至方显其德。
我们可以理解,教师不是神,他作为社会人,与其他群体一样,也存在这自然冲动,欲望和对功利的追求,但这些往往与培养人,教育人的要求不相一致,有时甚至完全违背的。但这又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遵守师德,廉洁从教,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师是奉
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要自重,才能被尊重。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将以时代先锋为榜样,以师德模范为旗臶,用短暂青春和有限的生命去诠释一名普通教育者对人民事业的无私和忠诚,一生践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xx年教师节,西安市未央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蓝田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蓝田,西安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
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 篇3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xx年教师节,西安市未央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蓝田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蓝田,西安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
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
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
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廉洁文化教师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师生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弘德育人,廉洁从教》。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桃李天下,肩负未来。”这些是对教师队伍的所有总结。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有太多人把目光放在了金钱与地位上。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与民族兴旺的重任。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向现实低头,把我们的目光与心力放在金钱与地位的攀比上。我们要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以德化人,以廉从教;以育立身,以洁著称。
人们说起教师总是想到的奉献,我们千百年来是大众心里的蜡烛,园丁,阶梯,铺路石。这是千百年来无数同行前辈用清贫与自己的青春挣给我们的荣誉。今天,我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也要光荣而自豪的大声宣告——我是一名中学老师。虽说选择了老师就等于选择了清贫。但我从不后悔。从走上三尺方台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的使命和担子“弘德育人,以廉从教”。因为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还没有独立判断的成年人。我们的任务则是引领孩子们学会做人,学到知识。学校是一方神圣的净土,它容不得任何人滋生私心,产生贪欲。无欲有坚,无欲则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千万莘莘学子的代言人,我们更不能在他们成长的花园里给他们一颗“向钱看”的种子。我们是他们一言一行的榜样。在这样的背景里,我们更应该做实事,服务学生。让他们更好的成长,给他们营造一片桃花源。这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
我是一个平凡人,在这个清贫的岗位上,支撑我走下去今天还站在这里激情四射宣告的早已经不是最初的梦想。在这偏于城市一角的朴实乡村里,是孩子们一声声深情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祝福,一张张真情的贺卡,一双双渴望的眼陪伴着我走到了现在。这是我最富有的回报,是我一生执着的动力,也是为人师者最骄傲的收获。是的,我们平凡,但我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民族的奇迹。我们用一双平凡的手,沙哑的嗓子改造着世界的灵魂,挑起世界前进的梦想。我们用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是用心在打造一个清廉的形象。《弘德育人,清廉从教》,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孩子开始培养。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廉洁是一面镜子,时刻的提醒着我们甘为人梯与园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亲爱的同行朋友们,路虽艰辛遥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拿出莫顿。亨利《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勇气,我们可以在这廉洁从教,以德育人的讲台上开出属于我们的绚丽花朵。